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12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3397 天 [LV.Master]无
|
读《东周列国志》有感之二:欲擒故纵郑寤生
本帖最后由 zhouzp 于 2011-9-6 18:27 编辑 ' e: j- B D7 R0 d
% A& Q8 ?; f, _3 O/ V4 b
上次讲到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戏耍各路诸侯,最后招来了杀身之祸。郑伯友为了掩护幽王突围,死于万箭之下。+ \1 x* h+ l# E5 k$ ?! e
, B: Q! s8 q% X$ p+ Q: u郑伯的儿子掘突为报父仇,率郑国兵马,与晋、卫、秦三国军力一起,赶走了戎兵,并拥戴被幽王废掉的太子宜臼继承了王位。这番功绩,深得申侯欣赏,就把自己的女儿武姜嫁给了他。掘突自己也继承了他老爹的爵位,成了郑武公。郑武公和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做寤生,小儿子叫做段。
/ T Q0 U# B* v: V. R1 e" O! X! E1 N: c3 ^+ C) K, o$ G
这个寤生是姜氏夫人的第一个儿子,没想到生得极为顺利,一点前兆没有,肚子一点也不痛,睡了一觉醒来,儿子就已经出生了(我觉得这段写得有点邪门,不要说是初产妇,就是经产妇也不可能这样生小孩的。这种生法,流产还差不多。嘿嘿。),把姜氏吓了一大跳,自此姜氏便和这个大儿子结下了梁子(由此可见这个姜氏是个小心眼,居然对一个初生婴儿记仇,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儿子),心中不太喜欢。2 w0 A3 p0 I+ F5 S* S# b( e
- ^5 w! n+ R2 f( Z0 M3 O8 ?第二个儿子段出生以后,更不喜欢大儿子了。据我的观察,小儿子都是比较受宠爱的,再加上这个段生得一表人才,面白唇红,力气又大,箭术又高,武艺出众,愈发让姜氏觉得两个儿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整天给武公吹枕边风,一心要立段为王位继承人。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武公严格遵守了当时的规则,还是立了大儿子寤生为太子,只把小小的共城作为封地给了段,于是段得了个外号叫共叔。姜氏没达到目的,心里更加不高兴。
6 {" ]* l$ c7 i3 @) z$ r# Q0 V7 \! T; Q9 W6 w {3 p+ W
武公掘突去世后,太子寤生即位,成了郑庄公,又继承了父亲在周朝的官职,一时间位高权重,而姜氏所青睐的段,却仍是两手空空,这让姜氏心中极为不平衡。于是乎大戏拉开了序幕。
' L% w4 q# h. x! W+ U
( d# a' K& _; u- @- S- w) g9 J“你继承了你父亲的王位,享有几百里土地,却让你的亲弟弟在一个小小的地方容身,你忍心吗你?”
5 Q+ x8 p+ `4 I3 V8 Z2 p“好说好说,母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 _1 i8 Q5 f0 @( H( J, I9 i+ @. c“为什么不把制这个地方封给他呢?”
: k2 ~1 G; h! c% ?9 X' m, a& M* `! _# p“制地形险要,父亲曾有规矩,这个地方不许分封。除了这里,其它的都没问题。”" r9 |- G6 R/ C
“那么京城也可以啊。”
# s3 G) Y- y' u1 ]8 U1 ?( e“这个......”
; n8 ^; C( h, [“如果你再不答应,只有把他赶到其他国家去,让他想别的办法糊口了。”(脸拉下来了)
5 R( M6 e/ i# F3 J2 @“不敢,不敢。”, c6 K3 y. N+ s" l2 L2 ?1 n% r- o8 i. R
2 ~+ |$ k. X4 D9 C; D2 y# A! N
就这么着,虽有大臣陈述利弊,反对此事,郑庄公还是把京城封给了段,段也由以前的共叔变成了京城太叔。即使这样,武姜仍不满足,私下里叮嘱段要在京城多招士兵,为以后的里应外合夺取王位做准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古来如此啊!)。
6 {# Z3 Y7 P% K
" f4 a- G; z9 a; Y& b段听了武姜之言,到了京城后,立刻掌握了当地的财权和军权,并借着打猎需要的名义,大肆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又假借出去打猎的名义,派士兵把鄢及禀延这两个不是他的封地的地方给占了。这两处的地方主管逃到庄公那里,哭诉了一番段的所作所为。
" T- I4 g- y$ ^& f" b
+ B. A+ E( l: A0 F$ T按常理,一山容不得二虎,一国岂能容忍这种私蓄军士、目无王法的行为。郑庄公正好可以借机大发雷霆,立马下令派兵把段灭了,方消心头之患。可是不。听完两位主管的哭诉后,郑庄公“微笑不言”!
