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55|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逸事之放下屠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04:4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上尉5 q% T$ B8 y7 \0 g; A
5 A  K1 J3 s4 p6 }3 \  y& M6 ]
      1864年7月11日,美国首都华盛顿风声鹤唳,全场戒严,自1812年战争后,敌军再次兵临城下。
2 u% ~" H( Z4 V/ B5 u$ O0 D      莽原大战后,格兰特将李军团围困在彼得斯堡,由于谢尔曼也在围困亚特兰大,南军无法抽调兵力增援,李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无奈之下使出杰克森的故计,出谷地奇袭华府。* \" J# }! y! O
      朱保·厄利奉命率15000人奔袭华盛顿,希望以此诱格兰特回军。格兰特知道林肯在华府周围始终屯有重兵,只派韦瑞德率第六军的两个师5000人回援,李围魏救赵的计划落空.
, W' p( n& f# g+ a      虽然我众敌寡,但华盛顿城中慌成一团,城周边40多要塞统统戒备森严,伤兵能走动的全去守城,政府工作人员也武装起来上上城墙。- Y8 F4 U+ e6 X9 ~0 P' y
      7月12日,南军试探性地攻城。9 P% X: q9 M% O* G" Z: H+ g
      为了鼓舞士气,总统夫妇亲临前线,一看炮火连天,第一夫人赶紧躲在掩体中,林肯则和韦瑞德将军一起站在城墙上观战,他那高高的个子加上著名的帽子,活脱就是给敌人当靶子来了,南军发现后开始冲着这方向开炮,林肯因此成为唯一的一位置身敌人炮火之中的现任美国总统。
  v  |! ~; g+ w3 Q( J7 `# f      一发炮弹落在五步之外,一个军医被击中,林肯走过去查看,韦瑞德的脸已经吓白了,要求林肯立即下去,被林肯以军队总司令的名义否决了。5 X  A  N4 Y- l& C
      另外一发炮弹落在三步之外,一名士兵头部中弹身亡,一名23岁的上尉见状也不管谁是将军谁是总司令了,大喊一声“下来,你这个傻瓜”,冲上去一把抓住林肯的胳膊,把他拉进掩体。$ f  t; l' t$ E$ s
      主帅如此不畏缩,北军将士斗志旺盛,南军本来就人少,攻击无效后退走了。) i" j0 j7 j, h7 g' @
      炮火平息后,林肯从掩体里重新走上城墙,看了看战况后,用他一贯的口吻和上尉告别:“再见,赫姆斯上尉,很高兴看到你是怎么和平民讲话的。”0 T4 {& c1 z  h
      总统一行离去了,上尉找个地方坐下来,点起一支烟。
+ B9 w4 B1 @. A/ }, Y5 X: {      烟雾缓缓上升,如美人扭动腰肢,上尉眼角湿润起来,喃喃自语:“露西。”. I; Q" M8 t  e  n. x1 F
      1861年,奥利沃·赫姆斯从哈佛大学毕业,随即加入马塞诸塞民兵第四营,很快被任命为马塞诸塞志愿步兵第二十团少尉,随军南下维吉尼亚,加入波托马克兵团。- O2 g7 P$ k# ^
      三年来,波托马克军团和南军主力北维吉尼亚军团进行了数次大战,尸骨如山血流成河,赫姆斯也从少尉升为上尉,出生入死的他早已不是哈佛的那个书生了,在枪林弹雨之中,是容不得儿女情长的。/ r5 M. w- _8 P; [6 c9 u( V
      但是今天,硝烟还没有散尽,他居然想起来露西。( B0 J8 a  |' B4 Q! L/ \) [
      17岁的那年夏天,到缅因度假的赫姆斯第一次遇见和自己同岁的露西·哈勒,两人一见钟情,陷入热恋之中。霍姆斯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和露西的参议员父亲在废奴上意气相投,两人的恋情得到双方家长的首肯,露西也进入波士顿一家住宿学校就读。
( I$ d5 Q5 ]% o1 V/ T: ~. Q      从哈佛毕业、从军,赫姆斯觉得是一个男子汉应尽的义务,他要先上战场,等国家重新统一后再迎娶露西,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从此失去了露西。; B% E% K  Q6 b
      几年了,他已经不再思念露西了,今天是林肯让他又一次思念露西。9 I6 `! d+ Z! U; m1 C% P( b
      露西就在身后的这座城中,她来到华盛顿,和父亲住在一起,很快成为华府名媛,石榴裙下有整个华府的单身汉,赫姆斯也曾拜访过露西,尽管露西还像以前那么热情,但他知道,她已经不是他的露西了。  J$ F4 }0 ]* o( ?' _! ^3 n
      上尉赫姆斯熄灭香烟,抹去眼角的泪水,站起来看着华府。" u' z- c5 v+ b9 N6 u
      露西,放心,我在城在。
  P1 q2 f5 g9 N
; \( W/ [' ?5 |0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04:46:55 | 只看该作者

2. 中将

      1865年4月14日,白宫的餐厅里谈笑风生。" p" U! ~9 x; _# q& F" p( v

. |! a' V( o" q" r# Q' Q      林肯微笑地坐在那里,对面一位身穿上尉军服的年轻人正眉飞色舞地谈着:“和李将军比起来,格兰特就像一个乞丐。”
. P5 i9 b1 N: d0 L9 N( g" r
3 s+ R4 K1 ?9 G+ z      上尉是林肯的长子罗伯特,现就职北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的司令部,这次是奉命来华府向总统也就是他的父亲汇报李将军在阿波马托克斯向格兰特投降的细节。
: y, B+ r2 m8 y% q, i  S& D7 B) P. S7 U, B
      林肯夫人玛丽走了进来,看看儿子,看看丈夫,心满意足地笑着,等儿子说到停顿处,赶紧插嘴:“鲍勃,今天晚上和我们一起看戏吧?”
5 z6 F' R$ v3 y# F+ s/ V
* M$ v& n6 W: o( q+ _) r& X: i      罗伯特摇摇头:“我晚上已经约了人了”,匆匆吃了几口,站起身来。
- e. h9 y! T; p! S: K
! h1 o$ y% S, z+ l' l      “你要去哪里?”
' u9 Z. I. R- S9 l- w1 M7 _5 ]5 o
      “我约了海,帮露西练习西班牙语。”罗伯特整理了一下衣着,叫上林肯的私人秘书约翰·海,离开白宫。
4 H# Z' p7 z$ ^: o3 G: p
- P" V( o: p3 ?3 _7 z* T/ U      林肯也站了起来,走过来拍拍妻子的肩膀:“玛丽,看来露西在儿子心中的分量还是重过他的老爸老妈。”
9 R! a2 \4 i; x8 ~6 k  r' C, e
  R1 s1 I$ w8 H) y7 d4 O. U4 G4 l3 V% @      玛丽长叹一声:“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忘掉露西?”. [) k1 @# j! R- w3 D$ s% ^4 t
# ^% Q* a% T6 e( R$ M  m
      露西·哈勒,华府的交际花。
. a% w( o- `) H+ a3 d: K; F& L0 v3 z% d0 D5 h4 N
      罗伯特是在哈佛上学时和露西结识的,露西艳名在波士顿人人皆知,罗伯特慕名一见,顿时倾心,露西在霍姆斯离开后正空虚,两个便恋爱上了。双方家长对这段恋情非常支持,露西的父亲是民主党,但属于废奴派,和总统结亲对他政治前途很有好处,林肯也愿意和一位民主党大员结成儿女亲家,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实力。可是尽管有双方家长的鼓励下,两个人的恋情还是没能长久,不过两人还是很好的朋友。
1 T5 \. `- S' X6 D
* C3 _% H, {# I; g7 o      罗伯特从军后直接到格兰特的司令部,用不着上前线。他是昨天随格兰特一起回来的,并没有直接回白宫,而是先去找露西,跳了一晚上的舞。
2 c' B) r7 ]6 B+ S& R6 u( X7 P( D# A) r
      跳舞的时候,罗伯特一直感到有些不自在,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这一段时间在军中待的缘故吧。6 F) Q0 Z( c( c. K1 q9 B

/ m# }% o- A8 z9 I/ w! |8 ?      他不知道,中国人管这种情况叫芒刺在背,因为有一双眼睛在一直恶狠狠地盯着他。
3 d( i& A( f% q" f. T: U% Z6 A# ^4 a$ c  ^# F* a3 c3 m
      尤里西斯·格兰特穿着一身皱皱巴巴的列兵军服来到白宫列席内阁会议,只有肩膀上的三颗星显示他是唯一拥有美国陆军军衔最高军衔的中将,会议的内容是讨论剩余南军的情况,格兰特认为率领剩余南军主力的约翰斯顿很快会向谢尔曼投降,林肯提醒大家,他不希望再流血了,要容许放下武器的南军回家。
4 y5 q) L# K3 _( {- J2 i
1 g6 N0 D) C7 V8 {      会议结束了,林肯叫住格兰特:“格兰特将军,今天晚上格兰特夫人和您能否赏光和玛丽和我一起去福特剧院看戏?”) ]4 u' a% ]. Z, n5 g
& s7 Z1 z$ _4 D  y4 a6 e5 q, S
      格兰特一下子有些局促不安起来,总统的邀请不应该拒绝,但老婆肯定不愿意,因为他老婆朱丽亚对玛丽非常反感,怎么办?只能撒谎:“总统先生,我很荣幸,但朱丽亚和我要赶往新泽西儿子上学的学校。”6 h& y. T" [" ?7 A5 e, X

# R1 {3 ^0 y9 }& ?" u      林肯哦了一声,转而邀请了罗斯伯将军和他的未婚妻。
) l( F# x' ^% B. S1 f4 V: X, y6 g& w# J' [3 ^/ \% X
      格兰特赶紧到了白宫对面的威尔德饭店的餐厅,朱丽亚正在那里喝茶,见到将军到了,餐厅里的客人纷纷起身打招呼,格兰特顾不得那许多,走到妻子跟前,拉着朱丽亚回到自己的房间。跟总统这么说了,就必须去一趟新泽西,朱丽亚连忙收拾东西,格兰特到战争部处理一下紧急军务。5 Q4 T4 V; T( V0 F* q/ V8 m1 J

, I- E6 E" K. V5 A" F8 `2 T: i, H$ o, N      收拾妥当后天已经黑了,格兰特夫妻在没有卫兵保护下启程,走着走着,一人一骑突然出现在马车前面,向车窗里看了几眼,然后扬长而去。朱丽亚想起来了:“尤里西斯,下午这个人坐在饭店里,恶狠狠地瞪着我。”; r7 j& t8 x5 L2 c
. k: l. w0 T; c6 Z3 \3 `
      格兰特安慰妻子:“怪人很多,不要管他。”
) B: I3 }) i" F9 ~+ W( m1 I$ u+ ~7 X2 f: t2 m- |+ Y3 Y
      午夜,格兰特夫妻来到费城,入住一家饭店中,刚刚进入房间,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一位饭店职员送进一封电报,没等格兰特打开,另外一位饭店职员又送来一封。
# ~1 a1 X4 p) v8 u" L, ~! x/ E+ U; @3 p1 w- }
      打开电报,百战名将浑身颤抖。. [  d  j" N2 e8 |1 U: @
, A" V; e1 z$ p7 m" |5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04:48:12 | 只看该作者

