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文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转个文摘留作记号,消息不太妙。。。 Forum 潜恒 2012-3-7 6 83 babo007 2012-3-9 09:34
【整理】网友文摘,中委测;若干版本;收集 Forum 潜恒 2012-9-30 5 110 潜恒 2012-10-3 13:05
文摘,资审委。整理一下网友观点。以下水帖 Forum 潜恒 2012-11-8 7 115 逆天废柴 2012-11-17 06:51
【文摘+整理】第18届三委委员当选时所担任的职务 Forum 潜恒 2012-11-15 6 151 海阔 2012-11-18 12:48
现在基本确定了?刘伟仍然补为山东之政协委员,未调走 Forum 潜恒 2013-1-8 7 107 潜恒 2013-1-23 05:24
【健康文摘】吃什么油最健康?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1-11 23 4380 牛铃 2013-1-17 10:15
【健康文摘】肉食者的反击:关于营养的神话和真相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1-11 18 2510 石头布 2013-4-19 04:44
【健康文摘】 我每天該攝取多少熱量,才能瘦得下來呢?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1-13 7 2494 sylvia 2013-1-15 02:36
【健康文摘】長壽秘訣—From a 256 year old man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1-17 5 1805 锦候 2013-1-18 14:11
【健康文摘】气血的工作原理与自主调理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1-29 10 2317 弦音舸醉 2013-1-31 17:25
【健康文摘】有病要看医生,但这篇告诉大家心态要好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2-12 1 1806 山菊 2013-2-15 00:42
【人生杂谈】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attach_img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2-15 23 4310 常挨揍 2013-2-17 19:18
文抄文摘文人,三文鱼肉三文治 诗梦小轩 南北客 2013-2-16 19 2577 南北客 2013-8-8 15:43
【健康文摘】学习真理智慧人生(不定时更新)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3-12 15 3187 山菊 2013-7-12 21:47
【健康文摘】骨质疏松的预防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4-19 7 2249 石头布 2013-4-20 22:27
【健康文摘】关于癌症的资讯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4-22 6 2194 喜欢 2013-4-22 10:48
【健康文摘】教你如何“打扫”五脏六腑! 网林摘葩 山菊 2013-5-20 14 3622 leekai 2014-7-30 10:49
文摘。国安会? 丐帮 潜恒 2013-5-22 6 116 潜恒 2013-11-21 15:18
【文摘】MRandson 金融危机七步曲 网林摘葩 肥狐 2013-7-12 50 5536 愚者乐言 2013-7-29 18:55
【文摘】李案精彩 网林摘葩 肥狐 2013-7-30 4 2127 gszhang81 2013-7-31 08:48

相关日志

分享 【文摘】忙总论当前的房地产政策
热度 24 duanjian 2016-10-13 13:31
根据坛友建议,为了不给忙总惹麻烦,删除文摘,可直接看原文链接。 摘自豆瓣“管理与实践学习小组”,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0895393/?start=300
127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文摘】四川调粮问题的幕后
热度 7 duanjian 2015-12-20 14:55
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中央、国务院为了缓解当时一些省、市特别是京、津、沪几个大城市粮食供应面临脱销的严重局面,多次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四川等省粮食外调,必须服从并限期完成中央下达的调粮任务。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本省粮食大幅度减产、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压低农村返销和城市供应,挤出粮食完成外调任务。由于口粮严重不足,四川城乡的浮肿病人和非正常死亡人数急剧增加。 1962年初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四川到会的有些同志,对死人多的问题反映强烈,对过头调粮也有埋怨情绪。