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三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评书记忆(四)听三国,掉眼泪
热度 11 独角兽 2013-5-19 08:00
以前荷子兄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里曾经说过他家小朋友对三国是如何的着迷,对里面的人物是如何的动真感情。其实独角兽小时候(现在也一样)也是这样一个小孩儿。 《三国演义》(我没看过书,所以就按评书说的为准)就是我所选择的三国历史,所以我绝对不会去看什么《三国志》,所以诸葛亮就是个神仙般的人物,所以我听三国会掉眼泪。我哭的地方最典型的是两个。 第一个是“火烧上方谷”。诸葛亮已经老了(虽然并不是真的太老),司马懿保定决心,永远的只守不攻,绝不贪心上当。这不失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正确选择。好不容易,这一次诸葛亮把他骗了出来,并且是连同魏延一起,要把他们烧死在上方谷。结果,下雨了。评书说,诸葛亮泪如雨下;而收音机前的我也早已是泣不成声了。觉得诸葛亮太可怜了,真是人不能跟命争呀! 听过诸葛亮死以后,再听到七擒孟获就恨不得自己进去把孟获碎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要七次才服。结果发生了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诸葛亮说会折他的阳寿。我就忍不住哭。想着后来五十几岁就死了,想到七星灯借寿,多希望是三擒孟获。可是想一想,就算让诸葛亮多活几年,还不就是多几年的鞠躬尽瘁,多几年无望的逆天而行。 我老爸对三国演义最乐道的一个故事是魏延之死。说起那个“谁敢杀我”,他总是忍不住的兴奋。对于魏延,我充满同情。因为在评书中诸葛亮从头到尾都准备对他卸磨杀驴,因为坚定的认为魏延脑后长着反骨。(同情他是因为我怀疑自己也长了,呵呵)。在魏延自己还没有反意的时候,诸葛亮就认定他将来一定会反。要不是蜀中实在没什么可用的武将了,他早就把魏延杀了。所以上方谷就设计好连他和司马懿一起杀。死了之后,也把他设计的杀了。 为了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演义中也确实说魏延只服诸葛亮一个人,诸葛亮一死就立刻没心没肺的要造反,然后立刻被杀。可我却总是有点儿恍惚,到底是他必然会造反,还是诸葛亮从来不信任他,他才必然会造反呢? 另外前一阵我还想起了我对另一个我通过评书了解的人物:包公。我从来不喜欢他。小学思想品德课,讲包公刚正不阿,我就有反对意见。我觉得如果包勉不是他的侄子,而是郭槐(就是任何一个他的仇人、敌人)的侄子,就不会死了。包勉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只是受人唆摆,误伤一个人致死。那时的量刑,给个机会发配边疆也是可以的。可是,倒霉就倒霉在他是包公的侄子,于是包公为了表现自己“刚正不恶“,就把他从严的铡了。我猜换了仇人侄子,他肯定会给个机会,以证明自己”刚正不阿‘。在所有的故事里,我看不见包拯的智慧,就总是渲染他的铁面无私,可惜在我心里,他过于追求的贴面无私就是他的私心。 我老爸又出场了。包公案里,他记得最清楚的是颜察散的死。颜察散被坏人陷害,各种表面证供都对他不利。显然不铡了他就显不出青天大老爷的铁面无私。于是,他对颜察散说,我斩了你,你的尸体站立不倒,我就相信你是冤枉的,一定会为你伸冤报仇。于是颜察散的尸体没有倒,于是包公最后破了案。可是, QNDYD!
