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14|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将士魂归何处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02:5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美国的生活中,美国对军人待遇的重视传统是不可能没有接触的。  b: Y4 C' `, V1 w6 O
姑且不要说亡兵纪念日全国参与的日子,在三藩市的海军节也是一大重要节日。就算没去过三藩市金门桥旁边的陆军基地,没碰上过斯坦福附近空军基地开出来带重机枪座儿的悍马,当你带小孩去小城市的小公园或者活动中心或者市政府玩儿(其实美国小市的政府也就一活动中心)的时候,无意中也可能看到这个城市纪念其阵亡子弟的石碑。而你却不会找到这个市的前市长都有谁,一般不会纪念他们,却会尽量见证每个为这个国家战死的本市子弟。' @; @: s0 j  J- p2 V  |
为什么美国对战死将士的善后工作做得这么细致,网上找了一下现炒现卖。5 D: ^- U$ i: d
原来狗牌的发明可一点都不简单。9 Y' |0 R6 x5 L- G% E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g_tag
9 g% A3 v# E5 x, {  L( l: H早期狗牌的用处,不是用来记录狗的主人是谁,而是尸体的主人是谁!
( L3 p! e, ^$ g4 k+ ^% t* Y早期士兵们为了战死后收拾战场的能够辨认自己,也好给家人捎个信,有战友能够把遗物骨灰带回乡的话当然更好。方法五花八门,衣服里缝名字的,皮带上刻字的,后来就是狗牌的起源了,出现了用机器压制的金属片。- @+ v: |# `8 B3 f6 k; r: ?! L
[url=][/url]$ ~  M  C4 ~  B6 {9 X1 U
这就是美国二战士兵佩戴的“狗牌”。
  R/ ]2 C# f( I1 Y5 o! \' m最早当成士兵配备的是德法战争时期的普鲁士,名字就叫做狗牌,当时在德国泊林刚好也在发狗牌,不过那是发给真正的狗作为辨认系统的。+ E' M# p7 {% s$ q( |0 b
一战里西方军队就已经都配备狗牌了。
. l! c( N, ?2 V* F一战时候美国的军中组建了遗体处理服务部队,甚至有这么一只收尸部队,专门负责收拾战场,处理遗体,把将士剩余的东西运回美国交给其家人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韩战前期因为地理的限制和这只队伍重新得由二战后解散的状态重新组建,弄得收尸的人手不但不够,还经常得因为战事的突变把整个坟场掩埋下去的尸体都挖出来跟着大部队去新的地方掩埋。这一举动,在可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美国人对自己将士的善后工作是如何的执著和认真。
! ~% C$ }; ^# A! P# |最后军部受不了了,干脆命令把全部战死的士兵尸体立即送回美国处理。
; @9 [5 _8 a# U. W" p: v有一个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数据,是美国二战和韩战中78%的战死将士尸体被识别,大家可以想象在大炮连天的韩战战场和幅员辽阔的二战战场这是怎样的难度。而到了越战,只有28具尸体没有能够被识别,96%的战死将士都魂归故里。对战死的子弟兵来说,美国人可以说是尽其所有(当然,办丧事的时候倒是赶不了他们的狂热教徒在外面诅咒),不得不令人佩服。
- y8 i- V) y: }3 {! u( }( H9 ahttp://en.wikipedia.org/wiki/Mortuary_Affairs4 p4 }6 N" i5 J1 O- O
至于将士的坟场,看看三藩市的吧:- A4 `5 [+ ]' j% B. g7 W" w
远眺金门大桥,对面那山的下面就是大海,位于三藩市与南三藩市间的San Bruno市280高速旁边的高地上,你别说,这样好的风水宝地,在湾区也不多,真正是死得其“所“。
( a: Z$ J9 u0 X" X% Y4 {' {" j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3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3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1-9-2 05: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梦晓半生 的帖子0 H. V; T" r8 q# h0 M* @# A' D2 H! [
    3 k' O- F: Z0 f9 }7 v. k% p9 D0 k
    感觉他们对墓地不忌讳似的,不像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膈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05:4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D- n: J& g8 D
    . p  b! r0 p6 @! i- K( g. V( w2 m
    当然忌讳,墓地附近房子相应便宜吧。
    $ g( g7 ?) r$ X5 }1 f+ h4 E
    8 O; ^  w% X* d2 S湾区Colma不整个城市都是墓地专业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1-9-2 05:5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梦晓半生 的帖子
    - o* w) Y' i! {7 u. l
    / ?1 d, H# \/ A1 w8 X4 h可他们把墓地都放城里啊,一眼就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
    ' l+ ?* k8 ~$ O' E# O: Z$ i这个地名我没听说过

