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0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庄子的光华 (五)咸池之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10: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7-15 20:57 编辑 , p- Y2 r; J6 @4 d
      q* l$ N7 |5 _/ Z3 ]) R
    上一篇  庄子的光华 (四)游泳的人
    4 a, u/ F4 c  x/ T" @9 d, V/ c9 s: E) t
    ( q$ k6 x0 j8 }- |+ i1 j+ K1 k( x' r. a9 j5 _1 f
    $ Z; I# E" ^% R# f( o
    咸池之乐. |+ n( R  r! l: e
    5 L4 e. `  Z: x1 e
    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 P! z. r6 ~) L

    3 ?: @/ g& u4 H, |4 p( ~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征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
    % K" q; W# s' a
    ) N( Y' E5 ?% {+ B
    ----------------------------------------------
    * ?$ d+ k3 t7 K1 y/ T
    6 k( K! B( b. ~/ ?/ m) F1 Y2 I
    2 U5 e. Z9 }8 E7 I黄帝有个臣子叫做北门成,有一天他问黄帝:您在洞庭的田野里大张旗鼓演奏咸池之乐,我刚开始听到感到震惊,然后慢慢放松下来,最后听着听着有点困惑,神思游荡,不知道为什么。7 e+ H, w2 t/ N! h+ U

    . C: q/ X' n( V0 X8 D, S& x黄帝说:估计你听了应该会有这样的反应的吧。我请来奏乐的虽然是人,但人的灵感启示来自天(天的运行和节奏),根据礼义的要求演奏,呼应于太清。真正的音乐,它首先反映和应和着人间诸事,又反映和应和着自然,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作,春夏秋冬的运行,协和着天地万物,对世界做出反响。9 |- b3 b2 v/ {! @6 W& u( m
    于是随着音乐,春夏秋冬依次运行,万物以一定的格局而出现和变化,有盛有衰,有文有武,有清有浊,阴阳调和,在时间的流动中,表现出声音的流动更替。
      H& i- q6 r5 X; Q, e7 b% f+ y4 q
    -----------------------------------------------
    6 z9 _. _) c4 z- B# n2 K3 F叶子的感想
    + i( \0 Y% `- t& w8 g& T
    " {" d1 ^* T* e2 s/ F: E; [& x! _  @“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  这一段讲得太好了。
    # Z, ?$ c0 S6 _) y# @0 H' B! K; Z$ t+ N4 o3 @
    音乐,是声音随着时光的流动。荡漾在其中,呼应着自己内心的波动。
    + N+ D" h' v2 k( r5 I' w8 T* O& {2 o: s/ U, H! S
    我不知道咸池之乐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况,但是庄子这一段对音乐的描述,我非常惊讶,原来很多很多感想,古已有之。我们的确总是在重复着过去的人说过的话。
    & R6 P: T% c$ K6 V2 I. g
    5 u8 s0 [$ P$ C, ~庄子描述了音乐给人带来的惧,怠,惑。这也是他的人生体验吧?
    6 p3 [( M. j* }5 d3 O( H$ ~; g  n8 q: ?, j& l) o/ n
    看上去这咸池之乐,好像现代的某个交响乐曲,第一乐章,是惧,是对冥冥中掌控未知命运的威严的崇拜。然后紧接着而来的是怠,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松弛下来,享受生活本身的愉悦,放松了,走神了。4 B- i  ]2 r1 `  a* s; p5 t
    然而最后一个乐章,它把你从放松走神的状态中抓回来,惑,就是《天问》,让你思考,探索,让你觉得迷惑困扰。
    ( E2 X  I# @! a. Z% }; P. u
    6 W1 ?0 N1 c+ Z0 v庄子对这咸池之乐的看法,在这一章的后面有具体解说:  D  y7 _7 f. l) B" ^
    “乐也者,始于惧,惧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载而与之俱也”4 e% W& _* s2 q7 c. j" N! H7 `

