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医院

相关日志

分享 医院
热度 4 五月 2013-3-30 08:14
终于意识到,你一辈子挣的钱最后的归宿其实跟你的归宿是一个地方:医院 上半辈子挣钱,下半辈子送钱。 好医生真是忙啊。一个上午29个号,还有若干加号,穿插熟人直接带来的病人。两个小时没看见医生喝一口水、休息一下、上一次洗手间,不停地诊治、说话、写单,而且态度保持和蔼可亲,真是辛苦,真心佩服。 最后再骂一句卫生部的废物领导,医疗制度的愚蠢直接源自于这帮废物的愚蠢。
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医院往事之儿童乐园(中)
热度 17 duanjian 2013-2-28 08:51
医院道路的一侧都种着一排高大的杨树,大树下好东西不少: 春天有 一串串的树籽和成片的杨花,我们曾经把杨花扫到一起,然后用火柴点着,杨花的燃烧速度着实惊人,几乎一下子就烧完了,虽然好玩但颇不尽兴,于是将一破旧的 大扫帚点着,那东西很耐烧,看似要熄灭时,举起来在空中挥舞几圈,便又红红火火的烧了起来,不幸被父母看见,在屁股被扫帚问候和“玩火尿炕”的恐吓下,这 游戏便终止了。 夏天树下有阴凉,还一条条绿色的、红色的毛毛虫,可以用棍子挑起来吓唬女孩子,后来又有了黑色的天牛,捉来攒在罐头瓶子里可 以卖钱。很遗憾没有知了,记得看某篇小学生优秀作文写一片知了声如何如何动听,让儿时的我很是向往,后来除外闯荡,领教了知了“动听”的声音后,不由得暗 自庆幸家乡没这玩意儿。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树下有绿色的、黄色的落叶,一帮小伙伴低着头在地上的树叶中搜寻着,发现中意的树叶便搜集起来, 去掉叶子后比试“拔根”。开始都选新鲜粗壮的,结果它们战斗力薄弱;后来换成发黄或发黑的,时间长了还是有输有赢;再后来有秘方流传开来,大家都把搜集来 的“根”放到穿着的鞋子里,捂上几天再拿出比试,果然战斗力不俗。除了小孩们的“拔根”,大人们也会搜集落叶,父亲每年秋天总要搜集好几麻袋的落叶,说是 用来引火。搜集来的叶子堆在院子的一角,我的一大享受就是在秋日温暖的阳光下在树叶堆里面打滚,现在想想,还真有点美国电影里的那种浪漫感觉呢。 男 孩子都喜欢爬高上低,不过爬树是个技术活,能上树的小孩都会得到下面一群小孩的瞻仰(刚学会这个词的时候我在作文里就是这么用的)。像我这种四肢不发达 的,只能是抱着树瞎蹭,家里的院子里有一棵父母结婚时种下的钻天杨,颇为高大,我层发誓要爬到树顶上去看看,可惜从来没爬到过比窗台高的地方,后来家里翻修凉房,这棵钻天杨变成了凉房的房梁,我还颇为伤感了一阵。 比爬树更刺激、也更具有挑战性的是爬烟囱,我们医院里的大烟囱兼水塔那时应该算 是整个城市的制高点了,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是威风十足。烟囱上有一列铁扶手,最下面的扶手离基座有 2 米高,为了防止孩子们攀爬,在最下面的几节上还缠 上了铁丝网,不过这点小伎俩阻挡不住我们探险的脚步,大家总有办法爬上去。不过我胆子小,最高的一次爬到一半就不敢上了,现在想想还真挺遗憾的。 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也是最常玩的是顺着梯子爬到食堂的顶上,一来可以通过天窗俯视后厨,看看今天食堂做啥饭,二来食堂顶上地方大,还有很多方形的小烟囱,我们以此为掩体,玩打仗游戏。 至于爬锅炉房的煤山,那就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了,虽然煤山面积很大,而且一座连着一座,不过煤渣落到鞋里很不舒服,而且我最喜欢的白球鞋很容易被弄脏,所以爬的并不多。 说 到上低,最刺激的是下到锅炉房外面的热水池里,那池子直径大概 10 米,高 4 米,下面是 1 米多深的水,离水面大约半米高的地方纵横交错的几根粗大的铁水管, 在高温的烘烤下,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白色的水蒸气。