    点评

    怎么尽说坟墓啦,我把另外专谈坟墓的转过来吧。  发表于 2011-9-2 06:41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1-9-2 05:56:02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他们老外都把墓地造城里,旁边就是居民区。宗教的关系,西方人并不怕鬼。他们对血淋淋、变态杀人的东西比较怕,所以喜欢拍些电锯惊魂,赤裸羔羊这样的惊悚片来吓人。儒家文化的国家就喜欢拍聊斋、午夜凶铃这样的鬼片。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07:2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纪琮 的帖子- b" r$ s1 }! n* E" L

      ?0 ]3 J" g: ~- }) a其实怕的,我这房子前一手老外那才叫变态。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11-9-2 08:4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梦晓半生 的帖子* d$ a2 z$ @3 p, z# }
    ! P6 p  k: T9 M& f1 D, r$ B7 t
    第一,美国以前打的仗少死的人少,好记。慢慢地就形成传统了。
    2 b/ v7 V+ s9 l' U% k5 w1 f, p3 j# N6 w7 g7 I9 R6 L" E9 J4 j
    中国就不行。自天地初开混沌初分三皇五帝以降,有多少次战争,死了多少人?哪有闲工夫统计人名啊。长平之战一战坑杀四十万降卒,美国建国二百多年,哪次战役死亡达到四十万了?而且这还是两千年前的一次战役。尼玛美国要是来这么几次,我就不信它能有闲心数人头记名字。0 M; q2 F+ s7 n4 {
    + x1 Z) P* E' n
    第二,中国人流动性很强,一支军队里面往往是各地区的人都有,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就到别的军队里去了。上哪儿统计某城市有多少人战死去?比如在怛罗斯之战后的高仙芝残军,都跑到伊拉克去了,本乡上哪儿去统计啊?这和美国人就在那一小块地晃悠可不一样。
    / t0 ~9 R3 g  g  ~: _& V0 Q8 D: K
    第三,具体谈谈近代中国的事情。2 g( l; E% z- q' O* e
    为什么近代中国也没有清楚的战死名单统计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不可能。首先,当兵的很多人都没有确切的名字,经常是王小二、李三这种名字,重名的成千上万,跟本就查不过来。更何况很多都是假名。
    , z, B5 ~: D. K% r5 ~* R8 }
    & P* I: R( Q3 D# i2 I还有一种是半路参军,这个在红军里特别多。二万五千里,一路走一路招,有的人今天参了军,明天就牺牲了,谁都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从哪里来。上次《兵器》杂志最后有个关于泸定桥22勇士的小文,里面就说到杨成武回忆有个彝族小战士在云南参军,没有名字,就起了个名字叫做云贵川,参加了飞夺泸定桥,后来在草地牺牲了。这个都是没法统计的。
    9 |" T2 d& j, p8 a- `  K( k4 e- Z' _8 ~5 c* |
    解放军的时候,还有一种叫做解放战士。就是今天被俘虏的国军士兵,经过阵前教育,明天就成了解放军战士调转枪口打老蒋,可能很快就牺牲了,谁也不知道名字,谁也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这个也是没法统计的。8 \0 f! w' Z* E) `5 C

      B/ L& K* \, K3 s! b这是共军这边,国军那边抓夫抓丁,更不可能有什么统计了。3 ]' Y$ [4 D& w4 E1 {$ N

      M; L& L; n7 O5 ^' o0 b所以说尸体识别这个事情和尊重不尊重没有关系,完全是条件使然。朝鲜那么艰苦的环境,烈士遗体还是要掩埋的,有条件还是要擦身换衣服的。1 q# Y/ }: z$ d( j& [9 ^1 H% m
    6 ]2 J% m6 O& r* r) o
    现在的人不理解什么是“革命”,所以就不理解无名墓碑上的“革命烈士”代表什么。. u' T6 J; Z  g7 I" ~5 w2 m9 b
    2 J% P# q/ n6 v) @8 n8 P" S
    % q! k) N) f. G) F  Q& q3 d; T
    洋人一战就有狗牌,说实话那个时候,中国连狗牌都造不了啊。

