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双雄之北赵——近现代武侠小说梳理之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5-18 08:00: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雄之北赵——近现代武侠小说梳理之四
    ! P" ~  S4 H7 q" f- N) q1 X0 K( N/ f2 N6 T% p
    本来南向北赵是一篇文章的,只是写南向写的有些收不住了。向老先生的两部作品实在是让人击节称奇的存在。虽然同在1923年开始连载,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在后世的风头远远盖过了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但是后世的人们仍然在总结近代武侠小说源流的时候把南向北赵并称。这个原因很难说清楚,但是从我看来,向恺然的南派武侠由于世界书局的沈子方和鸳鸯蝴蝶派宗主包笑天的原因,与南方鸳鸯蝴蝶派的主流始终混在在一起。而南派的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杨尘因,姜侠魂之类的名家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南向一贯的风格和气节。反倒是姚民哀做了汉奸被处决,文公直参与军阀混战后来又被鲁迅痛骂,顾明道沉湎于哀怨的言情小说最后早逝。所以说其实到了后一个时代其实是北派的武侠五大家彻底的统治了武侠的江湖。虽然北派五大家也并不是以赵焕亭为滥觞的(像写帮会为主的郑证因就很受了些姚民哀的影响。也传承的影响了后来的柳残阳,赵焕亭最多只能算是小部分影响了白羽而已),但是至少北派五大家的宗主起源还是这个出生于河北玉田的人物。
    ) P  C8 ~3 @9 y) z 0 U: }$ r; Z& \
    和向恺然有同盟会背景的辉煌出身不同,赵焕亭只是官宦世家而已,随其父宦游四方,并无多少革命的因素。自幼读书又加上见闻广博,所以赵焕亭在武侠小说之外还有文人体的笔记小说《今夕斋丛谈》,里面甚至有类似于现在风行的都市灵异传说一般的济南舜井老蛟的故事。但是文笔还不错,颇有晚清笔记体小说的风韵。所以从根基上来说,向恺然虽然也是国学功底深厚而且通武功,但真正从晚清的笔记体小说和某公案小说中继承发展武侠小说的还应该是这个赵焕亭。向恺然开启的是新文化之中的武侠看法,以现代的眼光去理解侠情和武术;以中华崛起的目标去描摹这一代代的武林人物、江湖侠客。而赵则是承继的传统明清小说和笔记小说,像我的梳理民国前十年的武侠一样;这类武侠,要么是清官手下的走狗,要么就是如神龙云现般时隐时现的笔记传奇。但是赵焕亭在这个基础上用白话也演绎出来一套比较完整的武侠体系。而白话的通俗加上赵焕亭自身的才具非凡,就很好的完成了一个新旧时代武侠过渡的职能。总体来说,向恺然是开时代之先向前疾行的列车,而赵焕亭则是拖着这条承继于唐传奇的侠客文化一脉而与时俱进的桥梁。
    ! p+ {+ H8 `& e$ v$ U 6 r' B% e1 P, {- n& S
    补上一段,因为赵焕亭的相关资料甚少,所以赵的生卒年月和身世并没有多少人清楚。正好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了公众号“民国故纸堆”的得到授权发表的北京晚报、顾臻先生写赵焕亭的文章才算是勉强的有了个大概的印象。现在摘抄部分如下:
    ' p/ y5 Y* F! H# m- F, K% t- p% |赵焕亭原名赵黼章(发表的作品上均写作赵绂章),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正月初六,河北玉田人,卒于1951年农历四月。他的祖上是旗人,隶汉军正白旗,始祖赵良富清初从龙入关,后落户在丰润铁匠庄。赵家第五代的赵之成在清乾隆三十六年中了武举,于是迁居玉田县城,到赵焕亭已是第十世。赵家虽出身行伍,但逐渐注重文化教育,赵之成的儿子做了候选布政司理问,孙子赵长治中秀才,据《玉田县志》载,其人好善乐施,抚悯亲族,望重乡里。赵长治的儿子赵大鹏中武举,孙子赵英祚(即赵焕亭的父亲)于同治十年中进士第272名,位列三甲,曾任山东鱼台知县,还曾署理夏津、泗水、金乡等县,主修了鱼台和泗水县志。因为老爹在山东做官,所以赵焕亭的出生地据其自述是山东济南,而非河北玉田。
