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9-4-30 09:37 |
---|
签到天数: 532 天 [LV.9]渡劫
|
在ITIL V3中,对事故流程和问题流程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w7 q1 G2 C) P: H
) p5 {- }& r0 F } ~9 \: n* y6 _) r
传统的事故管理流程在ITIL V3被分为事件管理、事故管理和请求实现三个流程。简单的说,事件指的是所有可察觉和可识别的,对IT服务或IT基础设施造成影响的现象;事故则指已经或者有可能对IT服务(这里不包括IT基础设施)造成影响的事件;请求实现则是指预先定义好的一些低风险或无风险事件,例如经常发生的低风险变更,服务咨询等等。
8 K V0 m: |, m
& B' n/ p4 _9 D% d' y7 ?为什么要这么区分?因为新的事故管理流程更强调事故处理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快速恢复”。“快速恢复”可能意味着要投入更高的关注,更多的资源,甚至掩盖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事件不足以对服务产生影响或者威胁,哪怕对IT基础设施造成了影响,也不应当纳入事故管理流程。5 W/ J! K, A2 J- n( N2 y4 T* ^
. C/ j" I# T3 n4 E$ `
问题管理流程仍然保持原有的含义,着眼于追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本质。因此,问题流程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事故管理流程。
# ~. [9 Z( @: U/ S
4 U+ i0 K% |- v% i. t% u在前面的讨论中,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没有区分事件和事故的区别。事实上,当然只有“事故”才值得或者说才能从业务视图的角度,根据对业务的影响来定级。当然理论上来讲用对“服务”的影响更好,但这个需要IT和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后才能实现。但在前面的讨论中,也有一些地方确实指的是“事件”。; o9 l1 Z5 D" q, e+ S& s6 V0 K, ?
8 n* V+ D; j- O: `在新的ITIL V3中,对服务持续改进流程进行了定义,其中提出了服务改进的七步法流程:
, A/ f6 T- ]; X; Z @. N
/ l, u+ N2 q. e+ l, O' {确定哪些需要衡量0 F6 z7 w4 s1 @7 E( V T* m
明确哪些可以衡量$ X) M# p9 _. U @( i; N, A/ j0 R
搜集数据
: X# |0 B/ |# `, {2 ?: k7 n处理数据6 }% W! t. J( |, K& g/ [ a9 b
分析数据
1 o4 {0 T0 p+ ~( \0 B展示信息并使用信息
8 k, ]) S# I) n2 B6 E采取合适的措施
1 J# i: F7 x# H" E' l' R& [ ; t- i6 X( H. d
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对实现标签管理的精准描述。首先确定需要定义哪些标签;然后明确哪些标签是实际可行的,能为运维人员理解、接受和使用;对嵌入标签的事件流程进行搜集、处理和分析,由于有了标签,这一切都变得相当容易;展示结果,采取措施。
9 ~6 V$ {& m* H- Y. L / P- q( t" N, ^
如果我们把实现标签管理本身也作为一项服务,标签的增加、减少乃至重新定义也都可以通过这个流程来实现。. e( R6 P, a0 m' K3 i
1 j8 L* q2 I: _. v; a1 u% I" I8 I
或许还会有人提出疑问,一般的公司中IT事故对业务的影响并没有明示,大家也没有概念,IT自行计算是否有必要,数据是否应当公开,会不会给IT带来不好的影响?0 ~! m7 r" m" W1 V) \* h7 @
' ~* Q# f/ L( V( B传说中鸵鸟会把头埋到沙子里,以躲避即将到来的危险,其实鸵鸟从来没这么做过,这么干的人倒是不少。在业务部门对IT的问题还没有忍无可忍的时候,主动把问题提出来,双方就可以逐步协商服务水平协议的细节。在前期这些肯定仅仅是参考,没人会真正拿出来说事,在合适的过渡期后,再进行有约束力的考核。5 ^! P7 X2 |1 O, f4 M- M$ v7 J4 A
5 k3 }2 P# {5 h! z% Q由于“IT黑洞”的存在,业务部门对IT一直心存不满,做出成绩的业务部门在总结成绩时也只会说领导有方,将士用命,IT只不过是那个“其它”而已。同样是这些人,在真的碰到IT导致的问题时,攻击IT却会不遗余力,在出现其它原因导致的问题时,第一个念头也是把责任推到IT身上。不是他们人品有问题,只不过是因为这样很方便罢了。. s1 {5 D) d' M6 S5 W, c
) n8 V8 R1 c# ~+ @- _) `9 O; X) {
只要业务和IT还没有拟定有约束力的,双方公认的服务水平协议,业务和IT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双方部门领导之间关系的体现。干IT的不仅要把工作做好,更要把“客户关系“维护好,这无异于对IT作为技术部门的一种讽刺,IT最终经常被外行领导内行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 C/ I- k4 D( {. O $ L, U( A, u% T% P: ~3 `
今天IT敢于说出自己的”秘密“,承担应担的责任(其实真的应担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在没有其他理由的情况下,现状也就是合理的),不指望业务部门拉你一把;明天业务部门就不能肆意地攻击你,随便把脏水往你身上泼,这个道理很难理解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