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新加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新加坡

相关日志

分享 抵制萨德跟萨德的影响至少一样大。
热度 13 youyouyuyu 2017-3-11 11:53
我们先后跟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都有摩擦了。台湾不用说了。一步一步的,现在是韩国。连朝鲜也开始废话。 民粹很容易煽动起来。对手也会暗中煽动。帐很容易算在上面的头上。即使上面对萨德无视默不作声,我觉得民粹也会被煽动起来。 脑残的爱国行为被放大。误导成 爱国是SB 。很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跟韩国有过经济往来被坑过的会借此发泄一下。这里面起哄的,想出名的,想抖机灵的,想借坡下驴的,想借机发泄对上面不满的,对韩国不满的。。。。。乌烟瘴气。 我们被进一步围堵,螺丝又被拧了一扣。 对以后出口收购都有影响。 现在外贸开始转逆差,这方面开始往外流银子了。 即便不闭关锁国也要面对围堵了。 ...... 问题是 未来会难在何处?
698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贫困是性别歧视的帮凶(转)
热度 2 gordon 2017-2-21 09:53
来源:比尔盖茨基金会 U2乐队主唱博诺曾对比尔·盖茨说:“贫困是性别歧视的帮凶。”这句话给盖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社会越穷,女性的权力就越弱。如何帮助处于贫困国家最底层的妇女争取更多权利?盖茨夫妇在他们的公开信里探讨了一个最佳实践——自助团体。 自助团体有三个基本原则:共同遭遇、自我帮助和集体行动。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男性团体中的成员在等级制度的约束下很难自由分享信息。然而,女性团体就没有这种阻碍,她们更擅长传播信息。再加上她们往往具有共同遭遇,于是更容易形成自助团体,集体推动变革。 目前仅在印度一国,就有大约7500万名女性参与自助团体。下面几个故事,展示了这一群体的缩影。 极度贫困带来的困境 Kalaivani 来自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钦奈,1997年她的丈夫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孩子和一笔债务,那时她才24岁。在印度,女人很难找到能足够赚钱养家的工作。她 丈夫的一个朋友告诉她可以介绍一份新加坡的工作给她,但到了那里她才知道自己已被卖为妓女。她失去人身自由,被迫站街招揽顾客,一个多月后,新加坡警察在 一次清扫行动中逮捕了Kalaivani,并将她遣返回钦奈。 虽然幸运地逃离了魔窟,但债主们很快就找上门来。为了养 家,Kalaivani发现自己没有其他选择,于是她成了一个在家揽客的性工作者。性工作的收入足以让她养活自己以及一双儿女,并能储存一部分用于还债。 历经艰辛,她终于在2003年还清了所有债务,但为了抚养孩子她依然继续从事性工作。 Kalaivani的遭遇不是个例。在印度,越来越多的妇女因为极度贫困和债务负担,不得不通过性服务来补贴家用,甚至成为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这其中有些人是趁丈夫外出工作时偷偷从事性工作,还有些人则是寡妇。 来自伦敦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的法学高级讲师Prabha Kotiswaran博士在她的新书《危险的性,隐形的劳工》中探讨了这一现象。在她的调查中,Kotisawaran博士与数以百计的性工作者交谈,包括一个嫁给家具描画师的女人, 她们夫妻感情和睦,但她丈夫的收入非常不稳定 。为了提高家庭收入,该女子曾经在服装店找到了一份工作,但由于在工作中经常遭受性骚扰,她决定回家当个秘密性工作者。 “她分得很清楚,她有一套莎丽是专门在揽客时穿的,还有一套莎丽是家务时穿的,她非常热爱自己的丈夫,并且非常自豪他们不必依赖亲戚度过家庭的财务 危机。”Kotiswaran说,“但她很感伤地提到,之前她做12小时轮班才能赚取100卢比,而现在她在五分钟内就能赚到200卢比。” 根据印度官方统计,印度共有超过270万人感染艾滋病。
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新加坡超越中国成第一
热度 17 grass 2016-12-7 13:28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2月7日报道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2月6日公布最新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54万15岁学生参加了2015年测试,内容涵盖科学、阅读、数学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科学是这次的主要测试内容。 总体而言,亚洲国家的学生表现最佳,综观三项能力测试,新加坡在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参数评估的教育系统中独占鳌头,超过此前第一的中国。   据悉,在科学测试中,除了爱沙尼亚、芬兰和加拿大以外,前十名中的名次皆花落亚洲。新加坡第一,日本第二,台湾地区位居第四,澳门和香港地区分别是第六和第九名,中国大陆第十。 在数学测试中,香港地区和澳门分别是亚、季军,中国大陆第六。在阅读测试中,新加坡摘得第一名,香港地区和加拿大分别位于第二、三名。   在2009年和2012年的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在科学、阅读和数学三大领域连续两次名列榜首。2015年,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的学生代表中国参加测试。 这届学生不行 还是低分高能?
1049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南海仲裁案另一个意料不到的后果——坡县解读
热度 28 jerf71 2016-7-15 15:00
关于南海争端,新加坡国立大学这张地图让美国有点尴尬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AwNDMwMg==mid=2649835602idx=1sn=8a98ad76ce80a7799045db81909bf769scene=5srcid=0715oLlkSbNnUbVa2axhUUQD#rd 南海仲裁案结果对中国相当不利,连天平岛都居然成了“礁”。而作为与此事没有直接关系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其国际法中心的网站上挂出的一张地图,竟让仲裁案的幕后推手美国有点措手不及,小小狼狈了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法中心网站上刊登的一份地图。 这份地图的来源显示是美国政府,而地图里太平岛的英文名称清清楚楚地写着是island(岛)。 在13日美国国务院的记者会上,一位中国记者就发现了这份地图,并据此质问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这位发言人只能支支吾吾,尴尬地笑.... 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今天(14日)还特别举办了一场关于南海仲裁案的“炉边谈话”。 活动由新加坡前副总理贾古玛和巡回大使许通美主持,新加坡外交部、总检察署及各研究机构,以及多个国家驻新大使馆的代表参加了座谈。 (规格挺高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王江雨副教授在会上发言 王江雨表达了五点意见: 1. 南海仲裁案,中国一直坚持不参与的立场,仲裁庭上也没有仲裁员代表中国。因此,中国输掉仲裁案是很自然的。 2. 7月12日仲裁结果公布后,中国迅速发表的声明,值得特别关注,因为这是中方对其权利的历史性澄清。 3. 仲裁庭裁定太平岛是“礁”不是“岛”,不应有专属经济区。这点令人非常意外,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解读过于狭隘。 4. 仲裁结果无异于在中国本就已经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上火上浇油。 5. 长远来看,合作开发才是唯一出路。 王江雨会后表示,对于他在会上发言时指出仲裁庭在太平岛问题上对有关法律解释过于狭隘激进的观点,得到了一些与会代表出乎意料的同情和支持。有一位大佬说,照这个标准, 连新加坡都不是岛了! 王江雨说,显而易见,如此激进的判决可能会把许多有岛屿的国家吓坏了,包括一些东盟国家。谁还敢把自己的领土问题交给如此激进的仲裁庭来裁决? 在美国的邻居加拿大,最近也发现一本早在1947年由美国印刷出版的南海地图。 地图对中国南海岛礁有详细描述,部分岛礁更明确标明主权属于中国。 点评:1, 王江雨给人的感觉不是很稳重。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没有从法律角度来谈论 仲裁合法非法 ,也是醉了。 2,“ 如此激进的判决可能会把许多有岛屿的国家吓坏了,包括一些东盟国家。谁还敢把自己的领土问题交给如此激进的仲裁庭来裁决?“ 东盟内部谈崩了,没法发表声明。各国如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现在都没有正式的反应。这个 仲裁(不是 判决)明显是坑人,坑不了TG,美爹,但小国可能就绕进去了。 3, 另一个意料不到的后果是 东盟对日本这个搅屎棍更加戒备。
1499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坑论ZT
热度 11 云潇Rg 2016-4-24 11:53
今天早上,我看新闻,讲的是泰国政府关于和大陆合伙修高铁的一些想法的内容,新闻如下: 在贷款利率上,泰国对中方提议的2.5%利率并不满意,希望中国给予的优惠利率能低至2%。 泰国追求的是贷款利率和项目成本的“友情价”。泰国交通部长阿空在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是连接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政府间项目,也是为了纪念中泰两国建交40周年。“这正是我们为何对中方说,这是一个友谊项目,所以不要赚取任何利润。” 从某种角度说, 2.5%确实高了,日元贷款才多少,泰国真心想修铁路,人家是全球招标,这里面有个综合折算,大陆认为我2.5%我建造效率高,比如说比人家快1倍,折算就是1.25%,日本日元便宜但不一定这快,还有就是运行成本,这事儿算综合才有的谈。 钱的成本在那摆着的,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你大陆要出去玩,首先必须要解决的就是钱的成本的问题,美国FFR这么低,天然的投资壁垒,不是说美国不让步,让步你也没辙,为什么,美元巨便宜。 但大陆的基本利率的底线在那横着的,这里影响是综合,假设国外RMB贷款给到2%,你让国内的怎么考虑?会不会成为热钱,假设国内就认了,把国内的贷款利率暴降下来,银行受不受得了,这帮人都是温室花朵,利率本身也有冲击的,现代金融资金流动速度极快,扶贫走一圈儿都来不及,地方马上去理财,所以大陆虽然很清楚这买卖一定可以成,但也是无奈,要僵持一段时间,等国内供给侧改革基本到位,利率下去,才有得让步。 所以额外的话题就是楼部长一直说美国不改革开放,美国不改革开放的核心是美元利率的壁垒,看上去是人家不给你政策,其实本质是一个极难挑战的东西,就是联邦基金利率就是0.25,就算请你去投资,你人民币这么贵,你也去不了。有人说我们可以搞美元去投资啊,你傻啊,你搞美元投美国,你还是替美国当坑,真正正确的办法是用人民币直接投资的。 但利率这种东西不是说你想降就降的,目前已知只有三个办法, 1、印钞,不断供给货币,但你必须有个无限大的黑坑,把钱吸收了,这是美国模式,也是欧洲模式 2、财政贴息,承担赤子,但会导致政府破产 3、让老百姓把存款放弃了,银行系统白捡自由现金流,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美国模式是最先进的,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挖一个巨大的坑 所以今天主要谈一下:坑论 这个坑,是蓄水的坑,不是坑人的坑,怎么我一说坑论马上有人跳出来捂着钱包说我就这几个钱你不要打我的主意呢?你滚犊子,你那几个破钱有个屁用呢?我讲的是搞经济,你第一反映是捂钱包,一副小农思维。 有人提议,挖坑为什么要谈判呢?直接打过去不行吗?其实中国选择的发展模式,就是最他妈的费油的模式,按照美国的玩法,怎么找坑,坑是炸出来,我们要和平发展,人家赌定你不敢硬来,说句真心话,强制被占领国直接使用人民币,是最快的挖坑的办法,但是好像我董不愿意,他的脾气真好,换是我直接氢弹扫路,非我族类都是畜牲,讲究这么多干嘛? 所以,中国的玩法说真的还是比较负责的,美国利率这么低,他为什么搞到最后不跟你扯犊子直接炸了,效率的要求,向中国这种还给你和颜悦色的谈,简直没法想,华尔街要求的是投资回报率,为什么老美特别喜欢打仗,战争效率最高,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是一环扣一环的,现在中国利率水平中高,还有耐心给你和颜悦色谈,如果中国哪天放弃利率的弹性直接压到了0.25%,我坚信大陆银行体系也会促进对交易对手直接下手。 美国人说中国人搭便车,他们的话其实有道理,并且非常有道理,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说,中国就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品,老美的利率最低,他要求的是速度解决问题,到了大陆你就是分级B,美国就是分级A,中国利率高,接手美国的坑自己去整慢慢悠悠的事情,但效率的进化是不可回撤的,我相信大陆迟早会放弃和平发展这个路子,因为身体最终会诚实。 二战为什么打,很简单,因为当时最顶级的武器都是火器,绞肉机开起来不至于伤害到开机器的人,但如果现在要开三战绞肉机,就很难,因为有氢弹,我再次强调,氢弹的重要性。 下面回谈按照『和平』建设模式的三个坑的搞法。 美国人通过和平模式1,搞了3个巨大的坑,1个是马歇尔计划开始,对垒苏联冷战40年,期间换了几个总统?冷战最大的产能是什么?就是以核武器为核心的一系列军工产能,搞到最后到了肯尼迪,已经很艰难了,因为肯尼迪发现自己搞无可搞了,只能去月球,把权重系数最大的玩法都摸出来了,这个跟炒股票炒到最后一定是两桶油一个道理,肯尼迪接盘美国的时候已经是炒无可炒只能去月球,他就想结束这个玩法,军工势力咋可能答应你,一枪打死你。 第二个是自里根时代开始,冷战结束了,因为双方都发现,最大的权重都摸出来了,玩无可玩,苏联的氢弹炸到了沙皇,再大的话可能不是堪察加半岛被气化,可能要把自己炸死,美国也发现玩不下去,星球大战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咋办,只能跟撒切儿合伙,硬是砍低石油,搞垮苏联,当然戈尔巴乔夫的贡献是巨大的,里应外合把苏联重组了,普金拿到的是一个净壳,他其实啥都没干,一直在掏空前苏联的遗产,在苏联垮台后,新的巨坑出现了,就是全球一体化,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决定是天才,并且也只能想这个主意,为什么,氢弹出来了,只能玩WTO,邓老师看到了这个巨大的机会,开始养猫,很多国内的毛左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说小平不对,小平乃天才,他这个圈儿是百分之一百万亿的对,中国是WTO这个新坑中的精品坑。 第三个坑也是美国人发明的,因为WTO搞到中国奥运会的时候,当时其实已经反应出WTO这个坑的效果不是这么好了,冷战四十年搞到最后只能去月球,再搞就要去火星,这咋可能,中国借助WTO已经肥了,瘦猫你一开始喂好吃的,喂多少你吃多少,喂到最后成老虎了,就喂不下去了,所以到了克林顿接盘美国的时候,研究出了衍生品这个近乎无穷大的虚拟坑,衍生品这个东西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坑,理论上就是可以无限大,但敏感性超高,对利率的要求极其敏感,所以对美国而言,他为什么不敢随便加息?这个坑就是个高能反应堆,电影里面掉一个扳手进去就会引发巨大没麻烦,巴菲特也是在克林顿时代大红的,他凭什么敢这么淡定去投资,你们琢磨琢磨,他看到了什么??? 很多人不理解坑论,坑论就是我第一个讲,搞经济其实都是幻象,GDP就是打麻将,很多人学我的理论学不懂,那是因为他不懂坑论,邯郸学步你咋懂?房地产为什么非常重要,房地产对于和平建设的国家就是一个最好的坑,但坑的效率会衰减的,这也是为什么坊间有一个说法,就是最高的摩天大楼起来的时候经济就要出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权重摸出来的时候,你摸无可摸,修最高的摩天大楼,跟冷战40年搞到最后就是登月,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没有什么区别的,大陆要把经济搞下去,只要不断的找到巨大的新坑,就没问题,否则跑到贵州去修那个莫名其妙的射电望远镜做什么呢?外星人也可以拉动GDP的,反正都找求不到,为什么美国人特别热衷天文投资?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坑,顺带还搞科研,不知道上面的决策者理解这个道理不。 真正的搞经济,最理想的模式就是搞到一定的程度,科技突破了,大家开开心心的换换换,类似奔驰发明了汽车,马上经济就繁荣了,马车换换换,然后洗衣机发明了,微波炉发明了,各种新的技术与产品出现了,大家开开心心的换换换,这就是最理想的模式,问题在于,这种好事儿不是你想搞就搞的,科技是你想突破就突破的吗?本质上我们现在玩的这一套东西还是基于爱因斯坦那群天才的遗留产物,其实没什么本质性的突破,即便如此,都玩了一个世纪,但如果玩到最后大家都有100寸大电视,出门都是V8引擎的汽车,你咋换换换?除非科技突破,纵向发展,否则就是横向摊煎饼,找坑,大家对刷,老百姓也乐得其成,一片虚假的繁荣。 中国,目前现在看上去好像折腾不下去了,其实不是的,中国按照前面的玩法,3个大坑,客观的说,瓶颈还早,很早我就讲现在比的就是谁的穷朋友多,谁的战略纵深大,穷朋友多你坑多,为什么我们要搞一路一带呢?花钱一定是好事情,小清新一听说要花钱给黑哥们一百万个不乐意马上说我山区的孩子啊,呜呜呜呜,我那得了尘肺病的工友啊,哔哔哔哔,不出去花钱,你国内就无法建立头寸,你山区的孩子就真的呜呜呜呜了,懂不懂? 穷朋友多,内部的纵深大是什么意思,也是自带一个坑,为什么胡时代就开始盘算西部建设?首先,你要出去,你的钱贵啊,不是你想出去就能出去的,你只能在内部转化,过去我们是东部沿海主导的雁型战略,现在要横着来,搞长江经济带,这就是战略调整,搞横向摊煎饼,为什么突然开始搞县委书记座谈会了?这就是PLAN B,精准扶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严控大城市规模,因为雁型战略搞到最后领头的大雁整不动了,费效比太低了,这个跟为什么搞房地产搞搞搞到最后老城区不拆了,拆不动了,费效比太差了,顺即说下,北上广的老公房持有人,真的没戏了,放弃幻想,不可能在暴富了,政府都搬家了,你们看不到这个战略最后就是黄粱一梦,这就是内部纵深,自己带一个大坑,打破胡焕庸线往西走,所以西部建设也好,一路一带也好,必然强推,然后既得利益者就不高兴了,拿兰州拉面炒,小清新懂什么?我劝你们与其在微博上当键盘侠,不如早点回老家搞西部建设来得实在的,这是深层次的问题。到底谁最反对大陆搞一路一带呢??往这个方向想,谁就最不喜欢兰州拉面。 但是自己内部挖坑有个问题,就是自然规律的问题,我们看到政府始终不愿意放弃东北,但是东北确实按照原来的玩法是有问题的,东北那地方就是不能去玩老的工业模式的,你一年下来半年都是大雪你搞个毛的工业呢?东北转型到新模式才能复苏的,同样的,胡焕庸线是你想突破就突破的吗?老天爷答应?自然是不可战胜的,所以我们搞经济的方式选择的是最难搞的路径,你要和平崛起啊,没办法,只能先搞供给侧改革,把利率降下来再说,话说回来,就算我们采取美国模式,强推一个坑出来,那你的钱也得便宜啊,所以不管你怎么找坑,你都要搞供给侧改革,欧美实践过的手段,这是一定有他的道理的,人家是用大萧条、一二战实践出来的,花了几千万条人命的代价实践的成果,是经得起任何历史检验的最佳模式,所以先搞供给侧改革一定是对的。 顺即说到,接下来国家一定会拼命投科技,为什么,先不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理,说白了,找外星人这个事从国家的角度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坑,要不为什么政府15年中央财政预算突然把科普的经费加大了呢?从宏观的角度说,我们抽象一点看问题,找外星人跟搞房地产还有扶贫,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就是坑,并且这个坑妙处在于你永远找不到,理论上是可以永远花钱的,副产物就是在家里点一根香,祈求找外星人的过程中突然哪个神经病灵感乍现,爱因斯坦重生了,科技突破就是这样来的,用钱砸出来的,可遇不可求的,一旦突破了,作为副产物的大量的衍生品,大家又可以开心的换换换换了,比如开车可以不用轮胎啦,出门儿背个反重力包儿啦,就是科幻电影里面那种,再比如倒腾出虫洞机器啦,一旦出现这个东西,那剩下的就是人口的问题,因为新的坑实在是太多啦,近乎无休止的占坑,到时候人是不够用的,当然,这是空了吹,真要到这一把,那宏观经济就简单了,剩下的唯一的问题是什么呢?什么是最珍贵的?从宇宙浩瀚的角度讲,只有一样东西最值钱了,那就是:时间。 以下顺便做一个影评,电影《木星上行》的剧情,令人灵感乍现的好电影。 结语: 所以我对大陆的发展未来完全不用任何担心,大陆现在第一个坑还没搞完呢,你担心经济做什么呢?按照本人三大坑论,GDP还早的很,为什么,首先是三大手段没有利用到极限,其次,我们是在走欧美花了无数代价才得到的经验之路,理论上讲,是没有研发成本的,所以我担心的根本不是经济减速的问题,是大陆政府不要过早的把这三大手段一下子都搞完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经济过速的问题,一旦经济过速,科技又没有突破,接下来咋办呢?老师都到顶了,你作为学生你的理论是什么?千万别跟我说科技突破啊,可遇不可求的,大陆必须要有顶级的宏观经济学家基于不可以打仗这个底线,抠烂脑壳想出第4种坑,否则我们还是早点挖坑吧,搞经济一定要控制情绪,6.5%太高了,不要太快到终点站呀 搜索 复制
个人分类: 点滴|76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的高房价毁了一切有意思的东西(转)
热度 9 gordon 2016-3-14 14:47
因为我非常喜欢甜点,和朋友一合计从法国引进了一个品牌的甜点进入新加坡市场。本意做这个是为了慢生活的一种理想,只要每个月保本不追求赚多少的,看中的一个shopping mall 里15平方米的地方,租金18000新币一个月。租金直接就粉碎了不赚钱慢生活的理想。 高房价毁了一切有意思的东西