院子里有几个胆子大的孩子敢顺着铁梯子下到里面,在铁管子上走来走去,看的我们目瞪口呆,生怕他们一失足 掉进水池里,被煮熟了——传说那里面的水可都是开水。 不过这个项目难度太高,像我这种胆小的小孩可不敢尝试,我们敢做的是钻地道。拜主席当 年“深挖洞”的号召所赐,那时各单位里都建有防空洞,上学时候还专门看过三防教育的电影,印象深刻的是电影里防空警报响起,老师将讲台推到一旁,递上露出 一个洞口,正在上课的孩子鱼贯而入,下面的地道里宽敞明亮(点着电灯呢,呵呵),小朋友们一排排坐在凳子上继续上课。 我们小学教室的门口也 有一个防空洞,入口是一段倾斜的用砖启程半圆形通道,顺着一条倾斜的土质的坡道往下走个二三十米,拐个弯就进入了 2 米多高的地道,往前走大约 3 、 4 米,一 道铁栅栏门拦住出路,很遗憾学校从来没组织我们进到里面去躲避空袭,而且里面黑黑的,空气也不像地面那么让人舒服,全然没有电影里那种感觉。(后来上中学 时,我们的一位老师是厦门人,他说他上小学时经常要钻防空洞躲避国民党的炮击和空袭),于是每到考试时,他最希望的就是响警报、钻防空洞,呵呵。) 80年代的时候,医院要盖高干病房,在挖地基的过程中,一段段防空洞裸露了出来,我和小伙伴们曾经钻进去参观了一下,感觉和电影《地道战》里的地道差不多,比较狭窄,远没有三防教学电影里的地道那么“豪华”,没啥好玩的。 除 了防空洞,对于儿童而言,还有一种形式的地道——地沟。地面挖成沟后,三面砌上砖,中间铺设暖气管道和给排水管道,最后顶上盖上水泥预制板即可。在地沟还 没完全完工时,我们一帮小孩会从没盖预制板的地方钻进去,打着手电在里面走出一段路后,再从其他没盖板的地方钻出来。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盘用工地上捡来 的木板在地沟的暖地管道上搭起了一张床,铺上草甸子,睡在里面冬暖夏凉,很是舒服。于是,我们几个相约,如果父母再打我们,就躲到这个据点来藏起来,美其 名曰“离家出走”。可惜没过多久那地沟就被盖上了,我们的“离家出走”没了根据地,只好作罢。
54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医院往事之高干病房
热度 32 duanjian 2013-2-22 09:04
医院的主楼是60年代建的,虽然只有6层,但小时候觉得那主楼好高好高,上学后 学了个词,觉得形容这楼挺合适——巍峨。我曾经随几个胆大的小伙伴爬上楼顶,一览城市风貌的感觉确实很爽。我头一次看到清华大学主楼的时候就觉得它咋这么 眼熟呢,后来一琢磨,这样式、这格局、这材质、这感觉,这不就是我们医院的主楼一样吗?后来去的地方多了,才发现很多地方老的政府、高校大楼和我们医院的 主楼格局基本一样,据说都是受苏联建筑风格的影响。 主楼外墙是红砖,楼里地面是一水儿的棕红色水磨石,几十年过去了,很多地方磨的锃亮,但 几乎没有什么损坏,那个年代这类重点项目的建筑质量确实没的说。楼里的屋子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高,灯管和灯泡都用长长的金属链吊着,就这,一个 1.7 米得成年人想要换个灯管,还得在桌子上再架个椅子才能够得着。直观点说,那时麻醉科值班室里是双层床,一个成年人站在上层举起手,离顶棚还有大约一米的距 离。 屋子里的东西多是木制的,木制的桌子、椅子、床、衣架、柜子,连窗户都是木制的,不过是双层窗,窗玻璃的四边都抹着腻子,闲的无聊时,我会把干裂的腻子掰下来往楼下的草丛里扔,嘴里还模仿电影里炸弹下落的呜呜声,美其名曰轰炸。 最 让人激动的是楼里有并排有三部电梯,而且是前后都有门的电梯。电梯旁有一间小屋,开电梯的大爷(不是老大爷,是中年人,凡是比我爸年龄大的男同志我都的称 之为大爷)呆在里面,早年电梯是不常开的,只有有病人要运送上楼或者有熟识的人时,大爷才会晃晃悠悠的拎着电梯的钥匙出来。上小学时,我的一项可以炫耀的 资本就是能带着外面的同学到医院坐电梯,让他们也品尝一下那新鲜刺激的感觉,因为我开电梯的大爷很喜欢我,所以开后门很方便。 随着年龄的增 长,电梯慢慢不坐了,一是不再觉得步行上几层有多麻烦,二是电梯经常每层都要停,反而慢。