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迫击炮

相关日志

分享 中国起点并不低 —— 从掷弹筒说起
gordon 2017-6-4 06:39
这个掷弹筒跟甲午战争还有关系呢。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日军为什么用掷弹筒 这是法国 炮兵体系里面的东西, ********************************************************************* 班戈体系: 以下是一种能力不太显著的火炮-掷弹筒,它放弃了轮子,后座,放置在一块倾斜40度的底板上,使用的是一种可投掷的圆柱体炸彈(尾杆直径80mm的炸彈)。此种炸彈,在炮管膛线的带动下出膛后作旋转运动。不包括尾翼,此类型炸彈装药18至35公斤(100kg火药的爆炸当量)。其火炮的有效射程为300m,距离很短,因此这种炸彈会使前线步兵直接暴露在爆炸的炮火之下,以及发射火药本身的火光也会给炮手带来危险,再次此种装备也妨碍转移的速度(取消了轮式炮架),因此只会在极端情况下被使用。 ********************************************************************* 格利包佛尔体系 在班戈体系 之前,就是 格利包佛尔体系。 中国的炮兵,不就是从德国学过来的嘛,德国从奥地利学的,法国和奥地利,也不知道谁学谁。 总之,甲午时期,中国的炮兵体系就是 格利包佛尔体系 ********************************************************************* 掷弹筒、迫击炮、火箭筒、无后坐力炮、飞机、金属弯曲(以前木材,后来是铝、钢、合金)、穿甲、末端弹道学、反穿甲,爆炸式装甲、预应力、 飞机的设计,又把这个东东给搞出来了。呵呵 中国的起点,不低。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一系列优良的制度,弥补了甲午时期,制度的不足。 很快就完成了工业革命。 民国时期的物理,太强了。尤其是学法国的,法国的数学、研究生院法国的物理,大学教学是德国的。 机床还有一个哥们,昆明机床的哥们。 从纺织到工业革命,太猛了。 注:实际上,就是飞机导引的。 大舰巨炮时代到 飞机 (中国的弹道学厉害,到流体力学也厉害;弹早就超音速了) 发动机还有点弱。(卡诺热机是因为当时法国没有优质煤,) 主要是汽车没上来,汽车上来,发动机也快。 ********************************************************************* 你把 《普朗特流体力学概论》 看明白,就行了。 ********************************************************************* 说实话,中国的军事科技 大多是 蒋介石打的基础, 资产阶级军事家,不就是靠武器。 “铁多气少” 但是,蒋介石 没有制度优势 无产阶级军事家, “铁少气多”
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学奥数
热度 21 包子 2017-2-10 22:57
1)一名在VIP护卫任务中担任肉盾角色的CAG的战斗载荷全重3600克,一名在LRRP任务中担任Point man角色的绿色贝雷帽的战斗载荷全重是前者的6倍。 问:一架MH47可以运输多少名QRF角色的游骑兵。 2)有一名173空降旅士兵跳伞失败后沿着10米深的井往上爬,白天向上爬5米,到夜里往下滑了3米。 问:那么这名士兵什么时候可以爬出井口? 3)一个SAS对一个RM Commando说:“我服役时间是你的7倍,过几年就是你的6倍,再过若干年就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 问:你知道这名SAS和这名RM Commando现在的服役时长吗? 4)一个名游骑兵的EOD在奥马哈滩头上用爆破筒开辟铁丝网的通道,他同时点燃了10根爆破筒,德军的迫击炮打过来,炸灭了其中2根导火索,过了一会儿,又有1根导火索被炸灭。海军的FO把迫击炮位置报给驱逐舰,把该迫击炮炸毁。 问:到战斗结束时,还剩几根爆破筒没有爆炸? 5)陆上自卫队普通科里,一个班有10名自卫官,一个排有4个班,一个连有3个排。下班时,连长让他们每个班排成一队去打卡,最后一队只剩6个人。 问:如果全连缺席人数不超过12个,请你算一算,今天有几个自卫官没有上班打卡? 6)由M8穿甲燃烧弹和M20穿甲曳光弹混合串成一条.50 BMG弹链,如果增加10发M20后,M8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发M20后,M20占总数的75%,那么原本弹链中有多少发M8和多少发M20? 7)有一个前进基地的临时弹药存放点,单独往里面运进弹药时要2小时才能堆满,单独往前线发放弹药时要4小时发光。 问:同时一边补充弹药一边发放弹药,要多久能把弹药堆满? 8)以下是最经典的题目了,叫做“疯狂的装载员”,最早出现在大约1500年前的《孙子算经》。 有若干辆游骑兵的AGMS装甲车和若干架160 SOAR的MH-6装在一架C17运输机里,从上面数,遥控武器站和旋翼总数加起来是35个,从下面数,车轮和起落架总数加起来是158个。 问:这架C17中的AGMS和MH-6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请不要问这架C17怎么塞进这些东西的)
个人分类: 小故事|476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二战后期的 “迫击炮-火箭 代 山野炮”
gordon 2016-12-1 11:36
实际上,二战末期,日本也扛不住了 那时候就有 使用 “迫击炮- 火箭 代 山野炮”的尝试 有点退回到 滑膛时代的意思 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史的自然科学基础 —— 亚音速与超音速》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4093 ************************************************************************** 日本在最后搞了很多 “因漏就简” 的东西,“酒精代汽油” 等等 粮食造点酒精,也可以烧 ************************************************************************** 日本厉害,就在于其 系统厉害。 还有就是有研发能力
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 “步兵炮” 看钢铁产业(转)
gordon 2016-10-8 16:45
步兵炮的由来 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步兵炮是啥意思 这正常 步兵炮这种名词已经消失好几十年了。 步兵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 期的一种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步兵使用的一种火炮。所谓步兵使用,这个概念在当年是极为先进的,因为 一战期间传统炮兵和步兵是两个独立的兵种 ,步兵需要炮 火支援时必须要向炮兵寻求。步兵炮直接发给一线的的步兵, 让步兵有了自己的支援火力不必凡事求人。这也属于划时代的理念突破 。 现代意义的步兵炮出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一战是静态消耗战,敌我双方躲在战壕后进行静态防御。进攻一方极难成功,德国人想出了著名的暴风突击战术! 所谓暴风突击,就是小股火力凶猛的小股精锐步兵突击,在短时间内采用猛攻一点的方式,撕开对方防线。在康布雷战役中,这种突击队在层层的战壕中半天突进了8公里。仅仅依靠的轻武器,暴风突击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战果。突击队火力的核心在于步兵炮。 步兵炮在当时来说,就是一种超轻型榴弹炮,它的重量远低于当时的山炮野炮,可以拆卸成几个部分,射程超过重机枪,火力上可以击毁敌军坚固的土木野战工事。 这种小口径轻型炮介于当时还不成熟的迫击炮和山野炮之间!它跟随步兵一起前进的,一般配备到营团一级,战斗中跟随营连行动。 在一战后期,步兵炮非常吃香。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火炮技术还比较落后, 炮兵和步兵是互相独立的 ,协同非常不容易。一线步兵没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炮兵支持,打掉威胁他们的敌军火力点和工事。 步兵在进攻时,步兵炮在步兵身后1,2公里的距离进行准确的炮击,目标是敌人集群步兵,火力点,工事等。步兵炮的炮击目标基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所以很多时候被当成直瞄炮使用。步兵炮大大增强了步兵的火力,给进攻一方增加了很多胜机。 一战结束后虽然步兵炮在战争中打出来风头。但是各国军队也意识到它的弱点只适合应急使用。纷纷把步兵的支援火力锁定在更加轻便实用的迫击炮上 ****************************************************************** 一战后,日本从法国购买先进的M1916式37毫米步兵炮 这种火炮的口径不大,威力却不弱。在一战中,它主要用作打击德军的重机枪据点,消灭德军的轻型野战工事,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步兵炮。 在仿造的期间,日本设计师根据日军的特点,又对火炮进行的一些细节上的改造,比如将轮型炮架撤除更换为X字型炮架并在炮架下安装小型钢制车轮。这型火炮1922年定型大量装备日军。由于当年是日本大正十一年,所以也被定型为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 小日本的大正十一式步兵炮在20年代也许不算落后。但到了30年代已经不够用了。这款炮的性能也就是一战后期的水平。只能平射炮弹重量仅06公斤威力很小。更本无法击穿厚一点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918事变期间张学良和东北军虽然不战而退了。日军在肃清东北的抗日义勇军期间遇到的想不到的困难。张作霖经营多年。东三省大部分战略要地都修筑了水平很高的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 在强攻义勇军的作战中,日军吃了闷亏。当时一线日军主要依靠大队配属的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面对东北义勇军机枪工事,往往连续开上七八炮,也无法击毁,最终还是要靠日军步兵人肉冲锋 而且在和东北义勇军的对抗中,义勇军手中的少量从法国买来的迫击炮,让日军伤亡很大。这种迫击炮的特点在于可以曲线炮击,日军即使躲在隐蔽处,也避不开迫 击炮的打击。而日军没有迫击炮,步兵炮又不能曲射。义勇军迫击炮手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就可以轻松发射大量的炮弹压制日军步兵炮,还能干掉大把的日军。 虽然战斗的最后结果是是义勇军被打的土崩瓦解,但日军上下对大正式步兵炮非常不满,他们认为己方的步兵炮还不如东北军 各种抱怨传到日本,日本军部严令,新式步兵炮开始研究。日本军方的要求:兵炮必须可以曲射,以兼有迫击炮的优势。同时,新式步兵炮的口径要增加,绝对不能 再是37毫米,务必增加到德国主流步兵炮的70到75毫米口径,以提高弹药的威力。 92式步兵炮非常矮小,全高只有62厘米,这还是算上炮盾的高度。如果拆掉炮盾再挖个坑隐蔽坑。这意味着92式步兵炮可以部署在离敌人目标很近的距离上,暴起阴人。 抗战中的无数战役中,国军反映九二步兵炮很难被发现。日军炮手常利用茅草,灌木,低矮的土包,甚至坟头都可以有效隐蔽自己。往往是日军连续开炮数发,击毁国军数个工事,国军却没有发现它到底在哪里 ******************************************************* 射界宽阔 , 用途广泛 设 计上重心较低,加上独特的弯曲轴杆,使得火炮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射角调整范围,在-10°至+75°之间可以灵活起射。在大仰角射击时,甚至可以当迫击炮用 (很多迫击炮的最大射角也才85度),却因为榴弹炮的出身,弹道比要迫击炮稳定的多,造成精度也优于比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80~82毫米),在抗美援朝 时期,志愿军战士们就经常步将九二式步兵炮步置在反斜面阵地上,曲射为我方提供支援。 同时, 197m/s的低初速 使得榴弹弹体可以使用较薄的壳体来留有较大的药室,榴弹重达3.8公斤,杀伤半径达到了22米,在炸力上是优于一般的75mm口径火炮及80mm级别迫击炮的高爆弹。 但低初速的坏处在于使得反装甲能力很捉急,即使装填专门的穿甲弹,还是仅有100m上30mm、500m上25mm、1000m上20mm的能力。平射的穿甲能力是不及国军战防炮的,但在中国战场上,好在国军也没多少装甲装备。 它的好处,能拆开 行军用马驮,打起仗来 士兵扛着上战场,不用测量方向 距离, 用炮膛瞄准, 是当时最大的,人扛的直射炮 , ******************************************************* 反装甲的发展,基本就是空心装药,线膛炮这种路径。 对付苏联的坦克集群,也是用战术核武器。(爆炸力学的一些应用) 常规武器相对落后,钢铁产业也下了很大力气,没有多大起色。 作为工业基础的钢铁产业,在改开前,其实中国是弱项。虽然好像 “大炼钢铁”,搞的中国很强似的,直觉是错误的 钢铁产业真正的发展也是近几年,2000年 以前还是低端产能占多数。 ******************************************************************************* 工业基础非常差 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火力配置,即使在战争初期,机枪和冲锋枪的数量都很多,迫击炮更是相当的多。10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初期较少,多的是75毫米级别 的山野炮。后期榴弹炮多了一些。但有一样东西,志愿军的装备量一直偏低,那就是步枪。通常一个师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拥有长枪。 注:工业基础非常差,几乎就是靠冲锋枪、迫击炮、手榴弹。(几乎就是阎锡山的东西)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战术、武器创新,不可想像。
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建设迫击炮分队及兵工生产的意见*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 ... ... ...
