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制造业犯的第二个错误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技术优势。日本制造曾经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不过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日本之所以可以在这么一个除了自然灾害什么也没有的破岛上创造出经济奇迹,靠的决不是什么物美价廉,而是物美价高,多年以来日本制造业一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着高度的技术领先,并将这种技术领先很好的应用到产品中去,产生高附加值,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这才是日本制造业可以维持常盛不衰的传家宝。但是在以液晶电视为龙头的液晶产品方面,日本制造业整体做了一次非常错误的判断,他们过低的估计了来自中韩的挑战,依然试图通过技术优势来对抗中韩的价格优势。实事求是地讲,即便是现在日本企业在产品质量,产品技术以及售后服务方面依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个技术优势已经不足以维持他们所期望的价格,也就是说,技术优势已经无法抵消价格劣势,而且这种变化又被日元的高汇率大幅放大,以更迅速更猛烈的方式席卷了整个日本制造业。这个错误有多严重呢?在刚刚过去的2011财政年度,日本所有电器制造商的电视生产部门全部亏损,没有一家实现盈利。不过,由于各家企业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产生的影响也是大相径庭。由于松下,索尼和夏普是老牌家电制造商,电视部门所占分额比较大,所以遭受的损失也格外的引人注目。. ]9 R, n7 L' p. w- o' w
既然大家都亏,而且松下和索尼亏得比夏普还多,为什么首先挺不住的却是夏普呢?这里面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规模不同,松下的年销售额是大约8万亿日元,索尼是大约7万亿日元而夏普只有3万亿左右,所以按亏损额对销售额的百分比算夏普伤的最重。另一个就是企业构成,夏普的主力工场几乎都在日本国内,很容易受高汇率冲击,而且缺少有效的防卫手段,而松下和索尼在日本国内的生产比重都比夏普要低,所以抵抗高汇率的能力也要强一些。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夏普在企业战略上出现误算,大约10年前,夏普的决策层希望凭借本企业在液晶技术方面的技术领先,一举奠定企业的优势,所以开始实行咄咄逼人的攻势策略,他们不断举债,斥巨资在日本国内先后兴建了龟山第一工厂,龟山第二工厂和堺工厂,具体拿出了多少钱我也不太清楚应该在1万5000亿日元左右。这三个工厂规模大而且技术先进。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夏普自己生产的需要还可以大量代工,日立,索尼等公司使用的液晶板很多就出自这三个工厂。想当年夏普的强势出击是得到很多经济分析人士推崇的,夏普自己也是底气十足准备大干一场。2006年龟山的两个工厂刚刚投入运营的时候,夏普很是红火了两年。几乎每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能实现两位数增长,年利润一度超过1000亿日元。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大环境中能够干出如此成绩那时想当惹眼球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太平洋那边打了个闪,竟然把全世界都给雷得外焦里嫩的。随着雷曼兄弟轰然倒地,世界经济就像揣了一脚急刹车,那些远古巨兽级的企业接二连三被伐倒。夏普也是一下被钉在了地上。当年高速扩张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由于世界市场萎靡不振,夏普首先遇到开工不足的问题,最大的堺工场从投产开始开工率一直不足一半。而日元持续坚挺更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这种低迷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年,夏普的大限终于要到了。
* O/ y9 n4 j2 t, q首先由于液晶电视事业整体低迷,日本各家电器制造商都开始缩小电视部门的规模,而作为主要的配件提供商,这些收缩策略会集中打在夏普身上。另外,夏普近10年的大规模扩张借下了大量外债,而从2012年开始将进入还款期,据称夏普的外债在1万2000亿日元以上。而今年至少将有2000亿日元以上到期。如果没有雷曼危机,夏普完全有偿还能力,可是如今夏普连盈利都做不到,哪里还有实力去还如此高额的外债。; X9 o v0 _, w) ^$ |3 @
所以夏普只能低价抛售刚刚建好的工场,而且是超低的价格,夏普以大约700亿日元不到的价格把堺工场的一半股份卖给了鸿海的郭台铭,同时以大约700亿日元的价格转让9.9%的夏普股份给鸿海集团。要知道当年堺工场的建设费可是超过5000亿日元的吆。不过呢,这事儿现在又起波澜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