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4-8 10:45 |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围城人物谱之唐晓芙7 B; Y4 D0 A; ~/ ]/ `5 V% D( P' K
5 e$ e+ ?. Z, ~; c 据老酒兄说唐晓芙本人想看俺写的唐晓芙,在惶恐之余,只好努力巴结,赶出这篇文字来。@煮酒正熟 还不是鼎革好友,请老酒兄知会一下。
0 G9 i* S F1 M9 ]4 e
8 F: ]2 z; ^, f# y7 @! ^7 j l* e 本来的计划是围城人物谱写写方遁翁或者汪处厚一家人的。但是爱坛有朋友想先看唐晓芙。本来打算拿唐晓芙作为整个系列的最后一篇,但是仔细一想确实也是不太合适。人生往往是自希望始至现实而终,所以最后一篇最好是留给孙柔嘉的。也罢,先写这个人物也好。至少在以后写孙柔嘉的时候就可以比较从容的两相比较。方鸿渐心中的白玫瑰与红玫瑰也可以相映成趣了。
" E/ O) E! O( Q/ L$ o) K7 g& {! I9 _
( t7 ~" B) Q: {/ E) | 煌煌一部被称为现代儒林外史的《围城》中,唯一没有被钱先生的如刀之笔讥刺过的似乎也只有这个任务了。真正的儒林外史里也有这样一个人物——杜少卿。对于吴敬梓来说,杜少卿就是他的人生理想,所以自然不能讽语加之。而对于钱钟书老先生来说,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是否因为唐晓芙真的就是他的梦中情人甚而是女神而绝不加以讽刺呢?后面我会来分析一下。但是首先可以先来看看钱先生自己的说法:4 y: V! E; C! w. X# X0 n
在同年访问美国加州大学时,本来没有资格“觐见”钱钟书先生的水晶,在一次座谈会上见到了自己崇拜的学者钱钟书,便不失时机地提问。关于《围城》,他问道:“为什么《围城》中的唐晓芙下落不明?”钱先生笑着答道:“人生不正多的是‘下落不明’的情形吗?像我们今天在这里聚首碰面,明天各自东西,而我的影像,在你们的脑中逐渐模糊,不就是‘淡出’的一个定例吗?”水晶先生坚持否认说“绝不会”,又追问:“像《围城》中每一角色,都被冷嘲热讽过,唯独唐小姐例外,偏偏她又是‘淡出’的,这两者中间,有什么关系吗?”钱先生忙不迭地说:“难道你的意思是说,唐晓芙是我的梦中情人吗?”逗得满堂开怀大笑。
. R2 ^3 m& h, D' ~& a" G而在书中,钱先生是这么说的:/ U5 L! @5 v9 Q+ w/ e
“他想现在想到重逢唐晓芙的可能性,木然无动于中,真见了面,准也如此。缘故是一年前爱她的自己早死了,爱好,怕苏文纨,给鲍小姐诱惑这许多自己,一个个全死了。有几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里,立碑志墓,偶一凭吊,像对唐晓芙的一番情感,有几个自己,仿佛是路毙的,不去收拾,让它们烂掉化掉,给鸟兽吃掉——不过始终消灭不了,譬如向爱尔兰人买文凭的自己。”1 }& J0 F. V. I4 ^1 \1 d8 A
这两段文字本身就殊有意趣。其实第一段钱的反问已经明确的表述了他的说法。唐晓芙并非是他的梦中情人或者女神。而第二段书中的说法则说的更加清楚,在书里的时过境迁之后,唐晓芙甚至也不是方鸿渐的女神和梦中情人了。这其中的道理,大家不要被我之前的譬喻所迷惑,钱钟书不是张爱玲,这里写的也不是白玫瑰和红玫瑰。这其中的意味其实是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张爱玲写的是选择之后的遗憾,钱老写的是人生终极的怅然。哪怕是在曾经的痴恋者方鸿渐的心理,再完美的女神也最终只是一个凭吊的藉口,一个依附于自身情感的标志。就更不用说开了上帝视角的作者,从一开始描述唐晓芙的青春、可爱开始,钱老其实都是在为之后的凭吊创造更坚实的理由。之所以淡出,其实是为了不再失去了感情的加持之后再次审视当年的女神。一旦重逢就应该是幻灭了。8 a' E5 I! }* Y# B