gordon 2016-10-7 13:33
八月一日,炮校(1)开学典礼,我们(2)看了迫炮实弹射击与赵章成(3)同志所提意见,我们均有此感想写在下面:   一、现在与敌、伪、顽战斗时, 经常遇到碉堡及运动战中的临时土工作业,我军往往不能取得最后胜利 。   二、现时,近一年内的阶段,应做到在每团配属一迫炮连、小团一迫炮排之编制,以便应付当前之敌。   三、各级首长, 应组织炮队,作为组织现阶段的军队的初步条件 ,将来以迫炮作基础,转到各种炮的组成。   四、 要组织炮队,必先决定我们前后方的兵工厂的性质 。我意,目前兵工厂其实是修械厂、子弹厂,应以修理各种炮及机枪步枪等并多造迫炮弹为宜。如能多造,可解决打碉堡问题。   以上意见及赵同志的意见,请你们阅,提供意见,以便讨论一次,作一决定执行。 *************************************************************************************** 【赵章成(一九○五——一九六九),当时任延安联防司令部炮兵主任并在炮校迫击炮科工作。他曾给朱德、叶剑 英等写了关于建设我军炮兵及军事工业的几点意见的信,提出应多造轻迫击炮、 增强步兵中级指挥员对迫击炮性能的了解和使用迫击炮的能力等建议 。 *************************************************************************************** 朱德这篇文章,逻辑延伸非常好,如果“ 组织编成 ”加入炮队,那么兵工厂就不能仅仅修械。   
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迫击炮和掷弹筒、步兵炮的竞争(转)
gordon 2016-5-25 03:07
可以这么说,真正现代的迫击炮应该是 1927 年以后才出现的,之前的迫击炮都属于不完善的轻型臼炮火炮。 有意思的是,在 1927 年之前,中国就有大量不完善的迫击炮出现了。 中国自清末陷入混战,一直杀到 1949 年战争才停止,混战连连,军阀尽一切力量购买的先进武器(前提是财力能够承受),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迫击炮很快在中国落户。 且不谈直接从国外购买的迫击炮,就算我们自己仿制的历史也很长。 1931 年以前,先后有辽宁迫击炮厂、汉阳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山东兵工厂和重庆武器修理所等单位生产 45 ~ 150 毫米等 10 余种口径的轻重迫击炮。 1922 年,张作霖的奉天迫击炮厂制造出中国最早的辽 11 年式 80 毫米、 150 毫米迫击炮。 1923 年,该厂仿英斯托克斯式,试成 75 毫米迫击炮,炮重 612 公斤,最大射程 1500 米。 1924 ~ 1928 年共生产 1055 门。 1925 年该厂又制成英式 83 毫米迫击炮,到 1926 年共生产 107 门。 1924 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日式 75 毫米迫击炮, 1931 年以前共生产 11 门。 1927 年,上海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也生产过 75 毫米迫击炮。 1924 年到 1927 年,上海兵工厂和山东兵工厂分别生产 60 毫米、 82 毫米、 84 毫米迫击炮。 1926 ~ 1927 年,上海兵工厂试制并生产 50 毫米迫击炮,两年共生产 274 门。 1928 年重庆武器修理所生产 47 毫米、 137 毫米迫击炮,到 1938 年为止生产 47 毫米迫击炮 2800 门、 137 毫米迫击炮 56 门。 1928 ~ 1929 年,上海兵工厂生产 45 毫米迫击炮,射角 45 ~ 60 度,最大射程达 1600 米,两年共生产 200 门。 1929 年,四川达县兵工厂生产迫击炮,到 1932 年,共生产 300 门。 上述各兵工厂在 20 年代仿制的各种型号迫击炮,全部为老式迫击炮。 有趣的是,迫击炮本来就是先进的玩意, 1915 年才刚发明不久,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呢? 很简单,在于迫击炮自己的三大特性,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需要。 第一, 该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用成本很低。普通火炮零件至少有上百个,多则数百甚至上千,其中颇有一些精度极高的零件,需要小心保养。如果其中几个零件损坏老化,就必须及时更换,不然全炮就废了。而 中国军阀的火炮都是买来的 ,零件配套基本都是不全甚至干脆就是 0 的,所以 火炮经常因为结构复杂,其中一个零件损害而报废 。而迫击炮仅有 3 大部分,一共也没有多少零件,更没有高精度的零件。迫击炮根本不需要像野炮榴弹炮那样,要经常维护。这对于炮兵极差的中国军阀来说,是极其适合的! 远的不说,苏联曾经在 20 年代援助给冯玉祥西北军一批野炮。结果西北军宋哲元部参加长城会战时,曾经连续发炮 13 发落在日军阵地上,居然没有一发爆炸。炮弹维护尚且如此,更精密的火炮又会怎么样呢?西北军一些苏制野炮到了抗战时期,基本没有还能继续使用的,全部都报废了! 第二, 易 于仿造,造价低廉。迫击炮的机构很简单,非常易于制造。以火炮最难以制造的炮管来说, 迫击炮炮管没有膛线,是滑膛结构 ,非常容易造出来。甚至八路军的土造 军工厂也可以胜任!而普通的野炮山炮榴弹炮的炮管加工,需要很高的技术,还需要最优质的特种钢材。这一点,自从民国建立以后到抗战结束之前,中国没有一个 军阀甚至中央军也解决不了。之前所有所谓自产的长身管火炮,除了少数滑膛炮以外,所有线膛炮基本都是从国外购买炮管以后,来料加工的。就是这个炮管限制了 中国大口径火炮的生产!而迫击炮就没有这个问题,中国的大型兵工厂都可以制造,而且是大批量制造。它的造价异常低廉,大家都知道苏联喀秋莎火箭炮以造价低 廉著称,比苏联 122 毫米榴弹炮要便宜近一半。而一辆喀秋莎火箭炮的造价,就可以购买 20 门 82 毫米迫击炮,或者 80 门 60 毫米迫击炮。 第三, 该炮重量轻,又可以分解为多个部件由士兵背运。也就是说,只要士兵能走的地方,迫击炮就能够到,步兵永远都会有迫击炮的火力支援。这对于道路状况奇差,很多还是山地森林沼泽地形的中国来说,是最合适的了!抗战前,国民政府购买了一批 75 毫 米口径的火炮。当时有野炮和山炮两种待选!正常来说,野炮各方面性能都比山炮要强,理应选择野炮。没想到最终国军选择是博福斯山炮!为什么这样,因为野炮 不适合中国的地形,在中国南方的山地,丛林,湖泊,沼泽几乎寸步难行,而山炮可以拆卸由多匹马背负,所以才适合中国。迫击炮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中国仿造斯托克斯 · 勃朗特 81 毫米迫击炮的历史,倒是很久!在 该炮诞生的第一年,北伐军控制的上海兵工厂参照斯托克斯迫击炮,就成功仿制改进生产 82 毫米迫击炮 。该炮的炮管料开始用圆钢钻眼,加工量很大,制造速度很慢,后改用进口特制钢管,内径 79.2 毫米,外径 108.5 毫米,至 1929 年共生产 780 门。 1928 年 3 月,四川军阀控制的重庆武器修理所试造 82.5 毫米迫击炮,至 1938 年 7 月共生产 750 门。 这是中国有记载,最早的现代迫击炮的制造记录 。 随后 3 年都是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还有 1930 年的中原大战,武器的研发工作也就停止了 到了大的战乱结束,国民政府立即开始制式化迫击炮的制造工作 。 1931 年,中国抗战期间两大迫击炮之一的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 诞生。 国民政府控制的金陵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 1930 年式 81 毫米迫击炮,从奥地利买进高质量的炮身钢,在沪造 82 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改制成功 82 毫米迫击炮,定名为 民国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 ,于 1932 年春夏之交开始交付使用。该炮初速 196 米/秒,射速 9 ~ 20 发/分,最大射程 2850 米,全炮重 69 公斤。可拆卸成三个部分,最重的部件为近 30 公斤。 实验性生产迫击炮成功后,蒋介石亲自下令建立迫击炮厂。 1932 年,金陵兵工厂建立 82 毫米迫击炮厂, 1935 到 1937 年共生产 82 毫米迫击炮 1100 门。 有趣的是,大家一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明明法国的迫击炮是 81 毫米,为什么中国仿造的迫击炮却是 82 毫米! 原因很简单,我们主要敌人,也就是 1931 年 918 事件入侵东北的日军,他们的迫击炮是 81 毫米口径,所以我们不能用 81 毫米。这样万一弹药被敌人在战场上缴获,他们就可以直接使用我们的炮弹来打我们。 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用小一号的炮弹。其实如果我们采用 80 毫米口,日军是 81 毫米,相差其实不到 1 毫米。我军炮弹被缴获以后,日军还是可以使用,因为 81 毫米炮弹是能装入 82 毫米炮管的。同一个道理,而我军如果缴获日军的 81 毫米迫击炮弹,则是勉强可以用于 82 毫米迫击炮的。 我们最后定为 82 毫米,这样日军 81 毫米迫击炮是无论如何装不进去的。其实真的装进去也可以,但那就必须用打磨工具将 82 毫米炮弹的弹体整个打磨一遍。这个需要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平时闲着无聊,由工人慢慢打磨自然没问题,在战时依靠没有专业工具的士兵来打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82迫击炮是八年抗战中唯一全面压倒日军的武器 在抗战之前,国军只有 400 多门长身管火炮,战争中购买了一些苏联货,后来又得到一些美国货,但在 1944 年之前,国军火炮总数尚且不到日军几十分之一,国军一个战区的火炮还不如日军一个师团。就长身管火炮的火力来说,中日天差地远,类似于今天装备重武器的解放军和只装备轻武器武警的差别。 不过,在整个八年抗战中,国军却还是造成日军伤亡 120 万,其中杀死日军 70 万左右。对于二战来说,火炮造成的伤亡占战场伤亡的九成,那么国军是靠什么造成日军 100 多万的死伤呢?难道是依靠枪械吗? 当然不是,国军还是依靠火炮杀伤日寇,不过我们没有长身管火炮,用的就是迫击炮。 二战后美国经过统计,认为战争中各国士兵有百分之五十伤亡在迫击炮上。在中国,这个迫击炮造成的伤亡率估计还要在六成以上。 挺奇怪的!为什么我们的其他任何一种武器都不是日军对手,造成的伤亡也比日军同类武器要小,迫击炮却有如此辉煌的战果呢? 很简单,别的咱不敢说,就迫击炮这方面,国军在抗战的前期和中期占足了日军上风。 这个占足上风,是好几个方面,包括:炮的性能,装备炮的数量和生产数量,以及对炮的使用。 先说炮的性能! 就性能上来说,金陵兵工厂生产的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的初速、射速、射程略低于法国布朗德式 81 毫米迫击炮,但略高于日本最新式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原名为日本 97 式步兵曲射炮),远远强于日军的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 ,深受兵工署和国军一线部队的好评。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这是日军在二战初期使用的迫击炮。 这种炮虽然射程较远,但重量高达 82 毫米迫击炮近三倍,超过 150 公斤,根本无法由步兵有效携带 ,就这一点足可以判这种炮死刑了。 炮弹口径虽大,威力却和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差不多,精度则比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要差一大截。 即使这样,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也一直使用到二战中期,才由先进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所逐步取代。 日军换装新式迫击炮,我们也没有停步不前。从抗战的第二年开始,国军兵工厂就根据实战中的一些问题,对原有迫击炮进行了改进,性能再次提高。 1938 年以后的 82 迫击炮,性能有所进步,有以下几项主要改进: ①炮箍。将紧炮箍之部位改为方形平面,使之易于同紧,避免炮箍滑动。 ②炮尾。原因球部甚小、颈部细长,后将圆球部加大、颈部改粗,增大了射角,防止了变形。 ③底板。因烧焊不良,时有损环,后改用进口铬锰钢板、马丁钢板,并加小筋二条,保证了质量。 1934 年兵工署制造司司长杨继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评价说:“宁造 20 年式 82 迫击炮,共造 16 门 …… ,谨查此项迫击炮,经由宁厂逐月改良,精密甚佳,携带方便,各部队纷纷请款,现额造仅只每月 5 门,而最大月产量则为 20 门,似有筹款加造之必要。” 1938 年 3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会议《军械工 作经验报告》称:“征诸参战部队主管之称述,均颂射击威力甚为显著,实不在敌人之同种兵器之下,尤以金陵兵工厂的迫击炮、马克沁机枪两项兵器之威力最大, 湘沪三个月之支持,前项步兵武器支撑之力,有相当之实效。” 这样一来,日军在抗战前几年,就迫击炮的质量上来说,是大大不如国军的。倒是 1939 年开始诸如装备日军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才和国军的相差不大,但也有差距。 再说数量上! 国军武器有一个特点,单纯就一对一的武器质量来比较,很多国军武器并不比日军要差。关键在于两军装备武器数量上差别极大,国军有 1 门优秀的山炮,性能比日寇火炮厉害的多,但日寇有 100 门这种炮,国军如何能够对付?这样所谓国军武器质量优势,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过,就迫击炮装备数量上来说,国军却在整个抗战时期占有绝对的优势,主要是我们可以大量自产这种火炮! 实际上,抗战中由于缺乏炮管的来源,国民政府基本停止了长身管火炮的生产,全部转为生产迫击炮。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陵兵工厂主要负责生产迫击炮。迁往重庆后,该厂于 1938 年 4 月改称第二十一工厂,继续生产 82 毫米迫击炮,至 1945 年共生产 7611 门,迫击炮弹约 550 万发(包括一部分 60 毫米迫击炮弹,其中仅仅 1944 年迫击炮弹产量 110 万发)。 