3. 明星

      下午,罗伯特·林肯和约翰·海陪露西练了一下午西班牙语,露西的父亲被任命为驻西班牙大使,露西要随父亲一起去西班牙,海也是露西的追求者之一,整天围着露西转,不过罗伯特知道他一点希望都没有,因为露西已经订婚了。
: A; t; i/ B; s1 e5 l+ X9 O7 F$ F+ X
      这是一个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知道的秘密,因为露西的未婚夫不仅不是和露西家一样是废奴主义者,而且是南方的同情者。罗伯特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和露西的未婚夫一家很熟。
" ]9 d! L8 B8 r$ E3 ?/ E4 P) }/ B) U2 o  z; F
      有一次他在波士顿等回华府的火车,站在铁轨上,一辆火车突然开动,他发现后手忙脚乱地往站台上爬,就是爬不上去,眼看就要被轧死了,这时从站台上伸出一只手把他从拉了上来。此人叫埃德温·布斯,是林肯的支持者,和罗伯特成为好友,他的弟弟约翰是一名著名演员,人在华府,罗伯特在华府时和约翰也相识了,约翰风流倜傥,露西和他相恋、订婚,但约翰和家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同情南方,露西和他的恋情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因为罗伯特是布斯家的朋友,才得知这个秘密。
! p$ y4 v8 f! D. A8 n; @; x, h
      到了晚饭时间,罗伯特邀请露西一道进晚餐,露西说已经和妈妈、约翰约好了,两人告别,罗伯特和海一道去酒吧喝酒去了。6 f% d" M; W3 Z0 S* T  X0 J/ E
1 j  `* w5 j& x: R$ T8 s
      露西和母亲来到饭店,约翰已经等在那里。见到两人进来,约翰站起来献殷勤,晚餐的气氛很好,到了八点,约翰站起来告别,吻了露西的手后,离开饭店,骑马往福特剧场而去。: T( I0 R( z& w" R6 @$ ^( M

% ^+ X+ {) {) t8 I      今天晚上,他有一个计划:刺杀林肯。
% M, P9 S# L7 W" O# R* B' \# A. A
3 M! C" c9 R  o5 k. R3 p7 j4 i& A      约翰·布斯是南方的间谍,利用自己著名演员的身份为南方收集情报、运送急需的药品,南方局势每况愈下后,布斯开始策划绑架林肯,李将军投降后,改为刺杀林肯。7 m9 `, }; r" C- _) v% b

4 u9 ~/ E# d: D      大势已去,为什么还要刺杀林肯?
0 `* V( N. ?) E( |6 t$ X0 b6 q+ L/ y7 T2 A8 i( ~; n! v
      因为虽然李军团投降,约翰斯顿将军手下还有三万多人,散布在南方各地还有一些部队,密西西比河西部的南方领土基本完好,南方总统戴维斯在逃亡之中,如果北方政局发生混乱,南方还有翻盘的机会。所以布斯不仅要刺杀林肯,还分别派人去刺杀副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西沃德,如果能一举杀死北方三大员,就有可能造成联邦政府瘫痪。( m- K. D8 _' @; O1 X

/ s. x, m7 ?: B& R2 B6 d! i      布斯知道林肯今天晚上要去福特剧场看戏,他对福特剧场非常熟悉,决定今晚下手,特别是昨天晚上看到罗伯特和露西跳舞,让他妒火中烧,更加坚定了今晚行刺的决心。7 ~) w2 u& f5 M& Q
$ l: Z. f6 k) q: |
      路上,他遇见格兰特夫妻乘坐的马车,突然想起自己的计划有一个缺陷,没有把北军统帅格兰特包括在内,现在格兰特身边没有卫兵,是个非常好的机会。
& @- [1 S, [+ |5 a1 G. Z3 ^) \
0 f& y9 u. W; L3 ^; u      围着马车转了两圈,布斯打消了临时行刺格兰特的主意,因为林肯比格兰特更重要,而且格兰特是位孔武有力、反应敏捷的军人,行刺不一定能够成功。他一夹马,依旧往福特剧院而去。在演出的间隙,布斯冲入林肯的包厢,对着林肯开枪,林肯应声而倒,罗斯伯将军站起来冲向口喊南方的复仇的布斯,被布斯砍倒在地。! e' f$ c3 |% X$ q7 @
( Z0 t% |+ W& k+ f8 Z2 ]! [: ^2 {
      布斯往台上跳的时候被绊住了,结果摔断了左腿,忍着伤痛往外跑,林肯被抬到街对面的一间屋子里进行急救,现场一片慌乱中,只有战争部长斯塔顿保持镇静,下令全城戒严,捉拿布斯。8 Y1 ^8 I7 U5 M* G& i

$ O% r/ A0 L% _3 {* X      杀副总统的乔治·阿特兹鲁迪克来到副总统约翰逊所住的旅馆后,在酒吧喝到一醉方休,忘了自己干吗来的,恍恍惚惚在华府街头逛了大半夜,凌晨来到另外一家旅馆,租个一间房间睡觉去了。去杀国务卿的路易斯·鲍威尔把西沃德父子打成重伤。
2 c% o6 s  [- e0 W  P$ i
7 W0 e3 Y. z% O0 J2 G3 D      林肯伤重不治,全城人都知道是布斯干的,对此一无所知的露西昏过去了,她和布斯队恋情也曝光了,他爸赶紧声明女儿和刺客无关。
# e* W/ U9 v2 o8 V# U7 ]- P8 `* y
1 r+ _, Z3 `4 z8 N      4月26日,逃亡中的布斯被击毙,口袋里有六张女人照片,其中一张是露西。! T/ l  K9 L0 L7 ~' K/ l- D
" s1 O, l( _! U; n
      通过关系,露西得以送布斯最后一程,见到布斯的棺材后,露西情不自禁,扑了上去。" d) z* a/ }; g% Q
! b8 [# d" j6 ]# B$ I, _8 P5 N1 I9 f
      斯塔顿火速召格兰特回京,格兰特连夜从费城赶回华府,一见面,斯塔顿劈头就问:“怎样才能尽管结束战争?”
8 d: e. n' w1 j" ?  i" c" x) _' Q3 x- D+ k- g
      格兰特楞了一下,明白斯塔顿的意思:“他。”
( T5 ]; u8 C6 R" Z" l5 D8 |
$ T" ]9 _# n6 ]8 Y. Z      “他?”
5 \! b1 }$ g  Q: S7 t1 C/ Q
, T& J3 @- \: n2 W      “对,只有他!”
8 l; m$ [. d1 a4 p0 q/ k! n) ^% f2 A5 Z/ [0 ?&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04:49:56 | 只看该作者

4. 少将

     北卡罗林纳州莫里斯维尔镇,几位北军军官缓缓策马而行。8 K) w- f: t# l2 d- q
4 J; n" O$ {: n9 a6 K1 l
      居中的是一位少将,衣着和格兰特相比好得有限,脸色更是阴沉得让人害怕。
  b4 ?0 _" y4 _9 d, a% K; S) Y7 ~- e  W! u( s8 |# D# i
      一行人经过一个营地,士兵们正在吃饭,见到他们,纷纷跳起来,向中间的那位将军欢呼:“比尔叔叔”,“比尔叔叔”。; e, [) u/ F$ w6 m) r3 M
8 Q9 N! i8 |: O5 O& ]
      将军阴沉的脸上露出笑容,向士兵们摘帽致意。士兵们来到将军的马前,七嘴八舌地开着各种玩笑,将军像一位长辈那样慈祥地和他们调侃。走出营地,将军又恢复了阴沉的表情。
  `9 a% I5 m% {6 q  Y
* e# b2 Q; [, G8 ^. i      格兰特曾不止一次地对他说过:“谢尔曼,你应该振作起来。”
- _: @" a) E6 l5 O3 ]- x1 H3 Y
- ?# \0 O" p9 o      格兰特说的是在个人情感上,而不是在指挥作战上,因为北军西部战区统帅、密西西比军区司令威廉·谢尔曼在战场上根本不需要振作,在南方人眼中,他已经是魔鬼的化身了。& M% \; I  U& c& _. q/ {4 o; L) p! M

: D0 X' n. x+ K) n, H      谢尔曼的阴沉似乎是摆脱不掉的,幼年父亲突然病故,母亲无法抚养11个子女,九岁的他被父亲的好友托马斯·尤英领养,尤英后来出任参议员、内政部长,对谢尔曼也视如己出,还把大女儿许给他,但偏偏要谢尔曼去读西点军校。谢尔曼在西点军校不愉快,成了骑兵军官后还是不愉快,终于离开军队当银行家,赶上经济危机又破了产,最后跑到最南部的路易斯安娜,从军校校长做到路大校长,总算愉快起来,没想到没过两年内战开始了,州长让他当团长,他必须弃官走路,因为谢尔曼家族的人不可能效力南方。
! J* R. c/ w6 U. ?4 U7 r! `4 ]( a0 }" E9 C- v$ d8 z7 d+ B
      虽然父母双亡,但谢尔曼家族还在,不要说散在北方各地的谢尔曼家族中人,单就他这一支,长兄查尔斯从父业成为法官,和宾州共和党大佬、林肯内阁第一任战争部长卡梅伦成为儿女亲家,小弟约翰是国会新锐、俄亥俄州共和党的明日之星,所以他一到华府就被任命为团长,而他那个团连影子还没有。  ~; t" w. a4 X  L, Y: z
% A* X0 Y- ~$ ^5 H
      后来调到西部,历任统帅对他都非常客气,如果他愿意,取代格兰特易如反掌,他在军中的位置连林肯都不敢触动,因为起码牵扯到北方两大州,和林肯的其他几位政治将军比,谢尔曼是最善战的。: E4 R- O. R- r' S# a( O

3 p4 L* A: y# n- X% W' e, h5 I  Z      谢尔曼不愿意取代格兰特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的毛病,去西部不久他就精神出毛病了,回家休养了一段才重新归队,跑到格兰特手下后才脱胎换骨。看到格兰特把儿子带在军中历练,他也把儿子带来,没想到没多久就病死了,谢尔曼一下子伤心到换了抑郁症,好久才恢复状态。4 Y3 n0 {) T& L; I

7 S/ S, O; R  k* n/ q: |" E      取亚特兰大、向海洋进军,本来豪气干云,没想到刚到海边,就听说幼子病故,这个孩子他连面都没见过,谢尔曼原本开朗许多的脸又恢复阴沉了,在这种阴沉下,他挥军从乔治亚到南卡,然后到北卡,所向披靡。
. _8 c6 d* @8 s1 g  v! J* e" ?7 K, l3 N0 F! Z1 e$ K1 Q6 z  C' M" g+ J
      几个人不言不语地走着,一位参谋觉得场面太沉闷了,开口道:“将军,您听说了斯通门将军征兵的可笑故事了吗?”2 G8 D2 v8 w3 f9 D4 c3 Q3 H
0 ~6 H+ O1 N* X
      谢尔曼一愣:“征兵?在哪里?”
& {4 u2 f  E% {! V, V. Y, L( U: \* ^# n* V. O7 O# Y
      “就在北卡。”
7 n+ ]! d& E* A$ J* ]) T) D* R+ N3 W* w( Z) d' w' x
      谢尔曼想起来了,是自己要求斯通门就地征兵的。内战双方从来不在对方的地盘征兵,主要因为征来的兵根本不敢信任,只有谢尔曼,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下令在北卡抽签征兵。“什么可笑故事?”$ N$ H7 F+ j0 w4 X# q

3 u% e: I) d$ l' y! b, n3 `( H3 G      参谋自己先笑了:“有一个人被抽中了,可是来了两个人。”
! c4 T0 q7 ~% @: S9 i$ B. L$ L( D% h1 X% e7 a, o
      谢尔曼心说还有主动要求参军的南方居民?“为什么来了两位?是自愿来的?”/ n1 R/ w. j) U8 v% D

1 W! f4 l! ~- u4 w: e) c      “不是自愿来的,是不得不来?”1 ]% J6 x! n3 g; k

8 s- z  O- r) M' ]& H      “为什么?斯通门是不是强迫人家了?”3 [5 m  Y) F1 g4 S+ H

- P0 |; X& J# b% h      “不是,是因为被抽中的是双胞胎中的一个,这对双胞胎就是有名的崩克兄弟,那对中国人,两人胸部连在一起,到哪里都得一起去,一个被抽中,另外一个也只好一起来了。”" d; T- I; p- i2 ~; i& [7 P0 F