四川省委进行过初步检讨,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四川过头调粮的问题作了重要的说明,但仍有部分同志有意见。“文化大革命”中,这个问题成为“李廖死党”特别是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的重大“罪行”,有的人认为是“只管讨好上级,不顾群众死活”,是“保官位”,甚至说“李井泉的政治局委员是靠外调粮食和牺牲群众生命买来的”……众说纷纭。总之,一句话:当时外调粮食过头有罪。 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廖志高回忆说: 四川历来就是外调粮食多的省份,“一五”期间共调出粮食162.72亿斤,平均每年32.54亿斤,尽管数字不小,但每年外调加上内销后尚有结余,从当时四川粮食生产较好的情况看,还是可以承受的。在1958年“大跃进”的“左”倾错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四川从1959年开始,连续三年粮食大减产,但粮食外调任务却连年递增。1959年外调49亿斤,比1958年的39.6亿斤增长23.3%;1960年外调68.4亿斤,比1959年又增长28.3%,比“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外调32.54亿斤增长一倍还多。 由于外调任务过重,原有粮食库存被挖空,省内农村粮食返销严重不足,以致农民实际留粮水平锐减人均留粮(包括种子、饲料和口粮)从1958年的512斤猛降为278斤,1960年又继续下降到260斤,两年都低于全国农村人均378斤的留粮水平。城镇居民粮食供应也压低到每月21斤,大大低于全国城镇平均27斤的水平,后来还要求机关厂矿职工每月节约两斤,只有19斤。 1959年完成中央外调粮食任务后,四川农村由于缺粮面大,开始出现浮肿病和死人的情况,1960年矛盾更加突出。省委分管财贸工作的阎红彦在出席全国财贸、粮食会议期间,也曾多次向中央分管的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反映四川缺粮的情况,要求减少外调任务,并且按照省委的意见表明:四川的浮肿病和死人情况日益严重,多调出一亿斤粮食,就会增加几十万人的缺粮面,必将导致肿病、死人大大增加的严重后果。 当时,全国粮食紧张形势也越来越严重,许多粮食调入省纷纷要求增加调入,调出省又一再要求减少外调,中央的粮食调拨计划难以落实。为此,中央曾多次发出紧急指示或召开电话会,要求各省市务必完成粮食调拨任务。有一次,中央召集各省市区在京开会的财贸和农业书记讨论粮食问题,主持会议的李先念在说明中央处境困难的情况后,提出了一个经修改后的调拨计划,要求大家顾全大局,承担任务,但会上一直无人表态。先念同志一再说服,几乎到了“乞求”的地步,最后不得不请周总理出面做工作。总理说,现在中央掌握的机动粮已基本告罄,先念同志焦头烂额,我这个总理日子也很难过。我们是几亿人口的大国,灾情发展下去,城镇粮食供应不上,出了问题后果难以设想,国际国内的影响不好,苏修也会看我们的笑话。如果大家今天不把任务背回去,那就只好不散会,都坐在这里“熬鹰”(指驯鹰时不让老鹰睡觉)好了。 到1960年底,全国形势更加严峻,许多城市、厂矿和灾区不断向中央告急,要求增加调入,特别是京、津、沪几个大城市的存粮只能供应几天,已面临脱销的危险局面。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中央采取断然措施,下达了四川等粮食调出省必须按期按量完成并突击运粮的死命令。省委当时收到的电话通知,主要内容是强调这是国务院的命令,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还讲到京、津、沪当时的紧急情况,并且说,中央领导认为,问题发生在四川总比发生在京、津、沪造成的政治、经济和各方面的影响要小一些(后来被传为“宁肯四川死人也不能让京、津、沪死人”)。当时省委正在开会,李井泉激动地说:你那里是国务院,我这里也是个小国务院嘛(“文化大革命”中就把这句话当作李井泉搞“独立王国”,想当“土皇帝”的“罪证”)!实际上他是对过头调粮有意见。后来,经省委反复研究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我们只能坚决服从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挤出粮食,继续外调。 时任温江地委第一书记的宋文彬回忆说: 一九六0年秋,省委在重庆召开地、市、州委书记会议,讨论粮食分配问题。省委意见,农村按人均每天半斤大米留口粮。我和其他一些地委书记的意见是,农村按人均每天一斤原粮留口粮。李井泉同志说:农民留多了,国家过不去。我说:农村不按人均每天一斤原粮留口粮,不仅生产不容易恢复,肿病和非正常死亡也停止不下来。李井泉同志说:问题己出了,是出在京、津、沪、辽,出在成都、重庆,还是出在你们专县,出在京、津、沪、辽是全国性的问题,出在成都、重庆是全省性的问题,出在你们专县是局部性问题。有的地委书记建议,把我们四川的情况向中央反映一下,意即使中央了解四川的情况,少调四川的一些粮食,我们好安排群众的生活。廖志高同志说:我们已反映了,而且话说到这样的程度,多调一亿斤粮,多死多少人(具体数字记不得了);中央还要调。就在这个会议期间,中央来电报说,北京只有三天的粮食,要四川在三天以内运五百万斤粮食到北京。省委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温江地委完成。