抗战时期历年迫击炮产量如下: 1937 年: 82 毫米迫击炮 710 门 1938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136 门 1939 年: 82 毫米迫击炮 960 门 1940 年: 82 毫米迫击炮 500 门 1941 年: 82 毫米迫击炮 760 门 1942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381 门, 60 毫米迫击炮 200 门 1943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140 门, 60 毫米迫击炮 1100 门 1944 年: 82 毫米迫击炮 1084 门, 60 毫米迫击炮 2000 门 1945 年: 82 毫米迫击炮 500 门, 60 毫米迫击炮 2870 门, 120 毫米迫击炮 94 门 而日军整个二战一共生产了 7800 门迫击炮,不过大多是老式火炮,最先进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整个二战一共才生产 2000 多门,根本无法和中国 82 迫击炮 7000 多门的数量相比。所以在各个抗战的战场,国军迫击炮装备相比日军有着很大优势。 再说装备和使用上 中央军精锐部队,基本可以做到每个营有一个 82 迫击炮排,装备 2 门迫击炮。而团一级还直属 1 个迫击炮连,装备 6 门 82 迫击炮,由团长决定用在哪个最需要炮兵火力的地方。 不过地方军阀部队就不一样的,装备差别很大。 装备较好的宋哲元的 29 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就迫击炮来说也丝毫不比中央军差,如 29 军每个团也有迫击炮连,每个营也装备迫击炮,东北军更是早在 1922 年就开始把迫击炮装备到团。 不过,有的军阀部队就惨了。以川军为例,有的一个团没有一门迫击炮,只有几挺老式机枪。少数川军每个团倒是有 1,2 门迫击炮,但却是仿制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老式炮,同没有一样。 客观来说,大部分国军部队,至少团一级,多少还是有几门迫击炮的。即使抗战最初 1,2 年没有,随后多都增补上来。甚至连打游击的八路军主力团,一般都有 1 到 2 门迫击炮! 而我们的敌人日军呢?在抗战初期中期,日军陆军的大队(大约相当于国军的团)以下根本没有装备迫击炮,只有大队一级装备 2 门 92 步兵炮,而小队(相当于国军的排)则装备 2 个掷弹筒(介于超轻型迫击炮和枪榴弹之间的武器)。 日本人认为, 92 步兵炮理论上可以当做迫击炮使用,这就够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在抗战中,九二步兵炮真正厉害的是作为直瞄炮使用,而不是迫击炮 。因为九二步兵炮是长身管线膛火炮,虽然可以高角度对空开炮作为迫击炮使用,但毕竟不是专业迫击炮, 射速和机动性都无法保证 ,而且炮管很容易被这种发射方式磨损,顶多偶尔客串用一用。 九二步兵炮作为迫击炮来说,性能是平平的。虽然它的精度较高,除此以外却别无优势。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同九二步兵炮大同小异,而 迫击炮的射速很高,远非九二步兵炮可以企及的 。 九二步兵炮射速为每分钟 10 发,而迫击炮普通射速就为每分钟 18 发,必须的时候每分钟更可以高达 36 发。对于迫击炮来说,射击速度是极为重要的,在精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谁能短时间发射更多的炮弹,就可以压制住对方。步兵炮如果同迫击炮对射,需要 3 门步兵炮才能压制一门迫击炮,这还搞毛啊! 再从重量上来说,九二步兵炮虽然轻,毕竟还有 200 多公斤的重量,而同口径同威力的迫击炮,重量一般也就是 50 , 60 公斤,比前者轻太多了。 九二式步兵炮需要拆卸成 3 部分由马匹背负,或者拆卸成 10 个部分由 10 个士兵背着。而迫击炮往往就拆卸成 3 个部分,由 3 个人扛着就走了,这一点九二步兵炮根本没法比。 说说装备上,由于九二步兵炮的重量大,需要 11 人的炮兵班,所以大队一级只能装备 2 门。而。日军大队 1000 多人,而国军一个营一般也就 300 到 500 人,也就是说中日两军如果数量相同,理论上国军装备迫击炮的数量是日军的 6 倍。 数量上有 6 倍的优势,射速又高出 3 倍,其他性能参数都差不多,九二步兵炮就曲射来说,如何能够和迫击炮正面对抗呢? 有人说日军有掷弹筒啊,可以弥补迫击炮的缺陷。自然,掷弹筒是可以作为一线超轻型迫击炮或者枪榴弹使用,但它的射程太近,老式掷弹筒射程仅有 175 米,最新式的掷弹筒也仅能在 500 米内使用。这么短的射程,与其说是炮,不如说是枪榴弹了,它除了重量较轻以外,其他任何方面都难以同 82 迫击炮相提并论,不是一回事。 有的朋友很困惑! 这就奇怪了,日军明明有还算先进的迫击炮,又有远远强于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为什么日军不大量装备这种廉价实用的呢? 其实这还是日本军方的作战理念的问题!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陆军就强调枪械火炮的精确射击,厌恶发射弹药多却战果有限的武器。这一来是因为日军都在海外作战,后勤难以支持大量的弹药消耗;二来是因为日本民族的民族性,这个民族强调精确和严谨,对所谓依靠“胡乱”扫射才能击中目标的武器比较讨厌。 所以, 无论是冲锋枪还是迫击炮,都是日军所厌恶的 。 相比起来,日军大队装备的 92 步兵炮的精确度很高,它作为直瞄火炮使用,在有效距离可以做到 1 发击中目标,这是迫击炮所无法达到的。 所以,日本陆军大量装备 92 步兵炮,却不愿意装备迫击炮。 相对老式的 94 式 90 毫米迫击炮研发以后,没有怎么装备部队,基本都由 92 步兵炮取代。到了 1939 年,性能比较优秀的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开始装备部队,却居然没有装备日军一线部队,主要装备海军一派的海军陆战队和中国伪军,以及少数后方卫戍部队。 日本海军陆战队为什么用迫击炮?主要是两栖登陆难以携带什么重武器, 92 步兵炮到滩头肯定会陷入沙滩无法动弹,而迫击炮可以扛着就走,自然比较合适。 这样,在几乎没有迫击炮的情况下, 日本陆军才迎来了二战。到了珍珠港事变爆发,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才开始以较多数量装备部队。 为什么呢?这并不是因为日军重视了迫击炮,不过是因为太平洋的复杂地形确实不适合 92 步兵炮,根本无法机动作战,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几乎是唯一可以跟随步兵前进的火炮。 即使这样,大阪炮兵工厂统计表示 1942 年(昭和 17 年) 10 月以前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也只生产了 1238 门;在 1942 年 10 月到 1943 年 3 月因为相对重视,不到半年内就增造了 888 门。可是就这数量,相比国军来说也不算多。 直到战争结束,日军迫击炮也就生产了 2000 多门 97 式 81 毫米迫击炮,还要兼顾太平洋,东南亚,东亚战场,在中国战场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在中国,该炮主要装备乱七八糟的华北卫治安师团或者独立混成旅团 ,代替 92 步兵炮,一般一个大队装备 2 到 4 门。为什么这些垃圾日军却装备迫击炮?主要是他们作战对象多是八路军游击队,而八路军基本不和日军正面对抗,一遇到日军就跑。日军的 92 步兵炮难以追击八路军,轻便的迫击炮就比较适合了。 相反, 正面战场的国军,几乎没有遭遇日军的什么迫击炮 ,国军官兵众多回忆录中几乎没有提到过这种炮。 整 个抗战期间,日军确实吃了迫击炮的大亏。早在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大部溃逃,不过黑龙江等地还是有义勇军和日寇血战。义勇军其中一部分是东北军正规军, 武器装备较好。可就算是东北军正规军的火炮也远远不如日军,更况且义勇军都是运动战,游击战,山炮野炮也无法携带,所以大口径炮兵火力几乎是 0 。 日军进攻东北的都是精锐部队,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重炮一应俱全,天下有飞机,地上还有坦克,要什么有什么! 就各种火力来说,日军相对东北军有着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优势。双方交火中,只要极短时间时间东北军就会被压制,随后只能转移。 正面硬拼,东北军似乎没有一样武器是日军的对手,好在还有迫击炮。 东北军仿造和购买了大批迫击炮,精锐部队每个团都装备 1 个迫击炮连。自然,这些迫击炮到义勇军手中的不多,却也打了个日军措手不及。这种火炮易于携带,分解后放在几匹马上背着就走。使用时候,准备几分钟就可以开炮! 82 迫击炮架炮之前一般要先挖一个土坑,将座板放置其中,然后将身管、炮尾插入驻臼中定位,安装瞄准器,迫击炮即成战斗状态。必要的时候,连土坑也可以不挖,只要找一块平整的地,用力将座板砸在土里即可,反正打几炮就要撤了,部署非常快捷。 日军虽也有山炮,步兵炮,毕竟重量太大,就算是轻装奔袭也都远远落在步兵后面,况且部署还需要时间,根本比不上迫击炮。 义勇军往往架起迫击炮,猛轰几炮,造成日军损失以后,立即就继续撤退或者转移阵地再开炮。 这样打来打去,日军在一线光被迫击炮打,难以还手。而他们的掷弹筒射程太近,大正十年掷弹筒射程才 100 多米,八九式掷弹筒也不过 500 ,相比迫击炮 1 到 2 公里的射程,根本不是对手。 此战日军伤亡不大,却对迫击炮特有的发射声,深感恐惧。日军士兵流传着:听到开啤酒瓶(形容迫击炮发射的炮声)的声音,立即就要卧倒。 由于自认为是全世界最精锐的军队,却被胡子(日军蔑称义勇军为胡子)的迫击炮搞的这么狼狈,很多日本官兵大骂:“国内的军工设计师都是窝囊废!大日本帝国军队装备的先进武器,居然连胡子的迫击炮都对付不了!!!” 九一八事变尚且如此,随后的上海一二八事件,又让日军尝到迫击炮的厉害。 可以说, 辽阔的东北,其实并不是迫击炮最适合发挥威力的场所。而城市战中,迫击炮几乎是第一利器 ,大显神威。 在上海的城市战中,由于障碍物众多,日军的火炮难以机动,无法跟随一线步兵前进,而且非常难发现敌人目标。就算发现了,由于房屋建筑物众多,形成很多炮击死角,不容易发挥作用。 而粤军十九路军和中央军第五军却大量使用迫击炮,利用城市建筑物掩护,到处游动,突袭日军。 迫击炮的射速很高,远非其他火炮可以相比。国军 1 门炮往往在几分钟就发射几十发炮弹,然后炮兵扛着炮就跑。等到日军杀到的时候,只剩下一些丢弃的弹药箱。而日军因为没有类似的武器,难以有效反击。 这种模式的作战,随后持续了 13 年之久。 此战日军出兵高达 10 万人,战后自称伤亡 4000 人左右,实际上伤亡大约是 6000 , 7000 人,而国军伤亡 1 万多人,由于双方重武器相差太差,这个伤亡对比已经是很不错了。自然,日军伤亡的这 6000 多人,大部分损失在国军的迫击炮之下。 甚至此战迫击炮还打掉了日军一辆坦克!日军一辆坦克在激战中履带受损,回到后方修理,同时加注燃料。国军一个迫击炮班利用建筑物掩护靠近这辆坦克,然后立即开了几炮。炮弹将日军后勤人员炸死炸伤多人,还点燃了燃料,引发大火,将这辆坦克完全烧毁。 日军真是哭笑不得,一辆坦克居然被国军迫击炮打掉了! 八年抗战中,迫击炮的作用更大了十倍。 由于实力差距太大,国军在抗战中的 22 个大会战中,大部分是处于防御地位,这又给迫击炮提供了很大的舞台。 在抗战一些进攻作战中,迫击炮难以发挥威力,这主要是它几乎没有攻坚能力,只能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所以不能击毁日军坚固工事。 附注:为什么迫击炮没有攻坚能力呢?一来迫击炮是高角度发射,然后高角度下落,不能平射,顶多只能将炮弹砸在碉堡之内工事的顶上,而工事顶部一般是最厚 重的;二来迫击炮难以高精度炮击,因为炮弹的初速慢,出膛以后受到风力雨水等作用,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偏移, 一般不用于精确攻击某个目标,而用于通过连续炮 击覆盖一个区域 。所以 理论上可以打到某个碉堡顶部,但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你有耐心连续开上上百炮;三来, 82 迫击炮的威力毕竟有限, 炮弹初速有限,难以穿透工事 。如果依靠炮弹爆炸的威力,它的装药量仅仅半公斤,而且用的引信不是触发就是延时,一般碰到就炸,难以对工事造成很大的损坏! 不过在防御中,迫击炮无往而不利,堪称国军手中最厉害的屠龙宝刀! 八年抗战中,就火炮上,日军相对国军来说,数量都有绝对压倒性优势,所以国军的长身管火炮是难以有效和日军对抗的。淞沪会战中的副旅长郭汝瑰曾经将全旅的十几门大小火炮(包括迫击炮)集中起来,试图和日军火炮正面对抗。谁知道开炮还不到 5 分钟,日军炮弹劈天盖地飞来,险些把全旅火炮一下子打掉,吓得郭汝瑰以后再也不敢这样搞了! 由于敌我炮兵差距太大,国军甚至被迫将炮分散开,一门一门零星使用,打炮兵游击战。或者白天不敢开炮,晚上才开炮,这都是怕被日军火炮压制反击摧毁。 在国军长身管火炮无法有效作战的时候,国军的迫击炮却无往而不利,根本不受影响。它的机动性太高,就像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期一样,日军火炮很难有效压制住它。 迫击炮的部署快,开炮快,转移快,日军想要有效摧毁迫击炮的难度是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迫击炮虽然没有什么攻坚能力,但它对于人员却有相当的杀伤力,弹片也可以播散几十米。尤其多门迫击炮对准一个目标一同开炮,这个目标很难躲避,只能乖乖的等死了。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国军毙伤的大部分日军,都是迫击炮造成的。 整个抗战的 22 次大型会战 1117 次大型战斗,迫击炮都毫无意外的参与了,至于小型战斗 38931 次中,大部分也有迫击炮的影子,所以迫击炮可谓杀倭第一利器。 战争需要近距离使用的迫击炮 自然,八年抗战期间,国军并不是只有 82 迫击炮,他还普遍装备另一种迫击炮,就是 60 毫米迫击炮。 而二战期间,各国军队的轻武器火力要猛烈的多,所以步兵并不在以人海战术作战,而多采用分散突击。一般 15 米内最多 1 到 2 个战士,这让枪械打击这些目标有相当的困难,相比起来,还是可以爆炸的炮弹和手榴弹杀伤力更大。 而且, 步兵在突击的时候,没有人会傻乎乎的照着机枪冲锋,多利用各种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这让直射武器命中率有很大降低 ,而迫击炮的曲射特性,可以有效弥补这个缺陷。 所以, 一线步兵急需要曲射炮兵火力支援。由于一线作战敌情千变万化,需要火炮极短时间做出反应,也就是迅速开炮。