再后来,电梯改造成自动的了,开电梯的大爷也退休了,在医院家属 区开了个小卖部,每次我去他那里买些东西,他总会一边嘴里说着:你小子又长高了之类的话,一边拿着计算器按一阵,最后说,一共 ×× 块,就算 ×× 块好了(优 惠我几块)。 到了80年代,在医院主楼旁边盖起了一座方方正正的新楼。新楼是5层,每层的南墙都是用钢窗封闭起来的阳台,外表贴着白色和蓝色的瓷砖,与暗红色的主楼放在一起,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新楼大门外面的柱子和台阶都是大理石面的,而且大门居然是通体玻璃的自动门,人一走近就自动打开了,走过去它就会自动关上,好玩的很。 新楼前面修了一个大大的花园,有草坪、假山、凉亭,还有一个大大的可以喷水的池子,每到夏天,我们一帮小孩就会聚在池子边上,等着观看喷水的壮观场面。要知道,那时,这个城市只有人民公园里才有一个喷水池,而且平常还不开,只有五一、六一、十一时才会喷水的。 新 与主楼完全是两种感觉,里面非常安静,一方面是人很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过道里都铺着地毯,走上去计划没有声音,很舒服的感觉。病房的面积倒是比主楼的病房 小,也没那么高,但四壁都铺着淡雅的壁纸,地毯上摆着病床、沙发、茶几,角落里还有很时髦的 21 寸彩电,窗户都是双层的钢窗,每间病房里面甚至有独立的卫 生间,还有当时让我们感觉非常新鲜的座便器。现在想起来,大概那准备水平也就相当于现在普通快捷酒店的标准间,但在那个年代可谓奢华,着实让人觉得有大开 眼界的感觉了。 新楼对外挂出的牌子是保健所,而医院里的人都叫它高干病房。 高干病房可不是像医院的主楼那样随便进的,我们一群想溜进去瞧西洋景的孩子每次次都会被里面的护士阿姨轰出来,我也是被父亲领着进去参观过几次而已。 再 后来,城市里的高楼越来越多,医院的空地里也分别盖起了十几层和几十层的高楼,高干病房被遮挡在高楼的阴影里,显的有些破败了。而主楼虽然在高楼的映衬下 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大,外观也 颇为陈旧,但却似衙门外的石狮子一般静静的卧在高楼之间,自有那么一股稳重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城市里的拥挤、繁忙已经麻木的人,感觉到了一丝宁静和温 暖。
7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医院往事之下乡与进修
热度 47 duanjian 2013-2-21 09:15
小时候,父亲每年都要消失一段时间,有时候是一周,有时候一个月,说是去下乡。至今还朦胧记得,某个冬天早上,刚钻出热被窝的我,猛然发现,下乡了很长时间的父亲穿着那件草黄色的军大衣,带着大大的狗皮帽子,满嘴白霜的站在我的面前,让我又惊又喜。 下 乡的内容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到农村巡诊,为贫下中农服务,这种一般都是大队人马,各科室的人都有,活动时间长,走的地方多,有个名目好像叫“巡回医疗 队”,形式估计和电视新闻里的那种差不多;第二类是到下面县城、乡镇里的医院进行指导和教学,就是到下面传、帮、带,提高周边地区医生的水平,一般就是一 两个人去,时间也比较短。 头几年第一次开车回家,在网上搜了搜行车地图,才恍然发现父亲经常下乡的那些地方其实就在城市的周边,近的几十公里,远的也不过一百多公里,现在早已通了高速公路,行车不过一半个小时而已,但那时候却觉得这些地方好远好远。 听父亲说,早年下乡是没有汽车坐的,都是坐马车去。印象里很小的时候,医院旁边一座车马大店,全是用土坯垒的房子,外观看起来有些破败了,但里面倒是颇为热闹。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院子里有一口铡刀,让我对刘胡兰是怎么牺牲的有了点直观的认识。 早 年城里的汽车很少见,堂堂的省里第一大医院只有一辆救护车。那时,如果马路上跑过一辆汽车,我们一帮小毛孩都要激动的边追边喊着:大汽车,大汽车。前几日 在家里乱翻,偶然发现了一本 79 年的挂历,里面都是俺们这座城市的风景照,其中一张是城里最繁华的主干道,只有一辆老式的公交车孤零零的行驶在路上,再看 看现如今每天从早堵到晚,那老风景真是恍若隔世。 