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50|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美国经济会二次触底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4:4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8-10 15:49 编辑 0 d/ I8 w4 `, y

  @. ?# p- b' B% C& X" c0 V: ^7 e
这两天,除了伦敦暴乱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就是标普把美国政府信用等级降级和随后的股市暴跌。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自然集中到美国是否会经济二次触底,新闻里也充斥了各种评论。有意思的是,新闻评论大多坚信不会,经济学家则没有那么确定。那么美国经济会二次触底吗?

8 e1 x9 ]+ U8 i& I  E& i! V! E4 y: \
有一种说法,美国经济根本没有走出2008年开始的上一次萧条,所以谈不上二次触底,根本就还没有从“底”走出来,现在的危机只是使美国经济在“底”上多呆一会儿。主流观点当然是美国经济已经在吃力地回升,现在最需要避免的就是二次触底。事实上,是否二次触底并不重要,不管美国经济是根本还没有走出上一次萧条,还是处在勉强回升之中,美国经济还远没有回到健康发展的状态,二次触底只是说法而已,关键在于美国经济何时才能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奥巴马被称作“了不起的交流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但奥巴马屡次讲话,试图安抚躁动的股市和人们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收效甚微,关键在于他没有指出美国经济恢复健康的道路。美国两党在国债违约上的角力也围绕着如何才能使美国经济恢复健康的路线斗争,也就是减支和增税之间的斗争,最后一分钟的妥协是战术性的,因为谁也不敢承担美国国债违约的巨大政治和经济责任。也正因为此,两党的路线斗争将继续下去。但两党的路线斗争实际上只触及战术层面的问题,都不涉及美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问题,谁也没有大家都认帐的把美国从经济泥坑拉出来的锦囊妙计。
! u7 q' \' V5 x" v' V. @. n( }
2008年危机过后不久,很多有识之士正确地指出了美国经济结构性缺陷的关键所在:经济空洞化、投机化。药方也很简单:重新工业化。奥巴马曾经把重新工业化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部分,但在经济救场的短期行为中,这一重点逐渐淡出了。更重要的是,美国公众在2008年危机的痛楚中清楚意识到的事情,正在被时间所淡化。美国公众热衷的不是重新工业化,而是恢复2008年之前的老路。老马熟路,easy money,何乐而不为?于是,美国欢快地重新走向又一轮经济危机。都说美国国债即使违约,也只是技术问题,不反映美国经济的基本面。美国经济如果不做结构性的改革的话,更大的危机只是时间问题,眼下的二次触底才真是技术问题。
7 l) M. @$ {+ [8 z' W
既然药方很简单,为什么做起来那么难呢?这牵涉到美国经济的空洞化、投机化和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金字塔的顶尖,美国经济享有独特的强势地位,“用钱来赚钱”比用力气赚钱省力,而且来钱更快更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回到用力气赚钱的工业化自然不容易。更大的问题在于全球化。当工业化基地向劳动力和原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后,美国再工业化就面临将劳动力和原料成本向发展中国家看齐的压力,进而导致生活水平的下调,否则很难保持竞争力。在理论上,美国的再工业化可以集中在高科技、高收益领域,避免和发展中国家的正面竞争。但是在实际上,技术不是巫术,很多是一点就穿的一层纸,依靠技术领先保持竞争力是一件很吃力也很不可靠的事情。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屡屡向中国发难,正是因为离开了这样的保护,美国在很多工业技术的领先地位将岌岌可危。再工业化必然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劳动相对密集的中低端产业,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劳动力,重建美国的中产阶级。
  Q; t' h" r4 v
说到中产阶级,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事实上,中产阶级没有明确的定义,在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都是中产阶级。具体来说,中产阶级在经济上独立(由此带来政治上的独立,既不必从属于雇主或者部族利益),不愁温饱行宿,具有一定的非生活必需的选择性消费能力(discretionary spending power)。长期以来,产业工人而不是专业人士才是中产阶级的主体,福特的流水线革命对此功不可没。具有高度教育、高度技能的人总是少数,依靠他们支撑起知识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这是知识经济的误区,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使最大量的受过基本教育、拥有一般技能的公众进入中产阶级,这才是美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也是死结所在。重新工业化不仅需要决心,还需要投资。政府投资不是解决办法。政府投资重建工业的话,政府就直接进入经济竞争,这不符合美国的经济理念。但私人投资的话,首先要关注的是投资回报,没有多少投资者有救国救民的觉悟,去投资低回报、高风险的中低端劳动密集产业。
/ @  M, N& K' u# k* ~
在中国崛起之前,世界经济的圈子基本上就在西方或准西方国家中打转转,东边日出西边雨,东方不亮西方亮。金融资本在欧洲玩不转了,可以去美国;在美国手气潮了,可以去日本;日本蔫了,可以找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或者其他人的晦气。可这次不一样了,整个西方和准西方世界的经济都触底,上哪里都一样晦气。说上哪里都晦气也不对,中国就一直独秀。或者说,中国也有问题,但中国的问题不是增长乏力,而是经济过热。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过热是坏事;但对于寻求短期利益的资本来说,经济没有过热,只有更热,即时收割才是正道,可持续发展是别人的事。不过中国扎紧篱笆,不让国际游资随便进出,任意收割,金融大鳄们只有在门外干着急,还是只有回头在西方和准西方寻找已经消失的机会。这种困局加深了西方世界正在走入死胡同的印象,正是整体萧条导致信心丧失,引发了当前的股市危机。