所以这种炮兵不是那种要了半天,才由营长团长下令发射的 82 迫击炮 ,而最好是就配属于连甚至排,和步兵在一起前进,随时随地可以支援步兵的迫击炮。 那么矛盾就来了, 82 迫击炮在有效射程 2800 米内有着很好的精度和威力!不过,它终究属于营一级的支援火炮,由团长或者营长指挥如何使用 ,一般并不直接支援班排一级的作战 ,不能及时提供给步兵连火力支援。显然,研发一种可以归属步兵连,随时可以掩护一线步兵的轻型迫击炮,就非常重要了。 显然,设计这样一种迫击炮很有难度。 步兵连是最前线的作战单位,这也就决定了这种火炮必须非常轻,炮兵携带可以跟随步兵冲锋。 而 82 迫击炮重量也在 50 公斤以上,虽然可以拆卸成 3 个部分(炮身、炮架、座板),但炮管就有 20 多公斤,加上炮手其他的物品,作战时候一个人往往负重在 80 斤以上。 即使今天身体强壮的美军,战斗负重也仅仅只有 29 公斤,而中国宋代强壮的重甲步兵,负重也不过 32 公斤。炮手负重这么大,显然不可能长时间支持。 由于负重大, 82 炮兵班最少也要 4 个人,除了负责扛炮的 3 个部分的人以外,最起码还要 1 个人携带一箱子弹药( 4 发)。 自然,仅仅有 4 个人也是无法作战的,因为炮兵班最需要的其实不是炮,而是炮弹。区区 4 发炮弹,一瞬间就打没了。 班里面还需要大量弹药手,人数不定,但最少要三四人,有的时候五六人,甚至更多。一般来说,由于每发炮弹就有 4 公斤,一个人在作战时,最多可以带 4 到 6 发炮弹。 以迫击炮的高射速,几发炮弹几十秒钟就可以发射完毕。所以炮兵班里面的弹药手是越多越好!所以 82 迫击炮班,一般人数在 8 到 10 人,大部分成员都是负责携带弹药的! 在作战时候,不管班里有多少人,至少要 4 到 5 个人一起行动,其中 3 个人扛着迫击炮的部件, 1 到 2 个人背着弹药,不然根本就无法作战。 这么多人行动,自然是不太方便的,像跟上步兵不太容易。 其实说来说去就一句话, 82 毫米迫击炮还是重了,部件还是多,这让炮兵班难以跟随步兵前进。 大家也许对迫击炮班的负重,没有直观的了解!红军时期,杨得志是迫击炮连的连长,全连只有 4 门炮。他们选取最强壮的小伙子进入迫击炮部队,为的就是负重。一杆步枪才几斤重,很多士兵长距离行军还受不了。杨得志回忆,全连虽然只有 4 门 炮,但还要携带轻武器,我们负荷量大大超过步兵,体力消耗极大。抬炮的竹竿都是临时砍下来的,含水量大,为了结实,大家还专找粗壮的做抬杠,所以更加沉 重。同志们的双肩,先是被压得发红,发肿,接着就破皮出血,汗水留到伤口里,像伤口上撒了盐一样钻心的疼。这滋味我体验过,是很难忍受的。 而中印战争中,由于高原作战,炮兵连用尽全力也无法带多少炮弹,几乎所有的步兵连都要为炮兵携带迫击炮弹。而很多战士高原反应严重,加上背着炮弹体力消耗更大,就这样牺牲了。不过,这还是完全有价值的,如果没有这些炮弹,那么战斗伤亡会更大十倍。 我们的敌人日本却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使用的是掷弹筒。日军掷弹筒有两种型号,主要在 200 米到 500 米内使用,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榴弹发射器。掷弹筒是为了弥补手榴弹( 50 米)和 92 步兵炮(最大射程 2800 米,但射速慢)之间的火力空档。 附注:轻型迫击炮,掷弹筒,枪榴弹的区别。它们三者都是所谓的曲射炮火,但却有很大不同。轻型迫击炮的炮弹由炮手从炮管放入,因为自由落体落到炮管底 部,炮弹尾部的底火撞击到撞针,产生的火药推力将炮弹退出炮膛,以一个很大的曲线落地,然后炮弹爆炸。迫击炮的炮弹是有尾翼的,这让炮弹在抛物线动作期间 非常稳定,所以迫击炮的精度很高。 掷 弹筒,则和迫击炮有很大不同。他虽然也是讲炮弹从炮口放入,但并非通过自有落体击发,而是在炮弹落后炮管底部以后,手工操作发射装置,点燃掷弹筒榴弹的底 火,将榴弹推出炮管。这种击发方式的好处是,炮管不需要很长,易于制造,也极大减轻了重量,坏处在于射速较慢,远远比不上轻型迫击炮。掷弹筒的榴弹是没有 尾翼的,就是单纯的一个炮弹外形的弹药。所以掷弹筒精度不高,只能在 200 到 500 米内使用,超过这个距离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有意思的是,因为没有尾翼,而炮管又不能太长,又要保证一定精度,所以日军的掷弹筒都是线膛的。榴弹在线膛炮管里面高速旋转出膛,以保证炮击精度。而迫击炮则是滑膛结构! 枪 榴弹则是将榴弹套在或者插入步枪口,然后通过发射空包弹或者实弹,将枪榴弹推出去。枪榴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任何一把步枪发射,只需要额外带榴弹就行 了。缺点在于,枪榴弹精度很差,基本上靠集群发射,然后覆盖一片地方,造成杀伤。由于用步枪弹药发射,枪榴弹射程也很近。 从作战来说,迫击炮才是真正的炮,掷弹筒属于加强的榴弹发射器,而枪榴弹只是单纯的一个榴弹而已。作战威力上,也是迫击炮最强,掷弹筒第二,枪榴弹最差。 日军每个小队装备两个掷弹筒,等于每个排有 2 个超轻型迫击炮或者说榴弹发射器,主攻的小分队(班)都有曲射炮弹支援。就这一点来说, 日军在 200 米到 500 米内一线曲射火力,是整个二战列强部队中数一数二的,因为列强没有类似的装备 。 由于掷弹筒仅仅 2 公斤的重量,比步枪还轻,掷弹筒手可以跑得比步兵还快,跟随步兵作战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掷弹筒只需要一个炮手携带,另外一个弹药手负责被榴弹即可,区区 2 个人,作战是极为灵活和便捷的。 这一点,是 82 迫击炮班所无法达到的。 在 抗战初期,国军因为没有掷弹筒,更没有超轻型迫击炮,所以吃了日军大亏 。 一线步兵近战时,日军的掷弹筒归属小队,也就是归属排长指挥,日军步兵随时都有曲射炮弹的支援。一般来说, 日军掷弹筒手都是看到国军的目标以后,由排长指挥开炮攻击,就像轻机枪一样方便,随到随打,是最直接的步兵曲射火炮支援 。 上面说了, 国军的 82 迫 击炮是营所属的武器,作战时候归属连指挥,一般都在相对的后方,受营长指挥。使用的时候,基本都是几门炮同时开炮,打击营长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它难以像 掷弹筒一样,能够直接跟随一线步兵冲锋到最前线 。国军迫击炮虽然很多时候是看到敌人才开炮,但也有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敌人隐藏在哪里,根据一线步兵的指示 才开炮,作为传统的火炮使用。 它无法像掷弹筒那样,随时提供给一线步兵火力支援。从步兵提出迫击炮支援,到迫击炮打来,一般会有一个时差 。 更况且,虽然 82 迫击炮虽然除了重量以外,所有性能都远远强于掷弹筒。仅仅以威力来说, 82 毫米迫击炮重量 4 公斤,装炸药高达 0.5 公斤左右,而掷弹筒的榴弹装药才区区几十克,双方威力相差很大,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 82 迫击炮再厉害,却难以在近距离发挥同样的作用。 82 迫击炮在一个营却只装备 2 门 ,平均分配下去,每个连也不到 1 门。 而日军掷弹筒虽垃圾,每个排却都有 2 门,这样一个中队(也就是国军的连),就有 3 个小队,共 6 个掷弹筒,数量是国军 6 倍以上。 如果说 500 到 2000 米的曲射火力支援上, 82 迫击炮自然比掷弹筒厉害几百倍。不过就 50 米到 500 米上,由于日军装备大量掷弹筒,却占有绝对的曲射炮火优势。 国军一线步兵在近距离作战中,被日军掷弹筒压制的很厉害,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武器。如果用 82 迫击炮去压制掷弹筒,似乎又是大材小用,没什么必要。 更况且一个连还不到 1 门 82 毫米迫击炮,日军却有 6 门,你也压制不了 。 八路军也是这样,他们开始近距离伏击,冲到 50 米左右投掷大量手榴弹,然后肉搏,一度打的日军难以招架。 日军随后总结经验,在八路军刚开始冲锋时候,就使用掷弹筒猛烈开炮拦截 。掷弹筒炮弹威力相当于手榴弹,但射程又比手榴弹远几倍,射速又高。在八路军冲锋到日军 50 米之前,已经被掷弹筒打掉不少人了。 其实说来说去,主要国军在排一级,缺乏有效的曲射炮火支援。 痛定思痛,国军和八路军都开始仿造掷弹筒 ,以对付日军,国军就仿造了 4 万个以上。 万万没想到的是, 用的时间稍久一点,国军官兵就一致认为:掷弹筒并不是一种先进武器 ,对军队的弊大于利,希望将其赶快淘汰。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 横空出世 这 主要在于,掷弹筒有着很多缺陷:设计上的缺陷,让 它必须由炮手一手扶着炮身作为固定。这样炮弹击发时,炮身不可避免的会震动,导致出现精度的偏差;掷弹筒 落单的弹体没有尾翼,炮弹飞出炮管以后无法通过尾翼稳定,所以射程必须很近,远了就打不准 。早期的大正十年掷弹筒,超过 175 米就没有准确度可言! 以上两点如果不算很致命,最可怕的是, 掷弹筒 没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只能概略瞄准 。 日军关于掷弹筒的资料中写道:八九式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击炮要简单得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 45 °,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另外,八九式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的表尺 (40 ~ 190 米 ) ,左侧为八九式掷弹筒弹的表尺 (120~650 米 ) 。 如果用八九式掷弹筒弹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由 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八九式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很多。 归根到底一句话: 掷弹筒不是一个稳定的发射平台,由于没有精确的瞄准装备,炮弹是否能击中目标,主要看炮手的个人素质或者说经验 。如果炮手富有经验,水平很高,心理素质又好,可能百发百中;一旦他比较紧张或者是个训练不足的菜鸟,可能百发都不中,白白浪费炮弹。 这 对于局部战场也许不算什么,对于世界大战就不行了 。因为部队损失惨重, 兵员经常大换血,老兵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伤殆尽或者提拔为军士或者军官,大部分作战的主力还是新兵。自然新兵无法有效使用掷弹筒,威力自然就等于 0 了 ,还会浪费大量弹药,造成后勤的可怕负担。要知道抗战期间,光是国民政府的掷弹筒榴弹,就生产了 150 万发以上。 所以现在国军明白为什么列强都不搞这种武器,反而只搞轻型迫击炮了。 注:呵呵, 日式的工匠精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美国的质量控制了不起 。 ******************************************************************** 轻型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有一些弱点,综合性能却远在掷弹筒之上。 早在抗战前的 1936 年,国民政府就已经多先进的法国布朗德 1935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调查很久,准备进行仿制。 只是抗战在一年后就爆发,兵工厂全部西迁重庆,期间严重影响了生产。而可怜的重庆兵工厂的工人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也只能满足 82 迫击炮的最基本生产。显然部队可以没有 60 迫击炮,但不能没有 82 迫击炮,加上钢材又严重不足,只能暂时将 60 迫击炮放弃了。 1941 年 7 月,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开始制造 60 毫米迫击炮。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 60 毫米迫击炮的性能,重新设计绘制产品图纸,制造工具样板等,于同年 9 月 装出第一门炮。 1942 年,命名为 民国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 ,并投入批量生产。它也是国军抗战中两种主要迫击炮的后一种, 1942 年到 1945 年共生产 60 毫米迫击炮 3400 门,整个抗战时期约生产 60 毫米迫击炮 5000 门。 本来美国许诺,可以提供 60 毫米迫击炮所需要的所有炮钢,共 6000 个炮身。由于美国将领史迪威强令 驼峰航线优先运送航空器材 , 60 毫米迫击炮的钢材迟迟无法运到。国民政府无奈,只能用自产的碳素钢板卷焊。炮架除弹簧钢丝需进口外, 其余零件均用铝材制成 ,以减轻重量。而瞄准镜,暂时也是使用 82 毫米迫击炮的替代。 60 毫米迫击炮刚投入抗战战场,立即表现出极为优秀的性能,它作为连一级的支援火炮,它可以跟随步兵排作战,随时给予一线步兵提供火力支持。该炮性能很好,初速 148 米/秒,普通射速为 18 发/分,底火加四药包最大射程为 1444 米,全重仅仅 18 公斤。 这种 最大的特点就是轻 !火线作战时,区区 18 公斤,一个人就可以背着一门炮走,不需要分成三个部分扛着走。 非火线运输时,则可以拆卸成炮管和炮尾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人背负。平均每个人 9 公斤的重量,对炮兵来说也不算什么! 相比 82 迫击炮8到 10 个人的庞大炮班, 60 迫击炮班仅有 6 人,除了一个炮手,一个副炮手以外,其余 4 人都是弹药手,携带 18 发左右弹药。根据实战来说, 60 毫米迫击炮一次战斗的炮击量基本都在 18 发以内,一个炮兵班携带的炮弹基本就够了。 如果战斗持续很久,则可以由后方后勤人员增运炮弹。 实战的时候, 60 毫米迫击炮只要两个人就可以操作 ,最多再需要一个人携带弹药即可。这样一个 3 人小组,携带一门炮, 6 发炮弹,就可以做一次有效的炮击覆盖了。 总之,各方面来说,都和掷弹筒班相差不大了,相比 82 迫击炮班又很大优势。 这个特点,让他再也不需要作为营一级的支援火炮,而可以直接跟随一线步兵连作战,甚至可以跟随一线步兵排冲锋。步兵冲锋到哪里,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就可以跟着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步兵需要炮兵火力支援,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国军精锐部队,每个连装备 4 门 60 毫米迫击炮,这样每个排都有 1 到 2 门,这大大提高了国军近距离的曲射炮火。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的大部分性能,均大大强于日军掷弹筒。 