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执行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吴一平: 让枪口再不再对准我们和所有人!(转贴)
热度 12 indy 2017-2-13 12:50
为什么在这次陈伯和公义面前,大家绝对不应该如此麻木?必须再一次勇敢地站出来:让枪口再不再对准我们和所有人! 好吧,大家都不出声!显示我们对杀戮者的宽容? 这个是文化:宽容杀手让自己得到天堂的阶梯?! 原谅杀手,以示我们的宏量。但是这个世界的公平从来不是用如此标准来衡量的。发声抗争才能取得公义! 我们华裔所面对的,可能是直接的现实,如果陈案由于大家的沉默,下一波就是非执法者或执法者毫不犹豫的扣动手中的板机: 是因为我们语言的差异;还是更多的文化差异: 因为很多华人生活在华人世界,没有很认真地意识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执行力(以为是和中国一样,可人家才不理会你)。 殊不知:当初一个日裔学生,因为文化的隔断,在万圣节被枪杀在他人的私有领地而“被判无罪”成为异乡冤魂。 有一个司机朋友,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外州,因为警察的一个误会对视,被迫停在加油站,枪指着脑门,身后是妻儿的哀泣, 这位同是福州朋友的乡亲,被一切震憾,在沒有任何反抗中,接受了一切屈辱,获得自己的生命。 事后却接受了他们上司的歉意?要知道这是生命的选项! 试想以福建乡亲们的憨直个性,或者是我们一类人一直对外不屈辱的个性,在弗州:可能就是陈伯,李伯,张伯,换位到自己,就是吴伯。 转念之间:如果你不从,膛中的子弹就是自己的凄惨下场。 因为所有主流非主流,多数族裔,少数族裔,对于华人的认知:就是乖乖牌,忍辱负重的一族。模范族裔。 身边所有族裔朋友都会有这种“认同感”,这个可以从我在地铁上看到华裔被人吼即不敢作声的尴尬中体认 (当然语言或者文化的“退一步”让我们作出选择) 但是所有人应该知道如果我们一直面对的窘境是“忍让”的一族,而让我们这些敢于挺身不甘的让对手机会胆敢扣下板机,那就是我们的悲哀了。 其实不甘受辱的个性在任何族裔中都一样,为什么我们被定性、定义为不敢为自己仗言的“哑裔”, 于此我遐想陈伯可能用言语发出自己的声音,却让对方感到挑战。 但是生的权利是平等的,凭什么保安用枪声结束了这场争执,这公平吗?! 这样最不公平的结局是必然的吗? 当然一切的一切只是遐想,真正的真相是公平公正的警方报告和 DA的判断。我们期待一个公平的报告! 但是我们应该坚信:生命的尊严,陈伯的死是多么不堪! 回到一个公平社会,先贤们离开祖居地所追求“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我们面对一切不公平的待遇时; 面对你忍辱换来别人不客气;面对别人可以以任何理由已经任意地剥夺你们生命存在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抗争是惟一的抉择,因为事情发生在陈伯身上,痛在所有族裔心里: 他是拥枪者或者有一定权力持枪者们,为什么他敢于扣下板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宰者,视华裔和所有其他族裔的生命而无物。 如果我们今天不抗争,不站出:下一个就是你我他! 我们要让你知道尊重生命,在自己敢了贸然剥夺他人生命的这一刻:三思而后行! 我们和你抗争,让你知道我们这一群,这一族:一样不可任意杀戮。反暴力,求生存是任何人的天赋权力。 所以,我们不应该再麻木,一直在循着一条可能达到中庸而四平八稳的渠道,这个公平不是我们所要,也可能做不到! 大家其实要知道:发出强而有力的的声音才是正道。 记得去年梁彼保2/11被判有罪,而警力森严,人家防的是无罪的判决而引起的其他族裔骚乱,却根本不用防范我们: 因为我们鸦雀无声!所以才有了220,419最后才得到不算公平的公平。 是时候了:发出最强音!2016我们用自己的抗争、选票,让所有知道:有不公平,就有华人的挺身而出; 我们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绝不可以随意剥夺!开枪之前想好了,别轻举妄动。 所以这次为陈伯的抗争: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为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无关族裔,是作为受害者再也不可以沦为枪下亡魂! 是我们再也不能成为暴力受害者,我们尊重所有生命,尊重所有生命至上的人类基本权利,无论如何,必须站出来: 追求公正,以告慰陈伯亡灵; 争取权益,不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为自己! 一平写于2/12
个人分类: 纪念|138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人不可能单纯通过书面的道理而带来任何实质上的执行力改变(转) ...
