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有很多谜,今天最大的谜就是“朝军到底有没有入俄”。
0 L6 H# X3 @( h. d2 `! h/ |
A6 F0 C8 A8 ] S; P) e《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已经获得双方批准。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一方受到武力攻击并处于战争状态,另一方将立即以一切可用手段向前者提供军事和其他援助。10月24日,普京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提问的时候说道,他相信朝鲜领导人会认真对待条约,“至于我们在第四条框架内做什么和怎么做,这是我们的事”。
$ Q! ~, y/ S/ k- d* z4 {: D, \9 q8 s. S5 N, \ K* x
朝鲜外务省负责俄罗斯事务的副相金正奎10月25日表示, “朝鲜向俄罗斯派兵”的说法是国防问题,不是外交问题,对此没有必要另行确认。如果存在国际舆论所描述的事情,那也是符合国际法律规范的行动。他认为,一定有某些势力想要将那描述为不合法的行为。
% o q0 x9 g8 [, z
' w C. b9 F+ j" F换句话说,普京和金正奎都不直接否认朝军入俄,当然也没有承认。# ~ ?6 ^, g- [0 g( F6 b) B' p+ O
1 w' l6 I4 n- i: K
说起来,对于俄罗斯来说,正在乌克兰进行的是“特殊军事行动”。库尔斯克在俄罗斯境内,但俄罗斯也没有因此宣布战争状态。但这只是技术性的细节问题,没人会以此纠结朝军入俄的合法性问题。
F' L6 S# I* Q' u! Z z" l
& U1 m) U4 B: p! N! ~10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宣称“有证据证明朝鲜已经在俄罗斯部署军队”。同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代表白宫宣称,美国掌握3000名朝鲜军人疑似抵达俄罗斯的信息。
; x1 H. b3 L2 `! l. e$ @: F- H& ^% g' t# Y& Y0 a
韩国和乌克兰则信誓旦旦朝军已经入俄,很快就将达到12000人,兵力来自第11军团,也称“暴风军团”。) y# S3 u, @5 m
4 w9 j/ e m! ^* s直到更加直接的证据出现,朝军是否入俄依然是个谜,但如果属实,这是地缘政治的大事。来自半岛的这只恐龙级大蝴蝶一旦扑动翅膀,欧洲和世界更多的地方可能要迎来狂风骤雨。. }: _- y8 c) i% d5 v) x0 g( d. O# @( A
" A& r2 M0 [ u; E- [( `7 [
朝军入俄不是军事旅游去的,而是应该直奔俄乌前线。1 A" z* ^1 I- {8 K3 ^$ q, z
$ `! o1 E% M J) S) Y乌克兰战争已经进入微妙的时候。《亚洲时报》报道,一个资深军事分析家上周从乌克兰回来,一改永远乐观的态度,悲观地说道:“现在好像是德军在1945年1月”(“It’s like the German Army in January 1945”)。8 x/ Q* g" ]0 f' s g
a s) M5 S7 P3 P$ i1 a
1944年12月,德军在西线发动阿登反攻,耗尽了西线最后的机动兵力。1945年1月,苏军攻克华沙和克拉科夫,2月初打下已经围困两个月的布达佩斯,全线逼近德国本土。3月初,美军在雷马根跨过莱茵河。4月,苏军开始柏林战役。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7日,约德尔在法国兰斯(Reims)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签署无条件投降;5月8日,凯特尔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由于时差,莫斯科时间已经是5月9日,所以5月9日以后成为红场检阅日。
3 \/ y+ W, A' ?) c- Q# e2 v& h) X
