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3-2-24 22:40 编辑
$ Z. H) U8 L: F. B& a5 V# e8 |- L t7 w7 k; H4 i) E8 x
两个人本来都是大户人家的孩子,男孩比女孩大一岁。女孩的叔叔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男孩的父亲是地方军阀庞炳勋。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小孩过家家,小男孩承诺长大以后娶小女孩,双方的父亲在后面拈须而笑并定下娃娃亲。)
" J2 a. f U" ^, I6 o% n7 w1 S; y+ Y
8 C, A8 d$ b8 j8 f十六七岁,女孩不同意家庭逼婚另嫁,外出考学误入军统;男孩投身军校,立志抗日报国。(女方家道中落,双方父母悔婚。)
# d8 t4 m8 o6 _
0 X E& e+ W9 {' a/ i. y( g+ [二十出头,风华正茂,二人重逢,可是男已婚、女已嫁。更可悲的是,立志抗日报国的男孩已经随父亲投降而成了伪军,女孩却成了打入男孩所在伪军的军统女特务。(女孩和她的丈夫是假结婚,她的丈夫是打入日军的军统特务,为了掩护身份,向军统上级申请了一个女特务来假结婚掩护身份,免得日本人派给他一个日本女特务)
6 y5 R S( z$ \# H# ^8 k% n. c( k$ Q) e! o2 x- O( |3 e
男孩的妻子极贤惠,已诞下一子;女孩的丈夫却是共谍一枚,军统逼她亲手杀掉自己的丈夫,女孩对自己的丈夫毫无感情,但却不忍下手,悄悄纵其离去。(女孩的丈夫其实是借用军统的途径打入日军内部深度潜伏的共谍,这一秘密被反派一号军统某站长侦破,于是命令女孩秘密除掉其丈夫。)" e* I! [+ l1 G0 k/ t; ~- Q
0 K+ j7 b2 ^8 x( y6 A3 i1 v" Y. p男孩女孩两人各为其主,却又同病相怜。女孩在军统方面尽量替男孩说好话,男孩则掩护女孩躲过了日伪特务的调查。(此处可有狗血情节若干,比如日本女特务做个反派女一号啥的,再加点枕头和拳头。)& Q; F w* x% B/ I" l8 K4 K5 ^1 k6 j
/ s# ~/ i" A( m) `8 F- M( R
日本投降那一年,女孩26岁,男孩27岁。本来是伪军军官的男孩,摇身一变成了曲线救国的国军英雄;女孩被军统派往八路内部,很快落网,并被改造成了共谍。(她的前夫抓住并改造了她,两人真心实意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并且有了儿子。)
2 E7 y& X3 o5 X
. Z8 @4 |8 L. [: m1 ?+ d1948年,女孩反卧底回到了军统,并且作为共谍立下大功,破获特务组织若干;男孩已经成了国军军官,其父把仅存的亲信部队全部留给了男孩。(女孩的丈夫为了救她和反派男一号跳河同归于尽,但是儿子也失散了。)2 \: a. n5 h( Q* ^ z F6 U" y
! [/ T$ p/ p! i8 j3 n* ?9 e6 s1948-1949年,女孩用两封信策反了男孩。男孩成功起义,又成了共军军官,其所在部队改变成高射炮部队;女孩则继续她的共谍生涯。分手之际,两人并肩而行,走了很远。男孩希望女孩能和他走到一起,但是女孩不愿意对不起男孩的妻子,放弃了这段感情。谁也没有想到,虽然人生才走过不到一半,但是剩下的几十年他们再也没有见面& o7 ^# L, h: f# S9 j6 s
" d, {. v( @5 |' ?
1950年,男孩带领部队跨过鸭绿江,付出巨大牺牲后,不辱使命,从死人堆里爬了回来,成了志愿军英雄;女孩却因为历史上的军统特务问题,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 X4 n- `1 f
8 \7 F6 p' w% P7 B% N( {: h
随后的岁月里两人天各一方,一个步步高升,一个却在地方背着历史问题教书育人。(为了不给男孩带来麻烦,女孩切断了联系。直到男孩的妻子去世,男孩的儿子送母亲的骨灰回家乡安葬,才知道两人一直都在世,鸿雁传书互诉衷肠,两人终于想续上那段情缘,就在这时,动乱开始了)
# z. I8 j3 N! A9 w3 ]. v: Q3 P2 P5 J, w
凶猛的动乱破坏了一切,两个人再次天各一方。(一个成了军统特务,一个成了投机革命,往来的书信成了铁证。她曾经的一个学生成了造反派的头头,凶猛的批斗女主角,直到这个孩子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后来这个孩子被推荐上大学,成了工农兵大学生。女孩选择了河边一间小破屋作为自己的家,因为男孩当年就驻扎在河对面,而她的丈夫牺牲在这条河里,她的儿子也在这条河里失踪。)* i6 n) \4 a' _
9 Y: L/ K" u* T8 o7 g80年代初,男主角获得了平反,平反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30多年前女孩策反他那件事情写了下来,女主角也知道了怎样才能还自己一个清白。. d# i$ b/ q- {) ~1 _
' U" {- I3 Y0 Y ~+ x- i* E9 V
很快,当年策反的往来信件被上级机关看到,几十年的冤屈一朝洗清,相关政策也一并落实。(两人相约黄昏再聚首,就在这时当年那个批斗女主角最坚决的学生回来了,已经是核物理专家,原来他就是女主角当年失散的儿子。如此多的幸福来临,女主角承受不住,一下就病倒了)