我计算了一下时间,只有新都县火车站仓库的粮食,动员于部、群众连夜搬运才能赶得上,又把这个任务交给新都县委完成。在这种已经造成全国严重缺粮的局势下,只好局部服从全局。温江地区自己生产的粮食被外调一部分,本地区农民和全省农民一样人均每天吃半斤大米。在这样非常严重的困难面前,我们地委召开全委扩大会议(各县县委书记和地级机关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决定,从地委起,全区各级机关干部都和群众一样吃(农民大小人平均每人每月十五斤大米,机关干部大人多每人每月十九斤大米)。粮食不够吃,每人每天加四两糠(粗细混合),一斤蔬菜。如行了,我们就和群众一道同甘共苦度过困难。如不行,再说。 以上内容,摘自宋文彬的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d2c8a0100032c.html
6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8.29文摘
清风徐来 2013-8-29 08:51
1、 到底该如何讲话?从根本上说,既不是讲自己想讲的话,也不是讲别人喜欢听的话,而是讲你应该讲的话,并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讲。
0 个评论
分享 足球文摘
热度 6 川之流 2012-9-3 20:46
说起4231,你会想到什么?1.最基本的,当然是它是当今足坛使用最多最广泛的阵型。 2.它带来的革新(1)阵型上的革了那个啥的命:想想你最起初看球时会谈论到的阵型——442、352、433、343、532、451、361...再奇葩的阵型也脱离不开3位数字,而4231的出现打破了阵型中曾经约定俗成的3 categories(后卫、中场、前锋) 而将阵型分成了4 bands(后卫、防守型中场后腰、进攻型中场、前锋)。(2)球员的崛起与陨落:清道夫(sweeper)和机会把握型前锋(poacher)是我们现在很难看到的两种类型球员了,而曾经的midfield player则更加细化,毫无技术优势的扫荡式后腰马克莱莱们得到重用,古典前腰里克尔梅们则无用武之地...诸多种种,都是4231带来的效应么?(3)战术上的要求:速度、宽度、深度,足球场上的三维被重新定义,对控制(控球率)要求更高的今天,曾经的靠"个人"控球在这样一个的时代变成了靠"人群"控球...关于4231,无论是球迷还是业界,能讨论的太多太多,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又是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即是——到底谁首创了4231阵型? 说4231的流行始于2006年世界杯法国队使用维埃拉+马克莱莱的双后腰之后,并无可非议,确实在08欧洲杯、10世界杯上,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采用4231...但多梅内克,绝对不是4231的创始人,那么始祖到底是谁呢? 有人说是弗格森,94年,那支联赛仅负4场的曼联。 有人说是托沙克,99年的皇马虽未能延续欧战的辉煌,但4231从此崛起。 有人说是温格,01-04的阿森纳,那一年的不败夺冠是他的巅峰。 一、创建 鄙人愚见,之前3者虽有4231的雏形,但归根结底还是442。而4231的始祖应该是01-04的瓦伦西亚,阿根廷人库珀首先应用这一阵型,西班牙人贝尼特斯发扬光大。 下载 (20.83 KB) 2012-8-21 10:53 有图有真相哦亲! 下载 (21.13 KB) 2012-8-21 10:53 曼联和皇马无图无真相,就暂且摆个文字首发吧… 曼联1994 门将:舒梅切尔 后卫:帕克,布鲁斯,帕利斯特,埃尔文 中场:坎切尔斯基,基恩,因斯,吉格斯 前锋:休斯,坎通纳 皇马1999 门将:卡西利亚斯/伊尔格纳 后卫:帕努奇/萨尔加多、耶罗、桑奇斯/卡兰卡、卡洛斯 中场:西多夫、埃尔格拉、雷东多、麦克马纳曼/萨维奥 前锋:劳尔/米亚托维奇、苏克/莫伦特斯 为什么说前三者的4231只是雏形,或者说是伪4231呢?原因有二,其一:前锋依然属于双前锋的配置,并没有将4231中3中的前腰角色凸显出来,也没有特别定义的1中锋。其二:中场4人基本还是遵循着平行站位的规则,如前文所说还是属于3种分类(3 categories)中的中场,并没有细化成bands。 那么,4231到底该如何定义,换句话说怎样的排兵布阵才等于4231?不妨就说说4231的三大特色 (相信绝大多数球迷都了解的) 特色之一: 2——双后腰。巴拉哈+阿尔贝尔达,一对被世界足坛所忽视的后腰,但这对组合在业界颇受好评,被认为是过去最佳后腰二人组之一。两人风格类似——强悍的防守,硬朗的作风,不错的长传,外围远程发炮能力。但两人又略有差别,防守上阿尔贝尔达造诣更高,无论是贴身紧逼还是倒地放铲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巴拉哈则是能不惜体力的满场飞奔,用跑动来干扰对方的传球或控带;进攻上巴拉哈不仅长传了得,短传也颇为精准,故参与进攻时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大,不仅经常要后上远射,有时也是球队进攻的第一发起点。同样是双后腰,但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所谓腰好了,才能站得直,双后腰挺起的脊梁,经过多年考验证明,比442平行站位或菱形中场的单后腰都更稳健,又比圣诞树4321的3后腰来的更实惠。 特色之二: 1——单中锋。还是从瓦伦西亚的阵型说起,贝尼特斯时代重用的米斯塔,而库珀在打单中锋时更偏爱挪威大中锋卡鲁而不是桑切斯。不难发现,曾经传统意义上的高中锋都是教练们的首选,而灵巧性前锋则会失宠。