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超越

相关日志

分享 思想上一点点的超越,你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很多训练,来等待自己大脑变聪明 ... ... ...
热度 3 gordon 2017-3-2 05:12
其实我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当然有一个阶段很好了。 你知道,干扰很多的。(不能归类才是原味) 除非是你父母对这个东西非常熟悉,例如以前的大家庭出身。 ************************************************************************ 我的原生家庭呢,资源还是够的,但是父母都不懂这个。 老师,遇见好老师的几率也极低 所以,有波动很正常。 只是当时并不知道 。 ************************************************************************ 出错者更聪明 我学习成绩的下降,就是从我 “固步自封” 开始的,早熟的文明。 其实一时的落后,调整调整就过来了 有人就知道这种事,有人就不知道。 很多高手混到一块儿,你不一定是最强的了 但我还没调整好心态, 不能接受自己排名不足的事实;结果导致了更差的结果 。 *********************************************************************** 最可怕的是 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不行, 有时候原生家庭影响很大,思想上一点点的超越,你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很多训练,来等待自己大脑变聪明。 一遍一遍 ,一遍一遍 当年我超越 “学区第一” 就是如此,就是勤能补拙。(后来就是整个认知混乱,又陷入了 “公知” 的陷阱) 后来上学,就脱离父母的掌控了。以前父母对我要求很严格,后来就落入了 “人文主义” 的陷阱。 文史哲 (经典) 这种东西毕竟简单 。 哲学难一点 *********************************************************************** 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也没有什么路可走。 因为中国大陆的学术受限,所以,这些深层次的科学知识没有人知道。 脱离开现成的老共的办法,学习就一落千丈 。 *********************************************************************** 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好招儿,也只能 step by step ,一遍接着一遍 不过 认知提升了,轻松一点。 认知不提升,就死做题呗;只是会产生 “心理疲劳” ,还有就是夹生饭,不知道 学的都是啥东西。 学一段时间,就学不下去了,不过都有一个过程 *********************************************************************** 大脑的灵活度啊,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以前对这个事情,认识的不透彻 他比你聪明一点,你就得花很多时间来进行训练。 有的是原生家庭的原因, 人家家庭本来就是 智力在你之上 。 你的成长,需要时间。 ( 你要老想着,抓着第一名不放,那就很痛苦 。挫败感是很强的;当时我一直对这个东西认识不足) 思想上一点点的超越,你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很多训练,来等待自己大脑变聪明 ... *********************************************************************** 讲点真话吧,成天吹牛逼,其实是我不怎么行 讲点 “走麦城”的,让大家 “笑一笑” 有什么委屈的事,讲出来,让大家 “笑一笑”
20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超越周星驰(转)
热度 1 gordon 2017-2-20 04:22
星爷这个人,实力极强,也有钱,但是有着某名的弱点 ******************************************************************************** 新语丝: 我在5年前就已经宣布“韩寒神话”被终结了,韩寒从此只能去混娱乐圈。大家对照着韩寒现在的表现和我当时写的这篇文章看看,我说得准不准?“韩寒神话”的终结 网友甲: 韩寒当年好像说过一句咱们作品见,结果却是再也不见。是否代笔或许并无定论,但至少说明他并不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韩寒或许曾经热衷过写字,但其实真正热衷的是作品带来的名利。 网友乙: 很难想象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作家会因为质疑而就此封笔 的 ******************************************************************************** 上面的都是傻逼吗?,有一点正常人的脑子吗? ******************************************************************************** 可能因为我挺韩寒,心里像堵了一样 我个人认为我很有穿透力,对于我们这种社会,起码能够把个体跟生命、跟政治、跟真正的问题挂钩起来,而之前的一些学者,就把人带到纯学术里面,丧失自我 ******************************************************************************** 很多人都觉得周星驰在生活中,是一个不太好相处的人。爱财,没有安全感,吝啬,生活技能差,有怪癖,没担当。朱茵作为旧爱,还抖落过他的劈腿往事,用流行语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直男癌患者。 但为什么我们仍然觉得屏幕上的周星驰可爱?因为 他主动给自己贴了“loser”的标签 ,就像《大话西游》里他反讽至尊宝不是大英雄,《美人鱼》里邓超爽快承认自己是暴发户一样,周星驰坦率地宣布,我直男癌,我很混蛋,你别来爱我。 你看几乎所有周星驰电影里,男主角都只有一个动作,逃跑。 ******************************************************************************** 认识一个小姐姐。跟一个谁也理解不了的男人在一起,类似于《功夫》里的周星驰,而且她跟他认识的时候都二十多岁了,她各方面特别健全,他从来没有为她打架挨揍的往事。 她就是喜欢一个谁也理解不了的人。喜欢得很小心。偶尔吵架,她筹措用词时还会问我说,你觉得这话合适吗,会不会说重了。 她很怕话说得太重,对方顺势就说,那我们分开吧。 就这么过了几年。终于在一次冷战后,她没有给台阶下,用几乎迅猛的姿态,嫁了一个投资机构的合伙人。 我相信按照她审慎的性格, 这个结婚对象不是临时抓来的,在她的生命里埋伏已久 。可是我亲眼目睹过她说“我怕他真的不理我了”的样子,做不到用道德立场去苛责她。事实上,没有人责怪她,人人都说她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我们在店里挑婚鞋,鞋子摆了一地,她一双双试过去,我们在热烈讨论哪一双是用来藏的,哪一双典礼时穿,哪一双虽然用不上但好看还是买了吧。然后她的前男友打电话给她,说我现在过来找你。 我不知道他是来踢馆还是来送祝福的,朝她使劲摆手,劝她让他别来。 但他还是来了。他问了办酒席的地方,说真好啊, 跟着我的话,婚礼真的做不到这个排场的,他说我就算撑面子办,恐怕也没什么人想来 。 小姐姐木着脸不说话。 那个前男友跟她说, 我以前老会想,你为什么跟着我呢,我现在总算不用想这个问题了 。 小姐姐抬起头,淡淡地说,那恭喜你哦。 地上真的很多双鞋子。 前方是花团锦簇的新生活,身后是那些积郁漫漫的日子 ,我想象着她曾经怎么坐立不安过。 这是凡人的感情。放不下执念,但是也情不自禁地为自己打算,丢不开那个人,但,终于还是缓慢地布置了离别的动作 。 但 周星驰电影里的感情,是超人的感情,是永远幻想身边的那一只泼猴,有天会成为带她走的大英雄。我不觉得这是周星驰作为直男癌的幻想 ,我觉得那是另一种道歉,他把她形容得那么好,让她好得不近常理,不合人情,然后把自己放在一个可怜又可笑的位置,比普通人还尴尬,还普通。他明确画出了两人之间的天堑,说你看吧,我不配的。你好走了。 “我不配”是一句我觉得非常讨厌的用来拒绝人的话,可是,从周星驰嘴里讲出来,有另一种味道。 ******************************************************************************** 他不太知道要怎么处理一段活着的,会让人心跳又跳脚的感情,也不知道她们到底在爱他什么。 他只能催促这爱情快点死掉 。故事变成往事,人变成回忆影像里的一部分,才觉得彻底安全了。她们不会追着他喋喋不休地问,他就不用茫然地躲了。 这可恶吗,可能吧,但 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要怎么回应善意和爱意的 。 很多人只擅长跟自己相处 ,责怪自己,也怜悯自己。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来修正性格缺陷的,他只能看着镜子里那个一身是刺的混蛋,说还好她走了, 我以后最多对不住自己 ,不必对不起她了。 