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2-26 13:33 编辑 , l& u. C! b& J$ h! U
# n6 x, \+ a/ G! `+ z6 M. k7 i; B6 T
美国空军证实了流传出来的AIM-260图片为真,但拒绝解密更加清晰的图片。仅根据这些模糊图片和已有的想象图,可以对AIM-260做一些推测了。- X) T0 G5 u. } Z; G2 \
! d+ y4 I! d% p9 o& ]5 d b4 r" Q
2月初美国海军对工业界的公众日时,公布了空空导弹的装备和研发情况,其中AIM-260引起广泛注意。
, D: x- L, ?. l/ q) z0 |- Q# ~ U
8 l& o/ o9 q1 d6 ]
( l: ]4 j! [' k
1 T5 d+ d z4 g3 ]. o- J/ @$ yPMA-259是专门负责空空导弹的机构。大部分导弹都是现役、已知的,AIM-260是研发中用于替换AIM-120的,也称JATM。和AIM-120普遍被称为AMRAAM不一样,JATM计划很早就赋予型号名AIM-260,所以人们习惯于直呼AIM-260。AIM-120在很长时间里一直用项目名AMRAAM称呼,所以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称之为AMRAAM,叫习惯了。0 s5 V4 h. a% j& g) D/ u
7 k. w1 {' u) a% ^/ ]2 w% P
AIM-120正好赶上海湾战争,很大的射程和主动雷达制导非常惊艳,既可以投放发射也可以导轨发射,所有可以携带“麻雀”中程空空导弹和大部分可以携带AIM-9M/L近程空空导弹的战斗机都可以携带AIM-120,尤其是F-16和F-18的翼尖挂架,这使得有用性大大增加,当然需要火控升级后才能有效发射。
0 f$ \/ F5 |" `* J+ ?! d# o5 [) ?+ }/ c3 b- d. k! y
AIM-120毫不意外地成为各个研发的标杆,也进行了各种针对性的改进。俄罗斯R-77采用格栅尾翼,重量轻、阻力小,有利于增加射程和中程动能,但速度降低后气动性能不好;英法采用火箭-冲压动力,射程增加,末段动能增加,但冲压发动机在大高差和大迎角机动中发动机性能不容易保证;中国的PL-15采用相对保守的常规布局,但采用双推力火箭发动机,有效地解决了射程、机动、末段能量的问题。
2 H, W, i* u0 G
7 n6 G' k# z: D+ ]/ N/ t
6 ?% W+ r2 ]# p }7 Z
- v$ s+ d! K" R8 Y& U6 m有人把PL-15称为鸭式布局,这是不对的。常规布局采用固定的中弹翼和可动的尾弹翼(包括机腹弹舱内的PL-15和侧弹舱外的PL-10),鸭式布局采用可动的前弹翼和固定的尾弹翼,完全是两回事。固定弹翼主要用于产生升力,固定的尾弹翼还提供方向安定性,可动弹翼当然用于气动控制,改变导弹的飞行方向和姿态。( A5 T$ |1 x" u
! S h% o4 Z q1 {0 ~
PL-15对美国造成很大压力,出口型射程达到145公里,超过AIM-120C系列的100-120公里,自用型据报道超过200公里,也超过AIM-120D系列的160-180公里。AIM-260就是针对PL-15的射程优势设计的,要求至少200公里。
# \# v% h0 f2 Z; D$ Y! @7 c3 y4 w7 e, B6 A/ f v# G
现在AIM-260还处在高度保密中,美国空军在海军“泄密”流出外观图后依然不肯解密清晰图,就说明了问题。但实际上美国空军自己也保密不周。两年前,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上将就透露过F-22发射AIM-260的想象图,当然那是的主题是F-22的翼下外挂的隐身光电吊舱和副油箱。F-22没有机内固定的光电系统,要到F-35才有。俄罗斯方面则从米格-29和苏-27就开始有了。
/ Z7 j0 J+ J4 Z) D0 I; [- I: X6 K R1 H N
. }- x' o: }1 U& r& u
! G/ k$ u' C" ~3 I根据图片来看,AIM-260采用光杆气动外形,只有不大的尾弹翼,没有中弹翼。这降低了重量和阻力。AIM-260也与AIM-120外廓尺寸相同,要求能携带AIM-120的战斗机都能无缝换装AIM-260,尤其是F-22和F-35的机内弹舱要能携带。' k# ?- F4 b( E7 v' J
* K M2 N9 j* F9 ^' O \% `
k! t. B3 @% t! [3 ]
, g G' {) r1 k3 o5 r没有了用于产生升力的中弹翼,就需要靠弹体本身产生升力,这是通过略微提高飞行中的迎角来实现的。其实民航客机也是一样,在飞行中略微抬头,用机体升力为机翼减载,降低阻力,也降低翼根的应力疲劳。; C& e3 X4 Y. P# K0 ?
% W, h( O. y9 X6 w
( R: o* }; {; T+ @) s9 K
5 V; n+ D/ S8 n" P/ P这是90年代末英国研制ASRAAM(美国代号AIM-132)时代开始的。较小的尾弹翼提供的气动控制不足,一般需要矢量推力的帮助,估计AIM-260也有。9 T( x/ G9 P) H/ P# X1 ?
3 h5 c1 V4 [7 k; _8 h4 U! \) C2 y
! [0 |/ @. O; P' G- `' k* o
2 j+ d9 e8 }6 }! Z+ Z2 o
比较AIM-120和AIM-260,可以看到弹体上褐色环带(低能量爆炸品)之间的距离加长了,这意味着发动机的药柱加长了,燃烧时间延长对应的就是射程增加。据说AIM-260的火箭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高能推进剂,能量增加50%,这就对射程双重加持了。但具体射程现在依然保密。
' F m( {- g! f& `( y9 }5 {, X- m. B Y
( a* i+ q, h+ q1 n# f- s% \注意,AIM-120D比AIM-120C射程增加约50%里,略微加长的火箭发动机的贡献不是最大的,最大贡献来自高抛弹道。这意味着AIM-260的发动机药柱加长(粗略估计达到50%)和推进剂能量增加能显著增加动力射程,但对高抛增程贡献不大。事实上,由于没有了中弹翼,高抛增程的作用有所降低。综合推算,AIM-260的射程可到250公里以上。; q) }9 [" V6 n( t! J
# Z. x' Y N# q0 d1 r( GAIM-260也将采用有源电扫电线,可能还有雷达-红外双模制导能力,截获能力和制导精度更加强大。比较黄色环带(高能量爆炸品),可以看到战斗部减小。更高的制导精度依然保证相似的杀伤力,但还没有高到可以取消战斗部而采用直接碰撞杀伤。也可能是要兼顾对大型低速目标的破片杀伤作用,单靠高速碰撞可能就是较小的对穿伤。8 S u4 k: K5 h4 i0 {
! E7 |- \/ G- \" k* e- L
PL-15与AIM-260相比,更大更重。长度为3.99米,直径为203毫米,发射重量200公斤;AIM-260则为3.6米、178毫米、180公斤。AIM-260还是更先进。
7 t4 F/ @# z/ \; s, Y2 Z% n- l
: q/ i$ ]" s: p9 }; z不过PL-15身大力不亏,更大的尺寸和重量意味着更大的改进空间。中国战斗机和PL-15也没有匹配,只要“PL-15之子”保持相似的尺度和重量就行。
5 t T2 L6 B3 [/ F& R8 D9 }# i! \# s% `2 Y/ I5 i
但光杆外形可能是下一代的必选。其实中国已经先走一步,PL-17就是光杆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