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阿拉伯半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阿拉伯人的改革和复辟
gordon 2017-2-7 12:51
摘自 《阿拉伯的劳伦斯》 但西姆拉的这个花招还突出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局面,如果它不是这么险象环生的话,几乎是荒唐可笑的: 在争夺阿拉伯政策上风的斗争中,英国政府的两个分支居然分别支持两个不共戴天的对手。这不像是成功的阿拉伯起义的催化剂, 倒像是内战的导火索 —— 当然, 或许西姆拉的真正目标一直都是挑动阿拉伯人内讧 。 ****************************************************************************** 劳伦斯写了篇文章,反驳伊本沙特的访谈(劳伦斯的这篇文章同样也被分发到英国政府高层),指出伊本沙特和它的瓦哈比派 尽管摆出伊斯兰改革者的姿态,但“带有清教徒的所有狭隘偏见” ,正如他在《麦加的政治》中已经警告的那样, 瓦哈比教派是些思想还留在中世纪的边缘分子 ,“ 如果该教派取得优势,麦加和大马士革的宽容温和的伊斯兰教就会被内志的狂热所取代 ......而且这狂热将因成功而愈发强烈和膨胀。” ****************************************************************************** 正如劳伦斯的其他许多预测一样,他关于伊本沙特和瓦哈比派的警告最终也被证明是正确的。 1923年,伊本沙特将征服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为了纪念他的氏族,还将它命名为沙特阿拉伯。 在随后的90年中,枝繁叶茂且奢侈放荡的沙特王室将会 用金钱收买那些帮助他们夺得王权的瓦哈比派 ,资助他们的活动, 条件是他们的圣战活动必须在国外开展 。这种局面的著名产物就是一个叫做 本拉登的人。
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衰落和李光耀的历史功绩
热度 1 jerf71 2015-4-7 01:51
这2-3个星期,坡县最大的事就是李光耀的逝世了,转载一些评论。 于时语 2015年03月30日 一年多前,我把叙利亚内战的国际化形容为伊斯兰世界的“三十年战争”(编者按:这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从1618年打到1648年,前后30年。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哈布斯堡皇室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皇室战败并签订《威斯特法伦和约》而告结束)。随着沙特阿拉伯以阻止伊朗扩张为名,率领十个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在军事上直接卷入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胡塞叛军与政府军的内战,伊斯兰世界“三十年战争”日益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 在这场宗教教派驱动的国际冲突之外,还有政治号召力仍然强盛的“伊斯兰国”。这两种冲突的交织影响下,从大中东到世界其他地区日现乱像。从大局看,最主要的不稳定趋势,便是三百多年来主导世界的所谓“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n)体系”开始弱化,而成为欧美不少政客包括外交元老基辛格关注的题目。 并非凑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正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的产物。在欧洲各方遭受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精疲力竭之后,通过在威斯特伐利亚(位于今天德国西北部)地区的几场和会和条约,达成了所谓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和约确立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基础,特别是国家有确定的边界领土,在其内享有绝对主权,被称为“威斯特伐利亚主权”。 当然不受外部干预的绝对主权,以及各国在法律上平等,在许多情况下只是抽象原则。但是像三十年战争期间那样,任何政治领袖都可以用保护境外同教派或同文化人口的借口,侵入他国领土的惯习,毕竟日益罕见。随着西方世界的崛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被扩用到整个国际社会。