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相关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教育(二)
gordon 2016-12-5 04:59
如果预期未来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工资快速增长而不是停滞不前,那么现期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将很高,投资教育将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初始教育与随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是由于经济增长导致教育水平提高而非相反。 *************************************************************************** 是研发,而不是教育,ok 其实不用上学, 拿一笔钱在小项目上投入研发 ,比所谓 “上学” 收益高多了 甚至你当一个工人, 请老工人吃吃饭,水平提高一点,收入都比 教育的收入高 *************************************************************************** “眼镜蛇” 这帮货,老咬你 狗日的 *************************************************************************** 所谓“知识分子” ,是 以前大多数人,不识字 的概念 孔子是丧家犬嘛 啥也不会干,就是丫 认点字 仅此而已 时代早就变了 *************************************************************************** 以前大多数人,不识字 ,扫个地,干个活儿。 以前老北京,拉个粪就划地盘,火并。(粪便是农业的肥料) 那时候大多数人都不识字
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一本经典教材的要素(转)
gordon 2016-5-20 06:10
任何学问的入门阶段,一本经典参考书、一本习题集、几个project足够了。 只说经典参考书,有几个必要条件。 1、概念的论述要清晰易懂。 2、例题丰富。 3、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组织书本结构。 对 于第三点,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组织书本结构,要讲解下面一系列问题。 本学科或分支最初想解决什么问题?最初的解决方法?那些关键概念和 定理的引入是为了解决什么困难?经历了哪些关键的阶段才发展到今天的成熟体系?回答了这些问题,一门学问中关键概念、定理的来龙去脉就清楚了。读者收获的 将不只是知识,还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论。对于学生来说,后者更加重要。 国外教材做的不错,尤其是欧美的教材,特别注重概念、定理的需求过程和产生过程。国内教材在这一点普遍不好,没那个能力。 ******************************************************************************** 给 ”入门人“ 写教材,很难写。 这个需要功夫非常之深。 入门教科书,既要精彩,又要抓住一门学科的要害,否则会传达很多错误的第一印象,妨碍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 像入门教科书,或者通识教育 这种东西,我都建议,全用国外教材。 国内写好的极少 注:国内的东西,就一些论文,一些实践的东西能看一下,其它的没必要看。 中国的教育是完全不合格,几乎全是狗屎 考评又不考评这个,明白吗?
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某公司风险官论文的几个问题(转)
gordon 2015-12-26 07:37
李祥林的论文,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其一是没有说明使用正态分布Copula的合理性;其二是没有说明相关性的时变性的严重程度。而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可以说是后来模型和市场实际表现脱节的主要原因: 虽然李祥林列出了几种Copula,但正态Copula是其中最容易被理解和计算的。李祥林给的例子也是使用正态Copula。因此,后来交易员和评级公司基本上是使用正态Copula。 2、相关性的时变性是指相关性并不是静态的,而会随着时间和市场变化。这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2008年的次贷危机证明,当某些产品出现危机时,其它 产品与它们的相关性会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某些衍生品的风险大大增加。在计算日度和周度风险时,不太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变动是连续的,可以预期几天之内 变化不大。但如果要进行长期和全周期评估时,相关性的时变性必须考虑在内。要么说明时变性不重要;要么在模型里面加入时变性。但在李祥林这篇论文里,这两 点都没有被提到。 ******************************************************************************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先验的认为是 正态分布的。
0 个评论
分享 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跟你遇见的限制有一定的关系
热度 2 gordon 2014-6-20 18:28
你的主观能动性和你遇到的限制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生轨迹。 你照直去努力,绝对不可能得偿所愿。 肯定会成为其它东西,呵呵 好多事我都想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跟你遇见的限制有关的。短期内无法突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这个浅显的道理困扰我很长时间 ,可能我受 “人定胜天” 思想的困扰吧。 与天斗,其乐无穷。 关键老天有时候不一定跟你斗,它跟你开玩笑。 我想通了,我不恨任何人,一个新世界。 说实话,感谢父母的资助,我可以不为生活所困,进行大段时间的思考。 没有这些长时间的努力,很多东西是想不透的。 ××××××××××××××××××××××××××××××××××××× 不是你没能力,不是说你没资源,但是你就是不能得偿所愿。 这是咋回事? 这个困扰我很长时间。 其实也是大脑喜欢确定性的原因。 说实话,从小到大,我都不会顺势而为。又碰上那样的父母。 当然,我比父母要软一点,但是我一个人做事还是不会顺势而为,因为没学过其它手段嘛。爱 “顶硬上” 。有时候不吭气,还硬憋着一股气。 不是不会,而是不懂。家里净是 “控诉旧社会,苦大仇深” 的。
310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0 17:08 , Processed in 0.02062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