跟那种爱得不管不顾,感情丝毫不节制的女人演对手戏,是很难的,周星驰和他电影里的男主角,都招架不住。他们只会怀念。 所以我们会看到,从《大话西游》到《美人鱼》,当年欠下的“我爱你”,被年月硬生生拖累成了一句,“世间始终你好”。他终于给当年的感情定了调。 ******************************************************************************** 脆弱,怕受伤害 我竟然把她放走了,嫁的人也不好。后来有了小孩,再也没法联系了 我父亲也是如此,他不是一个坚强的人。 他是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我干活了,没有功劳有苦劳 我妈妈说,他就一直跑我外婆家干活儿 是一个没本事的人 你说让他去搞个革命,打个仗,太有精神了 窝囊废 一个男人害怕失败,实在是,莫名其妙 周星驰,把女人描写的太美,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借口 不敢面对人生的邪恶和世俗的禁忌 ******************************************************************************** 广告时间, 哈哈哈 而如果你有幸,可以大大方方表达爱意的话,你想对你爱的人说什么呢? 2017年情人节,全球知名时尚生活方式品牌 kate spade new york 倾力推出全新情人节be mine系列。 对大部分不知道女人“到底在想什么”的直男的来说,送包确实是节日里一个稳妥不出错的选项。 ******************************************************************************** 转别人的,连广告也转吧 大家都有过不像自己的时候,都有过,绷不住在马路上笑得乱七八糟的时候 。 “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耀眼。 天气或好、或坏、或一般, 所有的日子都很美好。” ******************************************************************************** 凡人世间的讨厌和琐碎,你总是要见一见的,还不如我亲自领你去
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终于超越了钱伟长
gordon 2017-1-1 05:06
蒋介石发金元券,钱伟长的工资只够买两个暖水瓶。 钱伟长说,当时钱学森在喷气实验室给他找一个活儿,当然要办签证。 签证上有个问题,如果美国和中国打仗,你是忠于中国,还是忠于美国 钱伟长填了一个 NO **************************************************************** 你说弱智不弱智 要是我,我会毫不犹豫的填 yes **************************************************************** 我终于超越了钱伟长 毕竟钱伟长以前是学文科的, 文史哲大脑,一看就是弱智 呵呵呵 **************************************************************** 钱学森 说 我一生的成就是我的太太比我小三岁 爱死你了,真牛逼,偶像 哈哈哈
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自卑与超越 ——— 《史迪威日记》
热度 4 gordon 2016-10-10 20:42
60年前,也即上一个癸未年里,蒋介石抛出了《中国之命运》也是那一年,他代表中国 出席了著名的“开罗会议”,中国跌跌撞撞成了“四强”之一,蒋介石也勉强成了“四巨头”之一。 临危受命从美国来到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对日作战的史迪威将军,曾与蒋有过频繁接触,他们曾产生许多矛盾、摩擦,他笔下的蒋介石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是活生 生的,不是历史教科书式的。《 史迪威日记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蒋介石和 1943年的中国,也促使我们更清醒地反思这个有几千年专制历史的古老大国。 史迪威经常在日记中把蒋介石叫做“花生米”,在1月 19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金钱、影响和职位是领导人唯一考虑的事情。阴谋诡计,欺骗出卖,虚假报道。索要他们能得到的任何东西;他们独一无二的念头是让别人打仗;对他们的‘英 勇斗争’做假宣传;领袖们对人民漠不关心。懦弱蔓延,勒索至上,走私漏税,全然愚蠢无知的参谋机构,无力控制派系争斗,继续压迫民众。拯救他们的唯一因素 是老百姓的麻木服从。‘知识分子’和富人把他们宝贝的崽子送去美国,农家子弟离家去死——没有关怀、训练或领导。而我们则处于这样一种位置只能支持这个腐 败的政权并赞美其挂名首脑,那个英明的爱国者和战士——‘花生米’。天啊。”(170—171页) 在一个美国职业军人的眼中。一方面,几乎人人都在蒋的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也不敢出。1月 26日,史迪威和蒋一起进餐,就领教了“那种气氛”,“很简单的饭菜,没有什么仪式,但是天啊!那种气氛。在这个至高无上的人面前没人敢说一句话或发表一 个观点。寂默一直延续到一颗智慧之珠落下,或是某个鲁莽的外国人询问西瓜是否出自哈密。你从僵直的姿势和紧张的表情中可以想见,汗水正从这些家伙们的后背 淌下。一旦最终开了腔,这一荣誉的接受者就会低声恭敬地做出明了的回答。没有争论,没有提问:只有毫无表情的脸和冰冷的端庄举止。”(173-174 页)7月7日,美国政府命令史迪威授予蒋“荣誉军团总司令勋章”,他在日记中说:“‘花生米’迟到了一个半小时。在仪式上他有些坐立不安。……‘花生米’ 身边的每个人又都成了石头。何像雕像般坐在那里,根本没有张嘴。”(189页) 那些部下在蒋面前“没人敢说一句话或发表一个观点”,“都成了石头”,这只是表面的一套,他们背后并不执行蒋的主张,也没有人对他讲真话,阳奉阴违成了他 们奉行的不二哲学。实际上,蒋介石治下的中国——“到处都在扯皮、瞎忙。……我面对的只是拖延、虚伪、懒散、迟钝和麻木不仁。此外还有阴谋、对抗、欺骗和 阻碍。”(10月 24 日,208-209页) 3月4日,史迪威和一个有名望的中国人交谈后,在日记中写道:“他证实了我全部的最悲观的观点。‘花生米’其实算不上独裁者。他发布命令。每个人都鞠躬言 ‘是’。但谁也不干什么。他了解盗窃和腐败的全部情况,但他没有治愈这一问题的力量。……他也了解全部恶劣条件,但他做不了什么。…… 挽救中国的不是军队 进行的战争,而是国家的辽阔面积和交通的不便 。”(17 6页) 7月的某日, 史迪威日记 中 记录了一位中国内阁官员的谈话,其中这样评论蒋介石:“他想成为一名合乎道德的君主,一名宗教领袖,一位哲人。 但他没受过教育 ! 如果他受过4年大学教育,他也许就能理解现代世界的情况,但我们清楚地看到他对此一无所知。他根本不懂。假如他懂的话,情况是会好一些的,因为他想好。没 人对他讲真话……没人。他不爱听不快的事,于是所有人只讲他爱听的。不可能和他讲理……跟孙中山可以……但这个人!如果谁顶撞了他,他会勃然大怒。所有人 都绕着圈子避开危险和难题。他不了解事情的进展情况。他大量发布命令……如同雪片一般……每个人都唯唯诺诺,他从不知道实际上做到了哪些事。他害怕老百 姓,怕人们议论。于是他竭力阻止他们讲话。这很愚蠢。这就像是不打死响尾蛇却又不想让它出响动。他没有理由怕什么。 史迪威接着写道:“战争之后中国将会遇到极大的麻烦。‘花生米’只明白他身边发生的事,而这个国家很大,他不可能完全控制。顽固、愚蠢、无知、不容他人、专横、不讲道理、无法说通、忘恩负义而又贪婪无比。”(191页) 史迪威日记 中 不断地指责蒋的忘恩负义和贪婪。早在1月 30日,他在和蒋见面后就这样写道:“他酸得像醋。对美国没有一句感激之言。只是想从我们手里得到东西。”(174-175页)类似的话他曾几次在日记中 提及。7月 12日,在蒋终于书面同意了他提出的对缅作战计划(“索茜计划”)后, 史迪威日记 中说:“这样一个污水地……如此顽固、无知和极度忘恩负义。(189页) 蒋以为通过让史迪威担任他的联合参谋长就会让史接受他的命令,对此,史在9月4日的日记中嘲笑蒋:“他也太愚蠢了。他不理解我还有别的身份,如顾问团美国 代表、美军司令、租借物资分配人。”史既不根据蒋的旨意分配租借物资,也 不容许蒋随意动用美国部队 ,蒋“气得发疯”,“发脾气”,却无可奈何。而围绕着蒋 身边的多是“只会言是的人、寄生虫、盲目崇拜者和马屁精”,他们在蒋的面前诚惶诚恐,“咬着指甲、浑身发抖。”在1943年的重庆,史迪威几乎成为“唯一 一个让他得知全部真相的人”,那些真相常常使蒋“发疯”,蒋也怀疑其真实性,“而且肯定有许多人对他说我在撒谎。这对他们来说是必需的,因为我攻击了那些 假报告、怯懦行为、玩忽职守、走私、偷盗以及诸如此类的不正当行为。我有足够的证据使他相信,至少在这些案子上情况是真实的。”(196页) 6月 18日,他记下了写给史迪威夫人的一封信:“在回国愉快了一阵之后又一次踏上了粪堆。……回来后发现蒋仍同以前一样一 一条贪婪、偏执、忘恩负义的小响尾蛇。此处在宜昌事件中一片惊慌。他极为紧张,甚至将茶壶和花瓶摔到来访者身上。” 宜昌事件指的是史迪威离开中国期间,日本人向宜昌发起过一次强攻,夺走了上万中国人的生命。这一行动曾吓坏了蒋介石,他以为日本人试图从长江三峡溯江而上,打开通向重庆的门户。 作为一个美国人,史迪威想不明白的是,蒋处理军政大事居然可以绕开正常体制,策划于密室之中。