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3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雪满弓刀——记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的“生命之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0:54: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f/ F6 z4 [% ]; y1 Z; o
    3 Z6 L0 z& K6 }0 S4 F本文实名发表在《军事文摘》2015年12期上,以下是正文:, E' f2 N* a/ q

    , K8 J( M/ p4 p  l, [' z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列宁格勒曾被德军围困九百天之久,却始终没有屈服。苏联军民之所以能取得最终胜利,军交运输系统的广大官兵居功至伟。他们冒着德军的炮火,在拉多加湖的水面和冰面上开辟了一条“生命之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将极其珍贵的给养和燃料运入被围困的列宁格勒,维系着城内军民的生存。6 x" X) H% N3 n) S  A1 Q1 L) p

    % X& H3 r9 I; m         兵临城下 饥荒袭来: o/ w9 A1 b) [" F+ y- x
    $ q: j! g  O% ]
    列宁格勒,原名彼得格勒,是十月革命的发祥地,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者心目中的“圣城”。在德国法西斯看来,攻占列宁格勒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在“巴巴罗萨”计划里,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受领的主要任务,就是攻占列宁格勒后将其“从地图上抹掉”。
    , O7 x1 U. w5 c3 b1 G. \* x0 z8 ?' {4 W! L* S3 |* A) u/ _
    然而,由于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到1941年9月25日,“北方”集团军群虽已兵临列宁格勒城下,但已成为强弩之末,从行进间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破产了。苦于战线越拉越长,兵力捉襟见肘的德最高统帅部决定:严密封锁该城,让饥饿和恐怖征服列宁格勒。哈尔德在日记中对这一饥饿战略作了形象的解释,“列宁格勒周围的包围圈还没有收紧到期望的程度……敌人在列宁格勒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考虑到我们力量在列宁格勒前的消耗,局势将继续紧张,直到饥饿配合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 o4 V( J8 J. Q6 l* c9 t
    # N0 t, u; ^) P8 ~0 H) T从围困的第一天开始,德军就妄图以野蛮的轰炸和炮击切断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将300万列宁格勒军民困死在城里。仅10月4日这天,德军的空袭就持续9个多小时。在空袭中,储存有大量民生物资的巴达耶夫仓库被燃烧弹命中,熊熊大火燃烧了数昼夜。列宁格勒的物资供应顿时变得紧张起来。11月8日,德军占领了提赫文,切断了最后一条苏联内地通往列宁格勒的陆上通道。列宁格勒的粮食供应情况迅速恶化,饥荒开始在城内蔓延开来。
    : l" {8 q& u7 b! A! n* b; m
    5 @; U# H. M+ `) }$ A9 V$ B. t" S为渡过难关,列宁格勒地区的苏军在内部进行了紧急动员,精确统计市内库存粮食,调剂军民用粮,搜罗物资集中使用。其中,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海军基地,舰艇都被迫退回港口充当浮动炮台的波罗的海舰队,将库存的25000吨固体燃料交给列宁格勒工业部门,将3250吨粮食储备转拨给列宁格勒方面军应急。从1941年11月20日开始,列宁格勒方面军部队的供应定量数次下调。到1942年2月,一线部队的每天口粮降为500克面包,125克肉,含有2593大卡热量。后勤部队的每人每天只能领到300克面包、50克肉,热量仅为1605大卡。
    / I6 g7 t! p+ y" g; e* O. j' Q. ~5 Y" R1 y
    和列宁格勒居民相比,部队的供应还算好的。早在在1941年9月12日前,也就是从外地向该市运粮被迫中断以前,列宁格勒的库存麦米和面粉只够用35天,杂粮和通心粉只够用30天,肉和肉制品只够用33天,各种食用油只够用45天,食糖和糖果点心只够用60天。迫于严峻的供应形势,列宁格勒市政府在努力制作各种食物混合品和代用品的同时,一再降低供应定量。1941年9月至11月,居民的面包定量被迫先后降低5次。即便采取了各种精打细算的措施,到1941年10月底,列宁格勒城内米和面粉的储备仅够两周食用,而肉类已经全部吃光。11月20日起,列宁格勒居民口粮降至整个封锁期间的最低限量:高温车间工人每人每天375克混合面面包,一般工人和技术人员250克,职员和儿童仅125克。因为饥饿,列宁格勒城内出现了大面积的非正常死亡现象。
    1 t  z4 \# l& Y

    评分

    参与人数 9爱元 +36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谢谢分享
    老财迷 + 2
    laser + 2
    mezhan + 2
    料理鼠王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0:55:18 | 只看该作者
    9 k0 X3 H9 p. J1 l
    水空并举 紧急施救$ k- b' A% Y3 |8 I

