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6 10:2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2-1 15:52 编辑 1 r% @/ p; [: y. K. y+ h
/ n: K" E6 Y; g, T. }& k( L
这个本来是在雪个谈论穿越问题日志的回复,因为实在太长了,也影响其他人回复所以挪到了这里。
$ ^8 u9 c, P$ r3 k; D, p$ o6 I0 v
& e% e2 {! a7 B* [2 F5 q- D+ s5 Y" \' k8 v6 I2 A0 V) \, j* a6 x
最开始的认识,我认为就是现代人穿越到明代也是无解的,清军作战,第一排是藤牌或者盾车,第二排是步弓手,这是因为 人在地上射击的稳定性、精准度好,第三排是重骑兵,冲击骑兵和弓骑兵的混合物。
1 h/ u* O& D0 T' ]; s
9 S! y$ p; E6 R/ e0 u2 `) b, v! W明军的铳子打到藤牌上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清军的步弓手可是“一瞄一个准”的打鸭子游戏,然后是冲击骑兵冲击,步兵方阵不能散,散了就会被弓箭射杀,不散又承受不住冲击骑兵的冲击。
2 b6 w8 ~2 }6 d, R/ ^! w* W o/ Q' E7 x/ {" Y
顺便说一句,经过长期训练后,清军弓箭手的射速也是惊人的。
! p( ~ |: U% ]- ?. u% v
! a4 C$ @+ L; W9 M) T4 v穿越时空的兄弟估计从来就没有想到过“郑成功收复台湾”这码子事,清军当时的军事实力应该和荷兰人相当。
* Q0 u9 h, |5 ]7 x; ?, r. [3 @: Y5 I+ D3 E" J! @9 F
无解,除非穿越回去抱着冲锋枪“突突”。! p( x" k( M' V
* p3 t4 j2 b, j& ]在没有科学之前,战争武器都是生产工具,游牧民族天生就是干这个的。
8 ~# y) B) i8 y- }) r! o" g7 @9 v, t5 I
OK,有科学之后,弓箭本质上是一种储能设备,其实和火炮之类的类似,储能就涉及到材料问题,4 I0 Y$ M' s) Q1 G( a3 j! h& H3 o0 e
5 s1 @! ^4 l- X; p5 e: _炮管能扛的住多大的膛压,弓箭的材质能储存多大的能量,这都是一个问题,需要建模进行数学计算的。/ {9 p# o8 c* @0 p1 P3 P0 N
$ t7 E& A/ m' K4 }2 x. }& F+ m2 r然后是材料的筛选问题,那就筛呗。
# \" H& P! O6 h+ {3 R5 v* Z, y8 `! o7 w8 A
爱迪生找 灯丝材料慢慢找,反正也不是短时间内搞定的。! {& K+ z# f) H7 H* D6 _' e
3 b( L7 W( V+ g+ `% {% g I' Q- ]- x; K& [8 M2 t
为什么不是弩?问题是古代有哪一种材料可以承受快速的高强度形变的?
% ]: |1 R5 q/ z8 ~/ W* {; c+ W6 N
1 J! q: H- b' t9 ^0 M6 _+ D反转弯曲复合弓的秘密不是在弓弦上,而是在弓背上,储能是在弓背上储的,呵呵。9 Q& Y& v- ]( E6 O
3 A {, j# A3 t4 ]这也是弩无法取得突破的原因。: O7 J* I& P, v- D$ a: W2 k
! W& Y5 ?) x2 n7 F# W清军就像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先是超视距 导弹一阵狂揍,然后坦克集群突击,反正俺是没办法。
) |; \! f }3 {' y" M7 C* |# N; C5 v2 U$ M ]$ S
注:宋代和明代不同,宋代弩的射程比弓远,蒙元有一个惊人的发明就是反转弯曲复合弓,弓的矢比较长而且后面还有羽毛可以助飞一下,一般的弓兵又是抛射,射程比弩远而且精度又好。
; F( c4 ~, Q4 i! I& }2 n# C8 j/ K# }6 D% {7 g( v2 d) k9 t, Y
呜呜,你让他们去改良弓弩,还不如让他们改良火器了,问题在于火器也改良不了,那只好去意淫了。( U7 i( R8 P0 t- e9 j9 K
* v1 o, T8 B; B
# o' W$ u. l) F+ P2 m3 h1 R花差花差农民 2012-1-29 13:34
6 V" _6 u. p0 g) x: `5 u K. k; Y* `! {6 ]9 X+ ~8 M
雪个: 哦?改进武器呢?比如更强更准更快的弓箭?火枪?1 a$ t1 I! b& F* P- L0 z
7 \1 }1 m, x( f
老式燧发前膛火枪?那玩意速度太慢,三段式发射才能形成一定威力,但这需要大量经费和长期训练,明朝到哪找那么多钱和人啊。) ~0 a7 k, }! ? ?# P1 }" T) ^& t
! B- y1 t( @9 x- S6 ~
如果是现代后膛枪,那得有整套生产体系配套,就不用想了。! M7 g8 t! t2 T" [* T# a( @
+ h& r) Z5 S: G! S. h$ O% R9 q1 G! |3 v# c$ a% [, v! j
前膛燧发火枪和弓弩比较的资料:
) g4 C! j0 N) J( u# `& o$ _7 G8 ]% v7 l m" R: q# Y( [
