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5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西夏博物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6 15:5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善如流,把宁夏这个系列放到摄旅天地版面。
        西夏博物馆坐落在西夏王陵风景区一侧,是王陵风景区的一部分,以王陵出土文物为实证,展示了西夏王国的兴衰历史(这里顺便说一句,前篇有关蒙古大军南下,夏、宋、金先后灭亡的历史,把宋、金被灭的时间搞错了,真是不好意思。无他,眼误加手误,更是因不熟悉那段历史。已经改了,谢所有朋友的指正)。
        接着说西夏博物馆,博物馆仿西夏建筑造型,只有两层,虽不雄伟,却有着浓郁的西北民族建筑风格。

    1.博物馆侧影

         博物馆内展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西夏文物数百件,有雕龙石柱、石马、琉璃鸱吻、西夏碑文、石雕人像座、佛经、佛画、西夏瓷器、官印等。在我看来,与其他博物馆文物相比,西夏文物(人物雕刻雕像),谈不上精美,线条大都粗旷,然而有力,体现的是力量美。佛像则是例外,面部表情也很细腻。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观音菩萨是男性。壁画多为复制品,也不懂,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慢慢来看:

    2.鎏金铜牛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国家级文物,长1.2米,重188公斤,铜铸空心,外表通体鎏金。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显示了西夏高超的冶金铸造工艺。个人觉得眼睛很有神,堪称西夏文物中的瑰宝。

    3.跪姿石雕人像

        这也是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共有14尊,均出土于帝陵碑亭。
        大家可以想像这个雕像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这是碑座。一反中原地区乌龟驮石碑的习俗,西夏是用这种石雕人像来驮碑的,充分反映了西夏文化的特殊性。
        人体呈屈膝跪坐之势,头部夸张,几占三分之一,面形方圆,五官扁平,高颧塌鼻,双唇紧闭,獠牙外龇,胸部硕大,手臂粗壮,又手置于膝上,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起初专家认为人像有男女之分,现初步认定全部为女性。体现了当时西北民族历史发展的阶段。夏王朝建立前,党项族尚处于原始社会,女性地位崇高。王朝建立后遗风犹存,用女性驮碑是生命、力量的表现。专家认为,人像碑座蕴函了西夏党项族的精神寄托和审美情趣:拄地托天有顶天立地的含义。整个造像表现的是勇敢、顽强、坚毅、象征自立自强、忍辱负重的精神。不知各位然以为否?

    4.连环铁甲衣

    铁甲衣直领窄袖,甲身双层,衣袖及下摆单层,重5公斤,出土于西夏时期军事重镇黑水城。
    还是专家意见,从甲衣的样式和工艺看,当属中亚地区产物。据推测,应是当时蒙古大军征战中亚时的战利品,在蒙古军队返回征讨西夏时,被西夏官兵缴获。诸位有何意见?

    5.西夏宝剑

    据说,当时西夏冶铁采用的是先进的竖式风箱,这种风箱风量大,燃料得以充分燃烧,提高了冶炼的强度。西夏铸造的“夏国剑”质地精良,外表美观,犀利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宋朝统治者以及文人学士往往以佩带夏国剑为荣。貌似不如吴越剑精良。

    6.瓷器

    西夏瓷器以白釉、黑褐居多,剔刻花工艺达到很高水平。
    这三件经瓶,大口,束颈、平肩下折,深腹修长,瓶体开光剔刻折枝牡丹,十分精美。属白釉瓷,为皇家用瓷。

    7.神态各异的小陶人


    8.奇珍异兽


    9.飞天童子


    10.佛像

    西夏也是以佛教立国,陵墓中出土了大量佛雕佛像

    11.


    12.石马


    13.西夏文字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认为要建立自己的王朝,必须有独立的文字,于建国前二年,即1036年命大臣野利仁荣以党项语为基础,仿借汉字的造字方法“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创制了西夏文字。西夏字的创制对整个西夏文化的进程有着划时代的贡献,标志着党项民族跨入了先进民族的行列。
        人个认为,西夏文字属人为凭空造出来的字,且过于复杂,有如天书,自然推广不开来,更不可能流传于世。世界语的命运也如是,虽然简单,但人为造出来的,没有民众基础,也只能是专家们自己使用了。

    14.