该炮相比掷弹筒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先进的瞄准设备,又有稳定的炮架,所以是一个相当稳定的炮击平台,炮击精度是很高的。 同样训练水平下,该炮精度远远高于掷弹筒。普通的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兵班 哪怕再菜鸟,连续 3 发炮弹基本都能击中目标附近 。而掷弹筒则主要通过射手的经验概率炮击,无法有效测算瞄准,如果遇到一个菜鸟,恐怕发射 100,200 发才能击中敌人。 60 毫米炮弹的威力比 82 毫米炮弹要小不少,射程也近得多,但比掷弹筒的榴弹(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要强多了。 60 毫米迫击炮弹重 1.5 公斤左右,装药 100 多克,杀伤半径也有 15 米,实际有效杀伤半径在 20 米左右。而掷弹筒榴弹的杀伤半径一般在 10 米以内,主要是榴弹和手榴弹差不多,装药量小,仅有几十克。 更有趣的是,该炮必要时候,还能和掷弹筒一样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该炮不用通过土地和座板固定炮身,仅用身管手扶发射,这种射击方式一般用于射击 200 米之内的目标,或者在特殊环境下发射。基本上,如果炮手这样发射,都是在近距离突然遭遇了敌人,来不及再部署迫击炮!这种炮击方式是不能精确瞄准的,只能概略覆盖某一块区域,多用于威吓敌人,而不是用于杀伤敌人。 有意思的是, 60 毫米迫击炮并不仅仅在抗战中发挥作用,解放军在内战,朝鲜战争,中印战争,甚至中越战争还在大量使用这种 60 毫米迫击炮。 朝鲜战争中使用的 60 毫米迫击炮,就是 31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 到了战争快要结束的 1952 年 9 月 24 日,为了加强志愿军步兵部队的火力,总参谋部规定在朝鲜的志愿军 16 个军,,每个步兵连增配 60 毫米迫击炮 1 门,将每个连装备数增加到 3 门。而这 16 个军目前装备 60 毫米迫击炮,就高达 3641 门! 由于 60 毫米迫击炮是第一线的武器,所以战损也很大。在 1952 年 9 月 20 日至 10 月 20 日的秋季战术反击中,仅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志愿军共计损毁各型火炮 240 门,其中 60 毫米迫击炮 87 门,占三分之一。 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损失 60 毫米迫击炮 1841 门,由此可见装备数量之大,对于一线又是多么重要。 中印战争中, 60 毫米迫击炮仍然大量装备解放军的步兵连,成为排的支援火炮。在高原地形, 82 迫击炮重量大,难以有效跟随步兵前进,而且炮弹中,一个步兵最多携带两发 82 毫米炮弹。 而 60 毫米炮和炮弹轻得多,这在高原山地战就是最重要的。一线解放军利用 60 毫米迫击炮,有效的杀伤印军有生力量,拦阻印军逃跑部队,还曾经击毁过日军不少车辆。 不过解放军使用的,就是根据 31 年式稍有改进的 63 式 60 毫米迫击炮了。 甚至直到 1979 年的中越战争,我军还在使用 63 式 60 毫米迫击炮,而且战果不错。 一种火炮略加改进能用长达近 40 年,说明什么?说明它的性能真的很优秀,而且非常使用。 一份资料中写道: 1981 年 5 月 5 日,我军收复法卡山之后,越方于 5 月 5 日、 10 日、 16 日、 19 日及 6 月 7 日发动了数次团规模的反击,我方严守阵地,在战斗中涌现出一批 战斗英雄,某部二等功臣肖某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越方的反击中,越方在炮火掩护下出动一个团规模 的部队向我方发动冲击,两军在狭小的发卡山地区短兵相接,我方重型火炮无法施展,肖某所在的炮班装备的 63 式 60 毫米迫击炮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前方指挥部命令他们立刻投入支援步兵的战斗,在他们投入战斗后不久,越方的一阵炮弹击中了炮班阵地,炮班中的老战士张某、林某等负了重伤,昏迷过去。战斗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5 号阵地上的大量敌人开始向 4 号阵地攻来。面对危急情况,肖某没有退缩,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迫击炮从山洼里扛到高地主峰,直接瞄准敌人射击。当时他所在的炮阵地距离高地主峰还有 70 多米的一段斜坡,肖某腰挂瞄准镜,左肩扛迫击炮,右肩扛一箱炮弹,手拿铁锹和镐头,飞身跃过越方炮火封锁区 冲向高地主峰。冲上主峰阵地后,肖某立刻架炮射击。在肖某炮火的支援下,步兵打退了越方这次向 4 号阵地的进攻。利用越方退下去的时间间隙,肖某又取来了几 箱炮弹,准备继续战斗。这时 5 号阵地上的越方发现了这门给他们造成重大伤亡的迫击炮,集中轻、重机枪向肖某猛烈扫射。肖某抱起迫击炮滚入附近的一个弹坑 中,对准越方的轻、重机枪火力点,一口气发射了 10 多发炮弹,摧毁越方两挺重机枪。我方步兵趁机发起反冲击,夺回了 5 号阵地。 以上两种迫击炮以外,国军还生产过 120 毫米, 150 毫米中型迫击炮,这是团一级的的支援火炮。只是前者是 1944 年从美国进口材料生产了 94 门,后者是 1939 年利用以往进口的炮管生产了区区 60 门。虽然火炮性能都还可以,但数量太少,可以忽略不计了! -------------------------- 很小巧的60毫米迫击炮。对这种迫击炮,一开始是有争议的。因为这种迫击炮相比掷弹筒来说,仍然需要2个人才能携带,毕竟还有近20公斤重量,掷弹筒才几 斤而已。显然掷弹筒就近战来说,比这种迫击炮更容易携带。国军官兵对重量抱怨尚且其次,关键在于他们用惯了82毫米迫击炮,对60毫米炮弹的威力不满。他 们认为这种炮弹威力较小,而且迫击炮毕竟有一定散布,所以杀伤力较低。自然,再低也比掷弹筒强大多了,直到对越反击战,解放军还在使用这种60毫米迫击 炮!美军也是这样! *********************************************************************** 抗倭第一利器 除了自行制造,中国还从德国购买迫击炮 800 门,从美国购买了 2000 门。 所以,抗战期间,我们自产了 1 万 2000 多门迫击炮,从别国搞到 2800 门,一共是 1 万 5000 门左右了。 自然,相对中国八年自产大口径火炮 100 多门的数量,迫击炮已经极多了。不过相比列强,自然也不算什么。二战的苏联生产迫击炮高达 34.8 万门,是中国的 30 多倍。美国生产 10.21 万门,英国 10.09 万门,德国生产 7.88 万门,都是国军的七八倍。 而且这些列强都有数量极大的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只是其中一种,而国军基本没有长身管火炮,迫击炮就是唯一的火炮了。 可见中国当年国力和列强差距之大! 为什么迫击炮在抗战中发挥如此大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字:自产! 除了我们自行制造 60 毫米迫击炮约 5000 门, 82 毫米迫击炮约 7500 门以外,最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保证迫击炮弹的供应,不需要像其他火炮一样依赖国外。 早在 1927 年,巩县兵工厂首先制造 82 毫米迫击炮弹成功, 1928 年上海兵工厂也开始量产。当时炮弹比较简陋,弹体与后管连为一体,用生铁铸成,翼片用铁板直接插入弹尾槽内。 1931 年左右,华阴兵工厂也生产此弹。 1931 年金陵兵工厂参考法国布朗德 1930 年式 81 毫米及上海兵工厂的 82 毫米迫击炮和弹改行设计成新 82 毫米迫击炮和弹,命名 20 年式 82 毫米迫击炮弹,成为中国 82 毫米迫击炮弹的制式品种。 82 毫米迫击炮弹所用引信在 1935 年前分瞬发、延期两种, 1935 年后,将两种功能合为一起,为瞬发延期两用。 1945 年左右,为了减轻引信重量,又将延期机构取消,改为瞬发引信。该弹重 4.15 公斤,装 8 个药包时,最大射程 2500 米。 除一般榴弹外, 1936 年金陵兵工厂还试制成功 82 毫米迫击炮黄磷弹。弹体内装黄磷,引信与尾翼等与 82 毫米迫击炮弹相同。 由于迫击炮弹的结构简单,可以由生铁直接铸造,制造难度低,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加工技术,所以不但国民政府能够大量生产,连新四军八路军的小作坊也可以仿制。 82 迫击炮炮弹唯一难造的是引信,引信必须用较好的钢材,所以还是要从国外引进,好在需要的钢材总数不多。在没有国外进口钢材的时候,只能用中国自己的钢材顶上,导致废品率较高,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著名的金陵兵工厂(后为第二十一工厂)从 1935 年到 1949 年,前后共生产 593 万余发 82 迫击炮弹。 82 毫米迫击炮弹大体可以自产,而 60 毫米自产也比较顺利。 1939 年第五十工厂开始试制,但未获成功。 1941 年重新参照法国布朗德式设计, 由该厂成都分厂试制,年底试制成功,命名为 30 年式 60 毫米迫击炮弹。 第十工厂 1942 年也筹造此弹, 1943 年试制成功。由于有了 82 毫米迫击炮弹仿造经验, 60 毫米炮弹研发很迅速,产量也不小。据不完全统计, 1942 年至 1949 年全国共生产 60 毫米迫击炮弹 400 余万发。 总体来说,八年抗战期间,国军一共自产迫击炮弹 550 多万发,而生产迫击炮总数为 1 万 2000 多门,相当于每门可以使用炮弹 500 发,虽不算很充足,就中国军队可怜的弹药供应现状来说,也算是非常优秀了。
4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尾高龟藏之谜 —— 日军作战效率超苏军(转)
热度 2 gordon 2016-5-1 08:27
据我们从书本上看到的资料,所形成的印象是:日军不仅在装备强于我军,而且他们还有一种非常顽固的“武士道精神”,所以与其作战相当困难,是不是这样? 姚: 我感到,现在年轻的一代理解历史,在许多方面都是受到的是解放后的电影、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影响。在那里面,特别喜欢描述日本军人怎么善于肉搏战,怎 么善于拼刺刀,似乎把日本人写得越厉害,就越可以突出我军的英勇善战。这样写,固然艺术感染力会比较强,而以我个人的体会,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顽固确实 不假,但从军事斗争角度看,这还不真正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日军非常善于“高效作战”。 “高效作战”,就是指在同样的火器发射水平下,给敌军所造成的杀伤量更大。先用另外一个例子,拿它来做比较,可能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一点。从 1945 年秋到 1946 年春,我在东北民主联军(即四野前身)总部警卫团工作时,曾与苏联军队配合作战,执行剿匪任务。那时我就亲身体会到, 苏军的火力非常之强大,他们的一个加强营,竟然可以装备 10 门山炮和野炮 , 3 至 5 挺重机枪,每个连装备 3 到 6 门迫击炮,每个班不仅有轻机枪,还配备了 2 支自动步枪,也就是我说常说的“转盘枪”。我粗略地估计一下,苏军的一个普通步兵营,在单位时间可以发射的火力,起码是当时我军一个步兵营的 10 倍以上。但是,如果以其发射同等火力给敌军所造成的伤亡看,苏军就远远达不到我军的 10 倍,所以说那时的苏军“作战能力”强而“作战效率”不高。而日军就不一样,其实日军装备是远不如苏军的,比如,他们就几乎没有什么自动步枪,也没有连属重机枪,所以 日军的火器发射速度是不高的 。但据我粗略的估计,如果苏军每发射出 100 发子弹可能会杀伤 5 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的 100 发子弹就可能杀伤 10 名甚至 20 名 敌军,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的一倍以上。其实,日军之所以“作战效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士兵个人训练好,射击准确;也有刚才说 的,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使其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顽强,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其实,在内战时期, 我们红军的顽强作战意志,就给国民党部 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使其怯战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日军的战场协同配合是非常好的。 1938 年 秋,我们在安庆到合肥的公路上进行过一次伏击战,袭击日军的一个车队,本来打得还是比较顺的,但日军的救援部队非常迅速地赶到,迫使我们不得不提前结束战 斗。就协同作战这一点看,国民党军队就差得很远。最后,我们还要十分注意一点: 一支部队,一旦他能有比较高的作战效率,那么对后勤补给的依赖也要降低 。你 在阅读战例时不难发现,日军的后勤部队其实有时是比较落后的,在中国山区甚至还经常使用骡马大车,但是,我们几乎很少遇到日军后勤补给出现重大问题的情 况,这就是因为他的高效率作战,降低了对后期依赖的原因,尤其是与装备差的对手作战,就更是如此。我军从来就有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好传统。就我个人的 经历而言,无论是三年游击战争高敬亭总结“四打四不打”,还是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林彪总结的“三点一面”、“四组一队”、“三三制”等,都是这方面的范例。 因此,经过不断地摸索,我们还是逐渐想出了一些办法,来对付日军的“高效作战”。归纳起来,最重要的可能有那么几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要寻机与日军的 小部队作战 。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最大弱点,就是他的兵力严重不足。在最初进行了一些大规模战役后,便转入常规性占领,这时,他的兵力就开始分散,往往是靠 一个中队甚至靠一个小队,去占领一座县城,这就为我军寻机与其小部队作战提供了方便。从另一个角度看,日军武器配备的特点,也与其它军队也类似, 越是小规 模的部队,其火器配备就相对不那么完备 。