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开心 2016-11-26 15:39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筑基
|
本帖最后由 弦音舸醉 于 2011-8-26 05:26 编辑
4 ~0 m, i# X/ A2 |5 y: Z1 ^1 {
% ~! C! Z. u4 @" D6 E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0 v. w0 i' ]2 e- g
2 j! o$ T# _% q) `' c5 ~5 @% C刚才回错地方,重回复一遍,莫怪罪。
- g% r9 M( X* X
* s, L/ O! @# ^; ~# F2 P; V$ p6 j4 \$ W" j. h
” 这个~~~老大是不是也犯了个中医爱假设的毛病呢?俺那场病的感受:西药真的没用,中药下去就见效了——当然,要换个二把刀中医估计也没戏~~~ “9 N$ [% k4 ^/ G, T1 s
我来帮楼主回答你的问题啊,楼主说了,中药有用的,中医没用(全文对”存药废医“的主张没有异议)。1 b$ h$ D( D- k& c# }$ t: j, Q
看完了全部文章,历史的细节部分描述得很详细,受教了。文字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读来宣畅淋漓。作为一名中医从业者(这个名头也不完全正确,现代医学还是努力学习并在临床切实运用的),来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啊。- N$ p: n7 @& M C2 j6 E* A
楼主在文末总结了中医西医在中国这百年里争论的原因,是过去的医学和现代的医学的竞争,楼主的观点是偏向于既然现代了,那属于过去的医学的中医,就该回到l历史中去,这观点其实并没有跳出民国时代的认知,甚至民国时似乎更明确这个观念:旧医、新医的命名应该就是这个思路。# c5 q: S4 G, h. i# @! k
其实中医也并不就是中国自己的医学,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针灸、印度的草药学、西域(中亚及西亚等)的医学,只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让这些来自不同区域的传统医学概念混杂性的流传下来了,但这种流传也是选择性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朝代有不同特征的中医学,以至于中医学流派纷呈,莫衷一是,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处于时代的劣势无疑,但并不能代表中医的整个历史。事实上,现代“西医”的发家,也就是在20世纪初发明了抗生素,从而在对付细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巨大胜利,当然,之后现代医学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微观层面的进展尤其明显,以致于对疾病的认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百年中,现代医学将中国或者说世界各国都有的传统医药学远远的抛在了身后,这是不争的事实。
8 F8 _# |, Y9 Q( R" f# `( W/ _, t: D 但是,现代医学因此能解释所有的疾病了么?好像没有啊!就举CT/MRI运用之前的西医与运用之后的西医比比看,20年前的西医也就是个经验医学罢了,与传统医学比也就是50步笑100步,更不用说楼主洋洋洒洒运用100年前的民国时期的西医资料了。现在的现代医学依然抛不开经验医学的帽子,即便在病因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治疗学上的进步微乎其微,都是靠经验的积累、总结、再积累、再总结的过程,即便以手术操作为例,一个个术式的发明,也都是建立在临床实践经验之上的,而且许多都面临迅速被淘汰的命运。9 j) A/ F& o7 ~9 `: w
即便举现代医学最擅长的抗菌领域来说,不幸的事实是,微生物似乎总能迅速形成新的抗药机制,一代一代升级着抗生素,但效用却逐渐萎缩,面对非典等病毒感染(我没弄错,是说到微生物时顺便提到病毒而已)所能做的依然和100年前没有差别---隔离。 抗生素的代际运用最有经验的一定是中国医疗市场,事实上国外第一代的抗生素依然非常有效,为什么会这样??, c8 b; W \9 C, s3 O: O0 J( y
传统医学(中医)的特长正在强调提高人体的防御体系,甚至可以忽略细菌,这在100年前是软肋,被西医逼得无路可走,甚至只能请愿或者发动私人关系去维持生计,但它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力及效力是不争的事实,这能帮助病人抵御各种感染,虽然对严重的疫情疗效欠缺,但西医若不是发明抗生素,疗效更是可笑,看看欧洲流行鼠疫死亡人数就知道了,照楼主主张的理论,是不是也应该存药费医呢?5 b% b/ g k7 _- H# {0 e+ I$ v
再看现代医学的另一个重大发明:皮质类固醇。现在大部分的内科医师都依靠这个取得疗效,甚至只能依赖这个获得疗效(就比如说非典的胜利)。但是只要你做过临床,就会很痛心的发现病人对这种药物的依赖,比如皮肤病,用上激素就能控制皮疹,但更远期的观察就会发现,一旦停药,症状就会复发,且可能更严重。可见,疾病并没有被击溃被消除,仅仅是暂时退却,积蓄力量罢了。更不用说长期运用类固醇带来的体重增加、抑郁、溃疡、白内障、骨质疏松等困扰了。! H" }! }; x, ]/ d- A9 \
我没有读过楼主更多的文章,不确定楼主是否在临床打拼,但就楼主在本文运用一百年的资料来全盘否定传统医学的价值这个做法,我很不赞同。现在国内现代西医教育也是千疮百孔(不必嘲笑更差一点的中医教育),绝大部分学生即以后临床骨干作用的医生,充其量只是一个熟练的操作工而已(我想我这么说应该不过分),说好听些是医学太庞杂,术有专攻。
, o2 N. U$ X+ y+ Z) y, M1 C 不错,术业有专攻,但我们的临床医师都缺乏足够的人文教育以及足够的哲学教育是事实,现状如此,尽量减少跨学科的想当然的评议,或许更能获得进步,至少不会固步自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