5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东亚四国喜闻乐见,全球最讨厌国家投票
热度 35 qqq54 2013-4-12 10:57
http://www.the-top-tens.com/lists/most-hated-countries.asp 东亚四国包揽前四名啊。。。 摆明是互掐好不好 日本1.2亿人 南韩5000万人 本朝14亿人 以上三国都是人口大国,且互相仇视,互相刷票当然是妥妥地把对面刷上去啦,本朝人口最多,所以不用想日韩肯定刷不过我们的,老老实实地排前面吧 N.K和Fatty Kim Ⅲ摆明是谁都不待见,
211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石康:《三国》热播的意味
热度 2 gordon 2013-1-8 21:59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三国》被再次拍出来,我看了一些,觉得拍得不错,重要的东西都被拍出来了,说明导演懂得三国在讲些什么。 任 何文艺作品若想成功,它必须具有当代意义,《三国》成功了,却令人极为不安,因它的语境在于中国的封建社会,它在大众中获得成功,标志着中国仍未走出封建 社会,因《三国》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所推崇的民主、自由、法治等格格不入,《三国》在西方发达社会不会成功,拍得再好也不会红,因里面的英雄人物在当代西 方缺乏对应人物,我们从《三国》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可敬佩的人,人主个个以各种名义忙于争权存利,所谓的忠良最多不过是伙同一个人争权夺利,坏人就是不忠的 人,也就是那些试图伙同更多人争取夺利的人罢了。 《三国》讲的是中国古代的权谋术,从《三国志》到《三国演 义》,一路下来版本多多,总有说书人有感而发,为它添油加醋,笔锋所向,足见中国文人的心思用在哪里,《三国》把中国文化讲得如此活灵活现,以至于受教程 度浅的人,看懂它,便可得知世态炎凉,便可懂得何为个人利益,以及如何在你死我活的最极端的环境下为之奋斗不息,当然,受教育程度深一点的,多半会直接看 《资治通鉴》、《易经》、《孙子》之类,也许还会看一看马基雅维利的 《君王论》。 《三 国》的人物鲜活,内容生动,我十岁左右读过第一遍,其中人物与故事,令我久久无法忘怀,二十岁左右读过第二遍,得知在中国如何做才能取得成功,三十岁左 右,我开始阅读西方政治经济学书籍,其间读过第三遍《三国》,试图做一个对比,没想到的是,读至第三遍,已觉索然无味,并深为中国古人的智力生活感到羞愧 与恶心,对其中的英雄感到悲哀,这个民族拥有那么深刻的小聪明,却对智慧毫无了解,真叫人感到莫名其妙。 《三 国》在当下能红,表明中国人的生存状况并无真正改变,那些创业者,那些试图在社会上得到更多利益的人,至今仍要靠个人聪明才智与意志,总之是靠权谋取胜, 然而权谋说到头儿了也不过是一种诡诈而已,它的目标是特权,而特权的特点就是不许别人来分享,得到特权的权谋无法利益众生,它也不能从整体上使社会的生产 力得到发展,更不能提升社会的应变能力,也不能使个人及社会得到解放,它先令人在道德上失败,然后令人的人生失败,最终使社会的价值观单一,使人生了无趣 味——当然,有一种人可在中国如鱼得水,就是那一种持“与人斗其乐无穷”的人。其实,在中国,即使说出上面那句话的人一生也不幸福,无论是刘备曹操或者诸 葛亮,一生都不幸福,因为他们不懂得民主法治的道理,即使目标正确,当程序不正确的时候,他们的目标也会变了味道。这就是人治与法治的区别,也是聪明和智 慧的区别。 三国的要点,只是基于利益,利用个人人性的弱点取胜,在我看来这是目光短浅,有一阵儿,我读哲学,曾 与朋友老牛在电话里发生过争执,那时我已相信,人的尊严与自由,并不能从由人类所组成的社会中取得,人类真正的对手是物质,人类的利益皆从中来,只有了解 物质,与之相融,才有人类的未来,没有蛋糕,最后一位英雄也会气短,那些可以做大蛋糕的人,才是人类英雄——从此我的学习目标转向民主与科学,在我眼里, 人类的英雄,变成那些做大蛋糕而不是切下蛋糕的人。 精通中国读心术的人,往往对于物质畏惧之至,他们固然聪明绝 顶,却本能地逃避最难的一处用武之地,那就是对于自然的解读,他们的聪明再大,也无法读懂自然,我们的社会出不了亚里士多德,牛顿、边沁、斯密,只能出刘 备曹操诸葛亮,只因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只在取人利益之策,巧取豪夺,而无与天下人共谋幸福之识。 