像一个大队(大约相当于我们一个营),一般会配备有“九二”式步兵炮,而中队(连)配备的,最多也就是六零迫击炮 了,到了小队(排)一级,一般就没有迫击炮而只有掷弹筒了,火力就差了很多。 1938 年到 1939 年 间, 我所参加的对日军作战中,多是与日军中队以下的作战单位作战,所以很少遇到过日军大口径炮对我军形成的强大火力压制的情况 。要知道,日军作战效率高的 一个重要表现,还不只是他的步兵枪法准,其火炮的射击精度也相当高, 一般完成一次试射修正诸元后,第二发就大致可以击中目标,这对我们的机枪火力点的威胁 非常大,所以要尽可能与日军小的作战单位作战,以避免其强大的炮兵对我形成过大的火力优势 。其实,这种经验不仅在我们新四军, 1938 年以后,八路军作战也开始注意缩小作战规模 ,据二野战史记载, 1939 年 1 到 3 月间,一二九师作战 100 余次,毙伤敌军 3000 余,每次也不过是 30 余人。即便是百团大战那样的战役,其实每次作战的对象,单位也并不大,与日军一个大队的战斗就不很多。 日军的优势不仅表现在装备上,甚至主要不是在装 备上,而主要在其作战效率上,这一点还体现在其火炮射击也极其准确。比如说,日本人爱用的那个掷弹筒,说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手榴弹的简易发射器,不需要做 什么射击诸元设定的,但日本兵就是能打得很准,这一点让你不能不佩服。日本人好象天生地善于“精细手艺活”,解放战争时期,给我做阑尾手术的齐齐哈尔铁路 医院的一名医生,就是一个日本人,你看过我那个刀口,只有一厘米多一点,这在现在看都不容易,要知道那可是 40 年代做的手术啊。比起日本人,国民党军队,哪怕是精锐部队,其作战效率就差得太远了。 1947 年, 我带部队打国民党“王牌军”新一军的阻击,按理说新一军善攻,火器又好,而我军是一个团对敌军两个团,应该是处于“下风”,但最后还是我胜敌败。通过这次 作战,我深深体会到, 要讲新一军的技术训练,确实要比一般国民党部队强得多,射击准确性和技战术动作,都大大好于其它“非王牌军”,但是比起日军,新一军 还是差得很远 。我们独二师四团,除排以上干部是新四军二师带来的外,战士多数是东北籍新兵,当时的单兵战术训练还不是太好,尤其是不大善于隐蔽,而我从望 远镜中观察,新一军尽管火力很密集,但对我军单兵的步、机枪的威胁并不很大,甚至连比较暴露的重要火力点都射偏了。当时就使我联想到,抗战初期我们的一个 老红军连队与日军作战时, 别看日军火力听上去不很密集,但我们那些身经百战动作灵敏的老红军战士,只要是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击中 。这样一比,我感到新一 军基本上还是属于那种“作战效率”不算太高的部队,所以与我军作战还是难占上风。 第二个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寻机与日军孤立无援的 部队作战。一般人都知道对敌人要实行分割围歼的常识,我们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一般都可以比较轻易地做到这一点,哪怕是对他的主力部队,也不难做到。但是 对日军就很难。前面已说过,日军不仅单兵作战能力很强,而且部队之间的协同配合也很好,不管是步炮配合,还是小范围的组、班(曹)、小队的内部配合,都是 训练有素的,我参加过的与日军作战,几乎每次都可以看到:对方部队一旦遇袭击,都能迅速展开,并以最快的动作,形成单兵之间的交叉火力掩护,和步炮之间的 相互掩护。而一旦日军形成了战场配合,就基本上没有了射击死角,再要穿插分割他,难度就非常大了,有时侯甚至是做不到的。所以,对日军作战,须要以极大的 突然性对其发起袭击,进而做快速分割,以避其形成战场协同。抗战初期我带的那个连,之所以可以在第一战就抓住一个日本兵(当时是非常困难的),我想有三个 原因:一是日军早期作战比较顺利,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支以老红军为骨干的战斗力很强的主力部队(特务营是红二十八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有点麻痹大意;二就 是因为我军发起袭击非常突然,战场穿插又极其迅速;三是那个日军小队,毕竟是一个押车护卫部队,战斗力相对要差一点,所以会很快被分割为一个个的孤立单 兵,最后终于被我们的战士抓住了一个俘虏。 第三个办法:在初期的作战中,尽可能与其战斗力不强的部队作战,例如辎重部队(即后勤部队),在与这类敌军作战中,锻炼和提高战斗力,积累作战经验,再与战斗力强的部队作战,把握就大得多了。我们四支队自 1938 年开始对日军作战后,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指导原则进行的,这可能也算是高敬亭同志的聪明过人之处之以吧。实际上,八路军第一次对日军作战(即平型关大捷),就是与日军第 5 师团 21 旅团的一支辎重联队作战,这也算是当时指挥员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吧。 注:日俄战争时期,苏军和日军就是这个特点。到二战还是这个特点。 怪不得中国人,瞧不起俄罗斯了。 那反而说明苏联军队是比较正规的
30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迫击炮与 克里米亚战争
gordon 2014-12-17 10:33
注:看过以前的老书就知道了,老头子,爱看克里米亚战争,但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线膛步枪和 短射程火炮搭配 ,和 迫击炮有点类似 ) 我认为可能有点关系,但实际上可能没有关系。《步枪史》 只是说,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marx-engels/15/036.htm 我们就用这些意见结束这个对于我们许多读者来说可能是相当枯燥无味的课题。但是这是很重要的课题。每一个自觉的兵士都应当知道自己的武器的构造原理和性 能。我们试图在这里阐明的一切,想必是大陆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中的军士都懂得的;当然,大多数的志愿兵,作为“国家的智慧”来说,也应当通晓自己的火器。 1981-1985 ************************************************************************* 克里米亚战争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线膛步枪引入 。火炮射程当时相对于步枪并没有优势。 钢炮,还要等到 普法战争的时候。拿破仑三世的秘密武器是 米特留斯多管枪。 法国人鉴於普法战争之中米特留斯多管枪几乎全被德国炮兵撕成了碎片而无甚表现,因此而决定要发展比德国人更好的火炮,并引进德式炮兵战术的观念———比如直到现代仍然是炮兵战术重要基础的「试射」、「效力射」与「反炮兵射击」。过度依赖多管枪这种新兵器、不能像德军炮兵这样贴近火线的「精神软弱」被认为是拿破仑三世败北的主要原因,也使得法军连带地轻视重机枪这种「米特留斯的同类」,所以法国军方从此开始强调精神教育,要求将士发扬法兰西民族的勇猛精神,以刺刀克服兵器物质层面的缺陷与不足。 这样的反省也导致了后来的杰作火炮M1897式75mm速射炮———「七五小姐」的诞生,与又一次法国军事史上的悲剧。 注:法国用 速射炮的时候,德国人开始用榴弹炮了。 ******************************************************************************** 拿破仑战争中,英国就有 穿绿颜色衣服的 线膛枪的士兵。(其它人都是穿红颜色衣服,滑膛枪方阵,便于指挥) 克里米亚战争,线膛枪、射程很近的火炮。 普法战争,法国步枪占优势,德国克虏伯钢炮,能够承受更大的膛压。 普法战争后,法国强调精神教育,刺刀见红,近距离炮击,75小姐 速射炮。 德国开始搞榴弹炮。 ******************************************************************************** 好啦,我们说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呢,当地的卫生条件非常糟糕,英国的后勤也同样糟糕。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军的后勤训练被荒废了。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殖民地冲突。法军情况要好的多。 拿破仑被打败了,但法国并没有失败。法军陆军仍是欧洲装备最好、组织最完善的军队,很多军官拥有作战经验,后勤系统也很有效。武器装备方面,英法的优势来源于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线膛步枪相对于滑膛枪最大的优势在于射程和精度。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只有150码(一码约合0.914米),并且精度很低。而线膛步枪有效射程也达到500码。法军在1840年代后期率先装备了米尼步枪,这使得它在同时期列强陆军中拥有巨大的技术和战术优势。新步枪带来新战术。拿破仑时代的散兵线队形可以进一步拉大,避免被对手火力密集杀伤。而对手的密集队形将在更远的距离上遭到精确火力射击。此外炮兵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因为野战火炮的典型射程大多数在1000-1500码,有的轻型火炮甚至只有600-800码,相对于步枪射程优势变小。炮兵的作用变的类似后来的机枪,作为步兵的火力倍增器。 尽管高层反映迟钝和对线膛步枪的不信任,英军还是在1851年装备了1851式米尼步枪,这构成克尼米亚战争中英国陆军的主战单兵武器,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英军陆军的参战部队包括4个步兵师,1个轻装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整个师在6000人左右。法国陆军的参战部队是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旅。编制情况和英军差不多。根据当时的炮兵技术水平,法军的做法更适应实战需要。骑兵在法军中的地位比起拿破仑时代大大下降,新式米尼步枪使得骑兵突击力下降,因此法军很少使用大骑兵军团。英军指挥官是拉格伦男爵。一个平易近人的贵族。法军司令是阿尔芒·雅克·勒鲁瓦·德·圣阿尔诺元帅。法国大革命造就的新一代法国军人。 注: 1835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的法国元帅康罗贝尔 康罗贝 尔,1809年出生。1835年毕业于圣西尔军事学校。1835年~1849年参加了北美殖民战争。1850年晋升为将军,被任命为路易·波拿巴·拿破仑 的副官,参与了1851年12月2日的国家政变。1853年克里木战争时期,康罗贝尔任师长。1854年9月至1855年5月为法国驻克里木远征军总司 令,后又重任师长。1856年晋升为元帅。1859年起任军长。1859年奥意法战争中参加了马进塔和索耳非利诺交战。1870年普法战争时,康罗贝尔指 挥的军队在圣普里瓦战斗之后被迫撤到梅斯要塞,巴赞的军队在梅斯投降时,他也被俘。战后,康罗贝尔由洛特省选入参议院;1871年~1876年为法国国民 议会中波拿巴主义者的领袖。1893年去世。 参考文献: 军队的盛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十七卷 http://marxists.anu.edu.au/chinese/marx-engels/17/002-21.htm
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个人贫穷的基本原理
热度 3 gordon 2014-7-29 11:41
中国的个人本身就穷,改开再挣不到钱,就根本就没钱。 现代生产是什么啊? 就是调生产线,调优以后,就“哒哒哒”一直生产,确实是生产过剩,这个谁都没脾气,我倒。 零散的个人生产成本要高的多,质量还不行,净是假货。 说实话,老毛都逆天了,抓住了“壕沟炮兵”这一次机会。 因为工艺简单啊,迫击炮是滑膛炮,相对好造,步兵炮是野炮锯掉炮管。 摘自《论炮兵》第五章 由于当时的中型与重型迫炮的射程分别只有750与476公尺,当德军攻占法军第一线壕沟后通常就已经到达了这两型迫炮射程的极限,而这两种武器最初又是设计作为攻城武器使用,重量太大不适合搬运,因此所谓的有限目标攻击通常在德军步兵攻占法军第一道壕沟后停止。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Bauer上校(此时已经晋升)在1914~15年的冬季试图去找出让德军步兵在攻占法军第一线壕沟后却仍能持续保有足够火力的方法。第一个尝试是使用一种克鲁伯设计的37公厘实验性火炮,但在实战中这种火炮却证明是「比没有还糟糕」──不但口径太小无法摧毁任何像样的目标,发射时火光太大又容易被敌人发现。Bauer上校并没有放弃这种「步兵炮」的概念,并利用威廉亲王的实验部队「鲁尔突击步兵营」持续进行相关实验,而到了1915~16年冬季终于找到了最适当的武器──锯短炮管、降低炮架、移除长距离瞄准具的俄制76.2公厘野炮。 德军同样在防御战斗中使用步兵炮,当西线开始进入壕沟战后,德国人就把部分步兵师中的野战炮或是一些从海军搞来的小口径火炮,以单炮配置的方式布置在第一线阵地,作为所谓的「侧防火炮」。为了避免成为敌人炮兵的目标,这些侧防火炮通常都利用山丘或其他地形来掩蔽,这也意味着火炮的射角与射程会大幅受限。德军很快发现原本的标准型野炮太大、射程太远,而有短炮管、低炮架、简易瞄准具的小型火炮不但可以满足所有战术上的需求,也更不易被敌人发现摧毁。也就是说鲁尔突击步兵营自行改装的俄制76.2公厘野炮,是种非常优异的「侧防火炮」。 注:知道以前,薛岳在长沙会战中的“天炉战术”嘛,就是反八字。就是他不硬顶,到侧翼。长沙会战那个战场,山地比较多。 如果真的说差别的话,山野炮是炮兵的,迫击炮和步兵炮是步兵的。主要是炮兵任务发生了变化,以前炮兵是支援步兵的,现在步兵不用炮兵做支援了,炮兵的任务主要是压制火力。 当1941年底美国宣战时,美国炮兵军官们还在为了步兵师炮兵团的编装表争论不休。最多人接受的方案是每个步兵师炮兵团包括了3个新型105榴弹炮营、2个155榴弹炮营;另外的提案则是主张由105榴弹炮作为步兵师唯一的火炮,取代过去所有的75速射炮、75山炮、105榴弹炮与155榴弹炮。   最后定案的编装表(1942年上半年师炮兵编装表,1943年中期军炮兵编装表)相当大程度参考了德国人的作法,在步兵师炮兵团中有3个105榴弹炮营与一个155榴弹炮营,每营都是由12门火炮组成;军炮兵则是设置炮兵指挥部,由流动的旅级炮兵指挥单位指挥各个独立炮兵营组成。事实上二次大战美军炮兵与德军炮兵在外观跟组织上唯一的差异是,除了少数由骡马驼载的山炮单位外,所有的美国炮兵都是​​摩托化或自走炮单位。 注:也就是变成了 迫击炮、步兵炮 + 摩托化美榴炮 ,这种装备。 摩托化啊,还多亏老美的战后剩余物资,日本二战中大部分还是骡马化。 国共内战,打出了一支二战水平的炮兵部队 。 毛子后来又援助了化学冶金。再后来,钱学森回来了,又发展了导弹。 其实山炮也可以当步兵炮使,也很便于拆卸。 真实的历史都是不规整的,所以很混乱。 摘自《论炮兵》第八章 如同德军在二次大战的成就,美国炮兵在集中大量火力打击单一目标上也有相当卓越的成就。美国炮兵学校在战前发展的火力指挥技术与美国高度发达的无线电工业,让美军炮兵可以快速有效率地集中数个炮营的火力。而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更让美国炮兵可以常常施展这样的战术。美军炮兵指挥技巧的最高度表现是所谓的「同时弹着」射击,藉由良好的通讯与强大的运算能力,二战的美国炮兵可以让位在不同阵地、多个不同炮兵单位发射的多群炮弹,在同一个时间抵达目标上空。而美军在1944年开始部署的定时信管,不但让榴弹炮空炸威力大增,更成为西线空旷地上德军的恶梦。   唯一美国炮兵赶不上德国同业的地方是如何集中指挥数个师的炮兵。不像德国人的弹性传统,美国人在指挥管制上显得僵硬而缺乏弹性。当德国指挥官乐于把手中的炮兵借给友军单位时,美国指挥官非常坚持要拥有自己辖下单位的完整指挥权。无论是上下层级间还是邻近友军间,美国指挥官如法国人一样,军、师之间不愿意互相支援、各师间也不愿意相互调用。 美军的同时弹着是人家独门绝技,这个别人也学不了。中国还是类似德国。 中国普遍的看法是德国在二战时是可以造原子弹的 ,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工业生产解决不了。 这个要研究纳粹的经济,德国其实到第一次大战时期,经济就停滞了。工业生产我不是说过吗,要多路实验。 德国的经济支撑不了这个。 改开后,中国才解决这一问题。“两弹”就是毛子援助的。二战时期,德国造不出来。 “两弹一星”那帮人想法就是错的。 注:就那个步兵炮,第一次世界大战试过很多,用山炮也改过。