/ B; z; C9 z, z      谢尔曼笑了起来:“怎么偏偏抽中他了?后来那?”! O; R; B% s$ x
8 S) |; z" \6 L& i
      “让他们都回去了,将军,想不想看看这连体双胞胎。”- _# A8 Z& Y# s# C
/ P2 H% t7 ~2 e
      谢尔曼点点头:“有机会吧。”
9 m' b+ n. x! i. `3 S+ h  _: l5 j; \3 h. g) o+ f  l- g/ V3 x% ~
      经过这一番玩笑,谢尔曼的脸上变得柔和多了,前面是一条小溪,几位黑人妇女在洗军装,看到谢尔曼一行后,她们站起来,在胸前画着十字:“上帝保佑你,谢尔曼将军。”" l& T9 o2 C4 V- |# }+ |

; d& b4 t/ A) |9 t: z" [0 E% W      谢尔曼的心情非常好,向她们脱帽致意后,对一个参谋说:“看看骑兵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的话就马上出发。”
. \: u6 r% t( b, _
: T: v0 j( W8 _) k      参谋应了一声,正要打马离开,就见一匹马从镇里飞奔过来,一看就有紧急情况。
+ a2 |' g  q! F/ K8 Y% S0 c" J
4 N' x; \  J0 x# ?2 m: z; B% o      那马到了近前,骑兵下马,敬礼:“将军,华盛顿急电。”0 u1 _4 v& j: G7 }

) a/ _* M% }' U3 N9 U      谢尔曼接过电报,打开,脸上变得前所未有地阴沉,参谋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不敢问。, p( z  S! Z- \, ~* o

* N0 e7 Y; l. B0 P* F      过了片刻,谢尔曼把电报递给身边的参谋。! h' A" |  @5 q( D
- W4 @  A8 t9 R: A( N9 J$ e
      “总统遇刺身亡!”参谋喊了起来。: T1 n4 ?* j! P) K# K

. V! G4 h& d. W/ g) i      大家传阅着电报,一位参谋问:“将军,我们还去吗?”
5 S. A! C$ L8 ~6 i; }
( C3 n* r9 ]7 b$ b      谢尔曼的语调如刀锋一样冰冷:“计划照旧。”0 q/ t6 Y' S% D, ^" P6 ?
1 y; S8 s5 t: Q) N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04:51:29 | 只看该作者

5. 上将

      4月17日,北卡达勒姆贝内特农场。
# }6 {9 r$ h% \0 i' T$ a* E+ Y" V( X# y3 e* P
      60多名南军骑兵在路边三五成群地牵着马站立着,一位年近花甲的将军手里拿着马鞭,有些焦急地向东瞭望着,将军的肩头有四颗将星,表明他拥有是南军最高军衔的上将之一。& D9 t. L' X/ g8 P1 U3 m& o

# G% \1 }3 C  z. q  g' ^, |9 k# U      南方独立后,在军衔上一上来就压倒北方。美国建国后除了华盛顿和斯考特之外,最高军衔只有少将,而南军建军后一口气任命了五名上将,加上后来晋升的两位,一共有七位上将。# A, r1 T8 v3 ~

2 O2 c1 Y; I; R( q# h      最先任命的五上将按授衔顺序而排名,第一位库伯从事管理,第二位艾尔伯特·约翰斯顿战死在塞罗,第三位李于8天前率北维军团残部向格兰特投降,第四位就是这位约瑟夫·约翰斯顿。
" o6 a8 ^9 R7 d( |# W' d1 S9 {
* b3 X( ]# w( Y  g+ n      约翰斯顿和他在西部的对手谢尔曼一样是从军的豪门子弟,哥哥是国会议员,岳父是曾任过众议员、参议员、财政部长、国务卿和驻英国大使的铁路大王。约翰斯顿和李是西点的同学,两人在墨西哥战争中同为斯考特的参谋。他还是第一个在正规军中升为将军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战前任总军需官,军衔准将。维吉尼亚加入南方后,他从北军辞职投奔南军,在加入南军的原联邦军军官中军衔最高,但是,在上将中只排在第四位。
0 s) G0 v: l' H& W# c8 v, M
) v% h2 _1 R0 v. m- |6 w; k      想起这件事,约翰斯顿就有气。这完全是南方总统戴维斯任人唯亲加上报复的结果。) k+ K9 k3 x7 G6 T2 @

7 S& p" ]$ o- ~8 Z# x      这件事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当时他在德克萨斯军区做总工程师,认为自己的资格够了,应该去指挥一个团,军衔也应该相应地恢复到墨西哥战争期间的上校。为此他上书战争部,时任战争部长的戴维斯不同意,于1855年任命他为第一骑兵团中校,而第二骑兵团的上校团长是南军二上将艾尔伯特·约翰斯顿,中校是三上将罗伯特·李。总统换届后,新任战争部长约翰·佛洛伊德是约翰斯顿老婆的亲戚,否决了戴维斯的决定,晋升他为荣誉上校。
; f: d, |5 R$ r
& b9 }: k8 _5 G# P' A" q      1860年6月,总军需官托马斯·杰沙普病故,斯考特向佛洛伊德提出四名人选,他、李、艾尔伯特·约翰斯顿和查尔斯·史密斯,时任参议院军队事务委员会成员的戴维斯建议让艾尔伯特·约翰斯顿出任,但佛洛伊德执意让约翰斯顿出任,他因此得以晋升为准将。准将没当几天,国家就分裂了,南军封将的时候,戴维斯借口他不是战地指挥官,把他排在第四,可是库伯也不是战地指挥官,还不是因为他是戴维斯的好友,艾尔伯特·约翰斯顿和李同样是戴维斯的好友。. t1 l2 c, W# v8 G" C" u" @
- }) {4 I2 \- h& T
      在约翰斯顿之下的是当年同在斯考特帐下的,投奔南方之前是西点军校校长,因为和戴维斯的救命恩人布拉格不对付,就一直被戴维斯的打压,第一次孟纳萨斯战役后,博瑞加德被戴维斯发配到西部,但是对约翰斯顿,戴维斯不敢动手,因为约翰斯顿是维州人,直到半岛战役之时,约翰斯顿受了重伤,戴维斯才用李取代他。; Z% k$ \; e3 ~9 G# |
# o5 j4 A, {7 P
      约翰斯顿复出后,就任西部统帅,率领田纳西军团防守亚特兰大,在谢尔曼的进攻之下步步后退,寻找战机,戴维斯派布拉格来考察,回去后一通谗言,戴维斯就用胡德取代约翰斯顿,结果不仅丢了亚特兰大,田纳西军团的五万大军让胡德折腾的最后只剩下6600残兵败将了。
2 l' a9 m2 O, h  s4 Y9 F3 U8 H) z; v* ]0 L3 H7 ]( O2 e% T0 E6 q
      谢尔曼在南方所向披靡,博瑞加德根本无计可施,南方政府的其他要员开始造戴维斯的反了,1865年1月,南方国会建议任命李取代为军队总司令,并建议重新启用约翰斯顿,戴维斯任命李为总司令,但拒绝重新启用约翰斯顿,副总统斯蒂芬斯和其他17名参议员干脆要求李绕过戴维斯启用约翰斯顿,李拒绝了,到了这种地步,戴维斯只能任命约翰斯顿掌管两大军区、南卡、乔治亚和佛罗里达军区和北卡和南维吉尼亚军区,除了田纳西军团的6600人外,还有布拉格等人的几只部队。3 L* S0 @' m3 t1 [0 u8 \# s4 s8 i
+ M# F6 m; X. O1 N* s: b7 a
      面对比自己多一倍而且战斗力多N倍的谢尔曼军团,以及装备精良的格兰特军团,李的战术是向南突围,和约翰斯顿合兵后先击败谢尔曼,然后再和格兰特决战,但今非昔比,李在格兰特的穷追不舍下走投无路,在大势所趋下放弃个人荣誉,向格兰特投降。
8 D: H1 b/ F" r0 s- O9 l( V$ T
, M" P  y, _& {. L9 l" N      在得知李投降后,约翰斯顿派使者到谢尔曼军营,要求商量投降事宜,双方约定今天在这里见面,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谢尔曼却还不见踪影。- I! ?2 A6 p& Q* c1 c3 V' s
' R# T- o; Y% d* V$ _  V
      约翰斯顿等得有些不安起来,据他所知,谢尔曼不是一个不守时的人,是不是出了什么变故?9 U/ d- N2 }2 r

; P" `1 @8 ^0 E' W, `4 j9 v      来了!一位手下喊了起来。
% i1 n; w. ?+ ^* F. Y/ K
% T$ D; q+ C) D2 J4 _1 t      约翰斯顿一看,远方尘土飞扬,很快就看见被派去迎接谢尔曼的军官一马领先而来,他大约数数,对方来了有200人。
: F+ e& N5 o  q) a* ]2 R$ r
5 y* _) Q3 C% O7 j% O' F  u* Y0 @      突然,约翰斯顿心头有一种不祥之兆,快速做个手势,让大家上马。
) G3 x$ {4 u1 D2 L' A
. C1 p: u4 q( f; _, a) _/ g      谢尔曼一行渐行渐近。- s; k3 _) N7 Q" W4 V" h  g; L
7 e0 M1 P+ b  m9 H' a  m/ l
      约翰斯顿骤然一惊,好重的杀气。
' C1 P5 u$ }3 ^. l9 q+ n; {* N, J8 V'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0:44:06 | 只看该作者

6. 石墙

      谢尔曼一行在不远处停了下来,约翰斯顿带着两名参谋迎了上去,谢尔曼见状,也带着两名助手前来,双方的其他人员依旧列队待在马上。( P; q4 f! R5 v: \4 M" W
- T9 M: v8 L# _
      来到近前,约翰斯顿先下马,谢尔曼也下马,两人走到面对面。双方军衔属不同系统,无法分辨高低,但约翰斯顿是西点1829级的,谢尔曼是西点1840级的,因此谢尔曼先立正敬礼,约翰斯顿回礼,伸出手来,谢尔曼也伸出手来,两人握手,到此为止,一言未发。
/ d$ R: W1 V0 a* C2 Z9 \% R0 C3 c6 k, M. s" I
      谢尔曼之所以来晚了,是因为临时改变了计划。原计划从谢尔曼的卫队、阿拉巴马第一骑兵团中抽调一个连前来担任警卫,接到林肯遇刺的电报后,谢尔曼决定改从宾州第九、十三、十五骑兵团中抽调200名骑兵担任警卫。谢尔曼和南方人相处很好,阿拉巴马第一骑兵团中就全部由支持国家统一的南方人组成,但在今天这种情况下,谢尔曼决定还是带由北方人组成的部队为好。双方事先约定各带一个骑兵连,因此约翰斯顿只从南卡第五骑兵团中抽调了60名骑兵担任警卫。+ H5 H9 ?8 _/ s7 j/ X& Y: C