那时医院大院里住着一位部队的老干部,每天,一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都会开着一辆黑色的大红 旗接送他。那个小战士在停车等候的时候常会拿出鸡毛掸子掸掸车上的尘土,这时我们一帮小孩子就远远的围着看,一个是小汽车、大红旗,一个是绿军装、红领 章,这可以男孩的两大梦想啊。可惜,无论是老干部还是小战士都很小气,从来都不让我们碰他们的车。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汽车越来越多了,医院的车队有了大卡车、面包车、大客车,原先用土垒的修车台也换成了水泥的,但父亲下乡的次数也逐渐少了,下乡这个词听的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进修。 那 时,在麻醉科里经常会出现些生面孔,呆上几个月后就消失了,他们多是些 30 多岁的叔叔,操着方言,他们在我眼里很特别,因为他们不像本院的叔叔们那样见到 我会和我打招呼,从叔叔们的嘴里知道了他们有个称呼“进修医生”,一般是下面县城医院的麻醉师或外科大夫,到我们医院来见习。他们的工作和本院的医生好像 也没啥区别,因为几乎每次见到他们都是在麻醉科的浴室里,搭档着做完了手术的进修医生和本院医生坦诚相见——光着身子,一边洗澡,一遍谈论着今天这个手术 如何如何。 父亲也有当过进修医生的经历,不过他进修的地方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我很喜欢父亲去北京进修,一吗, 送他去火车站的时候,我就可以上登上卧铺车厢,那个绿色的空间感觉总是充满着神奇;二来,我可以在学校里收到他从北京寄来的信,得意洋洋的在同学们面前拆 开,骄傲的向他们宣称:我爸去北京进修去了;这三吗,就是他回来时会从北京给我买礼物,虽然只是几本小人书和几盒酥糖,但足以让我兴奋好长时间了,进而期 待着他快点再去北京进修。 父亲在进修的医院是阜外医院,我那时只知道北京有协和医院、301医院,所以对父亲没去这两家医院进修感到很遗 憾。后来才知道各家医院是有自己的专长的,阜外医院以心脏外科见长,父亲到阜外医院是学习心脏外科手术,学完回来,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完成了我们省里第一例 心脏外科手术,当年好像还上过本地的报纸和电视台,医院的宣传栏里也贴过父亲他们做手术时的大幅照片。那段时间,我也向同学们吹嘘了一番从父亲那里听到的 新名词,什么体外循环、心脏搭桥之类,感觉非常的高科技,着实骄傲了一阵子。 后来,我长大了,到北京闯荡了,现在,再不是我朝思暮想的盼着父亲的礼物,而是父亲牵肠挂肚的盼着我能在年节时能回家看看。 在最初的印象中,父亲对我在外闯荡好像没什么牵挂,给家里打电话也都是母亲接,父亲和我通话的次数很少,就算通了话,也就是说些注意身体之类的套话,没说两句就说:电话费怪贵的,挂了啊。 那 年我自己头一次开车回家,父亲先是头一天主动打电话过来询问行程,然后又再三叮嘱慢点开。第二天早上 5 点半又打来电话(我预定的出发时间是 6 点),询问天 气怎么样,能跑长途吗?休息好了吗?水带够了吗?吃的带够了吗?一路上,每隔一个小时就打一次电话询问到哪了?路上顺利吗? 这一次,我深深的理解了那句古语: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我想这里母,应该是父母) 因为能感受到父母的那种期待,所以每年十一和春节的长假我都要赶回家里,有几次朋友约着十一出去玩,我都婉拒了。我计算了一下,即使我年年两节都回家和父母团聚,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能也很难超过一年时间了,为了不让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那就常回家看看吧。
6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医院往事之走后门