3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追(逃)讨(钱)榜二号人物李华波已在新加坡服刑(ZT)
热度 10 凡卡 2015-4-23 15:29
感觉他是被坡县保护起来了  李华波   涉嫌贪污9400万公款的前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官员李华波,将不得不接受新加坡法庭15个月监禁的判决。   7月10日,新加坡高等法院驳回了李华波的上诉。法官表示,法庭对李做出的判决没有任何不妥或不公正之处。   “这次上诉的结果就是最终结果了,新加坡所有在国家法院(state court)审理的案件只有一次在高等法院上诉的机会。”7月11日,负责该案上诉的王律师事务所副管理合伙人TAN Chee Meng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法庭也驳回了李华波延期服刑的请求,因此,李华波已在服刑中,如果在狱中表现良好,李华波可能能够提前出狱,服刑期 间或许缩短到10个月左右。   去年,新加坡法庭做出判决,认定李华波三项“不诚实接收赃款”罪名全部成立,涉及赃款约18.3万新元,数罪并罚判处监禁15个月。   18.3万新元的两套故事   在移民新加坡前,李华波的身份只是江西鄱阳县财政局一个股长,月薪3000元,管理着4个人的小团队。但由于负责该县的防水墙、灌溉系统等水利工程的 资金安排,李华波的团队得以控制县财政局的6个银行账户,这些账户分别在中行、建行、工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和鄱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开立,李华波本人则 有权批准这些银行账户资金的使用。   2010年3月11日前的一段时间里,李华波开始准备移民新加坡。澳德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董事Edwin Shieh根据李华波提供的资料,通过“全球投资者计划”(GIP)帮助其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   同年8月4日,李华波接受移民面试,在面试期间,李声称自己是景德镇景禹(音译Jingyu)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景禹”)的总经理,在移民资料、面试及评估过程中,李华波均未提及自己的中国政府官员身份。面试后,李华波的移民申请获得批准。   10月初,李华波及妻子在大华银行开立数个账户,包括李名下的大华高收益账户(下称“大华账户”),用于接收来自中国的汇款。李华波是该账户的唯一受益人,也是该账户全部存款的接收人。   在银行主管的介绍下,李华波又结识了新加坡的中央人民币汇款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央汇款”)的老板Ong Ah Sim,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期间,李华波通过中央汇款在中国指定或持有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在Ong Ah Sim的安排下,这些人民币资金被兑换成新元存入李华波及妻子在大华银行的账户。   2010年11月1日,李华波向移民项目下的企业基金II投资150万新元,同月,李华波及其家人的永居身份正式获批。   转账记录显示,李华波的大华账户在2010年12月6日、2011年1月13日和15日分别收到73938.6、35,009.06和 73,774.94新元,合计18.3万新元,即控方所认定的赃款。这些资金都可以追溯到一个中国公司——鄱阳县锦绣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下称“锦 绣”)。   据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成立于2006年11月,仅仅有两个自然人股东聂志飚和江一才,目前该公司已经被吊销。据媒体报道,聂志 飚是鄱阳县农村合作联社城区分社前主任徐德堂的亲戚。控方的证据显示,李华波在警方笔录中承认,自己从2006年12月已开始挪用公款,锦绣实际上是为转 移赃款特别设立的壳公司。下属张清华和徐德堂(音译)负责将县财政局的资金从其他5个账户中转至鄱阳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账户中,然后伪造财政局与锦绣之间 的交易,利用虚假支票将资金支付给锦绣,锦绣再将资金通过中央汇款汇至李华波的大华账户中。Ong Ah Sim及中国调查人员均证实了相关细节。   但李华波在法庭上则全盘推翻笔录内容,坚称全部款项均为合法收入。李华波表示,自己从1985年就已经参与企业投资,近年来在鄱阳鄱湖旅行社和景禹仍 有投资,此外,在移居新加坡之前还将中国的一处房产变现。小心变卖资产及转移资金则是由于准备移民期间仍为政府官员,而政府官员移民是一个敏感话题,另一 方面是需要绕开外汇管制。   李华波在庭上称,自己在2007年至2009年从景禹获得1.06亿元分红,部分资金即转入大华账户。但这一说法却与他自己的笔录内容冲突,李曾交代每年从景禹收到35万元的分红,有关资金并非存入自己的大华账户,而是妻子名下的大华银行账户。   此外,中国调查人员的证据也否定了李的版本。鄱湖旅行社从未对李华波做出任何分红,仅在出售后分给其一笔5万新元的资金。李华波的房产也没有在赴新前出售,而是已被鄱阳县公安局查封,景禹则从未实现盈利。   伪“屈打成招”   2011年1月辞职后举家移民的李华波,在新加坡的甜蜜生活只持续了一个月。   2月24日,国际刑警组织新加坡分部就接到了北京分部发出的红色通报(red notice),2天后,新加坡警方也接到匿名举报,商业罪案调查科介入调查。3月4日获得保释。   对于自己在2011年3月2日至2012年1月26日所做的18份笔录,李华波在法庭上称笔录是自己在“威逼利诱”的情形下做出,辩方请求法庭不予考虑。新加坡要求笔录须在当事人自愿情况下做出才具效力。    “北京已经派人到了新加坡,如果被带回去可能被枪毙或终生监禁;如果承认有关资金是赃款并归还中国政府要求的金额,就可以被释放。”李华波声称,自己在做笔录前曾受到这些威逼利诱。   但这些指控遭到所有出庭作证的执法人员的否认,证据表明,在2011年3月2日刚开始审讯时,商业罪案调查科的人员还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将李华波的行为与中国发生的挪用赃款事件联系在一起。除了收到国际刑警红色通知,中国政府尚未正式联系商业罪案调查科。   “李华波无法在法庭上解释为何警方要威胁他。”法官认为,李也无法解释威胁他能够让警方获得什么好处。   3月7日,李华波就已经雇佣律师,“在受到这样的威胁逼供的情况下,律师不可能不建议李华波做出投诉,甚至在做出部分笔录前,李华波就已经与律师见面。在他获得保释在外的11个月时间里,没有就受到威胁逼供做出任何正式投诉。”法庭指出。    李华波在笔录中详细描述了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犯罪过程,甚至在有机会修改时,还去主动改正笔录中的错误。法官直言,李华波的举动根本不像一个遭受威胁的人会做出的行为。 ---坡县警方好坏!欺骗我这么天真无邪的胖子   “(作证的执法人员们)的证词互相之间基本可以保持一致,而李华波本人的说法却缺乏连贯和一致性,让人难以相信所言为实。”法官根据种种矛盾之处认为,李华波的笔录是有效的。
1176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的数学考题
热度 9 Dracula 2015-4-16 06:16
这道题是几天前新加坡电视主持人Kenneth Kong贴到facebook上的,开始说是新加坡5年级的数学考试题,后来经有人查证是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的试题。题目里有不少语法错误,而且意思不是很清晰,下面是纽约时报对题目的改写。 Albert and Bernard just met Cheryl. “When’s your birthday?” Albert asked Cheryl. Cheryl thought a second and said, “I’m not going to tell you, but I’ll give you some clues.” She wrote down a list of 10 dates: May 15, May 16, May 19 June 17, June 18 July 14, July 16 August 14, August 15, August 17 “My birthday is one of these,” she said. Then Cheryl whispered in Albert’s ear the month — and only the month — of her birthday. To Bernard, she whispered the day, and only the day. “Can you figure it out now?” she asked Albert. Albert: I don’t know when your birthday is, but I know Bernard doesn’t know, either. Bernard: I didn’t know originally, but now I do. Albert: Well, now I know, too! When is Cheryl’s birthday? 答案和解释在这里 http://www.nytimes.com/2015/04/15/science/answer-to-the-singapore-math-problem-cheryl-birthday.html
114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回复长了,记录一下,对新加坡以及港人评论
热度 9 范进中举 2015-3-28 16:09
这是站在中国和人性的角度去考虑新加坡态度的问题,如果从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角度看李光耀和新加坡,他为中华民族在南亚留下一个节点。让咱们反过来,假 设一下过去五十年的历史看问题,如果新加坡当年亲华,包括现在亲华,这个国家还能存在吗,华人还能在那块土地繁衍生息吗?如果顶层没有看到这点,像那个沈 国放胡说八道的态度考虑问题,就不会参加李光耀的葬礼了。 ------------------------------------------------------------------------------------------------------------------------------------------------------------------------- 人家是“king‘s chinnese”,自己有自己的利益所在,没啥。历史证明他干的不赖,至少和他作对的现状很惨,以上是对过往的几十年总结。后面呢,中国崛起是大事件, 百年一遇的,和新加坡建立的历史契机一样,在这样背景下面,利益在哪里还要问吗?新加坡所在的英联邦的领袖-我大英帝国,积极投身亚投行,第一个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交,这是什么,识时务! 换句话说,新加坡和香港相认的祖宗-英国人都忙着舔我大中华的腚了,你们这帮天朝子孙居然还以昨日黄花的英伦范自居,占着地利不跟随大中华,让我们有所谓马六甲海峡危机,这就属于不识时务。天下大潮,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螳臂当车,蚍蜉撼大树。 好好学习英国人吧,土耳其国父名言,“和英国保持一致,他们永远站在胜利者一边 ------------------------------------------------------------------------------ 关于葬礼问题,我们派的是元朝副主席,和曼德拉一个待遇。知道轻重的
50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笔记-极简新加坡历史
热度 3 范进中举 2015-3-27 12:55
为了个人记忆,极简 1509-1819.马六甲地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打。1587年新加坡定居点“淡马锡”被葡萄牙人摧毁 英国治下的新加坡 1819-莱佛士说服 东印度公司建立新加坡港,东印度公司管 1867-1942 英国政府管辖,皇家领地。 南洋华侨慷慨捐赠支援了1911年中华民国的成立 。 1939年建成海军基地,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 1942-1945,1942年日本山下奉文拿下新加坡。大屠杀华人,更名昭南岛 1945-1965 1959年5月 PAP胜选。 李光耀成为第一个新加坡总理 。 1963年7月9日 ,新加坡、马来亚、沙巴、沙捞越领导人签署了《马来西亚协议》建立马来西亚联邦。马来西亚联邦名义上还是 英国统治 。 马来西亚的重心在马来亚就是西马 新加坡在马来西亚(1963-1965年) 种族紧张 马来亚联邦中马来人和华人比例是6:4,主要政治经济中心的马来亚甚至是5:5,其中华人主要聚居在新加坡等沿海峡地区, 马来人和华人各种不合 分离 马来西亚首相东古 决定驱逐新加坡。 1965年8月9日早晨 ,含泪的李光耀在一场电视转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加坡是一个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他这样表达: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时刻。我的一生,我的整个成年生活,我都信仰两块领土的合并和统一。” 他的人生理想其实是做马来西亚的元首。 ------------------------------------------------------------------------------------------------------------------------------------------------------ 新加坡共和国(1965年-至今) 1965-1990年 成为四小龙,PAP 保持一党统治,一 发展经济 二建组屋 三推广英语教育 四搞统一工会 五严刑峻法 1990 年,吴作栋后者成为第二个新加坡总理。 2000年-至今 2003年【SARS】,跳出来反中国 2004 年, 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成为第3个新加坡总理 。 2015年3月23日 国父李光耀逝世
548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笔记-新加坡历史简版
热度 7 范进中举 2015-3-27 11:03
为了个人记忆,简版 首先补充,新加坡是马来半岛南面的小岛,堵在马六甲海峡的东出口。 新加坡史前 马来亚半岛、爪哇王子来岛建国,曾经是暹罗、爪哇、马来亚领土 1509-1819.马六甲和边上的爪哇是葡萄牙与荷兰人争夺地区。1587年新加坡定居点被葡萄牙人摧毁 英国治下的新加坡 1819-莱佛士说服 东印度公司的印度总督建立新加坡港,东印度公司管 1867-1942 英国政府管辖,皇家领地。伦敦内的殖民地部监视下的一个总督统治。 1906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Tongmenghui,1905年8月在新加坡建立了其南洋分支,新加坡作为该组织在东南亚的总部。南洋华侨慷慨捐赠支援了1911年中华民国的成立 。 1939年为应对日本,以当时的5亿美元建成海军基地,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 1942-1945,1942年日本山下奉文拿下新加坡。大屠杀华人,25000-50000人。更名昭南岛,日本光照南方的意思吧 1945-1955 战后 1945-1955 战后英国统治 不列颠人保留对诸如内部安全和外交事务、还有的对立法的否决权的领域的控制。 1955-1963自治 英国名义统治中 1959-1963 完全自治 1959年5月 举行人民行动党PAP在一场压倒性胜利中赢得了选票,赢得了51席的43席。 李光耀成为第一个新加坡总理 。登上舞台,此人号称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英国剑桥受的教育,律师出身。 1963年7月9日,新加坡、马来亚、沙巴、砂拉越领导人签署了《马来西亚协议》建立马西利亚联邦。马来西亚联邦名义上还是英国统治。 新加坡在马来西亚(1963-1965年) 合并 1963 年9月16日 ,马来亚、新加坡、沙巴、沙捞越被正式合并且马来西亚被组建。新加坡感到该合并被认为通过创造一个共同自由市场、消除贸易关税、解决失业悲痛。 种族紧张 马来亚联邦中马来人和华人比例是6:4,主要政治经济中心的马来亚甚至是5:5,其中华人主要聚居在新加坡等沿海峡地区, 马来亚人的政党巫统掌权就通过“联邦平权法案政策”授予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Article 153 of the Constitution of Malaysia)下担保的特权。也有优先给予马来人的其他财政和经济利益。在马来西亚华人受到鄙视,利益受到损害,李光耀和其他政治领导人开始主张马来西亚内所有种族的公平和平等对待,伴以集 结口号——“马西利亚人的马来西亚”(Malaysian Malaysia) 新加坡内的马来人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被反向歧视。 各种不合 分离 马来西亚首相东古 决定驱逐新加坡。开始怀疑合并对新加坡的经济好处的吴庆瑞说服李光耀分离不得不发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和人民行动党代表在极端保密中制定出 了分离条款以呈现给(尤其是)不列颠政府一个既成事实。 1965年8月9日早晨 ,含泪的李光耀在一场电视转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加坡是一个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他这样表达: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时刻。我的一生,我的整个成年生活,我都信仰两块领土的合并和统一。” 他的人生理想其实是做马来西亚的元首。 ------------------------------------------------------------------------------------------------------------------------------------------------------ 新加坡共和国(1965年-至今) 1965-1990年 成为四小龙,PAP 保持一党统治,一 发展经济 二建组屋 三推广英语教育 四搞统一工会 五严刑峻法 1990 年,李光耀将领导的缰绳传给吴作栋后者成为第二个新加坡总理。随着该国持续现代化,吴提出了一个更开放和商议式的领导体系。 2000年-至今 2003年【SARS】,跳出来反中国 2004 年,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成为第3个新加坡总理。他引入了数项政策改变,包括国民服役从2年半减少到2年、和赌场赌博的立法 2006年新加坡总选举是一次里程碑式选举,因为因特网的突出使用并写博客报导并评论该选举,绕过了官方 。 2015年3月23日 国父李光耀逝世
64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简史
热度 1 范进中举 2015-3-27 10:36
