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2-12 08:17:11
|
只看该作者
* s0 j" x) r; d- s7 v j 一打安阳:无功而返3 f4 L; u1 ?# f
" X o4 N6 F( ?5 V$ j
1947年3月下旬,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起了豫北攻势。战至5月初,歼灭了敌第2快速纵队和大批地方土杂部队,攻克了汤阴城,活捉了孙殿英。并决定自5月9日开始,向安阳之敌发起进攻。首先解决外围各据点之敌,消灭其有生力量,随即相机攻城,消灭城垣之敌。其具体部署是:以2、3两纵为北集团,第一步先进攻芦家湾、李家庄、三官庙、胡家庄、安阳城北关、面粉公司、小屯、孝民屯、柴库线(均含)以北地区之敌,着重破坏飞机场,消灭洹河以北整编第40师部队与所有土杂顽;以1纵为南集团,第一步进攻芦家湾、三官庙、魏家庄线(不含)以南及安阳城南关、七里店、毛峪涧(含)以东地区之敌,着重消灭土杂顽;以太行主力为西集团,第一步进攻北集团右翼以南及南集团左翼以西地区之敌,着重消灭土杂顽。6纵为总预备队。
9 f+ e) k H6 Z4 w4 v
2 C5 l! A3 f/ {+ O" t. E此时,安阳守敌为整编第40师李振清部,共约1.6万人。其以整编第39旅守备东关和北关:以整编第106旅附暂编第3纵队残部守南关和西关:318团1个营固守城南三里屯,团主力部署于南下关;316团为师预备队,驻西关马市街;以河南省人民自卫第3总队守备安阳桥、袁宅;以河南省人民自卫第1总队残部配合守备霍家村、铸钟街;安阳保安第2大队等部守备屠家庄、火车站南北地区。师部及师炮兵营、工兵营等直属队驻城内。4门野炮架在城内鼓楼上,4门山炮作为游击炮兵。在城垣四角构筑游击炮阵地。并自城西北方向挖渠引洹河水入第2道外壕,还拆除城外100米内的房屋。
. [, e# n& |, T2 v; Z, y
7 @8 E( O3 O# [2 [4 E. G6 ` V 9日晚,我军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对安阳同时发起进攻。0 J# J5 [6 F0 w& A f: @" N& {
7 m2 U7 b Z/ z5 x
在北面,2纵4旅战至11日黄昏,攻占了三官庙、清流、豆腐营、胡庄等据点,即转入土工作业,向安阳城逼近。15日晚,该旅攻打安阳外围的重要据点霍家村,战至18日,与守敌反复拉锯,霍家村得而复失。
( ]+ H5 `8 j$ T$ N- ?% C8 u. s/ F- N3 k7 L5 z+ @
2纵6旅在攻占漳涧、缑家垒等据点后,10日开始向安阳桥守敌展开攻击。守敌虽为地方土杂,但凭借坚固工事,防守非常顽强,6旅战至15日,才攻占了安阳桥。 3 _" E' ^* r2 [" g' m9 ?
" E7 K5 I' t5 p K4 F冀南军区独5旅攻占了宋家庙、东西垒堆,即向三府庄和袁世凯坟宅守敌展开攻击。经反复争夺,战至24日晚,独5旅在独6旅配合下,终于将袁宅攻克。/ c0 k1 {7 z; y* K, G2 R& R
5 E# J' W8 ]* Z: z1 ?# |) J0 E- R# f
3纵负责攻击纱厂,由由于敌工事坚固,火力较猛,加之指挥员轻敌,导致两次攻击受挫,部队伤亡很大。后通过近迫作业,接近敌据点,再于23日集中兵力火力猛攻,战至24日,终于夺占纱厂。( s8 P% k) j: ?* L, l0 L9 M- D
$ i: L4 d7 A' Y( c. J
在南面,1纵负责攻击南上关、南下关及附近的郭庄、曹庄、三里屯等据点。部分以近迫作业逼近敌人。10日14时左右,先头分队掘进至距敌只有百米时,敌弃阵地分向南下关、三里屯逃窜。2旅顺利占领郭庄、曹庄两据点,歼敌一部。12日夜,2旅攻克南下关,歼敌一部。但19、20旅攻击南上关受挫。从18日起,2旅集中力量转攻城南3里处的三里屯,但多次攻击均未奏效。21日,守敌趁进攻部队调整部署之机突围,被2旅、19旅、20旅截歼大部。这期间,城内国民党军曾向1纵发起18次反冲击,但均被1纵击退。0 H9 {3 z! l# l( R
1 v5 b8 k- R2 ^1 ~9 S) I
在西面,太行军区主力经过激战,攻占了高楼庄、平民村、小花园、四府坟等车站附近据点。
- B5 y8 m1 \# r' X
4 l3 i6 t+ c) \0 C- [( d5 D% |0 ?鉴于安阳工事坚固,守军顽固,各部队进展比预期缓慢。战至5月25日,刘伯承、邓小平审时度势,决定停攻安阳,除以小部队继续牵制安阳守军外,大部队转入休整,为下一步南渡黄河,向大别山跃进作准备。
! X4 c8 |8 t+ u- T2 U
1 {& d! [0 E8 {% c( l; r血战16天后,我军第一次攻打安阳的行动就此宣告结束。由于我军缺乏攻坚经验和装备,在战斗中又不注意断敌退路,因此虽然费尽波折,攻占了一些安阳外围据点,但歼敌数量并不多。战后,刘伯承、邓小平向中央报告:“扑击外围杂顽成绩不大,只消灭崔家桥王自全部三千、郭清部八百余,消灭四十师约两千人。”与此同时,我军的伤亡却不少。仅2纵(包括冀南军区部队)就伤亡团长以下1830人。, K7 H3 b8 D6 ?. _
- o2 r* D, \, N7 T2 c
事后,国民党军方面宣称:“计伤毙敌在数万,俘匪1203人。获机枪108挺,步枪2854支,弹药粮食无算。国军共计阵亡3156人,伤6891人。”. j; V' _* ~" S
9 d* b; z8 D' [' V5 g9 A客观地说,我军第一次打安阳,由于主客观原因,打成了一个得不偿失的消耗仗。但自始自终,我军都控制着战场,来去自如。国民党军所宣称的俘获,显是其一贯的夸大其辞。若果真我军伤亡数万,那又如何能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南渡黄河,歼敌九个半旅呢?再说,国民党军自己承认的伤亡,却远大于我军统计数字。二者谁严谨、谁浮夸,一目了然。' s+ z; w" @9 w. q- N# j. J' _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