) h; h. o: H1 D% o1 r1 ?还有3、4个月,就有什么人非得自杀了吗?希望不至于。还有3、4个月,乌克兰就要投降了吗?估计也不至于。但乌克兰从前线到后方的绝望和悲观是广泛而且深刻的。可巧,乌克兰方面寄予厚望的库尔斯克反攻也陷入困境,只是由于俄军“磨洋工”和迟迟不发动决定性反攻,库尔斯克乌军还没有像阿登德军一样仓皇撤退。) H |4 Z2 Z" }
* |" L' m) }- {5 k; t
在顿巴斯前线,红军村(也称波克罗夫斯克)受到俄军的强大压力,各方汇总的数据表明,俄军已经逼近到只有4、5公里的地方。红军村一旦丢失,整个顿巴斯前线的乌军防御体系就有可能动摇。
( _$ Y4 c3 W7 v: [+ x0 ?+ I
1 V$ y& l @" h2 h# [' C
+ h& A. Y2 t$ u0 i% r
到10月22日为止的红军村一线态势& L2 ~7 T' r! O+ W3 H! Y" _: e
) u, V$ E% z* o$ Y不过这不等于俄军会立刻不计代价扩大战果,毕其功于一役,就像二战时代常做的那样。事实上,从马里乌波尔之战后,俄军就不再毕其功于一役了,尽管期间不是没有机会。连库尔斯克那样明显等着俄军来打的战场,俄军也磨磨唧唧就是不发动总攻。 N m/ S7 I# @3 |) E6 {4 V$ A8 R; U
. c* B% g( B% D$ L4 Y
这是因为俄罗斯的战略是:
. q7 \; z$ D- `% \' P- s
: i" @- C) w3 j$ V7 M/ s' w, t5 f$ q1、 最大限度降低俄军伤亡
. X; o9 S% K6 U" Y4 j2、 最大限度增加乌军伤亡
! r$ k2 ~3 a* [ J( V$ x# O
6 S/ O1 a. v3 R地盘反而不重要。3 r e2 r" u' u }+ I- r0 A
- N) q! d4 ]1 n0 I( l% y3 a' o- }
克里米亚和2014年以来控制的顿巴斯是不可放弃的,拱卫克里米亚的亚速海沿岸走廊也是不可放弃的,其他一城一地的得失,俄罗斯并没有那么在乎,否则也不会那么轻易从哈尔科夫和赫尔松撤退。' t/ j' M3 L& Q0 I& j7 ~. R# L6 U
) e5 O& o$ t0 {$ F& s$ [% ]$ F z但俄罗斯很在乎官兵伤亡。在某种意义上,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没有败在圣战者的进攻中,而是败在自己的伤亡中。官兵伤亡最后形成不可承受的国内压力,迫使苏军从阿富汗撤出。
% Y: J4 ^6 M- T$ X8 @- }% B; T0 A
( S/ I$ B6 t* |. k: i$ B9 a在乌克兰,只要伤亡“可接受”,俄军就能一直打下去。在度过了初期的困难时刻后,俄罗斯现在战场上进可攻退可守,军工生产也走上了正轨。在乌军炮弹打了上顿没下顿的现在,俄军还是继续日均万发的高强度轰击。国民经济也稳定了下来。日子依然紧巴巴,但远没有过不下去,实际上经济还增长了。
4 l, L8 k8 z2 T- \6 k: J7 w3 V: E* B; Y. p, E; j" P; q7 l0 y1 f' a) W
但一旦伤亡激增,国内就可能动荡。苏军撤出阿富汗到苏联解体只有三年时间,这是普京刻骨铭心的三年,也是俄罗斯刻骨铭心的三年。
0 G Q7 T5 ~8 P( i6 l$ V$ u1 A4 W' Y" i: A
因此,在马里乌波尔之战中用精锐部队硬啃下亚速钢铁厂、粉碎“亚速营”之后,俄军再也不发动大规模强攻了。这不是说俄军方面不再强攻,在这样的静止战线的拉锯战中,强攻、死守是常态,装甲劈入战反而是例外,机降奔袭战则是不存在的,战争第一天的安东诺夫机场之战是唯一的例外。' P1 L6 s k& B
5 {" u. c9 L O8 j* p
又要强攻,又要避免伤亡,只有另外想法子。在关键的巴赫穆特之战中,“瓦格纳”部队打主力。雇佣军不同于正规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受伤、阵亡都是“工伤”,照价赔偿就是了。“瓦格纳”靠搏命硬啃,攻下了巴赫穆特。此后阿夫杰耶夫卡等要地一个接一个被缓慢但坚定地攻克,乌军防线则在痛苦的慢动作崩溃中,红军村就是最新一幕。
0 Q7 P) h- z7 e4 z9 L