    这个和展品没关系,只是觉得无语,顺手拍下来了。

        最后,援引一篇应该是当年的媒体报道:1972年6月,兰州军区某部正在宁夏贺兰山下修筑一个小型军用飞机场。十几天之后,几个战士在挖掘工程地基的时候,意外的挖出了十几件古老的陶制品。它们当中有几个破碎的陶罐,还有一些形状较为规则的方砖。方砖的上面竟刻有一行行的方块文字!战士们谁也看不懂。部队首长看过后,命令战士们立即停止工程挖掘,将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宁夏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来到距离银川市40公里的工程现场,对现场的保护做了必要的安排,同时开始进行抢救性挖掘。10天之后,一个古老的墓室终于在这个坑道下重见天日。墓室中发现了一些武士像等巧夺天工的工笔壁画,同时还出土了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艺品及方砖等陶制品,方砖之上布满了一个个方块文字及花纹……经过考古人员仔细的研究和测定,认为这是一个古代西夏时期的陵墓。而出土的方块字正是今天被人们看作如天书一般的西夏文!千年之前,西夏文明突然湮灭在茫茫的历史烟尘之中。因而这项规模并不大的挖掘,却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考古人员们立即在这片荒漠中跋涉不已,以求新的发现。结果事实到底没有让他们失望——连绵的贺兰山背景中,一片无垠的野性大漠托起一个又一个金字塔形高大的黄土建筑,在广阔的西部天空下显得格外雄伟。每个较大的黄土建筑周围,均环绕着方形的城墙等到辅助性建筑,像一座座神秘的城堡。而它们的断壁残垣在风蚀日晒之中,却显示着一种永不屈服时间和沙暴磨砺的顽韧。当时,考古人员在这里时共发现有高大墓冢的陵墓15座,并按调查顺序进行了首次编号。不久,他们终于认定这些雄伟的建筑正是西夏皇家陵墓。西夏王陵在这里静卧了千年之久!
        只有一点想不通,在那片无垠的野性大漠上一座连一座的十五座雄伟的、金字塔形的高大黄土建筑,1972年以前就没人见到过?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0 收起 理由
    马鹿 + 4
    草蜢 + 4 谢谢分享!
    楚天 + 2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30 09:21
  • 签到天数: 327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2013-8-16 16:29:5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去。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3-8-16 21:42:40 | 只看该作者
    比西夏更早的胡夏,不知能有啥文物~~~

    话说回来,华夏人的第一个夏王朝,都没有确认无疑的文物以至于总被人怀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签到天数: 2222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3-8-17 00:43:51 | 只看该作者
    蒙古人真TMD变态,这么多姿多彩富于创造性的一个民族,居然硬是把人家杀光了。

    对杀人狂、毁灭人类文明、进步和财富的变态,鄙视到底。

    点评

    请总统看下面  发表于 2013-8-17 05: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7 04:1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3-8-17 05:04 编辑

    蒙古人叫西夏党项人为唐兀,或唐古特(Tangut)。 蒙古人叫藏人为唐古特(Tangut)。 俺本来以为以此证明党项和藏人有很接近的关系。 但后来想想蒙古人叫中原的汉人为“契丹”。 那个藏人被称为唐古特应该跟汉人被称为“契丹”是一个来历。 只因为当初蒙古南面就是契丹,西南就是党项,漠北草原上蒙古人也搞不清楚契丹统治阶级和汉人的关系。 所以汉人被“契丹”,藏人被“唐古特”

    一直到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蒙古国的翻译就是“契丹”人民共和国。

    俺大清初年延续蒙古的叫法,也叫吐蕃藏地为唐古特。

    西夏首都像金中都一样受到屠城待遇应该是靠谱的。 但党项人和党项文化没有因此灭绝。 比如西夏时期军事重镇黑水城就被完整保留下来。 元代的黑水城(khara-khoto)的规模比西夏时代大了四倍,成为丝路上重要中转城市。
    俺一直怀疑这khara-khoto真正的意思是“大城”而不是“黑城”,因为突厥-蒙古语言中的喀喇(Khara, Kara, Qara)有一个意思是黑色,另外一个意思是伟大。