; p4 `# N7 f4 P      看到谢尔曼阴沉的脸,约翰斯顿觉得还是应该由自己来缓和气氛,心里想着找什么样的话题。在阿波马托克斯,李和格兰特见面后聊得是当年在墨西哥战场上两人相遇的旧事,聊得非常愉快,最后是李打断了格兰特,要求谈投降细节的。可是约翰斯顿在墨西哥战场上并没有遇见谢尔曼。* a0 A) n4 e' `* s
: ?- a" R7 [2 B9 \) g( S
      谢尔曼是内战诸将中少数没有参加墨西哥远征军的将领,当时他在加利福尼亚。约翰斯顿和谢尔曼有几面之交,但并没有什么深交,他一直呆在军中,谢尔曼于1853年从军中退役了。2 {( j1 l  r4 R" F4 G7 x, h
. [1 G0 I6 v/ h! G
      虽然都出身豪门,但约翰斯顿和谢尔曼分属南方豪门和北方豪门,本来就是不同的政治势力,约翰斯顿是名职业军人,从军后屡立战功,出生入死,斯考特曾这样评价他:约翰斯顿是一名优秀的战士,但就是运气不好,每一战都受伤。他说得没错,约翰斯顿直到担任南军东部战场统帅时,居然还能身负重伤。谢尔曼在战前则没什么战功。; D  v# n8 S. o, }, p/ W
* P4 D) {0 G3 Z$ p2 _5 M. z
      两人在内战后第一次对垒是在第一次孟纳萨斯战役中,当时约翰斯顿是南军师长,率军乘火车火速增援博瑞加德,在关键时刻赶到战场,从而赢得了内战第一场大战的胜利。谢尔曼是北军的一名团长,在战役中没什么表现,反而挨了两枪。
- r% X6 P6 Z7 E' O5 d' N# O
3 \5 W9 y5 a! ^' J      两人再度交手,是在亚特兰大战役中。约翰斯顿手下有六万多人,谢尔曼则有十万雄师,在肯尼索山之战中,约翰斯顿击败了谢尔曼,双方伤亡比例为1比3,这是谢尔曼领军后唯一的一次败仗,谢尔曼虽然事后死不认错,但他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来到北卡后,谢尔曼并没有攻击约翰斯顿,而是先北上,和南下的北军合兵,有了绝对优势后才向约翰斯顿进逼。此举在华府赢得一片批评之声,认为谢尔曼过于胆小了。但谢尔曼不为所动,依旧小心谨慎,先以不让李和约翰斯顿会合为目的,并不寻求和约翰斯顿决战。" t! S$ J3 z7 I+ v
: Z% t3 q0 k$ `
      谢尔曼是个很聪明的人,肯尼索山之战也让他相信了格兰特的话:约翰斯顿是南军最出色的将军。虽然公认李是全美最出色的军人,但格兰特对李的评价并不高,正因为他对李不存在敬畏,才成为李的克星。谢尔曼则从心里希望能够洗刷肯尼索山之战之耻,能够一战击败约翰斯顿,他知道约翰斯顿的老练,所以等到有绝对把握后才行动。) ]$ p8 J  q7 d" [2 v+ ^# g3 y5 N

# T0 e8 r; @6 }$ ^" [      约翰斯顿看着沉着脸不说话的谢尔曼,突然想起自己的老部下、成名于第一次孟纳萨斯战役的托马斯·杰克森。
7 o- L. z0 T% J3 D! V* P' C
% h- l/ T3 z+ ^, \" K. H- W2 `7 _  ]      因为那场战役而被称为石墙的杰克森。) o! w2 G0 N1 i4 d8 q6 M

9 }$ }1 v; Y) b6 Z2 T      让北军诸将畏之如虎、让林肯为之抑郁到几乎自杀的程度、威名能止华府小儿夜啼的石墙杰克森。
7 K) d, }* @, [8 k) u; k- P- s' `% C8 ~
      正因为石墙被己方哨兵误伤而死,南方才失去了这场战争。" c4 A0 A/ F9 U# `( s
+ t: t% r2 ^( o) P! ~
      约翰斯顿在内心中发出一声长叹:使石墙在,谢尔曼辈何足道哉!$ Z+ P% T5 W; m; R& Y0 N2 M

3 z  _! \4 f( H; j" Q# x6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0:45:34 | 只看该作者

7. 魔刀

     约翰斯顿压住心头感慨,主动开口:“将军,我们是不是进屋里谈谈投降的条件?”8 h2 v$ `; s# m/ x

' Z& Y8 _; Y8 q( d, J5 l4 m      谢尔曼终于开口了:“将军,我今天什么都不想谈。”/ Q/ A( _4 _! z8 s" ~) c+ X. g

2 x2 Q! f$ l; S7 C' e1 l      约翰斯顿不明白了,不想谈来这里干嘛,难道不许我们投降?( ^0 J: Y$ @9 Y" u. T
. E2 c* e$ j- L+ d1 A, r2 r$ q
      谢尔曼拿出一份电报抄件交给约翰斯顿,约翰斯顿看了之后目瞪口,林肯遇刺了!这才发现谢尔曼卫队那一双双杀人的眼神。( l& ]9 t- T6 R- `6 [7 }' ^

  R% }4 I0 ]1 {) e5 w& x& l      谢尔曼转身,上马,扬长而去。
2 y" W$ _5 ^, w/ T, K
8 S; _: m- ^8 v# w8 r$ o+ c      约翰斯顿楞在那里,心里乱成一团。林肯在这种时候遇刺身亡,肯定会引起北方人强烈的报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统帅的南军最后的军团。
" v2 f0 A7 w- [" e
8 z) u" c! l+ W$ u5 x- J8 \& B      他也转身,上马,率先奔向营地。
1 h6 R  K$ H* }2 p) B) ]: B) ^: d
      因为马上要面对一场可怕的风暴,因为他知道谢尔曼早已不是在奔牛河边糊里糊涂中弹的上校团长,也早已不是在肯尼索山那使蛮力的对手,他已经是一把无坚不摧的魔刀,不要说他手下这帮残兵败将,就是全盛时期的北维军团,也不是谢尔曼军团的对手。
8 N$ w. N5 o4 i; K3 U! n$ `5 ~  W- r/ [
      李是宝剑,只要让他出鞘,就必定光芒万丈。格兰特是玉石,要经过巧匠雕磨才能成大器。石墙的弹簧,只要不断给给他千斤压力,他就能无所畏惧。谢尔曼是魔鬼,要经过一场又一场冰与火的轮回,才能挣脱牢笼。$ _% q) |+ {: K/ L

+ a7 o! |# l5 K  N, X      刚到西部后,战争使得谢尔曼几乎精神分裂,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才恢复正常。在塞罗战役中,谢尔曼面临敌人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在又一次精神分裂之际突然脱胎换骨,从维京斯堡到查塔努加,谢尔曼陷入低潮,亚特兰大战役是他破茧之战。5 x( y7 [/ _8 _" Q, c9 H; \

$ i' ^& o7 \6 y      约翰斯顿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使用磨的战术,可是戴维斯和布拉格这一对笨蛋,为了个人恩怨而坏了大事,让莽撞的胡德去对付处于临界状态的谢尔曼,终于让魔鬼走出监牢。
% S( S- l7 a  H7 V* j+ S& ]! m% `) i; p4 X" |3 ]# V# F
      1964年11月15日,谢尔曼率领55000步兵,5000骑兵,2000炮兵加上64门大炮、25000头骡马、2500辆大车,从亚特兰大出发。谢尔曼一声令下,亚特兰大火光冲天,又一座南方名城被彻底摧毁。谢尔曼军团在冲天大火中走出亚历山大,走向一望无际的乔治亚平原,目标是大西洋的万里波涛。1 K" \5 L% n8 [  }) C$ t# M/ R- G

1 }9 ]$ T3 K9 ^- }( Q0 K) I6 P      南方三省紧急拼凑了不足三万人,在谢尔曼的正面最多不过13000人,而且没有任何战斗力。谢尔曼的四个军各成一列,首尾25英里,彼此相隔5到15英里,大炮和马车在路上走,军队走野地,骑兵在周围警戒。3000乔治亚民兵进攻北军一个旅,被打死600多人,此后南军再也不敢主动攻击,只能进行游击战。
( P; r9 W$ c& {$ j) X$ p& V! |' z* l, z
      在敌区行军,只要后勤出现问题,就会不战而溃,可是谢尔曼根本就没有后勤,所需一律就地解决,对乔治亚奴隶主施行三光政策,能拿走的拿走,不能拿走的全部毁坏。
: n. ~/ I) h' d; ^( W7 }( R! }' [; j1 K( z5 f
      踩了几次地雷后,谢尔曼大怒,下令行军让战俘走在前面,通知对方,打算自相残杀的话就接著埋雷。一旦发现出去打土豪的士兵被杀,立即枪毙同等数量的战俘,这样一来,南军根本不敢对谢尔曼军团进行游击战。; X# k# v) R& P! K. b; O5 W
5 X! s# A4 X" K, `5 S3 Z
      约翰斯顿重新出山后,对谢尔曼毫无办法,谢尔曼到了大西洋岸后北上,入南卡、北卡,以每日十几英里的速度前进,被约翰斯顿称为是自凯撒之后从未有过的铁军。
8 T, f2 N+ u/ y+ s  v3 U0 S- K/ S6 M# q5 n+ x: f2 w
      谢尔曼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依靠黑奴。谢尔曼沿途解放所有的黑奴,成为美国历史上解放黑奴最多的人,在黑奴眼中,他就是带他们出埃及的摩西。黑奴们自愿跟随谢尔曼,最多的时候随着部队行军的有两万五千人,为谢尔曼军团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黑人之间的联系,谢尔曼对南军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把敌区变成了友区,约翰斯顿反而像陷身敌区一样不敢轻举妄动。  Q9 K; I/ w7 @1 ~6 C0 Y! r0 v- v" |
' z! K5 A+ J6 L& z/ |8 a4 v3 h
      约翰斯顿知道,只要谢尔曼一动,就是田纳西军团的覆没之日。
9 g, ~8 g1 q+ H# Q9 {; q3 k8 P7 V7 B" s) i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0:47:07 | 只看该作者

8. 诅咒

      谢尔曼回到营地,发现一直充满欢乐气氛的营地已经变得可怕般的宁静。
  x) Q" U3 g$ ?- p5 t* g* b% w" P4 k7 l8 T* _
      林肯遇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军团,黑人在哭泣,战士们则默默地准备战斗,在最短的时间内,军团做好了战斗准备,就等谢尔曼下令。
; S6 O! s% ~" w% i( {5 }+ o7 U& @3 q, `! h" S6 ?5 A
      回到司令部,发现各位军长和师长已经等在那里,看到司令进来,诸位将军一起起立。3 \6 u, {$ b9 y) i& N

% D1 i5 P; p/ ^$ x1 _* g+ O$ w      一位参谋递过一份电报,是新任总统约翰逊、战争部长斯坦顿和格兰特共同签署的,要求谢尔曼尽快和约翰斯顿谈好投降条件。谢尔曼看完电报,扫了一眼诸将,他知道,如果他抗命的话,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和自己站在一起。
& l( ~% {: y1 e6 C, U5 X% D9 r$ }, V3 {7 ^/ h4 ^% z
      参谋手中还有一摞电报,谢尔曼粗粗看了一遍,其中有养父加岳父尤英的,告诉他现在北方各地因为林肯遇刺而情绪激动,很多地方发生骚乱。还有朋友和熟人的,以及以各种名义发来的,内容只有一个:请谢尔曼将军为林肯总统报仇。
7 q3 d0 J2 }5 u9 l6 `! S6 [8 F/ ~% k. o$ V3 ]  h
      看到谢尔曼不表态,谢尔曼的爱将、田纳西军团司令、指挥军团右翼的奥利沃·哈沃德将军代表诸将开口:“将军,民心所向,军团全体官兵只等将军一声令下。”; V2 J* e" v6 }1 j. S. _# T
+ [, k  \* S$ @$ K1 F" o3 I9 |& h
      谢尔曼的嘴角抽动了一下,片刻后下令:“解散。”转身进屋。
3 |( z4 s/ l' I" x* b( O2 P, I5 v4 O6 c
      诸将大失所望,交头接耳后各自离去。
3 d7 N& J4 `  ?& m1 z; }  R+ @  l4 P3 K( d! R4 w; X
      谢尔曼独自坐在屋中,努力压抑着胸中的烈火。
) e$ B( L3 e/ T& y/ H( ]# q. F
# q& ?/ G# t: x3 Z4 H; E      南方在战争失败后行刺林肯,已经超出了战争本身,变成了个人恩怨了,是一种政治谋杀,既然超出了战争的范围,就应该受到额外的惩罚。
3 Q9 [4 E. H# U& V& Q; H9 \! }$ x5 I5 Y; l# K) x
      谢尔曼知道刚才在屋外的将军们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知道军团全体官兵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为联邦军的西部军团和东部军团不一样。东部军团波托马克兵团是林肯在1864年总统选举中的对手乔治·麦克莱伦组建的,麦克莱伦虽然被两度解职,但他在波托马克军团中威望很高,格兰特掌军后,并不干涉军团日常事务。而西部军团则是林肯的军团,1864年大选中,谢尔曼军团85%的人投了林肯的票,现在他们会一致要求抗命不遵,为林肯报仇。
2 _& j4 N8 q: V3 R7 D
; l. E! t7 m- G; j6 _1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然美国以文人管军,将军们经常因为各种差错受罚,如果抗命不遵的话,轻则就地解职,重则上军事法庭,但谢尔曼从来不担心抗命的后果,他以前多次抗命,比如向海洋进军,就是他一意孤行,格兰特只能批准。在现在北方民心一致要求惩罚凶手的情况下,以谢尔曼背后的政治力量和他本人的声望,抗命粉碎约翰斯顿军团、甚至横扫南方其他几州,华盛顿都只能为他背书。
0 C5 g) e6 ]. {1 h0 y+ F; u6 N% A7 _5 `) l  G) o
      谢尔曼是现在南方人最痛恨也最害怕的人,在向海洋进军中,谢尔曼所部共收缴价值1亿美元的财物,其中20%作为军需,其余的全破坏掉。共破坏了480公里铁路,缴获5000匹马、4000头骡子和13000头牛,毁了950万磅棉花、1050万磅草料,农田棉花田及棉花加工厂不计其数,使一度富饶的乔治亚到今天还是美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2 {: K3 g  O' L- ~7 E) R, x" M" V5 n7 E  ~% r- Z# _
      到了海岸后,先夺萨罔纳,然后横扫南卡、挥军北卡,南方各地已经失去抵抗的勇气,只希望谢尔曼早早离开,从杰克森开始、亚特兰大、哥伦比亚,一座座南方名城让谢尔曼摧毁,上百万人流离失所、饥饿、疾病、死亡,这就是谢尔曼的全面战争。) p+ i6 D7 l* N  l* r0 q/ R

