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4 05:43:41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4:22
你很喜欢谈钱。没问题,谈吧。
你只看见5G下载电影,你以为公路铺到你家门口,就是只给你散步遛狗用的? ...
5G用在你说的这样的厂房,一样需要给基站拉线的吧。每个5G基站覆盖面积大概也就100-300米(随便搜了一下,没有认真验证),比WiFi也大不了多少。
在这种不需要移动的应用里面,5G比WiFi+有线的优势太小。毕竟WiFi本身也是在发展的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6:22:49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3 15:29
恰恰相反,那时候是大家盼着它再快些吧再快些吧。所以INTEL出个新CPU动静能那么大。现在呢?虽然INTEL仍 ...
每一代新芯片出来的时候,不再是原来那样在无关公众中成为大事件,但在用电脑的人中还是很有影响的。相机像素是一样的,还是在继续提高,不过不光是像素,在HDR、ISO、color space上也在不断进步。像素不是唯一的指标。
芯片多少nm也是一样,要不然what‘s the deal?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6:26:46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3 15:43
5G用在你说的这样的厂房,一样需要给基站拉线的吧。每个5G基站覆盖面积大概也就100-300米(随便搜了一下 ...
给一个基站拉线和给几十、几百个变送器拉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工厂里拉线可不是家里拉线,兴师动众多了,这是说来话长。
5G基站只有100-300米是传说,不止这些。再说,300米对大多数工厂够用了,那是半径,很少大型装置的半径超过300米的。
Wifi发展那么多年了,不行。FieldBus也发展那么多年了,不行。wireless is the way,尽管我对这东西还不大能接受,总是不放心,但writing is on the wall。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4 07:25:32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6:22
每一代新芯片出来的时候,不再是原来那样在无关公众中成为大事件,但在用电脑的人中还是很有影响的。相机 ...
就是说关注的人比例越来越小嘛,当然永远有觉得不够用的人
当多数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需求就到了瓶颈,得找新的需求。目前看5G还在等这个需求,而不像以前几代是需求已经有了等技术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4 07:28:50
本帖最后由 机器猫 于 2020-4-24 07:4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6:26
给一个基站拉线和给几十、几百个变送器拉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工厂里拉线可不是家里拉线,兴师动众多了, ...
wireless is the way是对的,确实是给一个基站和几百个变送器拉线是不同的。但是我的意思是在终端没有移动要求的情况下,是给5G基站拉线还是给WiFi基站拉线没啥大区别。5G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势
注:WiFi也是wireless,WiFi6目前看来也挺不错的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7:42:18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3 17:25
就是说关注的人比例越来越小嘛,当然永远有觉得不够用的人
当多数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需求就到了瓶颈 ...
但CPU、内存、主板、显卡还是在一代一代换,不管关注不关注,主动还是被动,人们还是在一代一代跟,要倒回去一代还跟你拼命。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7:44:28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4-23 18:04 编辑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3 17:28
wireless is the way是对的,确实是给一个基站和几百个变送器拉线是不同的。但是我的意思是在终端没有移 ...
你觉得5G的覆盖范围太小,倒是不觉得wifi的覆盖范围不够用?
100-300米只是毫米波5G的覆盖范围,这不是主流5G,也是美国在5G问题上的方向性失误。
史节
发表于 2020-4-24 08:13:44
我觉得晨枫可以关心一下数字货币的问题,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货币,尽管有不通网络下的技术,但我觉得这很可能是5G的第一个落地应用。而且很可能是更改货币规则的应用。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8:36:04
史节 发表于 2020-4-23 18:13
我觉得晨枫可以关心一下数字货币的问题,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货币,尽管有不通网络下的技术,但我觉得这很可 ...
这个话题实在不懂。不过我对区块链在法律文件、票据上的应用很看好,还很有可能以某种形式在微信、微博之类的社交平台上实现,可追溯性是杜绝假新闻和追责的关键。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4 08:39:28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7:42
但CPU、内存、主板、显卡还是在一代一代换,不管关注不关注,主动还是被动,人们还是在一代一代跟,要倒 ...
但是显然大家都把PC当夕阳产业了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8:44:49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3 18:39
但是显然大家都把PC当夕阳产业了
PC只是ICT产业的一小部分,就像当年大型机、小型机只是一小部分一样。但这一部分不会消失,影响反而在增加。现在大量的手机、平板在某种程度上是PC的变身。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4 08:49:35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7:44
你觉得5G的覆盖范围太小,倒是不觉得wifi的覆盖范围不够用?
100-300米只是毫米波5G的覆盖范围,这不是 ...
我只是说5G的覆盖跟WiFi没有质的区别。但是花的钱可不是一样的了
另外毫米波不是方向性失误,是未来。现有的厘米波的5G根本就达不到5G承诺的速度,只能是暂时的妥协。用厘米波的5G跟有线比优势就更小了
5G的好处在于提供这个带宽的同时可以(大范围)移动,这点是目前WiFi+有线做不到的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4 08:57:01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08:44
PC只是ICT产业的一小部分,就像当年大型机、小型机只是一小部分一样。但这一部分不会消失,影响反而在增 ...
但是你会把这些当作“更好的经济发力点”吗?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11:04:59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3 18:49
我只是说5G的覆盖跟WiFi没有质的区别。但是花的钱可不是一样的了
另外毫米波不是方向性失误,是未来。现 ...
5G的覆盖距离和WiFi怎么能没有质的差别呢?厘米波雷达的照射距离可以超过百公里,毫米波怎么憋也不超过十公里级。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11:05:59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3 18:57
但是你会把这些当作“更好的经济发力点”吗?