热度 27 duanjian 2013-2-19 18:17
父亲是父母两个家族中唯一一个行医的,因此,父亲有两项经常性事务:一是帮着周围的人开假条;二是带着各种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在医院里看病。 能享受开假条服务的除了家里亲戚,还有一个就是我的老师。而我从来没享受过这个服务,因为除非病的起不了床,那上学是必须的,想要弄张假条装病,那就等着棍棒伺候吧。 而 来看病的人似乎以乡下的远房亲戚居多(好像父亲得家族就有上百号人,大多数在下面的县城和农村里),有时也有父母年轻时的同学、战友、邻居等。那时家里总 是很热闹,时不时会有这个叔叔、那个姨姨出现。父亲总是要让我向他们问好,而我最怕的就是和陌生人说话,只好硬着头皮打完招呼,问完好恨不得赶紧躲开,可 他们总会摸着我的头说:哎呀,××都这么大了。然后大谈我小时候如何如何。这让我非常郁闷。 前几年看《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石光荣一家招待蘑菇屯来的乡亲的场面简直和我经历过的如出一辙,感觉十分真实。不同的是我家太小,容不下亲戚们在家里过夜,一般他们都会住到旅店或者干脆借个行军床直接住到病房里去,所以没给我机会干出石林那样的坏事来。 通常,看病的场景是这样的: 首先,父亲了解一下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病情发表自己的一番议论,最后说,×天×时,你到科里来找我,我带你去找×科找×大夫。 到 了日子,父亲带着患者和陪同人员,穿过门诊室外面的人廊,然后招呼门诊室里的大夫,“这是我的××,麻烦你给看看”,于是他们不用挂号,也不用排队,就这 么直接看了。而门诊室外等候的人们用或是疑惑,或是羡慕的目光默默的注视着他们(印象里没见到过有人为此愤怒或者发飙)。 最后,过了几天,他们会带上几斤水果或者一盒点心,登门来感谢父亲的帮忙,两人推让一番,一般父亲都会收下,到了周末就送到奶奶或姥姥家。 这 样的场景从我记事起就周而复始的上演着,到了当我上中学时,有一段时间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特别愤慨,对父亲帮认识人走后门看病的行为深恶痛绝,于是和他 辩论了几次,说他的行为是走后门、搞腐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让他以后不要带人走后门看病了,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去排队、挂号、办手续吗。 父亲自然是说不过我的,不巧我当时正好生了病,于是他就对我说:这次你自己到医院去看病吧,你这个病我知道另外一家医院的一位老大夫治的好,你去挂他的号,让他瞧瞧吧。 于 是,隆冬里的某一天,我早上5点起床,披星戴月,顶着寒风,骑车半个多小时到了医院,结果挂号处已经排了20几号了。在阴冷的大厅里搓着手、跺着脚排了2 个小时,终于挂到了号,在人潮涌动的门诊室外面等了2个小时,终于见到了大夫,大夫问了问情况,撩起衣服东摸两下,西听两下。好了,你这是××病,按照这 个处方去开药吧,每天三次,每次三片,一周以后再来复查。下一个。 从进门诊室到出来,总共花了——5分钟。然后拿着处方去排大队划价,然后排大队交钱,再排大队取药,等回到家已经中午12点了。也好,正好赶上午饭,啥也不说了,直接开吃。 到了晚上,父亲问我感想如何?这时,我才意识到,从小到大,我每次去医院看病都是父亲领着去的,上班时候可以随时插队,下班了可以敲开门找值班医生,从来都是随到随看,而且态度绝对温和耐心。 当时内心深处觉得很矛盾,一方面,想到排那么长时间的队受的罪,真是不愿意再来第二次;另一方面觉得,看来以后看病还得走后门,但良心上总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不过,嘴上是不能服软的,只好说些医院应该如何改进服务之类的话收场。 从这以后,我再也不和父亲讨论这个问题了,每次生病,还是乖乖地让父亲领着去医院看,享受走后门的好处。 现在离家在外,看病再不像在父亲身边那么方便了,所以平常就注意运动和饮食,保持身体的健康,尽量让自己不得病。这也是父亲在我离家时一再强调的——不得病比什么都强。 碰 到生病的时候,先是上网自己查查症状和治疗方法,然后向父亲咨询一下,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一定要去医院也先去附近的小医院,那人相对比较少,不用早起 排大队。虽然也认识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但得的都是小病,也就不愿意去麻烦人家,至于将来得了大病怎么办,想来免不了还是要走后门吧。