8 f$ f" f* K; w( Y7 i2 j# G      你们要战争,就给你们一个战争。
0 o+ q! I, z% n0 @
2 u* G* W. d$ _! O7 h( N) g  d      美国有一个百年诅咒,从1840年当选的哈瑞森总统开始,120年间每一个在尾数是零的年份当选的总统都会死于任上,哈瑞森、林肯、加菲尔德、麦金莱、哈丁、罗斯福、肯尼迪,连续7位无一例外。* N" G- Q+ t8 z" j# e2 ?; j
5 q( s9 [; g5 i, ^& W8 Z6 s9 v
      传说下这个诅咒的是印第安人逊尼部落的酋长蒂卡姆西,第二次英美战争中,在被哈瑞森将军击败并战死前发下一个诅咒:从哈瑞森开始,每隔20年死一位总统。这个诅咒直到里根遇刺幸免于难才被破解。
$ d! p) b" b7 _$ ~2 l0 S( x5 C4 g
/ s1 C/ n4 X) L" C% v' y$ H- Z! W      其实,传说并不是现实,蒂卡姆西诅咒确有其事,但并不是诅咒死总统,而是诅咒美国的生活方式灭亡。蒂卡姆西和哈瑞森争夺的是西北领地,哈瑞森要拿西北领地,为的是要推广奴隶制,蒂卡姆西后来还远去佛罗里达,和那边的印第安人酋长谋划反美大计,他们要反的是以奴隶主为代表的美国南方生活方式。8 j- F0 k5 `$ h; P0 c

5 S5 }3 ]& z# X1 @) @% |5 u      真正粉碎这一生活方式的,是南北战争,是谢尔曼的向海洋进军,是彻底的三光政策,和谢尔曼开始的给每个黑奴四十亩地加一头骡子。& ]2 y" [9 {5 a7 `$ k
: h+ h+ w; _6 E
      1820年,有一位俄亥俄律师的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洗礼的时候有了威廉这个名字,律师要给儿子起个中间名,想起几年前随哈瑞森将军和逊尼部落作战的经历,就把逊尼酋长蒂卡姆西的名字作为儿子的中间名。
5 \- ], ?0 d7 o- Z" @* N3 I: W) k5 d# z4 q% b
      谢尔曼将军的全名是威廉·蒂卡姆西·谢尔曼,他才是蒂卡姆西诅咒。% Y" m; h6 ~: f, l2 {% C
0 Z0 `! r! t9 r2 y/ Q4 r8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0:48:49 | 只看该作者

9. 三英

      谢尔曼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开始权衡了一下眼前的局势。
! ?1 o4 v. ~, E) {+ f# a0 E- Q' k0 l3 ]+ k. W5 @8 u6 h) R) O3 ]0 T
      约翰斯顿虽然老奸巨猾,但他指挥的那三万多人半年都没发军饷了,每天都有逃亡的,而且武器装备都很缺。自己的军团虽然经过长途进军,但一路上靠黑人的帮助,士兵的状态非常好。
0 x7 [4 o; \0 K% `) c8 E- ]0 g
( m4 Q' C* z& D" D# ?# R      早在亚特兰大战役之前,谢尔曼就下令军医对全军进行全面体检,有病者一律留下来,结果在整个战役期间,谢尔曼十万大军因病减员只有2%,在当时是一个奇迹。向海洋进军途中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仗,全军就是按计划走路,整个一个旅行观光,吃得还非常好,战斗力丝毫没有收到影响。7 {2 }2 {0 b/ N3 m! _; K9 W; T( N

6 E, q) R" V4 r1 \; j      特别是哀兵必胜,全军现在发誓要为林肯复仇,这样的战斗情绪如果释放出来,不管对手是谁,都一样打得稀巴烂,何况对手是一群残兵败将。
5 K+ M4 C% t, e2 j! Y5 y- P8 }( s! i" x  L' z. x/ i+ M
      谢尔曼站了起来,打算下令明日决战,突然想起了林肯。
0 X- R: l- R# d2 s/ u' p1 r& P9 N
9 \; o5 n3 A# n. D      谢尔曼的弟弟约翰是国会中林肯的铁杆支持者,幼弟霍伊特被林肯任命为军队主计官,授衔少校,也是林肯的支持者,谢尔曼本人对政治不感兴趣,对林肯只是作为军队总司令来看待,做到军人以服从为天职。) a: _5 E3 r/ l6 o) V: I5 P: g

& d, n* A- m4 k) m! U+ z      三月底,谢尔曼屯军北卡,自己北上维州南部,和格兰特面商下一步行动计划。来到格兰特司令部,里面出来三个人迎接自己,一位是格兰特,一位是自己在西部结交的现任海军北大西洋封锁舰队司令戴维·波特,另外一位个子高高的平民,谢尔曼一眼就猜出是谁,只是心里诧异怎么他会在这个地方。: _! k) [3 R( X1 D5 p

- w5 C  {' J% x. L4 Y      那又瘦又高的人走上前来,伸出手:“谢尔曼将军,我们终于见面了。”/ }- p/ ^$ D. w) |6 ^3 f- ?
7 u& W# ^0 M0 k- I6 K+ m
      “总统先生,这是我的荣幸。”
6 Y# r2 F: \$ I0 j! v, K% w
. A5 q: q: \  p$ R5 t; ~      林肯正好来格兰特军营视察,这是内战中谢尔曼和林肯的唯一一次会面,也是最后一次会面。
/ h9 M! o5 K8 I$ k5 e, w  S2 L
3 N' `* v" x6 f7 ^, Z& B7 B- f. n      四个人在会议室坐下,格兰特和谢尔曼分别汇报了情况和对战局的分析,他们俩和波特一致认为再有一个月就会赢得战争。3 d# R  W. D$ s9 U% X0 D0 m

3 z5 M9 d0 B8 p- K" w$ D0 {      听完三位将军的汇报和分析,林肯点点头:“这么说,我们终于赢了。”
' z) z' ?9 \" z$ i/ F" j( B. m* e1 x0 V8 i7 Y  H: r; e
      三位将军点头称是。
0 Q( B, z& r; S- P$ c) m/ u7 z; X8 `$ R
      “将军们,怎样才能尽快结束战争?”
! L- W; W4 P/ v# Q5 w( r: N  o3 U9 [  O2 T8 t! m
      “两日后即可对李发起总攻。”格兰特回答。1 z2 X: c5 z* J6 D  K
4 F5 A0 K6 ^2 [! u2 H) u2 f! H
      “不不不。”林肯摇头:“我问的不是怎样尽快赢得战争,而是怎样尽快结束战争。赢得战争不等于结束战争。”
2 X9 h; K# H" {; i2 c3 y$ T1 A8 f8 [4 \
      波特不知所云,格兰特若有所思,谢尔曼眼光一闪。% p0 ^; d% L; o& B& z, s

! T1 L8 M$ Y, m3 p      林肯在心中很满意,对于波特,他不抱什么希望,这家伙和他老爸一样是惹祸精,现在心里肯定想着打赢了南方后找英国海军算总账,海军部长韦尔斯建议等战争结束后就免去波特的军权,免得他惹事,看来也许不要等战争结束就要释他的兵权了。% D' I) S& B4 @% V

& a' q9 u, |4 E- R# w" u. n0 y      对于格兰特,林肯知道他会无条件地服从,而且格兰特虽然在战场上像一头莽牛,但他本人厌恶战争。
9 S4 ?9 M8 W1 B/ ~) e) x
" f3 g) I1 o$ L6 q7 i      对于谢尔曼,林肯一开始没有把握,因为谢尔曼的政治背景,因为谢尔曼的三光政策。
- S/ C4 {8 h( a7 O: [5 k- ~& B
2 i3 m0 _9 {0 O/ u. K      谢尔曼和格兰特一样,都属于林肯的将军。格兰特虽然是俄亥俄州人,但是从林肯家乡伊利诺斯州参战的,谢尔曼则是因为他的政治背景,两人还有一点共同之处,就是勇于进攻,这是林肯提拔将领的主要标准。
5 |' s& }* ]8 t
4 J: }  `  u0 \0 q# a, X5 ~      对于谢尔曼,林肯还有一份感激之情。1864年大选,麦克莱伦一直占上风,到了8月,林肯已经开始在白宫收拾东西,准备落选后会老家了。9月1日,战争部送来一封谢尔曼的电报,内容非常简洁:亚特兰大在手。4 k  F- q. W* j2 U$ v, l
2 p% V9 H1 R) m1 N" Z
      从开战后一直失眠的林肯终于睡了个好觉。
! [+ {7 S+ ?8 U8 q, Y
) v6 N  e* q2 Z) |      靠着谢尔曼夺下亚特兰大、谢尔登拿下谷地,选民看到赢得战争的希望。林肯反败为胜,连任成功。( @$ M1 K+ g# {# `

9 M9 H2 T) b( l7 p3 ^      林肯一直以为谢尔曼为了赢得胜利会不择手段,可是今天一见,很高兴得看到谢尔曼和格兰特一样从心底里厌恶战争。
5 [1 f8 M. }* v& t) P4 w
( M8 @: T! V- L  u9 |+ y- B      看到几个人不回答,林肯又问:“将军们,是否能避免血腥的最后一战?”! E" a- O) U! [9 t4 g

$ v: o5 ^7 `. |2 H! J2 q$ z      三个人一起摇头,因为李是不会放弃的。
5 s6 U/ U2 Y* a7 e. e/ Q# [- F6 s
' G# k+ F1 j( a+ E* S% j      “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坚持一点。”林肯站起来,看着里士满方向,清晰地说道:“宽容。”, u$ m; P; _% B4 N) Q6 A! U

, s' G4 I+ @4 q( R1 ^: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0:50:19 | 只看该作者

10. 宽容

      “宽容?”
! @0 H( f! R! o. p0 n$ Q! _, C
+ d$ z- S2 M/ D      “对,只要南方放下武器,就不做其他惩罚,其中包括南方的领导人。”) ^$ }+ \. o  l- R# n8 E/ t

