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2-2-13 08:48 编辑
7 T8 |+ u1 H( j# u& Y- v+ `world113 发表于 2012-2-12 20:21 3 X" W6 P4 W% `; x. V! N
嗯,这个问题我特地问过一个老四野的长辈,按他说法:这四个朝鲜师最初来源不大光彩:是鬼子关东军主力逐 ...
5 T5 A' [* C/ E; l: F9 N
: b$ Z% F7 e3 ?) F看看金东吉写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师回朝鲜问题》
7 o( o% r) p- F2 X1 ^; r
# `* V0 K+ e/ U( e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朝鲜人部队的组建& n* ~5 y) \ i! n. s, S5 ~
6 A6 }" J6 Y' C6 G
) M! D& Y; m: y$ w# K- e.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中国有两支由朝鲜人组建的抗日武装力量。第一支是在华北太行山一带进行抗日斗争的朝鲜义勇军,他们虽然受八路军领导,但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⑧他们把中共的抗日斗争看作东北亚最大的反帝斗争,认为中共抗日斗争的胜利就是朝鲜的解放。这支朝鲜义勇军将朝鲜人密集居住的地区作为主要活动地区。⑨
- @* S) s! y& }
+ q2 I4 W! o# R+ o; y0 @8 G# a+ P! f
朝鲜义勇军总司令为武亭,副司令为朴孝三、朴一禹。在总司令部管辖之下,设置了朝鲜义勇军干部训练所。⑩根据1944年2月日本情报机关的报告,当时朝鲜义勇军包括他们的家属在内总共为300人至400人。(11)
! j' k9 ?+ q) F9 \% e/ a/ ]9 _( W! N# G" R+ x
另一支抗日武装是在国统区受国民党政府领导的韩国光复军。该部队是原设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的武装力量,其成员于日本投降后与韩国临时政府一起回国,因此可以说,他们与后来人民解放军中组建的朝鲜人部队没有关系。
! A+ J) L% ~; p
: d' a9 D% M4 p; ]$ v: J1945年8月11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在延安发布第六号命令:现在华北对日作战之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副司令朴孝三、朴一禹立即统率所部,随同八路军及原东北军各部向东北进兵,消灭敌伪,并组织在东北之朝鲜人民,以便达成解放朝鲜之任务。(12)) }/ Y. [; w/ P- }9 \6 ~: r
) X! F6 h+ \+ Y8 ~0 @ r
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及朝鲜境内作战,解放朝鲜人民,中共中央原拟派朝鲜义勇军到朝鲜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8月12、15、18日,朝鲜独立同盟总部先后发表《致在华敌军中之朝鲜士兵及朝鲜侨民书》、《告日军中朝鲜士兵及居留民书》、《劝降日军内朝鲜士兵书》,号召日军中的朝鲜士兵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呼吁朝鲜侨民加入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建立一个新的朝鲜共和国。(13); x1 g0 E. Y8 \% R$ h( V" A7 K: h% d
, o, p$ |! ?& s
根据六号命令,延安的朝鲜军政干部学校全体人员进入东北,同时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率领3000余名义勇军,同中共中央派出的首批东北干部工作队一起,于1945年11月初到达沈阳。部队驻在沈阳郊区的朝鲜人农村,准备进入朝鲜。(14)6 m5 a1 J, c# I* R* V
% y( q" T: C3 {1 ]- a. o
但是,朝鲜境内的苏联红军不许朝鲜义勇军入境。(15)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批示,(16)11月7日,在沈阳召开朝鲜义勇军军人大会,由武亭司令员宣布将全军编为7个支队,分别开赴东北的朝鲜人聚居区开展工作,并积极参加中国的解放战争。(17)12月初,武亭率领朝鲜义勇军干部70多人回到平壤,(18)在中国东北的朝鲜义勇军实际上只组成了第一、三、五、七4个支队。这些支队的组建扩充情况如下。
5 B" l1 s7 i& j8 `4 q9 i- }8 z/ t4 V8 t