上面转帖的是普及常识文中关于新加坡的很好的,就是读起来累,改写一下 首先补充,新加坡是马来半岛南面的小岛,堵在马六甲海峡的东出口。 新加坡史前 1299-1347是Srivijaya,三佛齐,室利佛逝一王子建立新加坡王国10年 1390-1587 马六甲地区统治者属地的港口,已经有马来人华人后裔定居点-淡马锡(Tamasik),1390年来自爪哇满者伯夷Majapahit王子控制该地,然后就是暹罗和爪哇的满者伯夷帝国之间争斗该地,当中还有马来苏丹、柔佛苏丹建国等等,马来半岛1511葡萄牙人控制马六甲海峡,1587年摧毁新加坡 1509-1819.马六甲和边上的爪哇是葡萄牙与荷兰人争夺地区。 英国治下的新加坡 1819-莱佛士说服东印度公司的印度总督建立新加坡港,1819年1000人,1821年5000人,1819年和柔佛苏丹以及天猛公租下新加坡作为贸易站,1823年6月7日约 翰 克劳福德 John Crawfurd租下新加坡岛月租一共2300西班牙银元,1500给苏丹,800给天猛公。1824年新加坡永久割让给东印度公司。 1826-1867 海峡殖民地,东印度公司管辖。18世纪开始英国替代葡萄牙与荷兰争夺东印度群岛的殖民利益,英国占上风。新加坡迅速发展,第一种族华人,第二种族1860之前是马来人,1860之后是印度人主要干苦力和警察军人。60000人口中仅仅12个警察,这个港口成为满是“东南亚人口的渣滓的一个小岛” 1867-1942 英国政府管辖,皇家领地。游伦敦内的殖民地部监视下的一个总督统治。1906年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Tongmenghui,1905年8月在新加坡建立了其南洋分支,新加坡作为该组织在东南亚的总部。南洋华侨慷慨捐赠支援了1911年中华民国的成立。 1939年为应对日本,以当时的5亿美元建成海军基地,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 1942-1945,1942年日本山下奉文拿下新加坡。大屠杀华人,25000-50000人。更名昭南岛,日本光照南方的意思吧 1945-1955 战后 1945-1947 战后英国统治 1948-1951年第一届立法委员会 只有不列颠臣民有权投票,且只有23,000人或那些人 的10%符合条件登记投票。 1948年6月,马共组织马来亚暴动 1951-1955第二届立法委员会 不列颠人保留对诸如内部安全和外交事务、还有的对立法的否决权的领域的控制。 1955年4月2日举行的为了该立 法会议的选举投票者被自动登记,将选民扩大到了约 300,000。进步党在该选举中被彻底击败,只赢得了4席。新组建的、左倾的劳工阵线以10席成为最大赢家,且它与赢得3席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联盟组建了一个联合政府。另一个新党——左派的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1954年-)赢得3席。 1955-1963自治 部分自治 1955-1959年 劳 工阵线领导人——大卫 马绍尔成为第1个新加坡首席部长。各种暴动中 第二任首席部长——林有福镇压暴动,英国准备同意新加坡自治 1959-1963 完全自治 1959年5月举行人民行动党PAP在一场压倒性胜利中赢得了选票,赢得了51席的43席。他们通过讨好说华语的多数派,特别是在工会和激进 学生组织中的那些人完成这个。其领导人——一个年轻的剑桥(菲茨威廉学院【剑桥, ,1869年-,东南英格兰】)教育的律师——李光耀成为第一个新加坡总理。 人民行动党的胜利被外国的和当地 的商业领导人视为沮丧,因为该党的一些成员是支持共产主义者。PAP一 搞工业园区 二 推广英语教育 三 搞统一工会 四 建立公共住宅规划(建屋发展局)建设 组屋,超过25,000套高层廉价公寓在该计划的头2年被建设。 为了合并的运动 不 管他们在统治新加坡中的成功,pap领导人、包括李、吴,相信新加坡的未来与马来亚同在。他们感到新加坡和马来亚之间的历史和经济联系太强大了以至于 它们不能继续作为单独国家,且它们奋力为一场合并而运动。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古 阿卜杜勒 拉赫曼提议了包括现存马来亚联邦、新加坡、文莱和不列颠属婆罗洲领土沙巴、砂拉越的一个马来西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sia)的理念。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领导人相信婆罗洲领土内额外的马来人口会抵消新加坡的华人人口。 1963年7月9日,新加坡、马来亚、沙巴、砂拉越领导人签署了《马来西亚协议》建立马西利亚联邦。 新加坡在马来西亚(1963-1965年) 合并 1963 年9月16日,马来亚、新加坡、沙巴、砂拉越被正式合并且马来西亚被组建。PAP感到新加坡作为一个民族幸存会是困难的。他们缺少自然资源且面临下降 的转口港贸易和要求工作的增长的人口。因此,新加坡感到该合并被认为通过创造一个共同自由市场、消除贸易关税、解决失业悲痛并支持新产业补益经济。 种族紧张 联邦平权法案政策授予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Article 153 of the Constitution of Malaysia)下担保的特权。也有优先给予马来人的其他财政和经济利益。在马来西亚华人受到鄙视,利益受到损害,李光耀和其他政治领导人开始主张马来西亚内所有种族的公平和平等对待,伴以集 结口号——“马西利亚人的马来西亚”(Malaysian Malaysia) 新加坡内的马来人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被反向歧视。外部政治形势也紧张;印尼宣告了对抗马来西亚的“对抗” (Konfrontasi,康弗朗塔希)状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对抗【1962-1966年,马来半岛、婆罗洲】)并发动对抗该新国家的军事和其他行 动,1964年新加坡种族暴动 23人被杀死且数百人伤。在该动荡期间,当运输系统被破坏食物价格飞涨,引起了人民的进一步困难。 新加坡邦政府和联邦政府也在经济前线上有冲突。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领导人害怕新加坡的经济优势会不可避免地将政治权力从吉隆坡转移。不管建立一个共同市场的更早的 协议,新加坡在与马来西亚剩余部分贸易时持续面临限制。作为报复,新加坡拒绝提供沙巴和沙捞越先前同意的为了这2个东部邦的经济发展而给的贷款。该形势升级到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和人民行动党之间的对话 破裂、且辱骂发言和著作在两边都普遍的程度。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极端主义者号召逮捕李光耀。 分离 看到没有避免 进一步流血的其他选择,马来西亚首相东古 阿卜杜勒 拉赫曼决定从该联邦驱逐新加坡。开始怀疑合并对新加坡的经济好处的吴庆瑞说服李光耀分离不得不发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和人民行动党代表在极端保密中制定出 了分离条款以呈现给(尤其是)不列颠政府一个既成事实。 1965年8月9日早晨,马来西亚国会投票以126:0赞成从联邦驱逐新加坡的一部 宪法修正案;数小时后,新加坡国会(Parliament of Singapore,1965年8月9日-)通过《新加坡共和国独立法案》(Republic of Singapore Independence Act),确立该岛为一个独立的和主权的共和国。含泪的李光耀在一场电视转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加坡是一个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在一个广泛牢记的引述 中,他这样表达:“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时刻。我的一生,我的整个成年生活,我都信仰两块领土的合并和统一。” ------------------------------------------------------------------------------------------------------------------------------------------------------ 新加坡共和国(1965年-至今) 1965-1979年 在 突然获得独立后,新加坡面临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康弗朗塔希还在持续中且保守主义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派别强烈反对该分离;新加坡面临被印尼军队攻击 和以不利条款被迫重新整合进马来西亚联邦的危险。大部分国际媒体怀疑新加坡幸存的前景。除了主权议题,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失业、住房、教育、及自然资源和土 地的缺少。失业率在10-12%之间,威胁触发民间动荡。 新加坡立即寻求对其主权的国际承认。该新国家在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 成为第117个成员;且那年10月加入英联邦。1967年8月8日共同 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1967年8月8日-)且在1970年被承认进入不结盟运动 经 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1961年8月1日-)被建立于1961年以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战略,聚焦促进新加坡的制造部门。工业园区被建立,到197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3大石油精炼中心。政 府大量投资教育体系,该体系采用英语作为教导的语言 建屋发展局继续极大成功且巨大建筑项目涌现以提供可负担的公共住房来重新安置擅居者。在十年内,人口多数 被安置在这些公寓。中央公积金房计划,引入于1968年,允许居民使用他们的强制储蓄账户购买建屋发展局公寓并逐渐增加新加坡的住房所有权。 英军跟随着新加坡独立留在那,但在1968年,伦敦宣布了它到1971年撤军的决定。自从独立以来,新加坡的防御开支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 1980年代和1990年代 进 一步经济成功持续贯穿1980年代,伴随着失业率降到3%且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平均在约8%直到1999年。在1980年代期间,新加坡开始升级到更高 技术的产业,诸如晶片制造部门,以与这时有更廉价劳动力的其邻居竞争。新加坡樟宜机场(Singapore Changi Airport,1981年-,东新加坡)被开放于1981年且新加坡航空(新加坡航空,1947年5月1日-)发展成为一家主要的航空公司。新加坡港成 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且服务和旅游业也在这一时期极大增长。新加坡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一个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出现。 建屋发展局继续 以新城镇促进公共住房,诸如宏茂桥(Ang Mo Kio,中新加坡)被设计和建造。这些新房地产有更大和更高标准的公寓且以更好地便利设施被服务。今日,80-90%的人口生活在建屋发展局公寓。 1987年,第一条大众快速交通(Mass Rapid Transit【Singapore】,新加坡地铁,1987年11月7日-)线路被运营,连接了多数这些房地产和市中心。 新加坡内的政治 局势继续被PAP支配。1966-1981年人民行动党赢得了每场选举中的所有国会席位。人民行动党的统治被一些活动家和反对政治家称为权威主义 (Authoritarianism),他们视该政府严格管制政治和媒体活动为对政治权利的侵犯。 1990 年,李光耀将领导的缰绳传给吴作栋后者成为第二个新加坡总理。随着该国持续现代化,吴提出了一个更开放和商议式的领导体系。 1997年,新加坡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始于1997年7月)的冲击且强硬措施,诸如中央公积金贡献中的削减,被实施。 2000年-至今 早期2000年代 2000 年代早期,新加坡经历了一些独立后危机,包括2003年【SARS】, 2004 年,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成为第3个新加坡总理。他引入了数项政策改变,包括国民服役从2年半减少到2年、和赌场赌博的立法 2006年新加坡总选举是一次里程碑式选举,因为因特网的突出使用并写博客报导并评论该选举,绕过了官方 。 2015年3月23日 国父李光耀逝世
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历史 无删节版,分享自人人网
热度 6 范进中举 2015-3-26 20:13
怕后面找不到,就全文贴过来。 ------------------------------- 新加坡(Singapore,正式名称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1819年2月6日-)历史追溯至11世纪。该岛在14世纪期间斯立比佳亚(Srivijaya,三佛齐,室利佛 逝,650-1377年,以苏门答腊为基地影响大部分东南亚)王子拜里米苏拉(苏丹,Parameswara【sultan】,马六甲第一代统治者、新加 普拉王国【Kingdom of Singapura,1299-1398年,新加坡】治于约1389-1398年,马六甲苏丹国【Malacca sultanate,1400-1511年,集中于马六甲 州】约1402-1414年,巨港【Palembang,东南苏门答腊】)治下重要性上升且成为一个港口(新加坡港【Port of Singapore】)直到它1613年被亚齐人(Acehnese people,是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正式名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45年8月17日-】亚齐【Aceh,西北苏门答腊】内的一个民族)袭击者摧毁。 在 第二次世界战争(World War II,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期间的1942-1945年新加坡被大日本帝国(Empire of Japan,1868-1947年)征服并占领。当是战结束,伴随着增加的自治等级被授予,在1963年新加坡与马来亚联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1948-1963年,半岛马来西亚【Peninsular Malaysia】)合并以组建马来西亚(Malaysia,1957年8月31日-)中达到顶点。然而,社会不安及新加坡统治的人民行动党 (People's Action Party,1954年-)和马来西亚的联盟党(马来西亚,Alliance Party【Malaysia】,1951-1973年7月1日)之间的争论导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成为一个独立共和国。 面 对严峻的失业和一场住房危机,新加坡开始聚焦建立制造业、发展大型公共房地产且大量投资公共教育的一个现代化计划。自独立以来,新加坡的经济每年以平均 9%增长。到1990年代,该国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有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强大的国际贸易联系、和亚洲内除了日本最高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古代 主文章:新加坡早期历史(Early history of Singapore) 新 加坡最早的书写记录出现在来自3世纪的中国记录,描述该岛为蒲罗中(新加坡岛【Pulau Ujong】)。这是来自马来语(Malay language,是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的一个主要语言。是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Brunei,正式名称文莱国,和平住所 ,14世纪-,北婆罗洲 】的民族语言,和新加坡的语言【Languages of Singapore】中官方的4个之一)名称“Pulau Ujong”(在【马来半岛】末端的岛)的翻译。类似神话的《马来纪年》(Malay Annals,委托于1612年)包含斯立比佳亚的一个王子——13世纪期间登陆该岛的桑 尼拉 乌塔玛(Sang Nila Utama,传说1299年建立新加普拉王国,去世于1347年,巨港)的故事。当他看到一头狮子,该王子将之作为一个吉兆并建立了称新加普拉(马来语意 为“狮城”)的一个定居点。然而,狮子不太可能曾在新加坡,尽管老虎持续漫游该岛直到20世纪早期。 1320年,蒙古帝国(Mongol Empire,1206-1368年) 派 遣一支贸易使命团到一个叫“龙牙门”(Long Ya Men,南新加坡)的地方,据信是该岛南部的吉宝港口(Keppel Harbour,南新加坡)。元朝(1271-1368年)旅行者汪大渊(1311-1350年,江西南昌)约1330年访问该岛,描述了有马来人(种族 马来人【Ethnic Malays】是主要居住在马来半岛、东苏门答腊、泰国【Thailand,正式名称泰王国 ,1238年-】最南部分、缅甸南海岸、新加坡岛,包括文莱、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西南婆罗洲】、沿海砂拉越【Sarawak,北婆罗洲】和沙巴【Sabah,东北婆罗洲】的沿海婆罗洲、和躺在这些地点之间更小的 岛屿——统称马来世界【Malay world】的南岛民族【Austronesian peoples】的一个种族集团。这些位置现为现代国家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文莱、缅甸和泰国的一部分;南岛民族【Austronesian peoples】是东南亚和大洋洲内说南岛语系语言的各种人口)和中华居民(新加坡华人【Chinese Singaporean】)的称单马锡(源自马来语“Tamasik”)。写于1365年的一部爪哇(Java,南印尼)史诗——《纳嘎拉克雷塔嘎玛》 (Nagarakretagama,爪哇史颂,1365年,姆普 普拉潘卡【Mpu Prapanca,1365年在世】)也提到该岛上称特马赛克(Temasek,海镇)的一个定居点。康宁堡(Fort Canning,福康宁,东南新加坡)内的最近发掘(考古学在新加坡【Archaeology in Singapore】)发现了表明新加坡在14世纪是一个重要港口的证据。 1390年的,一个巨港王子—— 拜里米苏拉在被满者伯夷(Majapahit,1293-1527年,以爪哇为基地)王国废黜后逃到特马赛克。14世纪期间,新加坡陷入暹罗(Siam, 现泰国)和以爪哇为基地的满者伯夷帝国围绕对马来半岛控制的斗争中。根据《马来纪年》,新加坡在一次满者伯夷攻击中被击败。他在被迫到他建立马六甲苏丹国 的马六甲前统治了该岛数年。新加坡成为马六甲苏丹国和后来的柔佛苏丹国(Johor Sultanate,1528年-;由马六甲的马哈茂德 沙【Mahmud Shah of Malacca,苏丹马末沙,马六甲苏丹国苏丹治于1488-1511/1513-1528年】的儿子柔佛的阿拉乌丁 里阿亚特 沙二世【Alauddin Riayat Shah II of Johor,柔佛苏丹 治于1528-1564年】1528年建立;柔佛【Johor,南马来半岛】)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在15世纪早期,新加坡是一个泰国臣属 国,但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国迅速扩大其权威笼罩该岛。葡萄牙人(Portuguese people,西南欧西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Portugal,正式名称葡萄牙共和国 ,868年-】国土著的一个西罗曼语支【Western Romance languages】民族和种族集团;西罗曼语支是罗曼语族【 Romance languages】的主要细分之一;罗曼语族有时称罗马尼克语族【Romanic languages】、拉丁语族【Latin languages】或新拉丁语族【Neo-Latin languages】,是源自通俗拉丁语【Vulgar Latin】且形成印多-欧罗巴语系中意大利语族【Italic languages】的一个次集团的所有相关语言)1511年夺取马六甲后,马来舰队司令逃到新加普拉并在柔佛 拉马(Johor Lama,东南马来半岛)建立了一个新首都,在新加普拉保留一个港口官员。葡萄牙人1587年摧毁了新加坡的定居点且之后2个世纪该岛沉入默默无闻中。 现代新加坡的建立(1819年) 主文章:现代新加坡的建立(Founding of modern Singapore) 16-19 世纪,马来群岛(Malay Archipelago)逐渐被欧洲殖民列强接管,以葡萄牙人1509年在马六甲的到达开始。葡萄牙人的该早期支配在17世纪期间被到来控制该地区内多数 港口的达区人(Dutch people,即尼德兰人 】是尼德兰【Netherlands,正式名称尼德兰王国 】土著的一个种族集团)挑战。达区人围绕该群岛内的贸易建立了垄断,特别是香料、之后是该地区最重要的 产品。其他殖民列强,包括不列颠人(不列颠帝国【British Empire,1497-1997年】),被限制到一个相对次要的存在。 1818 年,斯坦福 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1781-1826年,加勒比牙买加【Jamaica,1962年8月6日-】海岸海上)爵士被任命为在不列颠属本库棱(British Bencoolen,1785-1824年,以现明古鲁市【Bengkulu ,南苏门答腊】为基地的苏门答腊内的一片不列颠领地)的不列颠殖 民地总督(本库棱总督【Governor-General of Bencoolen/Governor of Bencoolen】)。他下定决心大不列颠应该取代尼德兰为该群岛内的支配势力,因为与中国鸦片贸易的建立而变得至关重要的中国和不列颠属印度(不列颠 拉什【British Raj,意为“不列颠统治”1858-1947年,是常用做印度次大陆内的不列颠统治的术语,通常指但不专指1858-1947年时期】)之间的贸易路线 通过该群岛。达区人曾通过禁止不列颠人运作达区控制的港口或通过使他们受制于高关税扼杀该地区内的不列颠贸易。莱佛士希望通过沿着印度-中国贸易的主要船 只通道——马六甲海峡(Strait of Malacca)建立一座新港口来挑战达区人。他说服印度总督(Governor-General of India,1774年10月20日-1950年1月26日)兼他在不列颠的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1600-1874年6月1日)的上级——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弗朗西斯 罗登-黑斯廷斯(Francis Rawdon-Hastings, 1st Marquess of Hastings;印度总督【威廉堡管辖区总督 】在职1813-1823年,唐郡【County Down,东南北爱尔兰】)向在该地区内寻找一个新的不列颠基地的一次探险投资。 莱佛士1819年1月28日到达新加坡且不久就承认该岛为 新港口的一个天然选择。它躺在马来半岛南尖端,靠近马六甲海峡,且拥有一个天然深港、新鲜水供应、和修理船只的木材。莱佛士在新加坡河 (Singapore River,南新加坡)河口发现了由天猛公(Temenggung,通常给予公共安全首长的一个古代马来贵族头衔)阿布杜尔 拉赫曼(Abdur Rahman)率领的有数百人口的一个小型马来人定居点。该岛名义上由被达区人和布吉人(Bugis,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岛苏拉威西【Sulawesi】 岛西南省份南苏拉威西【South Sulawesi,西南苏拉威西】省内三个主要的语言和种族集团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控制的柔佛苏丹——苏丹阿卜杜尔 拉赫曼 姆阿扎姆 沙(Sultan Abdul Rahman Muazzam Shah,柔佛苏丹1812-1819年)统治。然而,该苏丹国被派别分部削弱且天猛公阿布杜尔 拉赫曼和他的官员对在廖内(Riau,东北苏门答腊)的流放中生活的拉赫曼苏丹的哥哥滕库 侯赛因(Tengku Hussein,即柔佛的侯赛因 沙【Hussein Shah of Johor,柔佛和新加坡苏丹治于1819-1824年,柔佛苏丹治于1824-1835年】,滕库【Tengku】为约等于王子的马来头衔【Malay styles and titles】)忠心。以该天猛公的帮助,莱佛士设法将侯赛因偷运到新加坡。他承认侯赛因为合法的柔佛苏丹并提供他年度付款;作为回报,侯赛因会授予不列 颠人在新加坡建立一个贸易站的权力。一份正式条约在1819年2月6日签署且现代新加坡诞生。 在莱佛士到达前,有约1,000人生活在新加 坡,主要是马来人和几十个华人。到1869年,因为来自马来亚(Malaya,马来半岛/马来群岛)的亚洲其他部分的移民,新加坡人口已经达到 100,000。许多华人和印度移民来到新加坡在橡胶园和锡矿中工作,且他们的后代后来组成了新加坡人口的大部分。 早期成长(1819-1826年) 主文章:现代新加坡的建立(Founding of modern Singapore) 莱 佛士在签署条约后不久返回本库棱且留下威廉 法夸尔(William Farquhar,第一任新加坡驻官【Resident of Singapore;新加坡总督 】,纽后【阿伯丁郡, ,东苏格兰】)少校以一些火炮和一个小型团的印度士兵主管该新 定居点。从头建立一个贸易港市一项令人畏惧的努力。