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假如十八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102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立此存照:

热度 29已有 791 次阅读2014-9-30 18:58

张贤亮赶快活过来吧,你伟大了
2014年9月30日 17:11

张贤亮不写小说已有好多年。

“情妇门”时,颇上过一阵头条,<span

lang=EN-US>76岁、5<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个情人、吹箫……原以为这是最后的喧闹,没想到,死亡更嘹亮,于是,张贤亮成了“伟大作家”。早知如此,我真该多死几次。

这是一个批发“伟大”的时代,又是一个公认的小时代,犹如阳痿变成了贞洁,虚伪变成了入世,弱智变成了忠诚,胆怯变成了善良……当我们不知道对一个人该说点什么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他伟大,而说不出究竟哪里伟大时,就说他人格伟大。

张贤亮真的伟大吗?

看过张贤亮几乎所有小说,印象最深的是马克思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和小说主人公讨论哲学问题,那时,真的很担心马克思因此罹患痔疮。披上马克思的外衣,让他老人家光着,这是那个时代写作者最爱干的事。《绿化树》系列的主题,据说就是表现知识人经过苦难历程,最终变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因为被强奸,所以爱上了性生活。很多年,我想不通这算什么逻辑。

张贤亮是这样的一代人,他们先给人生捏造出一个“意义”,然后用这个“意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意义”,他们得到了伟大的幻觉。在“意义”面前,他们甘愿奴隶,而在不认可“意义”的人们面前,他们又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他们是永远不会去追问这样的问题的:生命真的有“意义”吗?人活着,真的需要“意义”来支撑吗?

过度的“意义”,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理性迷狂,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他怒斥革命者乱开黄色玩笑的行为,认为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我不知道人能否一脸神圣地去做爱,并顺利地产下后代来,考虑到造人的产量如此之低,则绝大多数性交是典型的设备磨损与浪费,理应从我们纯洁生活的清单上删除。

张贤亮很背叛,但他的背叛充其量是多说两句黄色笑话的程度,他并不否定“意义”,而是希望这个“意义”的压迫不太强,如果者“意义”居然还能允许他做爱,那么,他甚至还会为“意义”的知遇之恩而感激涕零,一旦“意义”出现松动和危机,他还会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这不是张贤亮一个人的“贱”,而是他们乃至我们这一代人整体的“贱”。

我们喜欢背负,喜欢去寻找一个更高、更神圣的存在,然后以它的名义来定位个体的价值。我们从没能建立真正的自我,所以也没有真正的爱,我们只会为大词而热泪盈眶,却对生命本身高度无感、高度冷漠。

这并不因为愚蠢,而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共同犯罪,它塑造着我们的下一代。在每间教室里,老师像训孙子那样呵斥学生,每个家庭中,父母都只会命令而不愿陪伴,在每条街边,长辈都会用任性的大吼大叫,来制止孩子们的错误行为,来封闭他们的天性流露。

只要是我的,就是错的。我们建构了一个普遍无自信的社会,在这片国土上,真正狂奔的只有自卑与自傲,寻找崇拜物和冒充神圣已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有了这个心理基础,被奴役实在是命中注定。

不否认,张贤亮的小说真诚地写了饥饿,写了内疚,写了性压抑的苦闷,写了被挫折的尊严,在非常年代中,这种体验也许有共通性。

张贤亮小说之所以成功,因为它吻合了曾经的主流审美标准,即:托尔斯泰崇拜。托尔斯泰是当时不多的、被官方批准的文学大师,在世界文坛上地位亦高,模仿老托是一代中国作家的荷尔蒙,只是中国小说向来缺乏心理描写的传统,所以仿起来总显幼稚,张贤亮的天才在于,他发现了老托笔下多是有缺陷、有污点的人格,正是在他们不断自我追问、自我修正中,作品才拥有了感人至深的魅力。

张贤亮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托派的,只是老托喊的是上帝,而张贤亮喊的是马克思。在没有形而上信仰的民族中,这未始不是一个解决方案,只是上帝可以永远喊下去,马克思就不行。

上帝是一个幻像,足以将真理、道德、爱融汇一炉,马克思则不同,他是活在现实中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比如和女仆偷情,却让恩格斯顶雷,他一生赞美无产阶级,但坚决反对女儿与无产者的婚姻。

人永远无法尽善尽美,注定承担不了永恒的使命。想把他们神格化,一是要将他们肉体消灭,以免他在人间继续犯错误,二是要遮蔽一切负面信息,可人类越进步,就越不可能做到这点。