第一支队:支队长王子仁(崔仁),政委方虎山,初期仅有60余名干部。在南满地区扩编部队,1945年底与通化、柳河、清源各一个朝鲜中队,辑安、桓仁两个朝鲜大队,正式编为朝鲜义勇军南满第一支队。1946年3月该支队扩编为6个大队,并在通化地区改编为李红光支队,在南满敌后参加游击战。1948年4月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四师,直属辽北军区建制。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六师,下辖四九六、四九七、四九八团,直属东北军区建制。1949年7月后到朝鲜。
- w H4 e& t, r2 ^- Q( `
4 F: R# N0 Y2 v3 A5 L第三支队:支队长金泽明,政委朱德海(吴基涉)。1945年11月19日,朱德海、李德山等19名朝鲜义勇军干部由沈阳乘车抵达哈尔滨,与哈市保安总队朝鲜人独立大队金泽明部队会合,25日在宾县正式改编为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1946年12月,改编为独立第八团,兵力3000余人。自同年4月收复哈市后,该支队一直担负哈市卫戍任务,并抽调一部参加土地改革。1948年4月扩大改编为独立十一师第三团。1948年11月,独立第十一师改称一六四师,下辖四九○、四九一、四九二团,长春解放后,担任卫戍长春任务。1949年7月第一六四师进入朝鲜。(19)( p# N4 M" W* N5 M% p4 g
$ v% U- B5 ~( B第五支队:1945年11月组建于沈阳。支队长李益星,政委朴一禹。11月21日,朝鲜义勇军总部派文正一率先遣队抵达吉林市,因苏军不同意其东进,暂时驻扎在附近地区。12月8日,文正一率领先遣队30余名干部进入延吉。李、朴率领支队主力400余人,于1946年初抵达延吉。1946年3月,以朝鲜义勇军第五支队为骨干,加上一部分汉族干部,与当地新建立的4个警备团扩编为延边警备第一旅,兵力6000余人,主要担负延吉地区肃清土匪、建设东满根据地的任务。4月该部一个团(即朝鲜团)参加第一次解放长春的战斗,团长朴洛权(朝鲜人)牺牲。随后该部队组建为东满独立师,1947年编入在延边敦化组建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纵队。第五支队的一部分后改编为延边军分区独立三团,独立六团等部组建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六师,原第五支队参谋长全宇任副师长。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后,独立六师编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六纵队,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一五六师,该师主要由朝鲜人组成,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20)
[3 j1 c. [! n/ L$ j, I+ g7 I: {) Q ] q$ I' w% {7 N( `. k
第七支队:支队长崔明,政委朴勋一。1945年11月21日,崔明等人随同第五支队抵达吉林市,编为吉林保安第七支队,12月初,进驻桦甸。1946年1月,保安第七支队正式易名为朝鲜义勇军第七支队。3月,第七支队改编为桦甸县保安团,后扩编为吉南军分区第二十四旅第七十二团,主要活动在吉南地区。5月,部队脱离吉南军分区,调至公主屯一线,准备作为四平保卫战的第二梯队。四平、吉、长撤退后,部队进驻五常休整。6月,二十四旅转入吉南地区,开辟根据地。1948年4月,与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后身的独立第八团、松江军区第八团合编为独立第十一师。(21)5 y/ l& ]" o0 ?$ z
' c8 d- D4 B% W3 u) M; c
这些参加中国解放战争的朝鲜人部队,于1948年底改编为三个师,即一五六、一六六、一六四师。到目前为止,没有资料证明,在改编和扩充过程中,有来自朝鲜的兵力加入了朝鲜人部队,而当时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资料也说明,这些朝鲜人部队都是在中国东北组建并发展壮大的。(22)由此可以判断,这些朝鲜人师团,是完全由原住在东北的朝鲜人组成的。 % ^/ ]4 g- g+ A
& V3 y5 T$ E4 ]- T$ y⑧虽然朝鲜独立同盟于1944年2月2日迁移延安,但仍保持其组织的独立性。参见武亭:《华北朝鲜独立同盟1944年1月至1945年5月工作经过报告(节录)》,载石源华编著:《中国共产党援助朝鲜独立运动纪事(1921-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54-356页。
7 `: j- `6 J1 G' q) P& ?( \ ]2 V% Z- a3 ?
