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王

相关日志

分享 Wreck-It Ralph(破坏王拉尔夫)
热度 13 夜观天象 2013-4-27 18:18
Wreck-It Ralph(破坏王拉尔夫)
刚开始看是被海报吸引,后来看着看着就被剧情吸引住了。 编剧很牛!推荐!
57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zt]王福重的大白话
万里风中虎 2012-12-8 09:51
中央财经大学王福重教授一句话:谁欺负你们,你们佩服谁!
个人分类: 哗众取宠|5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942》和《王的盛宴》--西单大悦城一天内观影杂感
热度 29 老票 2012-12-1 23:13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去西单大悦城,看了两部电影。 《 1942 》,《王的盛宴》。 对《 1942 》的期望值本来很高的,离奇的是首映式后华谊股票大 跌。 其实片子拍的结果也算是不错的,但总有一种重拳打在棉花包上的感觉。 镜头里应该剪掉了很多,剧本也修改了很多。因此,有一些支离破碎的感觉,叙事也好,情感堆积也好,不那么完整。(略略一查演职员表就知道,张嘉译和杨立新 的镜头被全部剪掉了) 饥饿感,描述的不算强烈; 试想,一个灾民在断粮 90 多天后,还可以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到达陕西;然后,再步行回到河南,期间吃什么呢? 再来严肃的探讨:饥饿了那么久之后,女性当然可以为了一口饼干而立刻忽视贞洁,可灾民中的男性却依然具有那冲动和体能么? 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剪裁,这片子依然会得罪很多人;神父张涵予对上帝的质问,蒋鼎文对强征军粮的解释,白修德和蒋的会面也不提宋庆龄的帮助,李培基的懦弱无能与善良的陪衬,日本军队发放救灾粮,灾民火车在潼关被陕西军队阻回 ... 人 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也是一个巨大的矛盾横亘在面前。 屡屡用一些愚昧和乡音来调侃的段子,显现出刘震云对故乡多少的无奈,以及热爱。 1942 年饿死 300 万人口的河南,抗战后再次经历了解放战争的炮火,解放后依然贫瘠不堪,再加上三年困难时期,现在又再次称为人口第一大省。 全国各地的乞讨者里,河南籍至今仍是最大户之一。 随后多年的河南文化被各地所不接受,所嘲笑,所鄙视 ... 这一切,都难说和 1942 以及随后的各类灾难脱得开干系。 面对这样的大灾难,蒋政府的表现无疑为日后的溃败埋下基础; 时光荏苒,何时能拍《温故1962》呢? 可怜的河南人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饰演过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李雪健,这次饰演了河南省主席李培基。 二者之间,有无什么联系呢? 人的生命力之顽强,是我在片中看到印象最深刻的。 冯小刚很想拍大片,但这部片子的题材对于他来说可能过于巨大,也可能过于敏感,因此他表现的有一些力不从心。 同样的是大悲剧片子,《辛德勒名单》明显就可以拔高一筹; 冯导缺的就是拔高一筹的能力,总觉得差口气。 当然冯导的《集结号》里,还是很有些拔高一筹的潜质和闪光点的。 