张贤亮走向“伟大”,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有少量色情描写。

从今天的标准看,那些描写少且乏味,但在当时,所有可能的空间都被“组织”阉割得干干净净,只有文学杂志还能以“人性”为借口来写性。

那时没有互联网,看黄色录像带会坐牢,电视上偶尔出现的接吻镜头受到媒体一致炮轰。小说的优点在于其模糊、隐晦,比如说牛仔裤是“一个屁股包两瓣”,表面上看是在嘲讽牛仔裤这种资产阶级文化,但写得这么形象,可见观察颇久,作者通过文字充分地释放了其被压抑的快感。

当时几乎所有好小说都有准黄色的描写,但把性看成中心议题,张贤亮确实是开创者。

“文革”后期中国社会已渐失序,在平民语境中,色情笑话广泛流传,很多涉及最高领导人,而精英阶层的革命话语已很难深入民间,中层对“运动”普遍持不配合、应付的态度。

高的下不来,低的上不去,作家因此有了填缝的空间。

给性嫁接上一段时代背景,乃至一个高尚的理由,甚至用鸡巴来批判社会,至少从传播角度看,是聪明的策略。毕竟革命制造了大量的愤青,他们以否定为乐趣,对革命前的社会他们会批判,对革命后的社会他们更会批判,当找不到批判的武器时,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裤裆。

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一手,但张贤亮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踏入雷区(但《早安,朋友》还是被禁了)。

张贤亮并没对性心理挖掘做出过什么贡献,也没有在性道德的思考上有什么创造,他让别人看到的是勇气:原来还能这么写。在人人说谎的背景中,这很容易被误解成真诚。

张贤亮的幸运在于他解开了第一个扣子,而不幸在于世界上还有饭岛爱、苍井空和加藤鹰,一代中国作家成了<span

lang=EN-US>AV的手下败将,这该算是甲午之败后又一次比较大的挫折吧。

个人以为,在文学这条路上,张贤亮继续拓展的空间有限,不弃文从商,就只能写点散文之类,坐等德高望重,靠捧捧周啸天这类人的臭脚为生。苟如此,其实生不如死。

在人类文学史上,绝大多数作家无法走入永恒,因为他们身上带有太多的伤痕,太多的时代烙印。对历史而言,变态社会总是暂时的,常态才能长久,可惜的是,张贤亮生活在常态社会中的时间太短了。

看不到光明的人,只能在心中虚拟阳光,应该对这种坚强保持足够的敬意,但未失明的人还是会说:您可能想错了。

也许,张贤亮的坚持是伟大的,但他作品并不伟大。

(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载)

14

膜拜

鸡蛋
7

鲜花

路过
2

雷人

开心
1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回复 有真 2014-9-30 19:55
我十几岁看过张贤亮绿化树,但是几乎什么也不记得了,此后也没再接触过他。课外读物匮乏稀缺年代,对到手的书都有一种美好的情怀。帮主的文字很是叫我吃了一惊
回复 leekai 2014-9-30 20:45
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当初都很喜欢;但最喜欢的是肖尔布拉克。
回复 猫元帅 2014-9-30 20:48
牧马人还是不错的
回复 子奉不语 2014-9-30 21:22
我至今还记得,他描写一个女人的乳房,说,如同莲花般。对于当时一个初中生来说,什么叫做比喻,这尼玛才叫做比喻啊。所以,不许黑他
回复 鹰从天降 2014-9-30 21:37
少年时就看过张贤亮的作品,虽然整体上不理解,但并不妨碍我对书中的几段话看过无数遍。
回复 王不留 2014-9-30 21:53
听说张有5个情人。。不禁让俺想起《金鳞岂是》。。
回复 王不留 2014-9-30 21:54
子奉不语: 我至今还记得,他描写一个女人的乳房,说,如同莲花般。对于当时一个初中生来说,什么叫做比喻,这尼玛才叫做比喻啊。所以,不许黑他   ...
这比喻不恰当啊。。莲花到底是开花的,还是没开的,都没说清楚啊。
回复 鹤梦白云上 2014-9-30 22:02
子奉不语: 我至今还记得,他描写一个女人的乳房,说,如同莲花般。对于当时一个初中生来说,什么叫做比喻,这尼玛才叫做比喻啊。所以,不许黑他   ...
子奉说说看这个比喻是从什么角度出发的。
回复 胡嘻嘻 2014-9-30 22:29
歪楼了,哈哈
回复 蓦然回首 2014-9-30 22:31
我对张贤亮的小说就记住一个情节:
下放的知识分子把水桶掉到井里了,去村子里找农妇借钩子捞桶。两个农妇你捅捅我我捅捅你,互相说“把你的钩子借给他”。(宁夏话里,沟子是屁股的意思)
回复 jerf71 2014-10-1 00:01
那时和王朔的小说一起看。。。张还是高尚的,比二流子王朔。
回复 jerf71 2014-10-1 00:03
那时和王朔的小说一起看。。。张还是高尚的,比二流子王朔。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6 01:53 , Processed in 0.03209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