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通胀接连升高,已经从经济问题变为政治问题了。六月份通胀从五月的8.6%预计升高到8.8%,实际破9,升到9.1%。美联储在六月升息0.75%后,有可能在7月一下子升息1.0%。这是80年代后未见的,但加拿大中央银行已经走出这一步了,而加拿大通胀还“只有”7.7%。3 }0 T: B8 n" s% P& P! k4 {
; i7 Z8 T) x2 _5 R3 K
持续通胀对经济和社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升息是最直接的控制手段。升息调控需要做到几点:
3 d4 }) i( \6 B: s1 g1、精准。通胀降不下来不行,降过火更不行。通胀不需要清零,轻度通胀有利于创造低度涨价预期,促进消费。轻度超发的货币也有利于流动性,促进经济周转。但降过火了,降成通缩了,那就直接进入萧条了。
, ^5 e+ C! o1 d) m6 T2 d2、迅速。通胀长期降不下来的话,本身会形成涨价预期,导致自增长趋势。当然,通胀的自增长不是无限的,到了物价飞涨、谁都买不起东西的时候,物价会回跌一些,但依然居于高位,而经济已经全盘奔溃了。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在此之前就必须使得通胀止升甚至回跌。6 p2 k' i/ P+ Q1 \9 o
8 S* l3 `4 G5 b2 C/ @& x在理想情况下,一步到位的升息然后一步到位的降息或许是最优策略。一步到位的升息是剧痛,但是短痛。长痛不如短痛,这一步的作用是压住通胀势头,并使其掉头向下。第二步的一步到位的降息则是刹车作用,确保通胀回跌时,跌到理想的轻度通胀后不再继续下跌,一般认为,理想的轻度通胀在2%左右的水平。
- R$ I8 D8 Z3 \' |0 Z( u0 U8 \/ a3 z: Y0 o3 E- Q" }
这样大刀阔斧的嘁哩咔擦在最短时间里,就能使得通胀回到理想水平。在70年代,尼克松,美国经济空心化已经开始,美元疲软,但还是金本位。尼克松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持有者不再能凭手里的美元向美国按照固定金价直接兑换黄金,触发了美元贬值和通胀,在1980年3月达到14.8%的高峰。! w! [7 Z: _- S& q) Y$ ?* v+ _
1 f- l" Y4 L+ [1 G( \: }" f9 S美联储基准利率在1979年平均为11.2%,远高于现在的水平,与历史水平相比也已经不低了,但是压不住通胀。保尔•沃尔克领导下的美联储迅速升息,在1981年6月达到20%的高位。这样凌厉的升息很快把通胀压了下来,1983年3月已经跌到3%左右,此后一直大体维持在2-5%之间,美联储则继续相机调控,直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U% C4 H; ^, P N8 y2 c
- X& @6 }& S W3 j( c
代价是GDP负增长。1978年美国GDP增长率高达5.54%,1979年还有3.17%,1982年就下降了1.8%,直接进入萧条了。6 P# Z2 g/ w7 L2 b
$ f# m5 {7 h9 E/ I( V. q好在美联储这时还有弹药,通胀一压下来,立刻降息刺激经济。只是一面要防止通胀复燃,一面要刺激经济回升,很难。在控制通胀中恢复经济增长是比大刀阔斧压通胀慢得多的过程。1987年1月美联储基准利率已经降到5.73%,1989年3月回升到9.79%,以后再一路下降到90年代初3%的水平,到90年代中期才回升到5-6%的健康利率。 P- s+ g( F6 }$ L3 \( k
! }3 f+ Z3 ~0 V; }% V; H
但这么干民愤太大。沃尔克成为美联储历史上最遭人恨的主席,这时的美联储遭受了作答的抗议抗潮。难怪,急剧升息政策造成超过10%的失业率和打破破产。这么干也不定因素太多,太容易过火或者不够,而且激烈的升息降息可能激发出未预料到的事情。
8 n+ Z! M6 R* X& g5 |2 |4 c
, i# a7 l! x( b F( v' z" |. i1 V A实际操作还是小步子、走一步看一步。但小步慢走的坏处也是显然的。首先就是不可能迅速,这就是个大问题。
$ z* T5 \9 |7 G: U5 S& J% e d' @8 N" i6 d) Z5 l8 ^
如前所述,通胀有自增长趋势。小步慢走有可能对控制通胀的作用太小太晚,在政治上不可接受,在经济上让通胀肆虐太久也可能留下硬伤。见势不好、逐步加速是很自然的反应,但潜在危害更大。0 m" ?4 l" o. o/ d3 s
^* M# U: }- O2 k" V. T
升息调控手段施加上去,到通胀数据反映出来,中间有一个过程。首先要对这个过程所需时间有准确认识。等的时间越长,观察越可靠,但作为不足的危害也越大。等的时间不足,观察到的可能真实信息都被数据噪声淹没了,没法用。5 g9 T1 a' Z) w$ J
) _7 r) V5 X5 F对于美联储来说,这个时间可能还不止一个。美国国内经济循环看作单一经济过程的话,这是一个时间。但美元和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强大影响,而且美元影响更快,可能意味着还有两个时间:美元导致世界能源和供应链的变化,美国经济导致世界能源和供应链的变化。只有把这些因素都加进美国通胀数据,才能准确地做出下一步调控的决定,否则都是见树不见林。9 X; ~& g2 u1 x7 ?% v
: o. m& t6 l6 `$ k" i2 X/ [# {. a另一个问题是数据的因果性。通胀数据不只是受到升息调控的影响,还有供应链(包括海运、外国金融政策、疫情等)、市场心理预期的影响。需要从通胀数据判明多少影响来自哪个因素,以此决定下一步调控力度,这是难上加难。