    " s8 l8 Q& c8 c9 P列宁格勒的危急形势,时刻牵动着苏联军民的心。从9月份起,从全国各地驶来的军用列车,满载着列宁格勒军民急需的粮食、燃料、武器弹药,源源驶向西北方向。但是,由于通向城里的陆路交通已被德军封锁,把物资送进城里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Z; ]* `- i% C6 e# V; ]- v6 ]/ e

    & q0 A. K4 U9 ~7 ?$ k& k6 r% g9月份,苏联最高统帅部将莫斯科特种航空大队派往列宁格勒,由军事交通部负责指挥,向城里紧急空运给养。虽然制空权掌握在德国空军手里,但该大队的30架运输机在9月份仍成功飞行258架次,将502吨给养运入列宁格勒。从1941年10月10日至12月25日,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在德军战斗机的威胁下,该航空大队共向列宁格勒运送了6200吨物资,其中包括4300吨高热量食品,返航时撤出了5万多人,其中包括29608名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13208名伤员及7119名重病的城市居民。. w. I& w# @9 G7 _  o  N$ ^$ ~
    ) v6 A  h3 Y* k) b( {
    然而,运输航空兵有限的运输量和列宁格勒300万军民的需求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苏军将目光投向了拉多加湖。
      W* h3 x; S8 X: K: Q5 O( W/ k
    ; ^1 Q- w/ ~/ F* }( ?- d% }8 K拉多加湖,古时候称之为“涅沃湖”,面积184000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湖泊。它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达124公里,湖深达250米。湖的北岸和西北岸是陡峭的悬崖岩壁,而湖的南岸则是低平的砂土层和沙滩,湖岸也比较平整,湖深只有20多米。
    : A1 K6 N/ V+ v  Z5 h2 {2 Y9 _+ n2 Q+ ]" {2 b7 K/ s: j' d
    自从列宁格勒与苏联内地的铁路交通被完全切断后,拉多加湖就成了列宁格勒唯一能从外界获得粮食和其他一切必需品的水上生命线。但是随着局势的恶化,拉多加湖也非安全通道,仅仅剩下中间一段宽约65公里的水域不在德军炮火的射程之内。) L2 |/ G/ h2 S3 s0 d

    ( G' j5 A. H2 h5 ~7 u( g. k8 G需要指出的是,在9月8日列宁格勒被围困之前,拉多加湖的水上航运业务主要是客运,而不是货运。湖的东西两岸都没有大型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停泊码头,货物的吞吐量极其有限。列宁格勒紧急动员起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湖西岸修筑了奥西诺维茨港。鉴于几乎所有的湖上驳船和拖船都被封锁在涅瓦河内,苏联军民在新拉多加湖湾找到了一些破旧的船舶,修复了27艘驳船。苏军后勤机关利用铁路把粮食、弹药和油料送到新拉多加港,并担负卸车装船工作。# T3 _8 K1 z2 F* I5 c# F

    9 Q! z+ L' e/ z7 P  ~* P1941年9月12日,第1批2艘运粮驳船驶抵奥西诺维茨港,运来了800吨宝贵的粮食。为了增加水上运输量,苏军后勤部门专门组织人力物力,在沃尔霍夫地区建造大型驳船。秋天的拉多加湖经常是大雾弥漫,狂风怒吼,而德军飞机又整天在湖面上空盘旋扫射,许多满载粮食的驳船往往由于风大浪急和躲避空袭而触礁沉没。但无论是暴风骤雨,还是敌机猛烈轰炸,都不能动摇苏联军民的决心。从1941年9月12日至11月15日,拉多加湖上的驳船向列宁格勒运送了大约60000吨物资。其中包括27000吨谷物,15500吨面粉,1265吨大米,214吨肉类,88吨鱼类,51吨食用油,20多万罐肉类和鱼类罐头,近100万罐炼乳。驳船在返程时从城内撤出了33500人。# b3 i# B; ^# F3 A8 S1 V

    ! @4 N# E5 D4 }6 b% C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16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老财迷 + 2
    laser + 2
    mezhan + 2
    料理鼠王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0:55:52 | 只看该作者
    # A9 E" f1 N7 b2 g& w- V
    爬冰卧雪 运输不断
    . _  Y/ [( I# J1 w/ s! t/ \   
    3 P! A( G: w+ b+ p; t4 N2 V1941年11月下旬,拉多加湖开始结冰。虽然苏联海军拉多加湖区舰队的官兵们英勇地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湖上运输一直坚持到11月29日,但水上货运量却不可避免地急剧降低,这使得列宁格勒的粮食供应更趋紧张。在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里,列宁格勒城内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饥饿而丧生。要想拯救列宁格勒,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牢牢控制住拉多加湖南岸地带,并迅速组织冰上运输。, B+ \3 \; X1 ~1 |+ Y

