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5年法国人布瓦博德朗发现了镓,它是用光谱发现的。很快,大约两个月,门大爷就在俄国物理化学会上发布这就是类铝。布瓦博德朗是位平民科学家,成就不大多,好像就是为了映照门大爷这轮明月而出现的群星之一。门大爷给布瓦博德朗写了信,说镓的密度不对。布瓦博德朗还以为出现了灵异现象,但是1876年9月,它按照门大爷提供的方法进行了纯化,得到了和门大爷一致的数据。布瓦博德朗在论文中写了一句话:“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来说明门捷列夫这里理论的巨大意义了。”布瓦博德朗称门捷列夫为伟大的发现者,并给门大爷写信寄了一张自己的照片,以示敬意。门大爷的回答是在照片下面公正、工整的写下了“布瓦博德朗,巴黎,1875,发现类铝,命名镓Ga,原子量69.90 X, R$ _9 ~$ ~( `/ S1 t
( \4 n A- B$ M+ w/ C1879年,瑞典化学家你二婶(错了,尼尔森),发现了类硼-钪。物理化学性质与门大爷预言的类硼如此相似。这次胜利,使得门大爷的理论得到了举世公认。他的老师,齐宁,这时已经是齐宁去世前一年,大大夸奖了门大爷一顿。自此而后,门大爷收到了无数请他担任名誉教授和名誉院士的邀请。
0 f$ Q$ Q) B- c8 m* D
' r* T& h' l, M( _. v
) [8 d2 t% \9 T" G' [类硼过去了,该类硅了,没想到从预言到发现竟然用了15年。德国化学家温克勒发现了锗。温克勒并不是牛人,于是曾经拍过门大爷砖的人就开始把板砖对准了温克勒。称他对门大爷不恭,竟然自己命名而且居然用自己民族的名字,实在是个民族主义者。门大爷对温克勒的支持是一封贺电。
# `0 h/ Z" m: q8 u& X# m
; D- ?# p( q3 y* S" t$ E' f" Z0 I) `0 R
其实这三种属于名气最大的,门大爷一共预言了11种元素,门大爷比较幸运的是有生之年基本看到了他们,还有两种预言错了的,到现在我们也没见到它们。+ c: o% `/ |. S1 P3 X+ O, r6 C; {
* b8 P, {2 ~% s6 w
现在开始谈谈化学之外的门捷列夫.
* p& u* H2 j% F& o# F+ S9 U
$ a& G, @2 V* |7 S0 Y0 g8 a2 b. r% j O# x首先是石油方面。现在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位居世界前几名,是石油出口举足轻重的脚色.就是因为石油价格一路走高,普京才坐稳了总理乃至总统的位子。(扯到普京插个笑话,我们吃饭时要普通燕京就直接简称普京)门大爷结婚之前出版了一系列的探讨工业生产的书籍,直接后果是有大批的人来找门大爷免费咨询,其中有一位名叫柯廖夫的石油界人士,并邀请门大爷现场观摩一下。正好门大爷结婚旅游,于是门大爷就出发去了巴库和苏拉罕。 , A2 T* L, Z: ~( P, j& Q' V: V
7 r# H/ ]& y5 n4 o3 J
9 f. d# r' H3 ~. x
俄罗斯的石油工业当时很差,只能从浅井采油,上来的水不比油少;运输石油更落后,人、牲口都被采用,当然也有火车和内河运输;炼油就更加落后了。 # }7 Z5 E+ ?" [( k7 H( N! q, j
% I9 `( i# e l
) C) K3 c. t6 W0 X" m; K 门大爷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1在技术工艺给了一些指导;2在成本核算方面提了一些意见;3提出了修建输油管道和大型油轮。
; A) @' V3 h$ b$ m门大爷对石油业给了很高度的重视,认为是由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而且关系到俄罗斯的强盛和未来,后来希特勒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俄罗斯的石油有多么重要。这两年俄罗斯有点缓过来,靠的一个是卖军火,一个就是卖石油。为了研究石油工业,门大爷多次出国考察,其中去美国次数最多,不知道是否从洛克菲勒家族那里学了点什么。4 I0 `' _# [# i2 }: }) z
* u3 x& g3 F4 h1 L8 T g6 g# y
1866年门大爷开了石油的专题讲座。1867年去了美国考察,发现有的俄罗斯落后的地方,美国人也一样。1876年去美国滨州看了看,回来后第二年写成了《关于北美宾夕法尼亚与高加索的石油工业》一文;同年年去意大利开会的时候,又研究了意大利的采硫技术,结果俄罗斯的采硫技术很快具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880年又去巴库考察了一遍,这次直接考察出了石油体制方面的问题,也直接得罪了一批大石油业主。这帮人自己出面攻击门大爷,发现效果不好,又收买了一位著名化学家作为枪手对着门大爷拍砖。门大爷那是反拍砖混出来的人物,水平决不一般;再加上门大爷笔头子不是一般的勤,大家合伙也没能拍过门大爷。还是在这一年,门大爷写了论文《在那里建石油厂》;1882年,门大爷作了演讲《灯的问题和重油原料》,指出依靠科学技术,俄罗斯的石油工业不会比美国差,产品成本也会降下来。1885年,门大爷又写了《论石油》。巧合的是,法拉第和门捷列夫都认为石油可以通过无机物生成,不知道他们的观点正确与否。
( Y4 W) w! B) x: [6 P
6 c& W. } G: Z5 w2 ~' B5 E8 l6 q" e
. O8 h+ r5 `+ x, g! u! T8 U6 B' ?在门大爷时代的俄罗斯,石油除了点灯,没太多用处。门大爷把这个兴趣保持了一辈子,比别的很多方面的兴趣-例如农业-长多了。9 Y6 c( X* |) q, r
1 z6 a, {" c# V" `1 Y4 c2 k, b
门大爷当上客座教授之后,正赶上俄罗斯土地价格下跌,于是就买了一个庄园。庄园里门大爷建立了完善的灌溉系统,搞起了轮作和畜牧业,引入了农业机器和化肥,而那时俄罗斯还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是地大物博、人口不多,没甚么大问题。好在门大爷精力充沛,搞这个并没有耽误他的主业和其他一大堆副业。他接受庄园后第5年,产率已经是别人的两倍,第六年又有增长.结果导致了农学院的教授要带着学生到门大爷这里学习。搞了几年之后,门大爷又写了一大堆的论文。不知为什么,想起了俄罗斯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农庄。" L3 W0 ]9 i' `8 V1 E( g* @$ k. O
7 L- y; j& X3 F8 |9 G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门大爷正好也是一个气象学家。门大爷对气象感兴趣是因为一个农学院的学生发明了脉动泵,门大爷决定研究一下气压和水流之间的关系。门大爷建了一个小组,第二年就拿出了差式气压计,灵敏度可以量出一米的气压差。惭愧的是100多年过去了,我实验室现在还用水银气压计。又过了两年,门大爷写出了《论气体的压力》这部书,同年开始对气象学进行研究。这时是1875年。 研究气象需要一个气球,门大爷虽然是个教授,但也没这么多钱。于是就翻译了一本书《气象学说》,并在书的扉页上写道:“本书售出所得,将用于建造高空气球,进行大气表层气象研究”。可惜没卖出几本。对门大爷是个气象学家最好的证据是,1878年,门大爷受邀以气象学者的身份参加在罗马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气象学家代表大会。% g/ J- E" i1 {, `) [$ V( P& P
' b" d. ]) S, r( u( W4 g! Z; f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