他嘲弄、感叹:“这个伟大的独裁者,他让他的部队忍饥挨 饿,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187页)9月 13日,史记下了一位中国官员的话:“他〔蒋〕以为他是主的化身。实际上他是个顽固的小蠢驴。”(199页)蒋的特务无所不在,戴笠甚至在史迪威的房子里 安插间谍,蒋 只相信身边的人 、秘密警察、嫡系军队,以为凭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永谋权力。还有一些事可以证实这个体制的荒唐,当蒋介石和史迪威之间陷于僵 局之时,出面周旋的是两位受美国教育的女人,一位是被史迪威叫做“白雪公主”或“梅”的宋美龄,一位是被他叫做“埃拉”或“姐姐” 的宋蔼龄,她们的权势炙手可热,战争和政治仿佛只是她们的“家庭事务’。从宋蔼龄当面指责“花生米”,就可以看出这一点(10月 17日)。“‘花生米’越来越不像是个独裁者,倒更像是个政治上的骑墙派。他除了树立了他的声誉之外没有什么权力,他的家人了解这一点。……再者,‘花生 米’要比我所想的更加反复无常和怪诞。梅(蒋介石夫人)总是说,他很难把握,…… 他得出结论时不太考虑证据 ”。(9月 25 日,201-202页)12月 16 日,两个女人当面告诉史迪威,“她们已近乎精神崩溃。不能入睡。梅说昨天夜里她祈求了他〔蒋〕。对我说她做了‘一切努力,就差杀了他’。埃拉说,他在烦的 时候就装出一副高贵的姿态。”(230-231页)她们的努力是有效的,1943年将要告终之际,蒋介石终于授予史迪威指挥使用中国驻印部队的全权,他在 12月 19日的日记中说:“一个多月以前我差点被赶走,现在他却给了我一张空白支票。”(233页) 但是,好景不长,1944年10月,史与蒋的冲突已不可调和,史最终被解职离开中国。9月 26日的 史迪威日记 不无凄凉:“两年零八个月的奋斗,得到的是一个嘴巴。日本人广播说我阴谋废黜蒋介石,自己在中国当王。聪明极了。仅此就可使蒋介石产生 疑团。(或是重庆制造的,以使他的行为显得有理?)”(292页)当然,这已是后话。
12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阿德勒的“自我超越” ——— 论中庸之道的原起(转)
gordon 2016-6-28 20:38
“为什么‘人’会选择‘中庸之道’来作为准绳和基础”。 我 认为,想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我们所处的环境聊起。我们生活的这个被称为“地球”的地方,其实在有“人类”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也就是说,“人”在来到 这个地球的时候,面对的就不是一个“原初”的状态,在这个并非原初的状态中,“人”就不得不与其所处的环境发生联系。在各种关联中,人类就像被置在一个封 闭空间中的皮球,自由地飞向任何方向的时候,都会被环境的墙壁弹向另外的方向,然后再继续飞、继续撞、继续反弹......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运动 中,人类慢慢意识到了对于自身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安全的运行模式——中庸之道。试想一下,如果人类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原初的环境,就像宇宙发生之前的那一个 质点,我想,人类也许不会遵循中庸之道,而是改用“大爆炸”式的无限拓展方式发展自身吧。 在 环境限制的基础上,人类对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与追求,更是进一步造就了人类的“中庸之道”。在地球上,人类无论是体能,还是繁殖能力,亦或是对突发事件 的应对能力都属于“差等生”,这样的水平想要在地球上游刃有余地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因此,为了应对各种危险,为了让自己更加安全,人类成帮结伙地联合了起 来,这样的联合进一步为人类自身的自由发展设置了“壁垒”。在人与人的各种交流中,相互之间的体谅与合作造就了人类社会最为安全与合理的规则——中庸之 道。 除 了以上两点,每一个人必定会经历的人生经验更是使得人类最终选择了“中庸之道”。人类本身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在能够独立生存之前(10岁前)必须要经历 一段较长时间的“受压制”、“被抚养”过程,这一段根深蒂固的经历使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埋下了深深的“无奈”与“自卑”,这样的无奈与自卑使得人类 早早就清晰地界定出了自我安全发展的边界,虽然人类自身的其他特质(憧憬、自信、兴趣、人定胜天......)经常会对自我设置的边界不断进行冲击,但由 于边界早已建立,所以即使遭到不断冲击,人类的潜意识最终还是会将每一个人带回到“正反合”的规律中来。 综上所述,中庸之道是人类为了自身发展所做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目前看来将会继续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k0MTYyMDQ=/v.swf
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特罗洛普: 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才华
热度 1 gordon 2016-3-31 07:10
有人告诉我这种写作方法有辱艺术家的才华。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才华, 如果真有的话,我的才华就是我让自己服从这些限制和束缚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必须服从的规律更强大。规律,有着滴水穿石的力量。不起眼的每日任务,如果真的做到每日完成,就能超越大力神的伟业。 —— 特罗洛普 ************************************************************************************* 即使没有 特罗洛普 那些作品, 仅他的一部《自传》就足以使他在文学史上留名。他在《自传》中生动地记叙了他的一生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坦率地泄露 他在写作时为自己规定的字数“定额”以及由出版作品所获的收入 ,好象故意要激怒那些推崇灵感的唯美主义者。 ************************************************************************************* 可怜你们被这假面具骗的太久了。 ——— 《东方不败 之 风云再起》 ************************************************************************************* 特罗洛普,这个人是谁? 特罗洛普当之无愧是英语文学史上最多产的小说家之一,但是他并不是专职作业,他在写作的同时一直 全职在英国邮局工作 ,而且干得还很不错。 不用质疑人家多产背后的文字质量,虽然 中国很少有人知道此翁是谁 ,但他真的是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世纪英语小说家中,除了 “简奥斯汀” 之外就数他最受读者欢迎,而他出产的优秀小说的数量,连专门卖文为生的 “狄更斯” 都无法望其项背。
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是怎么失去野心的(转)
gordon 2016-2-4 04:19
索罗斯讲演:人的不确定性原则 2016/2/1来源: 《超越金融》 : 在我的一生中,我制定了一个概念框架帮助我既作为一个对冲基金经理去挣钱,也作为一个政策导向的慈善家去花钱。 在我的一生中,我制定了一个概念框架帮助我既作为一个对冲基金经理去挣钱,也作为一个政策导向的慈善家去花钱。但是,框架本身是无关乎钱财的,它是关于思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而这个问题从很早开始,就已经被哲学家们广泛地研究。 50年代末,我还是伦敦经济学院的一个学生时,就开始发展我的哲学。由于我提前一年参加了最后的考试,在我得到学位之前,有一年的空白时间去打发,可以 选择导师对我进行指导,我选择了卡尔波普尔,一位维也纳出生的哲学家,他的名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的书中,波普尔认为,经验真理不能被绝对地肯定。即便科学规律也不可能摆脱疑云:他们可以被实验所证伪。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实验数据证明这个理论 是错的,就足以证明整个理论不成立,而哪怕有再多的数据支持该理论,也无法完全肯定该理论是对的。科学规律实际上是假设性质的,而真相永远有待检验。意识 形态声称掌握着绝对真理是胡说八道,因此,他们只能由武力去推行。这适用于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思想最终都导致镇压。波普尔 提出了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社会组织形式:开放社会,一个人们自由持有不同意见的开放社会,法律规则允许不同意见和利益的人和平相处。