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9-21 15:52 编辑
$ g/ \! S. y5 R; Y( ?
8 {) I* z0 Q, l* p* m c# u借北京阿新的美图一用:
' R3 L `, T" N3 F7 b/ `+ D2 }! q6 n- l) q- c
( U. |! ^3 X% |9 V) F% b, s
: x! p8 X. V% r2 r! B) N
3 X1 R. Z; n" _0 e传说中的歼-16D真的在珠海现身了( `' z9 `- X1 F7 o: F
6 W$ ~& ]. p& \2 C珠海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有看头的航展。如果珠海还没有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话,珠海绝对代表世界最快发展速度。航展是看变化的地方,不是看水平的地方。最高水平年年不变,说实在的,也没有多少看头。但珠海不一样,每次都有惊喜。去年因为疫情没开成,今年看样子不会再变了,已经有飞机飞抵了,最引人注意的还是歼-16D。
: n# f6 I/ o% `+ l- W) `4 w) u
1 _: G; c7 z/ M中国战斗机的命名规则和欧美不一样。美国的A/B/C/D是发展亚型,一般A是基本型,B是A的双座型,C是目标规格型,加上在A型推出时来不及完成的功能,D是C的双座型。英国用Tranche 1/2/3命名,差不多就是第一、二、三期的意思。俄罗斯的S是基本型,M是大改型,后面加K则为出口型,如SK、MK,有时S后面加M,以为自用的改进(但不是大改)型,如SM。法国则是A为空军型,M为海军型。: E: {4 f2 U2 ^
& u3 [8 `( s: g) X# q7 u4 ~中国的命名规则变过好几次。以前用过歼-6甲/乙,后来用过歼-8I/II,现在似乎用A/B/C代表第一、二、三期,如歼-10A/B/C,但S为双座,如歼-10S。有时S加在A/B/C后,如歼-11BS,当然就是歼-11B 的双座型。第二个字母H为海航,如歼-11BH,双座型则成为歼-11BSH。必须说,这个命名体系有点混乱,应该统一起来才好。但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D,电子战型。
, b) D/ W5 v. U1 }. Q
& q5 O. `6 N; ~! [0 f' t( l4 h# S* W7 a: T+ O
苏-27系列从一开始就有翼尖短舱可配,中国空军早就大量使用了,以弥补态势感知方面的不足
+ A, e2 I' ]- S1 j3 l; Q; i* f4 l
歼-16D是中国空军第一种专业电子战飞机。在外观上,没有多大特征。浅灰的机头雷达罩比较特别,意味着不同的雷达,不过歼-16的雷达罩颜色变过好几次了,不好说这是否为全新的雷达。翼尖短舱不是最大特征,苏-27/30、歼-11系列早就有翼尖短舱选项,一方面用于自卫电子战,另一方面增强被动电子探测能力,弥补早期雷达性能的不足。
5 h' v! l- B& C: X+ W7 F# u$ R
/ ^. l, _3 ~5 ^( z7 X歼-16D的翼尖短舱当然和早期俄罗斯进口的不一样,粗壮很多,增加了外侧的平面天线,还增加了顶上4个刀片天线,捕捉微弱电磁信号的能力要增强很多。置于翼尖则充分利用了最长的基线。这些天线的性能和功能是保密的,只有等更多的解密和解说才能了解了。
( l6 |9 s7 \" G$ Y
: _/ {, s- D( P& `2 K在真正作战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在翼下吊挂额外的电子战吊舱,以加强电子干扰乃至电磁攻击的力度。) O( o4 m; A1 Q8 Q7 Y- a7 C
& j$ a& F% H/ q) M' X( P8 [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后舱座舱盖涂黑了,前后舱之间也有遮光分隔。这是很特别的。专业电子战飞机不多,美国的EA-18G、EA-6B的后舱盖都不涂黑,EF-111是并列双座,更加没法涂黑了。歼-16D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反常即妖。: k6 o6 \' _: w0 f4 @: Y