    ! |" `. j( D+ k9 k+ m早在1941年11月9日,德军占领提赫文的第二天,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就作出决定:立即沿着靠近什利谢尔堡海湾那段已冰封的湖面,从西岸的鲍利索瓦—格里瓦车站和拉多加湖车站至东岸的列德涅沃修建一条冰上军用公路。
    5 {( Q/ h) f/ h7 I9 @, I1 H( V! N/ z2 |/ r  w
    要想在封冻的湖面上修筑公路,真是谈何容易!列宁格勒的科学工作者在对拉多加湖结冰情况作了一次实地考察,发现在靠近南岸风平浪静的浅水区内,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就开始结冰了。而在什利谢尔堡海湾内打算修筑冰上汽车运输线的那一段湖面,一般要在12月中旬,个别地方甚至要在翌年元旦才能结冰。另外,拉多加湖的冰层表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很多,特别是在浅水区内,叠积的大冰块有时会形成高达5至10米的冰丘,其周围堆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因而底下的冰层较薄,当载重汽车驶过这些地方时非常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因冰面裂开而连车带人掉进冰窟窿里。
    0 D0 y% |  h1 ?. o* L- g& y; }# i- U( x. w$ _& h2 \% B6 P
    时间不等人!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军民每时每刻都有人因饥饿而倒下。但时至11月16日,拉多加湖冰层的厚度还仅有100毫米,这顶多可以供不载货的马拉雪橇勉强通过。而要组织大规模的冰上汽车运输,冰层厚度至少需要达到200毫米以上。根据水文工作者的测定,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时,湖面冰层厚度达到200毫米需要6昼夜,达到300毫米则需12昼夜;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时,冰层厚度达到200毫米需要4昼夜,达到300毫米则需8昼夜。* w1 R0 |$ C  w- x( n8 e+ J. k
    2 D' f1 g" d* n. w: p2 H
    苍天有眼!11月18日清晨,拉多加湖面上刮起了期待已久的西北风,到黄昏时分,气温骤然下降了12摄氏度。11月20日,湖面冰层的厚度已达到180毫米。4 {* `. N# n6 X7 O4 D1 y
    5 @6 F3 C5 L" v9 {% R
    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决定,立即用马拉雪橇在筑路勘探队员冒着生命危险用标杆标明走向的冰道上开始试验性运输,把堆放在湖东岸列德涅沃转运站的大量粮食和其他急需物资迅速运往西岸的鲍利索瓦—格里瓦车站和拉多加湖车站。  P$ v+ ^, C4 V6 K

    * q9 A! X/ k, B/ ~尽管当时挑来赶马拉雪橇的,都是从郊区集体农庄里精心挑出来的富有经验的好驭手,但在第一天的冰上运输中,还是有不少马拉雪橇因冰面破裂而掉进了湖里。另外,考虑到马拉雪橇不仅载运货物少,而且还要耗费饲料,特别是在遇到暴风雪时,极易迷失方向而掉进冰窟窿。因此这种运输方式很快便被放弃了。. g0 f# E$ U% \2 I1 m0 k

