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杀赤 六 第二个杀手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3-30 19:45 编辑
* B3 W* B* I- o9 L5 Q6 ^8 U8 s. p E' j0 f
暗杀主要靠手枪,没见过谁拖着一门榴弹炮或者抱着一门迫击炮干这个买卖的。
8 G6 {+ o) o! _/ X6 ^9 Y5 ]: y/ f4 y& i/ `" D
民国时代是手枪使用十分活跃的一个时期,中国军队中甚至有世界其他国家都不曾有的手枪连,手枪旅等编制,主要使用大威力的德国造驳壳枪。这种在欧洲军队中不甚流行的装备,因为弹舱容积大(一号驳壳枪又名大镜面,可装20发子弹),连续射击不卡壳而在靠轻武器称雄的中国旧军队中极受欢迎,加上用枪套做的肩托后威力如同袖珍机枪。
' t. @7 j# B+ u$ \& K- Q% S2 d1 }0 Z3 g3 l* f0 u t: \
但是,作为一种暗杀用武器,驳壳枪不很普及,这主要是其尺寸较大造成的。携带一支驳壳枪招摇过市而不被发现很不容易,在上海进行刺杀活动的军统特工,更多使用另外两种手枪 – “撸子”和“掌心雷”,它们都属于比较易于隐蔽的装备,较容易携带着招摇过市。所谓“掌心雷”是袖珍手枪的简称,品种繁多,通常造型优美,装饰精良,作为礼品被高级官员作为自卫武器。
; g2 z& O2 y/ Q1 G1 Y' |
! D" J3 k! m" m. u
: } Q5 m1 ?% w. w. [
李大钊使用过的一支“掌心雷”手枪2 i& Y c0 i+ S" N+ \: }& v9 k
% h6 f1 y2 W$ z
从李大钊的这支枪可以看出“掌心雷”的特点,它具有体积很小,易于携带的优点,但也有设计上装饰重于实用,威力小,装弹少的缺点。特工人员使用这种武器通常用于一次性行刺,一击不中便即远遁,冯运修刺杀吴菊痴,军统刺杀季云卿,用的都是这种手枪。& U! E D* Q/ V" A8 T- `
+ _ r8 T: G& k刺杀赤木亲之是在街道之上,有一定的距离,不易瞄准的“掌心雷”不是好的选择,军统特工们使用的很可能是被称作“撸子”的自动手枪。3 m! a6 _6 B' v8 h# d
, o) |2 D7 k$ `+ ?( h- b9 E“撸子”不是一种手枪,而是一类枪,指的是弹匣在握把内,通过拉动套筒或枪机上膛待发的自动手枪。其中军统特工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勃朗宁大威力手枪。这种“花口撸子”实用可靠,威力也比较大,但从上海这次刺杀的情况来看,更像是使用了租界地区较容易搞到的“蛇牌撸子”或者“马牌撸子”等可靠而且准确性好,但威力较小的手枪。中国当时自卫用为主的撸子枪通常使用威力较小的手枪弹,用于攻击多少有些力不从心。我认识的一名北京市公安局老侦察员王培伦,在解放初期剿匪的时候曾和土匪中著名的快枪手韩永良有一次精彩的枪战,结果一支撸子的子弹打光,几乎弹弹咬肉,韩永良还有还枪的能力。这除了说明韩永良的确是一个耐战的大土匪,也说明有些撸子枪的威力有限。
4 e k) A1 V& f5 V! s7 ^! a$ }- _. J1 w4 K( N( Z5 q
! A9 y+ `/ d8 r* p6 p9 b7 g
撸子手枪5 g: a/ C/ @$ z- L" Q, C* ?
3 Q9 o* I$ I+ h: c* O
当时行刺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子弹上下功夫。他们通常在子弹头上切割出豁口,使其变成所谓的“达姆弹”,在击中目标后发生翻滚和变形,从而增加杀伤威力。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时,每发子弹头部便都刻成十字形,而军统特工林之江在租界刺杀共产党地下组织要人茅丽瑛的时候,不但在子弹上刻十字纹,而且用蒜汁浸泡,据说可以让子弹带毒(考虑到子弹本身内部为有毒的铅,切割后已经可以造成中毒,这种浸大蒜的做法更像一种江湖巫术)。结果伊藤博文和茅丽瑛都在中弹后因伤重而死。
; t, f7 @' d- [4 |( |1 I* ?' n5 Y; F$ `8 T: D8 I7 |+ Q, t0 {2 p
“达姆弹”本身为国际法所禁止,但暗杀本身就属于一种超限的战争,这时候是没人理会国际法的。% _, C0 e: [) w& W; T
# x: t- ^! h& r+ P# k
这一次刺杀赤木亲之,或许也使用了这种奇怪的子弹。但打中其头部,但没能将其当场击毙的原因,大约是因为子弹击穿车体的时候动能减弱,再命中时变形的子弹无法穿入其骨骼。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脸皮太厚或者练过铁头功,子弹遇到也会拐弯之类异常情况(日本武术里好像没有这个功夫)。
* \4 m* G/ ^( d5 k
- w. g; o* @; X& b& l+ l8 w4 V& n赤木亲之不愧是剑道四段的高手,负伤之后竟能迅速抽枪还击。但这时军统特工的组织水平便体现出来了 – 一次好的暗杀不会只有一名杀手,通常都会暗藏一名备用的杀手来接应。: J! T: E/ W" }: q% P