法夸尔的政府被良好的投资且被禁止收集港口税以提高税收因为莱佛士已经决定新加坡会是一个自由港。法夸 尔邀请定居者到新加坡,并驻扎了一个不列颠官员到圣 约翰岛(Saint John's Island,新加坡南)以邀请过往船只在新加坡停下。随着该自由港的消息传播跨越该群岛,布吉人、佩拉纳堪(Peranakan,峇峇娘惹,是用于15 世纪晚期和16世纪到印度尼西亚群岛【印度尼西亚岛屿列表 和不列颠属马来亚的中华移民的术语】)华人、和阿拉伯(阿拉伯人【Arab people】也称阿拉伯人【Arabs】是主要生活在位于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世界【Arab world】的一个族群【panethnicity】)贸易者聚集到该岛,寻求避免达区贸易限制。在经营的该起始岁月,价值400,000西班牙银圆 (Spanish dollar,1497年后开始铸造)的贸易穿过新加坡。到1821年,该岛人口已经上升到约5,000,且贸易量是8百万西班牙银元。人口在1825年 达到10,000记号,且有2200万贸易量,新加坡超过了长期经营的槟城(Penang,西北半岛马来西亚)。 莱佛士1822年返回新加 坡且批评法夸尔的许多决定,尽管法夸尔成功地领导了该定居点穿过其困难的早期岁月。比如,为了产生非常需要的税收,法夸尔诉诸莱佛士视为社会邪恶的销售赌 博许可证和销售鸦片。对该殖民地的无秩序震惊,莱佛士着手起草定居的一套新政策。他也在《杰克森计划》(Jackson Plan,1822年;菲利普 杰克森【测量员,Philip Jackson ,1802-1879年,不列颠】)下降新加坡组织进功能性细分和种族细分。近日,这一组织的残余仍能在种族街坊 (ethnic neighborhood;新加坡文化【Culture of Singapore】)中被发现。 1823年6月7日,约 翰 克劳福德(John Crawfurd,第二任新加坡驻官在职1823-1826年,艾拉【Islay,苏格兰西】岛)与苏丹和天猛公签署了第二份条约——扩大不列颠领地到该 岛大部分。该苏丹和天猛公交易了该岛他们的行政权力的大部分,包括港口税的收集换终身月付分别1500西班牙银元和800西班牙银元。这一协议将该岛治于 不列颠法律下,伴随着会考虑马来风俗、传统和宗教的条款。莱佛士以高效和节俭的行政者约翰 克劳福德取代法夸尔为总督。1823年,莱佛士前往不列颠且再也不会回到新加坡因为他1826年死于44岁。1824年,新加坡被苏丹永久割让给东印度公 司。 海峡定居点(1826-1867年) 主文章:新加坡在海峡殖民地(Singapore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新 加坡内的一个不列颠前哨的状态最初似乎是可怀疑的,因为达区政府不久抗议不列颠违反了尼德兰的影响范围。但随着新加坡快速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站出现,不列 颠巩固了其对该岛的主张。《1824年盎格鲁-达区条约》(Anglo-Dutch Treaty of 1824,1824年3月17日)巩固了新加坡作为一块不列颠领地的地位 ,在这2个殖民列强之间瓜分了马来群岛,伴随着马六甲海峡以北地区,包括新加坡,落入不列颠势力范围。1826年,新加坡被与槟城和马六甲分成一组以组建 海峡定居点(Straits Settlements,海峡殖民地,1826-1946年,东南亚),由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行政。1830年,该海峡定居点成为了不列颠属印度(不列颠属 印度的管辖区和省份【Presidencies and provinces of British India】)内的孟加拉管辖区(Bengal Presidency,1765-1947年,约孟加拉、印度东部)的一个官驻地(国家细分,Residency【country subdivision】)或细分。 在后来的数十年期间,新加坡成长为该地区内一个重要的港口。它的成功是因为数个原因包括中国内市场的开 放、远洋蒸汽船(Steamboat)的到来、和马来亚内橡胶和锡的生产。其作为一个自由港的状态提供了对关税被征收的巴达维亚(Batavia,殖民时 期达区东印度【Dutch East Indies,1800-1942/1945-194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Jakarta,西北爪哇】的名字)和马尼拉(Manila,中吕宋 【Luzon】岛)内其他殖民港口城市的决定性优势,其它吸引了在东南亚内经营的许多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阿拉伯贸易者到新加坡。到1880年,超过 150万吨货物每年经过新加坡,约80%的货物由蒸汽船运输。主要商业活动时在没有课税和很少的限制下繁荣的转口港(Entrepôt)贸易。许多商馆在 新加坡内被设立,主要是被欧洲贸易公司,但也被犹太的、中华的、阿拉伯的、亚美尼亚的、美利坚的和印度商人建立。也有负责欧洲商人和亚洲商人之间的多数贸 易的许多中华中间商。 到1827年,华人成为新加坡内最大的种族集团。他们包括早期中华定居者的后代——佩拉纳堪、和因为 鸦片战争(Opium Wars,1839-1842/1856-1860年,中国)逃离南中华内的经济困难涌到新加坡的中华苦力(Coolie)。许多人到达新加坡作为契约劳 工(契约佣人【Indentured servant】)且他们主要是男性。马来人是直到1860年代第2大种族集团且他们作为渔民、工匠、或雇佣劳动者工作同时继续主要生活在村子 (kampung)里。到1860年,印度人成为第2大种族集团。他们包括无技能劳工、贸易者、和被派来实现诸如清理丛林并铺设道路的公共工程项目的罪 犯。也有被不列颠人驻防在新加坡的印度西帕依(Sepoy,印度兵)军队。 不管新加坡增长的重要性,统治该岛的行政是人手不足的、低效的且 不关心民众福利。行政者通常从印度部署且不熟悉当地文化的语言。当1830-1867年期间人口变成4倍,公民服务的尺寸保持不变。多数人民不能获得公共 健康服务且诸如霍乱和天花的疾病引起了严重健康问题,特别是在过度拥挤的劳动阶级地区。作为行政低效和主要是男性、人口的短暂和未受教育性质的结果,该社 会是无法律的混乱的。1860年,在近60,000人民的该市中只有12个警官。卖淫、赌博、和药物滥用(尤其是鸦片)普遍。中华犯罪秘密社团(秘密社团 在新加坡【Secret societies in Singapore】)(类似现代三合会【地下社团,Triad ,成立于17世纪】)极端强大,且一些有几万成员。竞争的社团之间的地盘战争偶尔导致数百人死亡且镇压它们的尝试只有有限的成功。 该处境在该岛的欧洲人口中创造了深重关切。1854年《新加坡自由报》(Singapore Free Press,1835年10月1日-1962年2月28日)抱怨新加坡是满是“东南亚人口的渣滓的一个小岛”。 克朗殖民地(1867-1942年) 主文章:新加坡在海峡定居点#克朗殖民地(1867-1942年,Singapore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Crown colony【1867–1942】;克朗【The Crown,君主】) 随 着新加坡继续成长,海峡定居点行政内的不足变得严峻且新加坡商社开始煽动对抗不列颠属印度的统治。不列颠政府1867年4月1日同意建立海峡定居点为一个 单独的克朗殖民地(Crown colony,王室殖民地)。这一新殖民地被在伦敦内的殖民地部(Colonial Office,1768-1966年)监视下的一个总督统治。一个行政委员会(联邦国家,Executive Council【Commonwealth countries】;海峡定居点行政委员会1867-1946年;国家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1949年4月28日-】)和一个立法委员会(海峡定居点立法委员会【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1867年4月1日-1946年】)协助该总督。尽管委员会的成员不是被选举的,随着时间流逝代表当地人口的更多代表被逐渐包 括。 该殖民政府开始数项措施处理新加坡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威廉 A. 皮克林(William A. Pickering,必麒麟,1840-1907年,诺丁汉郡【Nottinghamshire,中英格兰】;新加坡第一任中华保护者【Chinese Protector;保护者 】任命于1877年)下的一个中华保护机构(Chinese Protectorate,不列颠殖民时期,海峡定居点)被建立于1877年以处理中华社区的需要,特别是在控制苦力贸易最糟糕的虐待和保护中华妇女免于 强迫卖淫。1889年总督塞西尔 克莱门蒂 史密斯(Cecil Clementi Smith,海峡定居点总督在职1887-1893年,艾塞克斯【Essex,东南英格兰】)爵士取缔秘密社团,驱赶它们到地下。然而,许多社会问题持续 到穿过战后时代,包括严重住房短缺和可怜的健康和生活标准。1906年,一个致力于推翻清朝(1644-1912年)且由孙逸仙(Sun Yat-sen,孙中山,中华民国第1人临时大总统在职1912年1-4月,广东中山市)领导的一个革命中华组织——同盟会 (Tongmenghui,1905年8月20日成立于 东京 【Tokyo, 东南本州】)在新加坡建立了其南洋分支,新加坡作为该组织在东南亚的总部。该分支成员包括黄康衢(Wong Hong-Kui )医生、陈楚楠(Chan Cho-Nam,1884-1971年,最初是一个橡胶制造商)和张永福(Cheung Wing-Fook,最初是一个橡胶鞋制造商)。陈楚楠、张永福和陈步贤(Chan Po-Yin,1883-1965年)开办了与革命相关的《中兴日报》(中兴意为中华复兴,1907年8月20日-1910年;新加坡报章列表【List of newspapers in Singapore】),开始发行于1907年8月20日且日配送1000份。该报纸结束于1910年,大概是因为1911年的革命。与其他广东人一起, 陈楚楠、张永福和陈布贤在新加坡开办了与革命相关的《开明书报社》。为了该革命,陈步贤筹集了超过30,000元用来购买和运输(从新加坡到中华)军事装 备、和支持为了革命工作从新加坡旅行到中华的人们的费用。新加坡内移民的中华人口慷慨捐赠组织了导致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成立的1911年辛亥革命(Xinhai Revolution,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中华)的同盟会。 第 一次世界战争(World War I,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没有深刻影响新加坡:该冲突没有传播到东南亚。是战期间唯一重大的当地军事事件是驻扎在新加坡的不列 颠属穆斯林印度西帕依发动的1915年新加坡兵变(1915 Singapore Mutiny,1915年2月15日-21日,新加坡)。在听到派遣他们去打鄂图曼帝国(Ottoman Empire,1299-1923年)的计划的谣言后,这些士兵叛乱,在军队从柔佛和缅甸到达镇压该骚动前杀死了他们的军官和数个不列颠平民。 是 战后,不列颠政府奉献了重要资源建设新加坡内的一个海军基地(新加坡海军基地【Singapore Naval Base,三巴旺 】),作为对越来越野心勃勃的大日本帝国的一个威慑。以令人惊愕的5亿美元完成于1939年,该海军基 地自夸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干船坞、第3大浮动船坞(Floating dock)、和足够的燃料罐支持整个不列颠海军6个月。它被重型15英寸海军炮(naval guns)和驻扎在登加空军基地(Tengah Air Base,1939年-,西新加坡)的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1918年4月1日-)空中中队防御。温斯顿 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联合王国首相在职1940-1945年,伍德斯托克【牛津郡, ,中南英格兰】)吹捧它为“东方的直布罗陀(Gibraltar,1704年8月4日-,南伊比利亚半岛的不列颠海外领土 【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不幸的是,它是一个没有一支舰队的基地。不列颠家乡舰队(Home Fleet,1902年10月1日-1904年/1932-1967年)被驻扎在欧洲且给它的计划是当需要时迅速航向新加坡。然而,二战1939年爆发 后,该舰队以防卫不列颠(不列颠战役【Battle of Britain,1940年7月10日-10月31日,联合王国空域】)而被完全占用。 为了新加坡的战役和日本占领(1942-1945年) 主文章:新加坡战役(Battle of Singapore)、日本占领新加坡(Japanese occupation of Singapore,1942-1945年) 1941 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Attack on Pearl Harbor,1941年12月7日,主要是合众国夏威夷领土【Territory of Hawaii,1898-1959年,中太平洋】珍珠港【Pearl Harbor】)且太平洋战争(Pacific War,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正式开始。日本的目标之一是占领东南亚并获得自然资源的丰富供应以喂养且军事和产业需要。该地区内主 要的同盟国基地——新加坡因其繁荣的贸易和财富而是一个明显的军事目标。新加坡内的不列颠军事指挥官已经相信日本攻击会从南方来自大海,因为北方浓密的马 来亚丛林会起到对抗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的作用。尽管他们已经起草了对付针对北马来亚的一场攻击的一个计划,但是准备从没有被完成。军队自信“堡垒新加坡” 会抵挡任何日本攻击且这一信心被派遣来防御新加坡的不列颠战舰的一支分遣舰队——Z军(Force Z,1941年)——包括HMS 威尔士亲王(53,HMS Prince of Wales【53】,1939年5月3日-1941年12月10日)号战列舰和HMS 击退(1916,HMS Repulse【1916】,1916年1月8日-1941年12月10日)号巡洋舰——的到达进一步加强。该分遣舰队本应被第3艘主力舰——HMS 不屈(92,HMS Indomitable【92】,1940年3月26日-1955年)号航空母舰陪伴,但它在途中搁浅,留下该分遣舰队没有空中掩护。 1941 年12月8日,日军登陆北马来亚哥打巴鲁(Kota Bharu,东北半岛马来西亚)。该入侵马来亚(马来亚战役【Malayan Campaign,1941年12月8日-1942年1月31日,不列颠属马来亚】)开始仅2天后,威尔士亲王号和击退号在二战最糟糕的不列颠海军战败中 于彭亨(Pahang,中半岛马来西亚)关丹(Kuantan,东半岛马来西亚)海边被一支日本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军队击沉(威尔士亲王号和击退号的沉没 【Sinking of Prince of Wales and Repulse,马来亚海战,1941年12月10日,南中国海】)。同盟国空中支持没有及时到达以保护这2艘主力舰。这一事件后,新加坡和玛利亚遭受了 每日空袭,包括哪些作为靶子的诸如医院或店屋的平民建筑,伴随着每次从数十排到数百的伤亡。 日本陆军快速前进向南穿过马来半岛,压碎或绕过 同盟抵抗。盟军没有坦克——他们认为在热带雨林不适宜,且它们的步兵被证明无力对抗日本轻坦克(第二次世界战争期间日本装甲战斗车辆列表平【List of Japanese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s of World War II】)。随着他们的抵抗没能对抗日本前进,盟军被迫向南撤退朝向新加坡。1942年1月31日,该入侵开始后仅55天,日本已经征服了整个马来半岛且准 备攻击新加坡。 连接柔佛和新加坡的堤道在组织日本陆军的一次努力中被盟军炸毁。然而,日本人设法在数天后以充气船跨越柔佛海峡 (Straits of Johor,新加坡和柔佛之间)。盟军和新加坡人口的志愿者对抗前进的日本人的数次英勇战斗,诸如巴西 班让战役(Battle of Pasir Panjang,1942年2月13-14日,巴西 班让【Pasir Panjang,南新加坡】),发生在这一时期。然而,随着多数防御被打碎且供应耗尽,阿瑟 珀瑟佛(Arthur Percival,白思华,1887-1966年,1941年4月被任命将官指挥【马来亚,General Officer Commanding 】,阿斯潘登【Aspenden,东南英格兰】)中将在1942年2月15日春节将新加坡内的盟军向大日本帝国陆军 (Imperial Japanese Army,1867-1945年)的山下 奉文(Tomoyuki Yamashita,1885-1946年,日本大丰【高知, ,中四国】町)将军投降。约130,000印度的、澳大利亚的、和不列颠的军队成为战俘,他们中许多后来会通过称“地狱船”(Hell ship)被运到缅甸(缅甸铁路【Burma Railway】)、日本、高丽(Korea)、或满洲作为奴隶劳工使用。新加坡的路线是历史上不列颠人领导的军队的最大投降。日本报章耀武扬威地宣称该 胜利为决定了是战的总体形势。 新加坡,重命名为昭南岛(意为昭和时代【 ,1941年11月6日-1945年9月2日】总司令官1941-1946年,日本山口县【Yamaguchi Prefecture,西南本州】)将军的板垣 征四郎(Seishirō Itagaki,1885-1948年,日本盛冈【岩手, ,东北本州】市)将军接受该地区内的日军的正式投降,且一个不列颠军事行政被组建以统治该岛直到1946年3月。多数基础设施在是战期间被摧 毁,包括电力和水供应系统、电话服务、还有在新加坡港的港口设施。也有导致营养不良的食物短缺、疾病、猖獗的犯罪和暴力。高食物价格、失业和工人的不满在 引起公共交通和其他服务大规模停止的1947年的一系列罢工中达到顶点。到1947年晚期,经济开始恢复,被全球对锡和橡胶增长的需要促进,但在经济回到 战前水平前会花更多年。 不列颠没能防御新加坡已经摧毁了其在新加坡人严重作为绝对可靠的统治者的可信性。是战后的数十年见证了在当地民众中 的一次政治觉醒和反殖民主义(殖民主义【Colonialism】;反帝国主义【Anti-imperialism】)和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被马来语的 “默迪卡”(Merdeka,独立)口号概括。不列颠人,对他们来说,准备好了逐渐增加新加坡和马来亚的自治。1946年4月1日,海峡定居点被解散且新 加坡成为有一个总督为首的公民政府的一个单独的克朗殖民地。1947年7月,单独的行政和立法委员会被建立且立法委员会的6个成员的选举在第2年被安排。 第一届立法委员会(1948-1951年) 第 一次新加坡选举(1948年新加坡总选举【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 1948;1948年3月21日】),在1948年3月举行,被限制因为新加坡立法局(Legislative Council of Singapore,新加坡立法委员会,1946-1953年)25个席位中只有6个是被选举的。只有不列颠臣民有权投票,且只有23,000人或那些人 的10%符合条件登记投票。该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不是被总督挑选就是由商业议会选择。选举席位中的3个新组建的一个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党 派——进步党(新加坡,Progressive Party【Singapore】,1947年8月25日-1956年5月10日)赢得,其领导人是商人和专业人员且不愿促成立即自治。其他3个席位被独 立人士赢得。 该选举3个月后,马来亚内的共产主义(Communism)团体(马来亚共产党【Malayan Communist Party,1930年4月30日-】)发动的一场武装叛乱——马来亚紧急状态(Malayan Emergency,1948年6月16日-1960年7月12日,东南亚)——爆发。不列颠人施加了强硬的措施以控制新加坡和马来亚内的左翼(左翼政治 【Left-wing politics】)团体并引入了有争议的《内部安全法令》(新加坡,Internal Security Act【Singapore】,1960年6月22日-),允许无限期拘留有“威胁安全”嫌疑的人员而不用审判。因为左翼团体是殖民体制的最强批评者,自 治上的进步被停止了数年。 第二届立法委员会(1951-1955年) 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在1951年举行 (1951年新加坡总选举【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 1951;1951年3月8日】),选举席位的数量增加到9个。这一选举再次被赢得6席的进步党支配。当这有主意一个有区别的当地新加坡政府 (Government of Singapore)的形成的同时,殖民行政仍然支配。1953年,随着马来亚内的共产主义者被镇压且该紧急状态最糟糕的部分结束,以乔治 威廉 兰窦(George William Rendel,1889-1979年,不列颠)爵士为首的一个不列颠委员会提议了新加坡的一个有限形式的自治。有32席中的25席由民众选举的一个新的立 法会议(新加坡立法会议【Legislative Assembly of Singapore,1955年4月2日-1965年8月9日】)会取代立法委员会,从中作为政府首脑的一个首席部长(新加坡首席部长【Chief Minister of Singapore,1955年4月6日-1959年6月3日】)和作为一个内阁的部长委员会会在议会制(Parliamentary system)下被挑选。不列颠人会保留对诸如内部安全和外交事务、还有的对立法的否决权的领域的控制。 1955年4月2日举行的为了该立 法会议的选举(1955年新加坡总选举【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 1955;1955年4月2日】)是一场充满活力的且紧紧战斗的事件,伴随着数个新政党加入该争论。不像先前的选举,投票者被自动登记,将选民扩大到了约 300,000。进步党在该选举中被彻底击败,只赢得了4席。新组建的、左倾的劳工阵线(Labour Front,1954年8月21日-1960年2月28日)以10席成为最大赢家且它与赢得3席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1946年5月11日-)-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1949年2月27日-)联盟组建了一个联合政府。另一个新党——左派的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1954年-)赢得3席。 自治(1955-1963年) 主文章:新加坡自治(Self-governance of Singapore) 部分内部自治(1955-1959年) 劳 工阵线领导人——大卫 马绍尔(新加坡政治家,David Marshall【Singaporean politician】,第1任新加坡首席部长在职1955-1956年,新加坡)成为第1个新加坡首席部长。