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二>迫击炮改平射的技术分析 ( 原创 )
热度 2 gordon 2012-7-10 12:05
迫击炮外弹道简易分析 迫击炮外弹道和背跃式跳高的轨迹差不多,就是一抛物线,如下图所示。 枪炮的膛口为坐标原点,初速 V 0 又名“膛口速度”,a 则名为“仰角”,抛物线的顶点T 。 抛物线图示的解释: 枪炮的射弹在离地面三千米高度以下运动,则地球的引力场可用重力场来近似,我们仅仅讨论射弹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先列几个公式: 抛物线的顶点T T=V 0 ²sin²a/2g 射弹落地点的射程 R= V 0 ²sin2a / g 抵达射弹落点 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t A =2V 0 sina/g 如何求射角a 知道落点距离R 和膛口速度V 0 ,根据公式 R= V 0 ²sin2a / g ,我们就可以求出射角a了。 定时引信,如何求出飞行时间 飞行时间 与 膛口速度V 0 和仰角a有关,根据公式 t A =2V 0 sina/g ,就可以求出飞行时间,然后就可以定时了。 求已知初速V 0 的最大射程 我们平常射击时,射弹的初速V 0 是一个已知数(用弹道摆测)。如果想炮击敌人的阵地,必须将射程R 观察到之后,按照方程式R= V 0 ²sin2a / g ,修正炮身的仰角a 然后射击。但因方程式R= V 0 ²sin2a / g 为变量 sina 的二次方程,故有两个根,a 是一个根, 是另一个根。所以一个射程R 有两个仰度,a, 可以到达。如果两个根相等,即a= ,根据方程式R= V 0 ²sin2a / g 可知此射程为一已知初速V 0 的最远距离。 一门火炮的覆盖范围: 由初速、射角和弹道系数等参量可以编制外弹道表,用以直接查取或求得顶点、落点乃至任意点的弹道诸元和有关的修正系数。   弹道系数(Ballistic Coefficient,简称BC)是一个用来衡量弹头克服空气阻力、维持飞行速度的能力的数学模式。它的模式是:先选择一种“标准弹头”(standard bullet),然后射击数千次,详细研究记录其对空气阻力(air drag)的反应以及整个弹道特性。根据这些特性进一步发展出“阻力数据表”(drag table),然后就可以对不同形状和重量的弹头在不同空气状况下的弹道做出近似的估计。“标准弹头”的弹道系数是 1.0,如果有另一种弹头的弹道系数是 0.5,表示它维持速度的能力只有“标准弹头”的一半。决定弹道系数主要有两个因素:截面密度(sectinoal density)和弹头形状(bullet shape)。一般来说截面密度越高,弹头形状越趋于尖形的,弹道系数越高。 注:不用算,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就能得到一个大致的使用手册,这一方法归功于 欧拉和 罗宾斯 。 ===================================================================== 恩格斯的一年士兵生涯 1841年10月1日,21岁的恩格斯在德国柏林,正式向近卫军炮兵旅司令部报到,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士兵生涯。 柏林当时共有15座兵营,恩格斯被编在库弗尔格班广场兵营,在第12近卫炮兵连当兵。按照普鲁士王国军队有关短期服役的规定,像恩格斯这 样的一年制义务兵,制服和膳宿费要自理,并付一定的养马费和粮草费,这部分费用自然是由恩格斯的父亲支付。由于这一规定,也使一年制义务兵享有一定的特 权,即可以“自选住处,公家付款”,并可以有一个勤务兵。 在军营里,恩格斯对军事训练十分感兴趣。当时,普鲁士军队的军事训练是十分严格的,每天上午8点到11点半在广场操练队列,或者跪在沙地 上练习射击。炮手还要手持又长又粗的大炮通条,围着大炮轮子不停地奔跑。夜间有时还有紧急集合或夜行军。由于训练成绩较好,半年后,恩格斯被提升为下士炮 手,他穿的制服镶着金边和金带,衣领是蓝色红边。服役期满时,恩格斯得到了上尉连长冯·韦德尔签发的“服役期间品德和执勤均表现优异”的品行证书。 注:由于我没有火炮操作经验,所以,需要借助恩格斯的火炮操作经验。 在任何距离上,对射击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大射角了。当弹道的最高点超过目标的高度不多时,测定距离方面的误差不会发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远距离射击 时,炮弹飞得很高,因此落角平均要比射角大一倍(这里所说的当然是限于射角不超过15度时的情况)。由此可见,射角愈大,炮弹落地的弧线就愈接近于垂直 线;因此在测定距离时如果发生10码或20码以内的误差,就可能根本不会命中目标。而射击距离只要超过400或500码,这种误差是必不可免的,结果是靶 场上根据已定的距离所进行的出色的射击情况与战场上极坏的射击情况就大不相同,因为在战场上,距离既不知道,目标又在运动,而且考虑的时间也很短。 因为目测距离时产生误差的可能性,是 随着射程的增加而增大的;低弹道在这里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射角每增加一度,直接命中目标的可能性就 会相应减少。 ————— 摘自恩格斯 《论线膛炮》 恩格斯的时代,正处于滑膛炮和线膛炮的过渡时期,所以,他那个时代的火炮炮管都非常长。火炮可以发射实心弹或者榴霰弹,由于测定目标距离存在的误差在战场上很难消除,所以,射角的两个解,一般都采用小于45度哪一个。这样火炮 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 ,射击准确。火炮要轰击远距离目标时,就可以采用最大射程的射角45度 角。射角愈大,炮弹落地的弧线就愈接近于垂直 线,误差越大,只好使用榴霰弹破片杀伤。 ===================================================================== 迫击炮也是榴弹炮的一种,射角大,一般为45°-85°,弹道弯曲,初速小,射程近,炮弹从炮口装填后依靠其自身重量下滑,撞击击针完成击发。迫击炮改平射原理很简单,降低射角就OK了,问题在于炮身一旦放平,炮弹就无法下滑去击发打火。 迫击炮的间隙    间隙的条件是迫击炮口径和弹径不一样。假若间隙不够,迫击炮弹在装填时将被身管中形成的气垫阻止;或者下降速度过慢,以致撞击击针力量不够,不能点燃底火;或者下降不到发火的装填位置。更进一步的设想是这样的:撞击速度一定不能过大,以免撞坏底火,而且一定保证炮弹在身管中下滑的时间不会把发射速度减少到难以接受的程度。 迫击炮的发火装置,正常的点火方法是用固定在炮身底部或炮尾上的击针或发火装置进行的,下面描述一下八九式掷弹筒的发火过程。 八九式掷弹筒的发火   八九式杀伤榴弹在发射前将引信安装到弹体上,拔掉引信上的保险销,将整个榴弹从掷弹筒口部装入发射筒内,弹体由于重力作用下滑,其底部抵住发射筒中心的调节杆顶端。此时,射手用左手握住发射筒,然后用右手拉动击发杆,击发杆带动击针压缩击针簧,最后释放击针。击针撞击底火点燃底火座内的传火药,进而点燃药囊内的发射药,发射药在药囊盒内燃烧。当压力到达一定值以后,火药燃气会冲破药囊盒与发射药室之间的孔,并向两个方向运动:一部分燃气冲破发射药室上的8个排气孔,并作用到发射药室外部的弹带上,使弹带发生径向均匀膨胀并嵌进膛线;另一部分燃气从底部的8个排气孔进入发射筒内,形成低压室,以较低的压力推动榴弹旋转,并飞出发射筒。通过调节杆伸入发射筒的尺寸,可以控制榴弹底部与发射筒之间的空间大小,进而改变发射时的压力,以此来调节射程远近。即调节杆伸入发射筒内越多,榴弹底部与发射筒的空间就越小,发射时压力越大,由此初速越高,射程也越远。 初看这个问题,觉得不可思议,压缩弹簧,释放弹簧,让击针击发不就完了嘛,搞那么多干什么。当然,赵章成第一次小射角实验是必须的,实验完以后,调个射角用击针击发就完了嘛。 刚开始我遇见这个问题是百思不得其解,发现这事非常扯淡,难道这又是老大哥的宣传,宣传一两个英雄人物就完了嘛,至于让整个部队都用高粱秆吗?可是老共又有这种群体无意识的经历,解释为集体犯傻也能说的通。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秘密都藏在细节里。 说一说迫击炮 发火装置 的设计 有一些迫击炮的击针或发火装置是与炮身成直角结合在炮尾上。另一种情况是与炮膛轴线成一个小角度(10-20°)结合的。前者经常与可取下的螺旋炮尾结合 在一起,而后者则用于实心钢坯制成的炮身,发火装置在炮尾上是可以分解结合的。只要便于对击针和发火装置分解结合和检查,两种发火系统的工作都会是成功 的。    一些迫击炮的发火装置设计成在任何时候只要一装填就能发射。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发火装置是有用的;但在炮弹与击针撞击速度不足以点火或有时需携带已装填的迫 击炮时就难以控制了。有的迫击炮设有多用的发火装置(如迫击和拉火),则可根据情况需要,采取任意一种击发方式;俄国人的迫击炮经常采用这种设计。 采用高粱秆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八路军大量装备的迫击炮设计的发火装置,是迫击而不是拉火击发的。 ===================================================================== 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制造炮筒的钢管或圆钢。当时唯一比较稳定的钢材来源是铁路钢轨,刚开始是将道轨的底座煅成板条,然后卷成筒形毛坯。根据地没有电焊,板 条间的螺纹形缝隙只能依靠锻接粘合,但这种方法制出的炮筒经受不住高压,打几炮后就胀裂了,于是改用热墩加工法,把道轨顶面截成一米多长一段,烧红后以人 工锤墩成外径90毫米、长约420毫米的实心圆柱体,再将中间挖空,加工成炮筒毛坯。这种办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一天仅能做一两根,1941年上半 年共生产炮筒225根。看来相继研制出滑轮吊锤、夹板锤和镗孔机等专用设备,制造炮筒毛坯的效率才得以大大提高。各根据地制造此类武器的材料也有例外,如 晋绥根据地生产的掷弹筒多数使用熟铁,为保证强度,特别加厚了筒身。此外有的根据地还利用弹花机、榨油机的轴杆作为制造掷弹筒的原料。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如果迫机炮要想改直瞄,射角就要放的低。问题在于当时设计的火炮不是拉发的而是迫击的,没有一定的重力是不响的。后来改成了拉发的迫机炮,就没什么事了。 现在觉得不起眼的东东,当时可能会把活人憋死。 现在的迫击炮都能平射。 ===================================================================== 这个视频有点当年迫击炮 改平射使用的镜头 16:19 开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U2NDAyOTky/v.swf 关于三发炮弹的事情 1935年5月,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神炮手赵章成以28发迫击炮弹掩护了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过河后又以仅存的三发炮弹,协同步兵打垮了敌人的反冲击。 这是一本迫击炮教材上的原话。 俺也分辨不出,坊间流传的三发炮弹掩护了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和这本教材上谁说的更确切。 在这件事之前还有一件更不靠谱的事,所以,也没必要去查证了,再说了到哪里去查证,向谁去查证呢。 ===================================================================== 工业和实验室的出发点不同,实验室是从理论出发,并且相信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什么材料我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 因为工业涉及到一个批量生产问题,所以工业是我先有大量的材料,你怎么通过排列组合把这些材料利用上。 一个是以理论为出发点,一个是以手头有的材料为出发点,当然实验室要比工业灵活的多,工业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也凸显了实验室的重要。 而且工业的东东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变得不值一提了,工业唯一收获的就是钱,money ,这才是重要的。
24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一>迫击炮改平射的背景介绍 (转)
热度 8 gordon 2012-7-9 16:46
