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5-2 17:23 编辑 & l1 |5 V8 m( \& A
4 E, F& W1 B- R% p. A& M6 t! y$ W5月2日,台湾媒体报导,2019年8月美国批准、预计2023年开始交付台湾的40门M109A6自行155毫米榴弹炮和1698发精确制导炮弹要推迟到2026年才能交付。台军愿意推迟到2028年,但最后美国还是直接叫停。台军需要超过100门M1099 A6。这是拜登政府第一笔重大对台军售,价值约7.5亿美元。0 e0 Y! g: G N$ N: i6 Z
( \, l- F* A4 V5 A4 M" {9 p, b![]()
' S7 }4 Y7 l% u7 t/ aM109A6
, e- p* J: V+ R1 R7 N& d$ s% t5 A2 o, Z) @" n( S B$ i
8 A* A9 R% o M" S v
加长身管的M109A7
' i- N3 j3 q1 H/ ^' w7 F- F0 B4 [4 [5 Y( {0 S
M109A6是美军现役标准,更新的A7刚开始交付。M109从60年代就开始服役了,但一直在改进。A6相对于以前的型号来说,采用了升级的炮管,但依然是39倍口径炮管,基本射程22公里,增程弹30公里,早已落后于各国主流榴弹炮。不过火控一直在改进,A6“帕拉丁”最主要的改进是装备了惯性导航系统,即使卫星导航受到干扰,依然具有精确定位能力。高度数字化使得A6可以与连炮指或者更高级的炮指相连,实时接受火控指令,从行进到开炮只需要30秒钟。过去从停车、操炮、瞄准到开炮,怎么也得几分钟。更加敏捷使得A6减少暴露于敌人火力的窗口,用巧打赢得威力和生存力。
& ?$ _: K: T- U0 F$ I1 x5 X
$ `& N% S. n# {1 z8 V3 S+ z不过美国陆军从1994年就开始接受A6了,最后的A6在1999年下订单,总数950辆。现有生产线主要用于维修、升级。
& \, [' G7 h* @9 ~. _! G1 ?' w
3 E6 R7 j% c6 b! G u- UA7低速生产从2013年开始,现在依然只是少量装备。A7的底盘换用“布莱德利”步战的,功率、行驶性大大提高,重量从30.5吨增加到35吨,有增加到50吨的潜力。初期火炮依然是39倍口径,以后计划用55倍口径炮管替换。但这不是台湾订购的,台湾订购的还是A6。
4 J+ j/ b( M F7 I; w/ E2 f2 e. ?$ U% i
美国给出的理由是乌克兰战事,前线急需使得台军订单推后了。这是有意思的说法,因为美国军援里只有M777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并没有M109A6自行155毫米榴弹炮。9 X) v2 D" `2 @
' Z8 D. o, l' R2 z1 s% x1 E3 g
美国可能正在研究向乌克兰军援M109A6的问题,这个决心不容易下。这里有几个问题:
5 o" q0 Q' `! g* f$ |' g
% Z8 W6 j) v7 ]8 L7 e9 c# K1、M777“只有”390万美元一门,M109A6要2000万,这是不可忽视的差价。& M& M$ i+ h* T W. K5 t
2、援助自行火炮近似于援助坦克,这是进攻性武器,显著提高了援助等级,美国还没有想好将战争升级。
3 |0 S0 T, p0 A9 r$ p3、M109A6既大又重,很难悄悄地运进乌克兰。运到西乌还有可能,但这不是最需要的地方;运到东乌就难了。不仅路途遥远,还要渡过第聂伯河。乌克兰的铁路线已经在受到俄军打击,M109A6能不能运到前线很成问题。
- R" d3 @8 r9 o Z9 ~4、自行榴弹炮的消耗比牵引式大得多,燃油、炮弹都需要畅通的补给线,俄军的封锁和乌军的反封锁正在成为乌克兰战争下一阶段的争夺重点,现在看来,俄军占上风。4 C5 r9 m7 ?$ `- S3 E