他主持了一个摇晃的政府,没有从殖民政府或 其他当地党派接收多少合作。社会不安在上涨,且在1955年5月,浩克 李巴士暴动(Hock Lee bus riots,1955年5月12日,新加坡)爆发,杀死了4人且严重动摇了马绍尔政府的信誉。1956年,华文中学暴动(Chinese middle schools riots,1956年,新加坡华人社区)在华侨中学 (新加坡,The Chinese High School【Singapore】,1919年3月21日-)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中爆发,进一步增加了当地政府与华人学生和被认为同情共产主义的工会成员 之间紧张。 1956年4月,马绍尔领导了一支代表团到伦敦以在默迪卡对话中谈判完全自治,但当不列颠人不情愿放弃对新加坡内部安全的控制时 该对话失败。不列颠人关心破坏新加坡经济稳定的共产主义影响和劳工罢工,且感到当地政府在处理早期暴动中是低效的。跟随着该对话的失败马绍尔辞职。 新 首席部长——林有福(Lim Yew Hock,第2人新加坡首席部长在职1956-1959年,新加坡)对共产主义团体和左派团体发动了一场镇压,在《内部安全法令》下监禁了许多工会领导人 和数个支持共产主义的人民行动党党员。不列颠政府赞赏林对抗共产主义挑拨者的强硬姿态,且当新一轮对话在1957年3月开始举行时,他们同意授予完全内部 自治。有其自己的公民权的一个新加坡邦(新加坡自治邦)会被创造。立法会议湖北扩大到51个成员,全部由大众选举选择,且首席部长和内阁会控制政府除了防 御和外事的所有方面。总督职位被杨 迪-佩尔团 尼加拉(Yang di-Pertuan Negara,马来语“国家元首”)取代。1958年8月,《新加坡邦法案》(State of Singapore Act)在为新加坡邦的建立做准备的联合王国议会中被通过。 完全内部自治(1959-1963年) 为 了新立法会议的选举在1959年5月举行(1959年新加坡总选举【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 1959;1959年3月30日】)。人民行动党在一场压倒性胜利中赢得了选票,赢得了51席的43席。他们通过讨好说华语的多数派,特别是在工会和激进 学生组织中的那些人完成这个。其领导人——一个年轻的剑桥(菲茨威廉学院【剑桥, ,1869年-,东南英格兰】)教育的律师——李光耀(Lee Kuan Yew,新加坡总理【Prime Minister of Singapore,1959年6月3日-】在职1959-1990年,新加坡)成为第一个新加坡总理。 人民行动党的胜利被外国的和当地 的商业领导人视为沮丧,因为该党的一些成员是支持共产主义者。许多生意迅速地将它们的总部从新加坡转移吉隆坡(Kuala Lumpur,西半岛马来西亚)。不管这些恶兆,人民行动党着手各种程序以处理新加坡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经济发展被新财政部长吴庆瑞(Goh Keng Swee,财政部长在职1959-1965年,马六甲)监视,其战略是以从税收奖励排列到在裕廊(Jurong,西南新加坡)的一个大型工业园区 (Industrial park)的建立的措施鼓励外国和当地投资。教育体系被修订以训练一支有技能的劳动力且英格兰语(英语【English】是最初在早期中世纪英格兰【盎格 鲁-萨克森英格兰 】说的一种西日耳曼语支【West Germanic languages】语言且现在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使用的语言)被提升到超过华语作为教导的语言。为了清除劳动不安,现存的工会被统一,有时是强迫地,进称 全国工会(National Trades Union Congress,1961年-)的一个单一的伞状组织伴以来自政府的强力监视。在社会前线,一个有进取心且良好投资的公共住宅规划(建屋发展局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1960年2月1日-】;组屋)被发动以解决长期存在的住房问题。超过25,000套高层廉价公寓在该计划的头2年被建设。 为了合并的运动 不 管他们在统治新加坡中的成功,人民行动党领导人、包括李、吴,相信新加坡的未来与马来亚同在。他们感到新加坡和马来亚之间的历史和经济联系太强大了以至于 它们不能继续作为单独国家,且它们奋力为一场合并而运动。另一反面,人民行动党相当大的支持共产主义之翼强力反对该合并,害怕影响力的失去,因为马来亚统 治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是坚定反共产主义(Anti-Communism)的且会支持人民行动党的非共产主义派别对抗他们。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也怀疑该合 并理念,因为他们不信任人民行动党政府且担心新加坡内庞大的华人人口会改变他们的政治力量所依赖的种族平衡。该议题在1961年到达紧要关头,当时支持共 产主义的部长王永元(Ong Eng Guan,新加坡国家发展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部长在职1959-1960年,马六甲)从该党叛变并在一场后来的递补选举(1961年新加坡递补选举 【Singaporean by-election, 1961;1961年4月29日】)中击败了一个人民行动党候选人,这是威胁颠覆李政府的一个举动。面对被支持共产主义者的一场接管的前景,马来民族统一 机构对合并做了一次向后转。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古 阿卜杜勒 拉赫曼(Tunku Abdul Rahman,东姑 阿都 拉曼,第1任马来西亚首相【Prime Minister of Malaysia,1957年8月31日-】在职1957-1970年,亚罗 士打【Alor Setar,西北半岛马来西亚】)提议了包括现存马来亚联邦、新加坡、文莱和不列颠属婆罗洲领土沙巴、砂拉越的一个马来西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sia)的理念。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领导人相信婆罗洲领土内额外的马来人口会抵消新加坡的华人人口。 1963年7月9日,新加坡、马来亚、沙巴、砂拉越领导人签署了《马来西亚协议》(Malaysia Agreement,1961年7月9日)已建立马西利亚联邦。 新加坡在马来西亚(1963-1965年) 主文章:新加坡在马来西亚(Singapore in Malaysia) 也见:人民行动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关系(People's Action Party–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 relations)、马来西亚历史(History of Malaysia) 合并 1963 年9月16日,马来亚、新加坡、沙巴、砂拉越被正式合并且马来西亚被组建。人民行动党感到新加坡作为一个民族幸存会是困难的。他们缺少自然资源且面临下降 的转口港贸易和要求工作的增长的人口。因此,新加坡感到该合并被认为通过创造一个共同自由市场、消除贸易关税、解决失业悲痛并支持新产业补益经济。不列颠 政府不情愿授予新加坡完全独立因为他们认为这会为共产主义提供一个避难所。 该联盟从一开始就是摇晃的。在1963年新加坡邦选举(1963 年选举总选举【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 1963;1963年9月21日】)期间,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的一个当地分支参与了该选举,尽管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与人民行动党的一份更早协议中在马来西亚的 形成岁月不参与该邦的政治。尽管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没有斩获,人民行动党和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之间的关系恶化。人民行动党针锋相对,作为马来西亚团结公约 (Malaysian Solidarity Convention)的一部分在1964年马来西亚总选举(Malaysian general election, 1964;1964年4月25日)中挑战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候选人,在马来西亚国会(Parliament of Malaysia,1963年9月16日-)中赢得1席。 种族紧张 种族紧张增加,因为新加坡内的华人鄙视被 联邦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肯定性行动)政策区别对待,这些政策授予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宪法第153条》(Article 153 of the Constitution of Malaysia)下担保的特权。也有优先给予马来人的其他财政和经济利益。李光耀和其他政治领导人开始主张马来西亚内所有种族的公平和平等对待,伴以集 结口号——“马西利亚人的马来西亚”(Malaysian Malaysia) 同时,新加坡内的马来人越来越被人民行动党在虐待马来人的联 邦政府指控煽动。外部政治形势也紧张;印尼总统(Sukarno,第1人印度尼西亚总统【President of Indonesia,1945年8月18日-】在职1945-1967年,泗水【Surabaya,东北爪哇】)宣告了对抗马来西亚的“对抗” (Konfrontasi,康弗朗塔希)状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对抗【1962-1966年,马来半岛、婆罗洲】)并发动对抗该新国家的军事和其他行 动,包括印尼突击队1965年3月10日在新加坡内杀死3人的麦克唐纳大厦爆炸(MacDonald House bombing,麦唐纳大厦爆炸,1965年3月10日,麦克唐纳大厦【MacDonald House,1949年-,南新加坡】)。印尼也实施了煽动活动以驱使马来人对抗华人。众多宗族暴动产生且宵禁被频繁实施以恢复秩序。最臭名昭著的暴动是 最初在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年6月8日,麦加【Mecca,西沙特阿拉伯】)7月21日生日发生的1964年新加坡种族暴动 (1964 race riots in Singapore,1964年7、9月),23人被杀死且数百人伤。在该动荡期间,当运输系统被破坏食物价格飞涨,引起了人民的进一步困难。 该 邦政府和联邦政府也在经济前线上有冲突。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领导人害怕新加坡的经济优势会不可避免地将政治权力从吉隆坡转移。不管建立一个共同市场的更早的 协议,新加坡在与马来西亚剩余部分贸易时持续面临限制。作为报复,新加坡拒绝提供沙巴和沙捞越先前同意的为了这2个东部邦的经济发展而给的贷款的完整部 分。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1912年-)新加坡分支被吉隆坡的中央政府关闭,因为它被怀疑为共产主义者提供资金。该形势升级到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和人民行动党之间的对话 破裂、且辱骂发言和著作在两边都普遍的程度。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极端主义者号召逮捕李光耀。 分离 看到没有避免 进一步流血的其他选择,马来西亚首相东古 阿卜杜勒 拉赫曼决定从该联邦驱逐新加坡。开始怀疑合并对新加坡的经济好处的吴庆瑞说服李光耀分离不得不发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和人民行动党代表在极端保密中制定出 了分离条款以呈现给(尤其是)不列颠政府一个既成事实。 1965年8月9日早晨,马来西亚国会投票以126:0赞成从联邦驱逐新加坡的一部 宪法修正案;数小时后,新加坡国会(Parliament of Singapore,1965年8月9日-)通过《新加坡共和国独立法案》(Republic of Singapore Independence Act),确立该岛为一个独立的和主权的共和国。含泪的李光耀在一场电视转播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加坡是一个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在一个广泛牢记的引述 中,他这样表达:“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时刻。我的一生,我的整个成年生活,我都信仰两块领土的合并和统一。”该新国家成为新加坡共和国且尤索夫 宾 伊萨克(Yusof bin Ishak,第1任新加坡总统【President of Singapore,1965年8月9日-】在职1965年8月9日-1970年11月23日,霹雳【Perak,西北半岛马来西亚】州)被任命为第一个 总统。 新加坡共和国(1965年-至今) 主文章:新加坡共和国历史(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1965-1979年 在 突然获得独立后,新加坡面临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康弗朗塔希还在持续中且保守主义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派别强烈反对该分离;新加坡面临被印尼军队攻击 和以不利条款被迫重新整合进马来西亚联邦的危险。大部分国际媒体怀疑新加坡幸存的前景。除了主权议题,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失业、住房、教育、及自然资源和土 地的缺少。失业率在10-12%之间,威胁触发民间动荡。 新加坡立即寻求对其主权的国际承认。该新国家在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 成为第117个成员;且那年10月加入国家联邦。外交部长信那谈比 拉惹勒南(Sinnathamby Rajaratnam,新加坡外交部长在职1965-1980年,贾夫纳【Jaffna,北斯里兰卡】)领导了帮助维护新加坡的独立并与其它国家建立外交 关系的一个外交服务。1965年12月22日,《新加坡宪法》(Constitution of Singapore,1965年12月22日-)修正案被通过,在其下国家元首成为总统且新加坡国成为新加坡共和国。新加坡后来在1967年8月8日共同 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1967年8月8日-)且在1970年被承认进入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1961年-)。 经 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1961年8月1日-)被建立于1961年以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战略,聚焦促进新加坡的制造部门。工业园区被建立,特别是在裕廊内,且外国投 资以税收鼓励被吸引进该国。工业化将制造业部门转变生产更高附加值商品并实现了更大税后。服务产业在这一时期也增长了,被在港口召唤的船只和增加的商业的 服务需要驱动。这一进步帮助缓和了失业危机。新加坡也吸引了诸如皇家达区壳牌(Royal Dutch Shell,1907年-)和埃索(Esso,1912年-)的大型石油公司在新加坡建立石油精炼厂,到197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3大石油精炼中心。政 府大量投资教育体系,该体系采用英格兰语作为教导的语言且强调实用训练以发展很好适应产业的一支胜任的劳动力。 良好公共住房的缺乏、可怜的 卫生、和高失业导致了从犯罪到健康议题的社会问题。擅居(Squatting)者定居点的扩散导致安全危害并引起了杀死4人且留下其他16,000人无家 可归的河水山大火(Bukit Ho Swee Fire,1961年5月25日,河水山【Bukit Ho Swee,不列颠属新加坡-】)。在独立前设立的建屋发展局继续极大成功且巨大建筑项目涌现以提供可负担的公共住房来重新安置擅居者。在十年内,人口多数 被安置在这些公寓。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1955年7月1日-)住房计划,引入于1968年,允许居民使用他们的强制储蓄账户购买建屋发展局公寓并逐渐增加新加坡的住房所有权。 不列颠军队跟随着新加坡独立留在那,但在1968年,伦敦宣布了它到1971年撤军的决定。自从独立以来,新加坡的防御开支一支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今天,新加坡武装力量在亚洲最好装备中。 1980年代和1990年代 进 一步经济成功持续贯穿1980年代,伴随着失业率降到3%且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平均在约8%直到1999年。在1980年代期间,新加坡开始升级到更高 技术的产业,诸如晶片制造部门,以与这时有更廉价劳动力的其邻居竞争。新加坡樟宜机场(Singapore Changi Airport,1981年-,东新加坡)被开放于1981年且新加坡航空(新加坡航空,1947年5月1日-)发展成为一家主要的航空公司。新加坡港成 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且服务和旅游业也在这一时期极大增长。新加坡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一个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出现。 建屋发展局继续 以新城镇促进公共住房,诸如宏茂桥(Ang Mo Kio,中新加坡)被设计和建造。这些新房地产有更大和更高标准的公寓且以更好地便利设施被服务。今日,80-90%的人口生活在建屋发展局公寓。 1987年,第一条大众快速交通(Mass Rapid Transit【Singapore】,新加坡地铁,1987年11月7日-)线路被运营,连接了多数这些房地产和市中心。 新加坡内的政治 局势继续被人民行动党支配。1966-1981年人民行动党赢得了每场选举中的所有国会席位。人民行动党的统治被一些活动家和反对政治家称为权威主义 (Authoritarianism),他们视该政府严格管制政治和媒体活动为对政治权利的侵犯。反对派政治家徐顺全(Chee Soon Juan,新加坡民主党【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1980年-】秘书长在职1996年-,新加坡)因为非法抗议和对约舒亚 本杰明 惹耶勒南(Joshua Benjamin Jeyaretnam,国会议员在职1981-1986/1997-2001年,贾夫纳区【Jaffna District,北斯里兰卡】)的诽谤诉讼而定罪被反对党派引用为这种权威主义的例子。法院体系和政府之间权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的缺乏导致反对党派司法失败(Miscarriage of justice,冤狱)的进一步谴责。 新加坡政府经历了数次重 大改变。国会非选民成员(Non-constituency Member of Parliament,1984年-)在1984年被引入以允许多至3个来自反对党的失败候选人被任命为国会议员。集团代表选区(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集选区,1988年6月1日-)在1988年被引入以创造多席选举分类,意图确保国会中的少数派代表。国会提名成员 (Nominated Member of Parliament,1990年9月-)在1990年被引入以允许非选举的非党派议员。宪法在1991年被修正以提供一个选举总统(新加坡总统),他在 使用国家储备和任命公共职位上有否决权。反对党抱怨集团代表选区体制使他们难以在新加坡国会选举(Parliamentary elections in Singapore)中获得一个立足点,且多数投票制度(Plurality voting system)倾向于排斥少数派政党。 1990 年,李光耀将领导的缰绳传给吴作栋(Goh Chok Tong,新加坡总理在职1990-2004年,新加坡),后者成为第二个新加坡总理。随着该国持续现代化,吴提出了一个更开放和商议式的领导体系。 1997年,新加坡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 Asian financial crisis,始于1997年7月)的冲击且强硬措施,诸如中央公积金贡献中的削减,被实施。 2000年-至今 早期2000年代 2000 年代早期,新加坡经历了一些独立后危机,包括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2002年11月-2003年7月)的爆发和恐怖主义的威胁。2001年12月,炸大使馆和新加坡内的其他基础设施的一场 阴谋被发现,且多至36个伊斯兰团(Jemaah Islamiyah,伊斯兰祈祷团,1993年-,东南亚)成员在《内部安全法令》下被逮捕(新加坡大使馆袭击阴谋【Singapore embassies attack plot,2001年】)。重要的反恐怖主义措施(反恐怖主义在新加坡【Counter-terrorism in Singapore】)被落实到位以探测并阻止潜在的恐怖主义行动且在它们发生时最小化伤害。更多的强调被置于促进社会整合及不同社群之间的信任。 2004 年,李光耀的长子李显龙(Lee Hsien Loong,第3人新加坡总理在职2004年-,新加坡)成为第3个新加坡总理。他引入了数项政策改变,包括国民服役(国民服役在新加坡 【National service in Singapore,新加坡征兵制,1967年3月14日-】)从2年半减少到2年、和赌场赌博的立法(综合手段【Integrated resort,2005年4月18日-】)。提高该市全球形象的其他努力包括2008年新加坡大奖赛(Singapore Grand Prix,1966年-)的恢复,和举办2010年夏季青年奥林匹克(2010 Summer Youth Olympics,2010年8月14-26日,新加坡)运动会。 2006年新加坡总选举(Singaporean general election, 2006;2006年5月6日)是一次里程碑式选举,因为因特网的突出使用并写博客报导并评论该选举,绕过了官方
233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一架印尼飞新加坡客机失联 机上有155人!!可怕的2014,可怕的东南亚~~ ... ...