至少欧美主流认为:近代相对稳定的国际社会,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弱化并非最新现象,从西方角度也不全属负面。这包括了超越国家结构的欧洲联盟,以及近年来超越国家主权的所谓“保护责任(Responsibility-to-Protect,简称R2P)”。 但是伊斯兰世界“三十年战争”,从根本上触动了“威斯特伐利亚主权”。大中东的许多国家,都以支持保护属于同一教派信徒的借口,公开和直接干预他国。除了各方卷入的叙利亚内战,沙特对也门的军事干预,完全是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的翻版。 更糟糕的是“伊斯兰国”组织,干脆彻底否定现有国家结构和国际边界,而要建立一个包含整个“稳麦”的单一哈里发国。《华盛顿邮报》认为这是对现代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制的重大威胁。 俄国公开而欧美暗中卷入的乌克兰内战,也是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制衰落的另一例证。 不管人们如何看待欧美世界霸权,在更好的多元化体制出现之前,威斯特伐利亚体制的解体,是对现有国际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 按照我的看法,西方霸权的衰落,是威斯特伐利亚体制退化的主因。除了寥寥几个传统国家,今天欧美之外的大多数国家,都是非殖民化的结果。第三世界国家具有的大量直线段边界(例如叙利亚与伊拉克之间的赛克斯-皮科边界),显示它们都是人为产物,并不是自然的“民族国家”,而是不同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强行混合物。一旦主导这样的国际体系的西方文明开始失去掌控世界局势的实力,许多这些人为的“民族国家”便难以为继,陷入各种内外矛盾而无法自拔。 从这一角度,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生的历史功绩更加令人感佩。新加坡也是这样一个毫无历史传统的非殖民化产物,特别是与马来西亚的合并与分离,更彰显了新加坡立国基础的薄弱。许多中国大陆民众并不了解的,是华人之外,新加坡还有大量的马来人和印度次大陆移民。即便华人也来自若干语言不相通的地区。在宗教上新加坡更是五花八门,包括了世上所有主要宗教。换言之,从一开始,新加坡便正是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混合体。而且不及绝大多数非殖民化国家,只有弹丸之地,缺乏基本的自然资源。 虽然有这样的逆境和起始点,在李光耀先生的领导下,新加坡今天成为非殖民化之后唯一自力更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兴国家。同样重要的是新加坡始终维持了族群、语言和宗教的和谐,树立了明确的国家认同。这样的历史成就,不仅值得担虑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衰落的欧美世界领会,也值得难以消除宗教和民族矛盾的北京观摩。
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糖帝国真实版 —— 草原帝国和阿拉伯半岛
热度 4 gordon 2014-1-25 11:56
阿拉伯半岛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形成此气候的原因是阿拉伯半岛被北回归线穿过,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不易成水,加之纬度低,气温高,故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西边同纬度的撒哈拉沙漠也是这样的。 草原帝国和阿拉伯半岛结合起来就会发现 核心的资源,竟然是降水 。 不是水,而是降水 。阿拉伯半岛并不缺水,但缺降水。 技术进步也是一个逆天的因素,例如发明灌溉 。灌溉技术可以使得先前没有价值的土地变得有价值起来。 当然,首先这一技术得先从诞生出来。 这构成了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发展和竞争的基本框架。 注:阿拉伯半岛很晚才进入文明世界,时间上比伊朗差远了。   北非、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作为北半球夏季应该是东南风印度洋气流,按说东南风正好从印度洋流向阿拉伯半岛全境和北非、但由于它们陆地北面是地中海和北 非西海岸大西洋与印度洋相近的大气压同样阻挡了东南风的北进,而西南风由于同样原因也不能北上,故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沙漠。反而是冬季倒是可以享受到地中海沿海雨水的降临、因为是冬季大气压北方大于南方的结果。   世界沙漠约有314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1%、而上述两地沙漠面积就达102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沙漠面积的32%,即近1/3。 