西方社会的优胜 之处,在于经历痛苦的教训,痛定思痛,其价值观从追求特权改为以法治国,保护人权,只因人权只是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也就是力堵了巧取豪夺之路,防止特权 泛滥,美国矿难,奥巴马一席演说,令看过之人为之动容,整个社会纠错体系,不仅表现出慈悲的勇气,也折射出对于人生理解上的洞见,共同富裕,我为人人、人 人为我,天下为公只在西方社会制度下才有可能。而反观中国矿难、富士康跳楼事件,楼价股市高低起伏,知识产权无从维护,说来说去仍是新瓶旧酒,在中国社 会,得到财富的人,不得不以命相护,未得到的人不得不以命相争——这里没有幸福可供每一个人去追求。 何时中国社 会能够视三国英雄为平常,而举所有那些能够提高人类生产能力的人为英雄,这个社会才称得上是步入现代,一个经济体之强盛,不在于少数人能做人上之人,而在 于每个人都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希望与梦想——《三国》之红,令我这个文人为之叹息,希望十年后再次重拍,只有那些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经理人去看,而 社会其余大众不予理睬,他们去看他们所爱看的英雄故事,不把上面说的那些人当作英雄,只因他们怀有不同的英雄梦想,而在中国所有不同的价值观与英雄行为都 能为世人所理解,并能和睦相处。更希望二十年后《三国》已不需再次重拍,只有相关人士当作专业内容看一看罢了。当然,我知道这很难成为事实,更可能的是, 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不得不看到被重拍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的《三国》,一次次红遍大江南北。每念至此,深深叹息。
12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三国版切糕
热度 36 小剪子 2012-12-5 16:47
三国版切糕
个人分类: 胡说乱侃|764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三国前史志中记载的医家(一、俞拊/俞跗)
热度 12 弦音舸醉 2012-11-27 17:16
三国前史志中有较详细记载的医家数量不多,将这些资料收集在一起对照阅读,会有特别的收获。 1、俞拊/俞跗 《韩诗外传》: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也,搦脑髓,爪荒莫,吹窍定脑,死者复生。 《说苑》: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拊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因,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脑髓,揲荒爪幕,煎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行。 ===这三条史料,《韩诗外传》约公元前150年左右,《说苑》,西汉刘向(约前77-前6)撰,《史记》由司马迁完成于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以《韩诗外传》为古。 《韩诗外传》和《说苑》描述曰“ 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这可以有两个理解:1、中古时候的医生称为“俞跗”,他们的行医方式非常有特征:“搦脑髓,爪荒莫,吹窍定脑,死者复生”,其中“吹窍定脑”在《说苑》中称“炊灼九窍而定经络”。2、中古时代有个医生叫“俞跗”,他的行医特征如上所述。 仔细分析“俞跗”的医疗特征:1、搦脑髓,也就是擅长开颅治病。现代考古研究发现史前开颅术的盛行( 1996年第11期《考古》上曾发表《史前时期的头骨穿孔现象研究》),这种操作是世界范围的流行,不仅仅是东亚( 据说这种手术早在古希腊时代便有人提到过)。 一般来说,在施行这种手术时首先要将患者头部手术部位的软组织切割剥离,使颅骨面显露,然后采用某种原始手术工具或剥离,或切割,或挖槽移出术部的骨块,但又要不损坏脑膜和脑组织。故而“ 爪荒莫”或“束肓莫”应该是针对这个开颅操作的描述。