8 e+ u* F2 V, d/ e3 w1 R$ S5 y有些历史片断,是要想一想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的。% E; d- n4 [4 v* B9 w
% w) l# Z0 i/ J5 k# r作为《色戒》原型的郑苹如刺杀丁默村事件,里面有一个细节被记录在档案中,称中统为了刺杀丁默村曾经请来一名青帮神枪手做杀手,此人虽然和中统合作,但恪守青帮“不杀同帮弟兄”的原则,而丁默村本人就是青帮人员。所以中统方面特意不让他知道要杀的是谁,只是要他在预定地点,接到暗号后便转身朝车中开枪,击毙坐车的人 – 那人便是丁默村。这次袭击丁默村因为使用防弹轿车侥幸逃脱,过后杀手还与中统大闹,认为是故意让他去杀在帮兄弟,坏了规矩。$ _- N6 k- y- I# L7 x, a: F
9 q7 x- U* D% K1 h$ e
这事儿是真是假?) q& q( U6 a% H$ _5 m' e( \
( h# {# p) ~( H& @" F! ~
我推测真实的情况是那位杀手当然知道要杀的是谁,也是瞄着丁默村开的枪 – 江湖中兄弟就是用来出卖的,何况只是同帮?职业杀手拿人钱财,亲爹都会杀。问题是没想到丁竟然死里逃生,这下麻烦了。只要丁不死,青帮和他在上海就存在鱼死网破还是继续互相利用的问题,于是青帮把麻烦推给中统,声称自己是受骗开枪,给了丁默村一个解释。
0 c3 ^" O& u3 x) n' K! I1 a7 o" V; {: Q: H: q. G. \
丁默村信吗?2 j2 h. ^3 j/ W0 z6 P. j
& I, ]1 r6 e3 L2 u' G& g8 e! V他选择了相信。丁默村选择维持和青帮的关系,就不得不接受这个解释,无论它多么怪异。有时候人的智商会骤然下降的。
: d/ l) d. l4 h5 f" [& a& S* s/ l9 Z% S3 L
1 Y' G2 m& l5 I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x" S( p: k' g& A4 }& h
# F/ c/ c9 K' x3 G转身立即对准指定目标射击,总共能有几秒钟的时间,杀手怎么测算双方的相对速度,怎样确认目标,怎样避免周围物体的干扰?问题的关键在于暗杀行动中,不可能容许你如同儿戏般干这种类似蒙着眼睛打枪的事情,。
1 E5 ^; Q0 Z0 T+ [# C& u5 F v; u5 ^0 n ? N j7 q( Z" P
从暗杀赤木的过程也可以看出,这种行动的组织十分严密,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还要有应变准备,不可能这么随心所欲。
" s: f0 @% Y, s+ ~ y. y9 g& C7 ], E
/ w! W+ w9 M* J \& c4 B. D当赤木亲之持枪还击的时候,一个不知名的杀手从另一个角度出现了。- {2 h& J1 i1 a/ e8 o1 J
" l! ~+ M: f9 k这第二名杀手可能才是本次刺杀行动的关键人物。* M8 O; n; k0 U9 T* A& Y9 E
; z7 l/ J/ n! z' H8 @' @ F6 I
按照《上海歹土》的记录,这名杀手是在相反方向出现的,他一共开了两枪。" F+ {* D) A7 g" l! A
: O8 `; E4 T$ e第一枪,打中了赤木持枪的臂部。第二枪,打中了赤木的后背。
, t4 s A; u, g& U' N# k* B" l% v6 p9 H2 H& `8 I( }4 p: ^5 h
两枪打完,杀手们立即中止行动,呼啸而去。! ~3 K* G. j/ O' @+ u9 v8 `
2 H2 O+ p. G% B R) l
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后来出现的杀手十分有特点 – 他第一枪打中赤木的臂部,首先解除了赤木反击的能力,第二枪打其背部,而不是头部,因为头部面积比背部小,而且灵活,打他不容易移动的背部命中率更高。两枪打完立即离去,一方面是自信,另一方面是打完就走,绝不拖泥带水,首先保障自己人的安全。
0 M. O6 W2 c$ ~ r
2 C6 w( Y! S# l' m这显然是一个性格十分谨慎,但出手狠辣的杀手。
$ d+ G( q2 x( M* j! L4 W* W
) F% J2 j! v0 X( }$ K: w6 Y3 p# q结果如何呢?
6 O& r( ]5 P6 i' w- n( U& y5 \9 x9 S; M: q2 U( [5 S* t
看到杀手们离去了,赤木爬进汽车,立即命司机开往医院……
; k; I/ u/ f6 Q; s( h) Y/ }9 k5 f; r2 `: z* f6 n0 l6 {& I$ Z. p m! M/ Z3 k) I
老实说看到这段描述,老萨忍不住掷书怒吼 -- 还打不死?!这小子是不是练过刀枪不入阿?
4 Y1 Y2 l8 |: G* f: E
: [; d3 k3 r3 J0 n[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