    " l4 y1 P' R0 E6 i$ S# j8 ?& y1 n上面的这个履历比网上能够查到的信息都详尽很多,也充分的说明了赵的身世——武人家族出身的文人世家,兼具文武,也颇多老派传统思想。" U  P4 v4 ?# {$ B5 S
    % |' `5 y- w( \5 j* A
    赵焕亭的主要作品《奇侠精忠全传》、《大侠殷一官轶事》、《英雄走国记》、《蓝田女侠》、《说剑谈奇录》。最负盛名的是奇侠精忠传,这是1923年和向恺然的两部杰作同时开始连载的。而赵焕亭在此书的自序中自承以唐人传奇的《虬髯客传》《剑侠传》为渊薮,而写作的目的更是“针疲起废,一振吾国之尚武精神”;并努力宣称“事非无稽,言皆有物”。这样的序言透露的思想更是能佐证以上对于赵焕亭承前启后桥梁地位的判定。
    * h! U, r# q. }! a. C+ ~8 ]' }从奇侠精忠传本身来说,立场其实是当朝庙堂的维度。这个倒是武侠小说很少有的模式,反而到是很像清末说书艺人的刘公案、施公案之类的公案小说。自序中摆出的立场:"取有清乾、嘉间苗乱、回乱、教匪乱各事迹,以两杨侯、刘方伯等为之干,而附以当时草泽之奇人、剑客。事非无稽,言皆有物;更出以纾徐卓荦之笔,使书中人之须眉跃然;而于劝惩之言,尤三致意焉。至其间奇节伟行、艳闻轶事以至椎理之滑迹、邪教之鸱张、里巷奸人之姿恶变幻,无不如温犀烛怪、禹鼎象物。读者神游其间,亦可以论古昔、察世变矣。"天然的政治正确,平边疆之乱,灭邪教的祸端。站的立场非常鲜明。而奇侠精忠传中的主角更是曾经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荣宠不倒的杨遇春,此公最后在鸦片战争前四年辞世,做了十年的陕甘总督,平苗,平回,灭天理教、白莲教,擒南疆之乱的张格尔。就连现在大英帝国皇家军队中的配狗腿刀的廓尔柯大兵当年进犯日喀则也是杨遇春一手讨平的。而且奇侠精忠传的叙述手法也颇有些《三侠五义》的说书人风格。所以说奇侠精忠传当成某公案来看也未尝不可。而作为引荐主角杨遇春的一个关键人物杨芳也很有意思。在书中的杨芳,猿臂蜂腰,面目深耸,一身英俊之气;做事倒也是颇有侠义。但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对于这个名字都会有些印象。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人打广州,对上的清朝将领就是此人。对付日不落帝国的坚船利炮,此公居然搜集广州城内的马桶摆了一个马桶阵,结果可想而知。在关天培、陈化成的衬托下,这个号称清末名将的二杨之一也是晚节不保。由此可知,对于出身汉军白旗官宦家庭的赵焕亭来说,还是有相当根深蒂固的正统思想——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窠臼。所以说,奇侠精忠传也是后世少有的,以真实的政治人物为武侠小说主角的典型范本。这个路数在评书艺人的演绎之下,也是最容易流传的形式;同时也是最容易被政治审查所容纳的题材。但是这一类小说,在30年代就开始逐渐衰落。细细想来,原因也很简单。首先20年代的风云变幻,城头变化大王旗降低了武侠小说这种文学作品对于政治正确的依赖程度。其次,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人心,北伐战争的彻底胜利;原来的热衷于这一个服务于帝王将相的土壤也渐渐地改变。哪怕是贩夫走卒之流也开始逐步明白德先生是什么。自然也就对这种保守的武侠小说模式失去了兴趣。
    , _  J7 ?, n2 B7 ? ( I! C6 q! d4 f' J- L. |+ N: b
    下面再说说赵的另外一部名篇——《英雄走国记》吧。5 Q9 D9 Z* i4 ~