    3 y4 D8 r) p# T1 A9 a11月21日,经过列宁格勒军民的忘我劳动,修筑在离拉多加湖南岸12公里至13公里地方,也就是在什利谢尔堡德军炮火射程内的第一条冰上汽车运输干线终于胜利通车了。第2天晚上,由60辆大卡车组成的第一列车队载着运往列宁格勒的货物从拉多加湖东岸的卡鲍纳出发,经冰上公路驶往西岸的奥西诺维茨。
    2 o- z' N# E( e4 |1 X- ?& w( S, m! m& @. e$ I0 A% T
    这条昼夜通行的冰上公路在1941至1942年间冬季,成了列宁格勒赖以取得外界支援的唯一通道,因而被列宁格勒军民誉为他们的“生命之路”。
    0 ?( v3 [, X, Z
    - F% I0 C2 e1 E4 E2 ~7 G" l* x5 X冰上运输线开始通车后,苏军调集了3500辆汽车昼夜奔驰在这条“生命之路”上。为了保障了必要时车辆间的相互支援和牵引,通常在这条线路上实行汽车双车运行,
    , Z( \1 Z& h, ^- F; K* W/ F7 ]. X; I1 ]7 H) v# D8 U0 z
       在运进物资的同时,疏散列宁格勒居民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首先运走儿童、妇女、病人和老人。为了迅速完成这项任务,从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高尔基等城市抽调了大量的大轿车组成车队开往列宁格勒,每辆车都配备了两名司机。
    0 i9 s9 D3 S' b, m  u9 M% T6 `+ w
    : x( v' a, K- X* f在“生命之路”刚通车时,拉多加湖面冰层还没有达到安全运输所需要的300毫米的厚度。卡车驶过时,冰层发出嘎吱嘎吱响声,随时都有被压裂的危险。在司机不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而且还得把驾驶室的车门打开,以防万一遇到冰裂时能够迅速跳出驾驶室。
    , ^( Q) ?) s' k/ y
    7 A. e" _' O# k; v由于刚开始冰层厚度不够,为安全起见,一辆载重量为两吨的卡车有时仅装载三、四百公斤的货物,行驶速度也不快。有的车队跑一个来回竟费时10个至12个昼夜。11月23日至12月1日这10天时间,虽然司机们历经千难万苦,但车队总共才为列宁格勒运来了800吨面粉,还不敷2天之需。然而在此期间,却有40名司机陷入冰窟窿之中。
    2 b6 P  D. p" I# M- y5 J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16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老财迷 + 2
    laser + 2
    mezhan + 2
    料理鼠王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0:56:15 | 只看该作者

    # @/ O8 R: Z- |" K攻坚克难 英雄史诗
    4 a. g# N# b: N, n  r0 k- A/ K/ c2 @
    拉多加湖的冰上运输是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1941年冬天气候反常,大雪弥漫,狂风呼啸,使湖面冰层经常断裂,而从裂开的冰缝里渗上来的湖水很快又被冻住了,结果使湖面平如玻璃,又光又滑,汽车在这样的冰面上行驶时不仅车轮经常会空转打滑,而且方向也极难把握,有时狂风甚至会把满载货物的汽车刮离冰上车道5、6米远。德军为了破坏冰上运输,不断派出飞机盘旋在拉多加湖上空,对车队进行疯狂的轰炸扫射;什利谢尔堡的德军炮兵则干脆集中射击一段宽达5公里至10公里的冰面,造成冰面裂缝重重,弹坑累累,给车队运输制造重重障碍。
    9 K* P; c3 [7 C& [1 B( b7 ^' r- ^
    ( Y8 ~- v1 |( @( l9 Y虽然困难重重,但苏联军民并没有屈服。在这条被称之为“生命之路”的冰上运输线上,勇敢的司机们每增加1公斤的货运量都得付出大量的血汗甚至是宝贵的生命。隆冬季节,他们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和十级以上的狂风,日日夜夜地行驶在百里冰封的湖面上,一面把粮食、燃料和其他急需物资运进被围困的城市里,一面又把妇女、儿童、伤员以及最重要的设备和文化珍品撤离该城。司机们为了多装快跑,力争在一昼夜内驾车跑两个来回,彼此之间展开了热火朝天的竞赛。他们24小时内连续4次越过拉多加湖的冰上运输线,行程达700多公里。他们不辞辛劳,吃、睡都在冰上的帐篷里,每天驾车行驶长达16个至18个小时。特别是当他们听到沿途各宣传站的鼓动员们高喊“司机同志们!加-油!快-跑!你每天多跑1个来回,1万名列宁格勒居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时,更是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在这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有的司机争分夺秒,甚至1昼夜能够跑3个来回。
    2 s/ Z& Y% {9 W  G  Q* ]6 B
    8 Q4 Y9 g8 d  O1941年12月9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在沃尔霍夫方面军的配合下,一举收复了提赫文,大大缩短了汽车运输的路程。为了提高冰上运输速度,确保行车安全,列宁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决定:立即在什利谢尔堡德军炮兵射程之外的安全地带,再开辟四条单向公路线:其中两条供满载货物的汽车从湖东岸驶往西岸;两条则供载着疏散到大后方去的列宁格勒居民的回程汽车驶回东岸。该方面军派出了大批道路部队、高炮营、歼击航空兵和地面部队,负责保护“生命之路”的畅通。
    : i# B- b: j( U1 A  _# w9 i0 Q) S4 q- `9 ^6 i  O
       经过道路兵们的抢修,全长约30公里的拉多加湖冰上军用汽车路从最初的双车道扩展为6车道。这条道路昼夜开放,成千上万辆汽车川流不息地行驶。有时一昼夜的行驶密度达1万辆次。但这样的行驶密度使冰层只能支持10至14天,随后就得改到新的冰道上行驶。在整个冬季,道路兵们构筑的这种冰道达60条,总长为1770公里,其中1650公里的路面要经过除雪。" b: l% Z, l& I  W7 P2 b- j8 I
    : }, E6 i' g2 }! J
    为保障“生命之路”畅行无阻,冰上运输线上设立了2个修理站、6个取暖站和2个加油站,平均每公里设1个交通指挥哨。此外,苏军还用大量的信号闪光灯、路标和指示牌来标示线路,并在全线铺设电话线。
    - X+ e* b: f* b) K; d
    # r9 w* b0 }! R' u& \: [7 t由于采取了各种强有力的措施,经拉多加湖“生命之路”运进列宁格勒的货物量开始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了,市内的粮食储备有所增加。1941年12月底,对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部队增加了面包供应量,后又增加了肉类的供应。从1942年2月8日起,对部队能经常性地供应每日三餐热食了。1942年4月,日丹诺夫风趣地对人们说:“好啦!现在我成为一个富人了,因为我已有了12天的粮食啦!”。到了1942年春季,列宁格勒已经储存2个月的紧急备用粮和6至8天的转移储备粮。传奇般的拉多加湖“生命之路”,终于使列宁格勒军民战胜了饥饿的威胁,从而彻底挫败了法西斯德国妄图困死、饿死列宁格勒人的罪恶计划。5 L! \9 p- ~2 a% g
    : W: S/ D8 x3 r9 W
    在整个1941年至1942年冬季,这条冰上的“生命之路”共通行了152天,往返汽车15万辆次、马车1万余辆次,牵引车、装甲汽车和坦克约500辆。汽车司机们行驶了4000多万公里,将361,109吨物资运入列宁格勒,其中271,000吨粮食和饮料、32000吨武器弹药、35000吨油料和23000吨煤。与此同时,还利用冰上运输线向大后方疏散了555,000人,运出了大约3700节车厢工业设备和有色金属。
    ) q7 @& h4 A1 r6 u* Q3 P. ?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20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老财迷 + 2
    laser + 2
    mezhan + 2
    料理鼠王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5#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0:56:40 | 只看该作者