苦是很苦,苦完了,留给我们的思索是什么呢? 午饭就在大悦城里吃的汉堡王,一连吃了三个。电影中的饥饿,还是影响到了我。 anyway ,敢于讲述这段历史,无论是否够全面,刘震云和冯小刚夫妇,还是有不少功德的。 两点疑问: 1 、请教历史高手:侵华日军在 1942 年为何也放缓了对河南的进攻? 是因为旱灾和给养的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冈村宁次绝不可能是一个善类。 2 、陈道明饰演的蒋,锋利有余而阴柔不足,这一点处理是否合适? 汉堡王之后,去看《王的盛宴》。 自《可可西里》后,陆川没能拿出更有力的作品; 其原因无非有二: 1 、不够独立思考; 2 、不够执着。 《南京南京》里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仍不及《可可西里》那么纯粹。 是的,纯粹。 独立制作的电影,最大的优势也在于此。老谋子拍《十三钗》被千骂万骂,核心在于他的处理不够纯粹。 由于机缘,票太在拍摄前看过这个剧本,说通篇就是一个人在发疯独语。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而且陆川的影片表现也是对的上这个评价的(陆川既是编剧也是导演)。 这是一部心理片,刘邦的个人独白构成了最多的台词。 刘烨挺不错,秦岚就更棒了。(有传闻秦岚是陆川的傍尖儿--北京方言,请问百度) 吴彦祖和张震,还是不大会演戏。 霍思燕的二奶角色,倒是挺般配她的身份和气质。 沙溢...还是很想转型,可惜不大成功,萧何和白展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被他处理的倒有点白展胖的调调了。 该片吸引我的是,对历史悬念的个人解读;关于鸿门宴上刘邦脱逃的很多疑点确实存在,其实也正说明项羽其实内心并不想杀掉刘邦;(至于CCTV百家讲坛学者王立群先生认为项羽的贵族气质不屑于杀刘邦,我不能认同,因为项羽再贵族也是苦出身,从未锦衣玉食过;项羽的问题还主要是性格问题,从他对虞姬的坚贞爱情就可以看得出来; 对待外遇上,刘邦的台词是多么的强悍啊...可见心理素质之强大) 陆川解读到了韩信身上,说韩信是执行项羽保护刘邦的秘密人,有些牵强。 不过考虑到该片主要是刘邦的内心独白,这些情景也无伤大局了。 独白不少,用词也很现代。 现在的电影喜欢使用现在的语言,听起来还是有些怪怪的; 但如果象《汉武大帝》里那样文绉绉的处理,也不是很容易习惯,两难啊。 话说影视题材中汉代的女性演绎里,小陶虹绝对是最佳,归亚蕾次之。 秦岚的吕雉,应该是很难超越的了。 忽然累了,西单人真多啊... 现在确实比较怕人多,密闭空间久了,稍微有点喘不过气来。 大悦城的10楼是电影院,电梯设计的真人性化---你不把大部分店铺门面参观了,是不大可能走出去的; 有直升电梯,比较微型,运气好的话能挤上去。 如果去那里观影,建议早点去。
94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万能的爱坛,请让史晓盼、宁娜、老爷王接电话吧
热度 65 苏双 2012-11-14 19:51
万能的爱坛,请让史晓盼、宁娜、老爷王接电话吧
万能的爱坛,请让史晓盼赐我幅字吧,他的字写的好好啊 万能的爱坛,请宁娜、老爷王教我刀工吧,他们切的不是土豆丝,是艺术啊。 同意的请送花,谢谢 。
121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马B引出的王中之王(二)
热度 17 草蜢 2012-8-17 08:46