* y- Y8 d C/ I; |# ? f 回到书里唐晓芙的人物吧。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一些内容似乎更有趣一些。在这其中细细的嗅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似乎比抬头就纵论唐晓芙,探讨杨绛是不是唐晓芙之类的八卦有意思的多。
& n8 k9 n' Q2 U" W3 a& n 围城之中,唐晓芙出场的描写非常精彩。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赞美女神的典范。所以从此看来,大家都以为的书呆子钱先生在追求杨绛的情书频发的八卦也确实是有所本的。
% q9 ]2 I5 I9 C. n# @! E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有许多都市女孩子已经是装模做样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许多女孩子只是浑沌痴顽的无性别孩子,还说不上女人。”5 k+ I! D1 E8 o5 Z. Y6 ^, L
史兰芽完美的诠释让我们在看你电视剧的时候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但是这篇文字里的赞美固然非常的到位,没有了书呆子夸人似的迂腐;但却也非常的透露出了作者本人对于这个形象的喜爱。可以说这个似乎就是心目中的完美的清纯女孩的形象。而其中又化用了陶潜《闲情赋》之中“愿在衣而为领,愿在裳而为带”的说法,既有书卷气有不乏脂粉气,用的比喻也平易近人。说句题外话,我的“二十四诗品读古文系列”后续也很有可能会写到闲情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这其后的意义还是很可以解读的。这段开脸的文字,重点点出了唐晓芙与方鸿渐遇到的其他女性的最大不同,就是天真烂漫。在此之前的苏小姐也好,鲍小姐也好都是典型的现代社会的成熟女子。而正是因为如此,方鸿渐陷入情网也就显得如此自然。方鸿渐搭讪鲍小姐体现的是欲情,对于苏小姐是难以升华的友情,而之后碰见孙柔嘉却用尽曲笔写了些半推半就的矫情。唯独对于唐晓芙,方鸿渐在一见之下,流露出的是对于美好事物向往的爱慕之情。也正因如此,作为写尽方鸿渐这个小知识分子人生曲折的围城来说,唐晓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希望,固然美好,但是却虚妄。这里的唐晓芙已经不是唐晓芙本人,而只是钱钟书臆想中的方鸿渐所必须奉为女神的形象。而方鸿渐在初见唐晓芙之后的表现,到确实也是没有埋没了钱老为他树立的这个女神。方鸿渐竭尽一切的用言辞吸引唐晓芙的注意。终于一段看起来异常甜美的恋爱开始了……
3 S G2 m5 v7 j 唐晓芙后来的恋爱过程中的一些行为也确实在处处透露着一个不太谙熟世事的纯真女孩的味道。但是也确实有些事情让人仔细咂摸起来不那么一般,进而让人感觉到似乎她并不是那么简单。一个是方鸿渐请客吃饭。这件事情似乎说起来很合理,因为电话没接到,所以不得不来到饭店赴宴;同时又说是和表姐苏文纨赌气。天衣无缝的一套组合理由。; n8 E) S; c2 h- e0 Z
“是这么一回事。一清早表姐就来电话说她今天不来吃晚饭,已经通知你了。我说那么我也不来,她要我自己跟你讲,把你的电话号数告诉了我。”(电话没有找到方鸿渐)
: d8 H; D3 e7 O( M$ {9 v“我听筒挂上不到五分钟,表姐又来电话,问我跟你讲了没有,我说你不在家,她就把你银行里的电话号数告诉我。我想你那时候也许还在路上,索性等一会再打。谁知道十五钟以后,表姐第三次来电话,我有点生气了。她知道我还没有跟你通话,催我快打电话,说趁早你还没有定座,我说定了座就去吃,有什么大关系。她说不好,叫我上她家去吃晚饭。我回她说,我也不舒服,什地方都不去。衙来想想,表姐太可笑了!我偏来吃你的饭,所以电话没有打。”(和表姐赌气)4 e% q- p0 G+ s u E0 c x, z
) x, U% a9 U; h7 U7 ^9 L 这两套理由看起异常完美,连我也觉得唐小姐是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来的。然而,唐晓芙不明白为什么表姐盯得这么紧吗?恐怕是未必,那么赌气来会有什么样的误会,她恐怕也未必不会不知道。后来她的一段内心活动就更能说明问题。
