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南沙

相关日志

分享 南沙三岛
热度 50 常挨揍 2016-8-10 12:29
CSIS的图
113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南海舰队万吨战舰巡航南沙并把年货送上各礁
热度 59 李根 2014-1-26 13:40
中国海军网南中国海1月25日电 记者钱晓虎、特约记者高毅报道:1月23日到25日,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对南沙群岛各礁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为期3天的战备巡航。期间,编队武汉舰、海口舰与南海舰队航空兵、潜艇部队进行了空情威胁条件下的潜舰对抗演练,并带动南沙守礁官兵展开了岛礁攻防演练。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群岛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群岛。近年来,在军委和总部的关心下,南沙守备部队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中国海军网记者在礁上 采访时看到,南沙各礁物资补给周期从以前一个季度缩短为一个半月,每餐吃上蔬菜水果已不是梦想。2006年起,南沙各礁陆续开通有线电视和移动通信服务。 去年,3G信号覆盖了南沙各礁,让南沙迈入了“3G时代”。赤瓜礁礁长郝勇告诉中国海军网记者,守礁官兵严格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积极开展战备拉动、岛礁攻防等科目的实战化演练,有效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了防御作战和岛礁守卫能力。 编队巡航期间,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司令员蒋伟烈登上我驻守的南沙各礁巡视,检查守礁部队战备训练情况亲切慰问守礁官兵。 这条大型战舰就是长白山舰,071型船坞登陆舰的第三号舰,舷号989,于2010年11月开工,于2011年9月26日下水,2012年9月23日服役于南海舰队。排水量近两万吨,可以运送一个营登陆,并携带四艘气垫登陆艇。甲板可以同时起降两架直八中型直升机,机库还可再容两架。
111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马来西亚国防部长说南沙
热度 36 草蜢 2013-8-31 06:00
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山慕丁。侯赛因(Hishammuddin Hussein)同学在东盟开会时,面对东盟他国(越南,菲律宾)的同僚发话说: “你们有敌人,不等于偶们有敌人。” 针对他人(美国国防部长Chuck Hagel ?)提出的关于中国海军三月份对包括曾母暗沙(James Shoal)在内的南沙岛屿的公费旅游对马来西亚形成威胁的提问,他说: 中国海军可以每天巡逻, 只要他们不是来开战的, 俺们就不担心, 我们和中国之间有足够的相互信任,我们不会被每一天的政治和情绪影响。 The Chinese “can patrol every day, but if their intention is not to go to war” it is of less concern, he said. “I think we have enough level of trust that we will not be moved by day-to-day politics or emotions.” 在南沙的各国领土主张和实际控制状况。 蓝线是马来西亚的领土主张, 插马来西亚国旗的几个岛是马来西亚实际控制下的。 现在马来西亚在其中一个岛上开发的旅游度假之地已经N年了。 另外马来西亚在曾母暗沙附近有已经开发的油田。 他还说,马来西亚会考虑和中国共同开发南海当地的油气资源。 这是俺第一次晓得俺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曾母暗沙居然是以洋人的名字命名的(James Shoal, 曾母=James)!
158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海南省委领导调研南沙
热度 5 ademxue 2013-5-22 21:28