在这里,经历过纳粹和共 产主义占领的匈牙利,我发现开放社会的理念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当我阅读波普尔时,我也在学习经济理论,我发现在 波普尔强调知识永远是不完备的同时,经济学理论却有完全竞争理论,并假设知识是完备的,我被两者的矛盾难住了 。这使我开始怀疑经济理论的假设。这是我哲学上的两大理论启示。当然,我的哲学也深深地植根于我个人的历史。 我一生中的经验成型于1944年德国对匈牙利的占领。那时我还不到14岁,拥有不错的富裕中产阶级背景,但突然之间,就因为我是犹太人,就面临着被驱逐和杀害的前景。 幸运的是我的父亲对这种非常态的事情是有充分准备的。 他经历过俄国革命,那是他一生的宝贵经验。在那之前,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 ,一战爆发后,他自 愿参加了奥匈军队。他被俄国人俘虏,送到西伯利亚去成了战俘。由于野心,他成了犯人们自制报纸的编辑。这份报纸是手工写在一个木板上的,名字就叫“木 板”。这份工作使他非常受欢迎,他被选为囚犯的代表。之后,一些士兵逃离了邻近的集中营,该营的囚犯代表被报复性枪杀。我父亲不想坐以待毙等待同样的事情 发生在他所在的集中营里,就组织了个小组领导了一次越狱。他的计划是造一个木筏航行进入大海,但他的地理知识太缺乏,他不知道 西伯利亚所有河流都流向北冰 洋 。他们漂流了几个星期才意识到是在漂向北冰洋,又花了好几个月穿过重重的针叶林,寻找道路回到文明。与此同时,俄国革命爆发,他们又卷入其中。经过了一 系列的冒险之后,我的父亲才终于回到了匈牙利,如果他当时留在集中营不逃走,应该早就回到家了。 gordon 注: 看着啥也没做,其实规避了风险 。 我父亲回到家已经变了一个人。俄国革命期间的经历深深影响了他。他失去了他的野心,除了享受生活之外什么也不想。他传授给他孩子的价值观和我们生活的环 境流行的也截然不同。 他不想敛财,也不想成为社会支柱,只想干活挣钱恰好能过日子就行 。我记得一次滑雪度假之前,被他派去向他的一个主要客户借钱,之后我 父亲不高兴了好几个星期,因为他不得不加紧干活还钱。虽然我们日子过得还算宽松,但我们不属于那种布尔乔亚式的家庭,我们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骄傲。 1944年,当德国占领了匈牙利,我父亲马上明白这不是正常的时世,也不能按正常的法则办事。他给他的家人和不少其他人弄来了假身份证,那些人有的付了钱,有的是免费的。大部分人幸免于难了。那是他最好的时光。 用假身份生活也成了我的一次刺激的体验。我们处于致命的危险之中,周围就有人死亡,但我们不仅活着,还帮助了别人。我们和天使是一伙儿的,战胜了不可一 世的魑魅魍魉。这让我感到很特别。这是多么High的冒险。有父亲做可靠的向导,我顺利地度过了艰辛。一个 14岁的孩子还能要求什么? 经历了逃脱纳粹的快感之后,在苏联占领期间,匈牙利的生活开始失去光泽,我需要寻找新的挑战。在我父亲的帮助下,我找到了离开匈牙利的路。当我17岁 时,我成了伦敦的一名学生。在我的研究中,我主要的兴趣是深入了解我所诞生的这个古怪世界。但我必须承认,我也怀有一些成为大哲学家幻想。我相信,我已经 获得了把我和其他人区别开的智慧之光。 在伦敦的生活真是令人大失所望。我没有钱,单身一人,没人对我说的话感兴趣。但即使可恶的生活迫使我靠更世俗的方式谋生,我也没有放弃哲学雄心。在结束学业后,我有一串错误的开始。最后,我在纽约套利交易的位置上稳住了。但空闲时我仍然继续我的哲学研究。 这就是我第一篇重要文章的来历,题目是“意识的负担” 。这是一次试图把波普尔的“开放和封闭社会的框架”进行模型化的尝试。它把有机社会和传统的思维方 式联系在一起。封闭社会与教条方式相联系,开放社会与批判方式相联系。我不能妥善解决的问题是,我无法将思维方式和真实社会事件之间联系的属性进行分解。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是我怎么想到要发明“反身性”这个概念的历程,这个概念我呆会儿要详细探讨。 事有凑巧,反身性概念提供给我一个观察金融市场的新方法,这个方法比当时流行的理论更好。它提供给了我一个判断依据,首先是作为一名证券分析师,然后是 对冲基金经理都能用上。我感觉就像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能够满足我成为一个大哲学家的幻想。某一刻,当我的商业生涯遇到障碍时,我立马掉转船头,全力向 哲学进发。因为我太珍惜我的发现,一刻也不想离开它。我感觉反身性理论需要更深地挖掘。当我越来越深地对这个题目进行钻研时,我在我自己构建的迷宫中迷失 了。一天早晨,我发现自己看不懂昨晚刚写的东西了。在那一刻,我决定放弃我的哲学探索,集中精力挣钱。只有在很多年以后,成为一个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之 后,再回到我的哲学中去。 1987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书《金融炼金术》。那本书里我试图解释我金融市场操作的哲学基础。这本书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大部分对冲基金行业内的人都读 过,商学院也在教授。但是书中的哲学争论却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它更多被理解为一个成功生意人的虚荣心,赚了钱就幻想自己是哲学家。 我自己也开始怀疑到底是不是做出了重大的发现。毕竟我是在对付一个自古以来就被哲学家探索来探索去的课题。我有什么样的理由去认为自己做出了新的发现, 特别是别人都没有这么认为的时候?毫无疑问,概念框架是对我个人有益的,但似乎别人不认为它有这么大价值。我不得不接受别人的判断。我没有放弃我对哲学的 兴趣,但我已经只把它当做我个人的偏好。我的生意和慈善活动(慈善已经越来越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中,我继续按照这个概念框架行事,每次我写一本 书,也会忠诚地重申我的论点。这对我发展我的概念框架有帮助,但我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哲学家。有一次,我还发表了一篇题目为“一个失败哲学家的再尝 试”的演讲。 但这一切都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改变了。我的概念框架使我首先预见了危机,又在危机终于发生时利用来去处理它。我在对事件解释和预测上做得比大部分 人都好。这改变了我和其他许多人对理论的评价,我的哲学不再是个人的事情了,它值得当做理解现实的一种潜在贡献予以严肃重视。这是促使我做这一系列讲座的 原因。 言归正传。今天我会从整体上解释“易错性”和“反身性”这两个概念。明天我将它们应用到金融市场,之后,应用到政治上。这还将引入“开放社会”的概念。在第四讲,我会探讨市场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差异,第五讲,我会提出一些预测,以及针对此时此刻的一些处方。 我可以把核心思想用两个相对简单的命题来阐述。其一是, 当一件事情有人参与时,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始终是片面的、歪曲的 ,这是易错性原则。另一个命题 是, 这些歪曲的观点能反过来影响到的与该观点有联系的事情,因为错误的观点会导致不适当的行动,从而影响事件本身 。这就是反身性原则。例如,把吸毒成瘾者 看成是罪犯导致他们真的产生犯罪行为。因为误解了问题并干扰了对吸毒者适当的治疗。另一个例子是,声称政府是不好的,往往也导致糟糕的政府。 易错性和反身性都是纯粹的常识。因此,当我的批评者说,我只是 陈述了显而易见的事实 时,他们是对的,但只是在最简单的层次上是对的。让我主张更有趣的 是,它们的意义并未得到普遍的赞赏。特别是反身性的概念,经济学理论一直刻意回避甚至否认它。因此,我的概念框架值得认真对待,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新的发 现,而是因为像反身性这样常识性的东西被刻意忽略了。 在经济学领域中,反身性并没有位置,经济学家总是希望找到确定的东西,然而,我却说不确定性是人类事务的关键性特征。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均衡概念之上的,但这个概念与反身性概念直接矛盾。正如我会在下一讲讲到的,这两个概念产生了两个对金融市场完全不同的解释。 易错性的概念没有什么争议。人们普遍承认,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其复杂性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我也没有提供更大更新的见解。主要原因是,参加者本身 就是事情的一部分,在处理时往往无法处理自己。或者这样说,当面临一个极端复杂的现实时,我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方法去做简化(仅举几个例子,比如概括,两 分,比喻,决策规则,道德观念等等),人们使用这些方法时,如果把他们自己也是处理对象的一部分,情况就更复杂了。 大脑的结构是易错性的另一个来源。脑科学的最新进展已提供了一些对大脑如何工作的认识,并且已经证实休谟的观点:理智是情感的奴隶。理智来自于我们想象力的虚构。 大脑被成千上万个感官冲动轮番轰炸,但意识却只能同时处理七八个事情。在有限的时间内,这些冲动必须被凝练、排序和解释,出错和扭曲无法避免。脑科学为我的原始论点增添了许多新的细节,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本质上是不完善的。 反身性概念需要多做一点解说。它仅仅适用于这样的事件,在事件中,具备有思考能力的参与者也是事件的一部分。