这个居鲁士倒不是第一个居鲁士。 波斯人注重名字环保,稀饭名字回收。 公元前600年,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问鼎中原的6年以后,居鲁士一世去世传位给他儿子冈比西斯。冈比西斯是Anshan之王。这个Anshan不是拼音读法, sh的发音和汉语拼音中的x是一样的,所以Anshan的发音更接近古汉语中的“安息”。 Anshan安息城的在埃兰帝国(前波斯古国)中的位置 冈比西斯虽然是安息王,但其地位在米底帝国中也就相当于一个县长,却意外滴娶了帝国公主。冈比西斯用他爸爸的名字居鲁士来命名他的新生儿子。这就是居鲁士二世,以后的大居鲁士。 公元前551年, 孔子出生, 冈比西斯去世。。。
82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首都这地方规矩大 《京城捕王》外篇 7 结束
热度 50 萨苏 2012-5-31 10:46
原来,那位负责监控的侦查员坐在那儿半天没点东西吃(买不起),引来服务员殷切询问,只好悄声告诉人家自己在执行任务。要是这事儿上到皮尔卡丹那儿,以法国派的公鸡爱跐毛脾气,不知道会不会引出来让警察从自己店里出去的风波,但服务员只是普通的中国人,一看对方原来是穿官衣儿的自然不会为难,马上转身告退,还给送过来一杯白开水,算是不远不近的一种配合。 然而,侦察员却喝不下水去了 – 目标在这一瞬间忽然消失,不见了! 吓到脚软的侦查员赶紧一边寻摸一边开对讲机报告。 老太爷刚想叫他冷静一下再找找,在后门盯着的侦查员发来报告 – 疑似目标出现,匆忙出后门,避开行人,正快走离开,重复,避开行人,正快走离开,我盯上去了。 那还有必要再等屋里进一步的消息吗?老太爷带上一班弟兄,飞快地绕过餐厅,朝后门赶去。同时,这边吩咐盯梢的侦查员不要动手,等待援兵。这倒不是怕对手跑了,而是以前有过教训,说好了等人员都上来再动手,结果卧底先动,引发一场恶斗。最后援兵到,人抓住,卧底也挨了好几刀。一个二等功是拿着了,可警官大学一直把这案子当教训讲,弄得卧底的哥们儿在小辈儿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这次盯梢的倒是很有经验,不但没有主动下手,而且不断报告情况。虽然没有露联,但从个头和衣着看,这应该是嫌疑人。此人出了餐厅步履如飞,却不走直线,哪儿没人往哪儿走,哪儿黑往哪儿走。在餐厅周围忽左忽右,还不时回头看有没有人跟着。 通过这一系列鬼鬼祟祟的动作,可以断定此人一定不正常。 忽然,盯梢的侦查员道:“快,人可能醒了!” “醒了”,是侦查员的行话,意思是盯梢被发现了。原来,这人走到一处灯影黑处,贴着墙一停,然后迅速地一回头。侦查员正要确认他还在不在那里,被看了个正着。尽管侦查员作出一副典型的路人神态,对方还是马上一个转身,朝正在修建的崇文门电信枢纽工程方向走去了。 真醒了?那可不能让他跑了。老太爷等人紧赶着往上走。好在总共没有几步路,赶到枢纽工程工地前,正看到盯梢那位用手比划呢,意思是“下去了” – 枢纽工程如今正在打地基,还只是一个开挖的大坑,坑壁上靠着民工用的梯子。嫌疑人就是顺着这梯子下到大坑里面去的。 大半夜的,到这儿来干吗?老太爷不及细想,吩咐大家小心对方有帮手,然后分成两队追了下去。 还好,此人藏得不算隐蔽,正在一个凹处背对众人不知在做什么。 老太爷还没下令,组长一挥手,三个侦查员已经扑了上去。 只听一声“哎哟”的惊呼,接着是“不敢了,饿再也不敢了……”的告饶声。 “饿”?不对啊,嫌疑人老家东北,这口音怎么象是吕梁山下来的?老太爷心说不妙,赶紧上去一看 -- 唉唉唉,这人怎么还有一把胡子呢?! 抓错了,可对方并没有被抓错的自觉,只是告饶,说再也不敢了。 