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7-1-1 16:45 编辑
: p' U: g! [, m$ \% K# q+ W# x: R; p/ p. Q" r8 V, r4 p/ _& B
特朗普在大选是,就一再放话,要对中国进口征收45%的重税,要严惩中国“不守规矩”的做法。说白了,就是要打贸易战。在组阁中,特朗普任命了以对中国特别强硬的彼得•纳瓦罗为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新设立的位置,专门负责总统贸易政策。他的贸易代表(外贸部长)提名还没有公布,一般认为在几个在与中国钢铁反倾销案中富有经验的人中间选择。已经提名商务部长的威尔伯•罗斯是抄底专家,反对美国的“哑巴”贸易协议。新任命的总统特别顾问卡尔•依坎则有“华尔街之狼”的声誉,鼓吹要与中国大速战速决的贸易战。也是特朗普是拉开架势准备要与中国打贸易战了。
) m8 t. b% e _3 f9 ]
o. i: F& X9 x! Z; g打贸易战有几个要素:
8 F, n1 s% Y: h1 a( i1、 目的
, C+ C+ k+ ?; U& s6 ~5 ~; T2、 对象, j3 {1 `/ ^6 U1 i3 Y9 K) l3 h
3、 途径2 R8 M1 E" E: G( x& | I
4、 成本
) Z2 B+ ~! Q \9 d: o% i! Z5、 掣肘: K/ S6 O2 V3 j- p6 ^$ L
% X. s5 r/ N# \) j% A特朗普打贸易战的目的很简单:" V* a& \; T# s% m" q" P* x1 ]+ b
1) 增加美国就业
( h) D x# f2 u5 f" ~) y2) 惩罚中国
/ \) R) a( l+ j: M; h* W6 y3 h4 I2 d
增加美国就业这个目的不是特朗普才开始有的。不管谁当美国总统,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总是施政重点。特朗普只是以失意蓝领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重说一遍而已。; A) M( i% y1 G" L4 x
4 ^0 H5 A$ t& \( j! t! ~
敲打中国是美国上下乐此不疲的全民娱乐活动,讲中国好话与讲以色列坏话一样政治不正确,当然政治不正确不等于没有,偶尔还是会有讲中国好话的,偶尔也有指责以色列的。美国上下看中国不顺眼至少20年了,该听话的时候不听话,该崩溃的时候不崩溃,竟然自说自话增长到世界第二,而且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慢了还至少几倍于“强势增长”的美国。惩罚中国几乎是美国上下有关中国少有的共识,给中国添堵带来巨大的愉悦,中国就此滑落到“应有”的位置更是喜闻乐见。不过,与增加就业相比,惩罚中国是次要的,是喜闻乐见的副产品,不宜反客为主。另外,惩罚中国的前提是美国不因此受到影响,问题也正在这里,后面要说到。
: q8 f) S( n1 I! x7 g$ G% U5 n( n. t
8 T" B) k" {' C7 o对象更简单了:中国。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日本、德国,但中国占美国贸易逆差的一半以上。不管从效益还是政治需要出发,贸易战的对象只能是中国。) Q, X* b1 i1 k# c, m" v) o
: k. v) I( p4 c- D
途径要复杂一点:
- [1 L5 L9 Y7 v! U; Y& z3 I1) 关税
# S" t) v J5 q9 S$ f2) 投资: U6 O; h' R1 y9 ?8 w
3) 汇率9 s' X( g: \: e0 |4 b" ~$ B3 m& R1 _, N
4) 出口
2 U; e" Q$ y `- }: O) a8 W3 H1 M p" X) t8 x( A' `
途径和成本是相连的,而且要达到目的。没有成本的话,每一条途径都是光明大道。达不到目的的话,途径也是无效的。作为总统,特朗普是有能力不顾WTO规定而强行提高关税的,而且可以单方面针对中国产品实施高关税。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0 b+ E7 ~' b$ B