gordon 2016-10-12 13:45
注:作者非常牛逼,他自己现在不一定做到,但是这个解释非常牛逼。 以前,我是一个重实践的人。讽刺 “任课老师” 的口头禅是,学习差的都来当老师了。 但这一次更新了我的看法。 这个人没有做到,但是这个解释非常牛逼。 ************************************************************************** 元认知(meta),这个大陆学生一般没有学过,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是 留英的一个人给我们培训 。(好多年前了) 正给我们讲的时候,被 另一个技术权威打断了,训斥丫 :“ 讲那些屁话干什么 ” 。 又一个 “大力神” 赫拉克勒斯 注:因为大陆出来的高手,好多都是 “硬桥硬马” 。实操上,比留英的还牛逼 你学了老外的 “博雅教育”,不一定在大陆混的好。(大陆这帮货,也是很牛逼的) 当然,你 本来就是大陆教育体制下的残次品,可以学一点 。因为你本身就很差了嘛,总不能比现在还差。怎么也会提升一点。 “破罐子破摔了” ************************************************************************** 为什么「道理都懂,然而执行力差」呢? 首先这个问题的前提「道理我都懂」就是值得怀疑的。意识到自己不懂,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稀有的能力。 在「理解型」的任务上,学生们表现出高估自己的现象——学生们常常以为自己理解了他们阅读的内容,但是在提取具体的信息的时候却往往低于预期(Chi,2000)。一项对阅读理解的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在阅读理解的元认知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即他们对自己理解多少把握得越准确,他们在测试中就越能获得更高的分数(相关度为+0.43)(Maki Berry,1994)。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在试卷成绩出来之前感觉自己都对,但是出来之后发现自己有那么多错误——那么你也许需要在元认知方面加强训练,许多时候,那些能力不足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 为什么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理解力呢?从逻辑上来说,要想明白自己不懂,需要很多条件: 首先,你要有「更新原有认知」的动机。注意,这里是「原有」,许多人都有更新他们「未知」的冲动,但是在「已阅读过的信息」、「已学习过的技能」上,许多人是不愿意去看第二遍、去改进的。这种动机上的不足,继而会养成习惯性厌倦——一看到看过的东西就烦、就跳过。越是没有「更新原有认知」习惯的人,当然也越会觉得自己的初始理解准确性比较高,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有看到更好的认知方式的可能性。 其次,你得明白「更」正确的理解方式是怎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经历一个「认知的上升期」,即发现自己原来的认知是存在改进的地方的——许多人有动机,但是发现不了自己认知上的盲点,因为他们的信息太窄、批判能力不够。 除了动机、认知习惯和能力外,要想明白自己不懂,你还要学会去「评估自己的认知」,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可以说,前面的这些元素都是「元认知」不足的副产物而已。 元认知是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当我们评价自己的认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具备了初始的能力,因为许多人在很多情境下并不会意识到要去评估自己的认识本身。但是要具备充分的「元认知」的习惯,需要我们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思维、即时监控自己的思维。 以下是一个案例,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个「元认知」的认识。 著名的「刻意练习」理论强调在「学习区」进行学习,而不是在心理的「恐慌区」和「休闲区」,即 采用合适的难度来控制焦虑感来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 。但是这种学习方法更根本的地方在哪?它 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更好的知觉 ,而这才是关键所在、本源所在——你需要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评估情绪的层级,对情绪有更好的调节能力。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着更好的了解,再加上这些额外的理论,使这些针对自己的监控数据变得有意义,他就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问题,可以帮助你评估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充分地理解了这篇答案,但是下面的许多回答你都答不上来,那么也许你的元认知还不是特别好(具体情况可能还会更差一点,因为在我已经提示了考验元认知的前提下,大多数同学会略微低估自己的原有认识): 1、这个答案论证的观点和我们从小到大说的「满桶水不响,半桶水响叮当」有相似和重合之处,我相信几乎所有的中国小孩小时候都被教育过「虚心才能学得更好 」,但是为什么最终你没有把这些话奉行到最后呢?这个答案和传统的教导,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什么是元认知?