他什么再也不敢了?老太爷皱着眉头看去,只见此人下面的裤扣大敞肆开…… 原来,这胡子老哥是跑到这儿小解来的! “马克西姆里面不是有厕所吗?你干吗跑这儿来啊?”哭笑不得的组长问。 “扫厕所的向饿要钱啊!”这位想都没想地回答。 警察们面面相觑 – 还能怎么办?带回去随便问问呗,这当街撒尿也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不是? 这时候对讲机又响了,监控那位侦查员如释重负地汇报:“目标再次出现,刚才是上厕所去了…..” 夜长梦多,调了另一组人去把那小子从餐厅里直接“请”出来(对方很配合,完全没有想象中的艰难)。老太爷临走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位假嫌疑人撒尿的地方,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 原来是一口电缆井,好在工程正在进行,还没有通电,否则这位估计直接就变烧鸡了。唉,舍命不舍财的老西儿。 等把人都带回去,天都快亮了。那位贩毒的自然带走,这位随地小便的呢,自然教育教育也就得了。老太爷在办公室睡了个小回头觉,早晨起来打着哈欠走出门来,正看到走廊另一头一个小伙子来接那位长胡子的老西儿。 本来想去问候一下,见人家低着头没看见自己,也就算了,但对方一句话差点儿把老太爷逗乐了。 只听那胡子老哥正哆哆嗦嗦的,认认真真地告诫那小伙子:“记住啰,在这地界可得老老实实咄,首都这地方规矩大,撒泡尿都六个警察盯着……”
个人分类: 梦里关山(纪实,传奇)|300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首都这地方规矩大 《京城捕王》外篇 6
热度 31 萨苏 2012-5-30 22:52
正在小伙子和警察同志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时候,有能一语定乾坤的人出现了。 只听门外有人一声厉喝:“学艺不精,有辱祖宗!还有脸面和人争竞?”刚才正跟斗鸡一样的小伙子当即转身对着门儿垂手而立,低着头,蔫得跟鹌鹑一样,细看,还有点儿哆嗦。大家回头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头,满脸赤红(有人回忆“跟猴屁股一样”),傲然而入,恶狠狠地瞪着小伙子,看了足有十几秒,问道:“对几个?” “三四个……”小伙子看看一边站着的“熊猫警长”,有点儿心虚地改口道,“四个……也许五个……” “哼哼,四五个就把你按下了?你们家祖师爷的事儿,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乾隆年间,无道诛我白莲。祖师爷起兵抗暴,军败后为清廷追捕,瓜田里一条板凳放翻二十几个鹰爪番子,毫发无伤杀出重围……”小伙子越说声音越低。 “你学艺几年了?如狼似虎突爆发,你爹没跟你说过?”老头问。 所谓一物降一物,看来就在这儿体现出来了。 “爷爷.”那女孩儿可怜兮兮地上前叫了一句。 “哼!”老头儿看了她一眼,没再往下说。 敢情是家属来了。老头儿身后站的是政委,看来刚才已经和老头寒暄过。老头儿不说话了,政委开始说,把手冲干警们一划拉,连老郑也包括在内:“干什么,干什么?瞧你们一个个跟乌眼鸡似的……” 警察们后来说,把我们当“鹰爪番子”,要“如狼似虎突爆发”呢,我们这脸色要能好,那才怪! 好说歹说,加上人家宽宏,总算把这事儿给平了。 说到这儿,我问老太爷 – 合着这首都也不能说规矩大啊,您看,打错人了,最后也没怎么样不是?老太爷听了叹口气,说侥幸啊。