    点评

    写得好!  发表于 2011-9-2 13: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08: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猫元帅 的帖子1 A. M5 t' l' a" ]9 ^0 I' F; r

    6 a5 K( T5 ?# y古代没注意,不过按秦律就已经分配到很基层了(乡?刘邦同志那才几百人就得有人负责,应该还是有记录的吧),真正制度如何说不上。
    , K1 ?' M# ^5 n9 D7 O
    * w8 i1 _; ?) W& a6 F近代中国,别的不知道,建国后开始搞志愿军,是否有记录谁谁是哪乡哪县?王小二没关系,大泽乡中关村王小二总可以吧,美国也有很多Michael Jackson, Joe Smith啊,只有更多。解放战争战乱时期可以理解,建国后仍然如此就不知道如何解释了。
    ! |! M, T6 e3 f1 n/ u9 C

    点评

    本文除了谈谈美国所见的感慨外,只希望中国人也能善待今天的子弟兵,以前的不必谈了,也是回不是马甲兄有关烈士竟都查不出是谁的一段而写。  发表于 2011-9-2 09:00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11-9-2 09:01:43 | 只看该作者
    志愿军烈士的统计工作,一直在做,目前在军博抗美援朝馆的就是阶段性成果。

    点评

    为什么是吃包呢?难不成是人肉叉烧包?  发表于 2011-9-2 14:00
    盖世豪侠里的。  发表于 2011-9-2 09:47
    喝茶吃包?这是哪里的风俗啊?  发表于 2011-9-2 09:09
    元帅同志坐下来喝杯茶吃个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呵呵。  发表于 2011-9-2 09:0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1-9-2 18:43: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上面是什么内容?
    5 U: |8 L) b/ p- a姓名年龄血型番号过敏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28 19:45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出窍

    11#
    发表于 2011-9-3 09:51:55 | 只看该作者
    看照片,给人以震撼,真像一排排的战士,活着的时候是战友,死了也还在一起,看见过苏军无名烈士墓前永不熄灭的火和年轻人送上的鲜花,很感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01: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旅途愉快 的帖子1 ?; N# k* p; }' i0 `

    , c! L! s; T7 i+ F看什么时候吧,这是维基上关于早期狗牌的描述:
    1 s' N1 ^& \) }2 E( _3 z3 Q9 c! T) E  G5 C4 c
    1。记录的是所属部队以及名字,有趣的是军官级的需要自己购买而普通士兵免费& A% d( p. K! V% }  O! h1 n  P
    8 D6 f. l6 Y* X
    2。居然1918时候已经有了序号识别系统(serial number),也就是说后面的记录系统已经很完善了。1969年后美国大兵号码则干脆是身份证号。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01:1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能看见海 的帖子! I( {. I- c$ g

    6 ]3 x- R0 _& r; R5 e这样的感觉估计中越边境和在朝鲜的烈士墓园都还可以的。
    5 s* G9 `; l9 K' L
    ) d  B  U/ C' C! G) h但我们自己给长辈找墓园的时候才会领会到,墓园在家乡与在天涯海角的区别,谁给你扫墓啊?而国内的烈士陵园,有战士的地方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02:5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8 D! v1 c1 t7 E3 k' K0 V: u4 h5 @) [% n/ G, R
    [旧贴]关于墓的问题
    6 i9 D: y9 k' {1 ~) I+ W
    2 x% l2 s! a3 P0 w# ?7 y% v# W这个可能都不好意思讲,勉强为之吧.
    6 q  A# S: ]( p# c' C$ P$ e5 x/ Q% y3 _& z- Q# N
    感觉在国内确实死不起了,我们家在外买了墓地,不但国外的葬国外,国内的亲人也得请出来., [/ x$ o. B! {6 N$ K+ b$ k: z