0 ~6 Y! C& `; M8 B( K      林肯在赢得战争之时,做出了宽容的决定。格兰特在追击李的路上、在阿波马托克斯执行的就是林肯的宽容之令。现在林肯不在了,这条宽容令还要执行吗?2 b, g. X& w2 ]8 s4 u  a9 H" u

7 e! `5 Y% H# j: R  E0 t% n      特别是在全北方要求为林肯报仇的情况下。3 k6 D) b7 d# K( B
+ w4 P4 W* \# l9 V0 E# y
      谢尔曼已经是南方人眼中的魔鬼了,他再做任何事都不会有什么意外。" u2 Y7 x, ~- U8 {+ _
8 z* f' A/ @: }) N
      谢尔曼主意已定,大喊一声:“来人”。8 h% N# \- m$ H; c( V' M0 I( T& d; b

/ d* I# N- |# d  ^- G* o      副官应声进屋,谢尔曼下令:“去约翰斯顿军营,约他明天同样时间在同一地点商讨投降条件。”3 W: x  G4 F/ `9 ^

; Y7 C( Z# l: h      “什么?”副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8 v; H: m& H" Y; j3 F
0 e# c: c# z' ]" `4 e. W& q" i      谢尔曼瞪了他一眼:“执行命令。”( U6 G: ^% v& L

+ L# T% l9 E/ U& O- b      副官出门,策马而去。谢尔曼又下了一道命令,召集全体将军开会,他要说服大家。
2 }. r1 K+ {9 l/ |* m. Z
' W4 k( K- K. p* G7 a. k7 N& \6 x+ |      约翰斯顿回到营地后,戴维斯的电报已经在等他了。逃亡中的戴维斯得知林肯遇刺,马上给约翰斯顿下令,要他利用这个机会,将部队化整为零,展开游击战,要通过长期游击战术,让北方承认南方的存在。
8 o" ]0 L5 e  A2 Q- H
$ r/ r& s" _  [+ W( o" j      戴维斯的计划并不是异想天开,虽然里士满被攻破,但南方政府的主要成员都在逃,李在阿波马托克斯的投降只包括他率领的两万多人,除此之外,南方还有十几万人马,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盘还算完好,尤其是与墨西哥接壤的辽阔的德克萨斯州,足以成为卷土重来的本钱。; R+ L: A! ^8 ^$ \6 Z: [8 J; Z

3 y5 M2 K* b6 P% u' Z      北方虽然有雄兵百万,但林肯遇刺身亡后处于混乱状态,只要南方能够坚持持久战的游击战术,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G/ k; @- D( S. T6 H( {1 Q  q# _

. x; v5 L2 c  {. ~6 w: z      美国独立战争就是持久战和游击战成功的例子,华盛顿抢实地、不贸然决战,屡败屡战,在强大的大英帝国面前挺到了法国参战。南方一直希望英国和法国干预,如果能够坚持十年二十年游击战,就有可能等到外国势力干涉的机会,北方也可能因为代价太大而撤军。在内战之中,南方在游击战上也很成功,后来创立三K党的佛瑞斯特率领2500骑兵奔袭田纳西是最出色的例子,迫使攻击维京斯堡的格兰特退军,由于电报线被佛瑞斯特割断了,谢尔曼根本不知道格兰特退军的事,按计划到维京斯堡才发现守城的比自己还多。
& `6 t. J) o9 H5 [2 x$ g2 x& |( p6 x5 }& j/ b
      佛瑞斯特成为西部北军最大的威胁,谢尔曼曾下令一定要打死他,哪怕死上万人、让财政部破产也值得,佛瑞斯特不死,就不可能有和平。游击战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美国地方太大了,北军大举进攻就无法防守自己的土地,南方是出于保护国土的目的,没有真的去敌后,仅有的几次都在北方造成巨大的震动,如果亡了国无所顾忌了,搞起游击战来,确实防不胜防。
9 c) c: z5 z9 F* t3 t+ }, o1 ]/ A3 B1 p* }- Q. R
      但是,约翰斯顿是职业军人,而且和李一样,是有责任心和良知的军人,在战争已经没有指望的情况下,他心里想的是如果尽量减少更多的流血和死亡。
* ~4 _0 b* f* m
2 m$ O. @. r& V8 t+ G" L7 ?      因为他和李、格兰特、谢尔曼一样,都属于厌恶战争的军人。
% L& f- a6 [7 c5 m
9 k) u  }1 }. G, |7 ?8 U0 G      约翰斯顿把戴维斯的电报收起来,先吩咐部下加强警戒,因为对方很可能会施行突然袭击。布置好后,约翰斯顿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要再为和平尝试一次。% m9 }  f! c; b- D/ P9 Q" m

7 J  ^8 `) ^/ W6 R, N" u      但是,谢尔曼会同意吗?
, ^- i) [% n2 T; w8 h% v: m( j8 C9 K' w! N0 q3 [& H9 Y+ Z
      在约翰斯顿眼中,谢尔曼虽然像魔鬼一样,但他也是军人。约翰斯顿相信,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军人,谢尔曼会和自己一样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 l/ K: B, W, s

, \8 i: B! c: d; n3 s9 _9 k      他叫来信使,让他再跑一趟谢尔曼军营。6 z* p+ x# _: {3 q/ C7 f5 r

6 i; P) N+ ^2 d* t" W6 n      信使正要出发,警卫带来了谢尔曼的副官:约翰斯顿将军,谢尔曼将军希望明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您再次面谈。
+ J4 Y# [2 Q6 m' Y  X4 u' K3 H0 j6 l6 c. b* p6 a/ v
      约翰斯顿饱经风霜的脸上如卸重负地露出微笑:谢尔曼,我没有看错你。
: d0 Q6 k( k' n8 x6 V
/ y4 b% E# j! a. ^6 w(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24 14:0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11#
    发表于 2011-8-23 14: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1 e0 h' z' T' `- Y# A* K
    % d0 {( N$ c% [3 b, b/ x写的真好!南北战争以前就通过Gone with the Wind了解过,看了这篇,又长了不少知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22:54:27 | 只看该作者

    11. 部长

          4月18日,两人按时抵达贝内特农场。
    ) u5 V* T$ X6 r, b: z
    $ V3 Y4 {  _  D3 i$ U9 T      贝内特农场已经大半荒芜了,只剩下农场主人詹姆斯·贝内特和妻子南希、女儿伊丽莎在惨淡经营,四年战争,贝内特家失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婿,尸骨都埋在维吉尼亚战场了。( @& e/ A" {& r: \/ r
    / o% T! Q0 Q  v8 I
          谢尔曼和约翰斯顿在农场的小木屋里坐下,寒暄了几句后谈到投降条件的正题了。约翰斯顿拿出写好的投降条件,谢尔曼读完后脸上变得很难看:“将军,我以为这次投降是基于格兰特将军和李将军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时的条件的。”% b  g1 ?3 K% l. K+ {% i4 P$ S$ D

    4 L! z! m9 [  o      约翰斯顿回答道:“是的,我是参照李将军和格兰特将军制定的投降条件写的。”# v' j! E9 G8 h, Y& {. l
    4 j- U2 z! f2 `" J" t4 k
          谢尔曼指着纸上的一段:“可是,这一段那?”" B5 k5 l8 y+ c/ N2 b/ r& C+ @

    + q% D' U: Q2 `/ Y      那一段写着:在战后容许南方各州重新建立州权力和政治机构。在格兰特和李的投降条件中,只有军事条款也就是交出武器后予以特赦、军官可以保留手枪、私人马匹和行李,南军官兵可以自由地返回家中不予追究,骑兵和炮兵可以带走马匹,但并没有任何政治条款。2 ?' u! c$ E) K0 M

    0 [( a8 Q; K# J' s" n1 g5 v      约翰斯顿叹了口气:“将军,我有我的难处。”3 M5 [9 e3 h" c! j# `
    # c, T: d3 E5 @- V' z
          他向谢尔曼开诚布公地解释自己的处境,戴维斯不同意投降,部下虽然大部分人厌战,但要求战斗下去的也不在少数。如果能够加上政治条款,不仅能够让他指挥的部队放下武器,而且能够让密西西比河东四州的全体南军放下武器。2 d; c- d/ p$ B1 u$ \- w) p0 N" m

    / Y% O% J7 ]5 P4 F4 n) A      听到这里,谢尔曼眼睛一亮,如果能够换取全体南军投降,尽快结束战争的目的就达到了。可是他作为一名军事统帅,有权力签署政治条款吗?& q+ e* b' G8 O3 S+ X
    $ t3 }) f( X; u6 I) C, a
          他想起了林肯授意的宽容:“好吧,将军,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谈。”
    ; _* }8 S0 p; c
      I& h- t2 `- t; o      当天下午,新任总统约翰逊正在白宫会议室里和几位内阁部长讨论战后重建事宜,门被使劲地推开了,战争部长斯塔顿怒气冲冲地走进来,把一份电报扔在桌上:“妈的,他以为自己是谁?”- i; ~% f* ^3 x8 {! G

    + ~, M% R1 r) ?2 ^      约翰逊知道斯塔顿就是这德性,在林肯面前也是经常大吵大叫、一言不合甩手而去,所以没说什么,拿起电报读了起来。海军部长韦尔斯和斯塔顿一贯不和,拍案而起:“战争部长先生,这里是开内阁会议,不是你家的客厅。”
    * p! C, x$ B# A% ~
    / }9 A! z# J/ m2 C( W6 F2 B$ t' t      斯塔顿根本不搭理他,指着列席会议的格兰特说:“都是你的错。”
    5 X% S7 S/ p% y; d" k6 m0 H' l. o8 |7 T' J( x
          格兰特被指责得一头雾水,这时约翰逊已经读完电报了,递给格兰特,格兰特读了一遍,是谢尔曼发来的和约翰斯顿谈好的投降条件,心里埋怨谢尔曼,这家伙,怎么随便就答应了政治条款了。! Y9 w8 ~8 w+ s! j4 O0 P3 V! W; ]

    ' x1 T! |# ?2 H% |) O1 v      斯塔顿气哼哼地说:“你们都读一下,军事条款就算了,谢尔曼答应约翰斯顿,战后可以重建南方各州政府,这,这,这,民众能答应吗?”
    8 T; Q$ K8 f- ]4 Z$ B) Q! G
    , Q* u/ r( _9 p0 V' t+ r      内阁会议也不开了,大家七嘴八舌发表了一番意见,最后决定通知谢尔曼:政府不批准他和约翰斯顿谈好的条件,不要说政治条款了,连军事条款也过于宽松,在现在的情况下,要重新谈判。
    3 T7 |% M( p; s- w' ]% N1 c
    " Q" O5 {  R% a, C/ P8 c- K      谢尔曼收到还是由约翰逊、斯塔顿和格兰特联名签署的电报,对于这个结局,他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当即回电:我是根据林肯总统在锡蒂波恩特的指示谈成的条件,我认为这些条件符合林肯的指示,不同意修改。
    " b; S# I3 c: m2 J, E+ v; Y, r: M$ @
          斯塔顿收到回电后快气晕了,马上再发联名电报,以总统、战争部长和军队总管这三级上司的名义下令,要求谢尔曼重新谈判。
    & B/ i7 g8 q+ M1 p
    6 G, h) k+ o1 M  _) i      谢尔曼马上回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除非解除我的职位,条件不改。
    + _5 Y: t8 {% S
    0 a, b+ u9 g$ F! J  m      接到回电后,斯塔顿询问格兰特,能不能免了谢尔曼的职务?# R- b5 ~/ q3 v" U1 n$ L  M9 m
    * u" [% h& ?7 w% M( W9 y
          格兰特执意不肯。8 i! h# \5 O5 V* g1 Z% o# R