因为中场的强度大大增强,前锋得分的责任就被相对削弱,故而,前锋的职责被重新定义——不仅仅是简单的摧城拔寨,而更要成为桥头堡作为进攻的支点,作用有三:1.扰乱对方防线,吸引对方防守 2.接球护球等待后上队友接应 3.作为边路进攻时接应的第一点。 高中锋突前战术,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库珀,是经实验论证过的。00-01赛季,瓦伦西亚原本还是选择442战术,(附00-01赛季瓦伦西亚常用首发:卡尼萨雷斯/安格洛马、佩莱格里诺、阿亚拉、卡博尼/门迭塔、扎霍维奇、巴拉哈、基里•冈萨雷斯/卡鲁、桑切斯)。由于一直处于双线作战的状态,库珀发觉442对球员的体能消耗过大,在75-80分钟后球队往往落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时,他会选择派上阿尔贝尔达加强防守,从而4231开始酝酿而生。阿尔贝尔达换下的第一选择曾是卡鲁而非桑切斯,因为库珀希望球队能有反击速度,而卡鲁在速度方面是完全没有优势的。但经过几轮西甲联赛的考验之后,发现在有卡鲁掩护下能大杀四方的桑切斯在4231体系下完全无用武之地,在欧冠半决赛客场对利兹联的时候也是被英式后卫绞杀的体无完肤,在第二回合回到主场打442以后才将能力完全迸发出来,所以,卡鲁在后期成为了库珀单中锋的选择,在01赛季面对拜仁的欧冠决赛中,最后改打4231时,留下的前锋也是卡鲁。01年贝尼特斯接手后,继承了这一理念,卡鲁继续作首发,后来首发位置被米斯塔取代,桑切斯和安古洛这样的速度型技术性前锋则成为替补,02年04年瓦伦西亚依靠这样一套阵型两夺西甲冠军,1——单中锋的使用相当成功。 特色之三: 1/3…这个1/3表示的3前卫中居中的位置,也就是俗称的前腰。前腰是4231和伪4231型442的最大区分点。无论是94的坎通纳、99的劳尔、04的博格坎普…他们的回撤足够精彩,但无法改变他们还是前锋的事实。而瓦伦西亚体系中的扎霍维奇和艾马尔,尤其是艾马尔的横空出世,最终定义了4231。 何解?前腰属于中场,而不是前锋。 为什么用1/3来表示,3其实不仅指的是4231中的3前卫(att. midfield),其实还指3中场(midfield),3中场=双后腰+单前腰。当作为3前卫的在中场的控制更多的来源于中间的三个人,而非两个边路,前锋回撤,仅仅是为了拿球,但他们一般不需要参与到第一时间的组织进攻中,而前腰作为统领全队进攻的指挥官,往往就是球队组织进攻第一传要找到的人,由他再来组织进攻。所以,可以看到艾马尔的回撤深度远大于劳尔和博格坎普,略大于控带能力超群的坎通纳(与技术特点有关),他所需要做的1.回撤接应拿球,一般到中圈弧附近 2.控球,寻找传球时机或自己选择突破到对方30米区域再组织进攻。 再者,防守作用。前锋不太需要在丢球后第一时间加入反抢,更不需要回撤防守(不会越过中场线),但作为3中场的前腰是有防守任务的。在瓦伦西亚体系中,无论是艾马尔还是扎霍维奇都需要在丢球后迅速投入反抢,其模式一般为——阿尔贝尔达拖后,置于后卫线前准备扫荡,巴拉哈顶前进行骚扰,扎霍维奇或艾马尔回追形成夹击之势。这样在瓦伦西亚02年拿双冠的时候,你会看到一旦丢球是会形成9人的协同防守(除去门将和中锋)这是442中前锋所不会做到的。 劳尔不具备强大的带球能力,不能够回撤得足够深来拿球,博格坎普则缺乏推进速度,坎通纳进攻中作用类似但缺乏第二个特征。他们都还是前锋而不是前腰。 组织核心的地位加防守中的职责,不仅区分了前腰与前锋,更区分了442和4231 综上所述:4231的创立始于库珀和贝尼特斯、始于艾马尔、始于瓦伦西亚… 三大特色,区分了442和4231…那么最初的4231对每个位置是如何要求的呢? 门将…都一样 4个后卫…两个边后卫与两个中后卫组成,乍看没有什么新意,但在95-02这段3中卫盛行的年代,2中卫算得上是一个小的革新 2个后腰…上面提的双后腰,能抢是必须的,能传更好,能射更加,能带?基本就完美了。 3个中场…由两个边前卫或边锋加一名前腰组成。前腰的最大要求是能控能带,其次有较好的机动性。 1个前锋…单中锋,不牛高马大的不要! 二、演变 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阵型也一样,没人跑,阵型摆的再好看也是死的。把活人死往一个模式化的阵型里塞,自然,也是死路一条。瓦伦西亚双冠时代的球员不可能永远不朽,其他球队的球员风格与类型不可能与瓦伦西亚球员完全一致,但4231的实效性摆在那里,值得借鉴,值得参考。在反复的比赛中运用之后,4231的演变…甚至是升华势在必行。 前面讲了4231中的三大特色,除去4个后卫,还有3中还有两个边没有提及。这是因为,两个边是4231的隐藏特色,更是演变的根源所在。双后腰+前腰+中锋的中轴线支撑起了4231阵型的骨架,骨架是固定的,活的两翼则是阵型变化的精髓所在。 演变1:两翼 还是从瓦伦西亚说起,最初的两翼是基里冈萨雷斯和门迭塔,这是脚法出众意识优秀的两翼,但都速度平平,基里冈萨雷斯巅峰期的速度尚可,门迭塔从来就不怎么见有飞奔的场面,所以最初的两翼还是偏向于442中能参与防守,能收入中路,能作为组织核心起球的两翼,比较平稳,但战术中亮点也不太多,多靠球员个人能力。 进入贝尼特斯时代,基里和门迭塔都远走亚平宁,贝尼特斯需要寻找新的两翼。扎霍维奇因为在欧冠决赛中糟糕的表现也被扫地出门,启用艾马尔后,球队整体速度提升,那么两翼必须与艾马尔形成呼应。最先确定为首发的是老臣鲁菲特,速度不赖的一名球员,其轮换的球员若热•洛佩斯的传控能力也不差;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左路飞翼维森特。这位速度奇快,人球结合好,突破强,且有出色内切射门能力的边锋出道之后就雄霸瓦伦西亚和西班牙左翼,成为球队进攻得分的重要环节。