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仁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11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莫言被孔庆东揭了

热度 45已有 1391 次阅读2015-4-9 10:30

莫言多次说小时候没衣服穿,像狗一样什么都吃,还抢煤吃呢。又说十岁之前不知道照相是怎么回事。

孔庆东贴出一张莫言在灾难最重的61/62年的照片,那时莫言不到十岁,胖乎乎的,穿着暖和的衣服。
1

膜拜
1

鸡蛋

鲜花
2

路过
19

雷人
3

开心
1

感动
1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8 个评论)

回复 Sichuluanhuang 2015-4-9 10:56
看他表扬他母亲的的大度,就知道他是如何恨土共的了。将来他哪天要学高老太我会一点都不惊讶!
回复 ccqi 2015-4-9 10:57
莫言会不会说自己小时候更胖呢?
回复 dasa 2015-4-9 11:15
莫言的表现更加充分的证明了诺奖中非自然科学奖项的扯淡性。
中国的作家里,莫言算什么呢?
王朔都比他好,更别说韩少功,刘震云,和更老一辈的了
回复 包子 2015-4-9 11:23
第一,照片上没有时间。
第二,一张照片能说明的东西太有限。

我母亲在那一年有张照片比莫言还胖的多,光看照片你会以为那是个幸福的孩子。实际上那是我母亲因为浮肿入住北京儿童医院前的留影,当时全家人都以为我母亲活不过秋天了。

那一年秋天,我外祖母被饿死,我母亲成了孤儿。直到今天我母亲都在自责没能把儿童医院发的口粮留一点给外祖母。

我祖父时任团长的职务,月工资200多元,比普通工人多四倍。我的父亲和叔叔,把房前屋后所有的空地用来种植粮食蔬菜,去田里挖老鼠,跟野狗抢食的事都干过。即便这样,我的五叔依然被饿死,被一张草席裹着扔到了垃圾站。

所以,我不相信,一个山东农民的孩子能过的有多舒服。
回复 natasa 2015-4-9 11:28
62年其实应该缓过来了吧,3年是59到61。

胖确实是可能是浮肿导致的。

以前城里粮不够吃,农村亲戚会送点东西,这个我听说过不少,到70年代应该还有。
回复 兜胖胖 2015-4-9 11:30
62年灾难最重?呵呵
回复 楚天 2015-4-9 11:32
包子: 第一,照片上没有时间。
第二,一张照片能说明的东西太有限。

我母亲在那一年有张照片比莫言还胖的多,光看照片你会以为那是个幸福的孩子。实际上那是我母亲因 ...
......
回复 如风如雨 2015-4-9 11:32
包子: 第一,照片上没有时间。
第二,一张照片能说明的东西太有限。

我母亲在那一年有张照片比莫言还胖的多,光看照片你会以为那是个幸福的孩子。实际上那是我母亲因 ...
山东农民的孩子飘过

我们村是在山区,地远不如高密那边的地好,贫寒的很,但村里没饿死的。
回复 兜胖胖 2015-4-9 11:32
莫言的原文如下
“1955 年春天,我出生……
“那时候,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孩子,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基本上都是赤身裸体的,只是到了严寒的冬季,才胡乱地穿上一件衣服。”莫言继续说道,“那时候,我们身上几乎没有多少肌肉,我们的胳膊和腿细得像木棍一样,但我们的肚子却大得像一个大水罐子。我们的肚皮仿佛是透明的,隔着肚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肠子在蠢蠢欲动。我们的脖子细长,似乎扛不住我们沉重的脑袋。”
“一九六○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村里人也老实,饿死了也不会出去闯荡。后来盛传南洼那种白色的土能吃,便都去挖来吃。吃了拉不下来,又死了一些人。于是不敢吃土了……冬天,学校里来来了一车煤,亮晶晶的,是好煤。有一个生痨病的杜姓同学对我们说那煤很香,越嚼越香。于是我们都去拿着吃,果然越嚼越香……”
回复 苏双 2015-4-9 11:37
如风如雨: 山东农民的孩子飘过