热度 17 柏林墙 2014-12-28 12:27
【失联客机机型据称为A320】据路透社报道,印尼媒体援引交通部官员说法称,印尼泗水飞往新加坡的亚航QZ8501航班与雅加达塔台失联,失联时间是北京时间今日7时17分。据航班追踪网站信息查询,该机型为A320。 印尼交通部官员称,失联的亚航客机上有155人。 http://news.ifeng.com/a/20141228/42814977_0.shtml
215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股市能涨(转)
热度 2 gordon 2014-12-6 05:51
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股市能涨,还要解释这么一个问题。 ************************************************************************** 为什么中国股市走势与美元指数正好相反。   美元指数涨,中国股市跌(美国股市也跌)。   美元指数跌,中国股市涨(美国股市也跌)。   为什么?      因为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个月),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或者变化很少,或者这种变化可以在新加坡NDF市场对冲掉。      这个走势是有前提的,就是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都处于比较平稳的市盈率内。   如果中国股市超级繁荣,博傻的人极多而处于一个巨大的股市泡沫之中,则上述规律失效。   如果美国股市超级繁荣,去博傻的日本和中东资金极多,处于一个巨大的股市泡沫之中,则上述规律也失效。 **************************************************************************   可以用股权收益率平价(可以理解为市盈率平价)来解释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资本自由流动,汇率自由浮动的西方发达国家,如果法制水平,思维方式,经济水平,社会稳定水平,经济基本面(不管是一起繁荣还是一起萧 条)只要都类似,那么,他们的股票的收益率就是非常接近的。如果不接近,那么就存在股市与汇市对冲“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再详细地说,如果欧元区的股票收益率高,套利者就会卖出美国股票,得到美元,换入欧元,然后买入欧洲股票。结果是美国的股票价格低了(美国股票的收益率上升了),欧洲股票价格高了(欧洲股票的收益率就下来了)。反之亦然。     经过套利者的套利交易,最终收益率会被拉平。     最终结果是,欧洲与美国的股票的收益率(市盈率)水平非常接近。     也就是说,西方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是极其有效的市场。     也可以说明,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了。该套的“无风险”套利机会,都几乎被套走了。  .     为什么“无风险”三个字要用双引号呢?     因为上面的套利交易存在一个前提,那就是没有公司破产或者违约,否则套利者就有被暴仓的危险。     所以一旦上市公司破产风险剧增,套利交易者就会停止套利活动,西方各国的股市就要暴跌。     举例子:     比如欧元区与瑞士如果基本面与美国类似(如果繁荣,只要大家都处于类似的繁荣时期,如果萧条,大家都承受类似的萧条程度),其股票收益率应该非常接近。      但是,有一种情况下,股票收益率会差距很大,那就是美国在科技革命下极度繁荣 ,傻傻的日本资金和中东资金等偏爱美国市场。比如1994年到1998年,日本资金和中东资金极度追逐美国的科技泡沫,造成美国股市收益率明显低于欧洲。     欧洲股票因为美国股市被非理性地追逐而被遗弃,造成欧洲区日元区的股票价格极低(收益率比美国高)。       而当美国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3月泡沫后,美国基本面就和欧元区回归一致了(大家都处于萧条了,难兄难弟了),这样2000年3月后,美国与欧元区的股票收益率又被套利套成一致了。       这就是具体的经济学分析。 ************************************************************************** 现在回答这个问题 美元走强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股市能涨? 因为跟美国勾搭上了。 鲁炜说的不错, 中国和美国相互欣赏,男男激吻。
42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经济不对称作战,好啊。原来反恐法用在这里。
热度 10 jerf71 2014-11-27 01:54
中国30亿美元建管 波斯湾油气直通新疆 巴基斯坦媒体“快讯报”报道,中国将投资近30亿美元,铺设一条从巴基斯坦南部瓜达尔港到中部纳瓦布沙阿(Nawabshah)市的液化天然气管道,建成之后,波斯湾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直接送到新疆喀什,在能源、安全和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   “快讯报”引述巴基斯坦政府官员称,管道建设是两国协定,不会公开招标,其中10亿美元将用于管道铺设,20亿用于相关设施。中巴这条管道甚至还预留了扩张空间,未来不排除延伸到伊朗境内,每天至少可以运输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中巴管道一旦建成,中国自波斯湾的油气运输就可以进一步避开印度,移除波斯湾就可以进入“安全范围”。   从经济角度看,中巴管道可以节省8700多公里的路程,是相当划算的投资。澎湃新闻报道称,瓜达尔港紧扼波斯湾咽喉,中国长期积极参与当地建设,包括在去年5月,巴基斯坦将瓜达尔港经营权从新加坡公司移交给“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   瓜达尔港本身就是中巴合建的项目。2001年,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向中国提出合建瓜达尔港的请求。中国以无偿援助、优惠贷款、低息贷款等形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1.98亿美元的融资。巴基斯坦负责余下5000万美元的融资。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总承包和管理了该港口建设项目。   当时有战略专家分析,瓜达尔港可直接用于向中国西部地区运输石油和天然气,如果石油运到瓜达尔港再由陆路输往中国,路程最多可缩短85%。   为了确保中国能源进口安全,中国近年除了与俄罗斯、中亚多国建设油气管道,与缅甸间的管道也在今年10月底正式运营,从而避开马六甲海峡和南海等争议地区。加上中巴管道计划,中国能源进口对海运的依赖料将越来越少。 中巴石油管道.gif (21.84 KB, 下载次数: 50) 然后有人问路: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如果出现动荡,也就是常说的南亚破局,或者受到东突的破坏,也就是所谓的三股势力,这条线路的运行效率就低了很多。 有人答疑: 如果遭到破坏的话只能出兵反恐,出动兔子陆军总比在海上打靠谱。 再 有人答疑: 那就进入其境内反恐,法律依据已经有了。 鹅终于明白了: 经济不对称作战,好啊。原来反恐法用在这里。
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八卦 -- 赵本山夫人新加坡卖跑车案胜诉
热度 9 jerf71 2014-11-5 23:52
鹅也来八卦一下,因为发生在俺坡县。 觉得好笑的是,“ 马丽娟昨天一脸严肃,促请法庭记者不要报道这起案件。“以为新加坡真是 坡县。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国家一级演员赵本山的夫人马丽娟(49岁),为了龙凤胎孩子的教育,四年前移居本地。因为不谙英文,她通过本地女艺人兼歌手陈美心的介绍,认识新加坡女子林美玲(37岁),并请对方当她的助手,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包括把孩子的学校文件翻译成中文。 马丽娟托女助手卖掉保时捷休旅车(Porsche Cayenne),以便换车方便载送孩子。结果,林美玲声称通过一家车行Primelink Motoring,以41万5000元卖掉。 林美玲只给了马丽娟两万元的押金,却迟迟不还剩余的39万5000元。马丽娟后来发现,林美玲其实是车行的前老板,于是入禀高庭,索讨这笔款项。 两答辩人和律师都没有出庭。高庭法官朱汉德裁定马丽娟胜诉,可获39万5000元欠款加利息,以及讼费。 马丽娟昨天一脸严肃,促请法庭记者不要报道这起案件。 根据互联网资料,马丽娟是回族,内蒙赤峰市红山区人,他们有一对约17岁的龙凤胎。(本报记者:傅丽云)
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香港跟新加坡不能类比
热度 70 草蜢 2014-10-23 03:21
香港所处的环境还是跟新加坡不一样。谢国忠是正确的 。 2006年导致谢国忠从Morgan Stanley被炒鱿鱼的Email中,他是这样讲的: 新加坡一直标榜全球化的成功故事,事实上,新加坡的成功主要来自为印度尼西亚贪官及商人洗黑钱,现时印度尼西亚已经无黑钱可洗,所以新加坡正在盖赌场,以便吸引中国的贪污资金。 新加坡背靠的是马来西亚和印尼。 因为自身原因,马来西亚和印尼自己的金融中心不行,只能依靠新加坡。 香港背靠的是中国。中国和马来印尼的情况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和未来的金融中心是上海。随着中国自身的金融改革, 上海和国际接轨是早晚的事情。 人民币虽然还不是自由浮动兑换, 但人民币在东南亚已经成为了现实中的硬通货币。 现在中俄油气交易以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走向世界的下一步。也就是说人民币实际上是在悄然无声滴走向 自由兑换 。 所以人民币自由浮动兑换并成为美元般的世界储存货币是迟早的事情。 目前,上海成为中国和世界金融中心唯一欠差的就是政策, 开放金融市场的政策, 但这也是迟早的事。 现在正在进行式的 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 就是Beginning of the End香港终结的开始, 侬好,上海! Hong Kong Bye Bye! 美国的经验是金融中心是赢者满盘全拿,纽约做大后, 美国 其他地区的金融中心只有慢慢萎缩然后消失。 香港人在国家认同上产生的异化, 意味着香港的未来,可能连中国的芝加哥都做不上。
5873 次阅读|40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外交部长尚穆根: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应只重军事 美国也应加强同亚洲经济合作 ...
热度 4 jerf71 2014-9-25 23:31
之前说了, 新加坡 李显龙总理 开始着急了 -- 谈TPP对美国的意义 然后是 新加坡 外交部长尚穆根: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应只重军事 美国也应加强同亚洲经济合作 2014年09月24日黄慧敏 华盛顿通讯员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在回应尚穆根的讲话时,重申了美国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决心,并强调实现对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承诺,是美国的“首要考量”。 我国外交部长尚穆根敦促美国,在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时,不应只重视军事领域,也应加强和亚洲的经济合作, 否则美国在本区域的影响力和信誉将被削弱。 对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重申了美国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决心,并强调实现对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承诺,是美国的“首要考量”(top priority)。 尚穆根与赖斯昨天在华盛顿出席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以李光耀名义新设立的东南亚学研究员职位推介会。他们在致辞时分别谈及美国在亚太扮演的角色。 尚穆根指出, 东南亚多国正经历政治经济转型,加上中美竞争、印度在新政权下重振国力,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已起变化,须寻求新的平衡点。 “最终的区域政治架构会是一个更开放、能反映本区域多元性的多边框架,或只是由一两个国家主导?这是决定区域架构的一个关键,并将影响21世纪的国际格局。” 美国长期以来是维护亚太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并间接带动了区域繁荣发展,自身也从中获利。但尚穆根表示, 放眼全球,美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受到的挑战最严峻。 他说, 美国清楚知道继续参与亚太事务的重要性,新加坡也欢迎美国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再平衡战略,但这不能只是在军事方面,也应包含经济层面。“ 在东亚,包括东南亚,经济就是战略。落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 在战略上对美国而言非常重要,会是美国亚洲经济战略的重心。” 赖斯:东南亚国家 无须在大国间选边站 于2011年宣布战略重心东移后,美国接连与亚太国家加强军事合作。 相对而言,美国于2008年宣布加入的TPP谈判,至今进展缓慢,尤其是在中国大打经济外交牌的竞争下,部分学者认为亚太地区已出现“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局面。 不过赖斯在讲话中表示,美国在开拓与东南亚的经济贸易、跨境协作、公民交流等方面都已加大力度,而与亚细安国家更紧密的合作也已带来实质的好处。 “东南亚国家和市场对美国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 赖斯说:“TPP将为我们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好处,我们将致力帮助伙伴达到协定的要求,并紧捉贸易与投资增加带来的商机。” 刚于两周前访华的赖斯也强调, 东南亚国家无须在大国之间选边站,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之间。 她说,东南亚正面对“中国崛起,日本复兴,印度重振和美国再平衡”的复杂局面,但这些趋势应当促成更多合作的机会,而不仅是竞争。 不过,表示美国将与中国深化双边关系,就共同利益加强合作的同时,赖斯也指出,美国会继续在人权问题等分歧上与中国“坦诚交流”。 她婉转指出,保护区域合作伙伴的独立与主权是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核心,因此美国会继续加强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参与多边机制,协助促进东南亚国家间的合作与互动,“以防大国欺压小国”。 新职由亚细安学者轮流担任 赖斯说,亚洲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重要,东南亚国家对此贡献不小, 因此东南亚会继续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个重点。 也正是为了让美国决策者对东南亚有更深入的认识,布鲁金斯学会才在我国巡回大使陈庆珠的倡议下,于去年宣布以李光耀的名义设立新的东南亚学研究员职位,并计划让亚细安各国学者轮流担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廖振扬教授已获委为首任研究员。 廖振扬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他在美期间将主要研究美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以及东南亚政治和宗教等问题,并积极参加讲座和研讨会。他也将与美国学者和决策者交流看法。 廖振扬说,美国虽想加强和东南亚的关系,但身为超级强国,美国难以不分心。“当然,如果美国不分心,即不在世界各地扮演领导角色,那同样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但我们也不希望东南亚因此被忽略。本区域虽取得了经济发展,但如果不够谨慎,仍可能发生动荡。”
90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继续新加坡老太太
热度 30 苏双 2014-9-22 12:06
上篇那位爱吃猪肉渣的新加坡老太太是李光耀的绝对粉丝。 我问她:你出世的时候新加坡还没建国吧。 “没有,那时候穷啊,好在李光耀,我们的国父”老太太伸出大拇指“引进了外国公司,前五年免税啊,国家不拿一分钱。但我们大家可以 有饭吃,有活干 。我们国父了不起。” 她的神情,像我爸爸的干妈,老人家谈到毛主席就那神情(当然,李赶毛主席,那差距不能以道里记)。 总之,“有饭吃,有活干,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大问题” 《雍正王朝》里焦晃老爷子说“没得住,他们可以住棚子里,可以睡路边; 没得吃,老百姓就会铤而走险。。。。。。 ”
700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ZT -- 第九届新加坡—中国论坛: 中国建“新海丝”应先改善信任赤字 ...
热度 3 jerf71 2014-9-5 00:41
许通美:可说明不试图塑造势力范围 中国建“新海丝”应先改善信任赤字 我国巡回大使许通美坦言,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目前还存在一些障碍。为此,他建议各方同意海上贸易繁荣发展需要以海上航行自由和航行安全为前提,公开表明保障海上航行自由、安全与遵守国际法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承诺在出现争端时以和平手段处理,而不诉诸武力,相信有助于“新海丝”愿景的实现。 2014年09月03日 韩咏红 报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却遭遇本区域的“信任赤字”问题。为此我国巡回大使许通美提出,中国应该说明,中国并不试图借此塑造势力范围,不排除其他大国参与,也不寻求主导本区域的经济或政治。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和中国外交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新加坡-中国论坛昨天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信任赤字”、南中国海主权纠纷、航行自由等话题,反复出现在对话中。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印尼,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习近平当时肯定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表示愿同亚细安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后,中国将推动“新海丝”作为重点外交任务,但是两年来中国与一些亚细安国家在南中国海的主权纷争与冲突,却比“新海丝”的倡议更引人关注。 在昨天的论坛上,新方主席、许通美教授在结语中肯定“新海丝”是合时倡议、宏伟的远景。正如支持重建世界最古老大学、那烂陀大学(Nalanda University)一样,许通美也支持重建中东、印度、东南亚、中国、韩国之间这条有千百年历史的联系。 但他坦言,实现这个愿景目前还存在一些障碍。他建议各方公开表明保障海上航行自由、安全与遵守国际法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承诺在出现争端时以和平手段处理,而不诉诸武力,相信这有助于“新海丝”愿景的实现。 许通美本人没有质疑中国的出发点。他在较早前回答提问曾说:“我想有些人误以为习近平有一个不成文的议程,想创造一个势力范围……也有人担心中国想重建明代的朝贡体系。” 对此,许通美明确指出:“这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已很不同,这些误解没有合理依据。 但是如果中国承认航行自由也是中国的利益,承诺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平解决争端,对邻国会有帮助。” 中国学者:根本不存在 南中国海航行自由问题 而在与会的中国学者看来,所谓的南中国海航行自由问题根本不存在,中国也已多次重申,愿维护南中国海航行自由。 论坛中方主席、中国外交学会会长、原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杨文昌就强调,自从1949年至今,中国从未与外国有航行自由问题,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比过去更需要国际航行自由。 他强调:“我们需要航行自由,我们不会在南中国海制造麻烦,因为那就是给我们自己的商船找麻烦。我们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需要印度洋的和平和安全,如何实现?通过和所有人合作。” 杨文昌并不讳言:“中国的海军还不是太强大,比美国要弱得多,即使俄罗斯海军也比中国强。日本也有强大的海军。所以,中国今天要的是更多生意、投资、文化交流,这将给大家带来利益,包括西方国家。” 对“新海丝”倡议四种解读 与会的中国学者在答问中,也重申中国支持亚细安在东亚合作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中 国—东盟商务理事长许宁宁在答问时解释说, “新海丝”是合作和友好发展的理念创新,这些年来中国与亚细安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机制,这些机制都可以在“新海丝”的理念下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中国重提“海上丝绸之路”,除了中国领导人公开提出的加强合作目标外,是否还有其他战略原因? 与会的本地历史学家、东亚所主席王赓武教授在演讲中, 从宏观角度提出四种解释框架。 首先,中国可能希望通过表明中国自古就支持海上航行自由,来回应中国不支持海上航行自由的批评。王赓武也认为,说中国不支持海上航行自由是“荒唐”的。 第二种解释是中国有意寻求18世纪前的主导地位,但王赓武不认可这种解释,因为今时不同往日, 中国已不是亚洲唯一的大国,不可能再回到过去。 第三种可能,是中国以建设“新海丝”来避免被围堵,换言之,这是中国的防御动作。王赓武分析说,中国一直担心被围堵,虽然美国等其他国家否认有意围堵中国,但是中国不这么理解。中外缺乏互信, 中国于是提出“新海丝”来表明不会容忍被围堵。 第四种解读,则是中国以建设“新海丝”来回击国际上只有“唯一霸权”, 中国不接受一个唯一霸权永远垄断全球事务。 无论如何,王赓武认为,“新海丝”倡议所包含贸易、惠及各方的经济关系,构建和平都价值,都值得正面看待。他最后建议,“新海丝”可以在知识经济的传播上发挥作用,作为科技、现代知识和现代价值理念的传播通道。这个过程中,网络空间和天空,与海洋同等重要。 王赓武说:“通过强化文化与软实力含义,丝绸之路的故事将被赋予另一层意义。”
4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马航新加坡到巴黎往返才卖300美元。。。
热度 8 凡卡 2014-8-29 09:13
看来比廉价航空还便宜的机票是————年度最倒霉的本命航空!
654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ZT 分享 一张美丽的照片 -- 让色彩飞翔
热度 6 jerf71 2014-8-29 01:31
ZT 分享 一张美丽的照片 -- 让色彩飞翔
本人觉得是完美之作。 引述: 来自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周健恒(21岁)则以“让色彩飞翔”的摄影作品获得青年组冠军。第二次参赛的健恒通过鲜艳的颜色表达主题:“位于梧槽中心非常具代表性的彩色组屋即将拆除,我只想在拆除前拍下这些组屋的照片。在那里我看到一群鸽子,把它们飞翔的画面加入照片。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张代表‘美’的照片。”
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02 新加坡学者建议亚细安主导亚洲经济发展
热度 9 jerf71 2014-8-26 23:44
2014年08月23日 韩咏红 报道 (又要让利,还不够啊?只要胡萝卜,不要大棒,哪行。互利互惠,才是正道。) 为促进和谐的多方关系,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减少地区贫困, 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竞争力研究所, 提出了一项从亚细安出发的亚洲发展规划。 在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昨天举行的论坛上,研究所两位所长——陈企业博士与陈光炎博士 (后面这位曾经是中国政府的经济顾问) ,向与会的本地与海外学者介绍了这份《亚洲经济互联互通总规划——愿景2030》(以下简称总规划)。 陈企业在宣讲时表明, 这份总规划与中国所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目标是一致的, 两者的差别是在做法上,即总规划由亚细安主导。 总规划包括五大建议,包括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中国向亚细安转移;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发展;亚洲成为拥有更高农业生产力的食品供应链;打造可持续、绿色、宜居的生态系统与包容性发展,以及亚细安成为区域的贸易、商业及服务业枢纽。 陈企业介绍说,规划推进时将以市场为导向,亚洲以及中东的主权基金,政府与私人企业都能参与。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成员也将与各有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 据本报了解,该所已与新加坡、印尼和中国的有关部门展开协商。 对亚细安主导 与会者提出疑问 针对亚细安如何主导这个大型规划,多名与会者提出了疑问。 北京大学国家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 就在回应时就提问, 亚细安如何主导?报告中提出要中国让利又要市场导向,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此外,劳动力密集产业的转移用以人为方式推动,到底好不好? 另有学者反馈, 亚细安多个国家到2030年时,预计已面对中等收入陷阱与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份规划如何应对挑战? 关于亚细安主导的提问,陈光炎以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规模的迅猛增长与其他国家反应做出回应。 陈光炎说,1980年中国经济总量只等于日本的三分之一,中国“好像一只小熊猫抱起来很可爱”。到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约等于日本的两倍,增速更是迅猛。 陈光炎形容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说:“每两年中国的GDP增长就增加一个印度,每三年增加一个英国,每三个月多一个越南,每六个星期多一个新加坡”“ 小 熊猫已变成一个大熊猫,现在很多人有一点害怕 ……它一躺下来,东南亚这些小松鼠、小狗啊,脚断了人家(大熊猫)都不知道。” 他认为用亚细安带动,能够让许多亚洲国家以及欧洲接受,效果与可持续性与比中国主导更好。 陈企业也指出, 现在大家都对中国充满怀疑,中国提出了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但中国的官员与学者很自然地是考虑如何推动中国的经济, 而不是思考如何对亚细安国家让利。 至于中国为什么要“让利”的问题,陈企业反驳说:“ 中国大陆一天到晚对香港、台湾、澳门让利,没有用啊,它们是宠坏的小孩子。小孩子宠坏了怪谁?怪祖国。你如果对全世界让利,包括华侨投资者,这种‘让利’让中国在全世界也比较能被接受。”
53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大陆创业公司待遇已经追平台湾和新加坡
gordon 2014-7-21 09:51
大陆创业公司待遇已经追平台湾和新加坡 万事开头难,基本架构只要立起来,底下慢慢改,竞争的压力自然促使其去创新。 这就很厉害了。 注:这事还不是那么简单,90年代,大陆和日本的对比,就是日本半导体技术强,大陆的火箭技术强。 半导体突破以后,很多东西都能做了。 以前是受重量、能耗限制。
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同性恋从娃娃抓起!新加坡图书馆下架三本同性恋幼儿读物
热度 24 凡卡 2014-7-11 11:36
同样搞计划生育,土共那一套弱爆了,还是美国人玩得高:把同性恋拔高成主流价值观,宣传成普世价值,要像当初传福音那样传播同性恋思想,以后哪个国家同性恋配额没达成就是跟普世过不去!先罚你个四十亿,再经济制裁,最后设禁飞区轰炸你丫的异教徒,推翻现政府换同性恋上台! 昨天看新闻说新加坡图书馆下架了三本儿童画册,当时就想不明白到底什么读物惹得满城风雨,今天才知道人家同性恋组织已经开始抗议了:影响我们培养下一代,老娘跟你们拼了! 话说这三本书都是讲同性恋如何养育孩子。。。 新加坡9日电,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因为民众投诉,因此把3本带有同性恋内容的儿童书籍下架,馆方强调支持家庭的立场,但也引来批评。 《海峡时报》报导,这3本儿童书籍包括讲述2只公企鹅故事的《三口之家》(And Tango Makes Three);讲述两对夫妻、1位单亲妈妈和1对女同志到中国大陆领养小孩的《THE WHITE SWAN EXPRESS: A Story About Adoption》;以及提到同性恋和单亲家庭的《Who's In My Family? All About Our Families》。 报导指出,1位署名Teo Kai Loon的网友在Facebook社群“我们反对新加坡粉红点”(We are against Pinkdot in Singapore)发文,表示在他抗议之下,图书馆已将三口之家和THE WHITE SWAN EXPRESS: A Story About Adoption下架,他呼吁网友监督图书馆,确保馆藏都适合儿童阅读。 Teo Kai Loon并公布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助理总裁郑爱清的信件,信中提到国家图书馆在选书时採取强力支持家庭的立场,不过因为藏书很多,无法一一确保书籍符合标准,因此若民众看到违背此立场的书可以向馆方反映。 国家图书馆向海峡时报重申支持家庭的立场,并表示会小心注意家长的反应,确保书籍适合年轻读者。 新加坡反对党民主党前财务长文森(Vincent Wijeysingha)因此写了1封给国家图书馆的公开信,指出只因为部分人的看法,就把书下架的行为是严重的公众审查,事件的发展令人担忧。 新加坡的同志社群在6月底举办了1场超过2万人参与的粉红点运动,挺同志和跨性别族群,但同时有宗教团体公开反对,双方短兵相接、火药味浓厚。 目前新加坡社会对同志仍採取保守态度,例如刑事法典377A条文规定,两名男子发生性行为即是违法,可能面临2年牢狱之灾。(中央社)
133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哈格尔为什么跑到新加坡表演?