    ' O3 b9 g1 {, o7 l, q      约翰逊出面打圆场:这样吧,格兰特将军,你去一趟,当面说服谢尔曼将军。
    $ G7 z9 \8 Q- L
    8 w2 T# {* S! _      格兰特领命而去,斯塔顿余怒未消:“要不是因为他姓谢尔曼。”6 L4 G$ }% Y  U# J( d. g! ~

    ' }( ^/ M2 w# B) O9 N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22:56:34 | 只看该作者

    12. 抗命

          谢尔曼抗命,约翰斯顿也抗命。8 j1 m& h" _6 u% C. X5 ]
    ; I$ c2 F4 g7 D) {- |
          从贝内特农场回来后,约翰斯顿把投降条件发给了在逃亡中的戴维斯,戴维斯很快回电:不准。几万人马,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怎么能投降那?现在南方还有一半多的国土完好,为什么要投降?
    , H9 N# G$ N5 {9 f& B9 C8 O. a; ]2 [" `, r$ ^. k
          约翰斯顿对戴维斯早就失望了,接到电报后干脆来一个置之不理,忙着和各地的将军们商量投降的事,绝大部分军官都厌倦了战争,也有少数军官要求继续作战。戴维斯和南方政府的内阁成员从里士满撤出后先跑到北卡、然后跑到路易斯安娜,在那里制定了内阁撤往哈瓦那、依靠密西西比河西的几州继续抵抗的原则,但并没有实施,因为海岸被北方海军封锁着。随后,戴维斯等人又来到乔治亚。) e# A+ y/ P2 v, O
    9 V8 T! c) ?9 [5 f' |* S
          看到约翰斯顿已经不听指挥了,戴维斯又发一电,告诉约翰斯顿可以让步兵投降,带着骑兵跑路。约翰斯顿早就决定抗命到底了,还是置之不理。: R4 F# e% Z5 b$ L
    6 l! r0 ~) G7 X% ~' X: U# Q. D
          布拉格自从在西部连番失利后,一直没有获得重要指挥职位,这一阵在约翰斯顿手下当军长,约翰斯顿只给他一个师的人马。布拉格看到约翰斯顿和戴维斯彻底决裂了,心里打鼓,怕约翰斯顿报复他,干脆丢下部队,带着几个亲信找戴维斯去了。( S9 \. Y; y& U2 R
    . ^1 C. t$ P7 M: ]7 v9 f
          布拉格这一跑,军心更动荡了,约翰斯顿不听命,戴维斯宣布约翰斯顿犯叛国罪,他和各位部长又发电报又派人前来,直接给约翰斯顿手下的将军下命令,在北卡、南卡、乔治亚和佛罗里达各地的南军陷入混乱之中,约翰斯顿感到越来越难以控制部下,只能盼着谢尔曼那边尽快获得批准,正式签署投降协议。7 v' X) n& E% G7 i0 |
    6 F; l; a+ u  @. f' d2 ^
          得知格兰特前来的消息后,谢尔曼北上迎接,和格兰特在乡间路上相遇了。; P' Z" D/ u* c6 @; M" q% `- q
    2 t2 S! b# U) N0 q
          离上次见面还不到一个月,格兰特看起来很憔悴。& r4 d  x; s7 x; ?7 E$ v
    ( I; k" l6 t& O& X
          “格兰特,怎么搞的?”
    : Y9 W' e; o; O, }% b0 i( n" U0 L' ?: T: A2 M4 F9 T! \$ B
          格兰特叹了一口气:“谢尔曼,我需要威士忌,真的。”
    ) _* e# Z8 H9 p. y0 e
    & p* k7 k2 I4 W! B8 i2 f+ @" s      格兰特曾经是个酒鬼,并因此被赶出军队。哈莱克任西部统帅时,看不上他,想用酗酒为名义再把他赶出军队,让谢尔曼取代他,结果一来谢尔曼不干,二来林肯不干。为此,朱丽亚带着儿子来到军营,照顾格兰特,因为只要妻子和孩子们在身边,格兰特就滴酒不沾。
    6 b( D7 p& ]4 t) T. A' h
    % y' ^3 {  c$ G7 L      谢尔曼把格兰特接到司令部,打开威士忌,两人闷头喝了起来,喝下去半瓶,格兰特终于开口了:“谢尔曼,那帮政客真他妈的。”
    6 D- Z/ a) Q% E* i! u8 |1 x! L0 z. N8 p( J( ?, H4 j2 I$ D& ^  a+ R
          “为了我的电报?”
    ) I) w. b. b& R6 F
    / Y% E# f0 R0 g      “不是,为了李。”
    : V7 x: E" A" S% m7 U* G! H# z. f, U  e
          格兰特也有烦心事,林肯遇刺后,国会的激进派议员要求将李绳之以法,北方有的州也缺席对李进行审判,李为此忧心重重,写信给格兰特,询问他在阿波马托克斯达成的条件是否依旧有效。格兰特去找约翰逊,约翰逊顶不住各方面的压力,倾向于推翻阿波马托克斯协议。格兰特坚持他和李在阿波马托克斯达成的条件是不可推翻的,甚至以辞职相威胁。此时格兰特的声望如日中天,国会里的激进派才不再坚持。李的事才办完,又遇上谢尔曼这档事。1 L9 M' V& [  r/ Y
    9 w+ \* J5 _0 M& I" ^. X) M6 y1 {
          “对不起,格兰特,但我不会让步。”
    9 p; t( V2 t0 b6 G
    / }! c  {! n9 X) _      “为什么一定要加上政治条款?”
    8 V9 k3 f9 a# P7 p1 M1 r5 O$ o" @
          “因为要尽快结束战争。”
    ; N& |1 D8 f6 B+ V  `: G) w. c+ @* e, G, E1 c, j3 d/ N" a, v
          格兰特知道谢尔曼的脾气,只要他决定的事,任何人都不能让他改变。大老远跑来和谢尔曼喝了一夜酒,总统和部长交给的任务没有办成就回去了。
    ' Y, N: z/ K* T
    $ G. c; d; m' x: U& j      谢尔曼抗命不遵,内阁根本就不可能批准政治条款。斯塔顿对谢尔曼不满到了极点,可是无论约翰逊和格兰特都不肯撤了谢尔曼,他干脆公开攻击谢尔曼,导致谢尔曼和他绝交。
    3 e4 j/ y' f8 E- B2 J7 Z% t; R$ h+ c$ A% Y, X
          北方前线统帅和后方的上司意见相左,因为政治条款而陷入僵局。南方军队统帅同样抗命不遵,执意投降,可是因为对方迟迟不批准条件而越来越难以控制军队。4 V7 |5 `% i( T. c4 J7 r

    1 x, J6 Q& J, G      因为投降谈判的政治条款,在北卡成了一个死结。+ d& Q; h; N; U1 Z, ]

    " _9 j0 M5 o7 B      战争与和平,系于一线之间。, L0 F! w: T( Z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22:58:29 | 只看该作者

    13. 解甲

          谢尔曼的拧劲上来了,谁的话都不听,和华盛顿之间就这么僵持着。
    + M7 a- R9 l0 t# |- q8 R5 u0 k6 r6 ^+ f4 u; q% O( L
          约翰斯顿真的坚持不住了,一个礼拜过去了,手下的几路人马人心惶惶,如果再没有个结果,后果不堪设想。8 r' B8 p6 ]! C% e8 Y; d

    / F# W. b1 ^  E$ J* g8 }- x5 B      快刀斩乱麻,唯有尽快签署协议,然后投降,让官兵们放下武器,各自回家,才能结束战争。可是,怎么样才能打开现在这个僵局?
    + N  Y2 K" x% D4 W& A* L( _' u/ v& H
          4月25日,约翰斯顿决定不能再等下去了,只能走一步险棋,自己退让,取消政治条款,换取对方同意。
    4 W1 f7 w1 F0 ]7 q  f7 C7 C3 Q
          没了政治条款,南方各地的军队会同意放下武器吗?- f  `  R$ Y1 v6 W, P1 u

    ! n* M1 v% I  q3 D: R& G      现在顾不得那许多了,他相信大多数军人和他一样厌战、希望和平,也相信北方有更多的谢尔曼这样的人,能够本着国家和解答目的,让南方各州重建政治体系。
    7 w1 Z# y, S  x" U- X& F* N4 s1 N7 z; o  r% ?5 r
          约翰斯顿愿意取消政治条款,让谢尔曼喜出望外,也对约翰斯顿钦佩不已。没有了政治条款,华盛顿方面也退了一步,同意谢尔曼那过于宽大的军事条款。+ x4 \6 k' v- g; L5 ~1 l
    ( S! y8 h8 M' _
          4月26日,谢尔曼和约翰斯顿第三次在贝内特农场见面,签署了正式投降协议。随后,谢尔曼马上下令给饥饿的约翰斯顿军团送去十天的口粮,还为约翰斯顿军团提供马匹和骡子,并向饥饿的北卡民众放粮,此举让约翰斯顿终身难忘。
    ) o) i2 k( U. u3 r* Y% L9 b! ^9 P7 n
          约翰斯顿这步险棋走对了,南军各部都已经厌战到了极点,连辗转见到戴维斯的布拉格也力劝戴维斯死心吧。约翰斯顿投降后,南方基本上放弃抵抗。5月5日,戴维斯召集最后一次内阁会议,宣布南方政府解释。5月10日,戴维斯在乔治亚被抓获。
    + \- ~* S& Q1 m) G- Z2 ]
    & i8 H* p% o1 i      谢尔曼和约翰斯顿签署投降协议之后的一个月内,南方的各地的将军们相继放下武器,北卡、南卡、乔治亚和佛罗里达四州一共89270名南军向谢尔曼投降,是内战期间数量最多的一次投降。! D3 q& e- j) u, Q0 A6 p3 R; ?
    6 M) f5 o% G3 G$ C' S: ~* W( Q
          内战到此结束了。
    + M$ O4 _5 y* m+ V% P1 u) y$ @* g+ E* P; @
          约翰斯顿于5月2日受到特赦,回家和久病的妻子团聚了。  j- j1 D0 G% k5 r

    + Z' j# \; G6 M      5月23,24日,华盛顿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23日,梅德率领波托马克军团的八万人接受检阅。24日,谢尔曼率领田纳西军团的六万人接受检阅。观看检阅的人们对谢尔曼军团更感兴趣,因为军团之后是一路跟来的黑人和缴获的牲畜。阅兵之后的一周内,北军两大主力军团宣布解散,志愿军们退伍回家。
    7 m/ h' W, Q2 K9 @8 u
    # E7 M0 @; w" [8 E" z      从此美国再也没发生内战,这一切都得益于谢尔曼这位凶神能够放下屠刀,得益于约翰斯顿和谢尔曼这两位以生灵为重的真正的军人。
    5 T: l( E7 p% I$ D3 j
    9 ~" l! T5 m* r3 ?      6月,谢尔曼被任命为密西西比军区司令。
    " j' H6 _  E& K) g$ H3 o. H3 Z) B7 u
          一年后,国会设立四星上将,由格兰特出任,谢尔曼再一次接了格兰特的班,被晋升为中将。1868年总统大选,格兰特获胜。1869年格兰特在出任总统时,为了让谢尔曼能够晋升唯一的上将而从军队辞职,谢尔曼成为美军第一号人物,谢尔登晋升中将。
      P% q6 N1 _7 m/ E4 z; ?
    ( v' h8 K7 m6 {  e( A. J0 q      格兰特上任半年后,战争部长约翰·罗林斯患结核而死。在新战争部长上任之前,谢尔曼代理了一个月战争部长。格兰特希望谢尔曼能入阁,可是谢尔曼始终和政治格格不入,作为军中第一号人物,他要呆在华府,天天和政客们打交道,让谢尔曼十分头疼。到了格兰特执政党最后两年,他实在看不惯格兰特任人唯亲,闹得华府乌烟瘴气的,干脆把司令部迁到圣路易斯,躲了两年清闲,直到格兰特下台。
    9 Z, i' B% F, C1 n' p4 J4 P# i$ O$ W! V" |
          格兰特干了八年后,还想连任,连党内初选都没有通过,只好下台。另外一位俄亥俄人海斯被选为总统。四年后,海斯不寻求连任,共和党内群雄逐鹿,加上格兰特想卷土重来。由于赢得内战之功,能在共和党初选出现,肯定会成为总统。1 y3 x0 e+ V9 V