    ) K* Z. N! R' A8 N* F8 g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管理混乱.最亲的一位亲人过世了,张罗后世的时候倒也接触不少.那些法事葬礼什么的就不说了,说说处理殉葬的事情.0 k- I( D3 Q8 X6 X$ e
    5 [+ }! ~( A7 k8 W% B- u! n
    由于老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在某市内大寺买了牌位.注意,是牌位,骨灰不能存市内.牌位是永久性的,佛家说牌位远比骨灰重要.
    ' E- L# d& J$ Q9 {* v
    ; [3 r  J( ^* T2 j) q骨灰安葬确实是大问题,现在都已经得到市外开车一小时,听都没听过的地方了.寺院倒有在山里买下佛堂供人停放的,但到底能放多久,国内政策乱七八糟,始终难以心定.而所谓一般的安葬场所,5年,20年计算的费用倒也不高,但总得有后辈是否能妥善处理,继续供奉的问题.也好在有牌位在市里,否则去市外请骨灰出来要花差不多一天时间.9 f0 k7 S# V: y" q7 w
    % e9 O5 V; u/ O7 C
    考虑到这个,以后骨灰干脆放国外,也是一个好选择.一来吊唁容易,二来在国外可以安安心心的放着呢.在国内就算是烈士墓园,也已经早说了20年后得请出来,( ?# d5 {) |( Y4 s9 p7 Z3 ^& D
      n  D1 V  G% U! F/ k  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1-9-9 04:5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1-9-8 21:38 编辑
    3 {( c* j( j) B+ d4 O
    ( M! i; y# X  ^  z回复 梦晓半生 的帖子$ c+ _8 r4 ?1 [' G

    % m6 X. p, }# `3 M. G( c这个题目其实很大 --- 不单单是对于战场牺牲者的处理,还涉及到兵役档案管理乃至征兵制度。说到底,反映的是一支军队的正规化、职业化的程度。) V( J! J9 j) {7 t0 t1 h( k0 ~& i
    + V: N8 z# ]7 F# L7 w+ A, @
    近代西方军队一直走的是职业化路线 -- 不但具体到每一个士兵都非常职业化,接受过很好的训练,而且整个军制系统也相当正规化。档案管理、人事调度都有条不紊。。。
    ; h8 S! d+ R, e6 u/ \- s0 N****** 瓢泼大雨持续数小时,校车都开不出来,顶着大雨开车四小时接孩子回家,继续侃 ********
    " {, Z7 Z9 V. @$ ^' B8 a/ _; D1 S/ g4 L3 E# i/ w
    他们的部队如果承受超过一半以上的伤亡,那么就不可以继续承担战斗任务;兵力调度上也一向是文档现行,人员、装备随后。所以他们对于部队人数的掌握很精确,也有据可查。3 H% a6 }! w6 U; k3 s7 L( J( ?

    5 E/ m; d! J: o4 k, sTG武装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群众路线,特点就是“非职业化”,所以这也决定了TG的军制,有非常大的随意性和灵活性 -- 但缺点就是部队数量庞大但缺乏档案,根本无法建立起对每一个士兵的有效追踪。顶多一个连队能搞一个“连史”记载,就很了不起了。绝大部分连队,根本无从得知是在哪里、什么时候组建的。。。 连一个连百八十号人的行踪都无法上溯,又何谈每一个人。。。
    ) u2 E$ a% v" s: O4 @+ U/ `  t# D# c: Y- W0 S/ a5 }6 `
    偏偏TG武装在正规化建设道路上一波三折,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搞了一阵子,结果被打成“教条主义”,被以反修的名义给反掉了,那点儿正规化成果被反得干干净净,半点儿都没剩下来。。。
    & [  V* ]% g, ~2 y+ A1 M, g; e  W+ j/ J$ o! p% v. ]7 h. V
    直到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这种情况还是非常明显:《高山下的花环》里那个无名战士“小北京”,是有生活原型的 -- 而且不止一个 -- 临战前从各大军区抽调技术尖子,充实前线部队。很多人刚下部队没几天就上了战场,跟身边的战友都没来得及打招呼,就牺牲了。对战后总结评定造成极大困扰。这是典型的TG作派:事急从权,先把人派过去再说,档案啥的回头慢慢再补。结果人牺牲了,档案也永远补不齐了。
    7 m0 A0 K6 {( i3 ]. n
    : j1 T* Q! H) E5 B% F1 ]不少老部队都比较有荣誉感,往往有自己的连史、团史。有的记载还很详细。但是这事儿并没有被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也即并没有被上头意识到其重要性。这方面TG的确需要改进。
    ; x8 D# d' c  D+ U, N+ v# D
    3 s% x: D1 s2 r7 U  ~作战方式则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美帝一向是摆好架势,有板有眼地打阵地战,白天打仗晚上收兵回营睡觉,“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比较容易管理;而TG军队则一向是游击战+运动战,穿插分割包围袭扰,所谓“一身虱子两脚泡” --- TG的游击战水平全在那两脚泡里头。这种作战方式,对于部队的掌控难度则成倍增加,穿插分割,万一途中被敌人伏击了怎么办?被人反穿插了怎么办?部队跑散、迷路、被打散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这些都要一板一眼、一丝不苟地记录在案,恐怕一个连队十个文书也不够用。。。 ) p9 o( |, Q( u7 T, T1 L3 U" i2 s