你能举个动用元认知的例子说明你对元认知的理解吗? 3、我们为什么会高估自己的认识能力呢? ——————原有内容分割线(其实原来的也不错) 我的结论是:尽管 你看了那么多教你提高执行力的书籍,但是仍然无法做到,那是 因为你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 。 ———————————————————————————————————————————————— 道理明白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发现了新大陆,感觉自己以往都白活了,但 「明白」这件事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短时记忆 ——就像电脑里不断使用的内存,数据不断地在里面被运行和擦除—— 短时记忆需要变为长时记忆才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改变 。 具体到生物学:短时记忆只会在突触功能上发生改变,即「突触联系的强化或弱化」,它也许持续几个小时就结束了;而 长时记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大脑结构性的改变,即大脑产生了新的蛋白质和突触,会产生「 解剖层面的改变 」。 上述图片中,左边的短时记忆并没有惊动到细胞核, 一旦神经递质消耗完毕所有一切将回归原位 ;而长时记忆的构建需要细胞核的参与,产生新的物质来提供 新的突触的生长 ,从而 在结构上根本保证我们能够对某些行为的执行作出快速反应 。 心理学家渐渐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心理过程实际上是生物学问题。 你的行为是大脑无数神经元的综合计算的结果,你在某方面上的神经突触越多,你作出这种行为的倾向权值就越高。 执行力只有内化成更加优秀的大脑结构才能给与我们实质上的保证,任何短暂的道理的明白都不足以替代长时记忆产生的这一过程。 企图用几分钟的道理明白来使你达到质的改变是不现实的,整个过程必须要有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基础。所以,我 绝不相信有什么能让你马上发生质变的理论,包括「意志力」这本书 ,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我认为相当精妙的理论,都不能给予你任何太多实质性的改变。 为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若干个小结论: 道理的深刻理解是有必要的。 强烈的情绪 能够产生足够多的物质对抗某种抑制长时记忆产生的蛋白,从而突破阈值使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换而言之,你对一个执行力理论的感悟越深,你对某件你做成的事情越感到骄傲,你得到的执行力方面的突触就越多。具体到生物学,科学家们发现,在突触中,如果一次性过量的cMAP涌入,就会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突触的新生,换而言之,我们可以不需要重复的刺激,而是一次较为强烈的刺激也能激发长时记忆。 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重复 对于长时记忆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重复,仍然是形成长时记忆的最普适的方法——为了突破长时记忆的阈限,反复练习必不可少。不要惊讶于时间给你带来的生理上的改变,哪怕是一个基本的动作,如早起、叠被子,都在你的身心上刻下长时的痕迹。前些天我拜访了一位在部队待过两年的同学,他能每天不论室友多吵、寝室灯有多亮,一到11点准时睡觉,所有一切必须井然有序,和另外三个室友蓬乱的桌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给我的震撼很大,因为我此前从来没有这样鲜活地感受到:一个人,竟然能如此严格规律地行事。 (值得注意的是, 重复也许会引领我们走向更稳固的美好,也会导致更加难以改变的困境 ,换句话说, 重复,决不能以一种毫无反馈和改进的方式进行。 一开始的错误很可能会一直困扰着你,同样是重复,有人变成了「路径依赖」,有人变成了「习得性无助」,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累加效应。) 另外, 20岁也许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是控制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我们大脑的前额叶控制着我们的许多执行力方面的能力,而这方面的大脑成熟一般比较晚,一些研究发现,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缺陷是由于前额叶的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大脑的发育一般有黄金期,错过了这些时期想要弥补就比较困难。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期有意地训练自己的执行力,即增强大脑在这方面的突触数量,将使我们收益一生。 —————— 道理无法改变执行力弱这一事实,还因为有关执行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 「内隐记忆」 的方式存在,这 从根本上切断了从「道理」的理解来增强执行力的可能性 。 为什么执行力的培养无法被间接学习替代?因为我们的行为是由 “双重态度系统” 决定的,不仅包括受意识控制的态度,还包括 无意识的计算 (Wilson,2000)。无意识的神经结构与重复行为密切相关,并且累不开时间的累积。 内隐记忆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无意识加工”,而 无意识加工只会显示我们应该做什么却从不告诉我们为什么 ,并且 我们的意识很难控制无意识的计算过程 。