围绕参与者的思想会形成两个函数。其一是 认 识这个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我称之为认知函数 。二是 向有利于己的方向改变世界,我称为参与(或操纵)函数 。(在索罗斯的演讲中,认知函数和操纵函数分别 是cognitivefunction和 manipulativefunction,其中function既可以翻译成功能,也可以翻译成函数。在其本意中,是指参与者的功能,这种功能需要一定 的输入因子,或者说,变量,并产生一定的输出因子,并可以用函数的形式来表达。比如一个人砍柴,输入是人、木头和斧头,输出是柴火,函数名称是砍柴。本文 中,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和中文的习惯,既有翻译成函数的地方,也有翻译成功能的地方,但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译者)这两个函数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连接起思想和 现实。 在认知函数中,是现实决定了参与者的观点 ,其中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从现实到思想的。与此相反, 在操纵函数中,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从思想到现实的 ,也就是 说,参与者的意图在对世界产生影响。当两个函数在同时起作用时,他们可以互相干扰。 如何干扰?通过剥夺每个函数中的自变量,这些自变量同时是其他函数的因变量。因为,当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是另一个函数的因变量时,就没有一个函数具有真正 独立性。这意味着认知函数不能产生足够的知识来作为参与者决策的依据。同样,操纵函数可对改变世界的结果产生影响,但不能单独确定它。换言之, 其结果容易 偏离参与者的意图。在意图和行动以及行动和结果之间必然会产生某种偏差 。因此,在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事态的实际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理解不确定性与反身性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探讨远一点。 如果认知函数孤立地运作而完全不受操纵函数的影响,它可以产生知识。这些知识被表述为结果为 真的断言 ,也就是说,这些断言如果和事实符合,就是真的(这就是真理符合论告诉我们的判断标准)。但是, 如果操纵函数对事实产生了干扰,从而改变了事实, 这时候事实已经不能再作为独立的标准去判断那些由认知函数产生的断言了 ,因为即便断言仍然与事实符合,但由于事实已经被改变,这样的符合也缺乏独立性了。 考虑这样的断言:“现在在下雨。”这个断言是真是假依赖于天气的实际状况,实际上,现在在下雨。现在再考虑另一个断言:“这是一个革命的时刻。”这个断言是反身性的,它是否为真依赖于断言本身带去的影响能否鼓励起一批造反派来。 反身性陈述与说谎者悖论(即,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是个说谎者。-译者)有一定的联系,后者在形式上也是一个自我参照的断言。但虽然自我参照已经被广泛 地分析过,反身性受到注意却要少得多。这是很奇怪的,因为反身性有对现实世界有影响,而自我参照纯粹是一种语言现象。 在现实世界中,参与者的思想,不仅表现在断言上,当然还表现在各种形式的行动和习惯上。这使得反身性成为一个非常广泛的现象,而其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反馈回路。 参与者的意见影响事态的发展,事态的发展影响参与者的意见。该影响是持续和循环的,于是变成了反馈回路 。 反身性反馈回路还没有得到严格的分析,当我最初遇到这个问题,并试图分析的时候,我闯入了问题的复杂性之中。我假定反馈回路是在参与者意见和事件实际进 程之间的一个双向连接。但不同参与者意见之间的双向联系呢?如果一个孤立的个人问自己“我是谁”“我主张什么”,作为对自己问题的反应而改变了行为习惯 呢?试图解决这些困难时,我在众多的分类中越来越迷失,以至于一天早上,我已经看不懂前一天晚上写下的东西了。也就是这时候我放弃了哲学开始一心一意赚 钱。 为了避免这种陷阱,让我提出的下列术语。让我们把现实分成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思想构成主观方面,事件构成客观方面。换句话说,主观方面包括参加者的头 脑中发生的事情,客观方面是指外部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只有一个外部现实,但有许多不同的主观意见。反身性可以连接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实方面(但只要要 包含一个主观方面),并在其之间设立双向反馈循环。特殊情况下,反身性甚至在同一个现实的一个方面也可能出现,这反映在一个孤立的个人对他自己身份的反 应,可以说是“自我反身性”。然后我们可以区分两大类:反身关系(主观方面之间的连接)和反身事件(包涵客观方面的连接)。婚姻是反身关系;2008年的 危机是反身事件。当现实中没有主观方面参与,就没有反身性。 反馈回路可以是负反馈,也可以是正反馈。负反馈将参与者的观点和实际情况之间越拉越近;正反馈则把他们越分越远。换言之,一个负反馈过程是自我纠正的, 它可以永远存在下去。如果外部现实中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它可能最终导致一个平衡点,在这个点,参与者的观点正好对应于实际情况。在金融市场一般认为发生的 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均衡这个在经济学中的核心事例,只不过是负反馈中的一个极端事例而已,在我的概念框架中只不过是一个受限制的特殊情况。 与此相反, 正反馈过程是自我强化的,它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因为参与者的观点将与客观事实相差越来越远,最终参与者也将不得不承认它们是不现实的 。两者 间的交互过程也不会让事物的实际状态维持稳定,因为正反馈有这样的特性,它让现实世界中已然存在的任何倾向都越来越严重。这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均衡,而是 动态的不均衡,或者说,任何可以被描述为离均衡越来越远的情况。 在这种离均衡越来越远的情况下,通常参与者和现实之间的分歧会达到高潮,从而触发另一个相 反方向的正反馈 。这种看上去的自我强化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否定式的繁荣-萧条过程, 在金融市场中,就是积累泡沫和泡沫破裂的过程,在其他领域也能找到类似的 情况。我把这称作创造性谬误 ,即,人们对现实的解释是有偏差的,根据这种偏差的观点产生的行动又导致现实真的出现偏差,并越来越严重。 我知道这一切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我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将更容易理解。但是,你们不得不忍受我。如果我想提出一个不同观点,抽象化反而能够帮助我做到 这一点。在处理类似现实和思想以及相互关系这类题目的时候,人们很容易犯晕做出错误的模拟。所以, 曲解和误解可以在人类事务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最近的 金融危机就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如何运作的错误解释。我将在下一讲讨论这个问题。第三讲,我会讨论两个创造性谬误——启蒙谬误和后现代谬误。这些具体的例子 将聚焦于讨论误解在历史进程中有多重要。但今天的讲座,我仍将停留在高度抽象的层次上。 我主张,当有思想能力的参与者参与进社会现象时,情况与自然现象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思维的作用。 在自然现象中,思想没有发挥因果作用,只 具有认知功能 。在人类事务中,思想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既具有认知功能也具有操纵功能。这两个功能(函数)可以互相干扰。这种干扰不是随时都发生(发生 在日常活动中,像开车或者装修房子那样,这两种功能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但一旦发生,就引入了自然现象中所没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两个函数内都 有表现: 参与者根据不完全的认知去行动,他们行动的结果也不符合他们的期望 。这是人类事务的重要特点。 与此相反,在对自然现象的例子中,事态的发展不以观察者的看法为转移。外部观察者只与认知函数相联系,现象本身提供了可靠的标准让观察者的理论可以明确 判断真伪。因此,外部观察者能够获得的知识。基于这一知识可以成功地对自然界实施改造。在认知函数和操纵函数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分野。由于这样的分野存在, 比起在人类领域来,两个函数可以轻松地达到目的而不存在偏差。 这里我必须强调,反身性不是人类事务不确定性的唯一来源。