在瓦伦西亚巅峰的后期,从贝蒂斯引入华金,使之又成为了国际足坛两翼齐飞的首创。两翼配备为速度奇快的边锋,快速犀利的边路进攻,可以很好的配合机动灵巧的前腰球员,3人组成的攻击小组既可以在小范围内通过高速的短传渗透跑穿对方防线;反击时,也可以由双后腰直接长传对方身后打穿防线,再由边锋依靠速度在边路拿到球后迅速选择内切或起球,很简单的4-6次传递即可威胁对方球门。导致4231风靡起来的06年法国队的两翼也是如此选择,马卢达和里贝里再加上亨利的速度是法国队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两翼齐飞风行了将近5年的时间之后,一种原先看似有悖于足球常识的新的两翼选择逐渐热门起来,那就是让前腰球员移到边路。典型代表:伊涅斯塔、席尔瓦、范德法特。前腰球员拥有超强的控球能力,超强的大局观和精确制导的能力,仅仅是因为速度普遍较慢,飞不起来,故不能符合足球中常倡导的“两翼齐飞”战术。但正如前面所说,人是活的阵型是死的,特别在西班牙,近4年来出产创造型前腰远多于速度型边锋,追求控制和传导而非速度取胜。为了满足4231前腰球员侧移就无可非议了。并且这样的一种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牺牲了个人速度优势的情况下,通过传球速度来打穿对手,更具实效(球场上常说:人永远没有球跑得快)。 这样的两翼选择特点如下:1.传控能力强,轻易不丢球。速度型边锋固然有很好的盘带能力,但在高速运转中,难免不失误,特别在面对对手两人甚至三人夹击时,很容易丢球,此时如果边后卫上前助攻的幅度很大,很容易被对手偷袭身后。瓦伦西亚后期,华金状态低迷除了伤病原因之外,就是西甲球队都太了解他的风格,在右路逼抢断球后直接发动反击,使得瓦伦西亚右翼经常残废,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反抢当中;10年欧冠决赛,穆里尼奥绞杀罗本的战术的也相当成功,压缩了速度型边锋的空间,速度无法发挥出来,边翼就很容易被废掉。而前腰球员本身不需要太多的突破空间,慢速更有利于他们的控球和精准短传,这会让防守方很难受,贴身也不是保持距离也不是。 2.3的组合3人都是前腰,可以频繁交叉换位。左右脚均衡,不管在中路还是边路都是用前腰的短传控带踢法,让前腰球员可以自由的交叉换位,面对防守游刃有余。同时,频繁的换位会给对方的防守带来很大的难题,到底是守区域还是守盯人?面对哈维、伊涅斯塔、范德法特这样的球队大脑时,往往需要派专人盯防,但一旦换位,负责盯防的专人的大范围被调动很容易打破某个防守区域的平衡,瞬时间前腰球员利用良好的传球技术就能找到防守的空档而一击致命。 综上所述,两翼,作为4231进攻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至今一共有了3次演变,甚至是进化。虽然前腰型两翼逐渐成为热门选择,但3种两翼的选择都没有说是完全过时的或者失效的,所以,拥有怎样的球员选择怎样的两翼,从而制定相应战术;更可以根据对方的防守特点来做针对性两翼排布。 部分代表人物: 传统型两翼(以精准传中为主要攻击手段,个人身体素质不显,攻守全面):门迭塔、施耐德、卡莫拉内西、永贝里、米尔纳、斯尔纳、本特利。(PS:贝克汉姆理论上符合这一要求,但鲜有在4231阵型中出现在边路的表现,待考) 速度型两翼(以高速突破为主要攻击手段,具备内切射门、高速运转中传中等十八般武艺,身体素质普遍较好,对体能要求高):维森特、华金、菲戈、奥维马斯、吉格斯(05年之前)、坎切尔斯基、皮雷、贝尔、列农、达夫、罗本、里贝里、马林、阿什利•扬、雷耶斯、迪马利亚、沃尔科特、纳瓦斯、瓦伦西亚。 前腰型两翼(以精确短传小范围控带为主要特点,频繁换位扯动防守造成杀伤,对大局观、意识和技术要求甚高):伊涅斯塔、席尔瓦、马塔、范德法特、莫德里奇、吉格斯(05年之后)、西多夫。 演变2:后腰 后腰是个好东西。不仅对于球队来说是这样,对于某些类型的球员来说,更是这样。真是因为有了双后腰的设立,让很多球员从此有球踢了!特别是那些勤能补拙的球员。巴拉哈和阿尔贝尔达确实是定义出了近乎完美的后腰选择标准,但由于有分工细化,很多教练在采用4231后在后腰的选择上会选择纯防守型球员,即anchor man-工兵型球员。这样一来可以在进攻时多解放一个人(另一后腰)大胆投入进攻。工兵型球员的典型代表,不用说都知道是马克莱莱。06年世界杯,马克莱莱+维埃拉组合在赛前颇受质疑,认为完全靠年老的齐达内,法国队的进攻是带动不起来的,当然这对双后腰的防守能力毋庸置疑。但事实证明,马克莱莱+维埃拉的组合不仅成为防线前最好的屏障,在进攻中,因为有马克莱莱的存在,维埃拉被埋藏多年的进攻能力得到强劲释放,面对多哥,在缺少齐达内的情况下,正是凭借维埃拉的出色发挥,法国队才得以获得胜利。一攻一守逐渐开始代替全能后腰,有球员稀缺的原因,也更是为了战术稳定及良好的攻防衔接着想。 马克莱莱的成功极大的推动了另一种类型球员的蓬勃发展,史称“兽腰”。马克莱莱依靠意识、预判、经验来进行拦断,业界曾推出过”Makelele’s Role”这一角色。这样的后腰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培养出来的,类同于马克莱莱的后腰并不多,意大利人迪利维奥和阿根廷人西蒙尼算是最像的,罗伊•基恩、现尤文主帅孔蒂和前巴西主帅邓加则是进攻加强版的马克莱莱…他的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不是经历过各种大赛磨砺的老队员,很难完成这样的角色,更别说出人头地了,现阶段也就英格兰帕克有马克莱莱当年的风范。但为了增强后腰厚度,树立起后防线前强大的屏障,就必须培养新型后腰——“兽腰”就是这么应运而生的。该类球员多来自非洲大陆,身体素质超群,身高180+,体重75+,腹肌12块,JB10寸长…………(哎呀~不好意思…三俗了…扯远了…………..)