* h) j) Z, i: L5 j3 T3 k1 |* p+ A) A, W7 l9 p
这下可急坏了上卿公子吕,于是有了下面一段精彩的对话:
! V. j, T! Y1 L# Y0 h1 ~1 \
; \. p& L: R+ E6 d% `+ X4 [公子吕:“段该杀了!”7 Q! ?" Z' o0 \' `
郑庄公:“你有何高见?”7 b# _% z1 F$ }! j0 ]7 W
公子吕:“‘为人臣子者,不得谋反,若要谋反,必须诛杀。’现在太叔仗着母后宠爱、京城坚固,日夜训练军士,看来不夺王位是不会罢休了。请王上给我一支兵马,杀入京城,把段捆回来,才能断绝后患。”) S/ o) m5 J5 A6 {; x1 l" S& s$ N
郑庄公:“段还没有坏到那个程度,杀不得。”4 E$ c1 H4 c7 N% Y
公子吕:“现在京城被收走,鄢及禀延又被抢,先王打下来的江山,怎能容忍被一天一天割走。”
" [8 v+ a t1 `1 T( ]郑庄公:“段是母后的爱子,俺的好兄弟。俺宁可失掉土地,怎么能伤兄弟亲情,背母后之意呢?”3 J( r6 |3 \" }( q4 t( r) x. N
公子吕:“我不是怕失去土地,而是怕失去国家。现在大家看到太叔势力强大,都在观望;再下去连都城的民心都要发生变化。今天王上能容得下太叔,恐怕以后太叔容不下王上,到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Y: J+ w3 |2 R7 m7 U$ a9 f7 i T
郑庄公:“你不要乱讲,我会考虑的。”- G( r+ r# d: ^; w; c `
% d8 J/ N7 ^1 N7 d7 o( p0 r公子吕甚是不解,但是郑庄公这套把戏,怎瞒得过机智过人的正卿祭足。出来后公子吕对祭足说:“王上只考虑兄弟、母子之情,却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我好担心啊!”祭足胸有成竹:“王上才智过人,对这种事不可能坐视不管,只不过大庭广众下不便说罢了。你私下再去见他,必然会有好结果。”
! Y& W% W) ^! f! x: D1 }: ~! N! O$ A3 C
公子吕果然去私下里见了郑庄公。我们又见到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 t, w% ~ o& m% X3 h8 P" U7 f g8 M l$ Y$ \6 B; s+ {
郑庄公:“你又来干什么?”7 s/ z1 x9 L! r: c
公子吕:“您继王位,不是太后的意思啊。万一内外勾结,郑国就不是您的啦。我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只好又来找您了。”( M8 y7 x$ s3 [' M5 d
郑庄公:“这个事情在太后那里有些障碍。”7 ~8 u( s$ o& E: i. o
公子吕:“您难道没听说过周公杀管蔡的事情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希望您早点下决心。”
$ U5 n* M1 V/ t7 Z# g$ k$ Q* H郑庄公:“这事我已经考虑好久了!段虽然胡作非为,但是还没有公开搞叛乱。我要是现在杀他,太后必然会从中阻挠,空招外人议论,不但会说我不讲兄弟情义,还会说我不孝。我现在就不管这个事,让他乱来。他有恃无恐,就会更加肆无忌惮。等到他真的造起反来,再来宣判他的他的罪行,谁也不敢再帮着他,太后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l1 r( T& W+ t( G1 }公子吕佩服得五体投地:“主公的远见,我实在是比不了。只怕段的势力一天一天强大,像乱草一样除不掉,那咋办?您如果一定要等他发难,最好勾引他早点动手。”
; |& T p. ~$ L; ~, X8 A郑庄公:“有什么好计策吗?”
( I; ~) F. C7 q: u- b) z+ E! [公子吕:“您好久没去周上朝,都是因为段的原因。现在您如果假装对外放风说要去周上朝了,段一定会以为郑国群龙无首,就会兴兵来抢郑国王位。我预先领兵埋伏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等出城后,冲进去占领京城。您再从廪延那边杀过来,这样段腹背受敌,即使有冲天的翅膀,还飞得了吗?”5 d1 a" U9 n" K5 q2 R
郑庄公:“你的主意太好了,千万别让别人知道。”
3 D* z& H6 M, O; M3 U" A
. q$ g5 V4 m8 r( h' v就这样,一个陷阱悄悄地挖好了。) d+ L1 _0 j# i" A3 i' a; v
. G/ u" m0 j* Y! B$ H' p
第二天,郑庄公果然下令说让祭足代他管理郑国,自己要去周朝上朝。姜氏听说此事,大喜过望,写了封密信给段,让他下月初来抢王位。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密信被截、京城被占、太叔自杀、太后被贬。郑庄公全胜。
3 a/ g) e: ]+ @+ y) u, b p. s8 q4 t) x; H
看来问题的解决都有个时机,过早过晚都不行。不过郑庄公这样来算计自己的亲弟弟,也真是够狠的。0 r6 x5 y; Y! 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