    如果说《奇侠精忠传》是传统公案小说的延续,那么《英雄走国记》就应该是脱胎于水浒类的传统古典小说并结合了现代通俗小说特质的武侠小说。英雄走国记得故事是从南明末世开始,小说的开头是倒叙,从常州马鞍山定因寺的主持林明说起。将主人公祁班孙也就是祁六公子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之中的一番挣扎娓娓道来。祁公子是祁彪佳之子,这也是历史上出名的抗清官员和著名文人。也正是因此,祁公子身负国仇家恨,和朋友们抢出父亲首级,辗转来到太湖灵岩山投奔邓伯通的这一段就很有水浒中风雪山神庙,江州劫法场,白龙庙小聚义的风致。太湖风光更是依稀有些水泊梁山的影子。后来因为行刺豫王失败,太湖厅官朱异带了几百名兵士来围剿太湖,群雄遁走途中合力杀散追兵的描写更是与水泊梁山晁天王第一仗杀败巡捕何清的情节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后的祁公子拜别群雄回乡的遭遇更是很有水浒中铁牛回家的意思,家中亲人尽丧,自己也身陷囹圄;却又叠逢机遇,故人倾力相救。这等设计机巧自然也是水浒英雄的余脉。祁公子脱身后仍然想勾连旧人再做举事的安排,但是这一路之上,之前的群雄死走逃亡,各自凋零,后来祁公子千辛万苦与硕果仅存的朋友毕方到了长白山顶,遥望五峰,一片祥光瑞彩,才明白满人天下已然稳固,再难翻盘,才回到了常州马鞍山定因寺隐居……这个情节也很有意思,似乎就是后世金庸写韦小宝去探查大清龙脉的渊薮。《英雄走国记》的传统写法还是水浒式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但是又结合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倒叙插叙等跳转场景的手法。可以看出,赵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是在经典的基础上渗透全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所以说,英雄走国记比奇侠精忠传进化的更好一些。( d3 U9 ~  a1 y4 }; {' o* X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大侠殷一官轶事》,这本书其实是最能彰显赵焕亭特色的文章。相比于之前继承公案侠义小说的奇侠精忠传,继承传统古典小说的英雄走国记。赵焕亭在这部书上算是真正的自己开宗立派了一个类型的武侠小说,也就是世情武侠小说。虽然赵焕亭喜欢描写男女之事,但是公然写武侠版的金瓶梅大约也不敢。不过赵焕亭在此书中到是把市井之间的武侠人物描述的淋漓尽致。张赣生更是将此书中的部分桥段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相提并论。其中部分,李镖头在北京同行之间借银子的场景可称经典,几乎可以说是一副生动的清末武林风俗画。所以以武侠为主干,讲述些市井百姓、升斗小民之间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也是一个全新的套路。这个似乎也是后来的北派五大家的白羽所传承的。
    6 p7 n: D! a7 X: V
    / s2 k5 T5 P" {, T综合以上,赵焕亭的经历其实是一个晚清的老文人,却又能比较好的接受新生事物,将清末的侠义公案小说,传统古典小说融合进新的武侠因素。炒成一道有着传统味道的新菜。然后又结合世情小说描摹世态人情的特色,将晚清的武林轶事,镖局传闻杂凑称一套没有多少言情的市井世情武侠。这个才是赵焕亭的最大特色。与开创新的武侠之路的向恺然比起来,赵焕亭的路数是七分继承,三分新创;以继承为主,以新意为辅。这也很符合他晚清传统文人的家世背景和审美情趣吧。  Y; a! `& o9 n' n7 V+ P) M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44 收起 理由
    landlord + 12 涨姿势
    shijz + 8 谢谢分享
    colin1992 + 6
    煮酒正熟 + 6
    indy + 4 终于也四分啦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28 09:58 , Processed in 0.03952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