2013年05月22日 13:41新华网我有话说(3036人参与)   5月6日-14日,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宪生带领三沙调研组,乘坐中国渔政310船深入三沙海域及其岛礁。图为到达曾母暗沙后,5月9日清晨,随船人员在“中国渔政310”甲板上举行了升国旗仪式。(新华社 王晖余/摄)   5月6日至14日,本报记者搭上“中国渔政310”,前往中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中国渔政310”是我国目前渔政系统船舶中航速最快、总体性能最先进、特种设备配备最齐全的渔政船,最快时速可达22节。   从三亚直接航向祖国最南端,一路均是茫茫大海,除了偶尔擦肩而过的船只,与船相伴的就是海鸟。它们时而绕着船头盘旋,时而钻进水里不见踪影。此次行程历经4200多公里和120航时,途经三沙市的西沙、南沙和中沙海域,因此,本报记者也得以直击中国最南端领土现状。   曾母暗沙,不再停留在课本上   7日14时30分许,我们进入南沙海域。北纬12°的阳光炙热如火,海面如同一块巨幅的蓝色绸缎。   “船的右舷有龙卷风,大家快来看!”轮机员在广播里喊道,大伙儿纷纷往甲板上跑。只见远处乌云翻滚,龙卷风从空中直插海上,而这边甲板上空却烈日如火,南海风云变幻的确神奇。   对大多数人来讲,曾母暗沙停留在课本上关于“中国最南端”的模糊印象中。淹没在水下的珊瑚礁体,部分覆盖着薄层沙叫暗沙。曾母暗沙面积2.12平方公里,最浅点水深17.5米,离三亚市1600多公里。   据说全国到过曾母暗沙的人不超过两万人。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58',东经112°17'。8日22时15分,当仪表精确定位在这一经纬度,“中国渔政310”在曾母暗沙海域抛锚。   因为曾母暗沙邻近赤道,常年都是夏季,属典型的赤道气候。令记者惊讶的是,晚上的曾母暗沙海风拂面,凉爽宜人。满天繁星装点着夜空,如梦如幻。“中国渔政310”的船员告诉记者,我国渔政船每年都会到曾母暗沙海域巡航。   9日6时许,随船人员在“中国渔政310”甲板上举行升国旗仪式,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曾母暗沙与太阳同时升起,神圣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随船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随后海南三沙考察团在船上举行了庄重的主权宣示仪式。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科研人员对曾母暗沙海域的海水参数进行了测试。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张军说,中国要走向海洋,首先要形成强烈的海洋意识,“应把南海作为中国走向海洋的舞台,通过在南海的建设开发活动,维护国家权益。”   守礁官兵:对着大海吼歌排遣寂寞   离开曾母暗沙后,记者先后登上了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探访我南沙岛礁建设情况和守礁官兵生活状况。   永暑礁呈长椭圆形,整个礁盘宽约7.8公里,长26公里,水深14.6-40米,涨潮时礁盘没在0.5至1米水深以下,退潮时只露出少许礁石。10日,记者换乘拖船前往永暑礁。只见周边海水清澈见底,由于礁盘深浅不同,海水也呈现出深蓝、浅蓝、绿色等不同的颜色。   经过多年的建设,永暑礁上的各种设施比较完善,种有棕榈、榕树等树木,建有守礁官兵的篮球场、学习室、体育活动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设立的永暑礁主权碑醒目耸立。   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均已经在永暑礁开通了网络,记者在永暑礁上使用3G网卡,上网速度与在大陆上相差无几。守礁官兵可以在学习室上军网浏览新闻。   南沙各礁孤悬海上,守礁官兵常年与礁盘为伍,与大海为伴,环境单调枯燥,体现在“三高三无”,高温、高湿、高盐,无土、无水、无植被。守礁官兵告诉记者,平时训练之余,就通过看书、弹吉他、甚至对着大海吼歌等方式排遣寂寞。   蔬菜在南沙可是稀罕物,土壤在南沙的环境下极易盐碱化。中国渔政“44061”船正在美济礁执行守礁任务,负责此次任务的广东省渔政总队湛江支队副支队长陈微波告诉记者,一般船上带来的叶菜10天左右就腐烂了,只能吃马铃薯、洋葱等容易保存的蔬菜,“在南沙,青菜比任何好吃的都珍贵。”   为了解决守礁官兵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永暑礁和美济礁上建立了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的“四防菜地“,采用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种植黄瓜、豆角、生菜、芥菜、西红柿、小白菜、上海青等各类蔬菜,平均28天就可以收成一批,大大缓解了守礁官兵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   永暑礁上还建有祖国最南端的南沙群岛永暑海洋气象观测站,值守人员张鼎雄和黄德成告诉记者,观测站主要负责永暑礁附近海域的水文气象数据的收集、发送和传输,通过卫星把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北京,并实现全球共享。   渚碧礁是南沙群岛中业群礁西南一暗礁。为一个不规则多角形环形礁石,仅在退潮时才全部露出水面。11日,记者登上了渚碧礁。守礁官兵在渚碧礁上种植的“南沙礁花”——太阳花。守礁官兵告诉记者,在南沙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只有太阳花能在室外正常生长,因此被他们称为“南沙礁花”。   在美济礁,7座矗立在礁盘上锈迹斑斑的第二代铁皮屋见证了当年守礁官兵的艰苦岁月。