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的最大射程是300码左右,有效杀伤射程约80码(约72米,一说50码,即45米),超出这个距离被打中的人可说是运气极背。7 M( i* p% |& }" e1 z
# B% A* X7 V4 x9 j电影《与狼共舞》的开头,一心想死的男主人公策马在南军阵前来回跑了两趟,竟然毫发无伤,其实是相当写实的。当时美国南方工业不发达,南军武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一支Whitworth线膛枪要价美金500大元,可以买20头牛。所以南军没多少支线膛枪。滑膛枪的准确性又那么的差,打不中策马狂奔的人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南军如果想依样画瓢那一定会死的相当难看,北方军的武器全部在大陆制造,一支sharpes线膛步枪只卖43元。所以多数是线膛枪。
0 J$ l: z9 o, B4 E3 e, h: X
0 [" S, S' n( q% n1 z: ~古代弓弩的普遍最大射程为300米左右,而神臂弓的最大射程更是达到了500余米,而且准确率很高,可以精确瞄准。欧洲到现代也还有弓弩射击比赛。一个训练有素的弩手可以准确地命中200码外一个人型大小的靶子。瑞典著名的神射手威廉.泰尔射中自己儿子头上的苹果用的就是弩弓而不是弓箭。如果那个总督使坏让他用滑膛枪去射,估计小泰的脑袋就要开花了。: {2 A7 w. J" n% n
( _: o. X2 R, y3 l$ G2 g: v, W5 `然后再来看射速,英国在18世纪已经采取纸包弹药以利装填,整个程序还是快不起来。按照官方训练手册的记录,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发射一次需要经过12个步骤,1834年时英国陆军测试使用雷管的前膛枪时的记录显示,即使是技术纯熟的士兵每分钟射速也不过三发;这还是在没有战斗压力下的成绩。在实战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能够维持每分钟两发就算不错了。而且士兵在战场上慌乱之际非常容易出错。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在装填后忘了将通条抽出枪管,一扣扳机,通条就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2 l1 Z5 X6 v4 A' W9 M% j) T! n
3 c: b% e' w; S o6 t另外常见的错误是在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先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士兵只能退出行列到后面慢慢把弹头挖出来。大家不难想象用通条去挖装填了火药和子弹的枪管是多么愉快的一件事。就这还算是先知先觉,要知道当时火枪是队列齐发的,那么多枪一起发射的情况下许多士兵在战斗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哑火,往往多次装弹。在1863年美国内战的盖兹堡战役后北军清理战场,发现双方士兵遗留在战场上的 37,574支步枪中,枪管中还有子弹的有24,000支,其中有一颗弹头的有6,000支,误塞了两颗弹头的有12,000支,塞了3到10颗弹头的有 6,000支,最高记录是一支枪中塞了23颗弹头,怎一个强字了得。
" ^2 _- Q7 r" _. t
+ Q% v6 c# p' O9 x
3 y j& O* J' A6 S# n! f+ V) H$ i后装线膛枪是枪械对弓弩真正的突破
! b) ~* A4 u( a( }' H6 c7 E
: e) R' m& m1 m/ C9 }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人N·德雷泽发明了后膛击针枪,这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这种枪于1840年最早装备普鲁士军队,当时普鲁士人把它作为最先进的秘密兵器,直到1848年才公开;它使线膛枪的射速达到了每分1-2发,而且,后膛枪和前膛枪相比,它终于可以让士兵在卧倒、匍匐时装填弹药了,而前膛枪非站着装填不可,何况线膛枪在射程、精度上的优势早就超过了滑膛枪。
- S/ |3 Z0 a3 u: }, ?! T: t* q( e3 x
从远古以来一直困扰着统帅们的问题——装备远程武器的部队不擅近战,近战兵种又无法远射——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在此之前,只有极盛时期的拜占庭重骑兵作过这种尝试(他们被要求同时使用剑矛和弓箭两套武器),刺刀的发明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用击针的后装线膛枪总算是在良好的射程、威力、精度之外又解决了装填速度的问题,步兵的弹幕足以挡住一切向他们冲过来的近战兵种,包括骑兵。此后,滑膛枪的历史就结束了,骑兵也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