$ N' S/ h" b* y1 a. u乌军在8月6日突袭库尔斯克,堪比德军在1944年12月突袭阿登。德军目的是直插安特卫普,割裂南线的美军和北线的英军之间的联系,切断美英军通过安特卫普港的补给和支援,在理想情况下,重现二战初期法国之战的辉煌。然而,德军是强弩之末,美军则兵强马壮,阿登德军很快在丢盔弃甲中瓦解。1 T# D1 Q1 v. X9 q% K
' F% R5 t! H+ p' z
库尔斯克乌军并无直插顿巴斯俄军后背的实力,更没有直插莫斯科的胃口,只是想调动顿巴斯俄军精锐,减轻顿巴斯乌军的压力。但俄军不为所动,一方面调动兵力“冻结”库尔斯克乌军,另一方面在顿巴斯继续猛攻。结果顿巴斯乌军继续在慢动作崩溃中,库尔斯克乌军也成了寒风中的孤叶。% {2 O7 F1 |; h
+ _4 b4 k- k; H4 I" n. y) o
传说中的朝军入俄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 U, i) Q. h! I$ H/ l( ~( I
( s Y3 K: P% _+ d2 I% G
朝军不管是3000人也好,是12000人也好,对乌军都是坏消息。
3 D4 a1 T: p* `$ g( _0 @: A. Y G9 L9 i7 J) p1 _/ h6 }
如果确如韩国所说,入俄朝军来自“暴风军团”,这是朝军中最精锐的特种部队。) K8 l1 h+ y7 j3 ?, C8 \$ n
7 G) y1 Z6 P, S% p# Z世界上特种部队有两大流派,一是像美国海军“海豹六队”、美国陆军“三角洲”突击队、英军“特种空勤团”这样的,以小分队远程侦察为主,“兼营”暗杀、突袭,常以“远程侦察巡逻队”(LRRP)形式出动,典型规模只有4人,一出动就是十天半个月;二是像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部队)、以色列总参侦察队、俄军“格鲁乌”(总参情报局)突击队那样,以精锐突击作战为主,典型规模达到加强排甚至更大,但快打快撤,并不长期潜伏。0 D: l3 O+ q$ k1 Y A( T
* z* C! _6 Y( ?, a6 G# V朝军“暴风军团”可以更大规模出动,据报道总兵力达到10个旅,传说中已有4个旅入俄作战。在模式上,这其实更应该比照二战中美加第一特勤旅(First Special Service Force,也称“魔鬼旅”,Devil’s Brigade)。这是旅建制的精锐轻步兵,用于不需要坦克和重炮支援下以轻武器和步兵战术在复杂地形上的攻坚,最初意图用于夺占在挪威的用于制造核武器的纳粹重水设施,后来实际上用于意大利和法国战场的多次山地恶战,号称敌我交换比高达1比6。 1944年底欧洲南线作战进入尾声时撤编,成员分别编入美国和加拿大的空降兵部队,以后成为今天的美国“绿色贝雷帽”部队(SF)和加拿大特种作战团(CSOR)。" U% ` r1 q+ ~* e+ b
+ H; |& E& o$ V4 Y! x% E" [朝鲜多山,朝鲜人民军以步兵和炮兵为主力,用精锐轻步兵而不是坦克兵作为独立前出的尖刀符合朝鲜的战场实际。对于打成一团浆糊的俄乌前线,这也是最适用的部队。* K8 }' N" s; _0 h
$ U. {( D, t- [* u% S0 L7 ?
在2014年克里米亚和东乌事变到2022年乌克兰战争之间,双方在顿巴斯都进行了大量的战场建设,使得双方的装甲进攻都举步维艰。日均万发的重炮轰击也只能摧毁表面阵地,最后还是要靠步兵摸上去近战。
+ _# X+ t1 b! _: T$ k6 L, [( ^8 V+ l. K2 o$ x+ [" W+ Y# Q' K
俄军信奉大陆军主义,但这是大坦克主义,而不是大步兵主义。除了少量海军步兵,俄军精锐轻步兵集中在空降兵。这首先根本不属于陆军,而是直属统帅部的独立兵种;其次俄军空降兵其实也机械化了,只是能脱离机械化而徒步作战的精锐步兵而已。$ @+ T$ a, o2 j9 r4 ~* _
4 ?8 h$ ?+ V% O3 J" K& M! h
“瓦格纳”倒真是精锐步兵,但这是私人拥有的雇佣军,曾经对俄军有大用,但也证明了尾大不掉的危险。
3 G- o# \5 x7 w% I% u5 G M L# E/ D4 y+ S0 U
“暴风军团”如果能投入到顿巴斯前线,这是比“瓦格纳”更厉害的精锐步兵。“瓦格纳”的核心是俄军老兵,但在从战前的1000多人扩充到巴赫穆特之战时期的5万人的过程中,部队素质不可能保持战前的高标准。