3 V+ Z& P9 S4 B
美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启动困难重重,美国经济复苏遥遥无期,标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不是两党为国债违约问题的狗咬狗,才作出了对美国主权债务降级的惊人决定。事实上,这只是皇帝新衣的游戏,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事实,只是出于收割最后一茬羊毛,或者不愿做“坏孩子”,才没人愿意出头挑明,标普只是皇帝新衣故事里的那个愣头青孩子,挑明了这个事实。至于美国债券在降级后反而走热的奇怪现象,这其实很好理解:美国信用等级是从AAA降低到AA+,不是一路降低到垃圾债券。美国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没有实质性的大幅度下降,但降级对世界金融的影响不仅是实在的,还是眼下的。在股市大幅度缩水的时候,美国债券依然具有相对稳定的回报率,自然成为走投无路的游资的避风港,但这不等于人们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信心和认可。与此相似的例子是美元的汇率。当汇率市场发生动荡的时候,游资通常流向美元,短暂地推高美元,但美元汇率的长期走势还是持续走低,回升乏力。
/ R9 I" O! O" S& I( C
西方不乏质疑标普降级决定的人,但美联储在89日例会后惊人地宣布,两年内不上调利益,这间接地宣告了美联储对未来至少两年内经济的预测:继续走低。这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给出利息调整的时间表。美联储在现在这样脆弱的时机公布这样负面消息,只能说明一个事实:美国经济是否二次触底只是一个技术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美国经济将长期低迷,而美联储已经用完了宏观调整的筹码。
7 J2 J. U- p8 o: y* q% a8 f' F
美联储用完了货币政策的筹码,那美国财政部呢?筹码也不多。谈论已久的QE3终于没有成真,有QE1QE2的前车之鉴,QE3即使实施,也于事无补。QE3将极大地增加美国的债负,而对再工业化没有实际用处。即使QE3的重点从拯救银行和增加流动性转向基础建设,现在和罗斯福或者战后时代有本质的不同。在罗斯福时代,美国还在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大兴土木修建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电力、水利)对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建设有明显的作用。但作为发达国家,美国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就位,没有太多的增建余地。现在要做的不是新建,而是修整,对人们的生活方便有很大用处,但对于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率没有太大的作用。投资教育也是一样。战后时代的GI Bill使大批退伍军人得到教育机会,延伸的教育改革使高等教育平民化,今天美国已经很少有有才有志青少年因为家境贫穷而得不到教育机会的事情,美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教育资源不足,而在于学生乃至社会缺乏对于教育价值的认同。学生不愿努力学习的问题不是增加投资就能解决的,所以QE3对此无能为力。