其实警察挺怕投诉的,现在不比从前,警察犯事儿丢工作的可不在少数。 看我还想跟进问下去,老太爷转口道:“抓捕啊,在市区里头可不是个容易事儿,人多,眼杂,影响不好。小尹,你也干过这个吧?” 老尹接口道:“是啊,不过策划好了,也不是都那么玄。我第一次抓捕,在和靖公主府前头,是个姓罗的,我们先让线人认,差不离了是他。然后他要过马路的时候,这边有个侦察员喊:‘老罗。’他一惊一回头,另一个侦察员应一声:‘唉,老李,我在这儿呢。’嫌疑人以为是巧合,放松了,这时候我们的汽车从前面过去,四个人一下来,不到两秒钟就把人放到车里去了。路上行人都没注意到有这回事儿。” 老太爷赞许地点点头 -- 他知道怎么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这样一来,我们的谈话又回到抓捕这个话题上了 -- 要把老太爷抓起来,从他嘴里想问出案情来恐怕不容易。我想。 “这也得看运气。你那回算是顺利的,我有一回上马克西姆餐厅抓个贩毒的,就不那么顺了。”老太爷摘下鸭舌帽,搔搔头顶道。 那一回,本来不用老赵动手,但是上级临时电话告诉他,说最新情报说这个嫌犯有杀人嫌疑,抓捕时要万分小心,以免出事儿。老太爷不放心,于是自己带着人跟进,亲自部署抓捕。 到地方一看,几个侦查员正犹豫呢,说这小子进了马克西姆餐厅,抓不抓呢? 马克西姆餐厅,曾经是京城民间消费的顶级所在。1983年9月26日,皮尔卡丹在北京开了世界上马克西姆餐厅的第一家分店。这位时尚大师将一座巴黎风味 – 还有价格的餐厅空降到北京崇文门西大街,在当时中国人月收入不到一百元的时代,引起怎样的震动可想而知。最初,这里只是在京外国人享受一下故乡情调的地方,渐渐,中国人到马克西姆见识一下“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生活情调”也成为常事。从八十年代中期,马克西姆开始代替被称作“老莫”的莫斯科餐厅,成为小资一派最青睐的地方。当然,后来这个地方又被三里河和七九八所代替。从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看出京城有闲一族也在逐渐壮大自己的队伍。 正因为如此,在马克西姆餐厅抓人,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于是,带队的组长犹豫是现在抓还是呆会儿再说。 老太爷问说这人进去多长时间了。组长说有半个钟头了,刚才派人看过,似乎是在吃饭。现在还有一个侦查员在里面“陪”着呢。 “那,等他出来再说吧。”老太爷这种事儿上从来不急。 不急是不急,北京冬天的晚上,西北风一刮嗖嗖的,大伙儿在外面汽车里等着,又怕暴露目标不敢打开发动机,这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正这时候,忽然听见对讲机呼叫,一听,原来是里面那个负责监视的侦查员,话都带着哭腔了 – “人,人没了,一转眼就没了……”
个人分类: 梦里关山(纪实,传奇)|2492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首都这地方规矩大 -- 《京城捕王》外篇 五
热度 23 萨苏 2012-5-30 22:51