    黑水城的党项名字叫“亦集乃”。 马可波罗同学在其游记中就提到了他来中国的途中经过了一个叫“Etzina”的城市。

    “离开张掖骑行12天,到达Etzina, Etzina城的北面是大漠。这是唐古特省份。这里的居民是偶像崇拜者。有许多骆驼和牛。”

    流过黑水城的河流叫额济纳河(黑河)。 额济纳是“亦集乃”的音转。 这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知道以党项名字遗留命名的河流。


    在黑水城附近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就是乾隆爷年间从俄罗斯帝国的伏尔加河河畔东归的蒙古部)有一个关于黑水城末日的传说。

    驻守黑水城的蒙古将军Khara Bator 喀喇巴图尔 (喀喇如果是伟大的意思,”喀喇巴图尔“这名字的直译就是“大英雄”)被明军团团包围。 明军攻城不下,就断了额济纳河(黑河)的水源,造成城中无水。。。。

    可以肯定的是,明代黑水城就被废弃了。

    俺大清末年,老毛子探险家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听说了关于一座沙漠孤城的传说, 买通了当地蒙古台吉。 带了他的探险队伍到了黑水城。







    老毛子发现并带走大量的西夏文物。







    老毛子发现并带走更多的是西夏文书


    因此,老毛子成为西夏学最早先驱。因为他们有全世界最大的西夏文献收藏。

    但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斯大林同志把老毛子最有名的西夏学专家Aleksei Ivanovich Ivanov伊鳳閣 和Nikolai Aleksandrovich Nevsky 统统枪毙。

    但同一年1937, 他们的接班人在中国天津出生了。



    克平同学是1937年在天津出生,土生土长的。 她父母都是白俄。 1955年, 她一家选择自动迁移去苏联。

    老毛子西夏学的火种就留给了这个天津妹纸。

    克平妹纸认为西夏的国教是佛教密宗,也就是说跟现在藏传佛教比较接近。

    黨項拓跋與北魏的鮮卑拓跋是否有共同的祖先?

    这个在学界中是有争议的。

    克平妹纸认为是有关系的。

    俺在这里八一下克平同学的同行,毛子西夏专家克恰诺夫的东东:

    在中國北部領土上崛起的北魏拓跋家族的祖先在公元2世紀下半葉加入了鮮卑族的聯盟。公元248年,拓跋力微征服了鮮卑族的沒鹿回(37)族,殺了其首領,並很快成為這個有20萬弓箭手軍隊、龐大部落的首領。或許更早的時候拓跋族的一部分,即有名的力微長兄拓跋匹孤領導的禿發部脫離了鮮卑部落核心,渡過黃河西岸,遷移到甘肅西南部位于其勢力範圍內的南山(即祁連山)中,並建立了南涼國(397-414)。他們中大部分人講一種屬于藏族語系分支的語言,而當時鮮卑拓跋族人講的是一種是摻雜蒙古語因素的突厥語言。禿發作為鮮卑拓跋的一個直接分支,按理也應該說突厥-蒙古語。
    顯然,禿發鮮卑不斷和羌人之間發生戰爭並打敗了羌族的一些部分,而且迅速受羌人語言的同化而喪失了自己的語言。



    党项部落在唐初时期在四川西北的松潘草原游牧。 西夏的先祖拓跋赤辞和吐谷浑君主联姻。 吐谷浑原本也是从辽东的慕容鲜卑分裂出来,由后来继承慕容鲜卑的慕容廆的庶长兄吐谷浑带领离开辽东,进入青海的。

    李靖灭吐谷浑的时候,拓跋赤辞帮助过吐谷浑抵抗唐军。

    贞观九年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率唐军由西路进攻吐谷浑,途经赤辞领地,赤辞答应资助粮运,并提出不许欺掠的条件,于是唐将与赤辞“插血而盟”。但李道彦由松州行军至阔水(今迭部达拉河上游),见赤辞无备,纵军进袭,掠赤辞部牛羊数千头。赤辞怨怒,遂丛基:她峡”(一作“狼道坡”,今迭部境内洛大峡)击败道彦,死者万余人。迫使道彦退保松州。后唐廷降罪道彦,“减死徙边”。此后,拓跋赤辞在岷州都督刘师立遣人招诱下率众内附,被唐廷赐姓李氏,拜为西戎州都督,以松州为都督府。列其地为懿、嵯、麟、可等三十二个羁縻州,仅迭部境内就有9个州。后为吐蕃所逼,内徙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