    1 I3 m. O! @  s& P' |      一番内斗后,共和党内三雄鼎立,格兰特领先,但是离绝对多数票还差一点。
    * _! h6 X" H. w7 {0 O$ j# y( x+ ]1 R. H4 i% P
          这一次大选,本来对政治就没有兴趣的谢尔曼躲得远远的,因为三雄中既有和他亲同手足的格兰特,又有他的亲弟弟约翰,真的成了兄弟阋墙了。
    + w4 t1 d; D" R. o& A: \/ F. y0 J: B: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01:10:01 | 只看该作者

    14. 祸根

          约翰·谢尔曼是海斯内阁的财政部长,海斯不寻求连任,他就成了俄亥俄帮的代表,用参议员加菲尔德为自己的竞选经理。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他、格兰特和参议院布莱恩上演三国演义。几轮投票过去,谢尔曼成了垫底的。一看老板没希望了,加菲尔德开始为自己做交易,采取林肯的办法,先和布莱恩谈好,为了不让格兰特出线,谢尔曼也支持加菲尔德,这样一来,格兰特就没戏了。
    7 p5 Q, J( ^. a/ s) q. T) G! L+ |
    6 ~4 m2 m7 k+ D- [9 L, t      加菲尔德出线后,选了格兰特派的阿瑟为副手,赢得了大选。上任后落实诺言,布莱恩成为国务卿,约翰·谢尔曼去接加菲尔德参议员的位子,战争部长的位置给了罗伯特·林肯。
    ! \* |( z! Z( `% \
    , s' t  s* G# o3 [. D2 a      加菲尔德是林肯的亲信,他是一名学者,参加内战后成了将军,林肯硬把他从战场上叫回来,成为众议员,因为林肯在国会内更需要帮手。" \) {! ~8 W* C, Q; ?. |: w
    ) G  B2 n3 z  m2 S9 V( h
          罗伯特在父亲遇刺后和母亲回到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当律师,娶了一位参议员的女儿。此次重回华府,据上次离开,已经过去了十六年了。! n, X; O- j. l* V

    / w3 t: f" S. q: s0 w$ B0 F( l      过了几个月,到夏天了,华府中人各奔东西,回家度暑假去,罗伯特到火车站送加菲尔德,打算送完总统后自己再回芝加哥。就在火车站,一位求官不成的主儿变了态,开枪行刺总统,加菲尔德在病床上坚持了几个礼拜,还是过去了。
    2 v  c% R" L1 U' L' R$ E% H, B5 d1 I# H0 U: H( [/ U
          16年前,罗伯特没有和父亲一起看戏,因此错过了那场行刺,没想到命中注定,他还是亲历了一次总统遇刺。1 e" `7 `8 l* Y: t8 d

    0 A1 v4 Z4 w$ L6 d, S      二十年后,麦金莱在水牛城遇刺身亡,罗伯特虽然没有在现场,但他身在水牛城。一生一共发生三次总统遇刺身亡事件,都和他本人能拉上关系。
    : i* Z1 J: a6 S7 O9 Y& e2 g! @6 d5 t4 {6 Z0 t; B6 j
          副总统阿瑟继任后,内阁开始大换班,最后加菲尔德内阁就剩下林肯一个,其他部长或辞职或他就,海军部长亨特成了驻俄国大使,阿瑟提名威廉·钱德勒为海军部长。钱德勒曾任海军部总法官、财政部第一副部长。
    * ^- v9 u: t1 h2 j: @8 k
    4 T" J2 p$ R( M; ]8 n' C& T! ?      钱德勒夫人颇善交际,于是海军部长家成了华府社交中心,经常举办华府名流参加的晚会,罗伯特·林肯几乎每场俱到。9 |, s: S0 P) q- _

    ! v4 h; k% m5 V: w5 Q! y! v  U: s      这一天晚上,海军部长夫人又举办舞会。, P; A" J! }& y9 R+ o% D6 \; I& d* o

    / P& ~) O+ Z0 M: S% C- }      罗伯特在酒吧前和其他客人闲聊,风韵犹存的女主人款款走过来,伸出手来:“林肯先生,肯赏光和我跳舞吗?”) f; a& ]- m" d+ V# l# J
    ( }* F2 |: I! y* t9 L
          罗伯特赶紧放下酒杯,吻了一下女主人的手:“是我的荣幸。”
    - q, X" O4 D# G; ^) K' {7 @. N
          两人走下舞池,随着音乐翩然起舞。一时间物换星移,罗伯特想起父亲遇刺前夜的那场舞会,露西轻盈的舞姿和布斯恶毒的眼神。$ R% l* N3 V+ M9 U/ O/ U
    , u- H# T8 C) u
          女主人察觉了,关心地问:“鲍勃,怎么了?”+ F7 B4 B1 a3 N$ h+ p

    ! F' [4 c: s+ P  E0 K      “十七年了,露西,你的腰肢还是那么柔软。”  M+ ?* P7 U: o/ _

    ; a2 R$ @$ S  l& p4 R; p% }+ \2 i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01:11:46 | 只看该作者

    15. 腰肢

          露西怀着一颗破碎的心随父亲去了西班牙,在欧洲一共待了五年。
    9 b% G& d$ ~: c6 z3 v5 D5 ]  C: F! U' \3 ~. f! Z% D$ _
          由于和林肯遇刺的关系,加上她本人的美貌,露西在欧洲颇为出名,很多有背景的单身汉纷纷向露西求婚,统统被拒。除了在西班牙之外,露西还到过欧洲其他地方。/ l/ z; l7 F) c# C! b
      Q; y7 T4 v. [3 T
          霍姆斯退役后又回到哈佛学习法律,之后在波士顿开业,娶了一位幼年好友。每年春天和夏天,是伦敦的社交季节,如果有可能,他都会去伦敦,在那里陪伴露西。两个人的爱情不在,成为朋友。4 ~9 i: J( [& g. f$ C/ q3 g, U8 Q
    / l  B/ J$ Z# T6 c( J; S
          1869年,露西的父亲卸任回美,露西继续呆在欧洲。第二年,父亲病重,露西返回到美国照顾重病的父亲,在家乡遇见了钱德勒。& ?' O1 o, _9 C1 {1 k6 x
    6 c' K' ~% c9 e4 k2 a
          露西·哈勒12岁的时候收到第一封情书,是一首诗,作者正是在哈佛大学读书的18岁的威廉·钱德勒。钱德勒后来娶了州长的女儿。过了两年,钱德勒的妻子病故,他向露西求婚,露西成了钱德勒夫人。* N. W3 P: I) e
    . Y' }6 g0 T3 H8 |# j3 D" L
          谢尔曼于1883年交出军权,1884年2月退役。这一年正好是大选年,共和党的前途不妙,现任总统阿瑟不像能连任的样子,共和党内很多人希望谢尔曼出马竞选,和格兰特一样靠军功成为总统,被谢尔曼一口回绝:“如果推举我,我不会竞选,如果被提名,我不接受,如果被选上,我不就职。”他不干,党内只好矮子里拔将军,布莱恩战胜阿瑟,终于赢得党内提名,在大选中输给克里夫兰。" Y4 r; [% n6 Z% v* p4 P7 i4 H" }

    & _! G8 M) Z6 Q7 t      到了这时候,谢尔曼对政治热心起来了。这是因为格兰特投资失败成了穷光蛋,当年他为了给谢尔曼腾上将的位置,从军队辞职,现在没法领军队的退休金,谢尔曼就使劲所有能耐帮他争取,直到克里夫兰就职的当天,参议院才开会表决通过,等阿瑟签字生效后,遇到的新总统就职时间已经过了15分钟了。
    ' b& ?) I% l3 f9 `8 B
    * d& y0 T+ J) O7 w9 Q$ J0 A5 H      阿瑟下台,部长们各自回家。几年后罗伯特出任驻英国大使,钱德勒当了两届参议员后,和露西返乡。$ T. u/ l. {1 L5 T
    / p9 e9 N- D% |* \+ r  ~. s
          霍姆斯在哈佛法学院当教授,之后成为麻省最高法院首席法官,1902年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0 \0 u3 R& q2 V9 u2 ~, o6 V

    . M( X$ z  s) J1 E3 C5 N4 N      谢尔曼退休后去了纽约,流连于戏院和书画之中,于1891年去世。2 K; X1 V, U) u2 X! w9 V. }

    : T! Q% R- i% U+ @+ x      84岁的约翰斯顿闻讯,专程赶往纽约,参加谢尔曼的葬礼。
    1 a/ f1 R: W; B/ G) {$ d8 Y; ]
    " A0 U% s9 [! N7 ?      约翰斯顿战后做生意很成功,还当了一任国会议员,在克里夫兰任内出任过铁路官员。他和谢尔曼成为好友,每次到华盛顿时,都和谢尔曼共进晚餐。3 b, p5 S# ^$ r( |) Z5 U

    ) a- x  {+ I" _: o3 Z. Z      1891年2月19日谢尔曼出殡,纽约天气很冷,还下着雨,约翰斯顿和别人一样脱帽致意,别人劝他戴上帽子,以免生病,约翰斯顿回答:“如果我躺在他的位置,他站在这里,他是不会戴上帽子的。”3 w' R0 A9 I4 r( K2 s# t  Z

    ! s9 [- }8 C$ o$ B. J, D/ U      约翰斯顿在这一天患上感冒,后来发展成肺炎,一个月后去世了。
    ' d! U0 G8 ^& [! F
    2 `8 g1 Z8 f: w& }4 q# J3 m      这两位在关键时候为美国带来和平的将军就这样一道走向天国。* }7 H$ Y7 e* H. M. \
    2 f0 g; l9 H. J" c7 w; l
          真正的名将做到的不是赢得战争,而是结束战争。
    : |" }0 G: Z0 S7 z7 A7 Z4 [2 ]* C" K% N, e7 `& r3 p6 j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1-8-31 14: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1-8-24 01:26:35 | 只看该作者
    看罢感慨万千......4 f8 Q+ L8 \( w+ _7 [! ]' \3 b2 S
    * U8 M& P( K$ ]8 T
    俺居然是第一个回复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01:5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京虎子 于 2011-8-23 12:51 编辑 ( |* Q& N/ i& a* Y. O* `
    海天 发表于 2011-8-23 12:26 " h8 M- S' h! e+ I- @) C- g
    看罢感慨万千......
    * h, Q' j! G: r2 i' B1 N! a
    ( q, t, H6 ~& N7 W. ^俺居然是第一个回复的?

    . @' [+ u: t1 Q# I& ]2 @( \) d
    ( I) m4 A; H! ]# e8 S: {我靠,这人是课代表?我来了一个月了吧,这人才露面?
    ) [! R& C, v- P' f" h$ j9 @2 Q5 t& z. m4 @$ P9 h4 s, J" A+ d
    那什么?交点保护费吧。
    ! d$ }7 r$ R# f1 \, Z; D' E

    点评

    支持老大收费~~~  发表于 2011-8-24 06:52
    我说的是熟人见面费  发表于 2011-8-24 02:19
    冤枉啊,我不管这一块,不然早就加分了  发表于 2011-8-24 02:09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1-8-26 21:24:1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终于可以回复了,赞一个:写得真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3:46:24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1-8-26 08:24
    / Y% j) ]; b6 F1 L: Y呵呵,终于可以回复了,赞一个:写得真好!
    , w, L" T0 C! R) `  i
    谢了,等待谁验证呀这是?都给我喊好了还不验证?

    点评

    老大发话了,哪个课代表赶紧落实一下~~~  发表于 2011-8-26 23:51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6 02:05 , Processed in 0.04776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