, A$ l% t8 a3 B9 h0 f ]* |
3 v2 L) ]. q/ B4 [ f第二年,女主角病重离世,男主角远隔千里,但是身体也已经不行了,连见最后一面都不能来,只能请人代送花圈,并求骨灰一撮,以便时时怀念(女主角的儿子正在从事绝密的研究,待得知母亲病危赶回,母亲在地方政府主持下已经火化,与三十多年前牺牲的共谍丈夫合葬。女主角的儿子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因为没有家属在场,地方政府没有留下骨灰给男主角。)5 S( R$ i1 R: B5 E0 v4 F5 x
" I% @: `8 b7 I4 R2 t2 i4 F) a几年后,男主角也因病去世。(遗嘱归葬故乡,男女主角的后代们尊重他们的遗愿,把两家的墓地选在了一起。)
6 H, D6 n* H( g: q" }& k! \
* l/ ?( X5 ?# H( V
. H% f: j* B7 x- D这个故事的主线是真实的历史,背景是新乡起义。个人认为,这段历史不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太可惜了,编剧本都未必能这么精彩,括号外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括号内的内容是个人加的,觉得要拍成电视剧加些东西会更精彩。, b4 c' J% _) m- M4 {$ i
7 S! J# Y* g8 L5 V
$ g+ [: O+ Q3 z" g& g
前面提到的女主角叫徐绪景,她的叔叔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男主角叫庞庆振,他的父亲是参加过血战台儿庄的庞炳勋。那段小男孩和小女孩在一起玩耍的事情确有其事,只是没那么浪漫,是小男孩弄破了小女孩的脸,还留下了疤痕,小男孩的父亲带着小男孩去赔罪,小女孩苏醒之后就说这事不怪小男孩。
- M9 E N( [9 ~; q% I2 P2 x
# b" t7 T. R [徐绪景的父亲成就远不如乃兄,徐绪景又是庶出,比之一般的大户人家的白富美是没问题的,说大富大贵也谈不上。, I$ i6 e; x: M, |8 y$ _/ P
2 Y0 N" b6 U7 N+ x1 z让徐绪景杀掉自己的丈夫确有其事,只是她丈夫是被怀疑成共谍,也没有后来重逢什么的。考虑到抗战期间军统特务不准结婚,所以两个人应该是是没感情的假夫妻。
: G# p4 V& Z8 n. A, e( C; `! Y# y' v6 F5 V; k; l
反派一号军统站长是军统局24集团军留守组组长李怀义(化名耿怀忠),徐绪景代号“海棠魂”,掩护身份为40军警卫团情报参谋,受耿怀忠垂直领导,不准与组内其他人员发生横的关系。4 p# L( o* C( T% a# b
G9 c7 D! g$ {9 X% d
庞庆振在做伪军期间确实很受女特务照顾,有青梅竹马的军统女特务,还有日本女特务,还有上海76号派来的女特务,看来历史上的庞庆振应该是很多宅男穿越的梦想。共产党也曾经派人和他联系,不过派来的共谍却是男的,庞庆振对TG没感觉,一直想反正回去当国军,但是这事被日本女特务发现了,日本人和军统各自追查,军统这边还是徐绪景帮他顶了下来。8 Y- p# ?1 H; ?
8 f+ i. P. H! ?# x. C) B2 ~
抗战结束前,徐绪景到共军那边做卧底,一共干了一个月就被抓了,共匪的反间谍能力比日本人强多了。3 r+ z- e6 n+ ]2 S3 `4 A1 f$ E
" k$ {: ^) J& n抗战胜利后,庞庆振是团长,但他这个团长是一溜团长他老大,装备好,人员充足。
L+ r) E) j1 N' K1 ^/ A2 t- |1 b: d
新乡起义有个背景是主力都被调去打淮海战役了,所以啃不动庞庆振的这个团,再加上这个团装备好,共军觉得还是争取起义为上。他要是不及时起义,等共军倒出手来,就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庞炳勋倒是聪明,让大儿子带着部队投共,自己和小儿子带着钱去台湾,两面下注玩的不错。9 }/ X2 t/ P, p
. ~1 S; a8 k: i, e) K* a& C% X庞庆振的部队后来改变成高炮十八团,晚上有个高炮十八团的老兵聚会视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这个部队。
* p: p2 ^7 Z0 c" D% i/ L( r7 P) {, r2 T; a! C7 U
徐绪景的事迹十几年前年已经有书出版,书名《谍花谱》,很便宜的,网上买只要几块钱。
, j7 m! ?, [: Q; |2 m9 E: _& e# Z6 C6 o' d3 N# p# I2 J# g9 {
8 @, O+ K2 d- m% M3 i5 k/ ]$ s% _
0 P& h& ^- m; f% P徐绪景& {' I: z* y. X7 T5 Y( b& p: ]
! ?! p! c; Z2 g z7 X 3 U9 d" K# `# k& s/ x' p8 Z- t
' u4 j1 U8 c' [+ _
入朝之前的庞庆振0 T' {3 z/ r7 w/ t0 t% ]! y8 T( f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