热度 2 gordon 2014-6-2 14:12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都依赖一种特殊的产品出口,这种产品的名字叫美元。 而亚太市场是美国美元最主要出口市场。如果无法出口美元,美国经济 将面临危险。 在传统小弟无法购买更多美元前提下,制造亚太紧张局势。是最好的办法。 美元及美元所代表的美国国债是避险资产(不是他经济有多好),是目前没人能威胁到美国本土
2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越南人地理没学好,新加坡国旗被躺枪
热度 14 石榴 2014-5-14 13:10
越南人地理没学好,新加坡国旗被躺枪
链接: 越南反华暴民打砸中资企业 新加坡国旗被焚烧
7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为什么要接手香港的资产?
gordon 2014-4-14 13:33
新加坡元是除人民币与日元外与美国国债收益率相关性最高的亚洲货币。 摘自华尔街见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5416
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全球最大PX工厂在新加坡试运行 距主城区仅5公里
热度 16 凡卡 2014-4-3 13:30
http://news.china.com.cn/2014-04/01/content_31971218.htm 与此同时,新加坡裕廊芳烃公司将在4月开始将其设在新加坡,价值24亿美元的石化工厂投入试运行。 该项目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对二甲苯(PX)生产企业,年产对二甲苯(PX)80万吨。 该厂包括一个日产能10万桶的凝析油分离塔以 及一个芳烃厂。该项目投资额为24亿美元,包括在裕廊岛建设一套凝析油分离装置和一套150万吨/年芳烃装置,以及80万吨/年对二甲苯(PX)、20万 吨/年邻二甲苯和45万吨/年苯装置。消息称,这些设备在今年2月份安装到位。 公司发言人对此事件拒绝置评。 裕廊岛位于新加坡西南部外海,距离新加坡主城区仅5公里。目前岛上已经投入运营的埃克森美孚公司37万吨/年PX装置与居民区的距离不足1公里。 除此之外,目前,裕廊岛炼油能力已达6300万吨,乙烯产能630万吨,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全球十大乙烯生产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石油精炼中心之一,亚洲油产品的报价中心。2011年我国进口PX498万吨,其中5.2%来自新加坡。 凝析油是从气田产出的一种超轻油。这座凝析油分离塔是今年亚洲将投入运行的三座同类设备之一。它将使凝析油的供应进一步吃紧,同时为亚洲市场增加更多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 红色为PX工厂所在裕廊岛,与新加坡主城区距离5公里 这座凝析油分离塔的一个股东——嘉能可公司已经从卡塔尔带来了一船凝析油用于工厂的试生产。 新加坡裕廊芳烃公司已经与英国石油公司签订了协议,向后者每天购买5万桶凝析油,同时还向韩国SK能源公司和嘉能可国际公司每天各购买2.5万桶凝析油。协议从2014年起生效,为期7年。 裕廊芳烃集团曾在2011年的动土仪式上宣布,这个预计到2014年才落成的项目,已经取得了来自11家客户总值高达22亿美元的订单。这些订单将延续到2021年,购买者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嘉能可国际公司、SK能源公司和中国多元酯生产商——江苏三房巷集团。 工厂每年可生产150万吨芳烃和270万吨石化制品,每年生产的石化制品中包括78.3万吨的航空煤油、66.2万吨的超低硫柴油、64.7万吨的石脑油、28.3万吨的挥发油和19.5万吨的燃料用油。 SK集团和江苏三房巷集团是项目的最大股东。
778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继续找寻在新加坡单身靠谱男
热度 32 苏双 2014-2-24 11:01
我靠,现在手里各式美女多多,以在银行系统工作的为主,什么花旗啊,渣打啊,等; 职业从 矿工(定量金融师?)到操盘手不等; 另有新加坡高校工作人员,职业不等; 基本上都在新加坡有房或有实力买房,都比较白富美就是了; 寻28岁以上单身在新靠谱男, 什么叫靠谱:1.7m以上,性格不怪,学位本科以上,在新加坡有正当工作,且有志在新加坡长期发展就行。我靠,降低标准了,托我介绍的人有点多,俺急需资源。 小伙子们都站出来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
1001 次阅读|42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建筑一体化农业
苏双 2014-1-6 23:49
建筑一体化农业 Utilising屋顶的可持续粮食 作物栽培学新加坡 林映辉Astee1和尼尔默尔T. Kishnani2博士 摘要 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造成了当今城市面临两个挑战:由于粮食进口粮食安全和增加碳排放量。本文考察了天台农业在城市中心在亚洲的可行性。一个上下文特定勘探选址在新加坡着眼于建设综合农业的挑战。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的公屋都适合屋顶养殖。全国范围内实施,该计划可能会导致国内蔬菜生产中增长了700 % ,满足国内需求的35.5% 。减少粮食进口量也将每年减少新加坡的碳排放量由9,052万吨的排放量。 关键词 粮食安全,碳足迹,屋顶养殖,建筑一体化农业,公共住房,新加坡 引言 城市化和农业 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800万公顷的耕地支持大规模的农业活动(粮食与农业组织, 2004年)。没有与此两个关键问题。首先,密集的商业养殖技术造成的土地(希勒尔, 1991)不可逆转的损害;数以百万计的草原,湿地和森林公顷已经退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威尔逊, 1992年) 。土地耕种活动的结算也由其他永久性木植物(威廉姆斯, 2003 )影响的长期固碳。 其次,随着世界人口从目前的6.4十亿至8十亿到2025年(萨利姆, 2004)的增加,将不会有足够的耕地农田(美国人口普查局, 2003年) 。这引发粮食危机的幽灵。这种情况是由猖獗的城市化加剧为更多的土地,以前用于农业,是预留应付扩大的城市。据预测,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的比例将从2000年的47 %提高到60% ,到2030年(联合国,2001年) 。 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将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定义为食物,满足人们的饮食需要,以及他们的饮食偏好(世界卫生组织2009)的物理和经济上获得。当需求增加和产量有限,会出现物价上涨就证明了大幅上涨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最近(英国广播公司,2008年)成交粮食价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小麦价格已经翻了一番,大米和咖啡也创下10年高点。 都市农业定义为全市范围内共定位作物的种植界限,是一个潜在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将粮食生产与建筑物提供不上这个城市的许多用途可用土地扑来的途径。 还有其他的好处建筑一体化农业。否则就很难屋顶绿化放置,例如,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宇等,2008 ; 。 Chen等, 2005) 。使生产更贴近消费可以减少食物里程,即距离旅行的食品在获得消费者的平板( Severson的2006) ,从而降低由于运输的碳排放量。土地以外的城市不需要拨作密集的商业养殖,本身有许多与健康有关,社会和环境后果。 新加坡 约95 %消耗在新加坡所有的蔬菜都是进口的(农粮与兽医局, 2008) 。这增加了城市国家的生态足迹和叶新加坡人容易受到粮食价格上涨和外部的粮食生产问题,在其他国家。城市密集建成,土地预留给农业是有限的。 为了确保粮食供应,新加坡政府拨出资金向海外建立粮食区(海峡时报, 2009) ,其中食物可以专门针对消费在新加坡生产。这些措施旨在控制物价的波动,从长远来看,想必也能保证供应。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的脸,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他们也不寻求解决新加坡的碳足迹。 在新加坡过去的研究探讨屋顶农业的可能性。提供住宅和商业屋顶在新加坡的一项调查表明,大约184,000吨的新鲜蔬菜,每年可收获(威尔逊G. , 2005) 。这项研究并未但是看实施的可行性,使这一数字乐观最好的。 屋顶养殖在20世纪90年代的示威选址在新加坡樟宜综合医院。该项目是由一群医务人员的运行;农产品生成用于室内消费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然而,农场取而代之的是花园(林, 2009) 。的谁管理这样一个项目的问题,在某一天到一天的基础,损害了承诺的可行性。 APPROACH 超过80%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的建屋发展局的公寓,被称为HDB (建屋发展局年报, 2007/2008 ) 。屋及屋顶可用空间量的粗放规模为代表的大型建筑一体化农业的实施显著的机会。组屋屋与调整良好的管理基础设施 - 从垃圾收集,以阻止不容易复制在其他建筑类型,比如说,商业建筑和公寓维修实施提供支持的可能性。 淡滨尼新镇(图1 ) ,位于新加坡的东北角一个组屋区,被选定为这项研究。淡滨尼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当时它被授予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建屋发展局, 1992) ,这表明它的设计提供了经验教训,是复制的公屋别处。 淡滨尼计划的密度和布局是用来推断在新加坡所有政府组屋的屋顶总面积。这个数字被调整之后仔细看看在组屋设计发现了两个块类型。 预计年化收益率从所有组屋板块相结合的屋顶空间,导致蔬菜的计算方法。这是交叉引用与屋顶农业和当地的生产诀窍早期的研究。图上的现有需求和预计产量进行了比较。减少粮食进口,从提高当地生产造成,是伴随着对食物里程和碳足迹的影响估计。 这项研究还考察了为雨水收集的机会。在淡滨尼中一个选区的情况下它的评论后勤基础设施和策略访问/间种植屋顶。 调查结果 组屋类型学 有两种类型的组屋块;板和点块(林, 2009) 。点块高25层,包括屋顶用较小的屋顶面积。板坯块有较大的屋顶面积,且通常为10至13层楼高。多点块的屋顶面积是由必要的设备所占用,如水箱,电梯机房,电视天线和配水管道。这项研究本身限制了由于逐点块构成制约平板块。板坯块的比率为指向在淡滨块和大多数其他HDB屋是7:3,而在较新的HDB屋如榜鹅和盛港为1:1。作为一个保守的措施, HDB块的可用的屋顶空间被取为总面积的50%。 淡滨尼有88.9公顷,总建筑占地面积,总土地面积的遗产为500公顷。使用这种足迹,在所有组屋的屋顶总面积在新加坡传播的7,435超过陆地面积公顷,估计是1322公顷。消除50 %的不可用点块离开661公顷可用的屋顶空间。 作物栽培学的方法 无机水培是指植物根部悬浮在一个静态,连续曝气养分源源不断的营养液,或雾(顿,2005年)解决方案的技术。无机水培被认为是在组屋范围内比较合适养殖的选项。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它具有更高的收益率,较低的劳动力需求,更重要的,只需要轻便的系统,它可以很方便地组装在现有的屋顶。 作物产量 在无机水培的可行性早先的研究中,有人估计约有39,000吨蔬菜可能对212公顷( G.威尔逊,2005年)的区域生长。以此作为指数这个技术661公顷的屋顶空间应该产生一些121,599吨蔬菜。 再加上目前国内产量约18,967吨来自本地农场(农粮与兽医局, 2008年),预计年度总收益率与建筑一体化农业布局可能达到140,566吨蔬菜。 一位新加坡的消耗,每年的蔬菜(农业食品与兽医局, 2008)平均82.6公斤。与4.8亿人(新加坡统计,2008年)的人口目前,新加坡每年需要396480吨蔬菜。天台养殖,传统养殖场的结合,因此能满足新加坡的蔬菜需要一定35.5 % ,从5 %显著增加目前满足。 雨水可用性 农作物种植需要大量水。以产生使用传统的土地种植方法西红柿公斤, 200至400升的水是必需的,但水培需要大约4倍的水进行相同的产率(齐格勒,2005)。作为近似,估计水所需的蔬菜土培收获每公斤用量为200​​升(霍克 - 斯特拉等人, 2002) 。这相当于50升的水在水培的情况下必需的。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对于雨水收集战略考虑。 当地年降水量在新加坡2360毫米(新加坡, 2009年国家环境局) 。 考虑到总组屋住宅用地面积在新加坡新市镇,为7435公顷总集水面积(建屋发展局的年度报告, 2007/2008)可以有助于每年约1.75亿立方米雨水的集合。这一数字高于所需的屋顶养殖组屋屋的水约25倍以上,这表明雨水收集可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碳排放 2007年,所有进口蔬菜的46 %来自马来西亚, 28 %来自中国(海峡时报, 2008) ,以及26 %来自其他邻国,主要是印尼,泰国,越南和澳大利亚(亚洲生产力组织,2006年) 。 粗略估计这些国家和新加坡之间的距离形成是由于进口蔬菜运输的碳排放量的指标。由于对进口蔬菜的确切位置可用信息有限,所以距离是从每个国家的中央位置(图2 )进行测量。 讨论 环境与健康 商业养殖需要大量农药,尤其是化肥,以取代被占用的速度比衬底更快的营养素可提供(肥料咨询,开发和信息网亚洲及太平洋, 2002) 。杀虫剂和除草剂,也用于防治害虫和微生物疾病的试剂。因此,农业径流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品,造成水质污染。养殖与许多健康风险,如感染性疾病,如血吸虫,疟疾和geohelminths相关;农用化学品的使用( 。 Nguyen等人, 1997)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在构建综合农业,这对农药的依赖,导致有毒径流,予以淘汰。可实现每年减少至少30,400吨农药的使用。不同的国家(表2)之间的平均农药的使用而有所不同。作为一个保守的措施,计算是基于0.25农药消费的平均数字来收成比在马来西亚。此外,水培系统占用五分之一需要土壤耕作制度(特纳, 2009)的空间。如果661公顷roofspace被用于粮食作物种植在新加坡,从邻国3305公顷的土地可以摆脱农业用途。 可再生能源 城市农业将提供新加坡生物燃料的来源,从蔬菜作物废弃物产生。生物methanisation4利于从有机废物电能和热能的产生。此能量将是一个碳中性源新加坡,这在目前依赖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回收的废热,可向行业,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除了电源和散热,这个过程可以产生高品质的堆肥,可作为肥料用于园艺,让在城市农业封闭的养分循环。 景观机会 雨水的收集提出了景观的机会。池塘可以屋苑内被创建为美观的景观元素。这些池塘可以作为中央rainwa -TER存储到从附近的建筑物和路面地表径流可以被引导,被输送到屋顶农场(图3)之前。这为复合养殖(潜水员, 2006) ,也被称为水耕与水产养殖相结合的机会,为肥沃的鱼塘的水可作为蔬菜种植(费尔南多, 2000)的宝贵资源。从蔬菜农场有机废物又可以用作鱼饲料,而排出的水从水培系统可以返回到池塘。 社区参与 社区内作物产量可以成为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联系,人与土地之间的有力象征。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在新加坡,这是基本上不存在。现有的几个农场对社区生活的边缘,坐落在偏远地区。 本地化的粮食生产也可以加强社区内的债券。在想法新加坡,2009最近的一份报告,当地从业者建议纳入池塘和菜地的公共屋村内引发社区精神之间的年轻人和老年人(泰, 2009) 。 这方面的例子已经存在,尽管在小规模。在达曼裕廊(桥, 2009)一个社区花园,几个老人居民致力维持一个小菜园,称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与朋友。在另一个例子中,附近居住水耕农场居民走到一起培育蔬菜,药材,花卉供自己消费(水培和植物护理, 2009) 。 Roofscapes和身份 屋顶农场提供了一个美观的roofscape出现的机会。建屋发展局组成的建筑环境在新加坡的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它对国家的天际线一个显著的影响。目前,许多组屋的屋顶是加装附加的装饰结构(图4) 。这表明,首先,有认为需要界定和传达的身份,其次,现有的屋顶有一些内置的容量,以应付附加结构。它可以在这里认为,屋顶农业是身份制的一种手段,部分原因是由于新的水耕结构和绿地,以及部分来自蔬菜它们产生的类型(块集群可以通过为每个专用于番茄栽培的存在,并已知作为这样) 。 移动和访问 以促进有效率的耕作,材料和人流量必须加以考虑。养殖人员将需要专门的流通走廊和设备的运动垂直接入和生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到日常的生活。额外的升力内核在每个块簇,再加上块对块linkways在集群移动建筑,是一种可能性(图5 ) 。组屋屋过去改造已经表明,新电梯槽可以很容易地添加,并且有可能重新循环在这些庄园。 配送中心 对于大规模的作物生产,需要配送中心以满足仓储,包装,加工。的组屋设计准则的审查表明,该多层停车场( MSCP )是一个可能的网站为这些新枢纽。 一个MSCP可以在每个现有的块群被发现,位于小于30m从块它所服务(图6) 。现有MSCPs的屋顶被保留为将来更多的车位(建屋发展局, 2006) ,这意味着结构上,它们可以在建。电梯槽已在现有MSCPs提供以迎合电梯轿厢的将来安装。 政策与激励 任何新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需要政策支持。有证据表明,在新加坡这样的政策正在进入的地方。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及国家公园局(国家公园局),例如已推出一项计划, “园林绿化城市空间和高层建筑为” ( LUSH ) ,旨在鼓励开发人员提供绿化的高层楼上建筑物(庄, 2009) 。 2030年与辛加孔径的可持续发展蓝图的50公顷的天空高层绿化目标这一举措重叠。同时建屋发展局已经启动了一个试点项目引进上现有的多层停车场屋顶绿化在一些屋村,如盛港榜鹅和(建屋发展局,2007 /2008) 。 结论 与当前本地蔬菜生产上只有5%的新加坡现时的需要,屋顶的养殖前景值得认真考虑。这项研究表明,这样的举措,如果在公共屋村实施,将增加当地生产的35.5 % 。这将开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并降低与进口食品相关的碳足迹。其他福利包括生物燃料,健康和环境红利,由于安全的养殖技术,有机会重拍地方认同和鼓励社会参与提高可用性。这项研究确定了组屋范围内的几个设计限制和机会,例如通过现有的块类型学所带来的局限性,雨水收集和现有的块修改为新的基础设施的潜力。 新加坡已制定承认建筑一体化绿化的价值的政策工具。大型建筑一体化农业的前景却是下一步这个过程中,一个需要一个质的飞跃,超越生活质量的驱动程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足迹的一个更全面的看法。
0 个评论
分享 听说在新加坡,连动物都会垃圾分类
热度 16 船长阿道克 2013-7-16 10:22
听说在新加坡,连动物都会垃圾分类
9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请教新加坡的坛友
热度 6 桃李不言 2013-6-25 01:54
亲戚高中毕业,有意去南洋理工读本科,中介说要签合同毕业后服务几年。是所有的外国学生都有这个要求吗?自己出学费的也要如此吗?先行谢过。
78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阻碍世界发展的核动力,新加坡。
热度 14 ademxue 2013-6-2 13:20