地中海有多重要,明白否, 夏季雨水过不来,只有冬季的时候,地中海的雨水才能光顾这一地区。 草原游牧民族和沙漠游牧民族的重大差别,草原民族的交通工具是马,经济动物是羊;沙漠民族的交通工具和经济动物都是骆驼。 骆驼对他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是衡量贫穷还是富有的标准。骆驼的皮毛可制衣,织帐篷,驼粪可以作为燃料,驼的乳汁成为贝都因人食物来源之一,“新娘的财礼、凶手的赎罪金、赌博者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是以骆驼为计算单位的”。骆驼也是沙漠上最好的交通工具,游牧人的贸易运输主要依赖骆驼。游牧生活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大,干旱时常使牧草难生,人畜饮水困难。 ×××××××××××××××××××××××××××××××××××××××××××××××××××××××××××××××××× 大糖帝国的模拟 尽管没有一个领袖对其他糖人发号施令,一个具备“自组织”特征的、有效率的社会,已经初具雏形了。 计算机模拟的优点,就是让这个虚拟 社会不停的自我演化,瞧瞧到底会发生什么。在此过程里,你可随时抽取一些变量进行分析,譬如糖人的人均寿命、活动范围、最优路径选择,等等。当研究者把目 光投向财富变量时(用每个糖人收获的糖量测算),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现象:这个虚拟世界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 底下的图表显示,模拟程序从启动到结束,人均财富分布的演变趋势。 要知道,一个糖人占有资源的优劣也是计算机自动给予的,诞于糖山或诞于荒漠,完全遵循随机原则。假如资源差异造成经济分化,最终贫富人数也应均匀分布才对。看起来,任何模型变量都无法单独解释贫富鸿沟为何越来越深。“天生聪明”不是决定性的,“我爸李刚”也不是决定性的。 其实答案关键在于,大糖帝国本身即是一个复杂性系统,于是人们很难追踪一个事件链(人们由贫转富)的全部前因后果。您不妨设想有两个糖人,A和B。程序开始时,两人的视力、新陈代谢、出生地的含糖资源,各方面条件都一样。或者说,两个标准的中产人士。 A向四处张望,见其他糖人已在东、西、南三个方向活动,而北方尚余空地。于是它偶然的向北移动。凑巧,走到了东北角的糖山。又凑巧,发现一个没人占领的格子。于是它占住那个区域,开始晋身巨富阶层。B同样四处张望。出于偶然,它向南移动了一步,结果渐渐走进一名贫糖区。 当它意识到这个方向错误,其它糖人早已围满了通往北方糖山的路径。它再无机会,只得四处漫游,积蓄耗光,变成赤贫。 于是两个天生条件差不多的人,最终社会地位出现天壤之别,这种情况也被经济学家称作”horizontal inequality”。这反映出,一些细小的和偶然的差异,足以在系统里造成巨大的后果,这正是复杂性系统的特征之一。 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相,就业晚了 嘛。 现在中国大陆的大学老师,本科就得211 ,硕博还不算。以前哪有这种规定啊,呵呵 。 ×××××××××××××××××××××××××××××××××××××××××××××××××××××××××××××××××× 独占的代价 注:这不是说吃口饭就完了,还有保护资源的代价。跟商品流通一样, 除了商品本身以外,还有便于运输、保护产品的包装盒子 ,这是一种代价或者成本。 从直觉上说,本以为糖民们的聚集程度会按照糖度大小的不同分布,大多在糖山顶部大快朵颐,少数在山腰 游荡,无糖的旷野上几乎无人。但出乎意料的是,书中给出的图形中,糖民们停留在糖度梯度的分界线上,“自发”形成了一个个包围圈,并发生了强烈的贫富分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只能作个推测,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糖民对网格是独占的,即每个格 子只容许一个糖民居住,并且不允许其它糖民穿过。另外,糖民在格子之间移动是需要消耗糖份的。于是,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对糖民们来说,与其无谓地消耗糖 份向糖山的山顶移动,不如停留在高糖区的边缘,吃到的糖丝毫不少,还能节省移动的代价,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阻止其它糖民接近高糖区内部,从而实现对糖资 源的独占。 那种图形不是自发的群落,而是一圈圈封锁线,糖份的封锁线。 所谓“自发”贫富的分界,实质上来自于“自发”的资源划分和占有 。在 自然界,这就是为什么狗狗喜欢在树根上撒尿,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在人类社会,这就是为什么部落会争夺地盘,为什么国家间会因为边界开战,为什么帝国会为 殖民地大打出手,为什么会有国界、签证制度。