5、自行火炮的训练和使用要求也高得多,乌军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而离开良好的训练,这些M109A6就是昂贵的秤砣。* n& K2 a O6 ]6 R
6 Z8 ~7 a m5 r" b' f* z# Z
一旦美国决定,开始援助,生产线确实需要全部转向乌克兰战争的需要。要速度快一点,应该从美国陆军的库存调拨,这需要尽快补起来。美国的“毒刺”、“标枪”导弹库存已经跌落到危险的地步,不想再M109上犯同样的错误。! r" J. A5 K6 h5 S: R" j
$ u: a% t7 p( H: i* E/ m, x另一个可能是美军自用。乌克兰战争或许终于打醒了美国陆军,光靠数字化还不行,光靠空中支援还不行,陆军必须有自己的远程打击火力,而且不能在射程上吃亏。A6的射程早已落后于时代,和俄罗斯打可能还有一线希望,和中国打就吃亏了。因此,现有A6换装55倍口径炮管。A7本来就叫“帕拉丁集成管理”,是A6的改进型。可能产能并不是被乌克兰战争占用,而是美国陆军自用。, g) s/ Q9 W- }4 F3 ^+ C
* T5 j" M9 W0 ], [1 `: m
这也决定了出口台湾A6不再有意义,需要换带55倍口径炮管的A6改进型或者A7,但与美国陆军抢产能了。
/ K4 b8 [) b, g+ H4 [1 | a
3 M& H: ]4 [% d, N# N& d还有一个可能是:美国正在迫使台军放弃传统作战思维,全面拥抱非对称作战,把投资转向机动发射的“毒刺”、“标枪”、悍马发射的AMRAAM等,在近战中大量消耗解放军的实力,就像乌军在基辅以北对俄军所做的一样。台湾海峡曾经是天险,台军只要保持足够海空优势,就可把解放军挡在岛外。现在不行了,解放军的优势太大,根本不可能挡在岛外了。与其无意义地争夺海空,不如放上岸来打。, y& @( k$ r9 f
$ C' F: d* H$ h
这也意味着台军将放弃远程作战能力,整体转型为“超级游击队”。这样的战略在台湾是否适用?从解放军视角来看,没用,解放军只要登上台岛,只会更好地发挥压倒优势。从台军视角来看,是险棋,不放箭,直接肉搏,听着就玄。从美国视角来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避免无谓损耗台湾实力,才能对解放军的最大杀伤,才能撕开解放军的缺口,为美国介入制造可乘之机,至于台军伤亡和台湾焦土,那只是必要的代价而已。: a- ]9 W1 A* b; A2 c/ K: E _# V( E
# o$ `# V4 Z, W- P" E7 k& B+ [, o![]()
' F2 T" e( \! H$ z/ B S8 M台军试图用HIMARS置换M109,似乎也被美国叫停了! T' I" b6 e; q; Z
1 w* f( Z5 h0 \% Z0 j台军已经在试图用HIMARS替换可望而不可即的M109A6。HIMARS的射程更远,瞬时火力密度更大,但持久火力密度要低,而且弹药昂贵。好处是可以与陆军导弹相容,还可作为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的发射平台。台军还没有放弃离岸防御。
' `3 e2 _7 _6 l1 A9 |6 o$ \# v. M
$ ~& \) ~5 s' Q9 q$ Q接下来要看美国已经批准的66架F-16V的命运了。如果美国要压台湾转向非对称对抗,这66架F-16V是最好的切入点,也可以叫停,节约下来的资金转向购买“毒刺”、“标枪”、悍马发射的AMRAAM(或者ESSM II)、“鱼叉”(或者LRASM),那可以买一大堆了。在解放军大量装备歼-20、歼-16和歼-10C的现在,这66架F-16V真是鸡肋,但除非美国出售F-35,台湾没有其他选择了。
# Y+ m. o% T" A: w6 J: ^* b+ h# O2 A( \4 F
也可能没有那么复杂。由于疫情对供应链的扰乱,美国对台军售已经有一批东西推迟交付了,“爱国者”备件、“毒刺”导弹、Mk48AT鱼雷都推迟了,累计价值142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