美济礁是一个椭圆形环礁,环礁所包围的海水构成潟湖,形成一个天然的避风港。目前守礁官兵使用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建成的第3代永固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碉堡,条件已经得到极大改善。   当“中国渔政310”离开每一个礁,守礁官兵们都向“中国渔政310”敬礼挥手道别,高呼“亲人再见”,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渔政船员们说。   围绕主权的斗争非常激烈   南沙海域80多万平方公里,周边情况非常复杂,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都在南沙侵占了我国的一些岛礁,并派出军队管辖,围绕主权的斗争非常激烈。   8日早上五时多,“中国渔政310”途经越南侵占的西礁和南威岛,距离西礁大约6海里的位置,通过望远镜可以依稀看见礁上的碉堡和灯塔。南威岛是越南在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远远望去,南威岛上绿树成荫,房屋林立。岛上建有风力发电设备等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   “中国渔政310”最近时距离南威岛大约3.7海里。7时10分许,越南驻守部队通过国际频道用越南语和中文向“中国渔政310”喊话干扰。“中国渔政310”的渔政员立即作出严正回应:“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我们中国渔政310船在进行正常巡航,你无权对我船进行干扰。”   中国渔政南海总队队长朱英荣介绍道,南海维权斗争形势复杂。我国渔政船在正常巡航过程中,经常遭遇周边国家船只的跟踪,时间最长的达48个小时。有时外国军舰会脱去炮衣,卫生员和医生都到战位,形成一触即发的态势,“但我们不怕,他们不敢开火。”   11日下午,“中国渔政310”依次途经菲律宾非法侵占的中业岛,越南侵占的景宏岛、鸿庥岛、鬼喊礁。鸿庥岛上房屋林立,巨大的雷达格外显眼。景宏岛上设施更为完善,有码头、炮楼、塔楼甚至庙宇。   “近年来,南海周边国家采取了一些很实际的步骤,加快了所侵占岛礁的海岛化建设,完善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朱英荣说。   此外,周边国家还加紧在南沙勘测和开发油气资源。记者在南沙海域看到油井林立,晚上油井灯火通明。   渔民是“戍边”重要力量   19艘海南渔船、200艘小艇在永暑礁的礁盘内作业。30多艘渔船在美济礁潟湖内作业……无论是永暑礁、渚碧礁还是美济礁,都有我国渔民在那儿作业,成为“戍边”的民间力量。   去年,三沙市成立了美济礁村委会,村民的家和村委会就建立在美济礁潟湖内的“琼富华01号”渔船上。这是一艘千吨轮,可居住40多位村民。美济村党支部书记林载亮说,美济村的村民中,既有来自海南岛的渔民,也有来自福建平潭的渔民,目前村里正加强各项设施建设,还将在美济礁扩大养殖规模,增加鱼类品种,让全国人民能吃到更多更好的“南沙鱼”。   村委会委员吴淑良说,该船长期在美济礁捕鱼,美济礁渔业资源丰富,有时一晚上可以捕捞几千斤,但也面临补给比较困难的问题。   途中,“中国渔政310”接到我国南沙渔业生产船队在南沙海域遭到两艘外籍公务船袭扰的报告,幸好及时摆脱有惊无险。2009年以来,中国渔政在南沙海域开展伴航式护渔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仅从周边国家执法船只手中直接抢回来的中国渔船就有16艘。   今年,我国将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朱英荣说,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受益最大的是渔民,“渔民生产将更加安全,被周边国家抓扣的局面会得到根本扭转,中国海警局的维权执法也将有利于下一步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开发。”
5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转载】南沙综合科考的前前后后
热度 21 方解石 2012-7-14 22:24
接受采访的这位老先生,跟我有点微薄的交情。以后有时间可以写写他的风范。 http://news.sina.com.cn/c/sd/2012-05-28/115424491665.shtml 后来再没有对南沙岛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实地考察,目前所用的资料都来自于这次综合科考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吴浩 | 北京报道   1984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赴南海最南部的南沙群岛进行大规模实地考察,这就是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开端。   史诗般的南沙综合科考前后进行了30多个航次的海上考察,总航程超过19万公里,考察岛礁38座,并在34座岛礁上设立了带有主权标志的考察碑。