( o7 j# }" e2 W* J: f, Y
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对未来几年的美国十分关键。这不仅是谁当总统的问题,还是未来美国的路线斗争问题。标普降级把美国脓包挑破了,人们不再能自欺欺人了,必须正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深层问题,但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而且为公众所接受的改革路线图,或者出现一个可以使公众信任到可以仅靠“相信我”就跟着走的领袖人物。
0 ^8 |. V* O' e0 G& P" S) J  Z7 t
美国的问题没有解决,那中国呢?中国的问题不是增长乏力,而是经济过热,通胀正在成为迅速膨胀的威胁,不仅威胁经济增长,还威胁社会安定。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中国和世界上主要经济大国一样,推出了一台巨额刺激经济增长计划,但这4万亿投资对眼下的通胀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眼下西方媒体又在鼓吹中国应该再次推出巨额刺激计划,以确保经济继续增长,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7 D8 w- I5 v8 v/ e% N
中国经济正在过热,通胀成为头号问题,这不是秘密。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推出巨额刺激计划只有一个理由:维持出口强势。问题是中国经济如今还是出口主导吗?房价高涨是经济过热和通胀的重要推手,而房市和出口经济没有什么关系,实在要算上间接关系,那也是隔上好几层了。三座大山里的另外两座是医疗和教育,这和出口经济就更不沾边了。另一个重量级因素是汽车。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中国的汽车出口和汽车总产量不成比例,内销占决定多数。中国的出口依然强劲,但内需至少同样强劲。在经济整体过热和通胀压力下,选择性的基建投资依然必要,比如完成高铁组网的其余部分,形成规模和效益,继续电力建设,缓解电荒,但全面铺开的一揽子刺激没有必要,更可能是有害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5 捐资 +6 学识 +3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5 + 2 + 1
煮酒正熟 + 5 + 2 + 1
landlord + 5 + 2 +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9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89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11-8-11 06: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4 Y) t4 d+ |- q4 K- `4 G- q3 i  W) Q* d7 H
    好文。可以转载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1-8-11 06:21:00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重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无国界这点决定了美国社会只能够逐步加重两极分化,随着中产阶级所占比例的下降和社会人口中拉丁人口比例的上升,麻烦会越来越多,也许以后会有一个词出现,那就是美国病。
    ' A2 r5 |9 a: A( v2 c7 H8 p! H" r, j
    至于中国,它还有相当的上升空间和改进余地,而它的统治阶级也还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它会继续逐步上升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希望它不要走当年日本和德国的道路,而是逐步的通过挤压扩张来维护自身的利益。8 R& }7 F- d- X' w: I/ d

    3 y6 m+ i7 K  P$ D5 G; E6 ?我不相信有什么社会制度有其自身的免疫力来免除衰落,任何事情都是有其无法克服的自身弱点的。

    点评

    干嘛那么狠啊,美国要是死了,加拿大也会完蛋滴  发表于 2011-8-18 21:15
    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美国重新工业化,就让罗马帝国死亡吧。  发表于 2011-8-18 19:58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2-7 02:20
  • 签到天数: 389 天

    [LV.9]渡劫

    地板
    发表于 2011-8-11 06:31:03 | 只看该作者
    laoda,
    0 ~2 ^% w0 z+ e2 e7 Q1 o, L6 e9 {5 Z/ C
    Such a nice piece./ d2 m! O) }$ _9 A3 J
    Seeing a big mass here,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to rejuvenate the US economy other than re-industrializtion? like you said, industrialization is not a practical solution here anymore.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2-8 01:13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5#
    发表于 2011-8-11 07: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7 J' X1 Z# V: s% l  l% p; N0 B0 x) P6 o! y% l
    以美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教育准备,想走出泥潭,没有新科技引导下的新行业迅速建立的话,很难。
    + R! [2 k; M2 d3 R* p
    3 t3 w4 J; R( E7 H- M% G+ n如果回头看美国的发展,二十年前有芯片经济,十年前有互联网经济,现在有什么呢?新能源远水解不了近渴,生物工程收效不大,纳米技术不靠谱的居多。而最为主要的是,恰恰是芯片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开启的信息化时代让美国的创意为主导的高端产业路线受挫。; W2 C2 F, `& ~! a4 V' _+ {! Q
    ! }* U, c' w, e) ^: b4 k% K+ B+ ]) {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又是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大大缩短了各种发明创造被山寨的周期,一方面,高利润靠的是技术垄断,另一方面,高利润才能拿出钱来投资新科技,可是新科技带来的互联网,资本全球化却可以迅速抹平新技术发展原本应该获得的高利润。因此,继续走高端产业路线必定很辛苦,但不走也不可能,那就白瞎了美国这么好的科技基础了。6 ?5 q2 Y) |8 G2 U