804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医院往事之医疗事故
热度 48 duanjian 2013-2-18 17:07
这个系列以前发在西西河,现在搬到爱坛来给自己的日志充充数吧。 最近几年有关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报道经常见诸各种媒体,有一次我问父亲:你干麻醉师几十年,出过医疗事故吗? 他回答:没有。 我说:不会吧,你就没碰到病人死在手术台上? 父亲说:那当然不少,但那是手术失败,我自己从来没有出过责任事故。 我问:你怎么做到的? 他说:没什么,也就是认真而已。 记 得早在90年代中期,曾经有过一次医疗事故报道的高潮,印象最深刻的是看过的两期“焦点访谈”,一期报道说一家医院为两个孩子做手术,结果把两个孩子弄颠倒了,手术结束,回到病房才由家属发现搞错了;另一起是一个人做完手术后,过了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肚子有一把止血钳——上次手术留在里 面的。 我当时问过父亲,这事是谁的责任,他说:麻醉师有责任。 我很奇怪,做手术的不是外科大夫吗,为什么麻醉师要负责。 他说:麻醉师是手术台上的指挥员,手术前连自己的病人都不去看,做完手术连器械都不清点,这不是失职吗? 说起看病人,小时候吃完晚饭,父亲经常要出去溜达一圈,一两个小时才回来,我们问他去干吗,他总说:看病人。 父亲的习惯是,每次手术前,都要和病人及家属见面,了解病人的情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向病人及家属普及一些手术的常识,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手 术结束后,一般要先把病人推到复苏室,等待病人苏醒后再由护士送回病房,除非要连续做手术,否则父亲都会和护士一起把病人送回病房,并向病人家属介绍手术情况、交代注意事项。 说起器械,父亲 说,手术中用到的器械很多,加之病人的血污掩盖,清点器械很麻烦,有些人偷懒或者马虎,匆匆点过就算应付差事了,结果就可能会遗留在病人体内,尤其是药 棉、纱布、止血钳。所以每次手术完成前,父亲一定要护士在缝合前要清点好器械,器械对不上,手术不能结束,病人不能推出去。他也曾碰到过缝合好了以后又打 开伤口查找丢失器械的情况,结果却发现器械丢在垃圾桶里,但由于是手术过程中,病人和家属并不了解,也就没产生什么问题。 除了以上两点,父 亲还提到他不出事故的另外一个原因——敢于使用新的医疗方法和手段。这个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来,在我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刻苦钻研业务的人,业余时间 多花在看病人和运动上。我家的医学专业书籍不多,订的医学杂志也只有《中华麻醉学》和《麻醉与复苏》两本,加起来还装不满一个书柜呢,比起我两个个小伙伴 的爸爸差远了,人家家里的医学专业书籍和杂志可是好几个大书柜呢;二来,按理说新方法一般都不成熟,应该风险更高,更容易出事故才是啊。 