    元代时,原西夏党项人被称为唐兀(唐古特的另外一个音译),算为色目人。

    元末代皇帝元顺帝的老爸元文宗的生母就是唐兀妃子。

    元代还有唐兀人来中原做官。

    现今河南省濮阳县杨什八郎村南有唐兀公碑。



    碑的正面镌刻“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并序”,四面篆刻72行魏体碑文,为当时集贤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潘迪撰写并书丹。碑文共计2587字,简要记述了唐兀杨氏一世祖唐兀台、二世祖唐兀闾马随蒙古皇嗣南征收金破宋的业绩以及三世祖唐兀达海和四世祖唐兀崇喜等族人的情况和功德懿行。

    杨氏的祖遗藏书《述善集》是研究元代西夏遗民的重要文献。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7 04:54:4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八毛子西夏专家克恰诺夫的东东:

    公元660年迫于藏族的步步緊逼和壓迫,拓跋及其聯合的黨項族請求唐朝提供用于其安置移民的土地。唐朝政府撥給慶州(現今甘肅慶陽)周圍及鄰近地區供其使用。這樣,黨項族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了偏東北的第一批棲息地。黨項和其他羌族佔有的領地和後來留下的領域都在藏族的勢力範圍內。藏族稱黨項地區為思基,(41)而仍留居原地的黨項部落為吐蕃所役屬,自稱為弭藥。(42)

    從那時起,藏語“弭藥”不僅指受藏族統治的黨項族,還指獨立的黨項族,而這個詞後來就演變成藏族人對西夏(43)的稱呼。

    從中國早期的史料得知,黨項人“皆自稱彌猴種”。(44)然而不排除唐古特人自稱“弭藥”(或者“弭”)這個詞的可能性,聶歷山翻譯的一首由藏語轉來的、唐古特的史詩是這樣寫的︰“黑頭石城漠水邊,赤面父冢白河上,高弭藥國在彼方。”(45)從聶歷山的觀點和解釋看來,藏語“弭藥”是唐古特人的自稱。

    公元8世紀,向東北遷居的黨項人加入了藏族聯盟,威脅中國邊境的安全。中國政府決定重新遷移黨項人並分給他們夏州(古西部城市,今陝西省橫山縣),銀州(今陝西米脂縣附近)及相鄰地區供其使用,(46)從而使黨項遷移的地區向北得到更大擴展,到達他們自己250年以後所建立國家的核心地區。


    草蜢注:在1375年,与北元势力对持的明军将黑河水改道,用干旱饥渴彻底摧毁了(蒙古人统治下的)西夏文明的最后堡垒黑城(哈拉浩特)。N年后, 米脂的西夏后裔李自成同学替他的先民报了仇。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7 04:59:08 | 只看该作者
    2005年拍的NHK版《新丝绸之路》第8集哈拉浩特消失在沙漠中的西夏


    再看看1980年版的丝绸之路.04.黑水古城,对比一下这25年中当地沙漠化的进展。

    哈拉浩特是蒙古语中的黑城的意思,说的就是黑水古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签到天数: 2222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3-8-17 05:04:41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3-8-16 15:15
    蒙古人叫西夏党项人为唐兀,或唐古特(Tangut)。 蒙古人叫藏人为唐古特(Tangut)。 俺本来以为以此证明党 ...

    好啊,没有被灭绝就好,这么灿烂的文化灭绝了太可惜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签到天数: 2222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3-8-17 05:06:14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3-8-16 15:54
    继续八毛子西夏专家克恰诺夫的东东:

    公元660年迫于藏族的步步緊逼和壓迫,拓跋及其聯合的黨項族請求唐朝提 ...

    李自成是西夏后裔这个事情有多大可靠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05:42:54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3-8-17 04:15
    蒙古人叫西夏党项人为唐兀,或唐古特(Tangut)。 蒙古人叫藏人为唐古特(Tangut)。 俺本来以为以此证明党 ...