    " _! t0 s2 \( n3 f# I6 {' r再接再厉 走向胜利6 p$ v, @5 H5 O' F. O/ U
    - s) b7 A1 m4 x! W% X
    早在1941年至1942年严寒的冬季,拉多加湖区舰队的战士们就在做1942年通航的准备工作。他们构筑港口中,安装金属构件的驳船和建造木船。为了从列宁格勒疏散机车、车辆和贵重的工业设备,苏联海军建造了4艘载重量各为1000吨的渡船,每艘可装运4台机车或6节满载的车厢。1942年夏秋季通航期间,用这些渡船在拉多加湖从列宁格勒运出了137台机车、134台煤水车和1622节车厢,向列宁格勒运送了809节满载坦克、武器、弹药、给养的车厢和平板车。
    5 k" I. k# \8 M$ ^, a
    * D) D3 u: C* K" [为节约有限的船舶资源,1942年4月2日,国防委员会作出决定,在拉多加湖辅设一条输油管,限定在50天内建成。在列宁格勒军民的的忘我劳动下,整个铺设工程实际上只用了43天就提前完成了(1942年5月5日至6月16日)。由于伪装保密措施做得极为到位,德军始终未能侦察到该工程的进行。输油管建成后,平均每天能输送300吨油料,有时超过400吨。这不仅满足了列宁格勒军民日常燃料需求,而且为作战部队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建立了相应的油料储备。
    7 i5 v% {! L! d/ @( x5 o' t9 K$ l$ R
    总结了1941年的经验,1942年拉多加湖的水上运输更加高效,运量急剧增长,列宁格勒得到了正常的供应,市内的非生产人员也得以顺利撤出。在整个1942年水上通航期间,水运部门共向列宁格勒运送了746,900吨物资和31万名补充兵员。同时从列宁格勒运出了29,3000吨物资和539,400人。
      O3 Q5 z+ P" R0 u8 o% i+ Y! m9 X, J& Y# h- j' U; i0 F
    在1942年至1943年的冬季,拉多加湖冰面上的“生命之路”仍在继续发挥作用。独立第37和第74道路管理营、独立第135和第138筑路营在碎裂的冰上架设了540座便桥,进行过62次全面清扫积雪。357辆陷进冰窟里的汽车中,有327辆被捞出来并拖上了湖岸。冰上道路的维护者们用自己忘我的劳动保障了“生命之路”的畅通,共有300余人为此获得了勋章和奖章。
    ( R- n0 e  z: [3 Q+ k- ^0 s7 n
    2 U- M+ V5 ?( t4 I1943年1月,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发起“火花”战役,打通了一条列宁格勒对外联络的陆上通道。1月18日,国防委员会即决定:在新解放的狭长地带抢修一条连接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铁路枢纽的铁路线。这条从波梁纳车站到什利谢利堡的铁路只用了18天就修建成功。2月7日晨,列宁格勒人万分振奋地迎接从祖国内地开来的第一列火车。沿拉多加湖南岸的汽车运输线也恢复通车。虽然这条急造铁路的个别区段距离前沿阵地仅几公里,几乎每列车通过时都会遭到德军的猛烈炮击,但1943年2月8日至6月1日,该铁路线每昼夜平均通过10对列车,共计2250列,117534个车皮,运输总量远远超过同期的水运和汽车运输量。
    & X3 J5 y2 e7 P& S
    7 v3 y& r. k0 o. P列宁格勒,这个巨大的政治、工业和文化中心,在经历了17个月的艰苦斗争后又恢复了同全国的陆路联系。1944初,随着“第一次打击”顺利落幕,历时长达900天之久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以苏军的最终胜利而告终。在900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军民消耗了法西斯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把兵力雄厚的“北方”集团军群始终拖在西北战场上,从而为苏军取得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地的辉煌胜利,为最终战胜法西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被围困期间,拉多拉湖水面、冰面上的“生命之路”,为列宁格勒军民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最终坚持下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联军民为此付出的牺牲、“生命之路”所创造出的伟大奇迹,都将永载史册。
    7 L( C+ X0 @$ Y3 C  H+ G' d& C. y* F: v2 i, v0 k3 M% T. ^