我们村是在山区,地远不如高密那边的地好,贫寒的很,但村里没饿死的。
  
回复 兜胖胖 2015-4-9 11:39
对于那张照片,莫言写过一篇文章
对于这张照片,莫言曾亲自讲述了童年时拍这张照片的过程和经历。在他的散文《从照相说起》中,他这样描述这次经历:
这是我二十岁之前惟一的一次照相,时间大约在1962年春天,照片上的我上穿破棉袄,下穿单裤,头顶上似乎还戴着一顶帽子。棉袄上的扣子缺了两个,胸前闪闪发光的,是积累了一冬天的鼻涕和污垢。裤腿一长一短,不是裤子的问题,是不能熟练地扎腰所致。
照片上,我旁边那个看起来蛮精神的女孩,是我叔叔的女儿,比我早四个月出生。她已于十几年前离开人世,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病,肚子痛,用小车往医院推,走到半道上,脖子一歪就老了。照相的事,尽管过去了将近四十年,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那时我正读小学二年级,课间休息时,就听到有同学喊叫:照相的来了!大家就一窝蜂地窜出教室,看到教室的山墙上挂着一块绘着风景的布,布前支起了一架照相机,机器上蒙着一块红表黑里的布。那个从县里下来的照相师傅,穿着一身蓝衣裳,下巴青白,眼睛乌黑,面孔严肃,抽着烟卷,站在机器旁,冷漠地等待着。
先是那个教我们唱歌的年轻女老师手里攥着一卷白纸照了一张,然后是校长的老婆与校长的女儿合照了一张。照相时,师傅将脑袋钻到布罩里,从里边发出许多瓮声瓮气的神秘指令,然后他就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橡胶球儿,高呼一声:往这里看,别眨眼,笑一笑!好!橡胶球儿咕唧一声,照相完毕。真是神奇极了,真是好看极了!
我们围绕着照相师傅,都看迷了。在无人照相的空间,与我们同样围着看热闹的老师们,相互撺掇着,张老师让李老师照,李老师让王老师照,都想照,看样子也是怕花钱。
这时我堂姐走到照相师傅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三角钱,说:我要照相。围观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惊讶。照相师傅问:“小同学,你家大人知道吗?堂姐说:俺婶婶(她称呼我的母亲为“娘”,称呼自己的母亲却叫“婶婶”)让我来照的。马上有人在旁边说:她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每月一次发工资呢!于是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
那天我堂姐穿得很板整,读者朋友可以从照片上看出来。别忘了那是1961年,绝大多数农村孩子都穿不上一件囫囵衣裳,能穿得像我堂姐那样的很少。我堂姐是个非常干净整洁的女孩,同样的新衣裳,我穿上两天就没了模样,但她穿一个月也不脏。
我堂姐昂着神气的小头,端端正正地站在照相机前,等待着照相师傅发号施令。这时,好像是有人从后边推了一把似的,我一个箭步窜到照相机前,与堂姐站在一起。照相师傅的头从黑红布里钻出来,说:怎么了?怎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呆呆地看着我,没人说话。我骄傲地对照相师傅说:我们是一家的!照相师傅大概不相信这样一个小怪物跟这样一个小姑娘会是一家的,就转回头去看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说:没错,他们是一家的。我堂姐也没提出反对,这件事至今让我感动。照相师傅的头在黑红布里说:往前看,笑一笑,好!他的手捏了一下橡胶球儿,说:好了!
过了好久,我把照相的事忘得干干净净时,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围着一张桌子,稀溜稀溜地喝着菜汤,就听到大门外边有人在喊叫我的大号:管谟业!管谟业!家里人都看着我,他们听到有人喊我的大号,肯定都觉得怪怪的。我扔下饭碗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她将一个白纸包递给我,说:你们的照片出来了。我拿着照片跑回家,竟然忘了请老师到家里坐坐,也忘记了说声谢谢。就在饭桌上把纸包剥开,显出了三张照片和一张底版。照片在众人的手里传递着。
母亲叹息一声,说:看你这副邋遢样子,照的什么相?把你姐姐都带赖丑了。
回复 兜胖胖 2015-4-9 11:44
如风如雨: 山东农民的孩子飘过

