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8-12 10:38 编辑 - T& M3 q" E' t+ x% e7 q1 S
jingfan0410 发表于 2013-8-12 08:11 ![]()
3 ^2 ]# s, s1 g8 E6 k; M看您的阅读经历小时候是在北京生活?
X3 u5 w8 ~- b; Z0 N9 p0 E! `0 q* E- c
是,我是北京的。. b3 d& P* {& E( P+ Z' b
2 @5 q4 \) g( N$ y# O说起读书,我们那时不仅读了很多杂书,还借同学的光看了许多外报、外刊。他们父母单位有外刊外报,常拿回家来,于是便宜了我们。
7 m4 n, f, D1 A1 J. i i& F1 v+ x" S1 [, I, A
我们爱看的是法国的《巴黎竞赛画报》、美国的《LIFE》,还有西德的《明镜》周刊。最让我们激动的是德国的《明星》周刊、瑞典的《我们》周刊和日本的《电影旬报》之类,里面照片的色儿有点重......。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之类的也看,但意思不大。其实在洋码子面前我们全是文盲,就是看画儿。
9 K- A4 S; k9 }+ j$ Z0 V1 N7 i, ?, l U9 a0 _7 `, N8 e* X( r
至于外报,品种也不少。香港的《星岛日报》、《大公报》、《文汇报》,日本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苏联的《真理报》、《红星报》、罗马尼亚的《火花报》,甚至还有阿拉伯文、乌尔都文、泰文报纸。有两种报纸重名重姓,都叫《世界报》:一个是德国的世界报(DIE WELT),一个是法国的世界报(LE MONDE)。, U5 h; `. ?* e) A- z
. l* S+ c& A4 F, h" E记得最深的是大概在75年前后,苏联《红星报》登了一张参加苏军演习的坦克照片,那长长的炮管、扁扁的炮塔、小得出奇的负重轮,显然迥异于T-54/55与T-62,我估计这是种新型坦克,后来知道那是T-64。那时王府井八面槽的外文书店里摆放的、号称权威的简氏战车年鉴尚无T-64的踪影,就觉得自己这张照片的NB指数大了去了。. t0 \; ]" ?1 y% P9 |
& N u$ Z5 S" t/ T. [- B* [ _
这些外报外刊会定期处理,当然,不能随便卖给废品回收公司,得交给一家专门回收机构处理,据说是直接拉到造纸厂化浆。那时从这些待处理的外报外刊撕下来不少照片页,然后攒了起来。一直喜欢搜集国外武器照片,现在依然。自打有了网络,找照片实在是方便多了,资料也丰富多了。
3 o3 [8 x- b* [
" C2 j0 T: Y1 U8 F/ T5 y此外,上学时,我和几个同学常去趟使馆区看新闻橱窗。常去的使馆区一个在建国门,一个在三里屯。台基厂也去,但那里使馆数量少,橱窗含金量也不大,去了两次就不去了,累。
6 }* Q- E6 Q! r- ?$ z" r. J
2 f0 r E( d% c9 N东欧的国家比较重视宣传,波兰、捷克、东德的新闻橱窗最精彩,经常有军事演习的大幅彩色照片。正对着日坛公园南门的是波兰使馆,有好几期橱窗内容挺精彩,至今难忘:用火箭助推器起飞的苏-7战斗机全副披挂、杀气腾腾、烈焰排空;带着潜渡装置冲出水面的T-54/55威风凛凛、无坚不摧;手持AK自动步枪的波军军人高鼻深目、身形剽悍,钢盔、皮靴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y: O. J$ e& h! r4 `$ m; k2 }
+ b) p/ W( o1 Y+ l& g西方国家的好象英国的还行,新闻橱窗上过一次奇伏坦坦克的照片,觉得那炮管真长。炮管还包着帆布(防热衬套),车体的外挂物特多,跟苏式装备的风格很不一样。从炮塔中直身而立的皇家坦克兵头戴贝雷帽、两耳别着耳机,嘴边儿还横着一个送话器,显得气派、庄严。
: k) K3 B% |; n" X' a2 B" Z# R+ [; b w3 ]9 @- f4 t& i+ t: H! O9 A
比较而言,美国、日本领事馆/使馆的新闻橱窗相当无料+无聊,因此很少去看。
& o9 R8 e( Q7 t4 s, T J9 O5 ^* v$ G5 W; x4 |
9 C a) b R6 j8 S1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