其高潮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结束,前后持续了3个五年计划。   作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南海科学考察项目,南沙综合科考开始就直达南海最南部的曾母暗沙。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这项考察,也是南海科学研究以渔业资源为主转向以多学科,综合性为主的开端。   这些探索中,如解决了南沙历来的危险区航道问题。在南沙中部及东北部的“死亡海”,中国人终于得以绘制了详细的礁盘信息,乃至“推荐航线”。这样,中国的公务船只可以在非常时刻迅速前往事发地点,维护主权和领海尊严。   事实上,在最后完成的50多部相关考察著作和1000多篇论文中,“海洋权益”成为最受关注的内容。   作为科考项目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今年80岁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清潮,向《瞭望东方周刊》讲述了南沙科考项目的前后由来。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海洋专家,他还回顾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自己参与南海科学研究的经历,这也就是中国科学界由北向南推进南海研究的过程:   南海科考的由来   我是1957年从厦门大学毕业,然后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那时候,海洋所是中国最好的海洋研究机构,因为它有一艘自己的考察船,几百吨的“金星号”。开始工作时,我在渤海地区。1959年,开始搞全国海洋普查,我第一次与南海结缘。   那时还没有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普查是由国家科委海洋组牵头。它的目的是对中国近海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调查,比如建立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渔情预报系统,为加强国防和海上交通建设等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我这样就到了湛江,在海军的协调领导下开展海洋普查工作。那个时候,出海考察是很艰难的。外国的水上飞机、台湾的飞机就在哪儿飞来飞去,我们出海,它们就跟着。它们向我们俯冲的时候,都可以看见飞行员。我们都要随身携带冲锋枪,但是规定说,只有它们射击到了甲板上,我们才能还击。1959年海军到过西沙,那里距海南岛大约180海里。但一般情况下海军和公务船只是不去西沙一线往南的,渔民可以去,但不能去北纬12度线以南,从北纬12度到北纬4度就是南沙了。   这次海洋普查,都是近海航线,因为条件不允许去更远的地方。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东海区台湾海峡附近和南海的大片海域未能进行调查。南海是我们国家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我是学海洋生物的,上学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说南沙、西沙有什么样、什么样的海洋生物。现在到了南海边上,但是没办法去找它们。   那时候,比我还老一些的海洋科学工作者,比如曾呈奎、赫崇本,都是这次全国海洋普查的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留美回国的。曾呈奎在1950年8月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就是后来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他后来还提议建立了国家海洋局。还有刘瑞玉、郑执中先生等也是搞海洋生物研究的,他们都没有办法去真正研究南海。   后来能够去西沙、南沙了,曾呈奎最早去采集标本。   那时科学考察都是海军派船,我们也都是军事化生活。回来的时候要检查拖网,损坏了、丢了东西都要严格做检讨。   这样一直到60年代,我调到青岛工作,短暂离开了南海。那个时候,我们还和越南一起在北部湾搞调查,有越南的学生到青岛来接受培训。过了两年我又回来了。那时,粮食紧张,号召我们在渔业上多出成果。后来我参与“对虾人工养殖研究”,还获得了国家科技大会奖。   我们对南海的研究,开始主要是渔业,搞全国海洋普查,主要就是积累数据。   养了猪的考察船   1974年,我们开始搞“西沙---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海洋综合调查研究”。这个考察最初是部队提出来的,1974年初爆发了西沙海战,收回了被南越侵占的三个岛。我那时正好在永兴岛,看到部队的调动,在那里集结了很多舰艇。本来部队是计划继续向南去南沙的。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被第三方知道了情况,把南沙岛屿都给占了。   