    7 x8 ~/ l4 h1 S* f5 \! [存在的,既是合理的。TG当年无法对于每一个战士建立起追踪档案,按当时当地的条件看,无可厚非。2 T; C8 s: G* S4 p6 I) l2 @8 {" q! A

    2 z* R0 R/ n. U3 i9 ^不过这些年来,既然要大力搞部队正规化建设,那么在这个方向上提高提高,也是应当适份的。毕竟不能“土”一辈子。。。
    , p4 K* L9 T; j9 E
    0 A2 {, N4 q: E2 b" X0 I: n" ~
    % E; C( C& E) Q4 ^# p' K# T2 q) K! f) m2 \6 k6 N/ I

    点评

    好像国军也很差,所谓拉壮丁嘛。 日军倒没听过有关消息,不过似乎谁谁在哪里丢的倒有记录。  发表于 2011-9-9 22:2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16#
    发表于 2011-9-9 10:2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梦晓半生 的帖子
    7 D& A! o$ F3 p% `$ o3 c$ m# m3 e0 e
    今天跟同学吃饭还讨论起这个问题呢,敢情都给父母买了墓地。其实我倒是没这些想法的,我自己就愿意把骨灰埋树底下,但我同学都说得有个墓地。。。目前我还在将信将疑中。。。我怎么总觉得父母还健在就考虑墓地实在是不吉利呢。。。

    点评

    我是希望把骨灰扔海里。不过我死了之后的事,其实我说了不算,他们爱扔哪里扔哪里,我才不在乎呢  发表于 2012-6-24 16:25
    偶想撒长江里  发表于 2012-6-24 15:58
    过几千年。。。。。。  发表于 2011-9-11 04:00
    咦,我也想埋树底下  发表于 2011-9-9 21:51
    太傅怎么比老早子的皇帝还迷信呢?  发表于 2011-9-9 13:3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7#
    发表于 2011-9-9 21:4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个 的帖子
    + O6 L5 J9 G6 |1 T& Z' h  ~0 F: C, u' m% K4 i! m/ M9 a1 N: K
    埋树下干嘛。。。 刚看到的一个签名档:
    % _8 O! j$ e8 r" n
    ! F& t/ z% V4 s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让我活在,新闻联播里。。。 ) [  i/ Y% M2 \! d- n
    , K$ k. Y( x7 i$ k7 Y2 F( e3 k
    8 I. y& F8 l% g' e6 {) O" U% D
    3 }5 r: `$ e" X% n. G

    1 }+ E6 H% w- q& a! R" z

    点评

    就是,新闻联播根本就没有老无所依这新闻。  发表于 2011-9-9 22:21
    超级杀人犯可以活在新闻里  发表于 2011-9-9 21:52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9-9 22:2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雪个 的帖子7 O; \# F5 L; E
    " E8 \" ]% \& `$ Q6 J
    谁给你埋在树底下的权利?
    & b) m2 Y4 x. [" v3 [# w9 E+ {4 u/ I  q2 U$ w0 U* |% F- a; q
    被政府发现说不定得向埋的人罚款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1-9-9 22:5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梦晓半生 的帖子* @) o' Z3 d/ k+ J: Y

    4 m" u3 N! H3 [1 r  W' w7 Q% B还是老美人道主义精神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08:40:22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1-9-2 05:54 . B1 `8 L+ E: v
    回复 梦晓半生 的帖子
    5 H* F+ [: i7 u) b/ k! ~+ K
    ; n% S+ q$ G: \3 H可他们把墓地都放城里啊,一眼就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
    ) z0 Q" y7 \; V# k
    才看到,有没有榔头让我咣当一下,住湾区居然不知道Colma,以后太傅要没找到树埋可能都要。。。
    2 G- x! c1 t; B' m: k" D!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7 15:22 , Processed in 0.04963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