只要拥有不错的拦断意识,凭借着超强的身体,兽腰非常符合4231中对后腰的防守要求。经典代表:马里人穆罕默德•西索科,他和当年在里昂的埃辛将“兽腰”推上了世界舞台,让众多非洲同胞从此解决了温饱问题。 后腰是一对一对的好基友,所以连锁效应必须继续下去。兽腰们不仅自己有饭吃了,同样他们也解放了一代人,这一类球员至今没有一个很好的命名,足球术语中为deeplying playmaker-拖后组织核心,但确切来说这是对一个位置的定义,用于对一类球员的定义稍欠妥。总体来说拖后组织核心包含有两种球员,第一种:即传统双后腰的标准,身体素质出色类似于兽腰或符合防守型后腰的标准,又具有进攻特长的。以巴拉哈、阿尔贝尔达、阿隆索、霍德斯通等为代表。第二种:我偏好称其为艺术型后腰。这是具有前腰的技术和意识,身体素质则可忽略的一类后腰,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论述过近年来的各种腰,主推的就是这一类的后腰,典型代表雷东多、莫德里奇、布斯克茨。 最后的一种演变,属于一种大神型的后腰,这样的后腰,能和4231中的前腰一样,把4231与4132或者4141区分开来,虽然4132和4141没有4231流行,但在比赛中,瞬时的阵型转化的精妙所在就在于这么一个后腰,可想而知这一类型的后腰得有多大的作用和历史意义?这样的后腰具备了传统全能后腰的跑动能力,防守能力有过之而无不及,接近或等于工兵型后腰的防守能力,另又有第一类拖后组织核心的攻击作用。这样的后腰,完全可以胜任单后腰的任务,从而在利用自己防守能力最大限度的解放另一“后腰”的同时,自己也发挥出极大的进攻作用。这样的后腰,个人认为至今有且仅有3人,法国德尚、西班牙塞纳、捷克加拉塞克。98-00的德尚,一个人解放了齐达内和德约卡夫两个人,08年的塞纳完全解放了哈维,04-06年的加拉塞克则先解放内德维德、罗西基,再解放内德维德+罗西基+普拉西尔。 4231中2的演变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2的排列组合更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甚至是决定比赛走向的胜负手。传统的两全能后腰,全防守型后腰,攻守分明的双后腰…作为同样踢后腰的自己,我有一个梦想,跟德尚一样?^_^ 部分代表人物: 全能后腰:巴拉哈、阿尔贝尔达、杰拉德、巴拉克、赫迪拉、哈格里夫斯、埃辛、拉米雷斯、坎比亚索、埃尔格拉、科库、德尚、塞纳、加拉塞克 工兵型后腰:马克莱莱、迪利维奥、邓加、西蒙尼、迪诺•巴乔、罗伊•基恩、帕克、科斯蒂尼亚、桑德罗 兽腰:穆罕默德•西索科、穆萨•西索科、德容、帕拉西奥斯、A•迪亚拉..戴维斯?加图索? 拖后组织1型(以精确长传+远射为特点,速度偏慢):德科、霍德斯通、贝克汉姆、贝隆?阿隆索? 拖后组织2型-艺术型后腰:皮尔洛、雷东多、莫德里奇、布斯克茨、阿尔贝蒂尼 演变3:中卫 96-02盛极一时的3后卫打法,由德国队先在96欧洲杯上独领风骚,再由巴西队在02世界杯上推上巅峰。以至于很久以来,对中卫的基本要求都是——身高180+,体重72+,身体素质出色,正面防守能力强,头球能力出众。3中卫,两两之间相互呼应,在面对对方小快灵前锋时,可以像两个肉盾一样将对方前锋夹死;面对大个中锋时,或及时争抢第一点影响其拿球,或合理利用身体进行干扰限制其组织进攻的作用。3后卫对身体素质的高要求,逐渐使得中卫的体型越来越大,导致了两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第一,我们最常听到对中卫缺点的评价——转身慢。此种类型的后卫多见于欧洲国家,特别,以德国居多,无论是98年的科勒尔(当然受年龄影响较大),勒沃库森三亚王时期的队长诺沃特尼,还是到06年的组合默特萨克+胡特或默特萨克+梅策尔德。高大笨重,但正面防守能力超强,制空权有优势,成为了这一批后卫的商标。其二,3后卫,由于只用面对正面防守或边路起球,两翼有奔跑能力、劫掠能力超强的边卫的保护(如巴西双卡,如利扎拉祖+萨尼奥尔,如齐格+海因里希),所以一般,3后卫不参与进攻,为什么说02年巴西将3后卫的打法推向巅峰,就因为这3名后卫是可以参与进攻的(后话~)。而由于不参与进攻,牛高马大的中后卫的脚下技术相当不给力,就以周六阿森纳对桑德兰比赛中默特萨克为例,上半时有一次带球助攻过半场,不知道给谁好,在无人逼抢的情况下居然把球传出边线。 4231的最初出现,中后卫其实还是3后卫的选材标准——正面防守能力强,有空中作业优势。但在4231发展的这几年中,对中后卫的要求已然发生改变。第一:4后卫中中后卫的人员减一,使得对中后卫的防守基本功要求大大提升,曾经只需要横向配合进行防守的中后卫们需要学会与后腰进行呼应,完成纵向的拦截与布防。第二:两名边卫大幅度助攻时,中卫需要及时补到边后卫的位置上完成防守,自己留下的空当则需要后腰或其搭档弥补,所以,对边后卫速度速率的要求大大提升,特别转身快,也成为了一大要求。第三:进攻技术水平提高。4231,精华在于控,当过于强势的控时,密集防守往往难破,这时候中后卫插上,成为了非常有效的一种破密集防守的方式。1.中后卫的“失位”会诱使对方集中火力进行拦抢,从而打乱对方的防守阵型,没有好的控球和传球能力,那中后卫就真的失位了。2.中后卫顺势前插,一可扰乱对方后防线,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力,二则可成为跟中锋一样的桥头堡,作为进攻的支点,疏导进攻,这往往见于比赛最后时刻落后的一方。