父 亲的说法是:一来,杂志上登的很多方法其实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已经比较成熟了,只是我们城市小,信息闭塞,不知道而已;二来,同一种技术,杂志上往往会有多 篇文章介绍,很多风险和问题其实在文章中都已经提到了,他去使用时其实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三来,很多新技术要依赖于新的设备,很多大夫嫌学习使用新设备麻 烦(新设备一般都是进口,标示、说明书基本都是英文),不愿意使用,而他却认为新设备是好东西,可以减少人工的差错,因此总是拿着英语词典,对着说明书去 鼓捣(父亲的英语连基本的读都不过关,不过他说说明书一般都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单词的意思,连蒙带猜也能知道这东西咋用了),而使用新设备、新技术的结果 就是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成功率。
80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seattle grace hosptial:以死之名在此交汇(20100815)
热度 3 顽石 2013-1-11 07:14
致一部日趋狗血、渐趋无法直视的美剧。。。 1 现代性的城市 “现代性”是什么?也许什么都不是。人们在发展之中,将最基础的概念慢慢变化,时间与空间,不断演化,演化为马克思式的“用时间消灭空间”之类杀气腾腾的句子。 当然,它们谁也没能消灭谁,只是,在欲望推动下的技术,还是让时间和空间不断地被改变,这一改变的速度不断被加剧,仿佛末日(天堂)的倒计时的滴答声日益频密。而加速这一切的空间工具,也许就是城市。 因为城市孕育着多样性,创造性,规模效应……一切的欲望被汇集于此,然后彼此激发,爆裂了整个城市,然后从城市出发,扫荡了一切…… 2 seattle grace hosptial :在此交汇 我理解中的美剧具有典型的城市感,快节奏,高语速,大信息量,激烈的情节转折……只有疯狂的城市才能孕育这样疯狂的美剧。 这种疯狂一如城市中的诸多空间,例如超市,例如学校,例如医院…… 超市以物质之名汇集了城市的欲望,学校之中,则遍是荡漾着因为无需珍惜而廉价的荷尔蒙,被课程、恋爱与游戏消耗……那么医院呢? 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将生存的欲望在此交汇。 3 交汇与放大 死亡是一个终结。是一个你必须解决问题的节点。在此,你再无退路,你再也没有明天。你的成功与失败,就在此刻揭晓, 是的,这里是你改变人生所有前提的地方。 所以,你的所以关系在此交汇,而且,他们都需要一个答案,而且,因为死亡的确定性,它将一切结果放大。 放大到占有你的全部。 放大到可以看到你精神中的每一个毛孔的构造。 不需要再伪装,不需要再期望,你终于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放弃一切的庸常,去追随自己最珍视的东西…… 这一切形成了人性的激流,一切的爱恨情仇在此交汇然后激荡在无数的冲突之中。剧集中那些极端的人格,既是剧情的需要,也许也是面对死亡的必然,极端是因为放大,而被放大的,是被日常所遮蔽的,真实的心灵。 4 旁观者们 病人们因为死亡而确认了自我,那么那些作为旁观者的医生们呢? 他们因为旁观,因为间接性的体验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他们是 seattle grace hosptial 中,被那股放大激流所卷席着,不由自主的追随者。 生与死的责任,他者人性的极端展示,转入与他者关系中的自我……这一切转化为无穷无尽的工作时间,而无穷信息量刺激下的不断应激…… 这其实很像规划师的角色,作为城市的旁观者,却对于城市有着无法回避的责任,看着城市无尽的光怪陆离,又将自己几乎全部的时间投入到不断应对的任务中…… 这就是旁观者的命运,不可摆脱,生死纠缠,自我的时间如树下的光影一般支离破碎,自我的精神亦如是…… 5 性作为救赎? 也许我想说的是感情,感情是生命的救赎。 它虽然可能是摧毁你的整个生活,但是它也是拯救你的自我的唯一途径。 因为它能够无中生有地制造快乐与痛苦。 是的,无中生有,因而无法捉摸。 