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9-11 19:23 编辑
+ N; @: b1 U/ ~* C/ j% n* ^& X% D7 w% g# F, Q2 k) p
9月9日,苹果发布iPhone 16。几小时后,华为发布Mate XT。两家几乎同步,这不是偶然的,含义更是有意思。
A$ Z: n4 W3 b9 Z) W4 V% c8 ~- [6 ]! X9 @& S; }
苹果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公司,尽管这实际上已经是“皮包公司”了,只有设计和营销,没有制造。华为还是传统的从设计到制造到营销通吃的传统公司。这个差别由来已久,也不重要。重要的是iPhone 16和Mate XT所代表的思维差异。$ H2 _6 j3 o5 J8 X! E0 K4 ]% u( K$ J
, u% o, L* m6 F1 G2 E4 [7 N! O( W( f* A1 q+ ?
, c' @/ I4 x9 [/ R, w' J: S
不管从哪个曾哪个层面来看,iPhone 16只能算小步渐改。说小步,还真是小步。不是果粉的话,把iPhone 14、15、16都放在面前,未必能看出差别。. _, I6 ]7 ?4 }- C% U
5 \4 T5 [0 w/ B$ z
要是不管外表的话,有内秀也成。但iPhone 16除了那个云里雾里的AI,好像乏善可陈,改进基本上属于可有可无。手机上的AI到底有多少用,谁都说不清楚。大部分人用手机还是作为通信工具和流媒体播放工具。写微信需要AI帮助,可能多数人还没有到那么弱智。看抖音、刷头条更不需要手机上的AI帮忙。2 p0 U' j! [" M, G$ Y+ p. Q
1 J2 r( n8 y& m) {曾经有一个时候,iPhone新款出来又叫好又叫座。iPhone 16出来,叫好的声音有气无力,叫座更是没有看到。苹果店门外通宵排队有多久没有看到了?
6 k9 s3 M c" f _" C
# G2 \* k4 G- k5 {" t% [+ Y, S* i4 M
# r, L% V: S, m
华为Mate XT是世界上第一款三折叠手机。双折叠出现好像还没有多久,三折叠这就上路了。而且双折叠时代,三星和华为大比拼,还有内折叠vs外折叠之争。在三折叠时代,三星好像不跟了。不过中国友商没有那么“太平”,Vivo、Oppe、荣耀等的三折叠只是时间问题。, ?0 W$ i8 T! O3 m% e
% a- p9 V7 R5 l9 y/ w三折叠到底多香,现在还众说纷纭。这应该是手机与平板的合体,对商务人士应该有大用,对一般人的日常使用还说不好,毕竟地铁上连双折叠都不怎么看到有人使用。: l0 m2 x+ I8 u! b; m
) ?1 i7 n; [# [: [
最早的iPhone把自定义app搬上手机,开启了全新的时代。iPad抓住了大部分用户的信息流向是下载,内容上传“可有可无”,所以把笔记本的键盘取消了,配置整体简化,简化成平板,开创了有一个全新的时代。三折叠把智能手机和平板相结合,应该也是开创时代级的突破,现在还为时过早,不好下结论。0 p0 \& b) g P1 |' c- ?7 n
: [+ S# u) ]7 H7 _; j但三折叠的技术挑战和华为的技术实力、迎难而上是无可置疑的。# f, }, o, E# `) @4 l. k
$ b* b' v3 J- T5 c华为的迎难而上还体现在鸿蒙,但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 W [1 G+ l2 _1 G' u& e0 `
4 |2 ^ `% F7 [# C' q8 _0 KiPhone 16 vs Mate XT体现的是:美国科技越来越“软”,而且“欺软怕硬”;中国科技越来越“硬”,但“软硬兼施”。
/ X) I8 ]8 N' V) A) Q2 z$ k5 z
; p& [' J# Z" X9 r毫无疑问,除了在芯片上因为美国无耻限制而停留在7nm层面,在硬件成就上,Mate XT真是“遥遥领先”了。iPhone 16的硬件成就主要是3nm芯片,但除了广告效应,并没有展现出多少实质性的技术跨越。6 t0 B6 r% N. _" ]8 n* n
* f5 E+ r0 N }" A不知道苹果对折叠屏是怎么想的,或许真有拒绝的道理,但苹果缺乏现实的选择也是有力的理由。苹果可以找中国,但政治正确不容许;苹果可以找三星,竞争原则不容许,三星也没有三折叠屏;还有谁?
, P: X8 u% V3 O
$ Z; L6 k0 @' h1 D, P华为自己是造不出三折叠屏的,但华为背后有整个中国制造业供应链,三折叠屏到特种铰链对华为都是货架产品。苹果就面对无米之炊了。
9 n6 x' w) {, r' t0 _( n, m @- k/ ?( ], }) w% \$ o E7 A! b
曾经有一个时候,美国也是坐拥全世界最发达的供应链,中国是其中一部分。但美国自己去工业化了,盟国竞争不过中国,中国又成了政治不正确,美国就活活把自己逼进无米之炊了。苹果只是手机界的例子,汽车同样,电池不找中国还真找不到合适的。越来越多的工业装备也是一样,从港机到矿卡到化工中间品到无数工业中间品。
z9 Y& B2 Z; R; `, r) A- b, S) Q3 I) n: V
美国还在幻想通过AI翻盘,谷歌AI主管甚至发出2030年AI产值将达20万亿美元的梦呓。要知道,2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部GDP,AI上哪去“再造美国”?普华永道“低调”一点,也预测到2030年AI能产生15万亿美元的价值,那也快达到整个中国的GDP了。作为比照,全世界整个汽车工业的产值约每年3万亿美元,这是制造、经销、售后服务都算入的。AI这样画饼说明的不是雄心,而是绝望,因为AI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砸大钱,断供则意味着猝死。
; v" _! D' L% @4 F6 P6 W( R/ E4 x1 w: Q* l6 r- R& v
中国则在一切可能的领域大力发展硬科技,从最基本的材料,到具有几十万个零件的光刻机,“一个也不能少”。成就也是斐然的。3nm对华为还是难以逾越的难关,但这是“点困难”,中国正在攻关中;但三折叠屏代表的供应链确实是“面困难”,美国连攻关都无从下手,要不“再工业化”早成功几回了。
0 u% K, t3 n+ q# F! f- |. k
- @/ |5 h5 ]% m: k! b* i苹果新iPhone只能玩概念,华为三折叠手机才是堆技术。这或许代表了中美未来的科技走向。
" I2 y' r4 f# B U4 q9 y/ f9 m
3 }2 t4 T: c/ U' {5 n' L, P苹果汽车玩了10年,花了100亿美元,不玩了,因为供应链跟不上,再砸钱也没用。4 c- `/ G+ c2 l# W
3 M" \$ a: h* c7 {9 F7 W. k9 ~
小米憋了3年,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是憋出了SU7,一炮打响。现在还不知道这一炮能响多久,毕竟中国电车市场太卷了,10年内必死一片,就和白色家电最后死剩少数品牌一样。但这是商业成功或者失败,不是技术和供应链的问题。
J) S6 X+ _& {; |8 V6 d8 W& m/ G2 w8 C% \" p6 {2 ?
说美国穷得只剩钱了,中国穷得只剩产能了,就是这个意思。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