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6 10:2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9 19:1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30 08:22 编辑
. v/ ?- E1 o2 [9 V. r) \0 j0 ~+ o0 V' R3 ^8 F5 r; m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有的,荷兰人没有但是英国人有办法。. X( u" A/ P% C9 m
' Y7 K2 o3 w, w* l! E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使用的火枪型号为两种: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和Baker前装线膛燧发火枪。对没错,鸦片战争中英国还大量装备前面说的最大射程是300码左右,有效杀伤射程约80码(约72米)的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但是他的部队里插进了一些来复枪士兵。
* O/ A, e2 u) w; Q1 \# X; b7 ?" M) T( c! e/ Z( ?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赢得了整个战争。
+ y S- p& y* P9 @; V3 y' u$ s \% Q" G7 r/ q9 l/ \4 o
据文献记载,意大利至迟在1476年就已有螺旋形线膛的枪支。螺旋形膛线可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放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膛线”英文为refile,音译为“来复”,线膛枪也因此称为“来复枪”。17世纪初,丹麦军队最先装备使用了来复枪。但由于来复线制作成本高和从枪口装填弹药不便,所以许多国家的军队不愿装备使用有螺旋形的枪。 ! h$ T% g1 z5 Z! |1 E- o& X
19世纪初,英国轻步兵最先对来复枪作了改进,使之适合正规作战需要。在队形密集的滑膛枪士兵队伍中,插进了少量来复枪士兵。他们的枪采用了次口径子弹,很明显,这样的来复枪手必须是遇事冷静、训练有素而且有高度纪律性的士兵。由于他既能单兵作战,又能在密集的队列中进行射击,因此实质上相当于后来所谓的全能步兵中的士兵。 ' b+ E# l! }: o
+ o+ v1 x [! b9 z
英军的步兵方阵是这样的:* G+ Q$ v0 e D5 C1 a. ^, T" f
. f' f/ ?4 p, w `! l9 Y; N9 B9 p" B
英军作战时,一般排成两列横队,队列中的士兵,不能做单兵机动,站立装弹,立姿或跪姿齐射。横队周围有由散兵组成强有力的屏障,与敌保持接触,骚扰、杀伤敌军,并分散敌方火力,使己方队列不致过分暴露在敌人火力下。+ _, F/ N- a% p$ r9 l
! K( I1 P# |# \" |) T
这些来复枪士兵将会射杀藤牌后的步弓手,而廉价的前膛步枪手将会形成弹幕来抵御骑兵的冲击,不便移动的横队两侧有来复枪士兵进行必要的掩护以防止骑兵迂回。
$ N1 U. G, s! n7 x: ^$ c
/ N' A; S* C% ~! T: n, W) ~' s8 S- ?+ `对明军的改动
$ j$ h- I9 K( p% Y0 N2 d" B1 p2 }( C
8 n/ Z7 ]% g) e6 I) H1 C' j I& A大量培养步弓手,然后将步弓手掺杂在火器的队伍中,以增强远射能力,方阵中应该配备三弓床弩(其实就是远投标枪)以冲击藤牌,三弓床弩可以放到车辆上以增强机动性。步弓手和长矛兵混编在横队两侧防止骑兵迂回,(步弓手和长矛手多持一个三足拒马,就像电影《勇敢的心》用的一样,不过多加两个支撑足,可以减少骑兵冲击造成的伤害)。/ N0 h: M6 M* A) @
+ y. Q9 }4 I, Y+ v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不惜同归于尽。因为重骑兵要学习两种技能,射击和格斗,总体来说,训练成本要比单一兵种高。
" h) b( Q$ e( n1 u* I3 D) Q* B4 z
后勤问题,因为步兵占多数,所以后勤粮道是个问题,可以招募雇佣兵,例如类似明初蒙古的“朵颜三卫”,或者是和明朝交好的叶赫等部的骑兵作为押运粮草的部队。
- [- ]$ j% Y7 U9 X0 m" e
9 j7 x9 c, n- m4 L+ v自己培养一些,然后和雇佣兵混编,差不多后勤问题就解决了。
5 T2 p% l- G5 b! R1 E5 S0 ]. Z0 l
6 j, x: ], ]: l5 \% l c# ?这样,建州就只能采取游击策略了,在占据建州后方的时候,注意在总人口中捕获弓箭手,禁止打猎(这是因为建州很多人都是猎人),; x3 o+ p) L4 W) R
6 ^# q8 @/ I- c2 I" Y1 D2 z, e可以用环保的名义或者保护小动物的名义,呵呵。0 ]$ O! T6 r4 \# j
% e8 N/ E& F. F还有一个原因是在明朝和建州互市的过程中,马匹是大宗商品,不好禁止养马。+ T# V; D0 p7 ^% [: S
; b/ v1 t# Z* _" T/ D; v. R太坏了,太坏了,呵呵。
' d9 q/ d! N) b" e+ w Z' D, C" k5 v, y3 d
其实明朝当时那个情况是无解的,经济崩溃了,说什么也没用,内部还有一大票起义军呢。
X$ |8 H0 W" w* X% i
Z! R q/ v. Y/ T: T& d" ~
8 \2 U6 ]$ P/ b3 u8 t( _
3 v u$ I3 H! `6 c6 ?1 W; s5 f我把事情想浅了,鸦片战争时期,普鲁士人开创的枪械时代还没有开始,而拿破仑时代以炮兵为主导的战术已经趋于完善,英军的战术应该是这样,第一轮是火炮的面杀伤,然后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线膛枪和滑膛枪形成的远近弹幕填充了整个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