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5-14 07:16 |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4-8-18 08:02 编辑
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
最近周啸天一举夺得鲁迅文学奖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些议论提到古人写诗如何,今人写诗又如何的问题。有人认为还是古人写得地道,但也有朋友说,这倒未必,比如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就很一般,而今人“兰桨摇来银鹭远,青烟袅处粉荷间”就有过之而无不及。
今人作品尚且勿论,还是先好好讲讲唐代的诗歌吧。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手上有一本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其中就有这首诗的讲解,你猜讲解人是谁?没错,就是周啸天,这就叫机缘巧合,这也是我有兴趣写这篇小文的原因之一。
我们一般读这首诗,都知道这四句四个景致,合在一起是很美的,谁不觉得美谁不是人,呵呵。但是美之外,有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说的呢?
说到美,我们很容易看出,黄鹂和翠柳是黄绿相间,“鸣”说明是有声。白鹭和青天是青白相间,“上”说明是有动作。千秋雪是年代久远,万里船是地理遥远,后两句在时间和空间都得到展开。人人都可以看出这里有春天的气息,一切都很美好。我们甚至还可以进一步说,前两句有一种天真烂漫的美,后两句有一种历经沧桑的醇。但是,我们到此还是在讲“美”,难道就仅限于此吗?诗人的心在哪里?难道诗人就只是在欣赏美景吗?只是对听众说:瞧,虽然我没有照相机,可是你看我用文字画了四幅多美的画啊?难道就这么简单?
《唐诗鉴赏辞典》的讲解人提供了一点背景知识:“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这个背景讲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后面的鉴赏很一般,个人认为不够深入。诗人愉快的心情是必须体会到的,但这种愉快不是一种简单的愉快,而是一种多层次的的愉快,不是“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那种直露的表达,这里是经委婉表达的含蓄的愉快。
在进一步分析之前,我们还要自问几个问题。
一,诗人为什么说两个黄鹂,不是一个黄鹂,三个黄鹂,或者一群黄鹂?怎么正好是两个?
二,为什么是一行白鹭?白鹭飞是不是都是成行成行的?我不清楚,大雁是成行的,白鹭还真不知道,就不能一群白鹭乱飞?甚至一只白鹭飞?杜甫不是自喻天地一沙鸥吗?
三,为什么西岭的雪正好就被他的窗子含括了?这么巧?
四,为什么东吴的船正好就泊在他的门前了?又这么巧?
这些问题,我认为只能说明一点,作者在诗中是别具匠心的,有意为之。作者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两个黄鹂,未必就是一行整齐的白鹭,未必就是从窗子看到西岭的,船只也可能离他家还又段距离。这些有意为之的安排说明作者是要表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这才是杜诗中的秘密。
两个黄鹂鸣翠柳,诗人是说,我的心情啊,就象翠柳上的黄鹂,欢快欲歌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是说,我的心情啊,就象青天上的白鹭,欢快欲飞了!
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是说,我们的江山啊,就象西岭上的白雪,千年永驻了!
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是说,我们的国家啊,就象长江上的船只,运转如常了!
因此,西岭和船只乃是江山社稷意象。诗人高兴的不只是春天的美景,他高兴的是国家从创伤中得到了平复,大唐王朝仍然屹立不倒,社稷和经济运转已经恢复如初,大地一派欣欣向荣,国家也生机勃勃,正是如此才让诗人内心产生温柔的喜悦,触发了诗情。
如此,再回过头来看那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是两个黄鹂,因为两个是一双,黄鹂成双成对,喻人民要安居乐业了。你不必刻意去联系,但是很显然这里的两个是最优安排。
二,为什么是一行白鹭,因为白鹭整整齐齐,喻国家的秩序,不再处于动乱之中。这里也是很微妙的暗示,但是很显然一行白鹭让人感觉最好。
三、四,为什么西岭要“含”在窗内,为什么船只为什么要泊于门前,有人说这里表达是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故乡在长安,又不在东吴,间接了一点,我认为这不是重点。这里实际是诗人把代表个人家园的窗和门与代表江山社稷的西岭和江船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可以想像诗人的视角,他把自己设想在自己的草堂内观察西岭和江船的,喻示着他的小家被包裹在国家的怀抱中,他透过他的小家来看大的国家,正如他通过自己的心灵的窗户看整个宇宙一样。《北征》中也是如此,有关他的小家庭的段落被包裹在国家社稷段落之间,他的羌村,他的三吏三别,都是从小家的角度记录国家的历史。如果诗人只是单纯地描绘西岭有千秋的雪,长江有东吴的船,那么这会让人难以体会他的用意,他的情感难以抒发,他需要把外在的“物”和内在的“情”联系起来,“窗”和“门”就构成了这样的一个纽带和媒介!国家包裹着小家,同时,小家也反映着国家,这是我们对杜甫思想境界的一个主要观察之一,他是一个时时心里都装着自然、人民、以及国家的人,他爱自然,爱人民,爱国家,不论何时何地,一个真正心思纯正的诗人。
p.s. 事隔几日,细加琢磨,这首诗给人一种“世界是神创”的完美感。当然,我们无神论者绝对不认为世界是神创的,但神创论的来源之一就是说这个世界体现出一种“被设计感”,而这首《绝句》给人的就是这种“被设计感”,特别强烈,特别完美,原因,当然是因为诗人自己的心情在那一刻是”特别特别美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