是的,反身性的确将不确定因素引入参与者的观点和事件的实际过程中,但其他因素也可以产生同样 的效果。例如,参与者不知道其他参与者所知道的信息,也导致了偏差。这与反身性相当不同,可也是人类事务不确定性的来源之一。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兴趣, 其中一些人自然会与其他人冲突,这也是另一种不确定性的来源。此外,如以赛亚柏林指出的,每个参与者遵循的价值观也是多样的,其中也充满了矛盾。这些因素 造成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更比反身性产生的更广泛。我将它们都放在一起提出人类不确定性原理,这是一个比反身性更广泛的概念。 我谈到的人类不确定性原理,比起贯穿在笛卡尔哲学中的主观怀疑理论更具体,也更严格。它给了我们更客观的理由相信,我们的看法和期望是(至少可能是)错误的。 虽然人类不确定性主要影响的是参与者,但对社会科学却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援引卡尔波普尔的科学方理论,我可以清楚阐明这种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简单、 优雅的理论。它由三个要素和三种行动组成。这三个要素是科学规律、规律运营的初始和终结条件。这三种行动是预测、解释和验证。当科学规律与初始条件相结 合,人们能提供预测。当它们再和的终结条件结合在一起,人们能提供解释。在这个意义上,预测和解释是对称的和可逆的。至于验证,则负责将通过科学规律得出 的预测与实际结果相比较。 根据波普尔的观点,科学规律是假设性质的,它们不能被证实,却可以通过验证来证伪。科学方法论成功的关键是,可以利用每个个体的参与,共同对一个理论进 行验证,而所有个体的参与都会成为验证的一部分。一个个体失败的验证就足以证伪一个理论,但再多的成功案例却不足以证实它。 科学怎么能既是实证的又是理性的呢?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波普尔提供的是一个聪明的方法。根据波普尔的说法,之所以是经验的,是因为我们通过观察由理论 产生的预测是否符合事实,来确定理论的正确性,之所以是理性的,因为我们使用了演绎逻辑来得到预测。波普尔摒弃了归纳逻辑,代之以验证。归纳是不可被证伪 的,因此是不科学的。波普尔强调了科学方法论中验证的核心作用,并带有强烈批判性思维地断言科学规律只是暂时有效,并永远对重新验证开放。因此,波普尔理 论的三个突出特点是:预测和解释的对称性,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性,以及验证的核心作用。验证让科学发展、改进和创新。 波普尔的理论对于自然现象研究效果良好,但人类不确定性原理却向这个极端简洁和优雅的理论中注入了不和谐。因为预测中引入了不确定因素,预测和解释之间 的对称性被破坏了,验证的中心作用也处于危险之中。最初和终结的条件中是否要包括参与者的思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每一次验证都需要复制这些条件。如 果参与者的思想包括在内,就很难观察到它的初始和终结条件,因为参与者的观点只能从他们的讲话或行动中推断。如果它被排除在外,最初和终结条件不构成单独 的观察目标,因为同样的客观条件可能由于参与者的不同,和截然不同的观点相联系起来。无论哪种情况,归纳都不能被恰当地进行验证。这种困难并不会排除社会 科学家通过归纳获得有价值结论,但这些结论不满足波普尔理论的要求,也不符合物理定律的预测能力。 社会科学家发现了这一结论难以接受。而经济学家,借用弗洛伊德说,正经历着“物理嫉妒”。 为了消除与人类不确定性原理相联系的上述困难,人们做过很多尝试,试图在参与者的思想和现实之间引入或者假设一些固定的关系 。卡尔马克思断言,物质生产 的基础决定了思想的上层建筑。弗洛伊德认为,决定人的行为是冲动和潜意识的综合体。他们都宣称自己的理论是科学的,但波普尔指出,他们不能被证伪,所以只 是伪科学。 但到目前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尝试是在经济理论领域展开的。它从假设完美知识开始,当这种假设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时候,又通过不断加大扭曲来维持这个 声称行为是理性的神话。经济学结束于理性预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一个对未来乐观的预期,作为对这个预期的反应,最终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将向这个预期 趋同。这个假设是荒谬的,但在使经济理论在牛顿物理学基础上进行模型化方面却是必要的。 有趣的是,当他们在《经济学》刊物上进行交流时,波普尔和哈耶克都发现社会科学不能产生和物理学相类比的结果。哈耶克猛烈抨击了机械和轻率地将自然科学 中定量方法应用于物理学的尝试。他称之为科学主义。卡尔波普尔在《历史主义贫困论》中指出,历史不是由普遍有效的科学规律决定的。 然而,波普尔宣称他称之为“统一方法学说”的理论时,他是指自然和社会科学应以同一标准来判断。哈耶克,当然,成为了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使徒,那儿是市场 原教旨主义的大本营。但在我看来,人类不确定性原理的含义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题是根本不同的,因此他们需要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标准。人们不能期望 经济理论能够产生普遍有效的规律,可以用来逆向解释或者预测历史事件。我主张,如果只是依样模仿自然科学,只会导致人类和社会现象的失真。物理学中可行的 方法放到社会学中就失效了。 不过,由于过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不同,我也遇到了些麻烦。这种两分法通常在现实中没有找到,它们是由我们引入的,用来让这个充满了迷惑的现实好 理解一点。事实上,即便在物理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严格区分看来是有道理的,但总是有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和动物社会研究等等,占据了中间的位置,无法严格区 分。 但我不得搁置我的保留意见,首先承认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是需要二分的。因为社会科学遇到了另一个困难,这个困难是自然科学可以避免的。 这个困难就是:社会科学是具有反身性的。海森堡发现的测不准原理并没有丝毫改变量子行为, 但社会学理论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或是反身性理 论, 都可能会影响它们涉及的社会领域 。科学方法被认为是依赖于真理的。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并不与此假设矛盾,但反身性的社会理论却与此矛盾。为什么社会科 学本可以积极改变社会,却只是被局限于被动地研究社会现象?正如我在《金融炼金术》中说的,炼金术士在试图用咒语改变基本金属性质时犯了错误。相反,他们 应该集中精力去参与金融市场,这才有可能成功。 社会科学如何才能排除这种干扰?我提出一个简单的补救方法:承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二分法。这将确保人们能正确对待社会理论的优点,而不会错误地 用自然科学方法乱作诊断。我建议以此作为研究框架是在保护科学方法,对社会科学也不意味着贬值。这个框架并没有对社会科学能够研究什么做出限制,相反,通 过把社会科学从对自然科学的依样模仿中解放出来,可以防止它被错误的评判标准所左右,让它有可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这种精神下,我将在明天对金融市场做 出阐释。 谢谢! 作者:索罗斯 来源:本文为索罗斯2009年在布达佩斯中欧大学系列演讲的第一讲,收录在《超越金融》这本小册子里。
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赘婿的高潮:第六一三章 超越刀锋(十二)
热度 16 农民家的狗 2015-6-16 13:07
赘婿写到超越刀锋(十二),终于,高潮来临了,在战友的鲜血浸透下没有蜕变的军队,终于在战友被驱赶为肉弹 被屠杀的惨剧面前,被激发了。 这里边不仅是弱者,更有原本的强者在比死还艰难的境地中,成长为强大的组织的一部分,坚忍、顽强什么的,都不能形容他们的强大。 愤怒的香蕉也许是在模仿一支无以伦比的泥腿子革命军队的成长经历,我从他的模仿中,感受到这个组织不可抗拒的伟大。
9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在中国从道德上搞臭对方,就可以打倒对方?(转)
gordon 2015-3-29 15:02