不论这个开颅行为是治疗性的操作,还是巫术操作,其操作者必然不是某个个人,而是一个掌握这门技术的群体,故而对“俞跗”的理解,应该倾向于是那个群体的转悠名称,而非个人。 2、吹窍定脑/吹灼九窍而定经络。这个操作很难界定属性,假如将其和前述的开颅术联系起来,则有特殊意义。1949年初春,在日本千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部,长滨善夫(1915-1961)医生发现一例视神经患者,当刺激这名患者四肢远端时,会有异常的感觉沿循着中医所描述的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路线巡行,循行速度较慢,可以清晰的感知和描述「这个案例开启了后来的”循经感传研究“(在文革时期中国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普查研究,寻找经络敏感人)。],当时不清楚此例患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后来的研究发现是这个患者三期梅毒造成的梅毒性脑病是出现经脉现象阳性的原因,在这类病人中能经常诱发。从这一案例可知脑部疾病病是引发经脉现象的一种可能,那么开颅手术操作时,在一定的迷幻色彩之下,这种循经感传的”经脉现象“一定经常出现并被感知而发现。一旦这种观察到的现象积累到一定数量,必定会引发新的医疗事实:尝试在这些感知的线路上做些刺激,以观察被开颅对象的反应。这一实践,让针(石针)、灸(烧灼)操作获得了生命,因为这些操作,确实能给患者带来症状的改善,并且可以运用到非开颅患者之身!故而“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正是描述了针灸及经脉理论的诞生,并在”俞跗“这个群体(巫术和医疗的混合)中广泛运用。 到了《史记》,则称“上古之时,医有俞跗”,也就是说在司马迁认为的上古时代有个名医叫“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司马迁时代,已经出现了汤液、药酒、砭石放血(镵石)、按摩导引(挢引、案扤)、熏蒸(毒熨)疗法,而针灸疗法已被视为神奇(”一拨见病之因“,这是描述针灸疗法的术语,展开需要大篇幅,故略);至于”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搦脑髓,揲荒爪幕,煎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行“,除了摘录的史料,更多的是民间传说吧!!
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三国是这样读的
热度 48 马鹿 2012-10-4 19:05
1.曹操抓了关羽,对其很好 2.关羽带刘备老婆去曹营 3.曹操放了关羽,并让其带刘老婆一起走 4.赵云救阿斗时,曹操不让人放箭 5.刘备见了阿斗就想摔死他 6.魏军攻到成都。阿斗开门投降。
12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三国武评) 简评神亭之战
热度 34 煮酒正熟 2012-7-2 12:34
看嘉靖本原文: 伏路小军飞报刘繇,云:“孙策自领十数骑,径过岭来看寨栅。”繇曰:“此必是孙策诱敌之计,不可追之。”太史慈踊于前曰:“此时不捉,更待何时?”刘繇阻当不住,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跟我来!”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赶去,众皆大笑。 却说孙策看了半晌,程普向前曰:“可以早回。”正行过岭来,只听得岭上叫:“孙策休走!”策回头视之,见两匹马飞下岭来。策将十三骑一齐摆开,策横枪立马于岭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个是孙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东莱太史慈也,特来捉孙策。”策笑曰:“我便是,你两个一齐来拼我,吾不俱你!我若怕你,非英雄也!”慈曰:“你便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你也!”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败。程普等暗暗称奇:“好个太史慈!”