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1-4-20 05:43 |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合体
|
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成为每个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知识的日益碎片化,令这一任务变得更加艰巨。9 h$ |7 [- @% K
' y5 z1 F9 `; h# ?
计算机和AI,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手段,比如搜索,比如自动学习。技术的另一面,Deep Fake正在产生更加海量的“虚构”信息,比如论文、比如视频。这使得原始数据都已经被污染和人为操控。
- b! A/ H: r/ c! f( s% V) b0 X# W# o7 h: g
野蛮生长的互联网巨兽,掌握了我们海量的数据,他们甚至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那些本属于我们的数据,被他们利用以牟利;还被禁锢在他们的私有网络,甚至我们自己都不能访问。
( ~. Y# d1 ?5 {! C
. Q- ^7 h6 `0 H: H在信息的海洋里,我们如同一叶扁舟。周围都是水,却缺少可以饮用的淡水。我们被各种知识充斥着,忙碌着;却很难静下心来,真正的去分析、理解,从而升华我们的思想和知识体系。我们貌似极度自由,可以获取几乎所有信息,但又深陷在信息茧房,慢慢失去了思辨力和想象力。尤其是算法推荐的出现,让我们愈加偏执,远离真相。2 m# Z* Z, r/ T4 [
; }* X6 G2 f- ?7 m: H: s9 G1 u我是有点收集癖和整理控,就更加苦恼。好不容易搞明白一个技术问题,却没有记录下来,或者忘记记在哪里了;写了文章,留在网站上,自己想去看,网站可能都没了。信息那么多,属于自己的有多少?
% z" s2 y$ @3 q7 X- d% ^$ @
* [6 ]. b% T" G8 N& C! Y7 y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把知识点滴记录在笔记本上,比如写成Latex/Markdown文档,然而都有不少问题。那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知识整理系统呢?去年疫情憋在家,开干!( W+ z. n# @6 x& m
$ C# Z6 o% ^- C, r& O& C
第一个要求: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是很难分析和整理的,将数据结构化,开始会付出多,但之后就方便多了。这有个问题:不同的内容,结构化是不同的。比如文章包括标题、正文、作者等;Covid19统计数据就包括国家、日期、新增死亡、新增确诊等。支持给定结构的系统是容易的,我之前也做过日记、照片分享的网站;支持任意结构数据,是很难的。却又是必须的,灵活性是第一的。我今天要记录博客文章,两分钟搞定;明天要记录新闻,两分钟搞定!! }. S. Z5 i3 Q0 Q0 h
7 Z% W5 G- ^2 T+ {
第二个要求:自己做主。我的数据,我做主。所有数据我拥有和控制,哪天不想用这个系统了,随时打包数据走人。
9 r! }: Q" E U; B/ o2 u: U
- n7 s. b- O! k/ C5 `第三个要求:共享性。一方面是是方便讲自己的数据分享给别人,另一方面是方便群体合作整理信息。比如我很想整理一下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信息,但这个肯定不是我一个人能干的。
: F* t, C& ? s
7 M+ a) T% H/ C- d: I4 V第四个要求:易用性。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要支持。比如转为PDF/Markdown,数据的可视化画图,数据的自动化处理等。
7 H, E) W B" `$ Z9 a- R3 ?3 w7 C# {" B1 c6 j
IT人的项目一定会延期的,尤其是这种有一搭没一搭的,稀稀拉拉做了快一年,终于有个样子了。结构化部分花的时间最多,用户可以自己定义数据结构,支持基本的类型,如数字、文字、枚举等,也支持Markdown,HTML等格式,以及常用的图片、视频、国家等等。这部分相当于自己搞了一个简版的ORM,很少有人这么搞,资料也不多。之后加入了数据导出导出,各种格式转化,画图等。最后稍微加了一点社交属性,评论、标签、好友、权限管理等。
3 X% p! N3 O' i1 J6 x
4 D3 l0 w. r$ C* `! I9 Q这个过程中,其实学了不少东西。尤其是之前很讨厌的前端界面。同时,作为正式项目的技术验证,尝试最新的技术软件,收获不少。 l& e. H5 d5 l1 |0 Q$ r# ~1 F
; L t: _; f. e5 h作为测试,自己用了一段时间。一个方面是做技术笔记,Markdown是目前找到最合适的格式;还有就是记录自己的文章,以及新闻、视频等;有些统计数据,比如COVID19数据,也很感兴趣,但还没怎么弄。至于这些数据整理之后有什么用处呢?现在还不太明显。技术笔记让我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免得做过的东西之后又忘记了。整理的《芳斯塔芙》的视频,外甥很喜欢。还有就是公司内部的简易bug系统,不用再折腾装别人软件或者自己从头搞。, s. x2 }4 e8 i# l N& I% r9 p
& q( r3 a6 Y8 {) P; `$ ^4 f坚持一件事情,真的挺难的,尤其是没人逼着的时候。曾经几次想放弃,曾经多次想,我费劲收集这些有用吗?希望自己能坚持下来,集腋成裘,希望能够帮助自己进步和提高。其实很多研究都是基于枯燥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没有第谷老师几十年的观测数据,开普勒也搞不出行星三大定律。归纳法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现在所谓的大数据很多经历也是花在数据清理和结构化上。以此自勉。
6 O! B% I* B# n3 f$ F, D8 x' J# O2 s4 g: R% j5 l/ E. ]
下一步打算支持一个开放的API,这样方便自动化以及和别的系统集成。之后做一下APP,毕竟现在Web用户越来越少了。数据上,打算整理一下COVID19各国数据,还有就是波士顿圆脸的视频和笔记等。; F( I/ [7 \3 T o+ B0 S4 |
" \4 e$ H7 c+ _% a2 c+ j最后说一下网址是 https://shujuqiu.com。如果有同好,一起做,也是一种鼓励和督促,内心还可以小得意一下。现在普通用户的数据是公开的,如果需要设置为私密,可以留言给你们设置为VIP用户。6 U3 l- \* V1 ~& V, q' `. n; Y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