就是它的博弈平衡是用道德来维系的,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就是英国国王对美国殖民地所说的,对美国的条件是最宽厚的,反叛的反而是它,呵呵 有的人能忍的了,有的人忍不了。 不是条件宽厚不宽厚的问题 注:我父母都是脾气不好的人,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意见。可能也跟这个有关 中线相扑 ,利益平衡点都不能超过 要么是我赢,要么是平手。不允许出现第三种选择 这是优点,也是缺点。缺点就是不容易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 只要能从道德上搞臭对方,就可以打倒对方。追根溯源,从道德上先发制人,这在等级社会中是博弈的优势策略。传统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所有的资源都是 按照等级来分配。不同等级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平等可言。虽然有法律,但是法律对不同等级的公民也有不同的要求。“刑不上大夫”就是歧视性处罚的明证,而所谓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连人称包青天的包拯对犯有不孝之罪的皇帝都只能鞭打龙袍而已,其他人怎敢挑战皇权?不同等级之间唯一的共同约 束就是“道德”。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怕是当朝皇帝,也不可能在道德上超越尧舜禹这样的圣明之主,偏偏皇帝们又都主动或者被动地宣称自己希望成 为一代圣主。于是,一旦臣子对皇帝不满, 只能从抽象的道德上提醒,而不能指出任何实质性的缺陷 。对付难以用刑的大夫们,则需要抬出孔圣人的道德标杆。而对 付等级低下的人,甚至不用大肆进行道德批判,家规国法就成了这些人的“明规则”。因此,如果说等级社会有平等的话,那唯一的平等便是“道德面前人人平 等”。弃法律而用道德,这是中国长期徘徊在法治社会之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中国不同,欧洲社会是宗教社会。所有人都是上帝或真主的子民, 拥有最高权力的国王统治世俗世界,而负责传播上帝福音的教廷则统治精神世界。即便是国王,也要受到宗教的约束,他们登基都需要教皇或教主加冕。11世纪 初,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宣布废黜罗马教皇,而教皇反过来宣布废黜亨利四世,最终以国王在雪地里向教皇负荆请罪为结局,这就是著名的“卡诺莎事件”。在中世 纪,《圣经》或《古兰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维持欧洲社会的法律法规或道德戒律。因此,在没有法律的时代,欧洲社会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在 政教分离的现代社会,法律成为维持社会运转的主要规则,而宗教则隐身其后成为补充规则。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现代社会的重 大进步。因为法律显然比教条更具有可操作性,容易在技术上进行衡量,并且针对犯罪程度的轻重区别性惩罚。更重要的是,法律是立法机构对民意的表达,可以与 时俱进地修改完善,使国家的治理具有合法性基础。而教条则容易变得空洞和僵化,并且难以真正反映民众的利益。 相对于有系统文本的教条,“道德” 就显得更加空洞、任意 ,而以动机来揣测道德水平的做法基本上缺乏可证实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诉诸道德批判,试图以道德来替代法律法规,无疑是向现代文明的 巨大倒退。法律也讲动机,但只是在案情不明的时候用作推理的依据之一。如果事实本身一清二楚,动机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事实。要依法治国,就要习惯于讲事实 和摆证据,而不是动辄拷问动机和诉诸道德批判。
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印度终于真的超越中国:印度大妈2014买金量世界第一超过中国大妈 ...
热度 34 燕庐敕 2015-2-14 21:37
  “中国大妈”们的对手来了。由于首饰金热卖,印度2014年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 黄金 ( 1227.90 , 7.20 , 0.59% ) 消费市场。   世界黄金协会1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黄金需求达到顶峰后,去年下跌4%,降为3924吨,为5年来最低,原因之一为中国市场对黄金饰品的需求猛跌三分之一。   尽管中国和印度市场去年黄金总需求都减少,但是印度金饰品需求旺盛,从而使其以842.7吨对814吨超过中国,成为头号黄金消费国。   印度去年多数时间仍在实行黄金进口限制,但是婚礼和节庆消费仍把金饰品需求推升8%,达到662吨,为世界黄金协会1995年开始记录以来需求最旺盛的一年。
92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能把车开成这样,看热闹的也看醉了。
热度 20 大道至简 2014-10-24 17:22
能把车开成这样,看热闹的也看醉了。
发生在冰岛的一次离奇的驾驶事故,司机的技术与思路,完全超越人类所能想象的极限……还有这次不是女司机哦....
95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重道不重术2—— 超越感官
gordon 2014-5-13 07:45
“重道不重术”的本质是依靠人的感官, 现代科学,它是反本能的,超越了人体的感官,依赖数学或者实验仪器,而不依赖于人的感官。 象凯利公式那个事,你没有资金管理的方法,怎么着也不行。 而这个方法至少需要概率论的知识,是不可能一下子就猜到的。 凡事用数学很麻烦,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数学表示的。 “重术” 是科学方法的模糊、简易操作版,它至少依靠实验。 模糊化增加了这种方法的适应性。 ×××××××××××××××××××××××××××××××××××××××××××××××××××××××××××××× 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困惑了很久。 注:“重术不重道” ,它是反本能的,因为“重道不重术” 也能说的通,而且思维还经济。 反“本能”这种事就很别扭。 ×××××××××××××××××××××××××××××××××××××××××××××××××××××××××××××× 另: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科学上也有答案了。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于物种的进化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基因决定物种,物种是不断进化 的,而物种的进化不是简单的渐变,而是基因的突变,基因突变论才是现代生物进化的主流。也就是说新物种是由原有物种基因突变而来,基因突变了新物种诞生 了。 对于新物种的基因突变,物种的发育形成的物体可以变异但对于这样的变异无法让成亿万的细胞同时一个方向的变异的,单个细胞的变异差异大了就要被肌体的 免疫细胞消灭,无果消灭不了就是癌症变成肌体的死亡而不是形成新物种,一个物种不论父体母体发生基因突变但它还是原来的物种,只有影响后代的精子、卵子的 突变才是形成新物种的关键,这些突变的精子或卵子要变成受精卵才是一个新物种的开始,但不同突变的精子和卵子同时同样的变异难以做到的,因此形成一个新种 受精卵难以想象,这就是著名的后天取得的性状难以遗传后代的生物学原理。 突变只有发生于受精卵细胞或者种子以及细胞不多的胚胎时期,这个将要成为新肌体的 单个细胞如果变异了,就形成新物种了,因此对于新物种的诞生,一定是从受精卵细胞或者种子完成的,从而鸡这个物种的诞生,也是要从受精卵开始,第一个受精 卵——鸡蛋应当是一种与鸡不同的物种下的一窝蛋产生的。一个物种的起源,一定是从一个基因突变的受精卵开始,不论是父体还是母体的基因突变,通过交配和受 精,形成受精卵是新物种的开始,产这个受精卵的生物与之有物种之间的质变。生物的进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在基因理论下发生质变的则只能是生物用 于繁殖的受精卵或者种子,所以鸡的进化也是一样,最先出现进化质变成为鸡这个物种的只能是鸡蛋而不是活鸡。
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ISSCC论文数 台湾大学超越 MIT、IBM、INTEL 冲世界第一(转)
热度 1 gordon 2014-2-26 08:01