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佯输败走,引入深山,急回马走。孙策赶来,太史慈暗喜,不入旧路上岭,却转过山背后。策赶到,慈喝策曰:“你若是大丈夫,和你拼个你死我活!”策叱之,曰:“走的不算男子汉!”两个又斗三十合。慈心中自忖:“这厮有十三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叫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每没寻处。”又诈败走,而大叫曰:“休来赶我!”策喝曰:“你却休走!”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来,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慈年三十岁,策年二十一岁,两个揪住战袍,扯得粉碎。策却手快,掣了慈背的短戟,慈掣了策头上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慈战策不放,两边军马合将上来。策正慌,程普领十二骑到,冲杀两边军,慈放了策。慈军中讨一匹马,取了枪,上马复来。孙策马被程普牵来,策取枪上马冲杀。一千余军和十三骑混战,迤逦杀到神亭岭下。 酒瓶: 神亭一战,某酒觉得作者在塑造两位武功高强的英雄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布下多处弱线索,暗示某一方微占上风。 程普等暗暗称奇:“好个太史慈!” ,这是弱线索之一; 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 ,这是弱线索之二(因为太史始终在寻找孙策的破绽,说明自身基本无忧); 太史慈夹住孙策双手挺刺,比孙策夹住太史单手挺刺,二者之间的难易差距,是弱线索之三; 策却手快,掣了慈背的短戟,慈掣了策头上兜鍪。 这是弱线索之四。以常理推之,揪下对方头上兜錾,远比从自己背后拔出另一支短戟要困难。太史慈却选择更难的动作,是何原因? 慈战策不放 ... 策正慌 ... 这是线索之五。这个甚至都不能称为弱线索了 --- 一个手执利刃之人,却让一个拿着兜錾的人绊住无法脱身,还“正慌”,二人谁在拼命谁有所保留,一目了然。 结语: 太史慈过高估计了自身实力,总想在尽量不伤及对方性命的情况下擒住对方,可惜他对孙策的那点优势不足以支撑他的生擒计划。
9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四大名著
热度 23 苏双 2012-5-8 18:38
1、红楼:大部分是女人;水浒:大部分是男人;西游:大部分不是人;三国:大部分全是人。 2、红楼:丫头脸皮厚;水浒:朝廷脸皮厚; 三国:军师脸皮厚;西游:神仙脸皮厚。 3、 西游:悟空救我 ;红楼:妹妹救我;水浒:兄弟救我;三国:军师救我。 这个评价有意思。
6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南美三国行--在路上(4)
热度 5 tingsanguo 2012-4-15 12:26
午饭后过LA RAYA山口,这里是CUZCO地区和PUNO地区的分界,也是这一段HWY#3S的最高点,距PUNO约210公里。CUZCO到PUNO的火车也会在 此停留,但火车站的海拔要比西侧的公路低十几米。铁路的东侧是高耸的Nevado Chimboya雪山,海拔近5500米(http://www.allthemountains.com/httpdocs /chimboya.htm)。向南眺望,公路和铁路蜿蜒在两侧的山岭间。强劲的山风从这个缺口灌进来,让我不敢在车下久留。很佩服那些在路边设摊兜售工 艺品的当地人,能经年累月的坚持在这里,或许这样还比向土地讨生活要容易些?还有几只毛色雪白的ALPACA,被女主人打扮好牵来与过路的游人合影。盛装 的女主人怀里抱着一只出生不久的幼仔,见到游客好奇,就把幼仔递过来。女游客们仿佛见到了新生的幼儿,这个抱来那个抱去。ALPACA被人驯养千年,温顺 的脾气也已长在了基因里。从MP一路过来,我都没听到它们叫过。 从RAYA山口向南,是一大片被称作ALTIPLANO的高原平台。这里 在大约20万年之前,是一片大湖(LAKE BALLIVIAN),水面在今天的LAKE TITICACA之上约50米。后来高原隆起,大湖留下的遗迹就是北面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LAKE TITICACA,和南面位于玻利维亚南部的烏尤尼鹽沼(Salar de Uyuni)。