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2 13:33:42
|
只看该作者
* ]% N7 e) j# J/ r/ [% L; F
超标噪声* r, @ o/ [, B8 W
$ @1 h) d- O7 P# s! o2 k 说完动力,再谈噪声。 “柯林斯”级首艇在测试时,澳大利亚海军就吃惊的发现,该型潜艇的噪声水平远比预期要高很多。经过各方“会诊”,噪声居高不下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6 f1 o4 L0 b) y H9 c8 E
6 e* z9 W8 r) S; {
1、 包括主机柴油机在内的许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噪声过大。& t) U8 }# M: D5 w1 s
! n1 J4 R% Q6 S& r2 L1 ]2、 艇体不合理的外形,导致了潜艇在高速状态下流体噪声严重超标的声问题。指挥台围壳后部的上层建筑,在靠近艉部的位置与耐压艇体的衔接时形成一个十分陡峭的斜坡。这种几乎没有任何圆滑过渡方式的连接形式以及该级潜艇不合理的指挥台围壳形状,使其在水下航行时,后半部艇体产生显著的系列流体涡流,而且形成的系列流体涡流直接进入艉部的螺旋桨工作区,当桨叶与涡流相遇时,引起桨叶振动和噪声。
) e; z8 V' I+ E. M' k! R; d
3 P. j$ E% I5 K2 o% ^4 t3、 该级艇采用了X型尾舵。结构复杂的尾操作面不但使流体噪声加大,而且使伴流场变得不均匀,影响螺旋桨的工作环境,使其无空泡转速大大降低。
2 @0 _0 a) O4 E. ~/ O6 e9 @
- b' b* [, P" y7 p m4、 螺旋桨自身的空泡噪声超标。
+ k# m: H8 w# R5 c& V' \0 Q( f+ g8 ~1 s( X
5、“科林斯”级的潜望镜, 电子设备桅杆等未进行适当的流线型处理。若在潜望镜深度上以中等速度航行时,潜望镜产生的阻力和湍流使整条艇产生振动。艇内亦难得到清晰的观察图像。攻击潜望镜和搜索潜望镜在改变倍率时,其聚焦亦存在问题。7 J! H/ z% e+ _% E9 u
L' }* X: h) }: l
% u( z& a5 m! y0 [服役后,”柯林斯“级潜艇艇身加装了消声瓦' b9 H0 M! @ q1 h. z9 q( ]
- z( _) }2 A! ^ Y柴油机噪声的主要是由于柴油机在运行时的共振引起的。共振则是由于活塞上下运动时曲轴的扭曲造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在设计方案中增加了一些附加气缸,使柴油机的共振频率与运行频率产生了耦合。澳大利亚海军只得把柴油机运行速度比原先设计值调低了50转∕分钟,并对柴油机基座进行加固处理,使柴油机的固有频率避开其运行频率。' ], \# I1 w7 W* h; G5 [& I
6 ^$ \" _* r" h, ]: x
水流噪声问题,解决方案是大幅度修改原始设计:在指挥台围壳的前缘根部增设一个楔形结构,使指挥台围壳前缘与上层建筑圆滑过渡,另对指挥台围壳的后缘进行局部整形设计,使其倾斜角度明显加大。尾部上层建筑淘汰了容易引起旋涡的半圆形收尾,改成了渐变收尾。新设计的螺旋桨由特殊的刚性材料制成,不仅在经受水流不规则冲击时振动大为减轻,而且不易产生空泡。此外,从2号艇“法恩科姆”号(S74)开始,艇身开始覆设消声瓦,并更换了转舵时会产生液压噪声的的X型控制舵。
9 }0 U) [/ A! K7 k& c \0 Q" o3 z- ~: b% ?: E/ D7 S
至于潜望镜和电子设备桅杆的问题,究其根源,是由于澳大利亚海军坚持要将光学镜头安置于红外传感器上方的缘故。而通常情况下,红外传感器是位于光学镜头之上的,这样做便于安排光学路径。考库姆公司应澳大利亚要求更改设计后,未经充分试验便勿勿投入运用。发现问题后,设计方对各桅杆外形重新进行了修形,并对光学路径进行了重新设计,才算亡羊补牢。
" D' ]$ [: [3 r/ _
! G5 P5 p2 X# Y以上改进于1998年至2001年间完成。期间,各承包方不断就合同条款互相扯皮,导致澳大利亚不得不额外支出了一大笔费用。
( o* s" z* \! C/ S+ I' O$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