在国家内部,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阶层固化、职业固化,为什么会有城乡差别,为什么会出现富人区和贫民窟。一切都 来自于对资源的分配、占有、包围和固化。 想改变地位是困难的。试想大糖帝国中,一个不满足于山腰地位的中产糖人,他向山顶移动,在花费了相 当的糖份之后,会被先期到达的糖民阻挡住,想回头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被后来的贫困糖民占住了。这时自己的糖份已经消耗殆尽,只能停留在原地收获一点有限的 糖份。如果设定吃糖的速度和范围和自身的体量成正比,正如人类社会中的实际情况那样,这个叛逆者会受到来自高糖和中糖人群的双向挤压,结局就很悲剧了。 所 以,糖民们都停留在糖度的分界线上,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持相互距离,各自收割分内的糖份。从这个角度看,原书的模拟实验还是有点深刻的,尽管结 论在政治上不正确,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揭露了社会运行的本质。但模拟毕竟只是模拟,实现结果取决于设定条件,只能是对真实世界的局部仿真,不可能完全复现所 有情况,能有十分之一相似、能看出一点苗头、启发一些思路就算不错了,远不是对现实的理论说明,也不必求全责备或上纲上线,不过是个有趣的 数据游戏罢了。 注:日常生活中,系统里的僵尸会经常见到,呵呵,没有人是无辜的。 ×××××××××××××××××××××××××××××××××××××××××××××××××××××××××××××××××× 下面来说说互联网,短期来说,互联网是会改变财富分布。 长期来说,改变社会贫富不均的局面还是有赖于 持续不断的创新。 ×××××××××××××××××××××××××××××××××××××××××××××××××××××××××××××××××× 对 今风细雨话经济(6)群和时代 纠个小错 大学生大幅失业的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最少在2003年以前这个现象并不严重。 万虎对此的解释是6070年代的婴儿潮加上1999年后的高等教育扩张 年青人多了就不值钱了,年青的大学生多了也不值钱了。这个是供给学派的经典解释。 ×××××××××××××× 俺的看法是这样的,依然是群和时代的原因。 可能跟中国加入 WTO 有关,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从数据上来看, 如此庞大劳动力的中国,产业竟然不是劳动密集型的,而是资本密集型的 。 产生资本密集型的原因也跟外贸有关,因为 主要出口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就不可能是手工用大锤敲出来的 。 不论是电子还是机械类,早期的收音机分立器件的,现在都是那种电路板那种。 机械类的,象90年代俄罗斯的产品,还没有标准化,所以又引进德国的数控机床。象华为的电子设备很多都是在日本造的。 为啥我们看不上老毛子的东西呢,老毛子的东西实在差劲。 解决这一问题,唯有缩减人口。要么放弃出口,要么缩减人口。幸亏人口减少了。 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最大的贡献就是储蓄,还有就是低价格的服务业 ,《十亿消费者》里说的很清楚,中国在消费上都是低端的,出口的产品都是高端的。 吃的是猪狗食,做出来艺术品。
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叙利亚基地组织中的中国人警告中国 ... ...
热度 24 qqq54 2013-3-18 21:20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叙利亚基地组织中的中国人警告中国 ...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I4NzIxMDk2/v.swf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4NzIxMDk2.html 你给王师带路俺都忍了,您倒 给基地带路 ,您当现在是一千三百年前哪 。 阿拉伯群众表示又被代表了 。 我表示俺不用你来代表我表达歉意 。 高仙芝同学表示俺高句丽人表示不服 。 作为阿拉伯半岛的主人狗大户表示不服,不就是一辆布加迪吗,能买到如此的大杀器 。 话说这货不会是美帝派去破坏咱民族和谐的吧 。 其实他是日本人吗? ####################################### 话说图上的两个中国西服男,你们笑的可以含蓄点,别那么谄媚好吗
22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 10:11 , Processed in 0.02518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