所以,中后卫不再如本世纪初那般粗犷,而更加技术更加细腻,想想06年普约尔马赛回旋拉球过人,助攻托雷斯,想想巴萨Vs国米,皮克巧妙的前插进球…推而广之,今年的欧洲杯,德国队的中后卫组合改为了胡梅尔斯+巴德斯图贝尔,而不再重用默特萨克…范比滕式的大后卫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拉丁派的中后卫得到更多的赏识,在球市上的身价也见长,比如卢加诺,比如蒂亚戈•席尔瓦,比如科茨…更不用提皮克、普约尔、拉莫斯这样的中后卫;中东欧意识流中后卫也陡然走俏,代表人物孔帕尼、维尔马伦、威尔通亨、乔尔卢卡、伊万诺维奇…就连靠身体吃饭的大型后卫,也得有进攻的一技之长,卡布尔可以打右路,能够懂得利用身体进行突破外加一脚远射功夫、胡梅尔斯前插意识出色,更有一脚精准长传可以直接连线前场…中卫,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位置,在4231的影响下,其实也经历了精彩的变化。 三、对足球发展的影响…现状与猜想 1.机会主义型前锋与古典前腰的消逝 里克尔梅,是最后一个古典前腰。这是一个无数人都会提及的悲伤论调。随着4231的发展,两大因素严重制约了古典前腰的作用,故而使古典前腰陷入衰亡之中。其一,专职后腰,即马克莱莱式人物的出现。这样的人物出现,是古典前腰的最大克星,由于古典前腰跑动能力不强,经常站死于某一小片前场区域,在小范围内通过传或射来制造杀机,马克莱莱式的人物扫荡能力极强,大半个后场都是他们的领地,何况只那一小片区域?马克莱莱式人物的能力藉此被无限放大,他们宁可在防守中对子搏掉古典前腰,扼杀对方组织进攻核心,那也是值得的,而古典前腰一旦被掐死,全局都会被动。其二,对前腰机动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小范围的奔跑组织已经达不到要求了。看看梅西看看C罗,两大当今顶级球星都是边锋出身,以边路内切见长,又可以将球从密集的中路依靠个人能力转移到边路制造杀机。边路的防守队员相对较少,在此拿球,更可以避开马克莱莱式人物的骚扰。就算单作为前腰,机动能力必须强,就拿开山祖师爷艾马尔和经典古典前腰里克尔梅这两个阿根廷人来做对比,古典前腰消亡的原因显而易见了。这就是为什么里克尔梅很难再容身于五大联赛,为什么卡卡坐在皇马的板凳上,为什么古尔库夫只是米兰的过客一颗闪亮过的流星…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只是生不逢时?技术无法满足体系罢了吧…纪念鲁伊•科斯塔、纪念齐达内、纪念博格坎普… 机会主义型前锋?说到这个长长的名字你可能会觉得很反感,甚至有些许陌生…但机会主义4个字一定会让很多人念出一个名字——菲利普•因扎吉。而我更愿意提到的名字稍微久远——罗比•福勒。纵观当今的青年一代球员,在其初出茅庐之时,你可能会听到他被誉为“下一个贝克汉姆”,“下一个克洛泽”,“新一代马克莱莱”,“新一代罗纳尔多”……你有听过有谁是下一个罗比•福勒么?或者…下一个因扎吉? 首先,何以定义机会主义型前锋?他们往往是要身高没身高,要体质没体质,要速度没速度…但在那个年代,你跟他说:要进球。他们能进一堆球。他们最大的特点,被称为——门前嗅觉敏锐。他们得到的最经典的评价就是“生活在越位线上”(弗格森爵士曾说:因扎吉不是在越位就是在前往越位的路上…)这样的前锋,仅为进球而生,他们不善组织,不善控球,更不要说靠身体去当进攻支点做桥头堡。所以,4231中,真心没有他们的位置。他们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他们极容易和整个阵型脱节,一旦被打散,没有人能够给他们提供弹药输送;他们的跑动范围小,他们可以通过跑动去牵扯对方防线,但这样他们就离开了他们所擅长的得分区域,顾此失彼,作用达不到最大。随着对中锋的要求越来越高,诸如福勒这样的前锋再也没有位置,甚至福勒委身澳超都不能得到首发位置。高中锋是4231中的第一类要求,进而身体强壮而又不乏技术的高中锋受到垂青(伊布、德罗巴、阿德巴约、登巴巴…)纯技术型前锋因其能大范围有球或无球扯动也逐渐开拓了他们在1中的领域…唯有需要搭档,需要强力前锋掩护的机会主义前锋,在4231盛行的今天没有了立足之地…所以,迪福没有了克劳奇的掩护,进球率大大下降;老矣却仍能进球的因扎吉最后两个赛季哪怕没伤没病也迟迟得不到出场的机会…下一个福勒下一个因扎吉,4231盛行不变,遥遥无期。 2.全面的攻击手与速度 古典前腰绝迹,很大程度是迫于阵形对速度的要求。极快能突破杀伤的两翼,需要快速推进的中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论是瓦伦西亚还是阿森纳,流畅的进攻,犀利的速度,都掀起了一场青春风暴。近两年的西班牙,虽比赛节奏“缓慢”,但比赛中衔接的速度绝对不慢,高速而精准的短传渗透同样是依靠速度的应用来摧垮对手。这也正是为什么出现了前锋回撤打前腰,前腰侧移能打边翼的情况频频出现了。 世纪初期的拜仁慕尼黑在残阵的情况下依然能大杀四方,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人——萨利哈米季奇。这个技术全面的波黑人,左右两路,从边后卫到边锋通吃,极大的增加了球队阵形的弹性。当年此类球员寥寥,而如今,这样的球员,特别是攻击球员颇多。由于在高速转换的攻防中,3和1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战术需要进行位置交换,有时则是迫不得已互换,这就要求了进攻球员盘带、传球,甚至射门,需要样样精通。今年欧洲杯上里贝里与纳斯里的前腰线轮转,西班牙无锋阵形中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以及席尔瓦的互换,再到曼城中纳斯里、阿圭罗、特维斯、席尔瓦等…不全面,则难首发,这是一个逐渐形成的不成文的规定…就比如哲科在曼城,往往只能是一种改变战术打法时才会运用的替补策略,首发机会寥寥无几。 3.三后卫回归? 