⑨1942年,派往哈尔滨的李相朝组织了朝鲜独立同盟第十二支部。该支部后来成为东北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的前身。参见李毅日等:《朝鲜义勇军3支队》,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8页。$ e6 r2 }# N5 S' b" ~% m
) w2 y/ w( J: ^/ R! F3 L8 k" r' X5 n% C. _7 I) }
⑩石源华编著:《中国共产党援助朝鲜独立运动纪事(1921-1945)》,第299页。
1 S$ {1 t2 ?$ B8 U: s+ J/ t
- C: B; z- V% ~/ y0 [4 L9 l2 ]
# G# X# w* g. ~0 t: g(11)(韩)中央日报特别采访部:《秘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下册,汉城:中央日报社,1993年,第140-141页。. V1 ]& @& G$ d% D" ]/ Q! q) ]
# B' n. h J2 r& X& w* d
$ r* r6 L0 `% u1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年)》第15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23页。/ x7 p( B5 r& T6 n5 g4 u! v
% V8 N; ?, M6 o; [7 ^# W4 d$ y- ]0 X2 D1 m, S5 o% M8 i
13)石源华编著:《中国共产党援助朝鲜独立运动纪事(1921-1945)》,第389-390页。8 S9 ?& i2 _# p
+ g% x# S, z% R% n6 o |
2 a( q6 l& L( O- r3 z14)石源华编著:《中国共产党援助朝鲜独立运动纪事(1921-1945)》,第394页。
. n- I, _/ g5 l9 ?# K8 M! ]' {4 u) @
. N! l2 G2 b* g, C" F15)1945年10月12日,韩青率领朝鲜义勇队先遣纵队进入安东对岸的朝鲜新义州初中学校,同苏联红军进行谈判。但苏联红军不允许朝鲜义勇队进入朝鲜,其理由是:“因国际上的约束,在朝鲜只许苏联红军的武装力量,并不能承认任何武装力量。”20天后朝鲜义勇队先遣纵队不得不从新义州撤回沈阳。参见《秘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上册,第148-154页。
6 Q- B7 n1 [3 ]1 |
2 S2 e9 x* b# D8 T# I
' s( _; x4 K' C, n: G16)1945年10月24日,***电示东北局彭真说:“对旧吉黑二省首先是吉林省各重要城市迅速布置相当力量,甚为必要。”见《***军事文集》第3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5-60页。
2 R- [) ~9 f4 g" g* W- _/ l# S* M' e
/ _% \& Q3 Q) W6 s3 \+ c( l" N. E6 V( I
17)此次大会决定朝鲜义勇队司令员武亭、朝鲜独立联盟主席金枓奉、独立同盟副主席崔昌益、韩斌等70多名朝鲜义勇队干部回朝鲜,他们于1945年12月初回到朝鲜平壤。参见石源华编著:《中国共产党援助朝鲜独立运动纪事(1921-1945)》,第394页;《秘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上册,第155页。
9 r6 u5 q1 A6 T& d# D
8 `7 b3 i$ t, R, f `/ G9 M8 F' T1 i; {: C
18)《秘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下册,第142页。: o2 z, x" T! U
6 N, ~! b% a. a7 v6 |" G
: M7 M1 t! {2 ]9 t* _6 \5 ]2 b/ L+ \. i, s
19)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编:《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出版地不详],1949年,第76-77页。
( |2 W0 K3 v* C$ O% H( G7 ^1 M! Q% z7 l: L4 ~: R9 ~: c% ~2 ]4 j
, Z _1 G# g* g0 ^2 q7 R20)文正一、池宽容:《抗日战争中的朝鲜义勇军》,《民族团结》1995年7月号;石源华编著:《中国共产党援助朝鲜独立运动纪事(1921-1945)》,第396-397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编:《朝鲜是中国亲密的邻邦共患难的战友》,[出版者不详],1950年,第12-16页。
4 u2 I; \" ]* [1 F( m8 e# T3 X, b5 W+ s1 ]* @" D
21)《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第77页;文正一、池宽容:《抗日战争中的朝鲜义勇军》,《民族团结》1995年7月号;石源华编著:《中国共产党援助朝鲜独立运动纪事(1921-1945)》,第393-397页。* H8 @. f* _- Z
2 x( j% | |& d$ ~( _0 @. L/ j; \! K8 c" K6 n8 F' r* G, t
(22)《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第76-77页;《朝鲜是中国亲密的邻邦共患难的战友》,第12-1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