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9-5-3 10:48 |
---|
签到天数: 771 天 [LV.10]大乘
|
本帖最后由 抱朴仙人 于 2012-1-17 16:31 编辑 6 ~8 R% h0 b; Q7 u$ A2 x
6 j1 n6 ?) W& _+ K( {
前几天豪华游轮歌诗达协和号(Costa Concordia)翻沉,晨枫兄做了评述,咱就着这个话题推衍几句,主要就晨枫兄发的照片评点一下救生设备。
" H9 G( S+ r/ Q4 P' ?
: D8 [7 Q: a8 i5 |$ c一、救生艇与救生筏:8 \: ?( D* r9 h" |8 A
: p: I, X/ U; _% a( l# C; |+ w U
这张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红色的减摇鳍露出水面,船侧的白色杆子和红色蘑菇是什么呢?
1 ~) W, A# E1 o0 T. O" o白色的杆子是机动救生艇的吊杆,红色蘑菇是气胀式救生筏。
7 v8 ]6 ~2 f. R O; t* b! Y一般地说,有一定航行能力甚至带发动机的叫机动救生艇,只能随波逐流的叫救生筏。
n6 n0 \ u! Q. L0 k《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客运船舶每一侧的救生艇设置定员都必须超过全船乘客总数,全船救生艇座位必须超过乘客总数的一倍。这个要求,就是考虑如果船的一侧因为倾覆或者碰撞或者火灾,有可能完全放不出救生艇,只能依赖单侧救生设备的缘故。这条协和号如果定员5000人,每一侧的救生艇座位总数都必须超过5000个,全船救生艇座位超过10000个。- ]" v2 ~3 M$ [0 `8 R9 |" l
超过核定人数是违反公约的,所以就算在茫茫海上,也不是可以随便超载的。0 D2 f O$ I) S# T& e( ~. q+ T
那么,客轮什么时候可以超载呢?救援的时候!不管是拯救泰坦尼克,还是利比亚撤侨,都不受定员限制。但还是需要尽快到达邻近的安全港口,恢复安全航行状态。) f* m# K0 Z+ h2 |, w
救生艇是什么样的?以前是这样的。
" a0 y! \ g% G { ; h% l2 S2 d7 ?4 B5 A' m2 A
救生艇放下的时候,要用绞车慢慢平衡着放下去,艇两端再由船员用绳索拉住,防止碰撞。% M! U6 s& M9 h) _5 I
: N: J( x9 ~' N3 i5 _4 l
3 }7 e* Z1 c3 N( Z现在则是这样的全密封救生艇。 w3 D, |2 ~ z4 G6 n
![]()
! M2 Q7 I4 ~6 P2 o7 l* i海难的幸存者即使登上了救生艇,也很容易在寒风大浪中冻死或者在烈日下晒死,所以新的救生艇筏都是封闭式的。这次的歌诗达协和号也是封闭式救生艇。
% o% D$ a, k# {# r( K1 Y ) L0 L+ U( F; H- j2 \% x
像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那样在冰海寒风中敞开着等死的局面不会再重现了。0 S' Q0 @2 y2 c3 Y# ?