“在意识的底下是我们无法觉知的计算,它时不时把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却从没有过程。” 内隐记忆区别于外显记忆,无法被意识提取,但是它却一直以一种「无法用意识控制却又十分完善的方式知道我们的行为」。 如果你不相信无意识的力量,想想你无法戒掉的一些瘾,你也许就不会这么快地下结论了。 因此,执行力必须像一种「动作记忆」那样成为我们的本能 。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描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感受: 「期间也有不愿意去的时候,但是我知道 那只不过是我的大脑的想法,而不应该是我的想法 ——只要意识到这个,就不存在什么挣扎,直接从家里出发,往健身房去就是了」。 但是虽然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我还是做不到? 实际的执行感受和「知道这个方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我的感受是,尽管我明白我应该这么做,但是出于某种不知名的力量,把我拉向了某种选择——你虽然知道你的大脑往往倾向于做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事情, 但你就是左右不了你的行为,这一跃才是最为艰难的 。 因为我的大脑缺乏某种我不知道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对于执行来说至关重要。 这也是 为什么「成功的经历」对于执行力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不仅仅在于信心层面,而在于深层次的大脑的结构——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完善和固化你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你 会更加地熟悉这种执行下去的彻底的感觉 。 为什么许多人都通晓执行力的精髓,而你听了他们的话,却仍然止步不前呢? 正是因为执行力是一种内隐的记忆,它综合了许多当事人自己的经历,并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大脑结构改变,使相应的回路越来越通畅。 刘未鹏在他的《暗时间》里讲到,许多时候 我们只需要熟悉这种「硬着头皮」做事的感觉 ,令他感到意外的事,执行力就是如此之简单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你仍然做不到呢? 因为这种感觉,它并不是你的,你的头脑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生物结构,它就像一颗基因优秀的种子,还没有在你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又哪来的改变呢? 道理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相应的成长还需要后续的浇灌和时间。 在意识如何影响无意识层面,人们还所知甚少,人们也不是很清楚“自我暗示”和“自我应验”是如何影响无意识的加工的, 似乎信仰具有某种超越意识的作用 。我们看到,天才的最终形式无一例外都是“信仰”,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价值观的,信仰具有比一般道理更持久的动力。 总的来说,内隐记忆和你「知道这个道理」非常不一样,内隐记忆的积累依赖于大量的实践带来的大脑结构的变化。所以我对执行力方面的「间接学习」报以怀疑——人不可能单纯通过书面的道理而带来任何实质上的执行力改变,就像你不可能通过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变得自信, 执行力必须是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记忆。 ——————— 最后,要说这篇文章能给你什么直接的改变: 它只是让你对自己保有更多的耐心和谨慎 ,当你急不可耐地想要有执行力的提升,却一次次地被挫败笼罩时,它会告诉你: 多给你的大脑点时间,它在努力地改变着呢,执行力需要的只是一点一滴的任何形式的成功而已。 ———— 后记: 这个问题我一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我觉得它太顽固、太抽象、方法论太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扩充方法,不断地寻找,用自己最坦诚的方式去实验(那意味着:当我失败时,我必须接受这种失败,接受那个意志力薄弱的自己)。 我也许不是那些能够用实际的成就来当做资本来回答你们的答案的那种人,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一定能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我擅长的,只是把一些基本的事实呈现给大家,因为我明白, 人生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我相信每一个基本但充满了解读可能性的事实给人带来的巨大作用。 ————— 注:图片来自于《追寻记忆的痕迹》P184,一本很好的关于记忆的科普书籍,该作者在2000年因研究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强烈推荐。
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小散 不是能力不行,是执行力不行
热度 4 countsun 2016-4-14 15:47
到了点位你不抛,或者到了点位你不进去
9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执行力的考验……大战拖延症!
