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4-16 21:41 编辑 ! B: P! C; n. q- _
, u0 Q" k$ z: c$ r9 A3 @* ^
V( l F+ M5 I9 f, o2 L石油价格暴跌50%,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产油国基本上都是输家,用油国则是赢家。美国、欧洲、亚洲累计得意接近9000亿美元/年,这是非常可观的经济刺激。IMF估计,低油价可为全世界带来0.7%的经济增长。但俄罗斯和中亚损失2180亿美元/年,中东更是高达3570亿美元/年。加拿大和挪威是西方国家主要产油国,分别损失400亿美元/年和530亿美元/年。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也是损失惨重,620亿美元/年,拉丁美洲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用油国家,但委内瑞拉肯定饱受打击,这应该是损失600亿美元/年的大头。不过这里的数据是Bloomberg用2011-2013年数据计算的,没有算入2013年后美国页岩油继续高速增长的情况。现在的实际情况应该是美国的净得益减少,但依然是得益的。低油价对欧洲是非常有利的,有助于缓解经济低迷的问题。对东亚也是有利的,有助于缓解日本经济低迷和中国经济增速放慢的问题。继续这样低迷几年的话,俄罗斯就面对必须结构性经济改革的困难问题。结构性经济改革在经济好的时候有条件但无动力,在经济糟糕的时候有动力但无条件,所以常常是说的多做的少。但普京要是聪明的话,这件事必须抓紧了,否则这成为送到美欧手里的命脉,俄罗斯有得难受了。中东和北非的问题更复杂。油价低迷是伊朗经济更加困难,但伊朗这30年来经济就没有容易过,估计相对影响反而是小的。问题大的地方是沙特、卡塔尔、利比亚。沙特、卡塔尔等海湾国家靠大把撒钱维稳,石油价格暴跌就使得继续维持这个做法成了问题。利比亚在内战后重建始终没有展开,现在油价暴跌,更没钱启动,这是ISIS滋生的土壤。/ g3 L' }* i7 L/ c, P: {% c& {
( x0 _4 W. n" c( x
4 O$ l# p U0 E2 j7 [: a" _
但油价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增长,而美国石油需求在过去十年里持平,实际上还略有下跌。中国需求是一个问号,会继续增长,但是否会高速增长,吸收世界石油产能的增长,这是一个问题。是的,世界石油产能在增长。现在主要来自美国的页岩油,但长远来说,其他国家的页岩油开发、加拿大油砂油的继续开发、深海石油(包括北冰洋)都可以大幅度增加石油产能。加拿大的油砂油折算蕴藏量大大超过沙特的常规油,现在连英国伦敦以南都发现了巨大的类似页岩的油藏。石油价格不光是开采、需求的问题,还有对未来预期的因素。即使短期需求超过产能,只要长期前景供过于求,价格就很难大幅度上扬。现在正是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候。这是70年代罗马俱乐部预报长期性、结构性世界能源危机以来第一次出现长期石油产能过剩的情况。# i4 i6 s {0 W6 o- C
9 j; h+ a, a5 E) o- o
. v; n& e2 @# ?( j1973年石油危机后,美国曾有过一阵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小高潮,但好景不长。90年代到世纪交替,因为经济火爆和油价低迷,刺激了大型SUV和皮卡的流行,汽车燃油经济性不仅没有稳步改善,还有所下降。但过去10年来,由于石油价格高涨,汽车燃油经济性在稳步上升。现在的石油价格低迷有可能放慢继续改善的步伐,但汽车公司的节油科研的动势已经建立,节油、减排成为政治正确的推销口号,有助于维持燃油经济性继续改善的动势。另一方面,美国汽车公司高度全球化,型号平台全球通用,世界其他市场(欧洲、中国)对节油的压力也迫使美国公司持续改善燃油经济性。- ]* {3 z, @/ {, {. g
# \$ U% D0 F {7 q' T
, o+ ]( J# Y9 \' {, m电动汽车(全电、插电、混动)逐渐主流化也会对压抑石油消耗起很大作用。2011年到现在才4年时间,但在北美、日本、欧洲、中国等主要市场上,电动汽车销售量的增速远远超过汽车总销售量的增速。电动汽车是否达到临界数量还不好说,但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影响不可限量。过去10年里,混动是主力。传统混动用电动作为加速或者刹车回收能量,电动的成分很低,而且不能插电。早期插电的电动行程很短,实用价值也有限。全电只有Tesla、Nissan Leaf等少数型号,Tesla太曲高和寡,Leaf的形成不足。但现在全电在实用化道路上迅速前进,电动行程达到实用级,而成本也在迅速主流话。但近期内更重要的趋势是插电。由于电池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插电的电动形成大多在30-50公里,可以满足市内出行的大部分需要,对于主要在市内实用的车辆来说,全电里程占主导甚至全部,真正具有实用意义了。在电池用光后,可以用内燃机动力。也可以反过来,在高速公路上用内燃机动力,进入市区时转入全电模式,可以享受环保优待。过去日本车是混动先锋,现在德国赶上来了,尤其在插电方面,很多主流车系都包括插电型号,比如宝马3系、奥迪A3,甚至奔驰S级都有插电了。这就把插电从先锋产品变为主流产品了,将大大加速普及。$ A5 w$ ?% N% |7 y. W* c
" T; x5 i+ c$ _1 W) J8 r
; p; u; a: y6 K9 C1 @
电池技术的发展使电动汽车的成本大大下降,太阳能的发展则使清洁能源的成本大大下降。有人认为,太阳能发电量和电动汽车耗电量有望在10年内达到平衡。也就是说,电动汽车不再是一个污染源转移的伪环保命题,而是真正的清洁交通工具8 p$ }+ L* b: H) K4 V
3 d2 @5 D$ h- ^5 J: L2 b, v
3 X @! [- s# R. y/ }与此同时,氢燃料生产正在加速,燃料电池也在走向实用化,进一步强化电动汽车的前景
' f9 w) D% h$ l' `
3 h' S# v5 ?* ]3 s& D# X# `; b
5 b4 o- x& Z: q3 Q& \ D* X但生物燃料的研究和投资大幅度减少。用玉米和粮食做原料的生物燃料技术已经成熟,美国燃料油的10%已经来自生物质,但与人争食是死路一条。非食物的生物质燃料的研究转入低迷。
4 |* @- P7 B; F6 L" [( W# z9 l
4 Q; a2 }' }; A; u' y7 U" u, O在现在的能源结构里,石油作为燃料的大头出路在于汽车,在较小层度上还有铁路、海运、航空。如果汽车消耗实质性减少,世界石油需求就难以提振,石油价格就难以大幅度增长。局部起落肯定是有的,但要恢复到100美元以上恐怕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当然,这是没有考虑到现在尚属不发达国家突然发力增长的情况,就像20年前的中国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