/ e% e1 G+ S+ k- Z0 Q* |; b& g" i4 ~6 r7 ^
“暴风军团”不一样。与“瓦格纳”相比,这是全员精锐,更加守纪律,而且对俄罗斯国内政治来说,政治上更加透明。与“瓦格纳”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还不同,“暴风军团”是对美国和西方怀有高度痛恨的政治情感鲜明的援军。这样一支虎狼之师投放到战场,对已经出的气多进的气少的乌军是天大的压力。不言的另外一个好处和“瓦格纳”一样:伤亡不会计到俄军头上。4 \7 P1 X, w K0 Z3 e. H% ^
! E" f. @6 @8 `* H E- O8 n8 g1 V但一举击溃乌军也未必是把朝军投放战场的目的。就现在的战场态势,俄军要是倾尽全力,不用外援,也能一举打垮乌军。: K4 s+ E4 u9 I2 W3 U: m" D
5 ?4 m' k, e. b- l5 Y: \, s! l
乌军有两个问题:一是乌军征兵越来越困难,二是西方军援越来越乏力。, n5 _5 x! S) i
# S4 _3 x$ O+ J; H7 I- [7 A. u) y在俄军“基辅退兵”和“赫尔松退兵”时,乌克兰有过两波参军高潮。但如今征兵已成恐怖剧,以至于乌克兰希望欧洲各国将逃难的适龄乌克兰人遣送回国,强制征兵。各国当然难以从命。
9 o% \, w: f* @( O
2 U9 ^+ a n, X `. ]9 f乌克兰曾经洋洋得意的西方军援如今也成了大问题。
" M# j0 g1 p6 r, s% z7 L6 v4 y& n) k! c8 U4 s% e8 z
德国基尔研究所是1914年建立的高端智库,在9月出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欧洲(尤其是的德国)严重缺乏战争准备。报告的重点不是乌克兰,但从数据显而易见,长期打下去,欧洲根本支持不起:
" K: _, p( T3 g
% }# ~ ^# C) c5 M7 R- 即使德国产能足够,订单高达30万发的批量的话,每发155毫米炮弹的价格依然高达3000欧元,批量减小则单价最多可翻倍。也就是说,像俄军那样日均万发的话,每天光炮弹就需要3000万欧元,算入后勤组织和运输等,还要更多。; @- a6 w9 i }" r0 i6 P; q" X8 F( V {
- 每发30毫米炮弹的价格高达1000欧元,“美洲豹”装甲车上的速射炮可达600发/分的射速。也就是说,一辆“美洲豹”一分钟就可以干掉60万欧元,一个连一分钟可以仅30毫米炮弹就可以干掉840万欧元。“美洲豹”装甲车的单价则高达530万欧元。
& V9 k( B4 a1 D1 M7 S9 i9 @6 h2 J1 E) B- 在对乌克兰至关重要的防空战果方面,仅2024年,“克拉布”(也称“俱乐部”)巡航导弹的拦截成功率为50%,更加先进的Kh-69巡航导弹只有22%,“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只有4%,S300防空导弹改行陆攻弹道导弹只有0.6%,Kh-22超音速巡航导弹只有0.55%。乌克兰声称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成功率达到25%,但消息指出,需要“爱国者”32枚齐射才能拦截1枚“匕首”。不管怎么算,防空是大出血的口子。
2 L/ i% }% \: U4 M! \+ E4 N/ ^- 乌克兰还需要大量的坦克和大炮。在冷战结束马放南山后,德军现在一共339辆“豹2”坦克和121门PzH2000自行榴弹炮,法国一共222辆“勒克莱克”坦克和76门“凯撒”自行榴弹炮,英国一共227辆“挑战者2”坦克和89门AS90自行榴弹炮。都不宽裕。库存已经掏空,现役的再给乌克兰,自己就成架子部队了。波兰“零碎”多一些,坦克和大炮是西方、苏制和欧化东欧制造的混合,但波兰自己已经在北约第一线,压力很重,没有富余的。* B0 q, Y0 F! i' \. R: w
+ P$ j% j- L# o9 _4 M/ Y3 C
; q3 B% p5 Y/ h( i7 g" G德军主要装备历年数量变化+ U( e/ }$ L5 j: K
; v8 A/ L# w7 L
" X+ L3 D+ l( P* X法军主要装备历年数量变化