3 X% ^; Z' F8 k; J4 i“唐小姐气愤地想,这准是表姐来查探自己是否在家。她太欺负人了!方鸿渐又不是她的,要她这样看管着?表姐愈这样干预,自己偏让他亲近。自己决不会爱方鸿渐,爱是又曲折又伟大的情感,决非那么轻易简单。假使这样就会爱上一个人,那么,爱情容易得使自己不相信,容易得使自己不心服了。”! y& P4 q3 j4 \. O( k) ~
这段内心活动已经充分的开启了钱老先生的上帝视角。唐晓芙并没有打算爱方鸿渐。这个主旨的思想已经在这里就明确表示出来了。而所谓苏文纨对她的提防让她生气,才故意想要作成亲近方鸿渐的样子。对照着以上的情节再看看苏文纨对于自己表妹的评价就可以非常了然的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了。
9 E l% D i/ x4 ]! N“这孩子人虽小,本领大得很,她抓一把男朋友在手里玩弄着呢!”——鸿渐脸上遮不住的失望看得苏小姐心里酸溜溜的——“你别以为她天真,她才是满肚子鬼主意呢!我总以为刚进大学就谈恋爱的女孩子,不会有什么前途。你想,跟男孩子们混在一起,搅得昏天黑地,哪有工夫念书。咱们同学的黄璧、蒋孟是,你不记得么?现在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5 s3 e Y! x2 ?以上的这段评价,单看可以说是空穴来风。而结合在一起看唐小姐的情感生活就是比较全面的呈现在读者眼前了。
" z8 ]5 S5 C6 u+ |' @6 w1 Y7 d
! p' i! A7 Q4 M r) O 我不想给揭穿了面具的唐晓芙加上绿茶X的称谓。但是对于方鸿渐来说,从他的角度事后看来,他碰上社会阅历丰富的苏文纨,苏文纨对他是有些真感情的。所以袒露了真情让他追。而唐晓芙其实只是想和这个有趣的表姐的形似拥趸玩一下少女的魅力而已。所以感情的事情,没有什么智者,不过都是旁观者清而已。而最后唐晓芙的对于爱情和伴侣的宣言似的说法就更让人很快的看穿了这女子的真实的想法:
5 w! K/ d+ w- t" ]$ H“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6 {7 C% b, b5 S5 ]/ H) l8 M% h
这样的要求,方鸿渐是不可能满足也是完全不在范畴之内的。而作为一个颇有些交际圈又不太被家里所束缚的政治系的女大学生,根据方鸿渐的来历似乎是不可能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的,也并不需要苏文纨事后报复拆穿才会追悔莫及的像被骗取了感情一样……* u R" K7 N& b% n5 Q$ h
+ c6 ]( H" ]! Z" d! t3 i" F 所以我个人以为,其实围城里的唐晓芙并不是什么正面形象。唐晓芙的正面只是存在在方鸿渐当时无法克制的臆想和事后凭吊之中。相比于苏文纨,唐晓芙其实是一个玩弄了方鸿渐感情的女子形象。也正是基于如此,我觉得把唐晓芙的形象和杨绛先生相提并论就颇有些可笑了。而之前的那个采访钱钟书的水晶就更有些幼稚了,明显是把围城当做言情小说来看,把钱老当成琼瑶的节奏。: l5 w8 y- i# D5 K! T$ D, r
6 X0 J" R5 d# r5 b& R9 T 方鸿渐第一次见了唐晓芙之后的内心活动也颇堪玩味,何能体现一个处于痴情中的男子是如何推测自己女神的。2 U) ]4 O* O t( o( y
“他忽然想唐小姐并不十妆饰。刻意打扮的女孩子,或者是已有男朋友,对自己的身体发生了新兴趣,发现了新价值,或者是需要男朋友,挂个鲜明的幌子,好刺眼射目,不致遭男人忽略。唐小姐无意修饰,可见心里并没有男人,鸿渐自以为这结论有深刻的心理根据,合严密的逻辑推理,可以背后批Q.E.D.的。他快活得坐不安位。”
4 r: o, N, g5 v) }
( x, m7 A, j: w; S
这一段话足可以看出方鸿渐的盲目。他不明白没有刻意化妆打扮其实不过是唐晓芙的门第和气质所致。而这一点也正和方鸿渐乡绅的出身有关。出身于无锡乡下的乡绅之子和大上海十里洋场的律师中产的女儿,在审美的情趣上是一个不对等的比较。所以方鸿渐才会觉得唐晓芙的形象是如此的纯真和美好。相较于苏文纨的那种高不可攀贵气十足的范儿,这种小家碧玉式的低调奢华才是小资产阶级的最爱。; J: D' }) D2 i