3 y, L5 Q. {0 J7 {
根据公约规定,现在的救生艇必须在5分钟内放下,那就基本上是扔下去啦。0 l4 Z& k- V) v" Y4 S# w7 U
![]() ![]()
$ c( m7 K4 k, w6 v救生艇里要配备不少东西。
- x$ \2 Y/ b$ m1 \& h7 L5 z $ p! K0 E! W/ W& [# ~1 N
除了机动救生艇之外,船上还配备气胀式救生筏。
- e' H+ i" n8 j/ d这玩意平时看着像个油桶或者深水炸弹。
9 H5 H2 ]$ x- c, k ![]()
1 `) D7 B/ C% p4 _$ z抛到水里打开后像个八角形的蒙古包。
. U! y. _4 ~* \) P+ v$ K" e0 Q ![]()
9 |1 R' m+ K& E尖顶上有个挂钩,必要的时候可以用直升飞机或者吊车吊起来。( Q0 ]; j0 [* {. I
有时候在尖顶上还要加装角反射器,好让搜救雷达更容易发现。
5 R ]5 _5 |( m3 `' r3 Y( z3 |气胀式救生筏上自己带着一个静水压力释放器,如果船沉下去没来得及抛出救生筏,释放器在水下一米到四米处会受水压启动充气,自动打开浮出水面。
$ h. E! {" X+ _- \. j) Q# R+ W% |+ d0 O
这次歌诗达协和号的救生艇和救生筏派上用场了吗?4 C. k% ^4 |% W, y) k1 p# l
向一侧倾覆,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沉没方式,由于一切未固定的物体都会向倾斜一侧滑动,整条船的重心偏移加剧倾侧过程,翻沉过程会越来越快,有时只有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翻沉。而且,在另一侧的救生设施几乎完全无法放下,派不上用场。滚装货轮和渡轮都特别容易翻沉。& x9 F$ D/ v: W
![]()
" o0 r( C* j# U从照片上看,倾覆船舶的左舷所有吊杆都探出舷外,说明倾侧发生前,机动救生艇已经全部顺利放下。尚有三个气胀式救生筏挂在舷侧,系留绳尚未切断。可能是慌乱中来不及切断,也可能是人员已经全部脱险,用不到了。
( e1 C# u( |( a4 b4 i9 s2 j! L应该说,救生艇筏正常发挥了作用。将近5000人疏散,还是挺成功的。8 a( P0 w( }# h) f+ A
9 f+ H% p% d# l+ x3 F
二、救生衣:
4 s' y1 D* R7 L+ w6 K0 c& ^救生衣是最常见的救生设备。
* v, }8 P- R8 O$ b1 ~, b- Z ![]()
* m" ~# B8 H) t M: a但就是这种设备,其设计也在不断更新。: O; B" x' ~+ e' f0 X1 g- ?
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衣是这样的。- J; M P) i& T# f; M+ B
$ R( Y5 h: G* ?3 {
而新款的是这样。) n9 V4 T; M/ J9 i8 Y. M: I# t
![]()
, J$ h, r% H1 f" f% y! z: y# e$ R新款的脖子后边多了个充气护颈圈,这个圈的作用有两个。一来是可以是昏迷不醒的人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二来后脑的小脑部位受冻,人很快就会失去意识,这个颈圈可以防止小脑部分直接接触低温的冰水。看上去简单,作用可大呢。
3 ~2 o) I4 D5 U当然,救生衣也要正确穿着。主要是腋下要交叉系紧。! Z0 d* F& R/ \; E9 T5 R/ y
就算是最简易的救生衣也要紧紧地绑在身上。
5 ]( h) _9 s ] & c" q4 {, o. X) Y7 }+ y# I+ a
像协和号上这位美女的穿着是完全错误的,下了水她就会从救生衣里漏下去。2 C* w; G3 ?0 c5 Z. V
1 Z, U2 O3 V9 E0 ^
另外,除了必须带有哨子等配件之外,根据《1974年公约》的要求,救生衣应该带有自发亮灯。& o- `" F T: Y6 n) @1 i
除每人一件外,在集合点附近还应该储备相当全船人数5%的救生衣;
0 v, X( G3 |8 B# G" Z. w' v+ q! {除成人救生衣之外,应该准备相当于乘客总数10%比例的儿童救生衣。
n$ X1 H3 q( j2 B8 M- C6 T这次报道中所谓船员与乘客争抢救生衣,估计就是乘客抢夺集合点附近储存的救生衣或者船员区的救生衣。毕竟没有乘客愿意再冒险走过倾斜的走廊迷宫,回去拿自己的救生衣,船员也未必愿意放弃自己的救生衣。我是不太相信船员会跑到乘客住舱里去抢救生衣的,有那功夫游都游上岸了。 G" u& W7 V* k. l- W
N* ^) c3 ]& b# j! s1 y1 F
续集要谈几个我知道的海难情况,一个是倾覆,另一个是船员表现,第三个是专业乘客表现。
( ~5 C. ~. {% O主要想说说我知道的德宝轮倾覆,向阳红16号被撞沉,沪救101起火三件事情。, D% E8 d8 I5 {! o/ [
是搞成限制级还是谈的时候有所保留?还没想好。+ @8 e2 s8 `' G+ @&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