* s1 t. I4 v( R
0 [' t; @0 P5 E( O3 I
0 y1 _6 i) T+ h. Y# M0 w
英军主要装备历年数量% m+ H* N+ j' j D
5 q4 a8 N- e/ p2 ~
% j3 ?% E$ G! U8 G C波军主要装备历年数量变化3 G. @* c+ F& \/ X1 G5 L$ }. \
/ Q" U* u9 h% ^% S: P
( D8 X5 T! |1 r8 Z德国155毫米炮弹订单与单价的关系
7 }; N6 H6 Y$ i8 `' z: h, K5 Z. e9 L7 ^9 \( T
简单地说,乌军已经接近要人无人、要枪无枪的困难境地了。但俄军依然不急于雷霆一击。$ z' `) s" S7 R6 h, e
' f; b6 m# D+ l2 M即使乌军已经陷入困境,困兽犹斗还是可以给俄军造成重大伤亡的。如前所述,俄罗斯要胜利,更要低伤亡的胜利。
+ B5 I, i0 b7 R, E: H: B2 w# h R; l! o8 n- L1 l" g, L$ x1 B
在历史上,苏军进逼柏林的时候,困兽犹斗的德军竭尽全力顶住苏军,但在西线开始放水。如果注定要灭亡,灭亡在美英手里比灭亡在苏联手里日子好过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军不顾德军反正要覆亡的现实,不顾代价猛攻,以36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抢先攻占了柏林。
2 J8 J1 D" e4 H
% K0 p& [" ? c* j胜利是辉煌的,也是苦涩的。在冷战后的反思时代,柏林战役的巨大伤亡成为沉重的话题。今天,不管俄罗斯是否依然把乌克兰人看作同宗同族,不计代价的胜利是不再想要了。
: A* C( J9 G- A7 u0 w% t# C
( L3 J. T% ]9 p8 a5 \更重要的是,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打败乌军,而是打死乌军。把乌军放血到趴下还不够,需要放血到死透透,再也活不过来。
, F" {4 J( i3 t8 V3 K, t! d g/ |( M/ p9 ^
事实上,德军就是这样。战后德军可以有各种光鲜,但在二战中被打掉了魂,打断了脊梁,如今只是二流军队,在阿富汗就出尽了洋相。: Z! ^4 q z6 a8 [: s" K; R& _8 I& O
7 v5 z0 }* w ` n这就能理解俄军为什么不急于在库尔斯克、顿巴斯雷霆一击了。不能让乌军“轻易战败”,以便战后重建。在战场上每物理消灭一个乌克兰老兵,战后乌军就少了一节脊椎。
9 r3 B$ q R& k4 I& S4 R1 G! {% T% D/ Z S' I- W* g
乌军老兵分三部分:一是2014年前的前苏军,二是2014年到乌克兰战争前组建的极端民族主义敢死队(如“亚速营”),三是乌克兰战争中打出来的。前两部分在快三年的残酷战争中差不多打光了,第三部分包括土生土长和欧美训练的,这是当前放血的重点,缺乏训练、毫无经验的填线宝宝(尽管可能胡子一把)反而是陪绑的。
% j; i7 s2 _) I( c/ X$ K) `8 ^$ X! ]! r7 f
因此需要继续攻坚,甚至不惜没坚硬攻,吸引乌军将残余精锐不断投入绞肉机,直到无肉可绞。! j1 e- c) X3 B3 D
$ i6 r+ f) ]( [' c& G; ^10月17日,泽连斯基向乌克兰议会提交“胜利计划”,除了异想天开的诸多要求,似乎不再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的要求。从这里,以实控线为停火线,达成停火协议,似乎不再是那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M/ Q5 N- r$ r9 R" }
5 n6 Q" r. K$ j7 E
但俄罗斯似乎不急于接受就地停火。俄罗斯不需要一个可能死灰复燃、充满仇恨的乌克兰。这样一场战争打下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友谊的小船大概是永远翻透透了,但死灰永远保持死灰,这才是俄罗斯需要的。
8 b0 f% ]& F* z8 h; i0 H0 M