热度 13 晴小嗥 2014-10-31 07:58
虽然说是老生长谈,但是我还是以我自己为例子,把大战拖延症的有用方法做个记录。同时推荐豆瓣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里面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大战拖延症的方法。 我认为我的方法适用于,意志力不强,性格跳脱,注意力不集中,急躁,有短期目标的人,坛子里除了大神应该还有我这种学渣。如果相反性格,呃,我不敢确定有效诶…… 本人拖延症重度…… 要是让我对拖延症下个定义,我大约会说,一是懒成习惯;二是自制力很差。 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就是经历从 “好麻烦,事情等会儿做吧" 到 ”啊,事情好多好多完全不想做“ 这样的一个心理过程。也就是压力向后拖延,然后压力越积越大。最后崩溃的一种消极态度。 拖延症堪比心灵牛皮癣,反复发作,治愈可能性不大。例如我最近考完试,人一放松,就又陷入了拖延症状。唯一能抵抗拖延症的,就是执行力。执行力的产生必须有强烈的目标动力。那种打dota一学期,期末高分通过的……那不是拖延症啦! 所以第一你要有短期目标。(我个人不喜欢长期目标,我当然订过长期目标,但是,太有距离感了。完全起不了刺激执行力的作用。) 短期这个是由个人决定的,我的建议是,你觉得自己自制力越差,这个短期就越短越好。拖延症最严重的时期,我订过3日计划,效果杠杠的。 我这次的短期是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2月31号。 然后就是开始狂列目标。推荐目标是“有必要完成”的,有“必要”!那种向往呀,高大上呀,希望自己学会啥啥啥的,考虑下自己的内驱力吧。你要这样定,我也不拦你就是了。不够明确的目标也不推荐,例如,我要变漂亮。呃,推荐改成,1、学会化妆 2、攒钱去韩国整容 例如: 1、我要完成堆积了4个月的工作,在1个月内……(捂脸) 2、搞定两门继续教育,2014年12月31日截止 3、准备15年会计师考试,预计考试时间是2015年10月中旬 4、准备15年经济师考试,预计考试时间是2015年11月初 5、准备1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预计时间是2015年6月 6、准备15年1月研究生考试 7、准备15年10月研究生考试 好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了,下一步是开始删除。把必须要做、但是完成明显有不可能和时间冲突的删除。要知道事情太多压力太大,拖延症就一件事都别想完成了。取舍就是放弃一些,保住最关键的。对我这种少壮不努力,老大来考试的人来说,想做的永远比能做的要多。 1、我要完成堆积了4个月的工作,在1个月内(不做不行) 2、搞定两门继续教育,2014年12月31日截止(不做不行) 3、准备15年会计师考试,预计考试时间是2015年10月中旬 4、准备15年经济师考试,预计考试时间是2015年11月初(复习时间冲突,含金量没会计师高,删除) 5、准备15年社会工作师考试,预计时间是2015年6月 6、准备15年1月研究生考试(复习时间不足,删) 7、准备15年10月研究生考试(时间冲突,删)(15年继续放弃研究生吗?累不爱……) 下一步是分解工作量,这个千万不要嫌麻烦,深入了解下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多少工作量,量化。量化没有一定的标准,甚至你也不用统一量化标准。只要能大概自己需要为这个目标付出多少,能过完全细化就ok了。 