& i+ F; {& x6 V/ S: Y7 b) b1 G1 p5 k. v
通胀数据的种种不确定性使得逐步加码很容易在政治经济压力下,无意之中施加了过度的调控。等到发现大事不好,为时已晚。美联储在近期加息前迟迟按兵不动,部分原因是政治上的,特朗普严令美联储不得加息,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美联储也无法确定通胀暗涨是长期趋势还是短期噪声,只好往好处去想,不敢惊动还在脆弱恢复中的美国经济。
( ?" O0 X w3 R- h; ]
& Y% M8 W# w7 J, U h+ |由于美联储迟迟不作为,美国通胀已经居高不下,具有一定的顽固性了。这和打结一样,一道一道越打越紧的时候,看起来是漫长、渐进的过程,解开也忒麻烦。但一旦抽动关键的线索,后面反而一下子哗啦就打开了。难就难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抽动了这根关键线索,只有事后才知道。
" S# Q) @- F* K5 `
2 n. F& i- ^1 }0 W. [美国现在通胀9.1%,要降低到2%可谓路远迢迢;但2022年GDP增长率预计只有1.7%,离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只是一抬腿的功夫。美联储已经不惜零增长也要升息、压通胀了,但进入负增长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尤其是深度负增长。但逐步加码大概率导入深度负增长。: g- N+ f& K' X" W+ x) w" F
' z8 ]- i+ y) r0 P美联储现在貌似急剧升息,但利息还是低。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利率一路跌到几乎为零,奥巴马时代逐渐回升到略超过2%,但疫情后再次跌到几乎为零。现在基准利率还是在1.5-1.75%之间。升息空间很大,但降息空间很小。也就是说,要升息压通胀,弹药有的是,但引发萧条和通缩时,就没有弹药了。这使得美联储只有小步慢走,也只能小病拖大,急性病拖成顽症,然后屏气静待经济脱底的时刻。" q5 @" v6 r! s! m7 k: V
( p+ `6 q' N' [" v' M7 r; [! K疫期灌水的5万亿美元已经是泼出去的水。在经济下行的前景下,社会上按下消费冲动,但这个堰塞湖还是高悬在美国的头顶。2008年的中国4万亿最终是靠以后十几年的高增长消化掉的,美国不可能期望这样的持续高增长,这是美国通胀病重症化、慢性化的另一个动力。! i5 U, \6 I- h3 U# E9 |- N
2 D; l7 p q8 D7 B$ Z
美联储还有沃尔克时代没有的问题。美元是美国的货币,但是世界的问题,但世界不只有美元问题,现在还要加上中国制造。可以说,中国制造是中国的产品,但是世界的问题。中国工厂一打喷嚏,世界就要感冒。疫情对中国工厂的影响很大,世界供应链大乱,加上乌克兰战争使得能源价格高涨,这些都是美联储控制不了但对美国通胀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美联储即使猛加利率,可能依然无法压下通胀。9 n" C, E' J; y$ y+ M
3 P7 b; z& E1 ?7 k' [但美联储“毕竟还是要做点什么”,即使为即将到来的萧条预存弹药,也需要升息。
, |+ U- T9 v, q- i4 }# { I
5 v* a! z# T6 W8 }0 ]+ a美国当前通胀不是单一技术失误造成的,而是经济空心化和金融化、政策短视化和急功近利化的长期累积影响,要根除,也只有回到实质性的健康增长,但这比短期内控制通胀难多了。美国已经成为空谈的巨人。不是看不到应该往哪里走,也不是看不到自己眼下在哪里,只是迈不开实际所需要的步子。无他,真的迈步好辛苦。; h' m( ~! J7 U- A3 ~1 ~* t0 M6 r
# l9 H9 {! S7 A4 U
这就像三高人士一样,在轻度的时候,只顾每年新年许愿,并买了一堆健身卡、运动器材,但只有三分钟热度,然后该节食时暴吃垃圾食品,该运动时暴刷网剧,到了重度三高需要扎胰岛素的时候,只知道急着催医生,“赶紧给我开点好药,这日子可没法过啦”。还美其名曰:“我花大钱请名医,不就是为了我该吃吃该喝喝而你保证我不三高嘛”。. t7 e- H' k% N7 I. N
1 w2 S9 U. x) k9 V f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 ~# w2 N i! f& c- R2 E+ q% Q% S5 G+ O: m% k
秦人不自哀,天下哀之。中国号称摸着鹰酱的尾巴过河,这一次,鹰酱的尾巴可是要摸清楚了。这一次不是摸着鹰酱尾巴过河,而是摸着鹰酱尾巴绕坑。美国的兴起始于美国工厂的兴起,美国的衰退始于经济空心化和金融化,当前的困境在于增长乏力。中国发展必须坚持实体为主,坚持健康发展,避免空心化和金融化。中国金融远没有到美国那样绑架经济的地步,但中国房地产有这个趋势。房地产曾经是拉动经济的龙头,但现在异化了,有绑架中国经济的危险。
0 m, _0 ^& r4 A* Q; n4 o5 j" G% _8 T q( v! L( ^% J
另一个教训是:在经济出问题时,动手宜早不宜晚。或许立刻行动会对当前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但养虎遗患的恶果更大,美国通胀就是拖太久拖出来的病。任何调控都是用于暂态过渡的,不能常态化。这就像吃药是用于治病的,不能靠长期吃药带来健康一样。央行永远需要保留足够的弹药,下一波风暴永远在路上,不能心存侥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