2 E6 f- n# u7 v+ \9 C加入北约、加入欧盟这些已经不是俄罗斯能控制的,把乌克兰的血放光,这才是俄罗斯能控制的。这需要乌军在顿巴斯(还有库尔斯克)的伤口常割常新。还需要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俄军官兵的伤亡。这就是朝军能发挥的作用了。
/ p5 {; g ]4 q4 ?2 F; v$ k+ T' i" z# d
朝军与俄军的协调有语言、战术配合、指挥链等很多问题。但在静止战线的拉锯战中,分片包干就行。俄军与“瓦格纳”在指挥链对接方面也有问题,但让“瓦格纳”独立负责战役方向,就避免了这个问题。俄军只是负责补给和重火力支援。与朝军的配合也可以这样,“暴风军团”本来就是不依赖坦克和直接支援炮火作战的。2 |2 a# z) o. _; \
9 d/ G" J7 K8 {* B* Y ]朝军当然不会义务劳动,这是收费服务。但俄罗斯的支付能力充足,而且不需要通过美元、欧元。
7 }/ b3 Z/ j, t( K2 K. g; S! u$ y B+ B% [2 i; Y, n5 F) H% m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俄罗斯的小麦能解决朝鲜的粮食问题,这是联合国禁运都不限制的,中国尽可以轻松愉快地放行过境。
/ c# V G w3 Z+ H( g: A) ?& O) w( x$ A v
俄罗斯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之一,石油更是朝鲜需要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罗津港之间可以完全在12海里内渡海直达,实际上这距离放在一些国家,也就是海上轮渡的距离。美国和北约舰艇打着联合国的大旗也不敢拦截。天然气要建管道,液化气恐怕罗津港没有能力接收,只好算了。
" {4 V% ]2 o, f. {, V; a7 Q. J) D2 C: B& J
俄罗斯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出口国之一。现在不比从前了,但依然有很多朝鲜急需的武器装备,更有朝鲜垂涎欲滴的军工技术。苏-35S战斗机、T-90M坦克、S400/500防空导弹、“基洛2”级潜艇、“暴徒M”级护卫舰、“柳叶刀”无人机等都很对朝鲜胃口,更不用说洲际导弹、核武器了。
3 {: L$ u4 c7 A1 j0 @% g' y. Q s; A2 s6 T$ [% E, a8 {' W
更大的问题是,来自半岛的蝴蝶这一扑动翅膀,刮风下雨的可不止乌克兰。
9 v9 T- A4 f' t$ a* T- w7 B$ p0 T O4 `! Y$ E
如果乌军绷不住了,在朝军入俄的情况下,北约是否下场?北约军人换装下场的传闻早就不断了,但成建制的北约军队下场还没有报道。朝军是否会成建制使用,现在只能猜测。但要是作为“外籍志愿人员”集体签约成为合同兵,在理论上并非不可能“扎堆志愿”,成建制使用。北约跟进吗?
* Q, M. ^6 L. [" K) p( ^; K$ M" u) p6 I, Z, H) O3 a; u; e( }
据说现在已有13000人的雇佣军在乌克兰作战,“外籍军团”填线宝宝可能散布在乌军建制中。另有人数不明的北约军人在乌克兰,主要作为防空、炮兵、通信系统的技术专家和参谋人员在后方使用。$ Q' o3 P% R H' {( U8 ~( j
b" `0 b2 X |4 {8 t在乌克兰已经打成步兵战争的现在,北约其实也没有大量精锐步兵可派。北约连大陆军主义都谈不上,主要军事实力体现在空中。少量精锐步兵集中在空降兵、陆战队、特种部队,肯定舍不得送进顿巴斯绞肉机。一般的正规军部队习惯在空中优势和步坦炮协同条件下作战,这只有北约整体参战才能解决,必然面临的核升级危险是北约尚且不愿面对的。这不是泡妞泡成老公的问题,是泡妞搭上性命的问题。2 H3 R k, V* G
. E# R K& F* p1 n0 g
从民间招募志愿者也很困难。没有多少雇佣军是奔着给家人留下大笔遗产去的,缺乏训练的普通人去填线,只有被“暴风军团”捻杀。
% W3 \( N4 i2 C, d7 I3 C% o( O8 L: p. c
乌克兰前线需要大量人力填充,一旦伤亡数量上升,北约国家也必然受不了,那时怎么办?