在谈迫击炮改平射这个事之前,先转一点别人的资料,把这个事件的背景交代清楚。    在平原上的炮楼据点,一般采取的砖木结构,步机枪打不透砖墙,加之楼高墙厚,抗日部队的装备实在太差,普通部队的火力支柱掷弹筒和机枪居然对它毫无办法。尤其是八路主力装备最多的迫击炮,炮弹发射出去都是抛物状落地,不是打得太远,飞过了炮楼,就是打得太近,落到护城河里或者岗楼前的空地上。偶尔有一颗炮弹落到岗楼顶上,还得看这个炮楼是什么建筑的,假如倒霉点,楼顶是钢筋水泥结构,迫击炮弹在上面炸裂开来,只等于鬼子头上响个炸雷,对岗楼内的敌人毫发无损。运气好点就炸坏一层,得连续命中才有效果。   对付日本的炮楼,最有效的武器还是平射炮和山炮,可没有。八路和新四装备最多的是迫击炮。这家伙分量轻,携带方便,另外抛物线高,打山地游击战很适合,可是拔据点、打炮楼就用不上。后来把迫击炮改装成平射炮才有所改善,   只有八路的三个师部的直属炮兵营的平射炮和山炮才有合适的装备,可这些大家伙少不说,弹药极端缺乏,加上转移不方便,只有快打快撤,正规团队硬来就不说他了,他们有那家具。咱们就说说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的出手。   首先,这硬攻大多数八路的军分区部队就没这装备,重机枪打不烂砖墙,各军分区部队比较主力的团也就两三挺,掷弹筒轰不开据点围墙,一般一个团也就6-7个,通常是机枪掩护,选出勇敢的士兵携带炸药包往上送,比较牛的县大队或区中队也是比照办理。 特等射手和机枪封锁炮楼,如果压不住,炸药包是送不上去的,因为炮楼一般还有护壕等辅助设施,于是,土战车就出来了,八仙桌蒙湿被子,往上硬送,一旦守军有掷弹筒,而且射手水平好的话,这就也不行。   这个都是军事和心理素质十分过硬的而且是富翁的部队才这样不计较伤亡和消耗的跟炮楼玩命,或者是必须的攻坚—决战,因为八路实在是太穷,弹药太少,这种买卖做起来亏本。   如果是装备和人员素质高的游击队,比如铁道游击队他们,毛瑟1932自动手枪一人一支,每人一长一短双披挂,弹药充足,那能把炮楼上的火力全部压的死死,那攻占炮楼就容易了。不过这种BT的游击队少的可怜,只能作为个别提提。   在敌后的抗日战争中,正规主力部队装备的大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野炮和山炮,而游击队打鬼子据点时用的炮,则大多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土炮,有时连土炮也没有。   起因一般是伪军像疯狗一样在岗楼上跳来跳去,嘲笑炮楼下的游击队,而无奈的游击队就发动老百姓,这个土炮攻击多发生在长城内外和山东,由于历史的土匪遗留问题,民间重火器多点,才能这样来,一般使用清朝时期的土炮,反正有总比没有强。地方兵工厂还相继造出了土炮用的炮弹,威力很大,和大炮弹差不多,携带方便。还是个别军分区,兵工厂还产出开花弹,土炮用的,尽管射程很近200-300公尺,但在手榴弹的范围以外,有的时候,连日军的掷弹筒都无法威胁,何况如掷弹筒等武器,大多数炮楼根本没有。   个别军区—如渤海军区, 还编写有土炮教材,使用一块三角尖木头作为瞄准,达到调整炮口的目的,点火发射滑膛弹丸,近距离射击,200米以内,打炮楼很准的。有这装备的,日伪军都吃亏大,炮楼已经没用的说。   另外一种硬来的方法就是来土飞机,这个大家看的多了,这个适合已经被长期围困的,但暂时归在强攻里简单说下。一般首先就召集有经验的煤窑或土木挖掘工人们,先借助黑夜测量地形,计划要投工多少,挖多长,就能到碉堡。白明黑夜换班挖。随时都用罗盘定方向,大错不了。并且这个不能让鬼子发现,因为都有对策的,装上几百斤炸药,很多时候,炸药还很时髦,用棺材装,轰的一声。   二、 智取   先说点题外话,当然,这些招数对付单一碉堡没问题,但对付由几个炮楼交叉掩护的堡垒群就困难了,不过,鬼子是以点带线而实施面的控制,有几个炮楼交叉掩护,鬼子做梦都想,可惜兵力火力严重不足,就拿八路从延安到华北,山东所必须经过的津蒲铁路来说,这可是日军最重要的生命线,铁路沿线也没有形成炮楼体系,也是三里一个守军一个小队的格局,无非有装甲列车和装甲车巡逻,机动兵力多点而已。关键是,一旦出现状况,日军的增援预备队来的太快太猛。   八路主力一旦发狠,动用两个团两头一顶,物资,人员、补给照运,不过代价太大,消耗得不偿失,这两个团的弹药人员消耗能让任何一个有理智的指挥员痛哭流涕,老底子都完了。这些炮楼都费工费料,关键是里面得有人把守,少了没用—低于一个班,很多炮楼里面实际兵力也就这个数字,难啊。   围点打援这个老套的剧情就不用说了,八路最喜欢这样来上几次,不过后来都成了缩头乌龟,连鬼子也不愿意出来自讨苦吃,面对碉堡,你不来就我,好,我来就你。   首先,是装日本人,鉴于伪军天生的贱骨头,见了日本主子就摇头摆尾,乞求能扔下几块骨头,所以假扮日军是上档次的游击队或民兵的最爱。   为什么说上档次的游击队或民兵的最爱,因为道具的问题,干净的日军军服,钢盔,枪支,有的时候还要马匹,机枪、掷弹筒装门面,不富有的游击队没这出手,一般要有会简单日语的人随同, 有装日本军官,有装翻译官的,还有人装勤务兵,一般从大据点所处的公路上进村,先到伪联合村公所,让伪村长去叫伪军,就说:‘皇军要给警备队训话,全体带枪集合。’接着的借口就是----你欺骗皇军,或者你八路的良心地坏了。等伪军下来以后,假军官就假装说日本话,翻译官说:‘太君说,让你们把枪都架起来。’等他们架好枪,一有信号,分工明确的八路就要打扫战果了,其他的人就赶快把枪栓都卸了;同时还有人准备几把砍刀、火油、柴草等点火东西,预先埋伏在碉堡附近,等解决伪军后,、就砍断铁丝网,进去、把碉堡点着,就接应假日本军;还有打援兵的,通常是半夜里,去把准备袭击的据点的电线割断,然后就埋伏在那里,预防真日本军队的出现,假如不碰巧,那只有硬着头皮截住打,让弟兄们好转移。另外,地下暗民兵还要把情报做好看附近据点是不是新去了日军,不然假日本碰上真日本就坏了!   还有的是干脆进据点,这种玩法得胆大心细,直接冲进去,然后让伪军或少量日本人离开炮楼后立即发难,如果有日本人在据点,这种干法必须由熟悉日语的八路才能来,而且装备必须经的起推敲。   档次差点的只能装伪军或特务,由于特务服装和装备的杂乱,几个精明强干的队员装特务混进据点,连窝端屡见不鲜,可这个只能对付小炮楼,就是小队以及小队以下,稍微大点,只有上大批人马,通常,某个夜晚,激烈战斗后,混杂着刚被威胁的投诚分子的游击队出现在炮楼下,假如让他们进来,那马上炮楼也就失守了。这种理由很容易的,比如送情报或者干脆有好处。   后来,由于八路实在玩的太熟练了,杯弓蛇影的伪军实在受不了,那有千日防贼的啊。军官们现在是对谁也不相信,连当地的维持会长都不让进炮楼;因为维持会很多都是白皮红心,就算不是,也是两面讨好的骑墙派,部队成天钻在炮楼里不出来,当兵的要出来就是一个中队,由中队长带着,生怕被八路捉走了。而且炮楼里边的工事都是当兵的自己修筑的。炮楼里情况、地形就谁也不知道,要打这种炮楼就只硬攻。   可八路还是有法子的,古代的三十六计里面有太多的素材让中国人发挥,就不信你们人不离炮楼,都是人,要吃要喝,要拉要撒,我们有内应。很多炮楼里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才取消戒备状态,枪才和人离开。这时候一般只有站岗的人有战斗力,这样八路便可以少制多。化装下骗开据点大门,大批好汉就冲进去了,这个时候,由不得炮楼不失守。   最常用的就是约定内应的站岗时间,某个夜晚,内应点只烟什么的,给游击队个信号,门悄悄的打开,八路就进来短兵相接,手榴弹可筒子扔,离开乌龟壳,伪军和日军的装备优势无从发挥。 后来,日军干脆不相信伪军,假如有混合驻防,各放各的哨兵,日军单独守备。但八路还能找到机会,比如运动到据点墙下,门边,等早上开门的时候,一拥而入,劈头盖脸的手榴弹开路,据点还是被攻克了。 还有披老虎皮吓人,众所周知,老八路的战斗力很强悍,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去伪组织那里吓唬一声,老八路来了。   惹不起我躲的起,稍微实力差点的日本人都选择了闭嘴,那奉日本鬼子当东洋爸爸的伪军更老实,有的时候,是真八路下山了,更多的时候,假消息而已,可宁可信有不敢信无的敌人秉承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小心为上,保存自己。   那游击队或地方武装就充分利用这点—恐惧心理,把准备送给八路的新军装穿起来,把旧军帽戴上去,找点木头削巴削巴,弄点锅底灰,做几挺重机枪、迫击炮玩玩,然后找几个南方口音或陕西口音大声咋呼几句,拉响个把偷偷埋在炮楼外壕的地雷,这样声音有了,特效也有了,假如再用个机枪或掷弹筒再听个响,你们是要死还是要活,不少时候,伪军就自己乖乖的出来投降了。   第三板斧|围困   伪军有日军督战战斗力还是可以的,守备依托工事勉强胜任,进攻白刃玩命就差的很多。败坏士气,首先溃逃的基本是它们,在历次需要的战斗里,伪军一般都是配属日军战斗,起凑数作用,而日军则当救火队,一旦离开工事,没有东洋爸爸壮胆,伪军的战斗力甚至不如八路的区中队,伪军待遇和士气都很差,加上装备和战斗力低下,一贯是被敲打的重点照顾对象,所以伪军后期的补充主要当地出国民兵—日本版本的抓壮丁,那就更靠不住。日本担任守备的混成旅团的部队的人员素质相差很大,但基本上说,仍比大多数中国军队好,日军通常把战斗力强的分队派遣出来作战,而战斗力差的留下守据点,这也是无奈的办法,日本的兵员素质下降的很快,因为阵亡的一般都是最勇敢的,新补充的通常没有接受预备役训练,到42年以后,日本国内已经没有合格的陆军预备役人员,少年兵,胡子兵都进了部队,相对精干点的去了野战主力,绝大多数只能用来防御,守工事。   围困是经常的,但是攻击却不是经常的。大多是为了战术需要而围困,暂时封锁就是了,你不下来我也没法子,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说井水不犯河水,关键是没有那本钱,一旦守军发狠,不计伤亡消耗的蛮干,负责封锁的部队吃不住的可能性很大,毕竟,要枪没枪,要弹没弹,就人多,主要是靠地雷的威吓和手榴弹,只要人家愿意用人命换地雷,那就只有看人家进出了,单说人多,可面对子弹,人多人多有个屁用,一般能暂时相安无事—短时间围困,伪军也不想出去自己找枪子,那就算了。可有的时候,当八路觉得有点底气,那故事就出现了。   这个在山区多见,或者是根据地腹地,也有游击区这样来的,围困也分长期和短期两种,这种围困游击队毕竟占据兵力和轻步兵火力的优势,可就是拿炮楼没法,重机枪打不烂砖墙,他们通常连轻机枪都没有,弹药,主力都穷的教育士兵—一颗子弹几斤小米,一个士兵一般只有5发子弹,战斗结束要检讨,消耗弹药要批评,难啊。对于一般游击队和民兵,土枪土炮手榴弹是他们的骨干,有几支好枪都牛的不知道腿怎么迈了,当然,县大队一般还有主力部队的少量骨干支持,基本能保证一半有正规武器的。顺便说下,现在所谓的革命教育影视纯粹是胡说八道,啥时民兵也没有好装备,毛瑟自动手枪,县大队的领导和侦察班能配齐那都是一等一的牛县,能配上被藐称为王八盖子的日本南部手枪或杂牌撸子都大小是个区领导,一般政权人员最多有几个手榴弹,八路的装备跟叫花子没什么区别,民兵还远不如八路,至于炮那就更不用想,通常是排枪掩护,选出勇敢的士兵携带炸药包往上送,因为炮楼一般还有护壕等辅助设施,不过日本人在没有增援的话,冲出来只是为游击队增加战果,而伪军靠不住,所以大家就维持一个不战不和。   八路拿不下炮楼,而没有日军主力或后方的兵力支援,日军也轻易出不来,冷枪地雷大大的有。 这个时候,八路跟游击队就开始琢磨,怎么样弄搞掉炮楼。 所以,八路和游击队就用地雷把炮楼给封锁了,一般还留有特等步枪射手来加强效果,都是人,要吃要喝,要拉要撒,要粮食,要弹药。 让运不进来,不过日本一旦集中兵力并不计较伤亡的话,据点的物资还是能补充上来的,但、长期被围困的滋味实在难受, 断粮断水是最常用的招数,在山西和山东,做绝一点的游击队干脆把据点所在村镇的居民全部组织迁移,日伪军只有自己做所有的事情,什么也吃不到喝不来。 粮食,饿几天不要紧,水,不喝可不行。 山西和山东,日伪据点一般地势险要,但多半因为制高点的缘故,没有水井,通常由伪政权组织人力运送,八路就集中力量,封锁水源,日伪积存的水通常都不多,双方经常围绕水源展开殊死的争夺,后来,如山东,不少据点存水能达到一个月的起码使用量,这就从反面证明,游击队的围困战术的有效。   于是,游击队和民兵就想法子,堵塞水源,在附近埋设地雷,再绝点用大粪把井弄报废,把河流改道,让敌人花费代价也弄不来水喝,逼的日伪自己滚蛋。还有一些非常规法子。 精神战   首先,宣传,伪军奉日本鬼子当东洋爸爸,军官也不全是死心塌地的,八路诱致以利,动之以情,宣传弹,喊话,红黑点运动,给当地出身的伪军讲八路的好处,讲日本鬼子长不了,做好事记黑点,不过,能让围困的一般都很顽固,就算有心动的在铁杆汉奸军官的淫威下,也不敢公开,一般出几个逃兵,主动投降的也不少。。   这个的宣传主要是精神骚扰,据点的守卫跟正常作息一般是颠倒的,夜晚全部警戒,外天大多睡觉,八路就组织个锣鼓班子,又敲锣又打鼓,很是热闹,想睡,那得能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里睡才行,至于夜晚,汽油桶里放鞭炮,不时做出出击动作,把守军折磨的难以忍受,各个精神衰弱,而且弹药消耗的很大。   驻守的时间稍微长点,当地就熟悉了守军的军官,游击队就给守军的军官起外号,大骂其人,用激将法,非把人从乌龟壳里弄出来不可。   河北的老百姓则去捉青蛙,然后把胡椒放在青蛙舌头里,然后把青蛙扔到据点的外壕里,整夜被刺激的大叫的青蛙蛙声一片,睡吧怕八路偷袭,何况怎么能睡的着。   化学战   当然,游击队没有日本那种灭绝人性的使用化学以及生物武器,何况毫无生产装备使用能力以及经验的也没那本钱。   化学战首先是土毒气,选准风向,一般是能凝聚不散的天气,半湿不干的柴火稻草做底料,用干辣椒或者能发出刺鼻气味的东西当骨干,扔进去,选择时机天快明的时候完成准备,然后,慢慢熏吧。   在河北平原,水网据点无法挖地道让鬼子坐土飞机,那八路就搜集死狗死猫丢弃在被围困的据点的河沟里,至于被击毙的尸体,也如法炮制,哪个味道,让人一闻,三月不知肉味,让鬼子幸福到最高点,想出来掩埋,地点在那里,一出炮楼,特等射手的子弹就出去了,八路虽然缺乏弹药,但选一两个特等射手,把有限的弹药集中在一起还是绰绰有余的。 要不,往炮楼送的粮食里掺巴豆,水缸里投砒霜游击队都干过。 在这个时候,其他手段就用上了,双管齐下效果还是很明显地。   土飞机   这个大家看的多了,电影里经常有这个桥段,这个适合已经被长期围困的,尽管在强攻里已经简单说过。这种玩法适用于接近村落的据点,挖掘的起点便于隐蔽,而且当地群众基础好,因为日伪军一旦发现就拼命破坏,在河北,很多据点地下都埋有水缸就是企图防范让他们坐免费飞机回家探亲的打算地。   一般首先就召集有经验的煤窑或土木挖掘工人们,先借助黑夜测量地形,计划要投工多少,挖多长,就能到了碉堡,然后组织积极分子和党团员,白明黑夜换班挖,处于保密需要,后来只能用小工具一点一点掏,声音要小,用狗油灯照明,挖掘时候随时都用罗盘定方向,大错不了,一旦确定炮楼的地基,那装上几百斤土制炸药,很多时候,炸药还很时髦用棺材或者大箱子装,这个待遇还是很上档次地。其实,让他们坐免费飞机回家探亲这个待遇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交通不便,路费高昂,我们还是很善良的嘛。 总之,什么办法都想了,但是总是觉得不解气,不直接,不痛快,犹如隔靴搔痒。 未完待续
652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 10:51 , Processed in 0.06698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