    4 A! t6 t" o( X! |# `1 S- \8 D他说,迷惑困扰之后,就是愚,感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样就接近大道,感悟大道了,道就和你同在了。
    / ^8 |1 p; N0 V4 Y& x5 ^
    $ o& V1 a6 K+ }- u& t8 K大智若愚呀。
    3 b8 Q* O0 e6 [7 s1 a. T
    ) q4 d& Q: v+ i9 ^8 e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3 05:45:22 | 只看该作者
    “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 
    3 Y2 D" R. h1 p9 a: H
    0 z" \- N$ i8 V& |. S哈哈,这不就是那个大提琴和小娟吗。/ {$ J$ k3 K" J* G- F
    7 `: P) F  W, X8 \  C
    我们总是重复先人说过的话,这说得很彻悟的感觉。。

    点评

    可不讲的就是大提琴和小娟么?  发表于 2013-8-3 10: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3 06:32:34 | 只看该作者
    建之以太清的解释,感觉有问题。但“太清”这个词,其实已经从我们的日常语境消失,丢失了其在先秦时代被共认的那种哲学内涵,很难讲清楚。建,做呼应解,也几乎没见到过。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11:35:10 | 只看该作者
    南方有嘉木 发表于 2013-8-2 17:32
    ) o8 J6 J! A- ~5 h, ]. `建之以太清的解释,感觉有问题。但“太清”这个词,其实已经从我们的日常语境消失,丢失了其在先秦时代被共 ...
    ! x" \, U0 }& G  G2 c& e! u9 Z) t- v
    “建之于太清”我也不知道公认和权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那段大白话是我看完书里的翻译然后留下来的囫囵印象。
    , w7 ^& W) o' h8 ]如果要细说,我的理解庄子这句话里面说的咸池之乐的基础是“太清”,太清,是一种虚空的境界。* z$ f! A- m5 a/ u
    正是因为这音乐的基础是没有任何先入为主和具体概念的虚空,所以这音乐才可以像一面清澈的镜子,反映时间流动和自然变化,映射出人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2 21:15
  •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渡劫

    5#
    发表于 2013-8-3 23:25:07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喜欢这样清新的解读啊!

    点评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3-8-4 05:4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9-22 04:07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6#
    发表于 2013-8-4 03:1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3-8-3 14:21 编辑
    - h6 p+ j* V5 x& }8 ^5 E% }" \, k0 m; t
    常常“感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原来是因为接近领悟“大道”了,太好了,谢谢叶子,哦不,谢谢庄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30 11:48
  • 签到天数: 1064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13-8-4 19:23:24 | 只看该作者

    RE: 庄子的光华 (五)咸池之乐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8-3 11:35 ) d; W4 G: _' H2 v4 C2 W/ f7 j2 w' R0 l
    “建之于太清”我也不知道公认和权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那段大白话是我看完书里的翻译然后留下来的囫囵印 ...

    # j8 g' U. P( K5 o1 }. i; W( f两位姐姐谈诗,火星松鼠求赐教文言学习如何入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09:50:41 | 只看该作者
    martian 发表于 2013-8-4 06:23 : O, t  f' Z% r& l8 \" j* F* d
    两位姐姐谈诗,火星松鼠求赐教文言学习如何入门?
    / F$ q0 @' S* Y6 p1 t: b; v; \# Q& b2 ~- D
    火星松鼠,你在学习文言么?你觉得还没有入门么?
    * @  w+ _& p! |/ H. `
    & C% z/ L; ?8 _' g% g- D) k& r4 _叶子读文言也未必比你好多少。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么读下来的。' ]+ S6 B# h$ i5 L# E
    6 v) x' W' W; l4 m
    如果说读书的感想的话,我觉得我们现在都不是为了考试在读书了。不管英文还是文言,看书的原动力就是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兴趣。那么才会反复揣摩,那么就会有进步。你觉得这个说法有理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30 11:48
  • 签到天数: 1064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13-8-5 12:23:58 | 只看该作者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3-8-5 09:50
    - j$ T; D7 X. G0 p5 K) e( ?火星松鼠,你在学习文言么?你觉得还没有入门么?
    3 }# Z" h# A6 N3 W
    6 x5 t& S2 g& C/ D叶子读文言也未必比你好多少。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这 ...
    1 c! F. o! ^1 @) t% `, G( t, O8 Z6 ~
    自从看了《明朝哪些事》之后就对历史书感兴趣,无奈基础不好,费半天劲之看得一页《史记》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9 06:16 , Processed in 0.04283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