1、我要完成堆积了4个月的工作,在1个月内(不做不行) ①、要做补贴单(15分钟) ②、整理发票核销(半天) ③、安排汇款(一天) ④、整理票据(5天) ⑤、做帐(6天) 2、搞定两门继续教育,2014年12月31日截止(不做不行) ①、会计继续教育(2天) ②、德育继续教育(4天) 3、准备15年会计师考试,预计考试时间是2015年10月中旬 ①、难点是3科的大题(半年时间) ②、多项选择靠背(一个月) ③、其他(半个月) 4、准备15年社会工作者考试,预计时间是2015年6月 这个比较特殊,我也没研究过,就是突然需要这个证。我的复习材料还在路上。看个意思吧。 第三步是把总目标分解成月计划……均分把。这步的的要点就是个……随便点,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现在很有计划了,很开心~~然后,就去买笔记本,买手帐,买计划册,工作手册,买手工皮笔记本,买蕾丝胶带,买钢笔,买颜色不同的笔,买印泥,买时间章……够了。停止!!有废纸用废纸,然后直接弄电脑上,像我这样直接用txt足矣!!想用excel也行,word也不错,记住!千万不要去下专门的软件,你会发现,打印的八页小书很可爱,你还需要可以多平台共享的Dropbox,付费的日程安排做得更是精美啊,选哪一个呀??停止吧!!全部在浪费时间! 不要关注除了执行以外的问题。 接下去分解成月计划,呃,特别喜欢计划的还可以分解成季度计划然后月计划,我懒……直接就均分成14个月。 11月完成:项目1 项目2、 项目3:专项练习会计实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经济法的所得税,财务管理的存货周转 项目4摸底,任务分解 12月完成……………… 太长了,这个忽略吧,但是要把月计划全部做好,做月计划的时候可以参考下自己平时的作息,比如我11月要出去玩,11月就安排得相对宽松。12月很忙,12月就更少。2月超级闲,多放一点。这样。 然后就把月计划分解成周计划。注意……周计划就只要月头做就好了,要不等你全部做完计划,产生畏难情绪的可能性很大诶。 2014年的11月,要分解成四周 第一周:项目一的1、2、3和项目二,可以同时进行不冲突,第一周估计会比较忙,所以项目三学习经济法 第二周:项目一的4,和项目三的财务管理,项目四 第三周:项目一5,项目四 第四周:项目三的会计实务和项目四 每月初定本月每周计划,每周初写上周总结和本周分日计划。记住,事情永远不可能只有这些,新的工作也要安排进去。 例如, 2014年11月1日:日计划 1、常规工作 2、完成补贴单 3、同时开网络教育 4、背经济法所得税特殊规定和营改增不同税率 5、临时任务 2014年11月2日 ……………… 反正任务安排要看个人喜好,我喜好不紧不松的战略,不会让自己太懒散,又不会因为事情太多,不想做。大约安排到上班八小时,4-6小时把事情做完这样…… 最后,战胜拖延症是要有战友的。求战友……我会打滚会卖萌可软可冷~性格温油善于吐槽~~求战友引狼入室~~ ~\(≧▽≦)/~
个人分类: 杂谈|62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一个合格的官员需要具备那几条?
热度 38 猫元帅 2013-12-9 20:41
1.不爱财; 2.不能老想着升官; 3.要有担当; 4.要有远见; 5.要有正确的决策力; 6.要有很强的执行力; 7.要为人民服务。自己多跑一点,老百姓幸福一点。 8.要能管住亲属; 9.要能对群众如春天般的温暖。能够认真倾听老百姓的意见。 10.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要耐心细致的做工作。 11.要能说到、跑到、做到。 12.不好色; 可是具备以上几条的人,还做官干什么?
5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7 19:27 , Processed in 0.03365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