1 T/ a+ H( {, u5 [
当然,如果以小说中的描述从方鸿渐的角度来看,唐晓芙是他的感情失败的最主要的经历。而这个经历其实和他在三闾大学时看到韩学愈的克莱登文凭时的感觉是类似的。都是因为他自己对于说谎的不坚定而导致了感情和事业的双重挫败。这个其实是最典型小知识分子的软弱思想。也是围城之中方鸿渐所最应该被贴上的标签,一个软弱的小知识分子。对照来看,唐晓芙的形象就是给这个小知识分子第一击的人,萍水相逢的鲍小姐肯定不是,苏文纨倒是非常想是,但确实在方的情感历程中没有如此的份量。也只有唐晓芙能给方这样完美而现实的残酷烙印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综合一下唐晓芙的形象的要点。北京某大学政治系的大三学生——很有可能是北大,搞不好还有可能是金岳霖的学生;上海滩某知名律师的女儿——父亲在租界的townhouse充分显示了中产阶级背景。同时还在父母眼中是不折不扣的“交际明星”;这些情况综合看起来,一个颇有些心计的现实大学女生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而唐小姐对于另一个表姐追求者曹元朗的挖苦,也充分说明了这并不是一个纯粹天真烂漫的女学生——唐小姐道:“表姐书里讲的诗人是十八根脱下的头发,将来曹先生就像一毛不拔的守财奴的那根毛。”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从钱老先生为读者预设的方鸿渐的视角中脱离出来,也许就能比较清晰的看出来唐晓芙其人了。与其费力去猜想杨绛先生是不是有些唐晓芙的影子,或者钱钟书所写的唐晓芙有没有代入杨先生;还不如换本书去看看琼瑶阿姨打造的《六个梦》或者《水云间》来的过瘾吧。
1 s" a+ D$ I2 G t
. S( y% Z% p" ~7 Y 由以上的评述,似乎可以看得出我对于围城之中的唐晓芙形象的态度。这个形象在整部围城的书里貌似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似的清流。但是实际上仔细的分析起来这个形象其实并能算是一个正面形象,只是她的形象在方鸿渐的意识里的投射出了一种美好的希望。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唐晓芙才是诸多拿围城当言情小说来看的青少年读者的女神吧。
$ h5 Y2 c9 E3 v/ l
' X" X+ j- {; X m9 [+ g 最后再说到唐晓芙的名字。题目所引的诗句是刘禹锡的《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全诗如下:0 V; b j5 X! A7 a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k: [% G% F L& P* \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I, K- [2 i+ \9 e1 Z" B' O. g! o* k
后两句巧妙地出现了晓芙二字。先不说整个诗有伤名妓薛涛的背景。仅仅这首绝句本身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后魏元树,南阳王禧之子。南阳到建业,数年后北归。爱姬朱玉儿脱金指镮为赠,树至魏,却以指钚寄玉儿,示有还意”。后魏也就是北魏,元树的故事也很曲折,是个投南梁后又被北魏俘获回洛阳最终被杀的有才华的宗室。他在以南梁的身份北伐的时候他的宠姬玉儿赠送自己的金指环给他。元树在北伐被俘之后又托人将金指环带回南梁给玉儿。这一段乱世的感情也确实令人唏嘘。而这芙蓉晓露的诗家意象想必钱老先生也是熟稔无比。所以才会有这晓芙的名字称谓,芙蓉上的晓露固然美好,但是确实并不长久的影像。对于围城之中的意思大约也是如此,唐晓芙的形象再美好,其实也不过只是方鸿渐思想中的一滴晓露,当时的刹那芳华固然美好,但却也不过只是自己在那一瞬之间的体会罢了。; ?3 V0 d. z9 p M#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