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史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派普尔”战斗集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21#
    发表于 2011-12-21 04:3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1-12-20 15:39 编辑
    7 e+ l7 e; a2 `  P7 _, k) ?7 _
    河蚌 发表于 2011-11-14 23:17
      |$ l+ {. d7 d; B2 J, r西方的战争观,实际上有很大的问题,包括美国在内也是一样,看重战争的过程,而忽视战争中的最终目 ...
    % Z5 V5 D- l0 x& ^4 [

    8 y( A0 S0 T: o# w% s, g精辟!" b6 r8 M; L  w) Q( d* p6 r: g

    + g1 a3 u; U1 k* v! P0 r! |* W8 O3 m战术要服从于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模糊,战术再精彩也是无用功,甚至可能帮倒忙。。。 德国战争机器横扫欧洲的“武功”遇上地大物博的俄罗斯,就抓瞎了。。。 这倒并非是他们缺乏“总体战”的思路,而是1 s7 ~( ~# j& n- P& t. y
    (一)俄罗斯实在是太大了,全欧洲加起来还没有德占苏联领土大。。。 占领了就得处处分兵布防。。。 一桶水浇到篮球场上还能湿湿地皮,浇到足球场上压根就看不出来。。。
    9 b2 B% }4 ^9 O# ^  n(二)“总体战”需要的是被占领区域对于占领军纲领上的认同 -- 纳粹德国那种“高人一等”的姿态使得被占领区人民很难合作。。。 对于普通苏联人无节制的枪杀则彻底杜绝了消化被占领区的任何可能。。。
    ( v* ?' u0 w% U+ y3 E: y(三)最重要的,诚如你所说:缺乏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 -- 如果纳粹德国的目的只是想推翻一个不合作的苏联共产政府,以一个“对德友好”的苏联政府取而代之的话,那么一切军事行动都必须严格界定打击目标只能是苏联政府和军队,而需要尽最大可能杜绝平民伤亡。。。 唯其如此,普通苏联公民才“有可能”感受到元首的“关怀和温暖”,然后才“有可能”与德国人合作。。。 4 z; f$ z; f, C, L9 \  W' C

    1 ?& R$ j* Z6 s, n( h" s" G然而无节制的枪杀平民彻底使这一战略目的泡汤。。。 如果说纳粹德国的目的是把全体苏联人赶尽杀绝的话,那么可以说他们对于这一“战略目的”的执行倒是非常成功。。。 3 E$ m% }& I7 G4 ~4 b3 w5 q1 O
    0 U( H/ c. {2 ~  u
    为啥要枪杀平民呢?因为他们妨害、拖累了军事行动,因为他们“有可能窝藏、包庇”游击队员,或者纯粹是作为人质来恐吓游击队。。。 当战术胜利变成了唯一目的时,战争就变成了纯粹的为了打而打,为了杀而杀。。。 失败则无可避免。。。
    2 t; f& d0 q" Z. L# R/ K3 r* L1 f
    9 H3 C9 t5 p3 `5 r: ~; \5 M当年的德国,现今的美国,都落入这个俗套里不能自拔 -- 战术手段反客为主,绑架了战略目的。。。 打仗变成了纯粹为了打而打。。。 比方说已经进入第十一年的阿富汗战争,刚开始还能勉强说战略目的是摧毁基地组织和基地同情者“塔利班”。。。 可是自从干掉本拉登之后,连这一点点可怜的象征都不存在了,美国军队居然还要驻扎在那里打个不停。。。 Fight for what??? Fight for their very own existence。。。 纯粹是因为他们在那里,才天天挨子弹。。。
    * O" N* M7 L6 g$ ^+ r. Y8 ^; I- t- ]/ x5 a8 H5 n
    蠢莫大于此。。。
    1 w. n: C/ {# b
    4 O; O* g9 H' E  u" u" v/ V& g; A% r- F# b. h; H3 o# r- R, R4 P

    ) M/ D! z* C( m- h% d  |1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1-12-21 07:03:43 | 只看该作者
    死的好,越是有才华的人做错事对人伤害越大,* B1 ?3 X' X; ?
    & T* T  S/ o5 W; l' ^/ V
    如果华人对日本人也有这个报复和追杀到死的行为就好了,现在日本还有不少侵华日军老王八蛋还活着吧,真希望能作点什么把他们吊死或是烧死,枪毙也行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01:23:20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1-11-15 12:17 ' R: ~( u7 W/ I1 O! m
    西方的战争观,实际上有很大的问题,包括美国在内也是一样,看重战争的过程,而忽视战争中的最终目 ...