原来,看到”嫌疑人”反抗激烈而且手段颇高,两名警官对其连抡数棍.或许因为情绪激动,其中一名警官抡警棍的时候朝后挥得太远,竟然直奔了老郑的面门.这也是因为老郑挨了一脚后动作迟缓,没有及时离开危险区. 虽然如此,探长不是白当的,老郑很有经验,眼看战友手上有点儿没准,立刻意识到了危险.他捂着自己的左眼向旁边一侧,试图躲开.不料,就在一侧脸的时候,却正看到那个真正的嫌疑人站在人堆儿里头看热闹. 不好,抓错人了! 反应过来的老郑张嘴要呼叫大家,却忘了危险,等他发现一条飞舞的警棍直奔自己面门而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躲了.情急之下老郑向侧后方一仰,鼻梁算是避过去了,但右眼还是被不轻不重地扫了一下…… 熊猫,就是这样炼成地。 以后有大半个月老郑都顶着一对黑眼圈上班。因为这个形象过于独特,以至于过了好久,找老郑的人还会双手各掐一个圆圈,放在两只眼睛周围朝警察们比划 – “你们那熊猫警长,在吗? 还有那个被误抓了的小伙子,警方给人家拿赔偿的时候他曾经表示只要和郑探长照张合影,赔偿可以不要。 考虑到这个嘎小子可能把照片挂在他们家客厅以炫耀武功,老郑坚决地拒绝了。 应该说,老郑挂半个月的黑眼圈是幸运的,咱们的警械威力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哪怕是看来不甚起眼的警棍,都是相当可怕的武器。老太爷也曾经吃过一次警棍的亏。 那一次老太爷带了几个部下,在通县抓捕一个嫌疑人。此人因为和人打架造成人命案子,已经上了通缉令。知道自己被抓之后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面对警察拼命挣扎,不肯就范。 肯不肯就范不是你说了算的,老太爷带了两个人亲自动手,几个回合下来终于将其按倒上铐。在搏斗中老太爷曾感到右腿小腿腿肚子上一阵剧痛,等把人抓住已经动转不灵了。挽起裤腿一看,只见长长一条血凛子,已经变成了紫黑色。 因为其他几个侦查员当时还没有驾照,老太爷只好忍着疼,一点一点地把车开回了队里。 当时顾不上,等回到队里老太爷越想越不对 -- 这嫌疑人只有一个,而且自己始终控制着他的双手,他拿什么打的我呢,他怎么打的我呢? 忽然想起来,当时老太爷眼角余光曾看见有个警员当时在自己侧后,还想过让他去按住嫌疑人的双腿,还没等下令腿部已经一阵剧痛。 别是这小子给了我一警棍吧? 老太爷把那位叫来一问,这位赶紧道歉-- 怕他跑了,我照着他大腿给了一棍,不料您骑在他身上,我没砸准,结果误伤了队长。 老太爷没有惩罚他,他对这样的事儿倒是想得开,直到接受我采访的时候老太爷还要问我:“他这是打在我腿肚子上了,要是换一个面打在迎面骨上,那腿骨非断了不好,我还是幸运的,对不对?” 所以老郑只能算是“扫了一下”,眼睛并没有严重受损。 问题是,扫一下都这个效果,连挨了好几棍的那个无辜小伙子,伤势恐怕更加严重。 弄清了原委,侦查员们开始道歉,送小伙子去医院,希望对方谅解。问题是这起案件里面无辜被打的小伙子干吗? 这个小伙子属于十分坚定固执的,要求追究警察的责任,脾气还很不好 -- 那是,换我无缘无故挨了一顿打我也脾气不会好。 怎么办呢?
个人分类: 梦里关山(纪实,传奇)|230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Highway菜园的超级“黄瓜王”
热度 51 Highway 2012-5-30 10:22
渐入初夏,家里的菜园子开始慢慢有些“进项”了。 黄瓜是我的保留节目,一是好吃(比美国黄瓜好吃235倍),二是好种。正适合我这种Lazy菜农。不过今年有些异怪,种下的种子没一个发芽,后来急了,跑到邻居的菜地里抢了一把黄瓜苗儿了事。 我喜欢吃嫩黄瓜,所以长到尺吧长我就摘了。又嫩又脆,一口下去,口舌生津,爽! 没想到在眼皮底下居然有一条漏网之鱼,昨天我发现时,已经长成“巨无霸”了。 上称一称,接近一斤九两(920克),似乎是我见过的“ 黄瓜王 ”了。这位老哥拖在草地上,颜色都有些斑驳了。不过,我不在乎,照吃不误!