A) 提高关税的目的是限制进口,促使商品来源向美国国内生产转移。中国商品占消费品市场的比例很大,这些是日常生活难以取代的,削减消费是不行的,只能寻找替代。提高中国产品关税可以达到三个目的:) t7 X+ }6 G4 }0 a3 g7 c4 Z
a. 限制从中国的进口,这可以短期就生效,还可以达到惩罚中国的目的
; ~# u. Y, d! V* @b. 增加从友好国家的进口,这可以相对短期就生效,可以达到惩罚中国的目的,但不能达到增加美国就业的目的+ t2 Q* K$ r5 o! S* |
c. 增加美国国内生产,这可以达到增加美国就业的目的,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生效
I" P% m6 Y- W& Q7 V8 _d. A容易做到,但需要b马上跟上,一面影响美国中下层人民生活;b越成功,见效越快,对c的抑制就越强大。理想情况是迅速实行a,较慢实行b以补足市场需求、减少动荡,加速c,但这受到国内生产的成本制约,见下
1 M n5 X+ x% H9 R& rB)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已经从原料到配件渗入整个世界中低端制造业,要区分直接还是间接从中国进口,不仅难度很大,也要提高成本,包括使用非中国制造的替代认证成本
5 p2 _/ {. S- \4 z3 r; _3 u: @1 F$ Ua. 要避免中国制造零部件、模块、组件,把整个产业链转移到美国,美国人工对产品成本的累积影响指数上升
7 {0 [1 X/ ~$ f5 ~! w# g' ~8 u% r9 [b. 要建立整个产业链,美国需要培养整整一代技工和工程师,并且要准备在劳动力成本上与中国竞争。增加美国就业不是增加最低工资就业,而是增加高质量就业,与中国产品竞争而不与中国劳动力成本竞争是难以做到的
t' w: O! k- R) C# Z8 F" `0 zC) 提高关税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或者至少保持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里又有几个问题:+ n# G+ e( ]- N+ V' A
a. 中国商品主导美国中低档市场,是因为性价比突出,还没有多少国家可以在整体上达到中国商品性价比,排挤中国商品将显著提高消费品价格,而且是在对失意蓝领最敏感的中低端,生活质量下降将直接导致特朗普支持的流失4 A- p- |. q# d9 o: `" _4 C
b. 美国人工依然昂贵,曹德旺说,美国蓝领是中国8倍,白领是中国的2倍多,换句话说,尽管算上土地、能源、运输的差价,美国工人还是要比中国工人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才能达到相同的成本。除非大量采用自动化,这很难做到;但自动化排挤就业,又很难达到大量就业的目的
" p9 u- i) |& {6 N( U q' R* Q" Vc. 美国中低端制造业竞争力低下已经不是排挤中国就能解决的问题了。特朗普当选后大造声势的挽救Carrier工厂的事情,Carrier造的家用暖通不面临中国竞争,中国不造这些东西的成品,顶多有一些中国制造的部件。特朗普用700万减税换来保留800个工作职位,但公司原本可以避免6500万的损失的。换句话说,输家是美国消费者(价格降不下来)、纳税者(要多交税补足)、公司(无法止损),赢家是这800个工人的工作,但这还只是“缓刑”,未必永久,这个工厂将转型为研究中心,这些工人未必能在研究中心留用,而被工程师替换,这些工程师很可能不来自于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群体( J- I( _% y7 t4 G- `+ B