当时我们的考察船叫“实验号”,是一艘货船改装的,吨位小。遇到特别大的风浪,从前面舱都不能走到后面。必须要风浪平稳点才能过去。后舱还养了两头猪,因为我们要自己解决生活问题,陆地上也没地方,就在这里养猪。再早,在南海海洋研究所还有一艘叫“珊瑚号”,也是小船,只能近海。   那时船不行,连登岛礁都不敢。这个项目是海洋所牵头做的,人员都是从青岛那边过来到南海做研究的。资金有几万元,回来连码头都没有,停靠别人的码头都要交钱。   这些海域以南,对新中国来讲都是比较陌生的。过去国民党去接收南沙的专员、军舰的舰长当时还在广州的,我们出发前都和他们了解情况。   到1977年我们搞南海中部调查的时候,还是用我们过去老调查船,开往黄岩岛。我记得那是冬天,风特别大,我们都穿了很多衣服。第二年夏天我们再到黄岩岛做了三天的调查。   我们刚到那儿的时候,看到有外国渔民。他们看见我们佩带枪支都很紧张,我们就解释是来考察的。问了他们才知道,他们是偷偷来这里采一种海螺,回去卖给工厂。南海的资源是很多很多的。   西沙、中沙,南海中部和东北部这些考察都完成以后,我们所开会的时候,所里领导就提出来我们是不是要去南沙做科学考察。   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实验3号”,是一艘3400吨的综合科学考察船,可以做水文、地质等很多综合性的研究。我们通宵讨论这些问题,最后终于决定要提出南沙科考。   这个项目在1983年报上去由北京决策。本来是打算1984年初夏就出发的,结果一直没有消息。我们等不及了,就先把船开到巴士海峡以东那边做科研。出去没多久就收到电报,说中央批准了。后来我了解,这是叶剑英同志批准的。1983年,南海舰队第一次到了南沙最南面的曾母暗沙。   我们特别高兴,赶快回基地补充给养。这年7月,我们也到了曾母暗沙。那时候,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和部队联络一次。我们是看不见他们的,但是知道他们肯定就在附近,一旦有事就可以过来。我们“实验2号”、“实验3号”两艘船,加上水产所的一艘,这三艘为主。   1986年12月,中科院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南沙学术讨论会,提出把“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列入国家“七五”计划的科技专项,组成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考察队下面分4个课题组,从1987年开始对南沙正式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从1974年开始西沙、中沙考察,到1984年去南沙,用了10年时间。   被捞走的考察碑   我们在最后的南沙综合科考报告中,第一部分就是航道和环礁。   从1987年4月下旬到5月初,我们先后考察了南华水道东北侧的10座珊瑚环礁,包括蓬勃暗沙、美济礁、舰长礁等等,在其中9个设立了考察标志。我们乘坐的“实验3号”在这里一次就了航行520公里。   这个地方在南海中部和东北部海区,暗礁和险礁星罗棋布,海底地貌十分复杂,历史上从未被详细勘测过,可能存在未知的水下碍航礁滩,海图上标出的一些礁盘也不够准确。后来经过勘测,海图上有7座的位置坐标与实际上存在系统性偏差。还有3座与海图、《航路指南》上标记的形状有较大出入。   所以,这里一直被视为“危险地带”,《航路指南》上警告船舶不要入内。传统上有一条航道从东面靠菲律宾的海域走,另一条从西面靠近越南的地方走马六甲海峡。这条中间的航道就很重要。   这些礁石涨潮则没,落潮则现。在珊瑚岛礁附近,礁外缘陡峭,水深剧烈变化,船舶都很难找到抛锚的地方。我们的考察船根据《航道指南》等资料寻找抛锚地,都未能如愿。晚上船只没法抛锚,被浪退出几百米,白天再开回来。   我们进入这个海域后,发现岛礁濒临深海一侧是浅水区与深水区的截然分界处,海水颜色完全不同,经常受海浪拍击沿着礁缘形成一条白浪带,成为识别海水深浅的一个标志。礁缘水深不同,水色也不同。浅于两米礁底是棕色,3到6米是碧绿色,水越深颜色越深,深于20米就是深蓝色。这样,船舶航行只要不进入变色海水就行。   船舶接近岛礁的航向尽可能背向阳光或和阳光成较大角度,缓速航行。这样容易辨别水色,分清礁缘。如果要靠近的岛礁刚好在对光航线上,宁可先向其他方向航行,然后折转与阳光构成较大角度,再接近岛礁。还要考虑风流对船舶漂压的影响。   在这10座岛礁上,7座有异物,比如沉船骸体、残航标、旧浮筒、枯大树等等。除了4艘沉船可能是触礁于此,其他都是随风漂流到岛礁上,或者渔民在此故意保留的,但它们都成为了岛礁的标记,并且在《航路指南》等上面都没有说明。   我们把这些岛礁露出物的位置、方向,雷达、望远镜、目测距离以及特征都做了详细记录。现在,通过这条航道的危险性已经大大降低了,很多船都从这里走。   在露出水面的礁石上,我们立了考察纪念碑。没有露出水面的礁坪,我们就把考察碑平放在礁坪的凹处。开始这些考察碑都是500号水泥制的,方方的,中心部位镶一个铜质测量标志。在水泥块未完全干之前,用事前刻好的木字模打上“中国科学院南沙考察队立”和“1987年4月”。水泥凝固后,再用油漆把字体刷红。   后来,我们发现放在凹处的考察碑都被捞走了。外国政府鼓励渔民捞我们的考察碑,有奖金。我们和就广东测绘局商量,做成了圆形,射到礁石下面的缝隙里。   