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6 10:15:28
|
只看该作者
杀赤 二 孤岛的太上皇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3-26 10:16 编辑 * ~/ |- f# p) n, ~
8 R# Q/ \ R) r9 W, u* x# F1 k: w5 r
根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赤木亲之生于1897年,长野县人。赤木家族是当地颇负盛名的武士世家,家徽是带三片叶的日本茶茶籽形状。赤木亲之年轻时曾经获得剑道四段,后入日本外务警察讲习所,是日本第一代外务警官中的佼佼者之一。1924年,二十七岁的赤木担任兵库县警察厅外事课长,相当于我国的省公安厅外事处处长,开始进入高级官员。他积极参加侵华战争的筹划,1927年调任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任内务事务官,实则对日本驻华人员进行特务控制。1936年调台湾总督府担任拓务省事务官,1937年调回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担任参事。此时,赤木亲之的行政级别是“高等二等官”,这是个什么等级的官员呢?3 y* B, |9 o, x# N& d! `" v
, z/ X* [% R* O/ B
/ p5 ?, G% d7 C2 q# [. ^8 y日本政府当时官员的级别
D- r Y5 _- o
$ j `* O. r$ C/ }0 Y4 _+ C&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官员中最高等的是亲任官 – 他们的任命需要天皇亲自签发命令,以诏书的形式进行。其中,最高的是日本首相,最低的是日本海军陆军的大将。3 [& v8 Q4 H* i5 Q6 `( E
" [' \% V; O: `' H. n仅次于他们的,便是敕任官,其任命需要内阁大臣签发,但需要盖天皇的玺印生效。敕任官包括高等一等官,高等二等官,具体的职务包括 – 内阁书记长,法务局局长,铨叙局总裁,企划院(日本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情报局,技术院(日本的科学院)次长,特许厅(专利局)长官,各部次长,帝国大学教育长,粮食管理局局长,东京都次长,驻大国的外交代表和副手(公使和参事),各省级单位地方首席长官,众议院书记长,贵族院书记长,武官中的中将和少将,赤木亲之前往工部局任职前担任的职务是日本帝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参事,地位仅次于公使,所以,也在高等二等官之列。, Q5 [7 E/ s( Y( \7 i5 C5 E' L
3 r( s* _. }- B* s( Y
1937年底,日军在公共租界内阅兵的时候遭到爱国抵抗者的袭击,死伤多人。以此为理由,日本驻沪总领事三浦义秋对工部局方面施加压力,要求染指租界内的治安管理。最终工部局方面在压力下退让,1938年1月,原担任日本驻华参事的赤木亲之调入工部局警务处,成为上海公共租界警务方面的日方负责人。
, I3 G' }; e2 `/ N! s
% b" o/ R3 G2 H1 f7 }这里面可能需要介绍一下公共租界和工部局。鸦片战争之后上海开埠,各国纷纷在当地占据租界,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便是以今外白渡桥和外滩为核心的英美两国租界地。1854年,上海英美法租界合并,称公共租界,共同组成行政机构工部局(不久法国退出),而警务处则是工部局下属负责租界地区治安的部门。
$ S( v7 U! v3 B1 j6 @. C& c% S, e( D; h
+ a; }( A! h2 F" p8 X赤木亲之在上海共同租界的职位,日方称为“工部局警视副总监”,而英文资料则称其为“special deputy commissioner(可翻译为特别副处长)”,两者的解读有着微妙的差别,从其权力来看,后者更为清楚准确。1938年,工部局警务处的最高层由四人组成,包括英籍处长一人,日籍特别副处长一人,日籍副处长一人,华籍副处长一人。名义上维持着英国人在这里的领导权,但赤木亲之担任的特别副处长在警务处内代表日本占领军,地位类似太上皇,以督促警务处镇压租界内的抗日力量,确保日方利益,并代表日方势力向共同租界内部渗透。
+ x6 N1 a& G8 B$ r
3 ?, r! ^/ D/ S$ I! W8 ~8 [那么,这位太上皇君临下的警务处有多大的力量呢?