d. 即使美国消费者愿意多支付,以保护美国工作岗位,同样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消失。比如说,美国产iPhone如果价格比中国产的同样iPhone高一倍,市场保护可以硬保美国iPhone市场,但其余世界的市场全部丢给中国iPhone,同时美国将出现可观的iPhone走私市场。如果iPhone生产全部搬到美国,那iPhone市场整个丢给Android,这不受美国控制- z- S, |( Y9 z, U& U1 V1 ^
D) 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恰好大部分在于制造业,大头还不是在中国市场的实现,而在于出口,尽管中国市场已经越来越重,对于通用汽车卡特彼勒等根本是重中之重。这些都是美国经济中高质量的部分,是干货。在美国的纯出口领域,如波音、高通、英特尔,这还不算正在兴起的服务业,包括科技、文化和金融。这些都是美国经济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贸易战必定要极大损伤这些行业的利益。打仗把乡兵民团保下来,但把远征军精锐部队牺牲掉,没有这种打法。% e2 w! w5 j) n* m
E) 美国钢铁反倾销经验表明,关税保护最有效的是在对方还没有占领市场之前。用高关税挡住低价产品,一方面保护国内工业,另一方面不影响当前经济和消费现状。消费者享受低价进口产品后,再回到高价国产产品,就要困难得多。但中国产品已经占领的大片美国市场,现在再用关税屏障而不导致社会经济动荡已经很难了。
0 u" A) b0 O' x, f' |. V2 {F) 欧洲的经验表明,市场保护是没有出路的。欧盟过去20年的发展是历史的偶然,因为东欧、南欧市场突然打开,西欧、北欧借钱给东欧、南欧消费自己的产品,拉动经济。但随着东欧、南欧支付能力堵塞,西欧、北欧的借钱拉动消费也不灵了,回到封闭市场。美国如果封闭市场,“沉寂”会比欧洲还快,因为美国没有东欧、南欧$ @) r+ e( F7 u- W# E* Z$ p# q# o
7 N: J9 [- Q' b' B: l
汇率就复杂了:
; x# n/ C# O7 G! X7 gA) 抬高人民币汇率,有利于抑制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美国对中国出口
% |6 }( z9 g0 L! s. y3 uB) 抬高美元汇率,有利于提高美国金融吸引力,吸引投资
9 X; u- Y% i* O, e
( n& i" x8 `# e; p美国永远需要吸引投资,投资增加就业;要是能同时从中国拉走投资,还能惩罚中国,那就一举两得了。但美国无法直接控制投资流向,只有通过美联储基准利率拉出强势美元,吸引国内和国际投资,分流对中国的投资。美国资本是高度国际化的,吸引国内投资实际上就是避免国内投资出走。不过这不利于逼高人民币汇率,还压制人民币汇率。美元越强势,美国吸金能力越强,但人民币汇率也越低。事实上,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还有对冲作用,人民币贬值而美元升值的话,中国外储是增值了,可以对冲一点人民币贬值的损失。$ b6 I3 W7 N1 x9 \& \
& p0 Y5 E# t6 q% @3 F0 v
用强势美元抽中国的血还有一个问题。这将不是美国对中国的对撞,而是美国与全世界的对撞。人民币显著贬值的话,必然拉动越南、巴西、孟加拉、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甚至墨西哥、欧元、日元、韩元等一大片国家一起贬值。中国经济在向内需转型,对汇率的敏感度在降低,但这些国家经济的外向性还很大,还没有美国的本币优势,要在人民币显著贬值的情况下维持贸易份额,只有跟着一起贬。这在金融计算上未必对美国不利,但对美国再工业化和扩大低门槛就业是要命的。5 J! i4 c+ f" V
9 b; V1 m# a O0 p
不过美联储提息不光增加美国吸金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的债务负担。美国从建国1776年到里根上台1981年,积累了9000亿美元(2016年币值,下同)多一点的债务,里根到小布什下台后突破10万亿,奥巴马两任突破20万亿,就是又增加了10万亿。现在有人认为,很可能在特朗普第一任的四年里,就是在2020年,就突破30万亿。利息只要提高一点点,光利息支出就要吃点大量联邦预算,有人预计30万亿国债时每年利息支出有可能达到1万亿,也就是说,除了固定的基本开支后,所剩无几了。这是不可接受的。