汽车行进在广袤的高原上,公路两边是大片低矮的草场。草场上是零星的干打垒的茅草屋和院墙。这里的农民不仅放牧驼羊,还在草场边的高山上开 垦农田。远处的山坡上呈现出一片片规则的土地,一条条横向的纹路表明那是人工修建的梯田。农田距茅草屋至少有两三公里,海拔落差几十米,可以想象高原耕作 的艰辛。我也纳闷,山上并没见到有明显的水源(有冰川的雪山在更远处),难道全靠自然降水? 公路边有时是蜿蜒的河流,车上的导游说是 PUCARA河,还提醒我们注意河滩上连片的粉白色圆点,那是成群的FLAMINGO鸟。这又给了我一个惊喜。原以为要道非洲才能见到野生的火烈鸟,没想 到安第斯山区也有。后来知道这里的两种高原火烈鸟是IUCN红名单上的受威胁物种,故而少见。(http://en.wikipedia.org /wiki/Andean_Flamingo) 在距PUNO约110公里处的PUCARA,有前印加时期的古迹。PUCARA镇 上的石器博物馆(Museo Lítico)收集了不远处的Qalasaya Complex考古区发掘出的距今有2千年的石雕、石版和陶器。石雕除了有抽象的PUMA形、蛇形、鱼形,还有反映原始习俗的巨眼人像。其中一具名为 Hatun Ñaqaq (Great Decapitator)的石像约1米多高,是一个胜利者左手抱战俘头颅、右手持刀。另有名为Devorador(Devourer)的,是吞食战俘的石 像。有学者认为这里的石像风格直接影响了后世的TIAHUANOCO文化(http://en.wikipedia.org/wiki /Tiahuanaco)。而后者的石砌建筑风格则明显体现在了后来印加人的建筑上。 今天的PUCARA仍以陶器闻名。很多民宅的屋脊正中会摆放一对背负十字架的陶制彩牛(TORITOS),以求多子多福。这种在屋脊正中放置镇宅陶艺的做法在CUZCO附近和SACRED VALLEY也常见,那里有时会用一对公鸡,据说是年轻的房主正在择偶。 下 午4点多,长途车进入JULIACA市。呼市是PUNO大区最大的城市,附近设有机场。五十人的大巴车穿城而过,几乎把逼仄的街道占满了。在 JULIACA街头,可以看到一种TRICI人力车,好似越南的CYCLO三轮车,但这里的三轮车前斗可并排载2人,看上去更稳当。方形的车斗上还有固定 的顶棚,不像越南的CYCLO顶棚是折叠的。装饰也比CYCLO花哨,后来在PUNO还看到一个车主人用好几个切*格瓦拉的头像装饰车棚,很是抢眼。 5点多,终于来到PUNO。汽车从城市背靠的高山上盘山而下,我坐在左侧的座位面向东方,正好俯瞰夕阳下的PUNO港湾。由于两侧半岛的遮挡,眼前的LAKE TITICACA并不显辽阔。但深蓝色的湖水泛着金色的余晖,怎不令人向往。
个人分类: en route|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南美三国行--在路上(1)
热度 7 tingsanguo 2012-4-1 10:45
08年的夏天看了一部老电影--改编自格瓦拉的同名原著"摩托日记"。电影再现了50多年前,20出头的格瓦拉和同伴Alberto Granado一起穿越南美大陆的旅程。历时7个多月,行程8千多公里。他们从BUENOS AIRES出发,骑着一辆NORTON 500cc的摩托车,向南斜穿潘帕斯草原,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北部的黑河RIO NEGRO上游,搭船横渡LAGO FRIAS,翻过安第斯山进入智利。之后北上圣地亚哥SANTIAGO和海港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在穿过ATACAMA沙漠和 CHUQICAMATA露天铜矿后进入秘鲁。两个人大嘴吃四方,在摩托车报废后,靠搭车顺脚,和当地农民同挤在运牲口的卡车上,继续向北。在经过了 LAKE TITICACA, MACHU PICCHU和LIMA后,来到位于亚马逊雨林的一处麻风病隔离区--SAN PABLO,帮助治疗当地人。一个月多后,两个人经哥伦比亚来到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就此分别--格瓦拉取道美国迈阿密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一路上,两 人共同目睹了工农病苦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在个人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二十世纪上半叶,有人动议建造一条纵贯北、中、南美各洲的"洲际公路",连接北美洲的北端和南美洲的南端。