& R0 c$ ?! o- T4 W, O! L
4 m1 c8 L! j' S7 h9 C6 x8 I, ^警务处叫做“处”,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其规模的误导。1938年统计,当时的警务处有警员五千七百二十人,来自英国,美国,中国,俄国,印度,日本等各个国家,竟装备有包括装甲车的重武器。这样大的处级单位,搁今天没地方找去,这样复杂的人员构成,搁今天也没地方找去。8 D) C8 I$ v+ n' c5 k1 a2 ~$ b
( G: y7 E. c/ i1 z N/ J3 }
, U9 w2 [9 L+ K) H$ W8 R O6 ^日军攻占上海期间的公共租界各国警员 – 要搁现在,直接在街上敲锣就有人买票来看
. B( @/ H: }' i6 H7 t. |
; K6 h! T6 H/ c7 l五千多?这都日军一个旅团的兵力了,维持治安用得了这么多人吗?从面积上说,公共租界全盛时也只有22.5平方公里,而且淞沪战役后已大大缩水,日军占领上海,实际已经控制了原属公同租界西部和北部的日本人聚居区,工部局管理范围退缩到南区和中区,可以说实在是一块“屁股大的地方”。- G: C3 N4 ~2 m3 r# z& p" O
, N- K! H! D, I4 K
然而,这块被称作“孤岛”的地方实在太特殊了。
% f- d5 g6 S- q0 t$ |: l. |& f0 W) j: Z* `$ j- R
七七事变后,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在上海对日军盘踞的虹口等地租界地区发动猛攻,以此为开端,双方围绕上海展开了三个月的苦战。11月,中国军队战败后撤,淞沪战役结束,此时在上海仅存的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地区,便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淞沪战役期间有大批难民涌进了这块屁股大的地方,使公共租界总人口数量 -- 美国历史学家魏斐德说一度达到了四百万人,十几平方公里土地上四百万人?!这也许有所夸张,但当地人口密度可见一斑。% {6 @9 Q8 w! q, w2 f$ w* Y
$ b9 ` N* a' p6 p
兵荒马乱中,小小的租界塞进如此巨额人口,加上日本人,中国的爱国者和投降派在其中勾心斗角,用五千人管理治安,只怕还是勉勉强强呢。
8 p9 M5 P- S! }+ Z v5 ?7 f$ B. {" F- S: l9 b% R9 P, m* K. {
那租界当局干吗不拒绝这些难民入境居住呢?1 v4 V* k: {6 j% e
7 Z; ?# h3 t5 Z! d- p/ R
首先是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确有一个道义问题,把中国难民赶出去,租界当局面临强大的国内国际舆论压力;另一点则是因为这些难民均为有身家者,在他们的努力下,租界很快成为远东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经济中心,其经济畸形繁荣。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两国在上海租界区的投资占它们在华投资总额的72.6%和64.9%。- y. F9 k( S' h2 `$ m5 M/ R9 Y
- [2 p6 K' p% f3 ?9 d就凭这一点,穷于应对战争的日本方面不想插一脚才怪呢,这也是赤木亲之这位日本外务警察领域的能员来到上海的原因之一。( {6 i# i& X5 ^" P [( b0 _4 U g) G a
: C+ ~, J) Z9 g6 W* E: B- K既然确有赤木其人,刺杀他的经过又颇为详细,老萨为何还要下这么大功夫研究此案呢?
5 ?: z# m Y/ q$ b
4 f! R) g. I: N) T: G5 W原因是抗日战争中,中日两国的谍报战精彩纷呈,但因为对资料掌握的不严谨性和若干人员在回忆录中有意无意的渲染,有很多传说中的战例仔细推敲下来其实并非史实,也有的多少有夸大战绩的问题。老萨被一些假案子搞怕了,这个赤木真的是否被刺,是不是军统干的,死了没有,不搞清楚的确有点儿不放心。3 y1 A" I# @) s4 ?7 q. g
+ ~( ^9 m5 r% r. r- I9 J! O
0 Q& ]1 z% l7 h
南造云子是谍战电视剧的宠儿,但历史上可能根本就不曾存在这个人
* z, K8 ]9 b7 q
4 H& N) B3 j/ A4 j1 j3 Q; u史实中的水货需要举例吗?别说案子有假的,人也有假的。我个人认为假得离谱的至少有两个,第一个是所谓的日本著名女谍南造云子,另一个便是共产国际红色谍战明星武田毅雄。, d, ?$ Z1 |( `7 _0 }7 N( Q
$ [# n/ c5 z3 C& Q5 y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