2 q, K/ C( ~8 v( h7 R
- l# S" S* m0 g+ {从消化至少缓解国债危机的角度出发,美联储应该维持超低利息,拉低美元,用贬值也消解部分债务。但利率长期接近于零也是不可接受的,不仅美国失去货币政策的杠杆,而且超低利息导致的超低投资风险将加速加深经济的泡沫化。4 X6 l+ r" H1 x& ` U+ A; I' ]
1 c8 @0 ?2 w+ A( c( k; T" g2 q9 U* R还有一个问题是惩罚中国后,美国国债谁来接单。美国民间的低储蓄率是有名的,美国民间自己没法接单。美国民间有很多各类投资,卖掉投资变现是可能接单的,但以来国债回报率低于一般投资,除非把国债当作储蓄,很少有人愿意这么做,另外这样规模的变卖实际上是抛售,将造成股市、债市、期货的崩盘,这也是不可接受的。海外投资来源就这么些,欧洲、日本自顾不暇,没有余粮了。中东由于石油价格暴跌,也手头紧张。那中国呢?如果中国贸易受到打压,即使不考虑政治反弹,也没有闲钱接美国国债的盘了。没人接盘是极端严重的问题。最后总是有人接盘的,问题是美国国债收益要大大提高,重赏之下才有勇夫,这是引鸩止渴,将进一步加重国债利息支出负担。0 o7 F$ s1 [# ~9 h
1 {3 H: k; _: _美国的国内基础建设也是一样,需要资金来源。靠政府举债已经打不动时间差了,短期内的利息支付就会要命。预算不是总统说了算的,必须要国会通过。国会由共和党控制,但国会共和党与特朗普这个共和党总统根本不能看作一个党的。特朗普在竞选中,就差与国会共和党公开翻脸了。共和党是预算鹰派,历来反对提高赤字和国债极限,不会因为特朗普而特别“开恩”。共和党的立场是削减社保开支,增加军事开支;但削减社保开支必然遭到民主党的激烈反对,也将遭到特朗普基干支持者群体的坚决反对,这将直接危及他们的利益。奥巴马时代两党达成的预算控制法案(BCA)是在两党都不肯让步的情况下,无奈做出的平均剃头的下策。几年来,国债继续飞速增加,但预算限制把所有必须的开支都勒得喘不过气来。BCA遭到两党一致反对,很可能会取消,共和党尤其希望军事开支显著增加,回到BCA之前的轨道。问题是谁也没有在取消BCA之后控制国债增加速度的办法,国债无节制增加的后果并不因为BCA取消也自动消失了,到时候还有得扯皮。靠外资,一样的问题,从哪里来?
7 R, I+ Q6 ^; F! w( z9 S# ]7 ?) Y& J. t( K. Y$ d: J+ d1 X# i
美国已经习惯于用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玩法浑水摸鱼,乱中渔利,但除了无法有效惩罚中国,最有效、最可靠、最低副作用的平衡贸易的做法其实是增加出口,这还与增加就业相一致,问题是出口什么。美国的农林牧渔产品是有出口中国的潜力的,美国的油气也有出口中国的潜力。另外就是高科技和服务业了。增加向中国的出口的基础是美国的竞争力,只有竞争力才能赢得经济的活力和耐力。美国要靠创意赢得竞争力,要靠实力赢得竞争力。特朗普的强势贸易姿态也是有可能迫使中国开放更多的市场、降低更多的准入门槛,尤其是农林牧渔和金融业。中国在短时间里不会把金融的大门敞开。打开羊栏不仅自家的羊可以走出去吃草,也让别人的羊群进来改良品种。但不养壮一群牧羊犬,怎么可能冒狼群冲进来的危险打开羊栏?但美国靠农林牧渔是不可能平衡贸易的,弄到最后,还是要首先能生产具有基本竞争力的产品,这就是再工业化了。但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l7 C" E3 Z0 T( y2 d8 `: G
+ ^8 Y: X( \1 [3 J那特朗普的贸易战打得起来吗?打的目的是为了赢,而不是为了出气。贸易战不是不想打,也不是没有权力打,而是能不能打赢。卡尔•依坎鼓吹要与中国打速战速决的贸易战,要使中国还没有醒悟过来之前已经输掉。他有“华尔街之狼”之称,他到底是在说大话,还是有备而来,人们拭目以待。8 S+ p6 ~7 W( L- n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