7 j/ z8 t% c! X. B$ o0 p' T3 ^# s, s- k/ Z2 A
经常有人认为波兰热心支援乌克兰,甚至有意“吃回”二战后被割让给乌克兰的故土。波兰需要乌克兰成为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国,而且希望自己的热心成为杠杆,撬动北约尤其是美国的支援。自己直接下场就算排除贪生怕死的因素,其实不够填线的,波兰人口比乌克兰还少。冷战后刚过上好日子,死乌克兰不死波兰是一回事,死波兰自己就是另一回事了。军费上升到GDP的5%就是极限了。至于拿回故土,在北约和欧盟里都通不过。
6 o$ D, J* [- ]# T% q% U: h s1 Z( H. K$ _
$ d2 Z2 x# w6 j: i: {" I波罗的海三国也很热心支援乌克兰,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直接与俄罗斯接壤,立陶宛夹在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之间,自身防御压力也很大。加上军力和财力的起点低,支援力度天然局限。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内俄罗斯族占人口月1/4,连民间志愿都“资源有限”。
, m% D" H Z" ?* [3 ^1 @& ~
) R5 p. T2 \) l北约更大的问题是“以后怎么办”。
" n/ J; ]% E; Y5 Q" b9 X% C+ k8 U/ z
乌军绷不住后,乌克兰成为“真空区”。俄军未必有胃口占领乌克兰全境,这也是不必要的包袱。北约更是缺乏法理依据占领剩下的乌克兰,并挑起乌克兰民生的烂摊子。但不管乌克兰怎么办,北约必须直面“俄罗斯威胁”,不能再一面策动东扩,一面马放南山了。1 P9 Q& V7 p/ g0 p1 Z
8 r4 E0 T# Y) I& V, ?$ u冷战结束后,北约军费对GDP占比持续下降,腾出的资金用于填补财政赤字和社会福利欠债。乌克兰战争开始后,北约军费对GDP占比迅速回升。乌军崩盘的前景使得军费占比再次达到冷战时代水平成为现实可能性。
% z& S, B5 z( ~( w6 k
2 l0 l( ]! V0 K" ]
! I7 ^1 C8 O6 }- E' Q; s+ ^欧洲军费和装备采购对GDP的占比* v( B5 A0 g; _7 I% F
2 b# G9 d% h. {- J% h问题是,冷战时代和现在差了一个去工业化。欧洲的去工业化与美国有所不同,并不完全是在利润驱使下主动转向全球化,很大因素是因为中国制造自下而上席卷到欧洲制造业的咖位了。德国是去工业化最晚的,但在乌克兰战争后能源价格飙升之后,也开始拔寨而去。7 o- F1 G N: }( K ^* c% R
1 |' I: s0 T( \; E% {' j去工业化的结果是欧洲军工也拉胯了,不仅成本控制拉胯,产能也拉胯。承诺给乌克兰的几百万发炮弹只有65万发兑现。
8 [4 |. f' a8 d: j1 h
! x# I# K7 c* [/ C; k8 f与此同时,俄罗斯军工快马加鞭,不说恢复到苏联时代的水平,但已经是北约不可比拟的了。4 B5 \$ Y) f/ @; X( ~( N7 \' k
) j: n4 p4 I: K
6 a0 o6 J" {* A8 H3 K+ y俄军主要装备在乌克兰战争开始后的生产数量和增长
, M X) P9 c. [0 V6 b
% f/ k3 U1 U/ A
5 A) X* U! z) d5 y. c$ ?
德国要恢复到2004年的装备数量水平需要的时间与俄罗斯当前产量达到德国当前存量所需的月数相比
' P* q, N$ |/ v$ ^. o3 ^0 J& r" Y/ C
# Z2 x% g4 o# @" F9 u作为欧洲制造业的领头羊,德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2004年的水平,而这已经是马放南山的年代了,只是马还在半山上。比如说,俄罗斯只需要2.6个月就能生产相当于德军现有的坦克存量,而德国坦克按照目前的订货和交付速度需要到2066年才能恢复到2004年的数量;俄罗斯需要4个月就能生产德军现有的步战存量,而德国步战需要到2043年才能恢复到2004年的数量。最离谱的是自行火炮,俄罗斯只需要3.2个月就能生产出德军现有存量,而德国自行火炮需要到2121年才能恢复到2004年的数量。那是差不多100年后,谁知道德国是不是又一个分裂-统一的轮回了。% w: X( r$ A/ q0 J
! e( }6 D8 \8 k
在成本控制方面,德国制造的“优质优价”是出名的,尽管如今到底有多优质已经存疑了。
+ K" a4 N- }- ^/ ~# M( k+ V( ?# [ k# s/ }4 H5 Q: |9 |4 L
3 [' b4 H5 y( b- v% K; ^0 v
狞猫(Caracal)空降突击车
5 d# [3 p2 H [6 c9 ?; o6 u