    - C7 L( t* O( O* j3 |9 v8 s' q0 ~这个问题太大了,只能具体谈几点。5 r: I7 ^  a, e

    4 G5 r8 P" B/ u6 B3 F6 t  d关于战争目标,二战几个主要交战国,日本大概是最没有长远目标的,基本属于走一步看一步,一步错步步错;英美的目标一直很明确,那就是跟轴心国没有和谈余地,一定要打到底,丘吉尔那个著名的抗战演说是最好的诠释;希特勒不能说没有战争目标,但他的错误判断太多,造成战争目标不切实际。其实希特勒最中意的战争是1940年的西线闪电战,一两个月就打垮了法国,迫使后者缴械投降。希特勒进攻苏联,多多少少也有类似的奢望。这里一个最令人惊讶的史实,是纳粹德国一直到1943年2月才正式进入战时经济,军火产量直到1944年底才达到战争最高点。所以希特勒进攻苏联,依然是几个月就结束战争的打算。这个打算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凭借几次大胜摧毁苏联的抵抗意志,或者促发苏共政权的垮台,或者迫使斯大林签订城下之盟。事实证明这是希特勒最严重的判断错误。
    ' }: p: m. h* o2 S3 B
    0 X1 G& [, u( i$ W关于战术和战略,英美两国一直区分得很明白,一直强调两手都要硬。二战以后英美两国军方花费大力气研究东线的战例,聘请德军将领写回忆录,参加研讨会,这个类似抗战以后老蒋聘请冈村宁次做军事顾问,解放以后我军聘请国民党将领担任军事学院教授。英美虽然打败了纳粹德国,但很明白这场战争是怎么打赢的。冷战爆发以后,英美陆军将领对苏军一直有敬畏感,也就是说面对苏军装甲集群的底气很不足。德军虽然输掉了苏德战争,但取得了一比五的交换率,这是战术层面的胜利。所以英美希望从德军将领那里学到克敌制胜的诀窍,以较少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战果。显然苏联那种以三千万牺牲为代价换来的胜利,不是英美所追求的战争模式。英美研究战争史的学者可以完全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可以在著作中盛赞德军或苏军将领的优点,而不受政治正确性的斥责,这是很好的一种治学氛围,值得我们借鉴。
      F6 k: J+ I4 v" g* s  @% y" g
    1 D; {; O3 s; Q$ b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3 捐资 +2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3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12-1-21 12:15:59 | 只看该作者
    空气精灵 发表于 2011-11-8 13:47
    4 A% W3 ?5 I) t$ d# [' ?$ `: H说真的,有时都无法理解那些所谓的正义人士是怎么想的:杀一个人和杀200个人有区别吗?仅仅因为军容好,有 ...
    : C2 ~& h' T' D2 `) m/ N) s
    精灵好,战争很让人无奈,没有真正的正义可讲,最好是没有战争。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5-10 20:16:43 | 只看该作者
    史鉴 发表于 2011-11-10 02:17
    $ D$ [* G# b1 P* `( @8 b这不就是成王败寇嘛。苏军打赢了,1940年苏联内务部队在卡廷森林屠杀两万波兰官兵的事情不就没人敢提了。 ...

    : m' ]: K2 p; a我觉得对于苏联人,对当年的波兰白军的痛恨可未必比德国鬼子差多少,就像如果中日开战,解放军坑掉一批自卫队军官,普通中国人未必会觉得有多大心理负担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6-1-19 06:40:31 | 只看该作者
    模型收藏过程中和派普有过几次邂逅。
    " I  u" `# Z, B) W9 X贴几张照片
    6 ?7 a' g: ~# t) ]1. 派普给魏特曼授勋。 魏特曼是二战期间最富盛名的坦克王牌,虽然他战绩不是最好的,也在前五。因为他是主贴里提到的希特勒警卫旗师的,所以德宣部花了大量菲林在他身上。' b' \, r% Z5 g* I8 t4 K
    + v9 F6 e4 E& G7 w- _
    : d1 O8 z8 ^7 e2 Q& P
    模型版2 X3 F4 A- Z7 E# R% q
      a8 v" ~$ p0 [: b
    这个模型基本绝了,市价起码250美元。
    ; E: S: s6 i# v# F. T2 I6 d' ~; B- K' ?
    6 `" R5 x6 [  ~, u' x* T0 Y$ K9 j+ w

    # s2 ^8 q( m7 y% s+ y- h# n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6-1-19 06:44:05 | 只看该作者
    2. 阿登反击战派普攻击群的虎王坦克。
    - _- F+ o  N. ^, L  `% _( h# L9 ?
    ; Q. c' |, N3 U3 `( Q5 B5 r222号虎王搭乘伞兵, B) Q8 V* x1 h3 ]

    9 Y- }9 c0 e6 L1 E9 S, S  p% E( Z4 o0 E+ H* C2 R9 F6 b/ q( ]+ q
    模型9 _. M, K) I; r: A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9 16:50 , Processed in 0.03655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