下载 (20.79 KB) 2012-8-21 11:07 以德国队4231到3421转变为例图解一个 曾经风光无限的三后卫越来越少,并不是迫于防守不力,而是在于球队需要对比赛进行控制,所以三后卫体系本身并没有很大战术的错误。有人曾评价,只要不面对双前锋,3后卫可以化解各种进攻选择手段。从前文对三后卫的简略分析来看,这样的评价并不无道理。特别,面对4231的单箭头而已,3后卫的成效是相当不错的。欧冠上击垮曼城的那不勒斯,今年能把西班牙打平的那支意大利,应用的都是3后卫战术。意甲冠军尤文图斯,同样依靠3后卫取得不败战绩。3后卫是否真的开始回归甚至复兴呢?社区盾上,曼奇尼在多打一人的情况下,大胆打起3421 ,并且,推陈出新,用两个边后卫加一个中后卫来组成3后卫体系…也许重新回归的3后卫体系或改良后的3后卫体系能打破无锋战术和4231的垄断,开创下一个技战术时代的新格局。 进而,全能的攻击手不再被要求更多,取而代之的是能单边通吃的,诸如卡福、卡洛斯、萨内蒂、萨利哈米季奇这一般的人物…而为破解3后卫,双前锋战术又会被重新采纳,但是否会影响到中场的控制效率?? 足球的魅力正在于此,没有哪一样阵形绝对无敌,经久不衰…唯有根据球员特点,设计不同阵形,因人制宜,再根据时代对足球发展的要求局部或整体地进行改良与创新…一轮又一轮新的足球盛宴,才会继续,为我们奉上。
29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文摘】俄罗斯反恐中添乱的媒体和民间组织
热度 20 不打不相识 2012-4-5 02:40
本文摘自《图说车臣战争》。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有相对独立的立场和报道自由对保证一个社会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说他们为了发行量、点击率和博眼球可以背离主流价值观、罔顾基本道德观念。如果说新闻自由导致某种损失是自由的代价的话,背离主流价值观和道德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损失。伴随着俄罗斯的车臣战争,恐怖分子在宗教邪说和毒品麻醉下,疯狂地在俄罗斯制造一次次举世震惊的恐怖袭击事件,本来俄罗斯上下应该凝聚共识,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然而俄罗斯的某些新闻媒体和民间团体却添了不少乱子,有的立场甚至是俨然敌国。 —————————————————————————————————————————————————— 别斯兰人质事件中,原有两名劫匪的同伙躲在校园外充当劫匪的眼线,他们一个向劫匪通报学校周围的情况。另一个恐怖分子在群众中煽风点火,散布谣言说当局根本不考虑人质安全。在这两名劫匪眼线暴露身份被捕后,劫匪们两眼一抹黑,只能从电视上获取信息。可媒体偏偏什么都报:指挥部所在地点、军警的行动、坦克和装甲车的位置以及人质中有哪些重要人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记者还打听到呆在人质营救指挥部的北奥塞梯议长马姆苏罗夫的一儿一女正在学校里。劫匪从新闻中得知这一情况,从人质中找出了马姆苏罗夫11岁的儿子和15岁的女儿,让儿子泽利姆汉与他通电话向当局施压。幸运的是,这两个孩子后来都被安全营救。 在这个恐怖活动猖厥的时代。我们看到,部分人为了博出位、拼出名,发表一些不合主流冲击道德底线的言论。对恐怖主义表达同情,对恐怖遇难者却幸灾乐祸。还发表一些奇谈怪论。如“武力反恐越反越恐”、“恐怖主义是弱者对抗强权的武器”。还有的给恐怖暴行冠之以文化称谓,创造出“自杀性炸弹文化”、“斩首文化”、“绑架文化”这类怪诞的名词。有些媒体在描写恐怖分子时,一味突出报道人肉炸弹的家境是多么贫穷、黑寡妇的身世是多么的不幸。唤起人们对恐怖分子的一丝怜悯。俄罗斯在南部联邦区活动有一百多个国内外民间团体,这些组织有不少是有外国背景,如丹麦车臣难民协会、纪念人权组织、赫尔辛基人权组织、索罗斯基金会、卡纳基基金会等。其中一些组织在一直在回避车臣非法武装的种族灭绝和恐怖暴行,却起劲的在追查车臣战争中5000多人失踪的“真相”。用隐蔽的形式向北高加索民众潜移默化灌输以下一些观点:美化恐怖活动为反侵略抵抗运动。将车臣的反恐行动丑化为“种族灭绝”。企图影响西方国家政府在独立问题上支持恐怖分离组织。寻求成立类似于前南法庭一样的国际法院“审判 5000人在车臣失踪的种族灭绝暴行”,为俄罗斯的反恐努力抹黑。象安娜•波里科夫斯卡娅所在的“纪念”人权组织已经沦为恐怖分子的政治宣传工具。在莫斯科地铁3.29爆炸案发生后的3月31日哀悼日,当市民们前往莫斯科繁华的胜利广场,为受伤者献血时。却有200多名反政府和反战人士,计划在献血点举行示威,批评普京强硬的反恐政策导致“越反越恐”。结果遭到社会舆论谴责。事实上,恐怖主义者就是一伙反人类反社会的最穷凶极恶的罪犯。恐怖活动的危害在于他们向毫无防备不对政治负有责任的民众下手,无辜的平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成为恐怖活动的牺牲品,人人自危,给社会散布极大的恐慌心态。任何问题都不能成为恐怖分子施暴的理由,什么说辞都不能作为恐怖罪行的推托。在这一点上,俄政府要提高反恐意识,特别是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性。在反恐的大是大非问题前要坚持原则。对恐怖主义形成全民喊打,举国防恐的舆论氛围。绝不向恐怖主义作出任何妥协。
892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4-28 05:13 , Processed in 0.03233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