我们村是在山区,地远不如高密那边的地好,贫寒的很,但村里没饿死的。
江西四川都是好地方,饿死人最多,河南信阳也不是多么贫瘠的地方。
回复 natasa 2015-4-9 11:44
前后时间有点错乱了
回复 natasa 2015-4-9 11:45
兜胖胖: 江西四川都是好地方,饿死人最多,河南信阳也不是多么贫瘠的地方。
四川这个锅要李井泉来背了
回复 heinsect 2015-4-9 11:53
如风如雨: 山东农民的孩子飘过

我们村是在山区,地远不如高密那边的地好,贫寒的很,但村里没饿死的。
平原地区减产,没什么替代品
山区反倒是会多点杂粮,多点野菜

扔个蛋。3000万的数虽然可笑,但饿死人是事实。人祸还不让说,没道理。

俺老家在鄂豫交界的地方,高中同学中豫省占一小半,个个家中都有长辈饿死的。湖北这边丘陵地带,俺家里长辈也有人饿死
回复 云汉 2015-4-9 11:53
“即便这样,我的五叔依然被饿死,被一张草席裹着扔到了垃圾站。”团长的孩子的尸体这么处理,我是不信。
回复 莳萝 2015-4-9 11:56
很多人说河南是重灾区,但是那个我们家一百多号人的大宗族在那三年中除了一个阿姨三岁多得白喉死了,还有一个叔叔是绞肠痧死了,真没饿死的,这个是有族谱的。
我公公家赤贫,兄弟五个和一个瘫痪的妹妹都活下来了,只是都个子很矮,我们家先生185,我公公才165,另外就是他老人家坚决不吃红薯。
我相信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肯定很苦,但是饿浮遍野肯定不至于,在老年人记忆里明显是1942年比较惨烈。我外婆一个丫头,那时候都嫁出去好多年了,一家人几乎都死绝了,她带着她的小女儿和老公家的小侄子投奔的我们家。
回复 有牙老虎 2015-4-9 12:07
云汉: “即便这样,我的五叔依然被饿死,被一张草席裹着扔到了垃圾站。”团长的孩子的尸体这么处理,我是不信。
我也疑惑。不知他家几口人?200块工资,军官家庭惨成这样?我62年的,城市人。周围邻居、同学家没听说饿死的。69年上小学时同学中许多是免学杂费的,因为人均收入不足7元。老婆一个同学是军人家庭的,据她说家里不缺粮食,部队有时补一点。
回复 有牙老虎 2015-4-9 12:07
包子: 第一,照片上没有时间。
第二,一张照片能说明的东西太有限。

我母亲在那一年有张照片比莫言还胖的多,光看照片你会以为那是个幸福的孩子。实际上那是我母亲因 ...
疑惑。不知那时您家几口人?200块工资,军官家庭惨成这样?我62年的,城市人。周围邻居、同学家没听说饿死的。69年上小学时同学中许多是免学杂费的,因为人均收入不足7元。老婆一个同学是军人家庭的,据她说家里不缺粮食,部队有时补一点。
回复 兜胖胖 2015-4-9 12:17
莳萝: 很多人说河南是重灾区,但是那个我们家一百多号人的大宗族在那三年中除了一个阿姨三岁多得白喉死了,还有一个叔叔是绞肠痧死了,真没饿死的,这个是有族谱的。
...
“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倒在田坎旁边,倒在桥下和路边,我亲眼看见啊,那很凄惨的。 ”——袁隆平。

湖南不是重灾区。
1234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5 03:18 , Processed in 0.0318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