这条泛美公路(PAN-AMERICAN HIGHWAY)的南美洲段,北起哥伦比亚,穿过厄瓜多尔,进入秘鲁后沿南太平洋东岸的一号国道南行4千多公里,进入智利后改称5号国道,抵达瓦尔帕莱索 港后向东,经圣地亚哥翻越安第斯山,沿阿根廷7号国道横穿潘帕斯草原,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沿南大西洋西岸的3号国道向南3千多公里,最终到达火地岛 首府乌斯瓦亚USHUAIA。 在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此前的3百年,印加帝国统治着以今天的PERU为中心的安第斯山 区,领地面积2百多万平方公里。印加人分别沿着南太平洋东岸和安第斯山脉,修建了两条大路。其中沿安第斯山脉的主路Qhapaq Ñan,北起今天厄瓜多尔的QUITO,南到今天阿根廷的MENDOZA,全长约6千公里,途中经过CUZCO和LAKE TITICACA;东边的另一条大路,北起今天秘鲁的TUMBES,南到今天智利的圣地亚哥,其中LIMA到AREQUIPA一段与今天的秘鲁1号国道走 向大致相同。东西两条大路间又有小路联网,整个道路系统全长4万公里。以此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巩固了帝国的统治,却也方便了入侵者顺藤摸瓜、直捣黄龙。 CUZCO 是印加帝国的首都,位于四个联邦省的中心。印加官方语言Quechua (三毛称之为“契川”),称帝国为Tawantinsuyu,即四个区(很巧,这和我在PUNO住的旅店同 名)。CUZCO西北方约110公里处,URUBAMBA河边一座称为MACHU PICCHU的山脊上,建有一处印加皇室建筑群。MP海拔愈2400米,山上的梯田不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来维持城内居民的生存。就从CUZCO修建了一条山 间小路,做为补给线。 现在这条INCA TRAIL已成为旅游热点。其中4-DAY "Classic Inca Trail" TREKKING,全长45公里,从位于海拔2600米的URUBAMBA河边82公里路标开始,中间需要翻过海拔4200米的Warmiwañusca 山口(Dead Woman's Pass),最后经过太阳门INTIPUNKU,到达MP南侧的制高点--GUARDHOUSE的脚下。 我这次偷了懒,选择做火车,从OLLANTAYTAMBO沿URUBAMBA河进入MP山脚下。 PERURAIL 有两段火车的经济效益可能是全国最好的,一段是从CUZCO到MP脚下的温泉镇Aguas Calientes,另一段是从CUZCO到TITICACA湖边的PUNO。这两段的车票都可在PERURAIL网站上用信用卡购买。据说每年有30万 游人去MP,我想除了冬天最冷的时候,每天平均有1千人,流量可观。事先定好:去MP的时候从OLLANTAY上车,当日的白天游SACRE VALLEY东路;回来的时候,可以在第二天游好MP的当晚,或第三天的早上。最便宜的一档车叫BACKPACKER--从OLLANTAY到MP单程约 30公里,US$31。次便宜的叫VISTADOME VALLEY--同样一段US$42。从CUZCO到OLLANTAY到MP,海拔逐次降低。但从OLLANTAY去MP要将近2小时,回程只要1个半小 时。 知道以前有人到了CUZCO买不到去MP的车票,我索性提前三个月就在网上买票。8月份订票的时候,去MP的那日有 BACKPACKER,第二天下午回来的时候只有VISTADOME,或是第三天早上才有BACKPACKER,而且当时两档车都只到OLLANTAY, 不回到离CUZCO最近的POROY站(在城外十多公里)。我就买了一张BACKPACKER,座位号是1;另一张VISTADOME,座位号55。后来 VISTADOME改时间,我就坐了两次1号座。到行前的一个月再看火车时刻表,发现BACKPACKER增加了班次,第二天下午有车从MP一直回到 CUZCO。可见有时下手太早也不一定好,当然也看自己如何调整行程、随机应变。
个人分类: en route|26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8 02:22 , Processed in 0.03726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