    9 ?$ t2 o+ l7 }参考书目
    " k% U1 O4 |6 {8 ~5 a  ~  o- |《苏联武装力量后勤与供应》/ j. |# ^# ?" @5 F. J* d7 y9 Z- v; c
    《被围困的列宁格勒》
    $ E9 a6 t3 j0 |( b( [4 W1 y2 w《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 Q* i6 p$ |; {7 z5 F
    《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武装力量后方勤务》
    8 s$ h, {" D4 V0 f0 T. ]《走向胜利》8 V/ N) X/ o% ^1 ^, D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17-2-22 19:45

    评分

    参与人数 13爱元 +54 学识 +2 收起 理由
    农民家的狗 + 4
    laser + 2
    mezhan + 2
    然后203 + 2
    莱茵河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2 21:15
  •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渡劫

    6#
    发表于 2017-2-22 09:34:04 | 只看该作者
    忘情 发表于 2017-2-21 10:56
    6 T) @& q) L1 ?, v再接再厉 走向胜利
    7 x! |6 {& m) O6 S
    4 ~4 H6 e2 |* q* u. P早在1941年至1942年严寒的冬季,拉多加湖区舰队的战士们就在做1942年通航的准备工作。 ...
    2 J  w) M& r! v3 a4 d
    舍生忘死,保家卫国,每一次伟大的胜利都有军民巨大的牺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7#
    发表于 2017-2-22 14:12:28 | 只看该作者
    “大雪满弓刀”吧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9 10:00
  • 签到天数: 556 天

    [LV.9]渡劫

    8#
    发表于 2017-2-22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忘情 发表于 2017-2-21 10:56- a" j5 C, N# A6 w, U
    再接再厉 走向胜利
    ! W! @; X, }* h3 U
    . \+ T4 F8 x  |/ z: B( |6 j9 D( j早在1941年至1942年严寒的冬季,拉多加湖区舰队的战士们就在做1942年通航的准备工作。 ...
    0 J4 j7 j) X  b
    难怪毛主席第一次访苏专门到列宁格勒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7-2-24 07:15:2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列宁格勒保卫战惊心动魄,后勤保障了最终的胜利,牺牲巨大。
    ' i/ w9 Y; E0 k/ u
    * j+ J( C' A7 T3 E' X8 D请问,列宁格勒饿死人是何年何月开始急剧下降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08:56:14 | 只看该作者
    大哈瑞 发表于 2017-2-24 07:158 z0 s' V' @: o/ c6 r
    好文。 列宁格勒保卫战惊心动魄,后勤保障了最终的胜利,牺牲巨大。9 U6 V3 H4 n: n! c3 a