更好的经济发力点是5G和光纤架构,不是PC,见主贴。
不懂中
发表于 2020-4-24 18:17:56
全部看了晨大跟老兵这个反动学术权威的讨论,两位都是我一直关注的大佬,大家也都先消消气,就是讨论问题而已。前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也专研了下5g方面的东西,技术方面不是很懂,所以补了一些课。但总体感觉5G跟有线的对比,老兵是说的有道理的。5g在国内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成本问题,因为国家肯定是要大力推广的问题,那为啥国家要大力推广呢?老兵其实在谈成本,从成本来说,5g 现目前能实现的功能还不如4g,肯定是不划算的。那国内为啥还要这么推广呢?一并回答了,个人认为恰恰是这个需求不明,应用不明。国内推广5g的时候提了很多超一流的应用,什么无人驾驶、物联网之类的,但是细究起来这些应用是不是靠谱?存疑,未来呢?谁知道。物联网家里有有线就可以了,无人驾驶虽然可以很小的延迟在5g方面,但是无人驾驶的问题仅仅是技术吗?那为啥国家还要推广,这么大力的推广。就像我刚才说的,需求不明应用不明。大家都在一起跑步,终点在何处,现在所有的国家都不知道。4g为何很牛了,很快把3g代替了,是因为出了微信这种变态应用,出了智能手机这个变态工具,出了视频网站这种平台。既然所有的国家都不知道了,那我们就要抢在前面,谁跑到前面谁就胜利了,这是我自己的分析。现在华为一直把5g的个人应用推广在vr跟ar上面,但是vr还有一堆问题呢?AR用啥5g?另外就是超高清的视频,华为强调的5g就是移动传输超高清,但是这个其实应用起来也有一堆问题。然而除了以上这些但是,华为还是要低着头往前走,国家也得往前走。国内有这么个八卦说法,2g比1g牛,4g比3g牛,3g的应用却没有2g牛,那么5g呢?我反正啥都没说,但我支持大力推广5g!
semtex
发表于 2020-4-24 19:43:20
不懂中 发表于 2020-4-24 18:17
全部看了晨大跟老兵这个反动学术权威的讨论,两位都是我一直关注的大佬,大家也都先消消气,就是讨论问题而 ...
就是这个理。哪有稳赢呢?俗话说富贵险中求。能让你上场就不错了。何况是C位。
还是不懂
发表于 2020-4-24 23:11:32
本帖最后由 还是不懂 于 2020-4-24 23:35 编辑
晨大的这个帖子非常好,以小见大。国内今年“新基建”就是为了以后的无人驾驶、物联网等准备的。
要做到L4及L5级别的自动驾驶,单单靠汽车的传感器是很难的。即使可以实现,成本也很高。但如果考虑车车协同、车路协同,实现L4及L5级别自动驾驶的成本就会降低很多。只有5G才可以满足车车协同、车路协同所需的低延迟、大数据、多接入等要求。
5G基站及改造现有道路的成本是很高的,但由此带来的利润也是非常巨大的。上海洋山港东海大桥的改造就是一个例子,直接收益是东海大桥的通行能力提高一倍。这里是大概介绍:
http://sh.xinhuanet.com/2019-11/09/c_138542642.htm
上面这个是已经落地的,北京、天津等地都在建设中。
至于普通乘用车的自动驾驶,利润更是非常巨大。
除了这些直接受益,作为市场先行者所带来的规则制定权、产品先发优势及各种配套公司所带来的间接受益更是非常大。华为、百度、吉利、潍柴、紫光、寒武纪、地平线等公司的技术都很不错。如果5G大规模铺开,国内的无人驾驶可以早一步商用,那么这些公司也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liuqing098
发表于 2020-4-24 23:46:56
不懂中 发表于 2020-4-24 18:17
全部看了晨大跟老兵这个反动学术权威的讨论,两位都是我一直关注的大佬,大家也都先消消气,就是讨论问题而 ...
这里还有几个小问题值得追问:
1.作为厂家的华为、高通、爱立信、诺基亚为什么花大代价持续迭代研究相关技术,并能够推向市场,他们都点错了科技树吗?他们的发展战略错了吗?
2.中国如果判断错了,那么韩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也判断错了吗?一堆国家错了?
3.5G到底是需求先行还是引导需求?
4.技术发展成本被市场接受的一般经验是什么?
机器猫
发表于 2020-4-24 23:50:54
晨枫 发表于 2020-4-24 11:04
5G的覆盖距离和WiFi怎么能没有质的差别呢?厘米波雷达的照射距离可以超过百公里,毫米波怎么憋也不超过十 ...
晨大到底是想比较5G和WiFi还是厘米波跟毫米波?
厘米波跟毫米波比,当然毫米波的覆盖小了。但是厘米波是不可能达到5G承诺的速度和延迟的,所以毫米波是努力的方向,当然基站就得更多了。不能说到基站覆盖的时候就用厘米波做例子而讨论性能的时候又用毫米波的理论性能
5G和WiFi比,现在的厘米波5G跟WiFi其实是很接近的频段,从理论上来说最大带宽和覆盖面积是差不多的。现实中WiFi 6的速度也是这样,甚至略高于厘米波的5G。5G的覆盖范围大主要是因为基站功率大些。但是WiFi6可以通过mesh来扩大范围而速度损失也不大。
另外,我所说的WiFi其实不局限于现有的WiFi。是指广义上的局域无线网,只是前面同学们提到什么远程诊断之类的事情现有的WiFi就足够了。局域无线网优势在于在终端没有移动要求的情况下,肯定比5G省钱多了,而且安全管理更容易(比如难道核反应堆也要装个5G SIM跟全世界连在一起?)
5G的优势在于终端需要大带宽而且要移动的情况,比如另外的同学提到的自动驾驶之类的。但是现在这些需求都还没真正出来呢。这就是我说的5G是路铺好了才来找需求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