    0 u  J) D' ?( h' u" G+ ^# s解决美国问题什么经济政策都不行,靠的还是发明创造新科技,回头走工业化老路,资本家愿意,劳动人民会不会愿意呢?美国汽车行业就是个例子。
    0 }3 F' T$ Z; |% X  f2 ~+ m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8-20 01:05
  • 签到天数: 1020 天

    [LV.10]大乘

    6#
    发表于 2011-8-11 07:23:4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要重走工业化,必须提高贸易壁垒,把来自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的廉价产品挡在国门外,不要说这样做会引起贸易战,连国内的消费者这关也过不了

    点评

    这个中国应该配合,把一切赔本赚吆喝的出口禁掉~~~  发表于 2011-8-12 10: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8:01:54 | 只看该作者
    牛铃 发表于 2011-8-10 17:23 1 h& W( L: J! T8 q* @9 R& G# s
    美国要重走工业化,必须提高贸易壁垒,把来自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的廉价产品挡在国门外,不要说这样做会引起 ...
    ( p9 }) D7 I9 ?' v2 l. ^( i
    问题就在这里:美国只有集体愿意承受生活水平较大幅度下降,才有可能走出这个怪圈,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8: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不爱吱声 的帖子
    - m% T+ `, q, y9 t0 @2 r/ @7 S2 W& O+ t! P, b$ h) E
    美国一直在尝试打开新产业的通道,作为知识经济的新成长点,却忽略了越是向上走,就业上受益的人越少,而中产阶级的流失正是美国经济-社会困局的根本。所以美国的出路(或者说死路)在于重开劳动密集产业,解决就业问题,代价是全面降低生活水平,但这是不可能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8:0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togobookworm 的帖子
    0 S) r0 ?2 Z+ M, v9 W% j% w$ [2 X- C( l3 Q
    哈,我要是有药方,早到奥巴马那里邀赏去了。老实说,要是谁有一个行得通而又相对painless的药房,这绝对是诺贝尔经济奖的材料,美国人把QE3都给他都愿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8:08:33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8-10 16:21 , k" D  ]0 P1 X: R/ U) e5 S
    美国的重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本无国界这点决定了美 ...

    8 k3 Z7 V/ k% x问题正如你所说。不过中国的情况也不乐观,中国的成长空间很大,但中国的“美国化”速度也很快。照这么下去,美国时代延续了100年,中国时代恐怕没有那么长就要触顶。我们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走出这个怪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1#
    发表于 2011-8-11 08: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7 R2 }0 _# @( |  Q1 N3 j
    ( [9 q. u6 m8 b  R+ H+ `. L( j! U8 G国内的需求空间还很大,因此若干年内不会有问题,除非出现戈尔巴乔夫那样的天才级白痴。
    # q6 e' G1 C: M
    ( v& x! L9 h' i2 G, E2 m/ L' C国内的美国化程度还很低,主要是因为城市化还远没有完成才显得比较高而已,过一段时间就会下来的。至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个很不好办,只要经济是资本主义为主,就必然有其弊端;可是政府干预或者主导经济的弊端也不少。而且财富的分配永远是按照实力分布为原则,这点哪种制度都是一样的,随着政府逐步为财富所掌握,结果都不乐观。

