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0 x2 c) ]8 o
一般来说,机器人增加 导致就业减少,这对机器人应用刚起步的行业和地区尤其如此。进一步增加了反而不一定继续减少就业。这在化工上更加显著,大型装置的当班工人已经减少到个位数了,没法再减了。但这是已经高度成熟的相对高技术行业,对于中等技术、劳动力尚且密集的行业,机器人的影响是显著的。如果把图中机器人增加率在0-1.5之间的数据点单独回归,预测线的斜率将显著向下偏转。这对中国正在开始的机器人革命是尤其重要的信息。/ F C/ x$ Y2 y2 C7 J
! u# j/ L9 `) I h+ K
上图按行业分解,资本投入/设备强度(红线)与行业产出(灰色阴影)相对照,更与行业就业(黑线)相对照,显示出现实的严酷性。如果解读正确,红线与灰影大体重合,说明投入与产出匹配,这是可持续的标志。红线高于灰影不一定就是不可持续,这可能是历史欠账的还账,也可能是乘市场循环低谷的时候利用低利率、低劳动力成本的空隙打造未来产能,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红线往上走,灰影往下走,这就危险了,这更像是行业的最后一搏。从这里看,美国只有电子和IT产业一枝独秀,石油、化工、汽车、机械、食品、塑料和“其他”还行,传统轻纺全面走衰,但几乎所有行业都在失去就业* r. [4 r+ |% a u
晨枫 发表于 2017-5-23 00:483 R: o5 B. W, f) R* `3 `# T- { v
被挤出的是现在的低门槛工作,“众多人”的出路是专业。这就像农业时代转入工业时代一样,当年的农民要是 ...
2 x W6 Q* I4 u; Y
下岗再创业,好说不好做,多少当年下岗的人,多少血泪啊。米弟一样,没有新技能的地层红脖子,选了老床。可是不知道怎么转业,还是不行啊。社会如何安排这些人啊?无所事事则生是非,都是动乱的根子。不光要有社会保障,让他们能消费,否则生产就失去了意义,还要有精神的安排,能占住他们的精力。那怕让他们一直上学到死,也是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