    - X. Y. c: {1 S  y. r3 }6 |请问,列宁格勒饿死人是何年何月开始 ...
    9 N& i" k; d0 s! G$ y8 x/ Z
    没有明确数据,但综合各种资料,从1942年春季开始,供应就比较正常了,加之41至42年冬季疏散出了不少人口,供应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因此最悲惨的时候,应该发生在1941年11月至1942年2月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7-2-24 11:06:42 | 只看该作者
    忘情 发表于 2017-2-23 19:56' i1 i9 D7 y% m/ ~. R% A
    没有明确数据,但综合各种资料,从1942年春季开始,供应就比较正常了,加之41至42年冬季疏散出了不少人口 ...
    * x: L' K& X. a+ p
    粗粗查了一下维基百科,只看到1942年初每个月饿死10万人。尽管大批疏散平民和开辟了生命线,但在900天的围城中军民共死亡150万人!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围城。不知道这150万人里战死士兵的人数和饿死的平民人数各为多少。$ d( S1 G3 z( R
    # B2 b2 f9 B5 u* ~1 K
    难怪打进德国以后苏军士兵对德国人疯狂报复。
    1 n/ N5 X, s5 W4 b! |2 u! k, [: V9 ~
    % Y, M6 T, l+ A6 b; S另外,德军抢了列宁格勒郊区的Peterhof(夏宫)。里面的琥珀厅里的琥珀都被德军抢走,至今无法追回。导游说有个老德国鬼子觉得几十年前的案子已经没事了,就拿出一块来卖。俄罗斯立马发起交涉,把那块琥珀要了回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4 11:1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2-24 11:39 编辑
    , X- ~; Z: a, {2 U% Z! H9 Z
    大哈瑞 发表于 2017-2-24 11:066 s% o& G8 M1 u; A: Y
    粗粗查了一下维基百科,只看到1942年初每个月饿死10万人。尽管大批疏散平民和开辟了生命线,但在900天的 ...

    . Q" b! a$ r& e. ?
    + ^" Q8 R# E& S8 q2 C8 U& A1942年初每个月饿死10万人?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不相信维基。
    ' W2 |  Z! Z8 [& Y% o' `1 L2 |  H6 e7 b3 [  j5 \
    围城900天,军民共死亡150万人。好吧,就算相信这个数字,也要看到列宁格勒长期处于德军炮火射程之内。围城期间,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几乎每天都没停止过。最大的储备库都被炸上天,难不成却伤不到居民?实际上,到42年初时,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善,如果这时候每个月饿死10万人,那么41年末,每月饿死二、三十万人不为过吧?这么算下来,要么列宁格勒前线苏军的伤亡轻微得不像话,要么围城900天时间里,每天落下的德军炸弹和炮弹都长了眼,特意避开居民,否则的话,恐怕很难凑出维基声称的每月饿死人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7-2-25 02:14:14 | 只看该作者
    给你加两张照片+ H6 e, w' a7 _2 M1 u

    ; H- ?8 r6 H4 ^3 Y- y3 Z& m) A
    9 @: A+ C% q1 S* O# ^拉多加湖上的雪橇运输队3 ^0 I7 r2 w. o( D6 j
    # C* {9 A  ~# t
    % h1 J9 a! \4 v" z5 |  v! s+ {, Q
    汽车开在拉多加湖上5 B* l+ q( d! Q2 Y$ O' v" h; t

    0 X+ r8 Q$ D( C' ^- [8 i/ H! X# C, O4 h' U8 e6 p+ S! w3 e7 I6 ]/ i$ F6 P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mezhan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14#
    发表于 2017-2-25 14:31:33 | 只看该作者
    忘情 发表于 2017-2-21 10:56. T. P8 i! ?7 q0 f5 Q9 X5 M( Y
    再接再厉 走向胜利% C+ d; ]! |( N& g4 D( f0 m
    4 R% C/ ?- j5 Y  O
    早在1941年至1942年严寒的冬季,拉多加湖区舰队的战士们就在做1942年通航的准备工作。 ...
    在整个1942年水上通航期间,水运部门共向列宁格勒运送了746,900吨物资和31万名补充兵员。同时从列宁格勒运出了29,3000吨物资和539,400人

    4 m$ U; z/ _' P2 G) m$ Q( Z这个“29,3000吨物资”,是逗号写错位置了,还是多写了1个0? 我猜是多写了1个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7-2-26 12:5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哈瑞 于 2017-2-26 00:15 编辑
    ' n: I$ u4 X0 x& a7 d1 k( |3 s
    忘情 发表于 2017-2-23 22:15
    * \0 c7 Y1 h0 r1942年初每个月饿死10万人?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不相信维基。* w; v- {7 w8 G# k1 K

