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水翦双眸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11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读书笔记) 《旧制度与大革命》

已有 2103 次阅读2012-12-24 13:13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大革命

一、版本信息

【法】托克维尔

冯棠

                                                                                                    桂裕芳 张芝联

                          《旧制度与大革命》 商务印书馆 1997 北京

二、作者简介

                     法国历史学家 亚力克西 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 成名作《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于1835年问世,1840年第二卷出版,1841年荣膺法兰西学院院士。

     托克维尔出身贵族,政治上倾向于自由主义。 曾拒绝继承贵族头衔,他目睹了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二月革命又推翻七月王朝;1839年起任众议院议员,二月革命后参与第二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并一度在秩序党内阁中任 外交部长(18496-10月)1851年路易波拿巴 12月的政变和第二帝国专制政府的建立 令他悲观失望,迫使他成为“国内流亡者” 《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这个时候成书的。

三、目录

导言 《旧制度与大革命》影响史资料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非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要摧毁宗教权力

  和削弱政治权力

  第三章 大革命如何是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第四章 何以几乎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们如何到处陷于崩溃

  第五章 法国革命特有的功绩是什么

  第二编

  第一章 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使人民憎恶

  第二章 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而不是像人们所说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业绩

  第三章 今天所谓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四章 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第五章 中央集权制怎样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毁

  第六章 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

  第七章 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如何成为这样的国家,其首都已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

  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

  第八章 在法国这个国家,人们变得彼此最为相似

  第九章 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彼此漠不关心

  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毁灭与各阶级的分离如何导致了几乎所有使旧制度灭亡的弊病

  第十一章 旧制度下自由的种类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第十二章 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

  第三编

  第一章 到18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

  第二章 非宗教倾向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如何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对大革命的特

  点有何影响

  第三章 法国人何以先要改革,后要自由有一件事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为大革命作准

  备的所有思想感情中,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自由的思想与爱好是最后一个出现,

  也是第一个消失的。

  第四章 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第五章 何以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 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种做法

  第七章 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其结果如何

  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从已往事物中自动产生

  注释

  附录一 论三级会议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附录二 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译名对照表

         前言,从两封信说开来去

 精彩段落 

   “立言比立功更好”

第一封、 To:居斯塔夫 博蒙

      

书中的主题及主题论述方式

    他对我来说必须是当代的,并能为我提供一种手段,把事实与思想、历史哲学与历史本身结合。

事实的叙述不再是本书的目的,所以不必去写帝国的历史来说明和使人明白构成这个时代链条的主要缓解的重大事件的原因、特点、意义。

     事实的叙述变成了作者头脑中的全部思想所依据的牢固而连续的基础。

                                               这些思想不仅涉及这个时期,而且涉及此前和此后的时期,涉及这些时期的特点,完成帝国的那位卓越人物,给法国大革命运动、国家命运及整个欧洲命运昭示的方向。

   

 

 

   第二封、 To:路易 凯尔戈尔

主题产生的基础:  

一、

1、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自己的心灵的坚守和自我坚守 

这十年给了我对人事的真知灼见和洞察精微的辨别能力,并未使我丢掉我的才智素有的透过众多现象观察人事的习惯,

    我不能违背自己的精神与趣味向上爬的人,当我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得不到欢乐时我觉得我简直连个庸才都不如。 

    我这几年来经常寻求(无论如何还有一点安宁,是我可以观察一下四周,观察一下其他事物,跳出是我神仙其中的这一小团混乱)

 

    我寻求我可以着手的那个主题,但是无所获,没有是我满心欢喜的心动主题,然而时光荏苒,人生苦短。。。。。于是作者更严肃深入的寻求一步书的主题思想,

 

2、基于公众感兴趣的和作者感兴趣的结合

 

 

只有我们的时代的事,当今世界呈现的景象伟大奇异,吸引了人们太多的注意力,使之无法付出许多代价来满足有闲而博学的社会对历史抱有的那些好奇心。

于作者天赋习惯结合就是对我们当代进行思考与观察汇总,对现代社会自由评判和对可能出现的未来的预见。

问题是问

    二、

    同类主题的焦点,主题产生的所有思想彼此相遇相连接的一点时,我却没有找到。我看到这样的一步著作的各个部分,却看不出它的整体,抓住了经纱,却抓不住纬纱,无法织成布。

   所以托克维尔最终提出这个主题是需要

    找到某个部分,为作者思想提供牢固而连续的事实基础。

 ==============================================================================================================

主题论述方式的最终确定: 

    以梯也尔先生的著作为蓝本,重写一下?作者对这种方式犹豫不定 。因为梯也尔著作重在组织史实  作者倾向去评价史实。  

    以作者的方式论述主题的困难在于,历史本身和历史哲学结合

    孟德斯鸠的著作 在一个更广的范围上论述使得叙述历史充分又不赘述过头,其观点也始终清晰可见,

作者想,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 即 大革命时期来,透过大量细致精确的事件探索路径。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3 08:08 , Processed in 0.02598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