    点评

    肯定啊,盼望王师那么多年都没来,只好指望这个了。不过这帮人不明白,当初戈尔巴乔夫也不是为了苏联好,而是为了争权罢了。  发表于 2011-8-15 00:18
    现在网上颇有一帮人鼓吹赶紧出戈尔巴乔夫呢。  发表于 2011-8-14 21:1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1-8-11 08:3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3 y% L, l; ?' R

    $ @, X3 C  V$ ~% @. }2 Y: x) l对,这点绝无可能,在某种意义上,美国在重蹈英国的覆辙,那就是工业外迁所导致的经济空心化和逐步依赖金融服务业,这是死路一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1-8-11 08:3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牛铃 的帖子# r1 P- @1 M/ c
    0 e, D5 J" q* F2 g
    肯定没戏的,尽管很多人都明白应该如此,可是谁敢真提出来,那就等于在政治上自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1-8-12 09:1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2 ^0 _: F2 \+ i( f% Z5 I
    5 V! S% r$ N0 P
    国内的需求空间确实还很大。 但在现有技术下,让全中国人民过北美人民过的日子是不可能滴。 因为地球的资源不够了。当然如果科技突飞猛进的话,一切都是可能滴。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15#
    发表于 2011-8-12 09:4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u. o& q% q/ u/ E2 y+ {5 D& `. U) r6 M  W) d" @( j0 h# U' ~; Z
    我不太理解,标普给美国降级有什么实际意义么?
    ' Y+ t4 t, t7 S- D
    7 U8 h$ l6 I2 p* P3 @8 T能影响美国经济么?
    + B9 s. p/ M7 i9 o# F7 J
    ! k5 k$ F. }3 s8 N) W我怎么觉得两者皆无呢?1 i, h1 J( O/ j1 W

    点评

    作秀  发表于 2011-8-18 21:0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1-8-12 09:5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猫元帅 的帖子1 C: Y& c$ P5 m! P" {- D, a

    ( ]8 a2 B/ X3 a% f市场信心,老大都被降级了,其它的怎么办?会不会导致骨牌效应?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28 19:54
  •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分神

    17#
    发表于 2011-8-12 10:02:1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应该配合米国的贸易平衡要求,禁止一切对美廉价出口,先从资源矿产品做起~~~, r. i3 Y6 ?# }$ N& @
    就是出口也不收美元,全部改成易货贸易——米国若拿不出东西来就禁止中国给米国供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10:24:12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1-8-11 19:43 ) O5 x$ _  N2 e0 B
    回复 晨枫 的帖子9 g! K& y$ h, C5 }/ R# F9 V
    3 s" B/ g' s/ y
    我不太理解,标普给美国降级有什么实际意义么?

    & Q& I3 S/ s; n" \标普评级的目的不是影响经济,而是为投资者提供信用参考。影响经济是副产品。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19#
    发表于 2011-8-12 10:3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兵帅客 的帖子
    . K' R  @9 w: x. l8 g4 D4 z6 s: ^
    , \. f: g, ?3 P. h不太理解。: e+ i2 i9 E+ P' h3 j

    ' t7 Z  }# v' C8 C; A也许是因为不是搞经济的原因吧,不是很理解。我总觉得把美国降级和把索马里升级是一样的,象征意义更大些。最多就是提醒投机者早找退路。5 F# |/ v! A1 q% {. C0 W0 u

    ; _) M  X) m. w1 }& r! M如果因为降级就减少对美投资,那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么?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20#
    发表于 2011-8-12 10: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z' [/ ~1 K2 f

    0 m% e: d1 ]  \' D对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来说,降级有什么实际影响么?
    $ ~, y8 o4 u. Z9 l
    4 F4 y5 f4 p5 @! A' r7 m1 s比如说,投资者因为降级而觉得在美国投资风险加大,所以转投其他地方。且不说实际操作如何。即使真的是这样,那么会不会加速美国经济衰退?如果美国经济继续衰退。影响到世界经济衰退,那么在其他国家投资其结果不是一样的么?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12 23:16 , Processed in 0.04132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