注:老新闻,我只是想说华人在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实力非常了得,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 IC=Integrated Chinese 的原因 。很多人都 不知道中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还以为人民币的实力比不过美元,我只能呵呵了 今年中国大陆有4篇优秀论文入选ISSCC 2014,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中,两篇来自清华大学,一篇来自中科院半导体所,还有一篇来自复旦大学。王志华教授非常激动地说:“很荣幸其中有两篇有我 的署名。我个人认为,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ISSCC上发表的论文数如果偶尔有1~2篇,只能说是‘噪声’,一旦很规则地有2~3篇,说明已经接近ISSCC 的平均水平 。单从论文数可以看出,中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集成电路研发能力已经有所起色。” 终于获得入场券了,呵呵 中国人要和世界上最聪明的华人竞争,真是太难了。 清华校友的半导体非常强 ,注意是校友,不是清华大学 基本上和大家的直观印象类似,美、日、韩、台湾、新加坡、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欧洲的意法半导体还是厉害,瑞士、瑞典、芬兰 北欧的这几个不意外, 比较意外的是比利时。 ××××××××××××××××××××××××××××××××××××××××××××××××××××××××××××××× ISSCC論文數 台大衝世界第一 2007/05/11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ISSCC是全世界IC設計領域論文發表的最高指標;在教育部5年500億的「發功加持」下,台大的系統晶片研究中心 (SOC),今年在ISSCC的論文發表數,不但超過了全球大學,勇奪第一,甚至還超過IBM、Intel等國際知名大廠。 SOC 研究團體召集人、台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表示,2002年該團隊在ISSCC的論文發表數還掛零,2003~2005年分別上升到2、3、8篇,去年更一舉 達到9篇, 勝過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躍居所有大學的第一名 ;今年論文發表數衝到了11篇,更首度超越IBM、Intel 。 「許多重要的IC設計突破,都在ISSCC發表,如目前任天堂、SONY遊戲機中的CPU,都是IBM做的,就於3年前在ISSCC發表。」陳良基說。 而今年在ISSCC發表的論文,則包括了全世界最快的電路,達75GHz,可運用在無線通訊;陳良基說,目前手機的通訊僅2.4GHz,未來增加到75GHz時,等於頻寬擴充30倍,用手機接收電影、畫面,速度都將快很多。 ISSCC(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是引領全球、最先進的固態電路及系統晶片國際學術會議,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每年2月召開,每年都吸引電子業領先 廠商及頂尖IC設計工程師參與;受邀於ISSCC發表的主題演講,將是未來5~10年業界注目的焦點。 【2007/05/11 聯合報 】
26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自卑与超越——心理学对当代中国生活的意义
热度 3 gordon 2014-2-13 03:51
在中国现行的社会条件下,通常我们都会发现:孩子们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对竞争的准备远较对合作的准备为充分。 他们对于自尊过分的重视,造成了他们的困境。 他们都是失败者。 越自尊越失败。 在其学校生活中,对竞争的训练又一直持续未断。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不幸。 假使他击败了别的孩子,遥遥领先,他的不幸并不见得少于屈居人后而万念俱灰者。 现在回忆起来,我这一生读过的最好的书就是古龙的小说,他给了我人生的温暖。 不过古龙小说里的人物,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都是断层的,我们不知道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江湖中,那些人为何还能保持合作意识,又是如何生存的。 阿德勒的书填补了这片空白。 这本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它的中文名翻译很怪,叫 《自卑与超越》 注:获得这么一本书并不容易,是绕了一大圈之后,经济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我才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才回过头来找到这么一本书。 没有什么是简单的。 还有,感谢老虎的那段 《威权皇子与地区发展模式》的社会分析。我写这个东西的时候,倒是和老虎的这篇文章无关,写完了想起来了。 ××××××××××××××××××××××××××××××××××××××××××××××××××××××××××××××××××× 有时候你可以轻易的洞察出谁是失败者,天生失败者 扩展阅读: 威权皇子与地区发展模式 http://www.aswetalk.org/bbs/home.php?mod=spaceuid=76do=blogid=9002page=2#comment
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超越本能
热度 3 gordon 2013-11-23 10:15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这么一个问题,储蓄是为了什么? 通常的答案是为了对抗风险,没错。以前是自然世界后来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存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这其实是一个本能的回答,有风险对抗风险,然后收藏了一堆破铜烂铁。 风险没有人能猜的出来,类似储蓄这样的人类行为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赢利而不是对抗风险。 不同的人生观造就不同的人生道路,对抗风险的人脑子里可能是社会进步啊,技术进步啊,之类的。 典型的进步主义者的思想,而这样的人往往很穷。为了赢利的人,只关心个人财富增长就好了。 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技术更新快,这样社会里的个人,生活成本太高昂了。 ××××××××××××××××××××××××××××××××××××××××××××××××××××××××××××××××××××××× 我一直在想怎么把社会进步、技术进步这样的东东绕过去,这可能是答案的一种。 我还在想如果《倩女幽魂》不是张国荣和王祖贤来演,换 “一个歌手和一个演员” 来演会是怎么样的。例如 汪峰+ 章子怡 哈哈
2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无感而发
热度 17 穆都 2013-4-3 19:43
穆都:还在被追赶,尚未被超越 小糊:以前被追赶,暂时被超越 容易:一直在追赶,尚未超越过 sduivy:一直在奔跑,还没被咬到 京虎子:一直在捕食,还没成功过 洗心:一直有雄心,还没有摸到(老虎屁股) 河蚌:一直跑得快,就是没有脚 www
122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人很难超越社会
热度 1 gordon 2013-1-11 10:28
今天心理突然很不舒服,是看一个短片 “中国历时近20年首次实现教育投入占GDP4%” 引发的。 原因很简单,我自己那时候什么都没有,我努力很长时间才有的,他们直接就有了。 这种感觉我来的太晚了,这些东西我同学在大一就知道,那时候他们都没有什么方法,就是努力,最后都变得很小气。 有很多现实的真实是没人跟你说的,很多现实的细节都淹没在轻描淡写之中,具体的细节是怎么样的,他们是如何突破合作的困境的,没有人告诉你,而这些才是真东西,真功夫。 若干年后,我才明白 不是靠努力就能行的。更可笑的是,还有一些朋友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嘴上说不用功,其实在家里下暗劲 ”,哈哈哈 感谢一起讨论的日子,感谢所有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当时我们都好青涩啊 说点笑话,真是太可笑了,哈哈 ××××××××××××××××××××××××××××××××××××××××××××××××××× 整体水平有差距,真是太难了 ××××××××××××××××××××××××××××××××××××××××××××××××××× 再转石康语录: 社会的信息透明流动 使得 圣人、领袖、大师、富人、名人时代都过去了, 美国人已懂得,他们只是教育与运气的自然产物 ,同样羡慕嫉妒恨也是信息不畅的产物,在机 会平等时,只要你愿意付出,任何梦想都可能成真, 美国人已学会平静的面对梦想,先是你的服务与产品,接着是你的自我。这观点使骗子无处藏身。
1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纪念-超越自我
热度 13 夜观天象 2012-8-17 08:18
纪念-超越自我
70后的名号后面终于又加了一个。博士后! 回首过去,来路并不平坦,放眼未来,前路漫漫依然。上下而求索之。GO!
39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在身材这个问题上,人种优势很难超越
热度 45 宝贝小猪 2012-2-3 23:18
不比不知道。 之前,我觉得我闺女的腿够长的了,小萝莉不到九岁,1米35,在学校也算是高个子了。腿遗传自她妈妈,嗯,我老婆172,腿跟我一样长,我高出她的四厘米都在上身。 闺女现在游泳到九级,跟一个拉丁小女孩一个班,身高,还有腿的比例,完胜我闺女。还好,我闺女脸比她漂亮些,让我稍感欣慰。
991 次阅读|3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20:17 , Processed in 0.063238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