梦想海洋   那些岛礁,都特别美丽。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围绕一个礁盘航行,好多海豚跟着我们,不断地跃出海面。   其实这次考察难度是非常大的。比如最近的两座礁也有26公里,远的有65公里,而且都比较低,受到地球弯曲影响,任何测角仪器都无法实现两个岛礁的联合测量。这样,每个岛礁的坐标都是独立的,然后需要再换算到同一个直角坐标系,即北京坐标系里。   对南沙岛礁的考察,可以为战略提供基础和依据。比如我们在东边外围的岛礁没有支撑点,从北面下来没有依靠。但是经过考察发现,像美济礁是有天然优势的,它有两个通道,中间的岩石炸开后就可以通行。后来大家都知道,海军为夺回这些岛礁的实际控制权做了努力,还发生了军事对峙。   这个科学考察影响比较大,我们发布了一些成果后南海周边国家都非常关注。根据这些实地考察,能够在南沙的岛礁上建立海洋观测站。海军也开始进驻南沙群岛南端伊庆群礁的华阳礁,以及中部九章群礁边缘的赤瓜礁和东门礁,郑和群礁、中业群礁等等这些地方。因此爆发了赤瓜礁之战。当时我们正在两次考察的间歇,没有受到影响。   所以了解这些岛礁是非常重要的。后来再没有对南沙岛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实地考察,目前所用的资料都来自于这次综合科考。   在海洋权益方面,通过综合科考,我们提出了四个划界优选方案,还提供了水道、锚地与港口选址及工程环境等方面的数据,为我国关于南沙海区的外交决策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在曾母暗沙这边,我们对曾母盆地的油气情况进行了勘测分析。当时外国公司为了勘探油气资源在盆地里钻了大量探井,但是公开资料非常少。我们在这里的成果,是对曾母盆地的沉降历史进行了了解。发现在它的第二个沉降期,也就是19百万年至10百万年之间开始大量生成原油。然后随着埋深的增加,温度增加,除了已经通过地壳变动转移的,原油都裂变成为天然气。根据勘测,曾母盆地的东部天然气含量高、原油少,而西部原油多。   南沙是整个南海地区能源蕴藏最丰富的地方。通过南沙综合科考以及其他考察,我们第一次全面了南海中的油气分布情况。初步查明石油总储量350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是全球少有的海上油气富集区之一。在西面靠近菲律宾的地方天然气多,而偏东南的地方原油多。   这个报告的第三部分就是水文气象。没有这些资料,我们的军舰和船舶在南沙航行就有很大危险。而且,这样就可以了解它的运动情况,为其他更深层次的研究打基础。   我们还发现海洋生物新种61种,我国新记录347种,发现5处高生物量海区和底拖网4个渔场,相当于南海北部渔获量的2至4倍。仅西南部陆架海区就有两个高产渔场和两个优质渔场。   我们到那里,看到香港的渔民捕鱼。那种很大很大的鱼一看见人下水来,就像鸵鸟一样一头扎到水里。渔民很从容地用药品喷到鱼鳃里,就可以把麻醉的鱼抱上船。一条小船可以装四五条,一条大船可以装200多条。运回香港后,一条就可以换一台电视机。   南沙真是一个大宝库!   我们这个南沙综合科考,在从“七五”到“八五”、“九五”、“十五”一直得到立项,有40多个单位的600多位同志参与。资料拿回来后,各个部门都抢着要。我们要求每次考察回来,考察人员必须上交考察记录,因为好多同志有习惯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成果。不同领域都开会进行讨论、分析。油气资源就是我们把地质探测数据拿回来,经过分析得到结论。即使回到陆地,工作仍然是很严肃、艰苦的。   后来向中央汇报,我记得,当时部队的同志问得特别细致,包括资源有多少,岛礁都是什么样的。   “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这个项目,后来仍然在继续。南沙、西沙的这些科学考察,艰苦和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科学工作者为了这片海洋付出了能够付出的全部努力!
个人分类: 蓝海浩渺|15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太掉链子了···弄个船肿么还搁浅了
热度 31 qqq54 2012-7-13 17:20
太掉链子了···弄个船肿么还搁浅了
中国海军1艘护卫舰在南沙搁浅 正组织救援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 7月11日19时许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艘护卫舰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时意外搁浅,目前无人员伤亡,海军正在组织力量救援。 ---------------------后加的腹黑的分割线---------------------- 尼玛···原来地理位置在这里······,特么太腹黑了,估计小船船是彻底开不走了
314 次阅读|2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0:12 , Processed in 0.03345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