1474 次阅读|37 个评论
分享 百度百科:一代名将王启年
热度 30 胖卡门 2012-5-21 19:53
王启年(1899年-1968年),字东陆, 中国 国民革命军陆军 一级上将 。原中国宪兵 ( 委员长 近卫队)首领,后任国军五十二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初期通电全国起义,其部改编为民主建国军。 孟良崮战役 期间,王启年带领一个步兵团死死挡住国民党 李天霞 援军六日,为 解放军 全歼74师,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朝鲜战争期间,率部全歼灭 美国 建国师“骑一师”。第六次战役中率部参加锡安保卫战,独自带领警卫员小崔闯出包围圈,深入虎穴突入敌军腹地,勇闯敌军司令部,智擒敌军中将斯密斯。迫使敌军“章鱼军团”退兵,锡安城转危为安。1956年授上将。 庐山 会议期间拒绝揭发 彭德怀 ,被免职下放。后文革期间遭红小将迫害,虽有中将李云龙派人前来营救,但为表清白,愤而拔枪自杀。 生平经历   1899年10月10日生于 广西 广川县。父王思强,乃桂系名将 王宝强 族兄。十二岁是被过继给族叔王思国,养父为 王启 年取字“东陆”,以纪念亡父投军报国之志。   王启年幼时爱读三国,每每听到说书人评三国,都会击掌大呼:“完喽!大清要完了,天下要大乱了!我就要做那乱世中的赵子龙了!”   早年就读于广川国立两等小学,后入武汉国立师范大学省。1916年 考入保定军校第九期。1917年10月 加入国民党。1919年领导“保定学生罢学同盟会”进入 北京 参加五四运动。同年毕业后到 广州 投奔孙中山先生,任海陆军大本营准尉见习官、 少尉 、中尉队附。   1920年 5月 任护法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桂系 陆荣廷 部,任护法军第二军第五旅排长、连长,1922年秋提升 营长 。参加过 护法战争 和 粤桂战争 ,粤闽战争,累功升至118团团长。   1922年6月14日 陈炯明 叛变,于1922年炮轰 总统府 ,企图杀害 孙中山 。王启年率部救援,护卫着孙中山离开 广东 ,到达 上海 。孙中山握其手:“此次蒙难,南北诸公皆坐视不管,唯有王启年舍身相救,真是患难见真情!”   1923年初,王启年秘密返回广东,联合陈八尺、黑羊、林深河、马前卒、文思特、邓肯等部,成立“定粤讨贼联军”,任总指挥,利用从美国海军陆战队莫非中校处购买的大量军火(手枪9011支,步枪73213支,自动步枪11298支,机枪891挺,各种野战炮山炮241门,弹药手雷无数)击败占据广东的诸路军阀,迎孙中山返。   1924年 1月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 中央监察委员会 候补委员 ,中央执行委员。   1927年北伐期间, 任 国民革命军 第八军军长,陈八尺任党代表。根据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的决定,负责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即 黄埔军校 南京分校)。 北伐时期 广西王启年墓(误)   1926年 7月 率第八军三万多人参加 北伐战争 ,转战湘、鄂、赣、皖等省,连克连捷,逼迫川省十六路军阀易帜改旗,立下赫赫战功。   在北伐时期,还兼任过左翼军指挥官、江左军总指挥、国民党 湖北省 临时 政治会议 委员、 安徽 省政府主席、 国民政府 委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1927年 4月 支持 蒋介石 发动“ 四一二政变 ”,实行“反共清党”。 5月 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路军总指挥,统辖五个军又一个独立师。    8月 和 李宗仁 , 何应钦 等 实力派 逼迫蒋介石通电下野,并由他们三人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党务委员,主管 南京国民政府 。接着,指挥 龙潭战役 ,消灭 北洋军阀 之一的 孙传芳 主力部队,顺势继续北,攻克 徐州 ,彻底毁灭了割据一方的孙传芳势力。    1928年初月 任西征军总指挥兼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西征 武汉 ,击败 唐生智 ,逼降 汪精卫 。   1928年 1月 蒋介石第二次上台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长,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校务委员会委员、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武汉分会主席和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