新加坡给人的印像有什么?干净,有钱,地理位置重要,还有鞭刑。仔细想想新加坡为什么有钱,好像除了港口的重要生意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得了的生意。掏空脑子能想起来的是新加坡的品牌的有,Creative。今天的breadtalk也是新加坡的,但知道breadtalk的并不知道这是新加坡的,几乎都觉得breadtalk是日本的。Breadtalk现在在中国也已处于僵尸阶段了。新加坡旅游以前还是个项目,但是因为骗中国人骗的太厉害了,新加坡已不是中国人出国旅游的目标了。中国人就算去新加坡旅游,也不会买祖母绿了。 正当世界都在嘲笑朝鲜是金家天下之时,新加坡不是一样吗?李光耀传位李显龙,新加坡难道不是李家的天下?新加坡难道不是一个极度落后的封建帝王国家?还原出真实的新加坡,对世界人民有益。 李光耀是中国种的英国人。他在新加坡的政治盘面中依靠当地共产党的基础起航,达到顶点后又强烈镇压共产党。新加坡原是马来西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26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后来成为马来西亚联合邦的一个州。当李光耀拿下新加坡后就积极参政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怕了李光耀的政治手腕,于是把新加坡割给了李光耀。这对马来西亚来说,算是断臂求生。1965年,新加坡宣布独立建国。 李光耀失去了控制马来西亚的机会,只得自己开火仓过日子了。这时,新加坡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为英国驻军当保姆,李光耀希望英国驻军别走,但英国人还是穷的离开了新加坡。接着,光耀兄只能爱中共了。 李光耀在新加坡搞自由,三人就可组党,但永远禁止共产党。新加坡失去了马来西亚,但永远希望回到马来西亚,因为李光耀有能力殖民马来西亚而不想新加坡只有脑子没身体。李光耀在英国驻军走之后,看上去是靠航道吃饭。但实际是在美苏冷战中不断的摇摆,靠脑子赚冷战双方的钱。新加坡是一个职业又专业的政治投机家。 大家可以用“新加坡历年GDP、人均GDP(1960-2011)”的关键字在网上找到一份新加坡GDP的历史数据。从数据中可看到,新加坡的GDP是忽上忽下的。高的时候能20%。1997年时, 新加坡的GDP还9.9%,被亚洲金融危机一打,1998年时就 -3.5% 了。2000年美国新经济危机时,新加坡GDP从2000年的13%突然跌到了2001年的 -3.4% 。同样的情况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里也出现了,只是这时的新加坡GDP没变负的,维持在了0附近。这就是新加坡的以政治投机为国家生存之本的结果的数据证明。 新加坡本不应该是一个国家,他只应该是一个国家里的一个地区。但是,李家王朝硬把新加坡这个只有地区属性的区域拧巴成了一个国家。不通水电煤,硬要开餐馆,新加坡只能装大尾巴狼了。 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这虽然是中国人的中国话,但实践的结果却是人类的共有财富。发展是全世界的问题,也是新加坡的问题。另一层,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问题,更是新加坡的恶梦。 最近,垃圾绅士们正在讨论杀人机器人的伦理问题,这东西就是针对中国的。他们妄想搞出机器人军团来占领中国,眼前的讨论只是一方害怕自己的杀人机器人技术落后于另一方而拿出了伦理问题来开欧美本身就没伦理的玩笑。左右杀人机器人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钢铁产量,二是电脑系统的入侵。首先,制造出几十万杀人机器人的原料的钢铁,谁能和中国比?二,真有一天,几十万杀人机器人空降中国时,指挥这些杀人机器人的信号被破解后,这几十万的杀人机器人就被中国瞬间俘虏了,怎么办? 从杀人机器人的故事展开看,今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产业,无论中国是落后还是先进,起码不会出现强烈的受制于人的情况。而中国在任何一个产业的深入过程中,因为人口基数大而需求大,产量自然就大,量增价就一定跌。一切高科技到了中国就全大白菜了。世界对中国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中国的市场,恨的则是中国的生产力。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新加坡靠着把大西洋经济圈的产品加价倒卖给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南亚经济圈而发财。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又是纳斯达克泡沫,新加坡在短期内被连续剪了两次羊毛后,国力下降的厉害了。幸亏了中国,2000年之后,新加坡因为中国的强大,转而依靠着把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南亚经济圈的产品加价倒卖给大西洋经济圈,其国力才逐渐的缓了过来。 今天的世界都在搞贸易保护,并且大西洋经济圈的购买力在下降。因此,新加坡的依靠着加价倒卖商品的赚钱之道虽然能持续,但要能持续的上升是不现实的了。另外,中国与巴基斯坦,缅甸的良好关系会分食了新加坡的加价倒卖的传统生意。更何况,中国在自己的西部地区从原苏联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能源供应,这也减少了新加坡的转口贸易收入。新加坡要想增加收入是很难的了,不跌就不错了。 与新加坡的在今日世界环境中的必然要过紧日子对立的则是新加坡的李家王朝长期把持下的新加坡所产生的既得利益群体。新加坡的既得利益群体就是李家王朝的家丁,由于新加坡是事实上的极度落后的封建帝王国家,这么多年下来,利益结构的稳固使得新加坡的既得利益群体已是极度的顽固的反新加坡人民了。而新加坡的既得利益群体为了不过必然要过的紧日子,就必然出卖新加坡人民去干出维持新加坡的既得利益群体也就是李家王朝本身的坏事。新加坡正在干的坏事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平台就是TPP,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TPP是新加坡妄想借美国之身来狐假虎威的垄断局部的大西洋经济圈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南亚经济圈之间的贸易格局。新加坡如果得逞,李家王朝就能把新加坡的极度落后的封建帝王国家所产生的弊端转嫁给中国,让中国为李家王朝在新加坡的封建执政能世代相传而买单。 怎么先把美国诱骗进套呢?新加坡只能是开着TPP的平台等。2007年的530,中国痛杀美国,美国为了表示出对中国的不满而在2008年加入TPP,美国只是企图表示出对中国贸易的不依赖,想与中国在全方位的较量中,多一份筹码。正因为美国加入了TPP,TPP也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反中国贸易的跨太平洋组织。对世界各国来说,反中国贸易是砸自己的饭碗,这即没意义,又不现实。美国之后不断有国家各怀鬼胎的加入了TPP,这里有压力,有私利,还有无间道。 新加坡为了把TPP这个反中国贸易的跨太平洋组织搞得有名更有实,已把自己变成了反中国基地。但新加坡自己也不敢反中国贸易,而是依靠反中国贸易的跨太平洋组织来为新加坡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与中国的贸易机会。因此,新加坡这个反中国基地的具体操作处在了纠结中,搞得新加坡好像是中国的一个省一样,天天转播CCTV。新加坡虽然是靠着转播CCTV时加评论来反中国,但实际只能是在宣传中国。 人存在于社会之中,靠的是诚信。国存在于世界之中,靠的也是诚信。一个国家对自己的人民诚信,但对别的国家不诚信,那是要聚全国之力对外搞霸权。一个国家只有对内对外都诚信才能不被世界淘汰。当然,一个国家对内对外都不诚信,就危在旦夕了。 安倍晋三上台之后,日本政府不但是为了摆脱日本经济向下的压力,更为了在世界金融大战中渔利,正试图重返日本军国主义的“危险游戏”。日本人已开始努力的为入侵中国,殖民朝鲜半岛,慰安妇问题穿上合法的外衣了。日本人甚至公开无视《波茨坦公告》,妄想否定二战的成果,这是要和全人类为敌了。正当这种反人类的邪恶力量在日本升起之时,新加坡看到的却是日本有可能加入TPP的机会。 新加坡大屠杀是二战中日军暴行之一,与马尼拉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并称日军的三次大屠杀。面对安倍晋三,面对安倍晋三的重返日本军国主义的“危险游戏”,面对安倍晋三的挑战人类伦理底线,李家王朝全然不顾新加坡人遭受过的惨绝人寰的日军制造的新加坡大屠杀的伤痛历史,居然说,那只是一场没有意义的口水战。李家王朝对外是欺骗所有对二战有正确认识的国家,对内则是嘲笑新加坡大屠杀给新加坡人民带来的切身之痛。李家王朝为兽行喝彩,卑鄙,下流,反人伦之无耻至贱,叹为观止!而这一切,是李家王朝只为了日本,只希望安倍晋三能加入TPP。如果日本进入了TPP,那新加坡就有更多的筹码,通过反中国贸易的跨太平洋组织来对中国施加压力,以此换来新加坡自己与中国的更多的贸易机会。 2013年3月,第十六轮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在新加坡落幕。结束了持续10天的闭门磋商后,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发表声明指出,本轮谈判已取得稳固进展,并弥合了若干领域的分歧,在监管议题、电信、关税和开发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与此同时,有关服务、电子商务、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贸易技术壁垒、政府采购等领域的谈判也在积极进行当中。 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在德国总理府与默克尔总理举行了富有成果的大小范围会谈。李克强表示,当前中国正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这将给两国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一是要加强中德制造业合作,加大在标准制定、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交流。二是深化中德信息通信技术合作,在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联合科研攻关,共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三是落实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开展中德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合作。四是建立中德农业合作部长级对话机制,在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五是建立两国“财长+行长”的中德财金对话,在财政、金融领域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启动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成立德国中国商会,在德设立投资促进机构,促进投资合作。六是密切人文交流,通过举办中德语言年,开展“万名中小学生交流项目”等活动,增进相互了解、相互认同,使中德友谊代代相传。 从两个谈判的结果看,中国与世界的合作是要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并为怎么引导世界的发展而为全世界制定标准。比如云计算。一旦中德定下了云计算的标准,全世界只能跟着走。相反,反中国贸易的跨太平洋组织TPP,还在为当前的,过时的技术怎么分享TPP之内的市场而谈判。这好比是在今天的网络时代,中德正在讨论将来怎么垄断分享全卫星互联时代的市场,TPP则仍在商量有线电话的各自间的市场准入标准。 TPP的现状已使TPP沉迷于落后,TPP组织的目标已使TPP成员乐于在落后的时代中反复的拉拉扯扯。TPP的下场是反中国贸易的跨太平洋组织因为落后而解散,并分别与中国恋爱上。或者TPP请中国加入,美国借TPP中有中国而与欧洲对抗。 中国要打破TPP,靠的是不信邪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发展。李家王朝如果想在新加坡世代相传的搞封建执政,就一定要维持住TPP,并依靠TPP去阻碍世界的发展。因此,阻碍世界发展的核动力是新加坡。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不可能,又因为李家王朝的改邪归正也是不可能的,正当世界处于深刻复杂变化之中时,早于日本军国主义倒下的将是新加坡人民不喜欢的李家王朝。
78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五月新加坡随拍
热度 32 老平 2013-5-8 12:25
http://haokungj.com/Public/style/ygsa.mp3 5月初从国内返回澳洲,中途在新加坡逗留了几天。新加坡给人的感觉是湿热、干净、有序,下面是一组随拍 。 恬静的河湾。 河畔上的少女组。 滨海湾 (Marina Bay)上的榴莲大剧院(Esplanade Theater)。 滨海湾上的金沙娱乐城(Marina Bay Sands),57楼是空中花园,有一座无边泳池。 金沙娱乐城的空中泳池,一般游客只能到56楼的空中花园观景台,门票20新元。 空中花园观景台远眺,对岸的建筑大部分是银行大楼,其中包括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 从空中花园观景台看到的两个大型室内花园,由玻璃和钢结构筑成。 大型室内花园的人造瀑布。 大型室内花园的荷兰郁金香。 金沙娱乐城旁边的空中走廊。 金沙娱乐城的购物中心,李冰冰的GUCCI广告。 街边的雕塑。 河湾上的新旧建筑。 五颜六色的窗户。 印度街上有一个人貌似殖民地时期的警察。 入住的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是一座旧建筑,前身为新加坡邮政大楼。 酒店大堂。 酒店二楼的露天游泳池。 酒店旁边的中国银行。 新加坡市中心的街道有点静,不大像是国际金融中心。 滨海湾上的酒吧街,白天人不多,晚上才热闹。 远处金沙城,近处鱼尾狮。 展览馆一景。 跳水铜雕。 滨海湾上的鱼尾狮象,是新加坡的旅游象征。 (老平 2013-5-8)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1472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在新加坡抗冻保暖
热度 65 假如十八 2013-1-19 09:29
最近!新加坡!冷死了!24度! 所以我 1.关掉了风扇 2.穿起了长裤 3.晚上盖空调被了 4.开始喝热汤 请广大坡上同学做好抗冻保暖的工作!有需要的本人捐赠肥肉六十斤!
984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分享 在坡岛的帅男美女们
热度 16 苏双 2012-12-25 15:18
在坡岛的帅男美女们
我1月21号——2月19号期间在新加坡,大家伙有聚会有活动啥的通知我一声哈,谢谢 。 献上我深情的祝福:圣诞快乐,新年快乐,春节快乐,天天快乐 ,鸿运当头,万事如意,帅哥遇美女,天天有惊喜 。
64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得,又来视频了——香港港铁吵架
热度 16 qqq54 2012-7-12 16:50
“ 港人乘车抢座,争座过程中踩踏挤压一小女孩,发现小女孩和她母亲说一口普通话,以为她们是大陆居民,便对小女孩破口大骂,结果发现人家是新加坡公民,面对对方的反击便一句话也不敢说,任由新加坡女性贬损,只是一味的解释:“我不知你不是大陆仔" ”转···原来大陆人和骂人是一个样子的啊,囧rz,去马来西亚旅游吧 ,爷不去了还不行嘛。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IyOTc4Njcy/v.swf
23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词语:ulu
热度 15 假如十八 2012-4-30 10:06
ulu:乱糟糟,偏僻 造句(引自微博): 上班的地方是有多ulu啊!连山猪都可以有!
77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16年后再游新加坡
热度 16 新梅老妖 2012-4-28 23:53
96年曾经来到新加坡并工作了2年,当时走上社会没多久,还算青葱。 看到什么都感觉是刘姥姥来到大观园,商业区的高楼,公司里的半导体设备,良好的人文环境,便捷的社区。。。。都能触发内心的感慨。 现在故地重游,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感叹我的心境已不同
个人分类: 随想|1210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籍男子新加坡嫖娼未遂伤路人 被判囚2年打6鞭
热度 40 宝贝小猪 2012-3-2 21:33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一名中国籍男子,深夜醉酒后到红灯区寻欢,付了钱竟遭拒绝交易,非常恼火,跟妓女和“护花者”发生激烈口角,随后双方互斗,混战中持铁杆击伤一名旁观者,1日遭判坐牢24个月兼打6鞭。 看到这条新闻,有联想到18的神奇失踪,我委实的担心了一会儿。 "被告林永财,43岁,在本地任职清洁工。"看到这里,我才松了一口气...
1099 次阅读|22 个评论
分享 新加坡最牛的高中来福士(我是标题党)
热度 26 假如十八 2012-2-23 13:57
新加坡最牛的高中,这边叫junior college, 名叫来福士. 来福士分男校女校,相隔还有段距离.每年都有一些活动促进双方学生的交流,但是,悲剧是...来福士女校最看不上来福士男校生,认为他们geek/loser(?)/不运动/呆瓜/面/挫/蕊... 这就是悲剧阿! 因此呢,为了避免隔膜的产生,促进双方的交流...三八线这个群组成立了...起初我想把说明写成:型男索女请来,吊丝剩女走开.但是...俺最后写成了 谁也不准越过三八线,有style者除外.鼓励男生拉女生头发,在女生文具盒放毛毛虫,偷女生的橡皮...鼓励女生对男生翻白眼/不理会/突然从板凳上站起来让男生摔个跟头.... 大体规则经过跟水王茉莉的讨论....男女生人数永远对等...男生成员每周可以提议邀请一个女生,女生每周可以提议邀请一个男生....细则还待定,讨论内容也不得对外泄露. 这个和男人帮/女生宿舍/妹妹团不矛盾. 男同学可以在教室问某女生讨零食吃,会宿舍继续表示那零食一点儿也不好吃...(男人帮如果有人敢到三八线嚷嚷,某某说那零食一点也不好吃,那就等着被开除) 现在开始进人.进人条件狠简单...男生女生都可以在这个日志下讨论 三八线 这个群里面应该讨论些什么好玩的,有妙计奇策者第一批邀请进入.
1882 次阅读|36 个评论
分享 一路舟车劳顿,爬上新加坡
钓者任公子 2011-10-19 23:36
夜了,等明天一早寻美味小吃
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当我想你的时候 (酸文一)
热度 43 煮酒正熟 2011-9-23 18:45
这是一首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流行歌曲,歌手是当时新加坡的美女歌星千百惠。也许您觉得这首歌简陋,唱工技法也不够成熟,但这首歌,却见证着我们当年的青葱岁月和困惑迷惘... 大三刚开学的一个傍晚,班上几个兄弟忽然很激动地说,今天在系里看到大一新生里面,有个特别漂亮的MM,堪称系花。还说我们的一门主课教授、一位孤高的老帅哥,就一直在跟这个MM说话。这个MM的英文名字也好听,这里就用她的initial -- V -- 来代替吧。多情少年,哪个不喜欢看PPMM?我自然也记下了这个美丽的名字。 我们那所大学,当时还是很纯的工科学校,不过在历史上却曾有过深厚的人文基础,而且是国内最知名、历史最悠久的学府之一,曾经孕育出过无数享誉中外的名人学者。校方力图恢复学校在历史上人文、工程并重的特质,着力开办了许多人文课程作为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的考试大部分都是象征性,课程内容又比较轻松,所以同学们选课都非常踊跃。 选修课里有个大热门儿 --- “西方文学思潮”。这门课不仅内容引人入胜,关键是授课老师是当时鼎鼎大名的一位人文学专家,嗯,也是位老帅哥啦。据师兄师姐们说,他的学识、风度、口才和为人都是超赞,所以我早早就选了这门课。 “思潮”授课时间是周四晚上,地点是西区某近百年历史的超大教室。第一堂“思潮”,老帅哥确实养眼、养耳,也养心,怎么看怎么听都那么舒服 (去去,没人闹断背哈)。不过这种课有个特点,除非你本来已有相当涉猎,否则当时听着热闹过瘾,过后却记不起多少来 方鸿渐的欧洲游学好像就是这么过来的 :-)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只记得讲解了戏剧的三一原则... 当老帅哥喝水的时候,我无意中环顾了一下四周,赫然发现左后方坐着个PPMM,短发,皮肤白里透粉,一双少见的大眼睛。再一看,好么,MM正在努力消灭一个面包!看来是因故耽误了晚饭。让我很意外的是,怎么这个MM吃面包都跟其他女生不一样啊?只见她白皙纤细的手指隔着面包的包装纸,旁若无人、从容而优雅地... 消灭着。这时我暗骂自己:呆子,别看了! 下课时,趁大家都在乱哄哄收拾自己的书本,我偷偷又回头看了那个PPMM一眼,这时听到她身边的一个MM叫她:V V 哦,原来是系花...
个人分类: |133 次阅读|23 个评论
123下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22:18 , Processed in 0.081636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