I hold them on my hands. I , am a heart man.So this, I am sure you are my partner...my lover...my very best friend. …… I promise you to lay my heart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s, I promise you, me. 这是 Burke 准备的婚礼誓言,一个心脏手术专家将自己的心交到别人手上,这样的誓言,在手术台上,其实对于感情隐喻。 只有放弃,才能获得。 而放弃让一切只能留给期望。而 Burke 又在开始说, I am not optimistic and I am not hopeful. 你说你不是乐天派,那你又要谈什么期望? 没有什么能够救赎。我们又必须不断救赎。 6 医生与建筑师 假如明天即是末日,你有哪些遗憾? 没有,因为你所做,只能是在非死亡的预期下,对于自身资源的最优化的分配。 所以,以死亡的名义思考,并无意义,无非是将预期缩短而已。 嗯,写到这里,其实我写的是关于《 Grey's Anatomy 》的一些玩意,第四季的最后一幕,是 Meredith 用蜡烛在地面上画出了未来和Derek共同生活的房子的平面图,这里是厨房,那里是育儿室……在城市远景之下,是点点烛光映红的笑靥,是那个深爱着的,克服了童年悲剧不断成长的女人, Meredith 那时时带着悲伤的眼睛,如镜面一样反射着烛光,和你的眼神…… 这一切犹如美好的理想像烈焰般燃烧,将 seattle grace hosptial 中一切黑色的潜流燃烧殆尽…… 和医生这个职业相对的,也许是建筑师。 医生指向以前,解决你以前的不良生活带来的问题。 建筑师指向以后,为你的未来提供梦想。 面对死亡,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所做的最好的事情也许就是建筑。用实实在在的空间,去承载梦想,抵御严寒。一砖一瓦地去建筑,不管你的未来是 1 天、 1 年还是 100 年,让你的蓝图,一点一点地实现。
个人分类: 电影|7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新36里面 涉及民营医院的地方我就想笑。
热度 19 樱木花道 2012-8-16 09:52
一开始就想到了福建莆田的性病医院。 打个比方: 你不过是看一下白带增多,最后民营医院给你开的治疗方案包括灌肠。 资本需要的是增值, 病人的死活才不是关心的焦点。 成都有个玛利亚妇产医院,本来天底下人类出现以来,生产都是个自然现象,结果就有人显摆,非要花20万去里面生孩子, 结果孩子生下来有问题,私人医院搞不定。只好转到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的大夫就开玩笑:这小孩就没有床号了,大家都喊他20万。
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边走边拍 (四)
热度 18 老马丁 2012-2-22 08:17
早上起来,先来老一套 然后陪父亲去医院复查。医院人真多。后来医生告诉我,每天访问量是一万人,外加一万五的陪同家属。 检验室门口。这张照片拍的还行吧。取名叫“等” 挺有次序的。 排队等待信息系统也引入了,根据Behavioral queuing theory,如果知道自己的等待时间和排队进度,能有效的缓解排队带来的压力和焦躁不安感。 回来路上看到耸立在龟山头上的湖北电视塔。它是当年华中最高的建筑物,记得有一年它给Kent香烟做广告,白色躯体从上到下 写了K E N T 四个大字, 极有创意,武昌都看得见,引起全市大哗,不得不扯下。现在堂而皇之的给酒做广告。
个人分类: 闲谈|6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腰疼
热度 3 西楼客 2012-2-15 14:33
要去医院了,怕怕啊
565 次阅读|7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8 03:32 , Processed in 0.03429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