    7 |% p9 i) o& {# U: d8 J' r围城900天,军民共死亡150万人。好吧,就 ...
    ( s. S3 J8 G: P% [6 b, T8 m

    5 f' ^2 F- ], o! d3 i* v苏联政府战后发布的官方数字是1941年至1944年,有67万列宁格勒平民死亡被登记。其中, 5723个平民在战争期间死于德军的炮轰, 20507人负伤。1941年9月死亡平民11000人,1941年11月死亡平民53000人。1941年12月25日圣诞节一天平民死亡4000人。
    & x" N& p, V! A
    5 i, E4 m: m7 Y- S( f+ b苏联的统计并不完全,因为许多从外地进入列宁格勒市的难民没有登记注册。  V& ^0 H' R7 I5 o7 \0 k  l
    1 T8 w; V0 m3 a6 z
    西方媒体估计列宁格勒围城期间平民死亡在62-80万。也有估计平民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30万。! @  y6 W# \2 h

    $ H7 G! `% F$ |) L- J# U/ p* B1 E战前,列宁格勒有350万人口。战争期间从列宁格勒疏散到外地的共有140万人。围城结束时,列宁格勒仅剩70万人,其中30万是军人。! T. E# S- U8 v5 J' I) P
    $ V, Y9 c' F9 _6 z- ^
    无论是苏联媒体还是西方媒体都认为冻饿是主要死亡原因。( g8 Q* p! P2 ~9 U& B; i6 A  `: A
    8 h. V. M/ Z, V2 |
    要是苏联没有拼死维持拉多加湖上的生命线,列宁格勒是撑不下去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6:03:33 | 只看该作者
    老财迷 发表于 2017-2-25 14:315 ?; U# {  q9 j6 L
    这个“29,3000吨物资”,是逗号写错位置了,还是多写了1个0? 我猜是多写了1个0 ...

    1 ~! e3 T! [  j; q列宁格勒可是个工业基地,重要 的军工基地,战前储备的各种工业原料很多。况且即使是围城期间,列宁格勒的军事工业不仅满足了当地苏军的需要,而且还有大量的军火产品运出支援其他方向的苏军。况且运出的不仅有原料和军工成品,也有重要的企业,学校,仪器,机床等等。这个数字本人觉得并不为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2 06:37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6:09:13 | 只看该作者
    大哈瑞 发表于 2017-2-26 12:55
    - J; C" W5 L2 o* z苏联政府战后发布的官方数字是1941年至1944年,有67万列宁格勒平民死亡被登记。其中, 5723个平民在战争 ...

      `) ], @" f! G9 h5 h6 d战争时期,尤其是像苏联这样一开始一溃千里的情形,统计资料是不可能很全面完整的。列宁格勒的疏散,其实从战争第一天就开始了。固然有逃往列宁格勒的难民未统计入内,但也有德军逼近前投亲靠友自发撤向深远内的苏联居民不可能在统计之列。
      H6 k2 Z7 X) P; P3 d
    5 ?6 i" A+ P6 A8 [另外,战后列宁格勒仅剩70万人,其中30万人是军队的说法不可取。因为在苏联,居民和军人是分开统计的。区区列宁格勒城里,怕是塞不下三十万军人,何况也无必要。到解围后,军队战线已经推移得远离列宁格勒郊区,否则怎么能算解围 ?在这种情况下,前线的军人会被统计在列宁格勒的城市人口中去吗?不现实的事。留在列宁格勒市内的军队机关能有三十万人?更是不可思议。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7-2-26 18:51:0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二战时如果没有美国的物资供应,苏联撑得住德国的三板斧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31 04: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9#
    发表于 2017-2-26 20:37:14 | 只看该作者
    fcboliver 发表于 2017-2-26 18:51
    ! g- ~  W1 v4 D4 p& G# o请问二战时如果没有美国的物资供应,苏联撑得住德国的三板斧吗?

    4 q, `- u* k$ ?) a大批物资到达是莫斯科战役之后的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7-2-27 02:08:59 | 只看该作者
    natasa 发表于 2017-2-26 20:370 o3 w0 _4 m8 j2 o$ G
    大批物资到达是莫斯科战役之后的吧
    8 x) Y' M  B$ o3 }$ E. f9 F  `
    还是不懂。没有美援,苏联撑得过去吗?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7 11:39 , Processed in 0.05416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