111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首都这地方规矩大 -- 《京城捕王》外篇 四
热度 49 萨苏 2012-4-20 20:50
那个女的最先反应过来,整个抓捕也是从她开始出现麻烦的。 老郑预先安排了两名警察控制那个女的 -- 这次行动老郑为了避免家属生事还带了一个女警察,正好用在这里。俩警察对付人一个女的,同志们觉得这么作已经很看得起她了— 要抓的是那个男的,多了这个女的属于意外,误入执法范围。咱们也不知道她跟这抓捕对象什么关系,控制一下,让她别掺乎是最主要的。 咱们那女警察想把她跟那个男的隔离开,动起手来才明白,那女的反应很快,跟脑袋后头长了眼睛似的 – 她倒是跟那个男的分开了,可是“噌”的一下,已经蹿出去三四米远了,还能转回头来问:“你们干吗?!” 其实,女警察的擒拿功夫颇为到位,在对方脱身而去的时候一个进步,已经捞着了她一只手,立刻顺势一拗 – 可是这十拿九稳的一拗却拗空了,女侦查员只觉得手里仿佛握上了一条大鱼,再想动手那女的已经闪出了控制范围。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警察同志们略有分心。这一来,那个男的压力稍松,立刻有了反抗的机会。 您说已经四个人把他摁住了,两只胳膊都控制住,他还能反到哪儿去?的确,这种情况下一般案犯会拼命摆脱控制,或者试图翻身。但是警察在你身后,而且几个人的体重压下来,可以想象这种反抗成功率高不了。 但是,这个男的动作完全不同,脸朝下被摁在地上,他突然把头向下一弯,一下把脑袋塞到了胸前。就在侦查员发现对方没了脑袋正一愣的时候,这男的作出了一个类似前滚翻的动作,奋力带着抓他的侦查员们向前翻去。 这一下子又狠又疾,猝不及防之下两名侦查员赶紧松手,另外两人来不及放开,被他带着翻了个大背跨。 都是老手了,松手的两名侦查员没犹豫,跳过摔倒的同伴扑上去再抓,翻完前滚翻的小伙子不等起身已被仰天按倒。电影里的公差捕快常常充当跑龙套的角色,但现实世界的警察,只要认真干业务的都有很强的战斗力。这是因为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唐门或者乾坤大挪移这类神异功夫的,双方比拼的无非是体力,经验,抗击打能力,每一点上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对案犯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这时老郑也上来了,手持警棍正冲在两名战友身后,看到对手被面朝上摁住,感到高兴的老郑刚喊一声好,忽然发现眼前一片黑影越来越大 – 仰躺在地上挣扎的小伙子眼尖,看到又来了一个人,百忙中弹起一腿,正中老郑的左眼。 这一招好像武术里头叫倒踢紫金冠,这小子吸粉的怎么还会武术?老郑在左眼剧痛袭来的同时脑子里还转了一个问号。 不过,这位的威风也就到这儿为止了。没等他把腿收回去,刚才被大背跨摔倒的一位警官已经抽出警棍,照着他屁股上横着猛抡一棍。这一棍打得对方嗷一声弹起来有三尺多高。借着对方吃痛的一瞬间,两名摁手的警官已经把这小子翻了过来,利落地上了背铐。上铐子的同时旁边两名警官啪啪又抡出了三四棍 -- 这倒谈不上报复,主要还是要让对方无暇反击。当然力道都不小,力道小了怎么能制服罪犯呢? 旁边那个女的跳着脚喊:“别打了,别打了!”一分神,也被警察控制住。 等侦查员把那个男的铐好一回头,只见老郑一手捂着两只眼,另一只手指着对面那座楼,扯着嗓子喊:“抓……给我抓……” 抓谁?侦查员们回头一看,只见一群老百姓正在楼门口看热闹。奇怪之间,忽见那个要抓的嫌疑人,正搂着一个穿红羽绒服的姑娘站在人群里,嘻嘻哈哈地看热闹呢! 他在看热闹,那我们抓的是谁啊? 回头仔细看看被抓的小伙子那张鼻歪嘴斜,满眼怨毒的面孔,侦查员们的脸顿时都绿了。 原来,真正的嫌疑人坐电梯下来,因为每层都停,半天还没到底层。那个比鱼还滑的女孩住在这座楼一层,那个踢了老郑的男孩是她男朋友,两家都是武术世家,属于通家之好。俩人高高兴兴出去玩,却遭到了公安人员的突然袭击…… 几个侦查员不约而同朝真正的嫌疑人扑去,本来没想到警察目标是自己的嫌疑人大惊欲逃,已经来不及了。 但老郑怎么会捂着两只眼呢?他不是只挨了一脚吗?
个人分类: 梦里关山(纪实,传奇)|2021 次阅读|12 个评论
12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7 07:01 , Processed in 0.03063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