# Y9 C; g4 b. ^) j4 f) ?; m
- N' y( S9 W1 T, ?EA-18G的后舱盖是不涂黑的' p. p& I) @. u$ D
5 ?, W" K5 H# E$ s7 B: C
/ p3 m8 W) h+ }* E2 pEF-111是并列双座,电子战军官的舱盖更没法涂黑了
& @7 t7 R3 T6 a7 e( k2 K- \- V/ U5 ~! C+ Z! B
. B. ~3 L1 X! r6 lEA-6B也不涂黑
9 A+ { I W7 t! @4 Z5 |
7 Z3 J$ ~( i. d1 t" E2 o' ZEA-18G保留了战斗机的功能,用作战斗机时,可以携带全套空空导弹,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既可以用于静默捕获对方,又可以强力压制对方的雷达和导弹,十分给力。这使得EA-18G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击落”F-22的战斗机,美国海军为此得意了很多年。7 h) S6 d. E4 q) n( W( ~
b4 o- Q5 ^/ j0 P作为战斗机,后座的观察能力十分必要,通常用于观察侧后、尤其是六点钟位置,帮助前座飞行员掌握态势。双座战斗机也容易增加第二套操纵杆,两个飞行员轮换操作,可以大大降低疲劳,保持长航时巡逻和作战时的体力。# H( J+ O8 u7 S5 B
, W, @- W0 G+ q
EA-6B是从攻击机改型而来的,后座的空战和对地观察作用不再是大问题,但有透明的座舱盖,主观感觉舒适很多,这也是降低疲劳的。
% m u# J: ~" f: e+ E7 @( |/ z# n+ L* ] J, }& ~* u# j( C
然而,暗舱作业在需要高度精力集中的场合很常见,因为人类在黑暗的环境里,会本能地提高警觉。8 \! O3 x, R8 P7 C# p
! j8 h E/ j' D/ w
& n: A4 z9 U w: Q) `; G- S$ h比照显屏亮度,潜艇操控台的头顶灯光其实很暗,这是图片曝光平衡的关系
6 g# l$ B6 {) h- A1 R- ?1 U
: Q, M4 R% I8 ~ ]# ?0 l
+ {/ m6 c p) H, ]5 d军舰作战情报中心(CIC)也是“暗舱操作”
|- [8 s: _1 K4 G/ v" K& Z: s+ h: L* I2 {' f, n% `# q
另一个问题是,飞机在空中,座舱外如果是白天的话,亮度很高,显示屏上一是容易有反光或者虚光,而是视力在显示屏和明亮环境之间来回转换很伤眼睛。大太阳下开汽车,要仔细看仪表屏上细微的信息,也有这个问题。汽车还好办一点,仪表屏上一般围一圈遮光罩,但在空中翻滚的战斗机方向不定,环境强光一会儿照在显示屏上,一会儿消失了,非常恼人。索性涂黑,但像墨镜那样还是能看到外面,相当于给后舱带上墨镜,工作环境会好很多。* k5 a/ |1 c! z+ s/ U
6 X; z( W% w. S4 m3 \/ s后舱飞行员依然可以保持足够的对外观察,并改善舱内的光学环境。如果激光投影技术过关了,还可以利用座舱盖和舱间分隔作为额外的显示屏,增加显示面积,甚至实现辅助现实(AR)的显示功能,进一步加强人机界面。
0 u6 H8 A W6 z& _
7 }! y0 Y' _$ Y1 F, L代价是后舱飞行员的空战和对地观察功能大大降低了,也不再能作为第二飞行员分担前座飞行员的负担了。. I& n( F. S$ H- `1 s: U
2 o* r0 b& l& Q0 a) p6 J但是也有着陆图片显示后舱盖是透明的。在起飞、着陆的高危险阶段,确实需要后座飞行员可以看清外面的,确保有危险的时候可以及时弹射。完全放弃空战观察可能也不妥。有可能后舱盖是电控变色的吗?这就是真首创了。还有一个可能比较囧:后舱盖遮上黑布了,为了保密,不至于无意中泄露高度保密的舱内设备。但这不像,要保密的是后舱腰线以下显示屏和操纵杆什么的,但图片里后座都能看到,但头顶是黑的,这就说不通了,最方便的铺黑布方法是从后座背到前置显示屏上端。
/ J0 V0 r- L; q, z1 }
+ d3 E- g: G% a. I2 P+ l& r7 [$ c( B2 k
3 u* a8 f( v! w; [+ [4 i& |# }+ T
当然,现在的图片和信息还有限,看走眼的可能也是有的,哈哈。
9 T* w# x% y: U/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