5 P: M$ z- z, l* D+ r) p8 @“狞猫”空降突击车以奔驰G级越野车为基础,防滚架同时是武器支架,可以假设从机枪到反坦克导弹的各种武器,也可以用来捆绑额外的行李、弹药、燃油等。这是无装甲的,但可空降。单价62万欧元。民版吉普加上相似改装只需要32000欧元。
+ L7 y% B/ a% V, I. R( k
. F: z( t7 c3 k4 \4 {德国陆军的战术耳机单价2700欧元,但相似的民版只有300欧元,加防噪也只有400欧元。
, Q* J! O3 A4 I
& T& ^% `0 P! h+ J' {; W# E, o: i, n这意味着激增的军费也可能被低效和高价吞噬了。
: O( B% z0 p* Y# i# o9 b5 o
; x* R& L7 c5 q8 R9 _ ~/ X r欧洲再次处在“要黄油还是要大炮”的岔路口上。通胀、去工业化、再军事化、难民负担形成完美风暴,谁被吹到哪里还不好说。 k2 k% G9 O! V) s3 ^/ e0 v" h
! F/ p: r" ~3 \" n z
欧盟现在热衷于对中国开展“去风险化”。谁都知道保护主义害人害己,但还是免不了“保护主义能买时间”的俗。欧盟也清楚,靠自己已经买不到时间了,所以在中国电车关税问题上,一方面顽固拒绝与中国达成合理协议,另一方面与中国车企个别接触,试图开辟“第二通道”。中国当然会见招拆招,但这也说明了欧洲的困境,需要借中国之手来供应链去中国化。
& q: { T4 ?9 ^! ^ G: c" W9 c8 N8 u( Q2 @' A
完美风暴因为再军事化的负担更加“完美”,欧洲对中国供应链能否长期坚持顽固也不好说,但乌克兰困局造成的新现实有可能迫使北约搁置东扩到亚太的念头。. B! @/ f6 g/ {. W; a0 g5 F8 m
* }2 }& l2 c9 u/ t/ R
但朝军入俄或许意味着半岛发生战争的话,俄军入朝成为很现实的可能性。韩国当然为此暴跳,美国和日本也必须“关注”。
0 q c$ ?5 f; U1 P( j/ y$ {: G% P/ y$ ?' E$ M/ o' z, E
韩国也有完美风暴问题,最大的风暴源来自中国。中国制造正在逐步蚕食韩国制造的强项。造船已经失守;汽车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市场早就翻车,现在海外市场也受到中国电车的追杀;在ICT方面,三星靠美国背刺才从华为手里夺回第一销售量的位置,但中国已经突破高端芯片的设计,小米最新的3nm芯片就是例子,中国突破高端芯片的制造只是时间问题,那时中国制造掩杀而来就会在ICT重现。# _/ t+ R: F- _
- e9 E3 K" D B9 H- z# ^( g% U尹锡悦拥抱日本和美国,并没有改善韩国政治军事态势,但在经济上可能最先感受到疏远中国所带来的凛冽寒风。
* ~+ n5 h; |7 m7 D: Y, L3 z7 B5 m
韩国在朝军入俄问题上上蹿下跳,未免没有在战时拉上“北约盟军”的小九九。但要是美国都救不了韩国,北约怎么可能?
0 [$ b8 H6 n( P! X5 ]
% S u/ c# q+ W& i4 D( p西方乐于把朝军入俄和俄朝密切说成是中国的损失,这是很奇怪的看法。中朝之间从来不是主仆关系,不存在朝鲜对中国的忠诚动摇问题。朝鲜和俄罗斯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国乐见邻国之间关系密切。! D, O! }6 @4 T. j& W) H5 {
0 g8 o" K. r ` E' a
就乌克兰战争而言,中国严守中立。中国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因为战争失利而崩盘,而中国独受西方围堵的压力,但中国能做的限于非军贸易。这有利于俄罗斯民生,有利于中国经济,是双赢。欧美对中国拒绝参加制裁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对中国“少作恶”的诱惑是无济于事的,从北京奥运前夕到乌克兰战争前夜,欧美对中国的作恶还少吗?中国不健忘,对欧美的“本质恶意”早就看得很清楚。5 y2 }. ]( l2 W" h- A1 j
$ O% S, u3 M- E7 O中朝关系也有边界,但中国乐见朝鲜在与俄罗斯的互动中,民生得到发展,安全焦虑得到降低。
& r8 T v: t6 i; Q2 J* P% }0 _2 L3 P
在这样的情况下,俄朝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并不存在俄朝接近以中朝关系为代价的问题。6 Z; S1 O1 Y0 e0 v& D5 U
- ^3 a4 ~4 F8 A5 k1 S V) M
但俄朝接近无疑是以欧洲和韩国利益为代价的,难怪半岛上的蝴蝶一扑动翅膀,欧洲和韩国就风雨大作。
' c3 Q3 V8 }7 M$ P: r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