    好文好图,确实,俄国人那里有最多的西夏文献,博物馆中有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3-8-17 05:51:29 | 只看该作者
    李根 发表于 2013-8-17 05:06
    李自成是西夏后裔这个事情有多大可靠性?

    这个祖宗是李自成自己认的。 李自成建立大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 李继迁就是西夏的太祖,李元昊的爷爷。 据说李自成出生的地方就叫李继迁寨。 反正俺中国就时兴这个认显赫的祖宗。

    李元昊说他们这个拓跋原先是北魏那个拓跋。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卷115《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卷134《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3-8-17 06:21:2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那个黑水城出土的铁甲衣应该本来就是元代的东东的吧?黑水城在元代是丝路上的大城。西夏文化在元代的黑水城基本保留下来。毛子运走的大部分西夏文物文献都是元代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3-8-17 07:13:52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8-16 21:42
    比西夏更早的胡夏,不知能有啥文物~~~

    话说回来,华夏人的第一个夏王朝,都没有确认无疑的文物以至于总 ...

    现在西夏文物大量都是黑水城出土的。因为西夏首都在蒙古人手中受到了和金中都一样的待遇。 而本来是元代丝路重镇的黑水城在明代就完全被遗忘了, 又远在渺无人烟的荒漠,所以因为自然环境保护下来了,直到老毛子的来临。

    胡夏的统万城被拓跋鲜卑攻破之时,可能好东东就被洗净了。后来还有宋和西夏的拉锯战,剩下的东东恐怕不多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签到天数: 2222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3-8-17 07:54:53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3-8-16 16:51
    这个祖宗是李自成自己认的。 李自成建立大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 李继迁就是西夏的太祖,李元昊的爷爷 ...

    感觉也就是认了个祖宗,哈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15#
    发表于 2013-8-17 12:43:19 | 只看该作者
    第10张有点怪异,很少见到佛的头顶上还戴东西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15 07:30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6#
    发表于 2013-8-17 13:03:46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3-8-17 04:15
    蒙古人叫西夏党项人为唐兀,或唐古特(Tangut)。 蒙古人叫藏人为唐古特(Tangut)。 俺本来以为以此证明党 ...

    好像说西夏一直使用到明朝才最终的消失,那么更靠谱的解释就是,党项并没有被灭亡,而是逐步的融合到中国人的血统里面去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6:53:19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3-8-17 12:43
    第10张有点怪异,很少见到佛的头顶上还戴东西的

    你这么一说,再看,是有点儿怪怪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18#
    发表于 2013-8-17 18:2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猫元帅 于 2013-8-17 18:29 编辑
    雪个 发表于 2013-8-17 12:43
    第10张有点怪异,很少见到佛的头顶上还戴东西的


    菩萨吧。一般中国境内的塑像,身上头上装饰很多的大都是菩萨。也有一些是反映成佛前的乔达摩悉达多,但是数量很少。

    点评

    有道理  发表于 2013-8-17 23:0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3-8-17 22:1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3-8-17 22:15 编辑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3-8-17 13:03
    好像说西夏一直使用到明朝才最终的消失,那么更靠谱的解释就是,党项并没有被灭亡,而是逐步的融合到中国 ...


    中国人这个词太现代。不过党项确实是融入蒙古和汉人中了。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阿拉善旗和鄂尔多斯的居民多多少少有一些党项血统。元代,西北的蒙古王子改宗伊斯兰,命令部属跟着信封伊斯兰。估计,西北的回民中也有党项血液。

    不过西夏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党项也是融合了许多以前的族群(拓跋鲜卑,慕容鲜卑,羌,汉,回鹘等等)。独特的西夏文化确实是灭绝了。

    点评

    西夏文,少打了一个文字  发表于 2013-8-17 23: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3-8-17 22:1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3-8-17 22:20 编辑
    雪个 发表于 2013-8-17 12:43
    第10张有点怪异,很少见到佛的头顶上还戴东西的


    西夏的佛教跟现在的汉传佛教不一样,相比之下,更接近藏传佛教。俄罗斯西夏专家克平同志认为西夏的国教是密宗。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04:41 , Processed in 0.04374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